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主持《信睿》的许洋、李楠来我家商议组稿计划。当场约定,从二〇一二年起,由我太太邢小群主持一个口述史栏目,每月发表一篇。他们希望不断发掘新的采访对象。一年多下来,我和邢小群采访了十多位历史当事人,合在一起,就成了这本名叫《风云过眼》的小书。
口述历史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十几年,深知其中的甘苦。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并非易事。口述历史既可以关注社会名流,也可以关注平民百姓。但杂志是公共平台,希望展示的内容有较高的文化历史含量。仅仅记录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不足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与重大的历史相关的事情,才是读者的兴趣所在。
正好,当时周启博先生从美国回来探亲。我们和他联系,请他讲述周家的往事。周家上溯五代,出现过许多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第一代周馥官至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第二代周学熙当过袁世凯政府的财政部长,是山东大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周启博的爷爷周叔弢是第三代,是民族工商业的领袖人物,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启博的父亲周一良是第四代,以史学家著名。这一代还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教授。周启博先生的本职工作虽然是工程师,对历史却有很深的研究。请他口述“周家往事”作为栏目的开场戏,可能是恰当的选择。此文在《信睿》刊出以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接着,我们又采访黄炎培的孙女、黄万里的长女、杨乐的夫人黄且圆,我们请她回忆祖父和父亲。当时她已经身患癌症,接受采访不久便与世长辞。这篇口述的发表,成了对她的纪念。
我们还采访了杨银禄先生。他是中央办公厅的退休干部,“文革”中曾经担任江青的机要秘书五年多。正如俗话所说,伴君如伴虎。他为江青服务的酸甜苦辣更是一言难尽。听他谈钓鱼台亲历亲闻的种种细节,有如回到了历史现场。
我们还采访了学者纪坡民先生。他的父亲纪登奎七十年代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参与当时党、政、军的日常要务,六十五岁便溘然长逝,没有留下回忆录,带走了太多的历史秘密。好在八十年代和其儿子有所交谈。聆听纪坡民的讲述,多少能够弥补一些遗憾。
我们的邻居刘心俭先生,本人并非高官,也不是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子女。但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曾参与推动了一项政策的改革。一九五五年,经中央批示,对台湾飞行员驾机投奔大陆发放奖金。一九六二年,又以福建前线部队司令部的名义,公布了《驾机起义蒋军空军人员的奖励规定》和《对驾舰、艇起义蒋军海军人员的奖励规定》。对岸的国民党方面也不示弱,他们开出了更高的奖金额度,诱导大陆飞行员投奔台湾。到了八十年代,台湾方面的奖金最高达到七千两黄金。大陆方面的最高奖励也达到六十五万元人民币。在此期间,先后发生了数十起飞行员驾机投奔对方的事件,都成为一时的新闻热点。一九七九年,全国人大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释放了改善两岸关系的信号。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开放了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日趋缓和。刘心俭先生曾在空军基层部队任职,到空军领导机关工作时,对重金鼓励飞行员起义的政策进行反思。他知道基层对重金鼓励对方起义的做法有很多议论。一是认为对台湾飞行员的奖励与国内飞行员收入水平相差悬殊。部队飞行员的月薪还不到百元,而对驾机起义者奖金高达数十万元。二是有关部门为了防止出现飞行员驾机出走,研制了“电子防逃系统”,可对天上不按规定航线飞行的飞机自动断油,引起了飞行员心理上的反感,产生了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隐患。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主动取消高额奖励,化解两岸敌意。于是他参与起草了空军政治部对外联络部关于取消对起义人员的奖金的报告,经空军政治部签发,报请解放军总政治部,建议停止执行“对驾机起义人员的奖励规定”。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一日新华社受权公布,马上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舆论的好评。四天后的九月十五日,台湾当局也宣布大幅度降低对驾机、驾艇来归人员的奖金,以此回应大陆释放的善意。当时台湾有级别很高的将领以探亲的名义来大陆,刘心俭曾以朋友的身份去做沟通工作,互相谈到奖金的事,他们也认为一定要取消。他们回台以后,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化解对立情绪,加快了台湾取消奖励规定的进度。第二年终于使两岸飞行员“对飞”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宣传往往把历史进步的功劳归之于政治领袖。其实,历史的进步是合力作用的结果。领导人的决策固然重要,但一些小人物的促进也不应当忽略、湮没。在生活中,往往遇到在历史变迁中起过作用,又不被历史所重视的人,他们可能仅仅提过一次建议,表达过一次意见,参与过一次行动,却为一个旧制度的终结和一个新制度的开始提供了契机。如实记录下他们的声音,是史学不应推卸的责任。
最近几年,内地读者对党史国史的兴趣持续升温。口述史尤其受到欢迎。个中原因,其实并不神秘。是人,都想知道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权力对历史给定的解释,是粗线条、单色调的,往往与人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并不吻合。于是,人们就希望得到更细致、更丰富、更切近生活的历史信息。不论是回忆录、口述史、还是专题研究,只要在更细致、更丰富、更真实方面确有补益,就能得到读者的青睐。我的心愿,就是把这样的信息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