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7300000004

第4章

三十里桃花峡的人还在沿袭老规矩,一天只吃两顿饭。所以饭时都比较晚,早饭在九点左右,午饭就到了日头偏西的时候啦。相里彦章家生活条件好,相里彦章又是个爱讲究、会讲究的人。相里彦章在家自制了小石磨、小石碾什么的,平日里自己磨豆腐、碾小米、加工面粉,供自家人食用。他说现在外面市场上买来的食物多是掺假的、放添加剂的,吃多了损人身体。不如他这样自己种植、自己加工、自己食用的东西纯粹、自然、有益健康。并且,人老了,闲着没什么事情,推推小磨、做做活儿也是个活动和锻炼。霍把式很羡慕他这样的活法儿,相信这样活,活到一百岁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霍把式在家里的老人都过世后,就从相里彦章那里搞了一套这样的磨啊碾啊的;但是霍家人口多,又没有相里彦章这般的闲情,就很少用。只是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按时令种些蔬菜,不上化肥,只用农家肥,这样长出来的果实也是绿色纯天然的。只是地面小、产量也小,还很费工。霍把式就舍不得经常食用,但是家里来了客人却是一定会采摘了让客人尝个新鲜和稀罕的。

今天,请相里彦章来,也是要给相里彦章尝个稀罕的。

相里彦章性格开朗豁达,肚子里有墨水,但是说话却很少文绉绉的,也不喜欢拐弯抹角,人们就觉得他很亲和,容易相处。现在,他已经走进了霍把式家的院子,一进来就笑呵呵叫喊:“霍把式、霍把式,一瞭三紧地吼我来吃饭,我看你给我准备下甚好吃好喝啦?”

先从土窑洞里出来的是霍把式的老伴俏孥儿和女儿霍双儿,霍双儿身后还跟着她三岁的小儿子。

俏孥儿人老了些,但是她皮肤白,脸上的皱纹很少,也很细碎,大概是城里长大的,底子好,加之会生活、会保养的原因吧。一见相里彦章,她脸上笑得开了花儿似的,开口就给相里彦章戴了一顶高帽子:“哟,看人家他伯伯呀,才和我家老霍差几岁咧,一丝儿也不显老,说话底气这样足,走两步路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相里彦章听着心里熨帖,嘴里却说:“我还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咧!”

说话间走到近前,问霍双儿:“双儿甚会儿回来的?”

霍双儿笑着说:“今儿一大早赶回来的。我大我妈说请伯伯吃饭,我回来打帮打帮,也能看看伯伯,有些时候没见伯伯了,伯伯真的是不显老咧。”

相里彦章说:“看看,我双儿的嘴是跟了她妈了,不吼伯伯不说话,话说得甜滋滋的。”

霍双儿笑笑的。

相里彦章知道霍双儿生了一女一儿两个孩子,现在却只见到了她的小儿子,便问:“怎咧,没把孩儿他大和孥子相跟来?”

霍双儿说:“孥子上学咧,她大一会儿和斌文从煤窑上走,顺便叫上斌武就一起回来了。”

“呀,这是吃甚的好饭咧,还惊动一家子都回来啊?”相里彦章说着又逗哄霍双儿的小儿子,“知道不知道,吼我爷爷咧还是吼简爷咧?”

汾阳人称外公为“简爷”,称外婆为“伴伴”,不知出处,也不知是不是这几个字,但都是这样发音的。

霍把式出来接话说:“当然是吼简爷咧,他是外孙子嘛。”

霍双儿就催促着儿子:“快、快叫简爷、叫简爷。”

那孩子高高叫了一声:“简爷——”就跑到那两只石锁处玩了。

相里彦章瞅瞅石锁说:“这对石锁子也有十多年了吧?”

霍把式说:“有啦、有啦,我霍继业现在每天还要耍几个回合,你瞅都磨得黑溜光滑了。”

相里彦章问:“都老圪杈啦,现在还耍几个回合?”

霍把式肯定地说:“耍,怎不耍咧!”

俏孥儿就撇了嘴说:“又吹咧,这几年也没见耍过,还怕老也老了,耍得折了腰,没人伺候咧!”

霍把式不高兴俏孥儿当着人揭他的老底,对相里彦章说:“和婆娘们说不成个话,走,咱老弟兄俩到炕上喝茶去。”临进窑洞门,他又冲着正掀着门帘的俏孥儿和霍双儿发威:“还不快些收拾饭菜,就知道叽叽喳喳说三道四,活像那老枣树上的雀儿,不消停!”

