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5000000024

第24章 品史悟人,成败轮转收益多(1)

第一节能忍胯下之辱,却因狂傲被杀

他是汉朝的功臣,为了汉朝竭尽全力。曾受胯下之辱,却锻炼出了忍辱负重的性格。功高盖主,他忠于汉室却被猜忌,最后竟然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而被处死。他真的会谋反么?不知道他在死前有没有想通“鸟尽弓藏”这个道理?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他曾先后做过齐王、楚王,后来被贬为淮阴侯。韩信虽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但终究因他的绝世军功和才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吕后和萧何用计将韩信诱骗到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将他处死。

韩信是一个战神级别的人物,如果有人问:历史上,谁能战必胜,攻必取?那必定是韩信。他的军事思想,叱咤历史千年,已经无法用伟大来形容了。而他本人也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没有一次是打输的。在他的这些成就中,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畅销书了。

韩信的童年时代却是很苦命的,年纪轻轻时父亲就死了。人一辈子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少年时代丧父了吧。后来,他靠着周围父老乡亲的施舍,今天去东家,明天串西家,吃着百家饭,倒也一天天健康长大了。韩信是普通老百姓的后人,他本人性格开朗,又不拘礼节。但是,他后来也没被推选为官吏,而他本人也没有经商的智慧,又因为懒惰不去种田,所以,他就厚着脸皮常常依靠别人,时间长了,大家都讨厌他,甚至骂他。韩信的母亲去世后,他没有钱买棺材,邻居劝他随便找个风水稍微好些的地方埋了吧,可他却偏偏要找一个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大家都笑他痴人做梦,傻不啦唧。

后来有一个亭长听说了这件事,很欣赏他,就邀请他做了自己的门客。但是他的妻子十分瞧不起韩信,认为他好高骛远,又没有什么大本事,就想方设法不给韩信饭吃。韩信倒也挺有骨气,一气之下离开了那里,在淮水边钓鱼,换几个小钱,以此谋生。可他毕竟不怎么会钓鱼,常常钓不到多少,因此很多时候饿得发慌。旁边经常有一群帮人洗衣服的妇女,其中有一个比较好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一些,一连十多天。韩信十分感激,便说自己要报答她。那妇女倒也没认真,开玩笑地说,你堂堂男子汉,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拿什么报答我?韩信听了这话后,羞得脸都红了一大圈。

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整天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背着一把剑,好不威风。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也没什么功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剑客呢。这天,韩信又背着他那把剑,跟往常一样从街上走过,旁边有人指着他笑,他也不去理会。这时候,有个杀猪的屠户正好闲着没事,想逗韩信玩玩,便横在他面前,挡住了路,很不客气地侮辱他: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壮,又喜欢带着一把剑,其实吧,你胆小得很。韩信只是冷冷地看着他,连一句话都没多说。那个屠户以为韩信胆怯了,便更加猖狂:你要是有本事的话,就用你的剑在我的胸口刺一下。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里钻过去。惹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都等着看他的笑话,一群恶少挡住了他的去路。韩信见对方成心找他麻烦,自己独自一人,打又打不过。于是,当着围观人的面,他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称之为“胯下之辱”。很多人在相对应的情形下都会说“韩信尚且能忍胯下之辱,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忍得下才能成大事”,可见韩信当时就有心性,是能成大事之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英雄纷纷揭竿而起,都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韩信起初带着自己的那把剑投身项梁的西楚军。后来,项梁被秦军大将章邯击毙,韩信便继续跟着项羽混。反正对他来说,在哪儿都是当兵,吃军粮。项羽没拿他当回事,只是让他当了一个相当于现在的卫兵的职务,手里拿着一支戟,整天站在一个地方当木桩子。韩信白天站岗,晚上读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也在等待着机会。后来他多次向项羽献上计策,可惜的是,遇上了项羽这样一个莽夫。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韩信二话不说,拍屁股走人,他坚信自己是一块发光的金子。

韩信在汉军大营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刘邦手下能人强将一大堆,并不知道他韩信是什么人,只分给他一个管理粮食的小官当。只是,机会来得很偶然,也很快。一天,韩信因为犯罪被判斩首,其他几个人的脑袋都已经在地上滚来滚去了,就快轮到韩信了。这个时候,滕王夏侯婴正好经过这个地方,韩信远远就看见了他,认为他应该是个大官,就大喊:“汉王还想不想夺天下了,为什么要杀害壮士?”夏侯婴听他语出不凡,就把他从刑场上救了下来,回去后还给他升了官。官虽然不大,可是韩信却在这里见到了自己的伯乐,萧何。

