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7300000004

第4章

麦子上场的时候,也是黄杏熟透的关口。家家户户一边打场收麦子,一早一晚又忙摘杏子。整个西庄村掩映在几千棵杏树的浓荫中。透过又大又厚的圆圆杏叶,黄澄澄、红灿灿的杏果挂满枝头。有的硕大,有的玲珑,有的像桃子,有的似李子。微风中,飘闪在杏叶缝隙里,摇摇晃晃在细杈嫩枝枝头。风稍大些,熟透的黄杏便掉落树下。自然成熟的落果,是最好吃的杏子。早起的孩子,能够品尝到各家的杏子,拣拾着落果,主人和家里老人从不教训。谁家的杏子好吃,哪棵树是甜杏,哪棵是苦杏,我们孩子最清楚。其实谁家的杏子也吃不完,摘杏子时,遇到杏子随便吃。可是我们孩童的天性是顽皮的,好动好奇,背着大人,偷偷地去摘吃别人家杏子。记得在西庄东场园中,有一棵大桃杏,这棵杏树又高又大,杏子成熟比较晚,别的树快摘完时,这棵杏树还不到成熟期。主人是一个独居老婆婆,离树有一百多米,常坐在门口望着杏树,怕孩子偷吃,我上山赶驮回来,或是上学路过这棵杏树时,远远拣块石头,扔到树上,哗啦一声,石头穿树而过,熟透的杏子便会应声掉下几个,我快跑过去,收拾成果,只听身后婆婆远远喊道:“谁家的孩子在那讨厌。”因她人老眼花,看不清是谁,喊两声便完事。这位婆婆为人非常好,就是对自己的杏树守望得太紧,一般的孩子不敢近前偷吃,那棵杏子又特别好吃,常常惹我们孩子嘴馋,只好远远投石打杏子吃。为了弥补对这位婆婆的歉意,每到过年时,我便到她家磕头拜年,边磕头便喊:婆婆,给您拜年了,我平时有什么不对,您老别记恨。她笑着拉我起来,有时还给我一个大铜板或者五分钱,让我好买麦芽芝麻糖吃。

杏熟的时候,我还有一个苦差,便是到亲戚家送杏子。按说这是好事,但因姥姥、姑姑和姨娘家太远,我那时又小,挑两小筐杏子,对大人来说易如反掌,对我这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却十分艰难。那个年代不兴买卖,再好的杏子没有人去买和卖,除了亲朋好友鲜吃,剩下的就扒开去核晒杏干。过去的人诚实,杏子不到十分熟不下树,熟到了数又放不了几天,不吃就烂,所以古语说:宁可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熟杏下树时,又是收麦大忙时节,大人和姐姐忙正事,送杏到亲戚家的差事便是我的营生。第一天先挑两筐去姥姥家,姥娘家在十甲村,离我家有十多里路,路还好走,歇上五六回,赶晌午挑到,喜得姥姥心花怒放,忙和面给我做炸酱面吃。酱炸得油黑油黑,面擀得又香又有筋道。姥娘家住了五间矮瓦房,她住一间,舅舅与舅母住一间,中间是灶房,西两间放杂乱和粮草。姥娘一生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母亲是她的第二个女儿,我还有三个姨,大姨嫁在赵庄,小姨嫁在范家,另外一个大姨在朱家庄,后来又远走了锦州。我小舅舅是最小的一个,与我大姐姐同岁,听说小时候常住我家,我从未见过姥爷,他去世得早,有了我小舅舅后不久便过世了。