进了窑洞的里间,相里彦章就脱鞋上炕,盘腿坐在炕中间摆的方木桌前。

霍把式说:“我霍继业慢待老哥了,我家没有你家那古董八仙桌,就只有这桌子,还是结婚的那会儿置办下的。”

相里彦章笑着,顺口说道:“你那老丈母娘从城里弄来的席器桌子也没有?”

霍把式说:“有是有,可那桌子太大,咱这窑洞窄迫,摆下太占地方,你要不嫌弃喽咱就摆那桌子。”

相里彦章:“快不用了,我只是随便说说,这炕桌就好,怎也合适。”话一出口,见霍把式面露尴尬,赶忙又说,“甚桌子不是个用,你就能穷讲究。”

“人穷了,再不讲究,那不就成了叫花子了?”霍把式说,“我丈母娘活着的时候说过,咱汾阳人穷,穷归穷,愈穷愈要讲究,讲究个干净、讲究个细致,粗粮要细作,破衣服要干净,哪怕是补块补丁,也要补出个花样来。”

“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相里彦章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咱汾阳人的文化,是咱汾阳人的素养咧!咱汾阳人爱喝,喝茶喝酒喝稀饭,汤水养颜,男男女女一个个就肤色红润,嘴唇不干不裂,水湿湿的好看。外乡人不知道个底细,说汾阳人门顶挂块猪皮,饭后出门先用猪皮擦一下嘴。纯粹是瞎侃咧嘛!”

“乃是吴城那厢的西路家说的,他们知道个甚!讲究就是个讲究,猪狗牛羊不讲究,成了案板上的肉!”霍把式信口说道。

相里彦章正要接话,却见俏孥儿笑嘻嘻地把两瓶老白汾酒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中间,又先给相里彦章的茶杯里添了茶水,继而才给霍把式的茶杯里添水。一套动作完成得娴熟、得体、利落,且显得有礼有节有条不紊。相里彦章说:“瞅见俏孥儿就想起了你家老丈母娘,你看这言谈举止,活脱脱像得多咧。”

霍把式说:“孥儿还能不像妈?她跟她妈学了不少,可是她离她妈差得远咧!”

俏孥儿瞥了霍把式一眼:“看把我们臭迫的呀!”说着脸上的笑容略略舒展,“孩儿他伯伯,你和继业老弟兄俩好好说道说道,我和双儿到外间忙去。”

“好、好……”相里彦章一边说一边拿起一瓶杏花村汾酒,转动着看,然后说:“哎呀,你霍把式家里藏着好东西咧嘛,老式手榴弹瓶瓶,看看看看,1982年出厂的,啧啧,我是真有口福咧!”

霍把式很喜欢别人夸奖,就像打把式卖艺的时候喜欢听观众喝彩一样,他不由得有些自得地笑着:“这是那年为买缝纫机寻朋友走后门弄下的,那会儿买一台缝纫机还得要十瓶汾酒,咱留了两瓶,没舍得喝。这酒当时四块八毛钱一瓶瓶,现在怕得二三十块了。”

“二三十?”相里彦章说,“二三十是新瓶瓶装的,这种瓶瓶的汾酒二三十买不了的。这酒是越放越醇越值钱,我看你还是放起来吧,喝了可惜啦!”

“有甚可惜咧,”霍把式大方地一挥手,“看给谁喝,给你喝了就不可惜。”说着就毫不犹豫地拧开了另一瓶酒的盖子,一股清香即刻弥漫开来。

相里彦章禁不住抽了抽鼻子:“这味儿是真地道咧!啧,你怎么说个拧就拧开了,可惜咧!”相里彦章说着,把手里的另一瓶放到窗台上,“开就开了吧,但是这一瓶酒不开了啊,留着压箱底吧,咱俩有一瓶瓶就足够了。”

霍把式说:“咱喝着看吧,我霍继业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喝一瓶子,甚事也没有。”

相里彦章道:“快不用吹了,老毛病不改,好事好在嘴上,坏事也坏在嘴上。”

霍把式嘿嘿嘿有些没趣儿地笑。

那时候,汾阳人喝酒喜欢使用酒盅、酒壶。酒壶大多是瓷质的,也有用锡壶的,并且喜欢喝热酒。所以喝酒前,往往是把酒倒满酒壶,再从酒壶里倒出一盅,然后划着一根火柴,在盅面上一扫,那酒便燃起蓝色的火苗来。早些年,那白酒纯而烈、度数也高,见火就燃。盅里的酒燃起来,就捏了酒壶的脖儿,提着酒壶在那火苗上温酒,汾阳话叫“筛”酒。酒“筛”热了才往酒盅里倒酒。文化人们说这叫“斟”,说得雅。汾阳人只说“倒”,说得土,土也要这么说。相里彦章看见霍把式把酒倒进酒盅,要“筛”,便拦住了说:“不用筛,不用筛,这来好的酒,一筛就筛跑了味儿了。”

