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7300000003

第3章

几场春雨过后,杏花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春风吹落,可青杏又在人们不经意中长满枝头,一天天变大。我家房前右侧有棵香椿树,椿芽又粗又嫩生长在枝头上,阳光中闪烁着紫红色光泽。椿芽鲜嫩时老人们从不去采摘,直到变老时再去摘下,用粗盐腌揉好,可做一年的备用菜。春耕春种,地里的活大都落在男人们身上,家里的活全靠女人们忙碌。我们家的衣食住行全由我母亲来打理,一年到头,日夜操劳,从未有过清闲的时候,不是忙吃的,就是忙穿的,老老少少都要计划安排。冬棉夏单,身上的衣,脚上的鞋都要一针一线去缝制,全家的米面要一样样去推磨轧碾。全家的油、酱、醋、咸菜要一样样去因时制宜泡制。一日三餐,要一顿顿做。逢年过节还要改善饮食花色品种,养儿育女,启蒙教育,言传身教,费尽心血。我孩提和童年时代,母亲勤劳和善良的身影始终烙印在我的心中。每当清晨,天尚未亮,母亲就不声不响地下了炕,烧火做饭,忙活一家人的早餐。农村住房一般是正房5间,人口少的人家有的是3间。我家5间正房的格局是中间为灶房,东西各盘了一个锅灶,东西里间各有一铺炕,是家人起居的地方,再里间便是套房,有的也盘了炕,是放杂物和粮米面的地方。锅灶烧火做饭,烟道通过里间大炕,一年四季靠火炕取暖,防寒去潮。我家的东厢房3间主要放农具和粮草,还当鸡窝;西厢房两间是牲口栏和磨房,全家人吃的玉米、麦子、高粱和杂豆的面粉,都是经过这盘石磨,用牲口拉或人推,滴滴洒洒磨出来的。一盘大磨由两块大圆花岗岩石组成,直径有两尺半长,上盖下底各有一挪,约15厘米高。阴底阳盖都雕成石缝,以中心为轴,辐射成阴阳缝痕,下底磨石固定在结实粗大的木架上,上盖磨石则捆绑一根木梁,以便套上牲口,围着底盘转。两盘磨石中间用硬木轴固定,上磨石中间还有两个圆眼,以便粮食顺眼而下,进入石缝,磨成细粉。细粉顺流而下进入木制的圆槽后,收起来再过箩细筛,把面粉分为头箩、二箩,相当于今日的上白粉和全麦粉。农家的磨盘既古老又科学,它确实是先辈们的智慧的结晶。推磨轧碾,是农村妇女常干的主要的农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过不上十天八日便要吆喝着牲口推磨。她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强忍着心口病的折磨,时不时呕吐两口胃酸水,隔着院子叫喊牲口,不让它停下脚步偷吃粮食。每到推磨的日子,我母亲就特别忙。她一会儿拌制猪食,喂猪喂鸡,一会儿走进西厢房往磨眼里填粮,一会儿又收拾磨好的粗粉到院里纸缸中过箩筛面,还插空刷锅准备做午饭。她那清瘦疲惫的面容,那井然有序忙碌的身影和张弛有度的劳作节奏及技巧,深深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轧碾的时候一年只有一两次。碾房设在下疃村西一个空院里,它是段家村公共设施,谁家轧谷碾豆要跟村长预约。走进碾房院,有两间敞屋坐西向东,里面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大石圆盘底座,石盘凹面中间立了一根坚实的立柱,拴着一个一米长半米粗的石磙,横压着石盘底面。石磙两端用木轴镶嵌绑在木杠上,以便套上牲口碾轧谷物。碾盘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吹风机,用来分离谷糠和谷粒。这个笨拙的手摇吹风机,我小时候总觉得它很神秘,弄不明白为什么它吃进碾轧后的谷物,一会儿就吐出了谷糠,留取的是纯正的小米。后来才渐渐明白,糠轻米重,祖辈设计制造的脱谷机,正是通过人造风力以抛轻留重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记得童年农村,磨盘家家有,碾房全村公用,好在碾谷轧豆每家一年最多用两次,一次是碾谷,一次是把炒熟或煮熟的黄豆碾碎,那是家家的土法制作面酱和酱油的必备材料。轧碎的豆瓣拌上粗盐放在缸里或罐中,晒上几个月,让其发酵增色,便成了绿色农家自制面酱。自古至今,农家薪火相传,土制土造,辈辈传承,一代又一代人享用。如今,商品市场,城市化和与国际接轨的时代,传统民族习俗与技艺,知晓的人越来越少。打我记事起,我们村家家如此,都是自已动手做面酱、做醋、加工香油和花生油,甚至土造曲酒。