登陆注册
18269400000026

第26章 雄才大略——陈先瑞(1)

陈先瑞(1913~1996),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手枪团班长,鄂东北游击司令部特务4大队分队长,红25军手枪团中队长,224团营政治委员,223团政治处主任,鄂陕游击总司令部司令员,红74师师长。坚持了鄂豫陕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留守处主任,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备第4团团长、警备第1旅副旅长,豫西抗日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豫西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豫中军分区司令员,桐柏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第3旅旅长,中原军区第2纵队15旅政治委员,豫鄂陕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副军长,豫西军区副司令员,陕南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9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陕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陈先瑞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今属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家里贫穷,父亲终身务农,为人善良,勤劳朴实。陈先瑞从幼年时起就经常上山割草、砍柴、放牛,九岁那年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后因家境贫穷而辍学,一直在家里劳动。在幼年的生活里,陈先瑞就经历了地主和富人欺压穷人的日子,深感世道的不公。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的烽火在商城县南部燃起,陈先瑞报名参加了儿童团,并被选为团长。在当地群众积极支前报名当红军的热潮中,陈先瑞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来到红32师第98团,当了一名勤务兵。次年,陈先瑞所在的红32师改编为红1军第2师,陈先瑞成了红2师师部的一名通信员。他工作积极,作战勇敢,于1931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1932年3月红四方面军发起的苏家埠战役中,陈先瑞被任命为特务队的红军班长。他带领全班战士,广泛开展侦察和情报搜集活动,摸清了合肥方面敌人的详细情况,为红军作战奠定了基础,由于陈先瑞这个班的情报及时准确,红军以少击多,巧设埋伏,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活捉了敌人的总指挥。陈先瑞经历了战斗的磨炼,迅速成长起来。

1932年9月,红四方面军经过第四次反“围剿”战斗,转移到皖西一带的金家寨地区,与红25军会合后,将红25军第74师分编到其他主力师中,陈先瑞仍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团班长。在几次战役中,陈先瑞带领全班打得很出色,成为英雄模范班。不久,陈先瑞被任命为1分队队长。

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为了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中共鄂豫皖省委重新组建了红25军。陈先瑞所在的特务4大队编入红25军手枪团,下辖三个中队,直接归红25军领导指挥,担任保卫军部的作战任务,陈先瑞被任命为手枪团第1中队中队长,成为手枪团中的战斗骨干。

1934年4月,红25军和在皖西的红28军在商城会师。两支部队改编以后,红28军编入红25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红军力量有了很大加强。11月16日,红25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大旗,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征。

出发前,陈先瑞听说军部首长正在研究转移中的干部配备和人员去留问题,他怕领导把自己留下,不让参加长征。因为陈先瑞在几个月前的长岭岗战斗中,正指挥部队后撤时,敌人的子弹打在他站的小坡上,有几名战士负伤,他只觉得脚下突然很酸,便倒下了,一颗子弹从他的左脚左面进去右面出来,负了重伤,被送到群众家里隐藏养伤。按照他的伤情必定是在留下的名册中。

陈先瑞坚决要求参加长征,他知道在这关键时刻,自己不去亲自表明态度不行。他走进军首长正在开会的会议室时,把拄的木棍一丢,“啪”,一个立正报告说:“我伤已痊愈,要求归队!”他报告完后,故意往前走了几步,表示可以走路了。其实,陈先瑞的伤情军领导已查过了,心里有数。军政委吴焕先拍了拍陈先瑞的肩膀说:“坚强的精神可嘉,但伤未好也是事实,你哄骗不了我们。”

陈先瑞看到军首长对自己的伤情非常了解,只好如实地讲了自己的伤情,但坚决要求随军行动。

徐海东军长了解陈先瑞,怕他再纠缠,说:“你先回去准备一下,待我们研究后再决定。”停了一下,他又说:“谁都不愿意留下,还真要认真一点做工作哩!”说完,他向陈先瑞挥了挥手,意思是让陈先瑞放心回去。

陈先瑞回到营里,见大家都在积极准备,每人准备了两双草鞋,三天的干粮。当时,大家不知道是长征,只知道是“打远游击”,到新的地方开创根据地。

第二天,吴焕先政委找陈先瑞谈话,正式通知陈先瑞调到第223团任政治处主任,带伤随军行动。为保证不掉队,还给陈先瑞配了一头毛驴。

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尽管陈先瑞坚决要求随队远征,可是眼下部队出发了,他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有一种惘然若失,依依不舍的心情;有一种流离失所,一日九迁,无家可归的感觉。