霍把式果然就不“筛”了,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也不爱喝热酒,我这是请你来,故意讲究讲究咧。”

相里彦章说:“行了行了,你请我来是有甚事咧?吃饭不吃饭、喝酒不喝酒、能办不能办,都一样,不用弄这穷讲究。”

霍把式接住这个话茬儿,却不往正题上说,只道:“穷讲究也要讲究呢嘛,咱刚才不是说了,愈穷愈要讲究咧。老哥哥,你让我霍继业今儿为你讲究一回,你慢慢地看我弄得像回事不?这些年我老霍家得了你的多少照顾,我算不清。可这份恩情有多重,我心里有数儿。为你老哥讲究讲究,值得!今儿咱吃的菜是我自家院子里种的,用茅粪奶的;豆腐、旋粉都是自家手工做的。我家穷,不敢像人家你那样天天这般讲究,从你那里弄来的那些石头家具也是难得才用一回咧。”

“那东西要常用,越用才能越好用!”相里彦章说。

霍把式道:“这我还不知道?可咱没有那大闲工夫啊!不过,今儿是特殊对待老哥的,咱准备的主食是锅贴和包皮面斜旗旗,一律手工做的,知道你爱个这。”

“是?这可是好东西。”相里彦章说。

汾阳人会吃,更会变着花样做吃食,不谈档次,谈的是个讲究。这讲究就体现在粗粮细作上。汾阳人更多的时候把小麦面粉称为“好面”或“白面”。这“锅贴”就是用好面做的一种煎烙的馅类食品。馅可荤可素,常以时令新鲜蔬菜相配。制作时,将和好的好面擀成比饺子皮大的薄皮,然后装馅,捏成比饺子大的饺子样儿。不煮,一个挨一个有序摆放在抹了油的生铁鏊子里,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均匀地洒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钟,再洒一次水,也可淋一些油,约七八分钟后锅贴便熟了。煎烙成熟后的锅贴,底部呈金黄色,周边及上部稍软,热气腾腾。吃在嘴里的感觉是皮焦馅嫩、柔韧、筋道,有脆有绵,肥而不腻,香酥两宜。一般人吃就吃了,图个味美和稀罕。相里彦章却不仅图个味美和稀罕,他对此是有不少说讲的。当下,他说:“你这城里的老婆家还能做得了锅贴?真是巧手手!”

霍把式说:“汾阳地方上的吃食,汾阳城的女人谁也会做,只是做得好赖不一样罢了,我那老丈母娘在世的时候,一个月吃下来都不重样。尤其是这锅贴,吃上一回就老想吃。双儿她妈做得也不赖,可就是没有我那老丈母娘做出来的味儿地道。”

相里彦章说:“其实,这锅贴还是要咱桃花峡的女人们做出来的才叫地道咧。不过,俏孥儿母女进了你霍家的门,也就算是咱桃花峡的人了。”

霍把式问:“那怎么就是要咱桃花峡的女人们做出来的才叫地道?”

相里彦章说:“这锅贴是咱桃花峡的东西咧嘛。那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来到山西,住在上白彪岭的一处大院子里。咱汾阳人讲究迎客饺子送客面。院子的主人家就包了饺子给慈禧太后吃,那慈禧太后心情不好,吃不下饺子。饺子就凉了,饺子凉了不好吃,主人家就用这煎烙锅贴的方式把饺子热了再吃。那天,慈禧太后就闻到了煎烙锅贴的香味,寻着香味来到主人窑里,看到这家主人在煎烙这剩下的饺子,问明原委后,忍不住尝了一个,觉得皮酥脆、馅多汁,相当美味。索性就吃了个胃满肚圆。后来这饺子就演变成锅贴,成了咱汾阳的地方风味食品。”

霍把式听得有些入迷,听完了,却又思思想想着言道:“我霍继业在桃花峡活了一辈子了,怎就没听说过?再说,慈禧太后为甚不在咱下白彪岭住,偏要在个上白彪岭?我还真的就不信了,有时间我去上白彪岭瞅瞅她住过的那个大院子。”

相里彦章哈哈哈笑过,说:“看看你那德行,当甚的真咧!我也是收集咱桃花峡的传说时听上一辈的人说的,是真是假也没考证过。不过,据说慈禧太后住过的院子是有过的,后来破‘四旧’拆了,在那地方盖了小学校,你要去看就去看小学校吧。”

霍把式觉得有些没趣,呵呵呵地笑了笑,把话切转过去:“那我还为你准备了包皮面斜旗旗咧,这也是慈禧太后吃过的?”

