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5000000011

第11章 词(8)

春雨

〔大酺〕,《词谱》卷三十七:“调见《清真乐府》。按唐教坊曲有《大酺乐》。《羯鼓录》亦有太簇商〔大酺乐〕,宋词盖借旧曲名,自制新声也。”《填词名解》卷三:“大酺〕,越调曲也。汉唐制皆有赐酺,词取以名。”双调133字。上片68字15句5仄韵,下片65字11句7仄韵。

《词谱》记载此调始自本词。

酺,古时官府特别允准的表示欢庆的聚会饮酒。所谓“天下欢乐大饮酒也”。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沉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这首词是周邦彦所创慢曲。题作《春雨》,紧紧围绕“雨”字填词,字字写雨。暮雨,竹雨,冷雨,夜雨,梦雨,苦雨,愁雨,恨雨,似作“雨中游”。从词的描写细腻、技巧娴熟看,有的论者推断约作于政和年间(宋徽宗年号1111-1117)离京之际。另外周邦彦尚有诗《春雨》一首:“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可以同本词对读欣赏。是因客舍春雨有感而作,“通首写雨中情景”(清·许昂霄《词综偶评》)。确实似一幅生动细腻的咏雨抒怀的“春驿困雨图”。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触景生情,写暮雨,是眼前实景,展现江南暮春雨中庭院景象。既照应题目,又烘托氛围。第一二句为第三句铺垫,用倒叙手法,静与动对照,冷与热比并,突出了今日之静。依着人的感觉为线索,点明了时间、环境;以“对”字领起,不只增加了亲切之感,而且一气贯注到“虫网吹黏帘竹”,具现了一个典型环境。

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写屋外景象,竹雨也。从上文“静”字展开,酒旗、玉人,柳丝依依,含情脉脉,托出人的闲愁。前三句主要诉诸听觉,这三句则诉诸视觉与触觉。紧扣主题,富有新意,新竹的细嫩青绿活现眼前。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写冷雨也。看似写雨天室内景象,实则是烘托主人公为风雨所困在客舍的寂寞无聊。词人所勾勒的琴弦受潮,自然曲声散慢;枕障侵寒,当然一片凄凉;虫网挂水珠黏附屏障,三种令人触目伤情的景象,一润、一寒、一黏,湿气逼人,寒气侵人,黏附渗人,所编织的一种孤寂凄冷的意象,主人公寄意无绪又无可奈何,触目伤心,只有昏昏而睡。词人将室内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

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这三句承上,写夜雨也。巧妙地写出夜雨声。邮亭是行旅之人临时寄居之处,本就寂寞,加之“无人”,那檐雨嘀嗒之声,对于能否入睡的“困眠初熟”者真是心碎。“听檐声不断”照应“飞雨时鸣高屋”,在意绪无端之中又加上那种孤寂无依之感,结构上有“倒逆”之妙,“苦雨”怎解愁人的绵绵情思!

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同“听檐声不断”二句承接连续,乃梦雨也。奈字承上转折,写孤馆困眠的情态,愁中孤眠,最难将息,也最易“顿惊”。顿惊、梦轻连与“初熟”呼应。困愁入睡,梦境恍惚,个中幽独之情,有谁能体会?夜雨淅沥,滴水穿心,愁极情苦,梦轻顿惊,到头来也只能幽独自怜了。具有细腻入微、深挚感人的艺术魅力。

上片触景生情,下片由情及景,写词人想象中当时亲历的实境实景,抒写羁旅愁情。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换头推进一层。一个“速”字,千钧之重,抒尽归心似箭之情。正因为思归情切,所以才有“流潦妨车毂”的“最先念”和担心。是写旅中之雨。梁启超认为:“流潦妨车毂句,托想奇拙,清真最善用之。”(《艺蘅馆词选》)流潦妨车,羁留邮亭,从奇绝的托想又回归到原题,词人既善于变幻章法,又见出结构的缜密。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词人连用典故,铺写欲归不得的愁绪。兰成系南北朝最后最重要的诗人庾信的小字,初仕梁,因出使西魏,适值梁灭,被留长安;后仕周,长期羁留北方,曾作《哀江南赋》以叙志,又作《愁赋》、《拟咏怀》等,抒发其“身堕殊方,恨恨如亡,忽忽自失”(《哀江南赋序》),“涸辙常思水,惊飞每失林”、“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拟咏怀诗》)怀念故国、自悲身世的羁旅之愁。卫玠为晋安邑人,字叔宝,当时名士,风神秀异,人闻其名,观者如堵。曾官太子洗马,后移居建业(今南京市)。仅活了二十七岁,时人有“看杀卫玠”之说。词人以庾信的思乡愁思和卫玠的羸疾瘦弱自喻,抒写个人无法归去的叹惋和不堪重负的无可奈何。“伤心目”是全词主旨之所在。上片所写暮雨、竹雨、冷雨、夜雨、梦雨,以及“怎奈”以下下片中的苦雨、愁雨、恨雨种种描写,均以“伤心目”三字概之。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认为“词中用事,使人姓名,须委曲得不用出最好。清真词多要两人名对使,亦不可学也。”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同以庾信、卫玠自喻一样,词人进而以后汉马融自况。马融是经学大师,性喜音乐,擅鼓琴吹笛,曾独卧郿县平阳邬中,听到洛阳客人吹笛充满哀怨悲切,深谙音律的马融不禁悲从中来,由于触动了其思念京师的愁怀,所以创作了名篇《长笛赋》。词人以兰成悲愁、卫玠羸弱写人所共有的普遍感受,似属表面的现象,而写马融闻笛落泪以赋寄意,则深入到内心的感情世界。词的抒情已臻于高潮。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况萧索”以下,写落寞至极而作雨中游。“况”领起三句,是想象之景。青芜国,唐·温飞卿的《春江花月夜》有“花庭忽作青芜国”之句,借以形容杂草丛生,比喻一片荒凉。这种荒凉还表现在“红糁铺地”的落红满地和荆桃(即樱桃)的褪尽红衣而幼桃挂满枝头。红褪青绿,荆棘满园,落英缤纷,红糁铺地,是春尽时节的苍凉景象。词人由羁旅之愁,转而为伤春之叹、惜花之慨。这三句总说驿外之景象。