几次谈话下来,萧何发现此人的确不简单,就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把他推荐给汉王。可不巧,因为形势不明朗,刘邦手下的人不断开溜,韩信觉着也没什么机会,也就偷偷溜走了。萧何听说韩信走了,心里大叫不妙,便骑上马月夜苦追,最终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萧何将韩信隆重地介绍给刘邦,将他拜为大将军,官职显赫,韩信得以轰轰烈烈一展平生抱负。

就这样,韩信率领大军,很快打开了局面。短短数年,他打败了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抢占了大片土地,最终打败项羽,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

韩信虽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用自己平生所学除掉了所有威胁刘邦称帝的人。但是,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吕后和萧何将他诱骗到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处死,并诛灭他三族。韩信死时不到四十岁。

韩信为何被杀,几千年来大家进行过各种推测。老秦人认为,一方面由于韩信军事能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则由于他与刘邦的年龄差距过于巨大。韩信跟随刘邦的日子并不长,但是他立下的功劳却是无人能比的,他的军事能力之强大,刘邦心里是很有数的。这样的人,为我所用,必立大功,可一旦捣乱,那就是大祸,他可能随时搅乱天下,让刘汉王朝鸡犬不宁。况且,韩信与刘邦的年龄差距过大,刘邦担心自己死了以后,老婆孩子降不住他,老刘家的天下就会很危险。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自己活着,就把韩信给收拾了。

从这方面来说,倒是比较容易理解。毕竟,那么一个有天赋、有能力的人,刘邦怎么会放心得下呢?为了皇位,为了利益,亲人残杀的例子不在少数,更何况韩信与自己非亲非故,谁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算盘?

打完兔子杀猎犬,射尽飞鸟折良弓嘛!从古至今都是这样,韩信也没躲过去。倒是张良,功成名就,告老还乡,留下了一世英名。

第二节投降清朝又反清朝,如此纠结为哪般?

钱谦益是被八股文束缚思想的明代文人之一,他的性格和思想都十分复杂,他曾经投降于清朝,却在后面又反对清朝,他想表达出他在传统道德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却事事与他的初衷相违背,他的身上,他的故事中,我们究竟能够看到什么?

中国历史上总有这么一小撮人,从为人主子的夏桀、唐明皇、宋徽宗之流到为人臣子的李斯、秦桧、严嵩之辈,以其人品与才华之不对等而令人唏嘘不已,让我们不禁想发自肺腑地问一句:“大哥,你是什么星座的?人格太分裂了!”

钱谦益作为明末文坛领袖、政坛砥柱,竟也是反复无常的好手。其入东林又叛东林,立潞王又拥福王,降清又反清的一系列活动引来生前身后一片骂声。事实上,作为熟读史学、通览佛学的文章大家,钱谦益的心理不可谓不曲折反复,他有理想也有野心,有尊严也有虚荣,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朝代的更迭,天下的动荡,也能看到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欲望与挣扎,软弱与胆怯。这不仅仅是一个古人的悲剧,还是一个文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朝代的悲剧。

钱谦益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性,曲折了他的理想,这与时代的动荡脱不了关系。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其前期奋起建国,中期励精图治,后期怠政腐败,走的虽是历朝历代的老路,但仍令忠臣志士扼腕长叹。

钱谦益正好出生在张居正逝世的那一年——1582年,也许这正是他本人和他所处时代的末路悲鸣。由于万历怠政,神宗后明朝名存实亡,党派倾轧从未间断,国本之争愈演愈烈。党派之争以东林党与其余党派(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为主角,以内斗内讧为内容,以弹劾污蔑中伤为手段,闹得此起彼伏,不可开交。而钱谦益因其斐然文采,拥蹇者甚众,遂成为东林党领袖,却也不幸成为反对派的眼中钉。待到熹宗主政,宦官干政,东林党人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排挤打击,钱谦益首当其冲,只得卷铺盖回家。崇祯上位后励志改革,然而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无可挽回了。崇祯大刀阔斧处置了魏忠贤等阉党,使得朝中人数顿减,皇帝不得不公开招聘宰相首辅以维持国家工具的运转。凭着声望,首辅已是钱谦益囊中之物。谁料肥肉人人想咬,温体仁和周延儒互相勾结,在皇帝面前成日诽谤中伤,数落钱的不是,并翻出钱在浙江监考收受贿赂一事,引起了崇祯帝的猜忌,钱谦益被又一次削籍归家了。

钱谦益不禁心灰意冷:崇祯帝有心奋起,在位十七年绞尽脑汁“拨乱反正”,频换宰辅,自己却没有一次被录用;1644年,明朝前狼后虎,在与农民军与清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这时崇祯终于想起了钱谦益,急命使臣传召,然而李自成大军克京,钱谦益在家还没收到信,崇祯已跑上景山,上吊自杀了。