从姥娘家回来后,第二天又得挑两筐杏子到姨家,两个姨是顺路,不算远,一家一筐,尝尝新鲜不在多少,是我父母的心意。第三天的任务艰难,要挑两筐、手提一小篓去姑婆婆家和姑姑家。姑婆婆家近,把手提的一小篓交给她,先让她尝尝新鲜并转告父母口信,让她回西庄住几天。姑婆见我人小担子重,过意不去,拿个鸡蛋到锅底去烧熟,让我充个饥再上路,好去远道姑姑家。姑姑家住潮水村,要翻过一个大山,走十五六里山路,路曲曲弯弯,都是上山坡,很累人,直到中午才赶到。姑姑给我的印象是又胖又气喘,嫁了个布郎男人,摇着布郎鼓,走村串巷叫卖布匹。姑姑一生操劳太重,拉扯5个孩子,很少有时间回娘家西庄住,不如我姑婆婆常到我家住。姑姑家住潮水,那是个大村镇,逢七便是集,十里八乡人都来这里赶集买卖东西,农闲时或腊月里,我父亲领我曾来赶过集,顺便去看看姑姑。记得是个寒冷的冬天,有人来我们家报丧,说我姑姑突然过世。父亲急忙领我去奔丧,哭了一路。他们姐弟俩从小没了妈,情深意长,在苦难中长大。姑姑突然去世,父亲像丢了魂似的,大半年都没缓过来,常常念叨姑姑。

姑姑病逝后,留下5个孩子,大的不到10岁,小的仅有2岁,姑夫还要外出卖布养家,家中没有女人照料没法过日子。后来经亲戚们介绍,姑夫续弦又娶了一个女人回家,这个后妈对表姐兄妹不好,经常吵吵闹闹。他们常到我家向舅舅舅妈诉苦诉怨。

麦收季节既忙碌又短暂,人们辛苦抢收抢种,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了三伏天,蚊蝇特别多。那时农村非常闭塞,没有电视也没有广播,劳作一天吃过晚饭后,家家户户便扶老携幼到村头,门口或场园边纳凉。男人们抽着旱烟说些年景和收成的话,交流种地的体会,女人们便说些家长里短身边事。大人们摇着蒲扇,驱赶着蚊子,我们孩子们便围着老人躺在自编的麦草薕席上,望着夜空中的星星,倾听大人们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蚊子多的时候,有位“老虎”爷爷会把自己扭成的艾虎草绳点燃,熏走蚊虫。“老虎”爷爷住在我家胡同隔壁,我们西庄村共有6条胡同,南北两条街。我不知道他的大名,只知他一个人独居在隔壁胡同独院里。他手很巧,会干很多手工活,还会用小刀雕刻核桃。他留着又白又长的山羊胡子,红黑脸膛,嘴里经常哼着低沉的歌。耄耋之年的他,一年到头不闲着,我常在山上和村边见他拾草,他家的火炕常年冒烟,夏天天热也一样,他要睡在热炕上,因为他的腿年轻时受了寒,夏天也穿上半截套裤在腿上,常年烧草土各半的“粪草”,让暖炕暖身,特别是冬天,这是农村老人防寒的祖传办法。“老虎”爷爷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很神秘勤俭的老人。他佝偻着高大身躯,肩上总扛着一个竹筢挑着一个柳条篓子,不是到树林,便是到田边,拾些碎草,割点枝条,拔些艾虎。拾草为了烧他那常年不熄的炕,割条是编织常用的筐篓,艾虎晾干后可编成驱蚊虫的熏绳。他身上穿的衣服,常引起我童心好奇。老人穿大襟的土布袄和大裆裤。冬天穿蒲草编的草靴,白布袜。下雪时,又蹬上生猪皮做成的兀子,里面填上草防滑保暖。腰间系了一条蓝布腰带,斜插一个长烟锅,竹竿铜锅,另一头镶着玉石烟嘴,下面系着牛皮烟袋包和装火石镰刀的点火用具,十分古朴,传递出老辈人些许生活信息。我最爱看他抽烟的姿态和程序。他常坐在门口石阶上,掏出烟袋,把烟锅放进烟包内,装满一锅旱烟末,掏出来后把烟袋玉嘴放在嘴里,再把火绒放在火石上,用打火镰刀擦打火石,便让火花点燃火绒,再把烧着的火绒放在烟锅上,吸上几口,旱烟便抽上了。这种土法取火的古老办法,薪火相传了几千年,直到老虎爷爷。他从不用火柴或洋火,取火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自力更生。他像一尊古老的化石,传递出很多鲜活的古老信息,引我好奇,思索着去解读;他古朴勤俭的身影彰显出老一辈人传统美德和品质,潜移默化着我少年的心灵,生根发芽后,使我终生受益。