相里彦章说:“你也够费心思的了。哪里寻的这黍面?以前这黍面还得搅上榆皮面才能和成咧。”

汾阳人说的黍面就是高粱面。与白面对应,汾阳百姓又把高粱面称为“红面”。霍把式说的“包皮面斜旗旗”,就是用白面把红面包起来,擀开,切成菱形,下锅煮熟的一种汾阳面食。早些年生活困难的时候,家里没有多少白面吃,经常就吃红面。红面见水不往一块粘,不好和,难成形,就掺搅些榆树皮磨的面来增加粘度。来客人了,为了脸面上好看,就抓借点白面把红面包起来待客用。也是个发明创造呢,现在却就成了稀罕食物了。

霍把式接了相里彦章的话说:“是咧是咧,榆树皮粘咧嘛。不过,今儿的面甚也不搅,都是用咱的磨磨的头二遍。”

相里彦章笑:“看来你要我办的事是非同小可了,这么辛苦待我!”

霍把式仍然不说什么事情,只道:“对了,老哥你知道不知道,咱三十里桃花峡建成养鱼场了,养的是虹鳟鱼咧!”

相里彦章先问了一句:“是?”然后说,“这我还真不知道,每天钻在下白彪岭这山旮旯旯里,快成蠢的了。”

霍把式说:“我也是那天去镇上置办今儿的吃喝才知道的。那虹鳟鱼金贵咧,是咱们的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那朝鲜的金日成送的礼物咧,非得活水养殖不行,咱这桃花峡的泉水正适宜咧。”

“甚人有这眼光,选在咱桃花峡养鱼?”相里彦章说,“咱这地界一夫当关,万夫莫进,可进来就有大风景,风水宝地,养鱼发财,真是好路子。”

“说甚咧,就是这的。我从镇上回来顺便进去看了看稀罕,人家就送了咱两条鱼咧!”

“人家凭甚送你,怕是你娶媳妇子捎丈母顺手捞的吧?”

“看你说的,我丈母娘孤单单一个人,才情愿跟着俏孥儿来我霍家的,怎就是我霍继业‘捎’的,不用听别人瞎球说!”

相里彦章自知失言,赶忙打个圆场:“哎呀,顺嘴说了句俗话,不是有意的啊,千万别恼怪!你刚才说那养鱼的是谁咧呀?”

霍把式道:“养鱼的是昌宁镇的老周,就是原来在镇上开百货铺子的,现在是上白彪岭钱福顺的亲家咧。有本事人,要不能在桃花峡开渔场?我年轻时在镇上耍把式卖艺就认的,老相识了。”霍把式的脸上再次显出一丝得意之色,“我一说是要请你吃饭,人家就非得要送两条虹鳟鱼,我也不能太不给人家情面。”

“噢,是钱福顺的亲家。这个钱福顺够能耐的啊,小舅子开煤窑、亲家开渔场,这桃花峡快成了他家的了。”霍把式注意到,在说到钱福顺的时候,相里彦章的脸上飘过一抹古怪的神色。他问霍把式:“那为甚说请我,他就送鱼?我认识钱福顺,不认识他这大亲家。”

“你不认的人家,可人家认的你咧。你有学问、有手艺、有石料场,还有儿子在城里当官;五龙两凤的老子,简直就是帝王将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想巴结你咧!”

相里彦章哈哈哈笑着,说:“霍把式啊,你是转着弯儿给我戴高帽帽咧。不说啦,不说啦,快把那虹鳟鱼端上来让我尝尝。”

霍把式的老伴俏孥儿和女儿霍双儿殷勤地把菜端上来。

那虹鳟鱼是清炖的,汤鲜美,肉细腻,刺也不多。相里彦章喝着酒,品着鱼一个劲儿夸赞:“好、好、鱼好,做得也好。”

霍把式说:“咱这地方的人吃鱼少,做法也简单,不过这回我是问过那鱼场的老周后,回来传授给我家老婆的,所以才做得有滋有味。”

相里彦章端起酒盅说:“三国演义里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咱是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来,咱哥俩喝一个!”

霍把式夸了一句:“老哥真有知识!真会说话!”

酒酣耳热,美意萦怀。

相里彦章赞赏道:“这老白汾就是不赖,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

霍把式随口说:“我不管那,我就知道这东西贵得厉害。”

相里彦章立刻就接话说:“你这是怎?又要给我喝,又要说贵,这酒,我喝还是不喝?”

霍把式道:“老哥哥你不用抠字眼,我顺口说个话,也没别的意思,这是贵酒待贵客,来,咱们干一盅!”