夜游共谁秉烛——结句既突兀而又意韵深长。与上片结句“自怜幽独”遥相呼应,诚如明·李攀龙所赞叹的“自怜幽独‘,又’共谁秉烛,如常山蛇势,首尾自相击应。”(《草堂诗馀隽》引)《古诗十九首》中即有“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之说。结句蕴含欲归不能和春光将尽两重忧伤。一语双结,给读者留下的是无边的寂寞、无限的幽恨、无尽的思索。

全词在伤情的气氛中突然收煞,不能不服膺词人布局谋篇的苦心孤诣、天衣无缝。

本词上片从暮春之雨写到驿舍阻雨;下片由雨阻行程写到落红铺地,分别结以“自怜幽独”,“共谁秉烛”。曲折淋漓地表现了词人思念家园的羁愁和惜春伤春的感慨。描写物体愁情“丽宛转,曲尽其妙”。体物之佳,细致入微;命意使事,风格突出。虽不及咏蔷薇之〔六丑〕和咏柳之〔兰陵王〕,倒也不失周词典雅富艳的风度和精工巧作的风格。

词人又一次把感情世界同所处境况相连接,在感情世界与章法变化之中,显示出结构的奇特和情景的吻合。词人想落云外,开阖天成,一句一折,一步一态,以“雨”跌荡铺陈,曲尽冷落、寥寂、凄清之况味。

周邦彦善创慢曲。这是一首不同一般的长调。它有别于柳永所创作的展开白描、一意铺叙的长调,而侧重在结构布局。如宋·张炎所说:“美成诸人又复增渲慢曲、引、近,或移宫犯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由遂繁。”(《词律·序》)他的“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词人之甲乙也”(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正是这样,其铺叙的特点是曲折回环、开合激荡,既富于变化,又不平铺直叙。词人就是借助其精工巧作来达到曲折对应、一丝不紊。全词紧扣题意“春雨”,首尾贯通,意脉不断,无论写景状物,还是抒情使事,往往“顿挫中别饶蕴藉”,或佯作宕开,或几作逆笔,因而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和感人的魅力。

这首词在遣词用语、句法音韵上也颇有特色。以“最先念”、“怎奈向”、“等闲时”、“况萧索”及“未怪”、“况”等引领句子,既能使语气、节奏顿挫变化,又具有步步换态、层层递进之韵致。其他领字如“对”、“奈”、“况”等均系去声,有助于朗吟词时的发调振音、朗朗上口。四字句如“嫩梢相触”、“易伤心目”、“笛中哀曲”等均系仄平平仄句式,五字句如“洗铅霜都尽”、“听檐声不断”等都用上一下四形式……在词中构成了复沓多变的旋律、优雅动听的乐章、抑扬曲折的韵词,是词人悉心推敲创制的新曲。

最后需要提及的一点是“新解”中所说的“词中用事,使人姓名,须委曲得不用出最好。清真词多要两人名对使,亦不可学也”(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的问题。周邦彦词在宋及以后流传极广,周不愧为填词大家,后来因为风华韵事诸原因,周词不为社会重视,读者寥寥,对其评价亦因之贬入末流,就连“两人名对使”,“亦不可学也”,真是天大的冤枉。两人名对使,何以不可学?这在周词中,何独“兰成憔悴,卫玠清羸”!还有如:

东陵晦迹,彭泽归来。(〔西平乐〕)

才减江淹,情伤荀令。(〔过秦楼〕)

庾信愁多,江淹恨极。(〔宴清都〕)

等等。这些“两人名对使”,于情于理,时见精彩,对称对仗,音韵和谐,可学、不可学,须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花犯