红25军远征之路,虽然没有雪山,没有草地,但有自身的独立的特点,同样经历了上下交困,左右为难,山高水险,荆棘塞途,艰难险阻,坎坷不平之路。

革命不会有平坦的路,也不会有直路可走。红25军从桐柏山向伏牛山开进中,为了躲避敌人堵截,舍近求远,选“之”字形或“弓”背路走,哪里敌人防守薄弱往哪里突,看起来走的是冤枉路,但保证了部队的安全。陈先瑞骑着毛驴,随着部队一会儿东奔,一会儿西跑,终于走出了山区,到了豫西的平原地区。从泌阳以东向北开进,沿途地势平坦,凡是山水好的一些地方,都有围寨。一些大的围寨,高墙耸立,壁垒重叠,为地主豪绅所盘踞。他们有相当数量的武器,如土枪、土炮,能攻能守。有的寨墙筑有几米深的护寨河,四周深水环绕。寨子的出入口,用可以升降的吊桥过河。一些寨子,可以遥相呼应,遇劫寨者,烽火告示,相互支援,俨然成为一座座易守难攻的堡垒!是一座座难以通过的村寨!

陈先瑞看到进入平原后,部队常遭到围寨武装的阻拦,遭冷枪冷炮的打击,不时有人伤亡,部队又不能还击,大家有意见。当听到许多战士叫骂声、怨恨声时,陈先瑞也很着急,但他还是尽量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稳定部队的情绪。

军政委吴焕先针对部队遇到的新问题,不仅积极做部队指战员的工作,而且积极做地方群众的工作。他要求部队张贴布告,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把党和红军的政策编成口号、快板:“老乡老乡,不要惊慌,红军所向,抗日北上。借路通过,不进村寨,奉劝乡亲,切勿阻拦!”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群众了解了红军,再经过村寨时,能顺利通过,还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红25军为了摆脱敌人追击,早日进入伏牛山区,而疾速前进。11月26日,正遇寒流突然降临,先是下小雨,后是漫天雪花,真是雨雪交加。昏暗阴沉的天气,把无遮无拦的中原大地搞得浑浊迷茫。因为视眼不开阔,陈先瑞所在的团担任后卫任务,为了安全起见,部队采取交替前进的战术,一部分部队占领阵地后,另一部分撤退,以防敌人突然追至而不及防。部队在交替前进中,听不到大的动静,只听到风在吼,只见到雪花在飘、雨在下。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像一张无形的巨网,把红25军严严实实地笼罩了起来。

陈先瑞见指战员们衣着单薄,饥寒交迫地在泥泞的路上挣扎,行进十分困难,心里很难受。这时,许多战士的草鞋和袜子都被烂泥粘掉了,在赤脚行军。陈先瑞看到病号和重伤员行动非常吃力,就坚持把毛驴让给比自己更困难的人骑。

中午时分,先头部队到达方城县独树镇附近时,突然枪声大作,国民党军第40军115旅和骑兵团预先在独树镇一带设了埋伏,红军如盲人瞎马,毫无所知。遭到敌人突然打击,红军措手不及。战士们因手指冻僵,一时拉不开枪栓,零星地打响几枪,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又处于平坦地形,红军几乎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红军处境危险,进退失据,天台路迷,被迫后撤。敌人乘机冲击,从两翼包抄而来,形势更加险恶!

在部队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军部参谋主任薛仁阶(绰号“金大牙”)临阵怕死,大嚷大叫:“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公路过不去了,大家各自逃命吧!”许多战士把“金大牙”看成是军部参谋中的小头头,以为他是代表司令部说话,不明真相,在“金大牙”的煽动下,队伍中出现骚动,松散的人群,四处乱跑,失去了战斗力。正在这关键时刻,军政委吴焕先跑步赶到,一眼就识破“金大牙”的鬼脸和阴谋,命令人把“金大牙”绑了起来,然后带领部队冲向前,并高喊:“就地卧倒,坚决顶住,绝不许后退!”在吴焕先指挥下,红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原来不明真相、慌乱失措的班长、排长,很快清醒过来,指挥战士们利用地形地物,摩拳擦掌抗击敌人。

敌人虽遭到反击,仍气势汹汹地向红军扑来,必须打掉敌人的气焰!吴政委伸手从身边交通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声:“共产党员冲啊!”冒着敌人的射击,带领部队冲入敌阵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一时间,刀枪碰撞声、喊杀声,震天动地。这一反击,鼓舞了红军战士杀敌勇气;这一反击,为红军争得了短暂时间,使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