于是,俩人同举酒盅在小方桌上方一碰,然后一饮而尽。

相里彦章喝了酒果然兴致就好:“咱汾阳也没甚好东西,可这杏花村的汾酒是真了不得。南北朝时期就开始酝酿了,那个北齐的武成帝喝了咱这酒,还给在河南的弟弟写信,劝弟弟也喝两杯咧。你看,咱这一盅下肚就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霍把式道:“瞅瞅老哥的学问,哎呀呀,说个甚也能说出一套一套的故事来。那汾酒厂我去过的,是那年给咱村拉喂猪的酒糟时去的,还看了老作坊和古井亭。”

“古井亭?就是那个传说‘井水变成酒,还嫌没有酒糟喂牲口’的古井吧。”

“可能是咧吧,我可不像你知道那么多古今事儿。”

相里彦章笑了笑,自己往杯里斟了酒:“不说这些了,说起来没个完。你说吧,今儿请我来又吃又喝的,也是难为你了!究竟有甚事要我帮忙?不用摆这龙门阵,你再不说,我可是吃饱喝好,下炕走人啦啊!”

霍把式说:“我霍继业家的大事小情都是你帮忙操持的,吃个饭、喝个酒实在是应该的。不过这回是真有个事咧……”

相里彦章说:“我就知道这酒这饭是好吃难消化,直接说甚事吧,再绕弯弯,我可是真不敢吃不敢喝啦。”

“斌文结婚的日子选定了,该准备的也都按规矩准备好了,现在就是这陪房的人确定不下来……”

“甚?你霍把式该不是要我去陪房吧?”

“就是求你帮这个忙的,下白彪岭只有你最合适,你得答应我!”霍把式说。

这是个着实让相里彦章感到为难的事情。

汾阳地界自古就有这“陪房”的乡俗。说起来也不复杂,就是新郎官在结婚的前夜,必须得有一位已经结婚的男性陪着在洞房里过一晚上。老人们解释说,早年的年轻男女不懂房事,陪房者是肩负着传授性经验的任务去的。这事情是直接关系到一对新人日后的夜生活和生儿育女的大事情。所以必须是结了婚,而且生了健康儿子的人来完成。至于具体的陪房过程,可能各有各的方式,却是不许外传,也就没有传出来的。相里彦章结婚早,一连串生了五子两女,个个出息,家境也富裕安康。年轻的时候他常常被请充当陪房角色,霍把式的新婚前夜就是他陪着过的。但是,这些事情相里彦章做得多了,总觉着别别扭扭,又因为后来入了党,当了村干部,怕影响不好,就无论谁来请都不再答应了。没想到,霍把式费尽心思请吃请喝的,竟然是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真是难为煞个人!

相里彦章思想着,说:“那是个老讲究了,那时候孩儿们结婚早,不是有句话说‘孥儿十三和她妈一般’吗?十三岁就结婚了,不懂男女事是自然的。现在的年轻人有甚不懂的?陪房只是个形式,让大斌找个结了婚的朋友走走过场就行了,我老眉疙觑眼的,都快抖枕头的人了,真是不能再做这营生啦。”

汾阳地面上,人过世后出殡时,是要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拆开,沿路抖撒里面的荞麦皮或者谷壳的。

霍把式给相里彦章杯子里斟满了酒:“老哥呀,你这话就说得不好听了,你壮壮实实精精神神的,活到一百也不显老,抖枕头那还不定是何年何月的事咧!大斌的这个事,你是想办也得办,不想办还得办,谁叫你是孩儿们的伯伯咧。”

相里彦章呷一口酒:“呵呵,你霍把式是给我摆下鸿门宴了?我要是不答应,还要把吃上的吐出来?”

霍把式不接相里彦章的话茬儿,自顾说道:“我的嗣儿我清楚,你也是知道的,大斌是个实心眼、一根筋,买双鞋都买个‘一顺顺’,让人笑话。不过他人好,心善,就知道个死受。好在还有孥子们能看下他,也是看下我家的门风好,看下他的实在和能受啦。老话说瞎驴配瞎马,金砖配玉瓦。斌文这回可是瞎驴配玉瓦了。那孥子老哥你也见过,又漂亮又勤快,性情还绵善,活脱脱就是那咱们传说中的桃花仙子咧,人家肯进咱霍家的门,是我老霍家的福咧,老霍家就不能亏待了她。结婚的头一天就是人家成为老霍家人的第一天咧,斌文甚也不懂,真不敢让斌文那货瞎折腾啊,你说不是?再说了,你相里家五儿两女,人丁家业两兴旺,让我霍继业也沾沾你家的福气,我老霍也想过过这儿孙满堂的日子,也想重振家业咧嘛!”