〔花犯〕,《词谱》卷三十:“调始《清真乐府》。周密词名〔绣鸾凤花犯〕。”又云:“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人皆如此填。若吴文英词之少押一韵,或多押一韵,周密词之减字,皆变格也。《词律》论此调后段第七句‘烟浪里’三字必须‘平上去’,结句‘照水’二字必须‘去下’,细校宋词皆然,填者审之。”

本词双调102字。上片49字10句9仄韵,下片53字6句4仄韵。小石调。

《古今诗馀醉》题作《梅》,《清真集》题作《梅花》,毛晋本题作《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薰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写作的咏物词很多,其中有咏“梅花”的〔玉烛新〕,有咏“梅雪”的〔三部乐〕,有写雪中“冻梅寒更香”的〔红林檎近〕,有写“天憎梅浪发”的〔菩萨蛮〕,这首〔花犯〕则是他咏梅长调中最著名的一首。

文人诗词中,多有赞颂梅骨、梅魂、梅香、梅气、梅影、梅格、梅心、梅萼、梅腮、梅蕊、梅实的。梅花与迎春花、瑞香花、山茶花均在早春绽放,后三者有“梅花婢”之称。足见梅花品位之高。咏梅诗词,以宋代为盛。周邦彦咏花词中确以咏梅见长。

这首词以观赏梅花的自我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为主线,借观赏寒梅抒宦迹无常、官场冷落之感。上阕写官舍,从眼前入手,叙写官舍外大梅树之丰神风韵。忆去年观赏梅花的情景,突出梅花风姿神韵依然。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写词人官舍低矮的墙头伸出一枝梅树,盛开怒放的梅花分外引人注目,大有“一枝红杏出墙头”的意韵。发端两句七字总领全词,写足梅花的形神风韵。下文无论是对昔日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想象,都由此生发展开,“已将三年情事一齐摄起”(清·陈洵《抄本海绡说词》)。照眼:用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中“庭中花照眼”句意。依然:写去年梅花的风采,留下伏笔。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形容女子如梅花露水晶莹耀眼,如同洗净铅华粉脂,天生丽质。铅华:指女子傅脸的铅粉。即《洛神赋》所说“其泽无加,铅华不御”。写梅花光彩照人、花光细腻,总摄入“依然旧风味”一句。且“复为‘照眼’作周旋”(清·陈洵《海绡说词》)。词人巧设伏笔,前后贯通。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上文抚今,此处忆昔,转入昔日,又引起下文。追忆去年赏梅,以“去年”二字领起,同前六句时间转换。写初春时节,客中寂寞,独自持酒赏花。胜赏:极其快慰的游赏。孤倚:二字透露出词人客居异乡,孤独寂寞之情。冰盘:白似冰盘的瓷盘。化用唐·韩愈《李花》“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句意,是一个场景,写在室内独自持酒赏花。梅花盛开,又逢“燕喜”,更衬托出词人独自同梅花饮酒的孤寂。燕:饮酒设宴。《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薰素被——写又一个场景,追述去年,是室外赏梅。俞平伯先生认为源自南朝陈·徐陵《春情》“梅花奠酒盘”,句意相同,即将梅花放在盘中。高高的梅树,积雪覆盖,宛若一条薰香的洁白的被子。可惜:可爱;可怜。香篝:指里面放香料用以薰烘衣服的薰笼。用作比喻,逗人喜爱。与周邦彦同时代的赵令畤,其〔菩萨蛮〕词中也有“两岸野蔷薇,翠笼薰绣衣”之谓,也是同样比喻。“雪中高树,香篝薰素被”与宋·王荆公《梅花》“情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雪喻梅而明知无雪的比喻不同。周词是指积雪覆盖梅花,暗香如香篝之薰素被从雪中传来。

上阕先写如今眼前所见,而后回忆往昔观赏梅花情事。转入下阕又回到如今之情事上来。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换头“今年”与上文“去年”照应,写梅花的情态愁恨。写离别在即,无心对花细赏,故有“最匆匆”之叹。想象从今对花匆匆之中,以后当青梅佐酒时,自己又将羁旅飘泊,只能梦想梅花之倩影情韵了。由昔而今,又跳跃到将来。词人觉得花也含有离恨而愁闷憔悴。与词人在〔六丑〕中写蔷薇花同一手法、同一机杼。花有愁有恨,无非是词人感情移于花。为何“最匆匆”?由于官场事务冗杂,又将离任而去,故难得清闲。上阕还是“无限佳丽”的梅花,却因故人将要离去而“依依愁悴”,在看似矛盾之中表达了词人的惆怅情怀。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写对花的惜别之情。看着梅花凋落,词人凝神驻足,想到梅花恋人,悲哀而不能自已。写梅花既是实写又是虚拟,是通过词人主观的惜别之情,运用动态的画面写落花,是词人不忍离去,向花倾诉别情,虚笔传情,依依不舍,形神兼备,凄楚动人。充满留连怅惘之情。