徐海东随后卫行动,听到前面激烈的枪声,知道形势危急。军人以枪声为命令。徐海东立即命令223团团长带一个营断后,自己带团主力跑步向前冲去。这时,陈先瑞虽然走路伤还生疼,仍强忍着疼跑步前进。当他跑到前面,看到吴政委正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反攻。

徐海东带领陈先瑞所在的团投入战斗,红军战士群威群胆,披坚执锐,临危不惧,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将敌人反击了回去。经过了几次恶战,敌人暂时停止了冲击。红军也停止进攻,就地固守,一场恶战转为僵持状态。

这一仗,敌人伤亡惨重。红军伤亡近300人。1营政委负重伤,军首长立即决定由陈先瑞兼任1营政委,因为1营是223团主力,必须加强领导。

红军一直坚持到天黑,这时天气状况更加恶劣,特别是雨很大,红军乘机转移到十几里外的杨楼一带村庄休息,躲避风雨。进村后,准备做饭吃,可是一进村,还没有吃上饭,又来命令,要准备走。军领导考虑必须连夜突出重围,否则,天一亮,后敌追上来,前敌再一堵,红军腹背受敌夹击,又是孤军奋战,后果不堪设想。

陈先瑞和营长立即集合部队,可是部队经过连续几天急行军,加上这场恶战,战士们已经疲惫不堪,饥饿难忍。陈先瑞感到最难的是安置伤病员,他给营里几名重伤员做工作,他们死也不愿留下,后来只好采取了强制措施。

部队连夜不顾风雨、道路泥泞,不顾一切困难,浴血奋战,经叶县保安镇以北的沈庄附近,穿过许南公路,突出了重围。

1934年12月2日,红25军由嵩县境内的东村、孙店、栗树街等地,向卢氏县的栾川(今为栾川县城)开进。

红25军长征时,没有地图,主要靠手枪团侦察、请当地群众当向导,向大的方向前进。程子华军长到后,他从中央苏区带了一本袖珍地图,后来全靠它来判断地理方位。地图虽然比例尺很大,但它仍是全军之宝物。

3日,陈先瑞和营长带领全营尚未到卢氏县城天色已晚,当他们到了城南时,已经是深夜,到了城西,要过一座木板搭的桥,陈先瑞带一个班是最后过桥的,当他上了桥后,突然从桥边山上打来一梭子弹,陈先瑞觉得左腿一颤抖,身子一歪倒下了桥,幸亏桥不高,水也不太深。几名战士立即把陈先瑞抬上了岸。与陈先瑞同时受伤的还有两名战士,都是伤在腿上。陈先瑞要大家立即过河,于是几名负伤人员被连拖带抬过了河。

陈先瑞到了河西岸,要求全营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这时,吴焕先和徐海东等军领导来看陈先瑞的伤情,看到陈先瑞伤得走不了路,一面安慰陈先瑞,一面指挥部队撤退。第223团团政委赵凌凌也走到陈先瑞身边,看到陈先瑞躺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提出让陈先瑞留下隐蔽在老乡家里养伤。陈先瑞坚决不同意,还和赵凌凌吵了起来。

吴焕先和徐海东听到陈先瑞闹着要跟着部队行动,走过来也劝陈先瑞留下,让他安心养伤,等部队打回来时一定把他带走。徐海东怕陈先瑞还不放心,进一步对陈先瑞说:找的人家如果对你有一点不好,我们回来和他算账。

陈先瑞完全理解军首长的善意,也清楚部队在急速转移的情况下,让自己这样一些重伤员随部队一起行动,会有很多的困难,会有很大的危险!

陈先瑞是第二次负伤了,所以,不管谁说什么,他也不同意留下。陈先瑞流着泪恳切地说:你们实在要我留下,请求你们再给我补一枪,否则,我是不肯留下的!

军领导看到陈先瑞态度非常坚决,最后终于同意他随队转移。

经过红军长征那血与火的考验之后,从1935年夏到1936年底,陈先瑞独立坚持了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由于与上级失去联系,在斗争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陈先瑞转战于鄂豫陕三省边区的几十个县,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取得了鄂豫陕边区游击战争的胜利。他率领的部队,成为一支军政素质好,作风顽强,善于游击战争的比较正规的红军部队。

陈先瑞率领部队采取了正确的行动原则和游击战术,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紧紧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实行灵活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和巩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牵制了国民党军十几个团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主力红军的长征,敌人无可奈何地感叹:“红74师真是一支神奇的部队!”