相里彦章知道霍把式说起来就没个完,尤其是喝上了酒,相里彦章这便打断他的话:“现在是计划生育,你也想违反国策呀,还儿孙满堂咧!”

“唉,老哥呀,你生了五子两女,不就是丢了个村干部的乌纱帽帽?我霍继业甚也没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甚可担心的。话说回来,我霍继业也不是随便求人的人,我瞅这事情你就应下来吧,为了我老霍家的后辈儿孙咧!”

“不是我不应你,实在是不能应啊!一来我早就不做这种营生;二来我是当伯伯的,给斌文陪房,辈儿也不对呀;三来……”

“不要再说三来、四来啦,我霍继业甚也不管,就是要你陪房,你是答应也得陪,不答应也得陪,我这儿是强迫你也罢、求你也罢,反正是要你陪房咧!”

“瞅瞅,喝两盅酒还喝得你脾气大了,敢威胁老哥哥了。”

“脾气大也罢、威胁也罢、反正你得答应!”

相里彦章看着霍把式这般表现,觉得有点好笑,却是不作声儿了,只是喝酒、品菜。

霍把式却也在动着脑子,刚才来过“硬”的了,现在该来“软”的了,软硬兼施,不信他相里彦章能过了这一关。这便开始软语哀求:“我霍继业也不是个随便求人的人,但有三分,也不会这般低三下四的,好在你是我霍家的恩人,是我的老哥哥,求求你也不怕孩儿婆娘笑话。”

相里彦章喝着酒、吃着菜,听着霍把式一声接着一声地哀求,就是不动神色。

霍把式的口气忽又高涨起来:“要不我把俏孥儿唤进来,我老两口一起求你!要不你说,你有甚的个条件说出来,我霍继业没有不答应的。”

相里彦章抬头看着霍把式,终是把筷子一放,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瞅瞅把你个当大的急的!”

“真急咧,真急咧呀!”霍把式说。

“不应下来,我瞅我今儿也出不了你家的门。”相里彦章说,“不过你记住,这事情不能声张,我这老也老了做的是个甚?影响不好咧嘛!”

“不声张、不声张……”霍把式兴奋起来,叫喊着老伴加菜,门帘边上却探进一张笑眯眯的脸来。霍把式一见,就说:“没出息的样儿,圪瞅甚咧,还不进来敬你伯伯酒!”

霍斌文和霍双儿的丈夫一前一后进来。霍双儿的丈夫是上白彪岭人,和钱福顺的小舅子黑矿长一样,也姓郝。父母给取了个名字,叫郝新。用普通话称,那就是“好心”的谐音,用汾阳话称,那却就成了“黑心”。其实他是个真好心,一点都不黑心的人。他和斌文一般,身板魁梧,为人实在、憨厚、真诚;没有害人之心,却也不懂防人之道。他思维单纯、吃苦耐劳,只是不善言谈,激动和紧张的时候,两手有点颤抖。有那不恭敬的人们就当面叫他的外号:手抖抖。现在,他因为有话要对长辈说,两手就有些抖了。他说:“伯伯、大大,斌武说他不回来了,等等我和双儿回去时给他捎些吃的就行。”

霍把式一摆手说:“不回来,算球了,他回来也没用。你去院里地里摘几颗最红的‘洋柿子(西红柿)’,挽一把新鲜芫荽,等会儿大大和你伯伯要吃那洋柿子芫荽拌斜旗旗。”

郝新应允着出去了。

霍把式见斌文委委琐琐地站在炕下,脸上始终是那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却还不知所措地搓着两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说:“就知道蠢笑,还不把酒倒上,两只手敬你伯伯。”

相里彦章说:“老霍你在嗣儿跟前耍甚的威风咧!”说着又温和地问斌文,“知道你今儿去煤窑了,还又跑回来做甚?”

霍把式插话说:“我告他这会儿回来的,请你老哥,他敢不回来敬酒?”

相里彦章接了斌文双手敬上的酒。

霍把式又冲斌文说:“哑嗓了?连句话也不说。”

斌文嗫嚅了半天,说:“伯伯,你、你、喝、喝酒。”

相里彦章笑呵呵的,爽快地喝下斌文敬的酒,招手说:“来来来,坐下一起吃吧。”

霍把式却说:“咱俩说话,他坐下做甚?”说着冲斌文道:“去吧,吃上碗斜旗旗,该做甚做甚去。”

斌文听话地出去了。

霍把式指着刚刚放下的门帘说:“你瞅你瞅,我霍继业怎就养了这等货色,连句正经话也说不成。”

相里彦章道:“不说话的人有三种:一种是哑巴;一种是肚里没东西,怕说错了让人笑话;再一种是肚里有东西不待说,说了别人不理解,那叫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就少说、不说。”