相将见、翠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词人纯从空际展开想象。相将:将要;行将。词人想到未来,惋惜自己在梅子即将供人就酒之际,行将离开而漂泊于“空江烟浪里”。借写与梅花天各一方,暗寓天涯飘零之苦。翠圆:梅子。上句写梅,下句写人,一系驰思于眼前不存在的梅子,一系别在另一时地之人。词思跳跃,跨越时空,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往复回环,深曲委婉。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歇拍承上进而想象梅花的形影。梦想中之梅影同发端“照眼”之梅花前呼后应,叹惋今后自己飘泊天涯,只能在梦中相见了。结二句化用宋·林逋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恰正是清真孤独词魂的象征。

全词句句紧扣题旨、句句都写梅花。循着词人思想情感的变化写梅花的变化。以今年贯穿去年、来年,写自己、写梅花,委婉曲折,纡徐反复,寄托遥深,馀意无尽。“今年”是实景实写,“去年”是回忆虚写,“但梦想”乃“来年”,是预想离去之后的情景。词中人与梅花融成一体。无论是上阕的“依然旧风味”、“无限佳丽”,还是下阕的“旋看飞坠”、“一枝潇洒”,都是既写人又写物,写了梅花,又暗寓着词人的景况。

〔花犯〕咏梅,以写今年为主,追述去年,贯通来年。词人从自己的思想或感情变化,写梅花开放凋谢的变化,写形态,写神韵,“此词为梅词第一。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以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想梅影而已。”(黄苏《蓼园词选》)此论可谓知清真之词心。

全词结构严密,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墨灵动。上片写梅花盛开,下片写梅花凋零,无论是写梅花形态风韵,还是写梅花情姿愁恨,既叹花又自叹,自叹官场沉浮去留无定,叹花开花落匆匆春色难驻。词人善于以我观物、移情于物,以我为物,物著我情,将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有知、有情,物我难分。

词人词思活跃,时地变化,时此时彼,时今时昔,时而未来。用今年匆匆离任乘船远去,不能细赏,与去年之从容留连于花下的“旧风情”对比,去年更值得回忆,来年又殷切企盼。全词时间转换自如,界限既清晰、转折又分明,极尽错综变换之能事。所以黄昇谓“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覆,道尽三年间事,昔人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余于此词亦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清·陈廷焯谓“此词非专咏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云韶集》),可谓“知言”。全词的确圆美流转,浑化无迹。

〔花犯〕采用“前后盘旋,左顾右盼,姿态横生”的手法,直抒其情。词人句句写梅花,句句都有词人身影闪现其中。写花容、花貌、花香、花恨,以粉墙、冰雪、青苔作衬托,以露痕、黄昏、池水来渲染,充分展示梅色、梅韵、梅魂,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写照,借梅花表述自己今、昔、未来的行踪、境遇,把个人的情思感触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词人不同阶段,情怀不同,写法不同,采用照应、映带、陪衬、烘托、收放、开合种种艺术技巧,用梅花写照自己。正如吴从先《草堂诗馀隽》李攀龙所批:“机轴圆转,组织无痕,一片锦心绣口,端不减天孙妙手,宜占花魁矣。”

对于这首词,历代评论颇多,不妨引述一些,以作“新评”,满足今天读者难觅旧籍之需求。

“清真词其清婉者如此,故知建章千门,非一匠所营。”(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香篝‘句,得其神。’相逢句,得其理。”(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四)

“依然旧风味‘句,逆入。’去年胜赏曾孤倚‘句,平出。’今年对花最匆匆‘句,放笔为直干。’吟望久‘以下,筋摇脉动。’相将见二句,如颜鲁公书,力透纸背。”(清·谭献评《词辨》)

“只‘梅花’一句点题,以下却在题前盘旋。换头一笔钩转。‘相将’以下,却是题后盘旋,收处复一笔钩转。往来顺逆,盘控自如,圆美不难,难在独厚。”“正在‘应’相逢‘,’梦想‘应’照眼,结构天然,浑然无迹。”“此词体备刚柔,手段开阔。”(陈洵《海绡说词》)

“起七字,极沉著,已将三年情事,一齐摄起。‘旧风味’,从‘去年’虚提。‘露痕’三句,复为‘照眼’作周旋。然后‘去年’逆入,‘今年’平出,‘相将’倒提,‘梦想’逆挽。圆美不难,难在浑劲。”(陈洵《抄本海绡说词》)

“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此词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下阕自‘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俞陛云《宋词选释》)

“此是古今绝唱,读之可悟词境。‘旧风味’、‘去年’、‘曾’、‘今年’、‘相将见’、‘梦想’,皆时也。‘粉墙’、‘雪中’、‘苔上’、‘空江’、‘照水’,皆地也,合时与地,遂成境界。”(乔大壮批《片玉集》)

周邦彦词古代评价颇高,不乏溢美之词。这首〔花犯〕以雄浑的笔力,出以和婉之辞气,只道事实,于弦外得音,确实“超妙绝伦”。尤其是“吟望久”三句,既写了今年对花,又写了去年胜赏,既写了梅花的容色,又写了对花的情意。似觉全词该结束了,但词人“情词充溢,词思泉涌”,由今忆昔,又跳到未来。在“山重水复”之际,拓展出“柳暗花明”又一境界。那“相将见、翠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浩渺空濛,漫无涯际,引人深思,助人遐想,读者宜深味之。