经过土地革命战争的锻炼,陈先瑞从一个普通的放牛娃,逐步成长为一名能征善战的红军将领。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华北,平津失守,上海危急,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境地。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74师合编为陆军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下辖第343旅、344旅、独立团等,陈先瑞任115师留守处主任。后来,115师留守处又改编为陕甘宁留守警备第4团,陈先瑞任团长,担负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光荣任务。

陈先瑞随部队来到三原县城执行改编任务,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彭总亲切地称赞红25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特别是红军主力离开陕南后,这支部队单独坚持了陕南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鄂豫陕边牵制国民党军,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也配合了陕甘边区的发展和巩固。特别是在西安事变后,红25军成为党中央与国民党谈判的一个很重的筹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孙传芳传

    孙传芳传

    孙传芳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身前身后又留下了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孙传芳波澜起伏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北朝旧梦

    北朝旧梦

    他是先帝六子,岐国的风流王爷,她是酒楼的小二,遗落在落雪轩的相府千金。一道圣旨,她的命运从此改变,随他踏上征程。洞房之夜,她拂袖而去,换来他的坦诚相待。他许诺:一切有我,绝不负你。她许诺:庙堂江湖,并肩同行,她愿意为她挥出长剑,杀开血路……一路上,他们披荆斩棘,马踏天阙,携手而来,成为岐国帝王帝后。有道是,患难易共,富贵难享。他们能否一路走下去……他能否实现诺言:一琴一瑟一商羽,生生死死一双人,还是,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 墨夜天使

    墨夜天使

    世界很大又很小,或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一角。平行空间,吸血鬼和specialgirl的故事。
  • 求索攻坚(中华美德)

    求索攻坚(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碎辰记

    碎辰记

    【冷恒】我的人生如一场梦,梦醒人散,断却尘缘,别了世间。你曾说静待我辉煌,到头来,却人非物是。那年,卧看满天云不动,只见雪花纷然,我说在雪地里我们走到白头可好。那年,我笑傲苍天,看人生苍茫,你却不在身旁……
  • 英雄联盟之我是英熊

    英雄联盟之我是英熊

    大学联赛上,主持人采访英熊哥。“英熊哥,在面对地方薇恩手上有5个人头下,为什么你的琴女会想到出饮血剑这件道具?”英熊哥洒然一笑:“你没听说过一句话么?他日琴女饮血时,敢笑薇恩不AD。”
  • 逆战大英雄

    逆战大英雄

    在巍峨的雪上之下,有一座美丽且繁荣的小镇,突然有一天僵尸病毒入侵了这座美丽的小镇,小镇上的居民和警察都变成了僵尸,向营救部队发动疯狂的攻击,隐藏在雪域中的巨型雪怪也因此被惊醒,从沉睡中爆发,陷入狂暴状态的雪怪欲把一切都夷为平地,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谁又是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是他,是你,还是我。。。
  • 丹族

    丹族

    【精品科幻*值得收藏】一位世界闻名的华国医学教授,是他拉开了星际的序幕···百年后他的曾孙辈,用他的帅气,机遇,运气,实力让已经默默无名的家族再次响彻银河···-----------------《丹族》【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绘梦幻想之星

    绘梦幻想之星

    她是自卑胆小,只敢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事的软弱少女阿牟。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么平凡不起眼的她,居然会得到一支那么神奇的画笔?神啊!如果这支画笔能让一切画出来的美梦都成真的话,那么,一直偷偷崇拜的人气偶像松村勋,是不是也可以变成她的呢?
  • 神隐耀苑

    神隐耀苑

    耀苑,为你的愿望,欲望,你的前世,今生,所存在的一个地方。如果你有不能实现的愿望,如果你有强烈想得到的欲望。那么,耀苑的大门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店主,将为你展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但是,你可准备好了,为你美丽的愿望,强烈的欲望买单的准备,你要付出的,你是否可以承担呢?假如,你进了耀苑。想要的,却是那美丽的店主。那么,后果,由你亲手揭开。
  • 神路迢迢

    神路迢迢

    我的第一个男性朋友,是个神。名为苏落,算得上神界的第一帅哥。他冷峻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拂袖就可以毁灭一个部族。我上的第一个男人,是我的仙人老师。名为抒墨,是仙界难得一见像女子性格的男子。他的身体,让我终身难忘。在我为人时,我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赵婉。后来名动三界,处处留情。问世间有多少男子,让我失神?只能说一路走来,我记住了许多名字。我处事的座右铭:身在云端,自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