自力更生,丰衣足食,那种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实在让我向往。因为我已是步入古稀之年的人,正处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整日让假冒伪劣产品所困扰,吃穿住行都让人心惊胆战,必须瞪大眼睛去仔细挑选。想起童年的吃,虽然粗茶淡饭,温饥相继,但水甜饭香,养人放心。农家孩子们的穿戴,更有一种自然天成的哲学韵味。庄户人家的孩子多,一般都是姊妹兄弟五六个。全家人的衣服、鞋、袜都由女人做。最早的土布是自家织,线是自己纺;后来有布卖,大都是买布自己做衣。通常是老大穿新,老二穿旧,老三穿补丁,老四穿破烂。兄弟姊妹的衣服传递接替穿,直到不能再穿时,也要把破衣撕成一块块布丁,打成糨糊贴在木板上,把布块一层层贴上去晒干,做成“布背”,好给一家老少做鞋底用。我们全家共7口人,所有的鞋都是我母亲和姐姐们一双双做,一年到头,有空闲忙着做鞋。先用纸样或鞋样把布背铰好,几层鞋背用白布粘好,再用麻绳一针针纳好,密密纳得很结实。做好鞋底再做鞋帮,然后合成镶底。做一双鞋少说也得十天半月,都是插空做,不可能投入全天时间。那时的山村,妇女们一有时间就纳鞋底,一双比一双式样精美。她们在纳鞋底的同时,还不停地纳鞋垫,鞋垫上全是艳丽繁复的图案。她们全不顾鞋垫纳成就会被踩于脚下,美丽顿消。她们是被乡村伦理所驱动——因为在山里,好女人的标准是勤快,而懒女人会被视为好逸恶劳。这种乡村伦理从何而来?是大地的昭示。譬如,在故乡深山的沟渠里有一种植物,叫山枣。即便是生在偏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一丝不苟地向上挺拔枝叶,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酸甜的果实。它只按照自己的心性而活,至于能不能被人夸奖,它是从来不会去想的。记得在60年代末,村里已经有了粉碎机、面粉机。但是,每到新玉米和新麦子下来时,妇女们也总是拿到磨盘上去磨、碾盘上去碾。这种传统碾米磨面的方式,耗时费力,可她们坚持不懈。石磨磨出的粮食因为缓慢,所以黏稠香甜。而山里的玉米和麦子,生长周期长,吸足了阳光,蕴足了营养,这就需要慢慢地碾压和细磨,这样碾磨出的米和面,熬粥粥香,做糕糕腴,均有地道的口味。这种舌尖上的感受,化成她们的生活逻辑,不轻易妥协于外力。回望旧物、旧事、旧时,不禁感到,乡土上遍地是哲学,不仅长万物,也长道理。大地道德有自然的教化之功,让人唯真而动、唯善而行、唯美而崇。人们只要一亲近土地,人性的病症,就不治而愈。记得我少年时很淘气,上山干活和上学都要走山路,蹦蹦跳跳特别费鞋,有时一个月就穿坏一双鞋。后来我母亲就给我做牛鼻子鞋,底厚帮实都是密密麻麻的粗线纳成的。鞋前头缝了两条黑皮条,既美观又结实,粗看一眼像个牛鼻子,所以都叫它牛鼻子鞋,做这种鞋不知费了母亲多少辛苦。但穿到脚上还是比别家孩子坏得快,恨得我母亲夏天不让我穿鞋。上山干活、去西小河赶驮我都要光着脚,不小心经常把脚指头碰破出血,轻了不在乎,重了哭着回家,母亲抓把高粱面放在出血的脚上,用破布一缠,算是包扎伤口,我还得照样上山干活。农家的孩子,就这样泼泼辣辣在风雨中摔打,在山野中成长。幸运的是,我少年时代家乡的水是甜的,土是净的,天是蓝的。上山干活,口渴了,西小河的水随处能喝,老人叮嘱过,河湾里的水只要是流动的,喝了就没问题,检验的办法是往河湾里吐口“吐沫”,“吐沫”能散是好水,不散别喝。流经西庄的小西河,常年不断流。冬天我曾蹚过冰,夏天好几处河湾能游泳,干旱的年景和冬春季节是细流涓涓或暗流汩汩,时隐时现,终年流水不断。河流中有的地方细沙清澈,有的地方卵石嶙嶙,有的地方水草茵茵。摇来摆去的水草,任流水抚摸,任阳光亲昵,依依不舍地与小河流水告别。河两旁柳树成荫,洋槐挺拔,草丛和灌木一簇又一簇。沿着随河而弯,因水而曲的一道道石头便桥。走进走出,要过无数道石头便桥,才能登上各家的山坡和丘田地。我们家的山地分布在村西和村北两个主要方向,除村北的地块不经过西小河外,其余的都需经过这条河。这条河伴随着我成长,它养育了我,陶冶了我,它是我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它赋予了我无限遐想和情思。它向我展示了自然界天时、地利、人和的哲理,让我阅读了生灵万物的知识,懂得了勤劳淳朴人民的生命价值,也塑造了我表里如一的耿直秉性和倔强执着的性格。