明朝灭亡了,朝臣忙转移据点到南京小朝廷,史称南明。钱谦益准备与好友史可法一起拥立潞王,却被马士英捷足先登,拥立福王为弘光帝。于是钱转身抱福王大腿,再通过娇妻柳如是与阮大钺的关系,混了个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

然而不到两年,清军逼近南京,南明政府苟安一隅的日子也到头了。钱的朋友大多绝食而卒,如袁枢;也有抗清被俘后不屈而死的,如史可法;钱的政敌一路外逃直至被杀仍誓不投降,如马士英。情势逼人,柳如是也劝丈夫投水殉国,钱谦益却称水太凉,“谢以不能”,转投清政府,并剃发迎降。其时举国臣民皆惶惶然,自保尚不能够,都无暇顾及这位文人政士的举动。钱谦益松了一口气,带着妻儿包袱在清政府做起了礼部侍郎,却不知秋后算账的厉害。

钱谦益顺治三年正月做官,饱受良心和舆论的折磨,六月就辞官回家了。尽管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仍成为了钱一生中抹不去的污点。于是钱秘密协助好友黄毓祺的反清复明活动,尤其是在顺治十六年,钱谦益接应郑成功水军入江,并与柳如是一起秘密从事民间反清活动,以期自赎投清的失节。

这段时间他也写下了不少动人心弦的诗句,昭告了其内心的强烈悔恨,如《投笔集》中的《后秋兴》组诗。《后秋兴》共一百零四首,凭借钱的文采,不能不说是一部诗史。然而其政治上的摇摆不定已让人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反倒认为字字句句都是“自饰”而非“自赎”。后人纷纷表示: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哪有光;或是直接否定他的人品:失路几人能自讼?莫将娄水并虞山(娄水代称同样降清的吴伟业(吴梅村);钱谦益则称虞山先生)。

钱谦益在同侪中抬不起头,为明朝遗民所不齿,又遭清朝皇帝厌弃,遂心灰意冷。康熙三年他卧病不起,郁郁而终,卒时82岁,可称长寿。然而这长寿却是他的灾难,求死不能之苦楚、苟活偷安之悲辛他深有体会,并留下了长长的叹息:“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依银轮哭桂花。”直到临死前,他还痛呼着:“当初不死在乙酉日,这不是太晚了吗?”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钱谦益死后百余年,乾隆以“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为由,点名查禁、销毁钱的着作,并写了一首戏谑他的小诗,以表达自己的鄙视之情。乾隆为什么这么不待见钱谦益,是有多重原因的。

从政治上来说,贰臣是所有皇帝都感到膈应的一类人,防不胜防,不得不防,有时防了也没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原以为钱老爷子颇有节气能为国殒身,谁承想他主动剃发出城迎降;你以为他只求保命苟且偷安,谁承想他一转身又干起了反清复明的“勾当”?“乱臣贼子”轻易要不得,不会做人的贰臣更要不得!

从道德上说,钱谦益的降清,不同于王维之降。钱向清朝低头,是背叛了汉族,背叛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背叛了当时的民族与文化,更加为人所不齿。偏偏钱谦益投清还要顾面子、找台阶,拟了一篇降清文稿,理直气壮曰:“谁非忠臣,谁非孝子,识天命之有归,知大事之已去,投诚归命,保全亿万生灵,此仁人志士之所为,为大丈夫可以自决矣!”硬把自己从投机倒把分子描绘成仁人志士,从识时务之俊杰描绘成保全生灵之圣母,实在让人牙酸。

从捕风捉影的角度看,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潜质是一直都有的。有心人指责钱谦益的名字和清朝犯冲,这只能说是命了——满招损,谦受益啊!

同类推荐
  • 风宪名臣传

    风宪名臣传

    凤元五年太皇太后赐府邸后王爷长居蕴月园,两位公子却在王爷府邸跟随其生母生活。反倒是一名唤江蕴月的弃婴跟着王爷住在蕴月园内。据闻这小江相公长了一双极好的眼睛,颇似早已经香消玉殒的景怡王妃,想必如此大家才传王爷特别看重他。官场新丁江蕴月,从七品绿衣小吏,鸣锣开道,登场!
  • 一本书读通中国史

    一本书读通中国史

    本书一改过去那种就事论事的编纂体例,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体例编纂方式,以面带动点,再由点来通观全局,全面再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到大清王朝覆灭的真实历史过程。每小节中的内容紧密连接、环环相扣,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一些该表现出来的大道理、一些能对读者有用的启迪智慧之语已经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大唐公子哥