每逢夏夜乘凉的时候,孩子们也是最高兴的时候,倾听大人们说天论地,家长里短,交流了信息,增长了见识。不安生的大孩子又常带领小孩子到河边,点燃麦草和树叶,摇摆柳树,拍打着杏树,让树上的蝉(马嘎)飞到火中,大家分享野味。白天下大雨的时候,常常河水暴涨,洪水涌进海里,入海口处形成浑浊水域,浅海中的蟹子都会集中到淡水入海处吸食有机物。趁着雨后不能下地干活的空当,老人们就会带我们到海边捉蟹子。有的张开大网在浑水中网,有的用绳绑上青蛙腿放在海里吊,蟹子在浑浊的两货水里最容易进网上当,两螯紧紧钳着青蛙腿让人捉上岸后还不松开。赶上好运气,一次能捞几篓子回来。回家后把大的和小的放进坛子里腌,秋后混合煮熟的黄豆碾成蟹酱,个头中等的拣出来洗净,用石碓臼捣碎,连皮带肉和鲜汤,放进锅里煮面条吃。面条煮好开锅时,鲜蟹肉像鸡蛋青花一样满锅翻滚,飘散出鲜美香气,弥漫在农家院的夜空中。

夏收后,当地的习惯要在麦茬地里种夏玉米,明年再倒茬种别的作物。夏秋之交农活也忙了起来,春天种的作物陆续长高,夏种的作物也长成幼苗,都需要田间管理,锄草间苗上肥防虫害。我常跟大人到谷地里间苗,弯着腰或蹲在地里一棵棵疏拢,有时被大人派去翻锄地瓜沟或钻进春玉米地里锄杂草,天热流着汗,顶着烈日暴晒,在密密的玉米地里弯着腰锄草。大人能露出头透风,我人小没玉米秸高,玉米叶密密层层划着我流汗的脊背和手臂,既痒又痛,后来上学念书,当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体会颇深,铭记终生。农家的孩子,个个都是这样在田间地头和艰苦环境中磨炼长大。在老一辈人言传身教中感悟仿效,逐步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这品行不是天生的,是要经过痛苦历练才能养成。

记得我少年时很淘气,不情愿干活。父亲每天都给我派活干。年纪小的时候,下午放学后,必须到山上拾一篓青草,给我家老骡子当饲草,或挑水担土或锄草挖菜浇园。后来,让我一个人起栏,把牲口栏的粪土刨出来,用篓子一篓篓背到猪圈里。这项活一个大人也得干半天,派给我干,十分发愁,哭着闹着也得干,不干就得挨父亲打骂。俺家牲口栏有6平方米大小,一市尺深,堆积着老骡子一个多月的粪尿和每天一担土的填充物,少说也有3立方土肥,我用三齿镢刨散后,再用铁锨铲进粪篓里,用一只胳臂拐住篓系,用另一只手抓住篓提,一使劲把它甩在后侧背边,咬着牙,弯着腰,一口气拐到猪圈墙上,倒进猪圈,就这样一筐筐、一篓篓,把一个多月的牲口栏里的粪土,拐进猪圈里,让猪圈的粪尿和水,搅和着牲口的粪土,还有全家人的刷锅生活用水,全部沤在猪圈里。用不上几天,又来了重活,起猪圈往街上抬粪,把4米见方,2米深的猪粪挖出来抬走,是件相当累人的营生,一般一年要起四五次,都是大人干或找人帮忙,互助合作。我也抬过一次,母亲怕把我压坏,吵着嚷着不让我干,因我家胡同离街太远,要过好几道门槛,抬着沉重的粪筐,走60米远的胡同,还要下台阶,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每逢找人帮工抬粪,中午要管人家饭,有时要做小米干饭,有时要做打卤面。庄稼人出力干活从不惜力,吃起饭来也毫不含糊。记得有一次我跟他们坐炕上的饭桌吃面,他们吃面的速度之快和吞吃能力之强,深深印记在我心中。面是我母亲用头箩面擀好切出来的,放点盐,擀出的面有筋道。面卤放点肥肉丁和鸡蛋花,搅上粉团,稠稠的香香的。桌上放了两盘小菜:韭菜末和香椿末。面煮好后,捞在大花碗里,浇上卤端上来,大人们便吞吃起来,没等我吃上几口,他们又端起了一碗,我还没吃上一小半,他们已两碗下肚,端起了第3碗。没有人说话,也不见他们细嚼慢咽,不一会儿各吃下4大碗,少说也有2斤面,放下碗筷,一个个满脸欢喜,夸奖我母亲做的打卤面好吃。