六丑

蔷薇谢后作

〔六丑〕是周邦彦独创的新调,是宋词发展到极盛时期的必然结果。六丑者,是因为它犯了六个宫调,即取六个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这些声律的章段美妙动听,而名之曰“六丑”。杜文澜校勘《词律》在本调校勘语中,引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载,周邦彦作〔六丑〕调,宋徽宗曾问“六丑”是什么?周答,此调所犯的六个宫调均属极优美的音调,但都难于歌唱。远古高阳氏(即颛顼)有六子,都有才而丑,故用以作调名。虽属无稽之谈,却也道明调名出处,聊备一说。宋·周密《浩然斋雅谈》记宣和中,师师歌〔大酺〕、〔六丑〕二解。上(指宋徽宗)顾教坊使袁仞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云云。且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要》已力辨其妄,说明本词是周邦彦“在提举大晟府时所制”,系周氏之自度曲。《清真集》〔六丑〕下作“中吕”调。

《词谱》以周邦彦此调为正体,140字,前段69字,14句8仄韵;后段71字,13句9仄韵。前段起句、第八句、第十三句,后段第二句、第六句,都是上一下四句式。

《蔷薇谢后作》,又作《落花》(《词的》、《词统》)。依《词萃》作《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六丑〕标题又作《落花》,无论标题作什么,均系后人所加。是客中伤落花的“惜花”之词,更是伤春伤别的“惜人”之作。或写花,或写人,或花、人合写,或抒人、花所同,或叹人不如花,以写花为主、写人为宾。用别致的构思,细腻的描绘,充分发挥慢词“铺叙展衍”、曲折回环、反复腾挪、圆转委婉的特点,隐晦地表露出自伤自悼的游宦情结。

上片写春归花落,点明时间节令、人物身份,抒发惜春之情,喻词人身世遭际之痛。无论是想象之中的虚景,还是望中、身临园苑所见的实景,都是服务于伤春伤别这一基调的。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不可作一般感慨解,是写自己无心思欣赏春天美景,有负大好春光,深隐伤别之情、春将归去之意。清·谭献评论起句“但以七言古诗长篇法求之自悟”(《复堂词话》)。意即七古往往由节令时序着笔,益于铺叙。这两句即由时令触发久客愁绪,为蹉跎岁月而兴叹,伤春惜春。“正”字以去声领起,音调劲厉。试酒: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词中即以“试酒”指代时令,“正”字、“恨”字直贯词结。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承上,清·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春光旖旎,良辰美景,转瞬间已是暮春,初夏将临。欲留春只能暂驻,一转;暂留不驻,似鸟展翅疾飞去,二转;不仅飞去极疾,且又踪影全无,三转。如是一句一转,一波三折,如鹏羽自逝。“过翼”二字出自唐·杜甫“春墟过翼稀”(《夜》),周氏由杜诗的直陈其事,而比喻春去,恰切新颖。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全词以“春归何处”反复追问,极富情趣。而美成只用一个比喻,却意味深长,耐人咀华。春一去无迹,花自然也就凋零了。暗中照应题目。如此一句一转、一波三折,在情感意绪上一层进一层,一层紧一层地反映出词人对春无比痛惜、无比留连,在情感上的确“千回百折”。而“千锤百炼”,则是要锤炼词语,“字少而意多”,同样要表达丰富的诗意。词人能用此十三个字所表述的那极其宛曲复杂的天真想法,虽不可得,如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虞美人〕),转瞬而逝,却留给读者永远难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回味无穷的意味。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透出花落的消息与形象。词人先问后答,借楚宫的美女倾城倾国之色比拟蔷薇花。告诉读者昨夜发生的出人意料的消息。很显然是从唐·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变化而来,不同之处只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而已。问得则多情,答得也干脆。既有别于唐·韩偓“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懒起》)的慵懒卷帘看,又不同于唐·温飞卿“夜闻猛雨拚花尽”(《春日偶作》)的猛烈程度。一夜风狂雨暴,哪有不打尽葬送蔷薇花之理!“葬”字入神,有唐·李商隐“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梦泽》)的夺人气势。词人用“楚宫”借喻蔷薇花。“为问”一笔惊醒,又轻轻顿住,这三句如清·谭献所说“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后两句正面写落花,与唐·沈亚之“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异梦录》)、韩偓“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哭花》),都是说风雨摧残,落花无家,虽有倾国之美,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此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与抑郁。调中本说吴宫,只因韵律要求而借用“楚宫”。