“你说的对咧,我家这俩嗣儿就是你说的那第二种。”

“不见得、不见得,”相里彦章说:“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齐咧,各有各的长、各有各的短。你看你家这俩嗣儿一女婿啊,我就觉得你们调教得不赖。一个个都能吃苦、都懂得礼数。别看又是挖煤又是放羊的,但都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我就见不得那些邋遢人,不是咱汾阳人的做派。”

“说到老哥哥口里的话都好听,”霍把式说,“可看在我眼里的事都是气咧!大嗣儿是大嗣儿的德行,二嗣儿是二嗣儿的球势,这不是,一早就带上干粮放羊去了。能吃不能干的货,除了放羊、喂牛、看书,甚事也不管,闷声不语的,三脚踢不出个响屁来,也不知道想怎?天不黑不着家,咳,能气煞人!”

“你也不用老这样数念孩儿们,孩儿们都大了,各人有各人的主张咧。先不说大斌,反正我看这二斌是有主见的,能成些事情的。”相里彦章依然坚持自己原来的说法。

“我霍继业相信骒骡生马驹也不相信他,一岁看小,三岁看老,我家这二龌龊怕是个球也干不成的货色咧,还说甚不听甚!”霍把式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

这时候,霍把式的老伴俏孥儿一挑门帘,端上调和盘来。

调和盘是木制的,长方形,里面许多器皿,分别盛放咸盐、酱、醋,香油及蒜泥、葱花、姜末等等调味品,汾阳人家家必备,这也是个讲究。霍把式的老伴俏孥儿笑嘻嘻地把调和盘放在桌子上,接了霍把式的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你也不用老是怨咱俩嗣儿没出息,其实这俩嗣儿是给你收拾怕了。”

霍把式说:“甚叫‘外扬’,这儿敢有外人?”

俏孥儿瞅了相里彦章一眼:“哟哟哟,瞅我这漏风的嘴,他伯伯不是外人、不是外人。”

相里彦章也不计较什么,只说:“老婆家也喝上一盅酒吧。”

俏孥儿就看着霍把式,说:“喝倒是喝过,可女人家家的喝酒让人笑话。”

霍把式就像发布批复命令似的:“能喝就喝上一盅盅,老哥哥说这一盅下肚就是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俏孥儿就端起一盅酒来,笑笑地瞅瞅相里彦章、又瞅瞅霍把式,然后一饮而尽。

相里彦章说:“看看这老婆家,一盅烈酒喝下,面不改色,巾帼风范,还翘着个兰花指咧!”

俏孥儿说:“他伯伯笑话我咧!”

这时候,听见院子里,霍双儿在呵斥孩子。相里彦章和霍把式转头瞅着窗户外面。只见郝新和霍斌文正出院子,霍双儿的孩子却在霍双儿的拉扯中哭闹着。俏孥儿说:“双儿家孩儿要跟他大和他大舅到煤窑上耍咧,那是他去的地方?甚也是个稀罕。”

霍把式说:“你出去告给侯鬼儿,就说他简爷吼他吃鱼肉咧。”

很快霍双儿就抱着孩子进来了,相里彦章说:“来,到简爷这儿来。”

那孩子却是钻到了霍把式怀里:“简爷,我吃鱼肉……”

相里彦章自饮一盅说:“看看看看,人小脾气大,不给我这个简爷面子……”

霍把式说:“有股子犟劲儿咧,跟喽他二舅舅那德行啦!”

相里彦章说:“那就对了,养孥儿像姑姑,养嗣儿像舅舅。”

同类推荐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经过长期的演化,到明清进入了繁荣期。在众多的小说中,才子佳人、名士英雄的悲欢离合故事,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我们选编的这套《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种小说。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堪称小说中的珍品。
  • 夜访吸血鬼

    夜访吸血鬼

    故事要从一位如同西方亚瑟王一样伟大的国王说起,他的名字叫做威克拉姆。他曾对一位名叫乔治的魔法师说过,他能将挂在树上的贝塔尔(吸血鬼的一种)带到他的面前。让人惊讶的是,国王威克拉姆和他的儿子果真将吸血鬼带来了,这让魔法师乔治不能不对国王另眼相看......
  •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

