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时候,为了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人类开始群居,并结帮而行。随着人类不断地进化,避免‘男人’之间的竞争而导致两败俱伤,就有了一男一女结伴而家的概念。家庭逐步成为社会最基本的分子单元而存在,并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没有稳定的家庭结构,也就没有稳定的社会。
你对家是怎样理解的呢?想过成个家吗?以下是我的理解,仅供参考。
家,应该是人类繁衍,延续后代的需要。任何家庭都要担负起这个历史赋予每个家庭的重任。没有每个家庭的贡献,就没有这个社会;而社会也必须给予每个家庭繁衍的动力,例如形式上要传宗接代,不能断了香火;经济上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劳力;经济发达的社会更多的是看孩子带给父母的快乐,以及在共同培养和抚育下一代时建立的感情。两个人最多是两个点,充其量拉成一条线,可长,可短,却易断;有了下一代,多了一个点,就能构成一个面,所谓三角形的稳定性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每个家庭没有形式上、经济上和情感上的需要和生育的动力,有谁又愿意做这种付出呢?目前西欧的生育率每年都呈负增长,就是生育的动力越来越小了。
家,应该是享受爱与性快乐的窝。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是动物,性首先是为了繁殖的需要,和动物不同的是人可以从中获取快感,另外一个区别是只有人才能不分季节而全天候的进行性活动。和人的吃、喝、睡、穿衣等一样,性不过是一种需求,饿了的时候需要吃饭,而有了性的要求就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的需要。但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性的要求至少应该建立在有好感基础之上。低级的可能是一夜情,初中级是多夜情,中级的阶段情,中高级的是伴侣情,而高级的就是婚姻情了。有婚姻的性可以受到社会的保护,具有安全感,也具有卫生性。而中级以下的性,早晚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
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目前我们生存的社会,每个人都要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男人,要担负起家庭经济来源的责任,不少男人为了维持家庭,拼命的工作,在外面忍气吞声,唯唯诺诺,有的甚至贪污堕落,承担风险。现代的女人,也走出家门,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
家,应该是有别于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你一进家门就可以把自己的制服脱去,赤裸着动人的身躯在你的丈夫前晃来晃去;你可以一进门,就把音响调到最大,听你喜欢的音乐;你可以把脚翘在茶几上看电视、看书。你可以做任何你在工作单位不能做的事。
家,应该是一个没有你尊我卑,我上你下的一潭清水。你可能是某个局的局长,也可能是著名的歌星,影星。但回到家中,双方就是平等的了。他不会是你的奴隶,你也不是他的佣人。就跟一组身份不同的人,然后都脱光了衣服,跳进了一个大的浴池,你能区分谁的地位高还是低吗?平等是得以长期和平共处的最基本的起点。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非常受男人宠的女孩,由于自己的男友约会迟到了10分钟,见面后就给他两个嘴巴。几次之后,男的提出了分手,女孩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家庭中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男人,面子是非常重要的。而女人又是非常敏感的。
家,应该是具有合理社会分工的小社会。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社会分工,才有交换,才能带来最大的效益。举个例子吧,山西是产煤的地方,而四川则是产粮的大省,四川可以买山西的煤,而山西可以买四川的食品,这样双方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家庭也是一样的,由于男女有别,各自的的特点又不一样,如果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对方的长补自己的短,家庭就会和谐。比如说男主外,女治家。当然,这需要用时间来磨合。记得有个朋友新婚搬进新居,结果为了家具的摆放位置和老婆争执了半天,结果当日两个人喜悦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这种事老婆要是能做,就让她做吧,何必争呢?
家,应该是双方自觉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过程。家庭中,如果是以感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那么双方要自觉地为对方付出和做出牺牲。你不可能再像单身时那样潇洒,通宵打麻将或通宵上网。当有艳遇的机会时,首先要想想自己的身份和义务。当自己的另一伴突然病倒了,你要放弃一切为他/她洗衣、做饭、陪床。我比较欣赏西方人的结婚仪式,新婚夫妻要对上帝发誓,你要把他/她作为你合法的丈夫或妻子,你要爱他/她,照顾他/她,无论他/她怎样。这是一种承诺,既然你承诺了,你就要去做,去兑现。而我们中国的结婚仪式却拜来拜去的,尽玩虚的,结婚后也不是很珍惜对方。我们中国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西方人都很放荡,非常随便。其实西方人结婚前在性生活方面的确是很随意的;但是结了婚以后却很稳定,都很忠于对方。而现在的中国,结婚前相对保守,但结过婚后有如进了保险箱,生活却很随意。不信的话,看看周围有多少已婚男人没有进过夜总会,搂抱过小姐,进过桑拿按摩房。否则,这些设施为谁开啊?再看看周围的少妇们,又有几个没有出过墙。(我声明我不反对这些,因为这是个人的私隐,而且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既然要付出那么多,那就干脆别要家了?可能你忽略了一点,就是在你付出时,你的伴侣是受益者;而他/她付出时,你就是他/她做出牺牲的受益者。而这种付出是无私的,无代价的,不可比拟的。
家,应该是一个没有顶端的大厦,是一种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你可能哪天突然会觉得家一点意思都没有,你甚至会厌恶对方。有不少划分家庭阶段的方法,有的人讲婚后的前7年是一个危险期(由于激情已过);然后13年后又一个危险期(由于孩子已能自立);19年又是一个(因为孩子已离家走向社会)。没有一个家是没有矛盾的,没有一个家庭是平安一生的,当矛盾出来后,如果能抱着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它,那么问题解决后,你们就会更加了解对方,感情也会升华。随着问题出现,解决,出现,解决,你们的家就会向没有顶端大厦的顶端又登上了一层。
可见,家最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复杂氛围。记得苏叔阳曾写过:‘爱是一首无字的歌,需要用整个身心去体会;爱是一条漫长无尽的小路,需要用整个生命去走’。没有好感就不会有感情;没有感情便没有爱情,没有爱情最好别有家。找一个伴儿容易,找一个伴侣却难,组建一个家更难,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家难上加难。
2003年6月3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