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词人承“楚宫倾国”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由上文略写,进而细写,追寻落红的踪迹。由“楚宫”的美人,又把落花比作唐宫的杨妃,把唐·白乐天《长恨歌》中“花钿委地无人收……”马嵬驿的场面重现出来,那“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的情景浮现眼前。从“夜来风雨”至此五句词分几个层次写谢后的蔷薇花:“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表现夜来风雨中,落花的披离,飘零之状;“钗钿堕地遗香泽”,写美人头饰堕地如陨落的花瓣尚留香泽之味;“葬楚宫倾国”形容堕地之花犹似早被埋葬的古代佳丽。“乱点”、“轻翻”真神来之笔。词人融汇化用“晚风飘处似遗钿”(徐夤《蔷薇》)、“桃溪柳陌好经过”(唐·刘禹锡《踏歌词》)诸诗句幻化无垠,不露痕迹。花谢飘零的惨状,衬托以“桃蹊”、“柳陌”,更显得情致无尽。词人采用拟人、比喻和典故诸种修饰手法,描写蔷薇落红,渲染氛围。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多情为谁追惜”一问,又作一顿挫,感叹无人追惜,侧笔烘托谢后落红的可怜,只有蜂蝶叩窗寻香觅花。“媒”、“使”二字活现蔷薇盛开之际,蜂蝶花间穿梭,而今花已凋零,它们只有乱碰乱叩,此是何等的令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上片末二句又一转折,以蜂蝶拟人,韵味盎然,但使人更感零落。“隔”字,古本、今本及多种鉴赏之作作“槅”,误!因古无“槅”字,借“隔”、“格”为“窗隔”、“窗格”。“窗隔”即“窗格”,犹今之“窗槅”。《梦溪笔谈》:“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和词均作“疏隔”,亦指“窗格”。

下片写走进东园凭吊落花。是蔷薇谢后的正面描写。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逼真情景。古诗词中写落花的多以写落时的情景为主,譬如“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杜甫《曲江》)、“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宋祁《落花》)、“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唐·温庭筠〔更漏子〕)……而周邦彦这首词着重在写落花之后。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先写一句夏初的景色,园中花已凋零。东园岑寂、暗碧,既有花开凋零之寂,又含无人追惜之寂。生动地写出了春夏之交草木茂盛的幽暗景象,又烘托出词人羁旅沉浮孤独无依的暗淡心情。“岑寂”、“蒙笼”正是左思所说“蹴蹈蒙笼,涉寥廓”(《蜀都赋》)的景象。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转入写自己因为花残而叹息。“静”字表露出别无他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绕着无花的蔷薇在叹息。“叹息”表现出人的无可奈何。“成叹息”在章法上总括全词,且承上启下,又是笔法顿挫转折处,使词的感情达到高潮。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采取拟人手法,先写花恋人,后叙人惜花,又一波三折。花刺勾住词人衣服,似惹他(行客);“牵衣”是要同他谈话,正如唐代诗人储光羲《蔷薇歌》中的“低边绿刺已牵衣”。词人加以发展,似人含情脉脉;“待话”的内容是话别,且别情依依难舍。人既惜花,花亦恋人,成词中警策。人的伤春和伤别水乳交融,人的惜花移情于蔷薇。蔷薇人格化,无情之物似有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侧——写人惜花,又一叹息。强簪残花,比之于美人头上插钗的颤巍巍的鲜花,令人怜惜。如是环环相扣,人簪残花,又嫌残小,强簪上头巾,这一正一反、一环一扣,人花同感,花人混一,也暗寓年华消逝之叹息。既是慨叹花之今非昔比,又是慨叹人生老之将至。此时此际,词人才有所感悟而又无可奈何。强簪一举,非同小可,竟然勾起往事上心头:蔷薇盛开之际,词人还同美人同在,鲜花簪头,是那样的娇艳生色、绰约多姿。这一美艳的形象真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宋·苏轼〔水龙吟〕《杨花词》),还是依依情深地“向人侧”,虽非美人头上所钗的大花,却也别有一番亲昵之感,使全词的情感前后吻合一致。“终”,非“终究”、“终于”之意,而应解作“虽”或“纵然”的意思。“侧”形容小花残英,“颤袅”形容插钗大花,无不恰到好处。

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结拍再推开一层。潮:早潮;汐:晚潮。这几句话是词人诉诸想象,并翻出新意。他看到水中红叶,便想起了红叶题诗之事:“陆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竟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范摅《云溪友议》)词中周邦彦改红叶为断红花片。这几句为三叹,不欲落花“一去无迹”,便劝流水(漂流)“莫趁潮汐”,并希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能让人看见。词人活用旧典,借指飘零的花片。“何由见得”,犹何由得见,流露出依依难舍的深情厚谊,故清·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结句复以问语出之,有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之妙,清·谭献给予高度赞许:“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首通篇赋落花的咏物华章,虽已无从歌唱,但其优美动人的旋律依然从吟诵中可以体味得出。“浑厚典雅,珠润玉圆”,词人铺陈之际,“或逆入而平出,或平入而逆出”,始终一气贯注,千回百转,模写物态,曲尽其妙。

词构思独特,遣词别致,精致细密又回环曲折,沉郁顿挫又姿态万千,在其词中艺术技巧高超。作为“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清·沈祥龙《论词随笔》)本词正是如此。