同类推荐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美文雅句触心殇: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爱情句集

    美文雅句触心殇:那些美得令人心醉的爱情句集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各色人生和各色的爱情,那么是否有某个瞬间、某句话,触动你的心弦?《美文雅句触心殇》撷取名人的爱情箴言,带你阅尽风花雪夜,尝遍细水流年,聆听心中爱的弦音。
热门推荐
  • 金法纪元

    金法纪元

    千载春秋,可堪回首?白羽,一位天之骄子,在晋升九级魔法师的过程中,神秘失踪。拨快时间的指针,让时间停滞在千年以后,一位失忆的年轻人被人从野外救起……千年时光,这个世界还能留给他什么?是同伴的离去,是帝国的灭亡?还是魔法的终途,时间的尽头?又或者是以一人之力,千年前的天才之名,让世界重新回忆起,它曾经的辉煌?遗失的千年,一个神秘终结于千年之内的万年魔法纪元,一场不同魔法派系间的残酷战争,一篇以一人之力挑战大陆的史诗……
  • 盗体

    盗体

    罪赎→__→世界顶级游戏公司的霸道总裁,站在帝企鹅大厦顶楼,说:“第一个通关《罪赎》的人将获得我一半的财产。”
  • 追杀死神

    追杀死神

    由于弟弟意外死亡,让主角黄茜对死神产生的仇恨,进而衍生出追杀死神的荒谬想法,可是就是这样荒谬的想法,让黄茜从此踏上了与鬼魂,恶灵,亡灵以及地狱使者还有死神打交到的旅程,而就是在追杀死神的道路上,黄茜失去了很多,却明白了很多。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要那么轻易的交给了死神……
  • 义胆雄心

    义胆雄心

    胆小、懦弱是他的运气之源,最胆小之人是最有力量的人,最懦弱之人也是最勇敢的人男孩变得无畏便是男人,虽有妖灵傍身,最有力的武器却来自内心,请看孙崇义的异世传说——《义胆雄心》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l青铜不英勇

    lol青铜不英勇

    lol路人党,哥就这水平!玩游戏要淡定淡定淡定-_-||
  • 许你天长地久

    许你天长地久

    三年前,沐希一觉醒来,自己竟然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摸遍全身,而且摇身一变还成了她的专属女佣!她除了每天帮他按摩暖床,还得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狐狸精。三年后,沐希丢了一张离婚协议书到洛瑾寒面前:“洛瑾寒,我腻了,离婚请签字!”哪能料想,离婚当天,他抵她在墙,一脸邪魅,“偷了我的东西,就想跑了?”沐希:“别墅豪车钻石项链还有结婚戒指我一样不要,我偷你什么了?”“孩子……”他轻柔的将掌心覆上她的小腹,低声呢喃。
  • 幻龙臂

    幻龙臂

    玄体魔身功,一部神秘的玄功,一条神秘……拥有无尽灵力的魔龙臂,引动了无数的强者出现,似乎演绎着一场可怕的天地棋局,他,一个匆匆的过客,偶然被卷入不明的世界,却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动着,为了守护家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寻迷局的真相,踏上了一条逆天的道路。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奈何有缘终相守

    奈何有缘终相守

    游戏里,堂堂楚家大小姐被甩?说我楚芷菲是人妖?现实中,说我楚芷菲长的丑?欺负我楚芷菲罩着的人?OK!狗眼看人低的女配男配们做好被虐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