    大唐公子哥

    大唐初年,虽是金絮其外,但亦有败絮其中,周边众国,虎视眈眈。身为大唐第一公子哥的楚轩,且看他如何外攘贼军,内平朝臣,辅佐唐皇,开创一个大唐盛世。
  • 隋风

    隋风

    破阵子~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千骑万乘破胡虏,扬帆南国渺烟波。扬鞭笑狂歌。三伐高丽沉戟,万千土贼祸国。仓皇直趋江南日,大好头颅谁可得。木子李唐夺。隋朝开皇初年,杨坚励精图治,大隋百废待兴,天下战乱未平,危机与机遇并存。倒霉穿越者李强,失身跌入这历史的洪流中,懵懂挣扎。北击突厥离间异族的妙计,关陇新贵世家豪族的权争,三省六部科举制度的开创,兴修水利开建义仓的善举,灭陈平叛征战天下的豪情,兄弟阋墙废长立幼的无奈,三伐高丽举国皆悲的国殇,瓦岗李唐天下群雄的并起,精彩的人生不需要理由…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徐世绩,李靖,正太不可缺。张出尘,花木兰,萧皇后,平阳公主,长孙无垢,萝莉不能少。
  •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儿女英雄;“云里手”、“莫拿我“:侠耶,匪耶,抑或官耶;复仇的女人们;包公挥手侠前进;与天地相终始;英雄美人;侠客与刺客等。
热门推荐
  • 风水迷局

    风水迷局

    外来旅游的女大学生被村里流氓侮辱并杀害,自此村里怪事不断,频频死人,到底是冤魂索命,还是有人搞鬼?你可知,风水格局,焉能杀人于无形?煞龙冲天,尸骨成山,白虎探头,砂飞水走......这是你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一切,尽在风水迷局。
  • 七寻记

    七寻记

    传说,集齐霹雷石碎片,找齐三大灵器,可穿越时空。慕席,自幼父母双亡。而他却踏上了找霹雷石的道路。琴心,林悸,冷颜………也与他一同寻找。
  •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帝国重生之汉灵帝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霸道王爷的花心妃

    霸道王爷的花心妃

    现代已经被爱伤过的她,穿越后遇见那个爱他的她,还是否在相信爱情
  • 长殇

    长殇

    无意来到这个世界,她以为自己挣脱了原先的枷锁,以为得了自由,却不曾想,孤单日以继夜的吞噬着她,让她悔悟。可她再也回不去了,身边最重要的人都保护不了,让他为自己死去,那个时候……她又该如何
  • 江南美食养生谭

    江南美食养生谭

    药膳食疗,让你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祛病养生、益寿延年。书中也介绍了各种美食的食补食疗功效,让你看了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一书在手,江南美食皆在眼底。这是一位饮食文化研究学者向你奉献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
  • 余光恋

    余光恋

    “我不喜欢你。”“我不介意。”“我介意,请不要再和我‘偶遇’了。”“遇不着儿,我用余光看看你就行……”一个是云端骄子,一个是遭弃孤女,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如此结缘……“你是谁?”“我啊!不记得啦?我老十七啊!”“你……是老十七?”“是啊!今天你得谢谢我吧?”“谢谢!再见!”“这就走啦?哎哎……”一个纨绔花公子,一个冷漠女汉子,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如此结缘……“袁总裁,您老眼界高,这丫头脾气不好,有啥得罪您的,您别理她,找我老十七,都管赔……”“十七爷原来还管路见不平的事儿啊?”“呵呵,袁总裁见笑,这丫头是我的未婚妻……”“……”
  • 醉生梦不死

    醉生梦不死

    少年入学,青年离开。四年时间,同学室友,点滴渗透。告别学校,在进入社会时,谁或是谁会选择什么?有些人执着,有些人迷茫,而有些终究选择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这是五个男生的毕业剪影。每年七月份,高校生如同水坝开闸般倾泻而出。而事实上,有些人没做好准备。将头蒙起来还是睁开眼睛,这是个问题。年轻的岁月挥洒的是激情,最后曲终人不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褪凡成神

    褪凡成神

    远古一役,让远古世界支离破碎,化作三千大小世界,分布在不同的界层中,上古十二神也就此消失,从此以后各族征战不休。有人说,若是有人一统三千世界,便可掌握成神之路,也有人说这是神对各大种族的考验。远古之战结束了吗?不,才刚刚开始。
  • 冥书管理者

    冥书管理者

    一名被迫离开家门的豪门公子张应!!他身怀高超武艺,但却因为该死的自尊,在城市中找不到一份工作!!就在快要对找工作失望的时候,一张管理招贴出现了!!!书店管理?不过这里的书籍,凡人莫看!这里的书,专门为地下之人而设,统称为冥书!且看作为管理冥书的张应,如何面对,各种地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