古诗词中运用比兴是很平常的事,最普遍的是“刻意伤春复伤别”(唐·李商隐《杜司勋》)。唐代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的诗词已带有浓厚的伤春、伤别情绪。一首好的咏物词,既要咏物,又要借物抒情。妙在“似花非花”、“若即若离”。“清真〔六丑〕一词,精深华妙,后来作者,罕能继踪”(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洵非溢美之词。春是美好的象征,花是春使者,屈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曹子建“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美女篇》)……或写花草之凋零,或叹春光之易逝,或感年华之不再,或抒怀才之不遇,形象与内涵、形式与内容自有其本质的联系,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艺术传统,〔六丑〕运用比兴手法咏物,所以才能深刻理解词中人惜花,花恋人,人花相依个中真谛。

这首词细节安排很巧妙,也写得很生动。上阕从春归写到花谢、花飞,以无人追惜作结。下阕写花朵与词人的依恋不舍,簪残花,为之怅惘,终以对落花的漂流不能忘怀的惋惜收束。黄蓼园《蓼园词选》说:“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已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任二北先生更认为“乃作者借谢后蔷薇自表身世”(国学小丛书《词学研究法》),词的内容借咏花而寄寓“客里伤春,惜华年易逝之感慨”。

对于首两句,元·陆辅之说:“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借出场。”(《词旨》)周词谋篇构思之妙,前人多有称述。作为长调,开头以平起者多,突起者少。清·刘熙载《艺概》所说“其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正是对本词起得突兀,而又笼罩全词的肯定。结尾照应上阕的“愿春暂留”与下阕的“别情无极”,况花去人留,两美相别,仿佛生离死别,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具有“此恨绵绵无绝期”,馀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清·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云:“长调如娇女步春,旁去扶持,独行芳径,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刘熙载亦有“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倚声家得之,便自超出常境”,以之评价本词下阕,恰如其分。同时作为词人自度曲,〔六丑〕中有顺句与拗句互用,且拗句少于顺句。这首词中有多处拗句:

愿春暂留(平平仄平)一去无迹(仄仄平仄)

时叩窗隔(平仄平仄)长条故惹行客(平平仄仄平仄)

莫趁潮汐(仄仄平仄)

上述平仄拗捩之处,是否像元曲中的“务头”,是曲中美听之处呢?不得而知,因为无从考定(参看《名作欣赏》万云骏文章)。

从这首词足以看出周邦彦对生活细致观察的功夫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园中蔷薇花凋谢,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词人施展那辗、铺叙的本领,竟然成功地写成一百四十字的曲折委宛、圆转妥帖的长调。刘逸生先生鉴赏这首词,引用金圣叹批点《第六才子西厢记》中一段有关“那辗的”话:

吾少即为文,横涂直描,吾何知哉!吾中年而始见一智人,曾教我以二字法,曰“那辗”。至矣哉,彼固不言文,而我心独知其为作文之高手。何以言之?凡作文必有题,题也者,文之所由以出也,乃吾尝取题而熟睹之矣,见其中间全无有文。夫题之中间全无有文,而彼天下能文之人都从何处得文者耶?吾由今以思,而后深信“那辗”之为功,是唯不少。何则?夫题,有以一字为之,有以三五七乃至数十百字为之;今都不论其字少之与字多,而总之,题则有其前,则有其后,则有其中间;抑不宁唯是已也,且有其前之前,且有其后之后,且有其前之后,而尚非中间,而犹为中间之前;且有其后之前,而既非中间,而已为中间之后。此其不可以不察也。诚察题之有前,又察其有前前,而于是焉先写其前前,夫然后写其前,夫然后写其几几欲至中间而犹为中间之前;夫然后始写其中间,至于其后,变复如是。而后信题固蹙而吾文乃甚舒长也,题固急而吾文乃甚纡迟也,题固直而吾文乃其委折也,题固竭而吾文乃甚悠扬也。如不知题之有前有后有诸迤逦,而一发遂取其中间,此譬之以橛击石,确然一声,则遽已耳,更不能多有其馀响也,盖“那辗”与不“那辗”,其不同有如此者。

金圣叹这段话是有道理的。

“那辗”,绝非故意拖拉,更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像画家那样在画纸上反复勾勒点染,是使主题深化、形象饱满的艺术技巧之一。

在两宋词人中,柳永和周邦彦最擅长运用“那辗”。就以这首词为例,下阕刘先生赏析到“静绕珍丛底,成叹息”,指出“应该注意,这是题后的初步‘那辗’”,赏析到“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指出“这是又一番‘那辗’”。赏析到“残英小、强簪巾帻”,分析说把小小“残英”摘下来,簪到自己头巾上,可怎么也比不上那正盛开的花儿在美人钗鬟上巍巍颤动,还侧身逗引旁人向它注视,指出“这又是一种‘那辗’”。

初步“那辗”,又一番“那辗”,又是一种“那辗”,刘先生说:“你可以说它是无中生有或翻空出奇。人爱蔷薇,蔷薇也恋着人,这是一环一扣;人簪残花,又不满意这残花,这是一正一反,通过如此这般的勾勒渲染,人和花的感情于是越来越深厚了。可见‘那辗’绝不是单纯地卖弄技巧。”