    1871年,广西出现神秘的僵尸,屠戮上百无辜村民;1934年,辽宁营口天空上掉下一条神话里才有的“龙”;1956年,诡异的报警电话,敲开恐怖的上海老宅,林家宅37号的门……中国往事悬疑事件探秘篇,惊险讲述!南京大学刁爱青碎尸案至今结论未定;死不瞑目的红衣男孩遭遇了什么;已;DV影像中惊现逝去护士身影,是恶作剧还是幽灵现身……中国现代灵异事件,真相待解。1977年,神秘飞人背负黄延秋三次飞跨全国;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贵阳都溪林场惊现“空中怪车”惊醒附近居民;1985年,甘巴拉雷达站的一位值班士兵发现雷达站探测到百万平方米的物体……
热门推荐
  • 轩辕翔龙传之幼龙初翔(上)

    轩辕翔龙传之幼龙初翔(上)

    在魔族的进攻之下,安定祥和的锡安世界陷入了战火与混乱。创世神平息了混乱,但锡安世界也被分成了东西两块大陆。东方的龙大陆在一千多年中,始终维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而西方的圣大陆却随着魔法师教廷的暗中介入,变成了野心家与暴君的乐园。然而历史却发生了变化,出身于龙帝国皇家的少年龙翔天在天神的指引下,踏上了一统圣大陆的旅程,没有人知道这是福,还是祸……
  • 王爷快跑萌妃驾到

    王爷快跑萌妃驾到

    他,是大陆最强战王!不出三年就把整个大陆收入囊中。她,是21世纪著名特种兵!杀敌开坦克样样精通。当她遭遇事故穿越进废材的身子里,凤目睁开,整个大陆陷入算计。斗姨娘、收魔兽、有军队、造物器。废材?她是亿年难见的变态鬼才体质!所谓一物降一物,当战王遇见特种兵,天才遇见废材,腹黑遇上赖皮,又会发生什么奇遇?见一对男女互相打情骂俏,互相打脸啪啪啪!雪柠原创,请勿抄袭(?>ω<*?)
  • 胜利反攻

    胜利反攻

    本书内容包括苏军的全线大反攻、西欧重新获得自由、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
  • 仇乱天下

    仇乱天下

    江湖是他穿越的根本,亦是他复仇的利器,秦墨阳为一己私仇在两个世界里掀了个天翻地覆,江湖浩劫,帝国动荡的身后是他在黑暗中伸出的利爪,扰乱朝堂,败坏纲纪,屠戮武林,搅乱天下的背后是他无处不在的身影。屠正道,灭魔门,系统在手,任务加身,秦墨阳14岁习武,然当立大志,败尽天下群豪,阅遍江湖武学,举天下之地,群雄束手,武林独尊。秦墨阳呆滞的看着系统帮他立下的宏达志愿,他看起来像是那种疯子变态么?然后呢,秦墨阳悍然举起屠刀。。。(友情提示:本书主角极度自私,冷酷,奸诈,无恶不作,卫道士慎入。)
  • 豪门契约妻

    豪门契约妻

    他是不可一世的“国主”,多少年轻美貌的女人想成为他的榻上客,但他偏偏钟情于一个七岁孩子的娘,而且肚子里还带着一个不知父亲是谁的拖油瓶。偶买噶!他是脑残吗?还是脑子袋被门夹住了!
  • 太初仙劫

    太初仙劫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大道缺一,生无穷变化,但留一线生机……仙山古韵,正邪难断,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只能在幻想中看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新手驱鬼师

    新手驱鬼师

    家族世代使命,为何偏偏要由他完成?十字路口的离奇命案!湘西神秘莫测的赶尸术!犹如天仙般的落花洞女!恐怖恶毒的蛊毒!一个一个的谜团背后究竟是是什么?他一代毛氏传人该如何解决?《毛氏传人》带你走进秘莫测的茅山秘术,为你揭开一个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神秘事件!
  • 情傾一世

    情傾一世

    她穿越异世的杀手女王,他权侵异世的暗黑帝王……她一世樱花飘若仙,他几世繁华风云变……几世回眸今世厮守,本不相干的两人,一场穿越爱恨纠葛。是一场强势回归,还是命运磋砣?强势回归,她冷眸寒光乍现,势要将那些有眼无珠的贱人踩于脚底,定要拼死保护爱她之人。风云突变,他手握乾坤,无意遇到她,他邪蕼逗弄,却松不开手,势负天下不负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宁负天下不负她……情倾一世,一世倾情。我来了,你在哪?
  • 宇宙奇观

    宇宙奇观

    与太阳接近的空间炙热扭曲,将时间停止阻挡一切生命光源的进入。一座造型恐怖却霸气非常的巨大王殿宏伟而立,偌大的地域空无一而只留下王座上那孤独的身影,王者四周五座似有生命力的大型石像个个伸出巨掌似乎在压迫着王者。而王者也无力踏出一步被囚困着。王者焉能被小小石像所困,闭眼下的脸颊在不知道过了多久的岁月后露出一缕诡异的笑容。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