总之,〔六丑〕从落花写到花片,从花片想到题叶,又由题叶想到潮水,由潮水又想到美人,情致委婉缠绵,反复勾勒点染,工笔重彩,文情交织,千锤百炼,千回百转,使这首词成为《片玉集》(又称《清真词》)中的佳构,影响极为深远。

同类推荐
  • 5·12大地震在陇南

    5·12大地震在陇南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灾难悄然而至!黄土塬的颤抖,呻吟的草原,震波中飘零的“枫叶”,陇原告急。,那些亲历灾难的人们,他们并不孤独。我们开始进入,灾情就是命令,牵一发动全身,目标109,紧急出发,扑向灾区在这艰难的日子里,一种力量让死神让步。他们在等待救援,力辟生命通道,发掘生命的奇迹,我们,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决战109,“天路”送真情,爱心,在这里传递。他们需要重建家园,凤凰涅檗,启开重建大幕,一切为了明天,日子一定会比以前更加美好。
  •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辑录了蒙田的经典哲理散文,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岁月的情帆

    岁月的情帆

    “在一层鹅黄霞影余辉里,一对对归巢的鸟侣飞鸿携翅低吟,又轻悄柔缓地停栖在深灰色的晓夜丛林中。”作者记录下的故事大多是平淡的,夹带着他自己的情感独自品味生活,如他所说“回味人生聚散无常,也恰是这一点,使我们更应该格外珍惜这份心灵默契通达的和悦。”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热门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挥剑盛唐

    挥剑盛唐

    跟富人讲道德如同跟穷人讲面子,痴心妄想,富人的面子重于道德,穷人的道德重于面子,他们的区别源自阶级,即特权。消除特权如同黄金的纯度只能无限接近,所以佛家的众生平等给了人们一丝曙光。打破如此道德,颠覆古老传统,建立新的秩序,将是他的使命—李白,他生活在盛世,在他的内心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宏图大志所准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样纵横天下当仁不让的王霸气度,是盛唐时代锻造出来的性格,是时代精神的象征。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盛世下的黑暗,富人中的贫民,把不公衬托的淋漓尽致,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在行动上成了狂傲不羁,个性张扬,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自此字典中出现了积极浪漫这个成语。
  • 一号嫌疑人

    一号嫌疑人

    海市发生一起连环奸杀案。警方认定的唯一幸存者苏可曼却没能提供任何有用信息,是故意隐瞒,还是暗藏阴谋?警方对此案高度怀疑,约见苏可曼的好友许蕾,岂知许蕾在见面时突然中毒而死。警方搜查办公室,发现了暗藏的惊天秘密!许蕾是亲密无间的闺密,还是操控命运的仇敌?古朴的小镇,沉寂的公园,唤醒了遥远得无法触及的童年,那些阴霾般的往事如潮水般袭来。而苏可曼,布下一场匪夷所思的连环诡局,涉案人员通通成了她手中的棋子,任由摆布,直至达到那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目的!一号嫌疑人究竟设下怎样的骇人诡局?警方能解开诡局及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气纵四海傲江湖

    气纵四海傲江湖

    首先严重声明,本小说为同人小说,内容有复制粘贴于原著,然不打算收费签约,只愿供君一乐!!!!
  • 诸司职掌

    诸司职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时空管教你

    穿越时空管教你

    电视剧续、《一触即发》的、影视架空。杨慕初穿越,前世今生的故事。。喜剧内容、欢脱、徽虐。。写作阅读方式、简单而轻快。。
  • 大宋参谋长

    大宋参谋长

    高俅、童贯、蔡京咱们是一伙的吧?王黼、梁师成,李彦咱们会是敌人吗?喂,潘金莲“名垂千古”,你也能碰?哎,林朝英确实凶悍,你敢要吗?嘘,幸好这个李师师不是那个李师师,当然得娶。哟嗬,又碰上一个梁山好汉,好的当然要收到碗里。坏的,去死吧!什么?辽国的小皇帝是俺儿子?我要搞统一,这怎么弄?官家,军委主席您当好,我就做参谋长……算了算了,您还是做董事长,我做总经理,咱们实行一国两制,试试行吗?这是现代青年医生张硕糊里糊涂穿越到了北宋之后碰到的一箩筐问题,能不能妥善解决,还请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 仙缘剑侠传

    仙缘剑侠传

    当他在五脏凝刻道痕时,从此阴阳逆转,当他得到神秘剑匣后,群山之中,何惧各大镇山兵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错误的轨道

    错误的轨道

    刘木是个散养的孩子,她快乐、霸气,却又多愁善感;她不需要太多的观众,因为她更喜欢自己给自己鼓掌。
  • 当冬夜渐暖

    当冬夜渐暖

    与妹妹的男友发生了······,惹上霸道总裁,各路程咬金纷纷拦路喊打喊杀。这一次,他和她的情路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