如果说西河春天留给我的是静态美的话,那么它在夏天便呈现了动态美。随着夏天的雨水不断,西小河变宽了,水急了,河底的鱼和小虾蟹越来越多,蜻蜓绕来飞去,一会低空飞行,擦水而过,一会停立河草枝头;青蛙跳来跃下,蛙鸣四野;河边的林间蝉噪声响不断;田里的麦子快熟了,树上的杏子已崭露红脸,过不了几天就要下树了。这是我少年时代最高兴的季节。隔两天我便挑两小罐人尿到西小河菜园,把尿浇在菜地里,再用水桶从井里拔水浇菜。井不深,有一丈左右,用小桶快拔快浇,让水形成水流,顺着小渠流进韭菜、菠菜地里。半分菜地,随节气种些自己吃的青菜和越冬大白菜。地堰边上插种几棵莓豆,可吃一个夏秋,吃不完摘不完,总是开着紫花,结出一串串莓豆等人去采摘。

春夏之交,天说变就变,黑云从西北山顶翻滚而来,霎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不等跑回家,瓢泼大雨便倾泻下来,天地之间交融在风雨之中,这种天地强对峙交流时间,也许是半个时辰,也许是一个小时便雨过天晴。丘丘岭岭汇聚的雨水,流进了西河,形成了洪水,卷杂着黄土和残枝败叶,滚滚而下,汹涌的洪涛要半个多时辰才会逐渐消退。每当发洪水的时候,全庄老少都会出来观望。每年经过一两次洪水冲灌洗礼,西河便注入了新的生命,有了新的生机。往日的便桥被冲垮,石头便道不见了,有的堤岸被冲毁,河边的树有的连根冲倒,全庄的人会齐心协力重新铺路搭桥,淘井换水,迎接夏收夏种。

雨过天晴,树上的蝉虫格外多,“哇有”“得篓”“知了”和“马嘎”鸣声不绝于耳,特别是中午,它们在树上高声唱和没完没了。我常在老人们歇中午觉的时刻,偷偷从家里老骡子尾巴上挣下一根长毛,打上“8”字活扣,绑在长长的高粱秆上,爬上树,趁马嘎鸣叫时,用马毛扣套住它的一只羽翼,拽下树来,再把它的羽翼去掉半折,放在口袋里,回家烧烧吃。傍晚,又跑到柳树下或杏树底下,拾拣马嘎猴,一晚上能从树上和地下拣拾很多。马嘎猴在雨后晚上破土而出,先从地下往地面掏个洞眼,爬出来再上树,我们孩子趁着月光不等它爬上树就拣回来。放在自家屋里,第二天它便脱壳而出,成了一只羽翼还没变黑的马嘎,有公有母。公的会叫,母的只会飞,肚底下没有扬声器,很好玩。

蝉鸣的季节,地里的小麦成熟变黄了,家家户户开始了麦收劳动。我们当地收麦不是用镰割,而是用双手拔,拔出的麦根、麦秸好当烧柴用。把拔好的麦子连穗带秸捆成一捆捆,用牲口驮到自家的场园上,用铡刀把麦穗铡下,晒在场上,把带根的麦秸留下当烧草。晒上几个中午的麦子,摊在大场上,套上牲口,拉着石磙碾轧。人站场中间,扬起鞭子,赶着牲口围着场园转圈,等麦粒都脱穗后,就卸下牲口,把碾轧好的麦子积扫成堆,用木锨迎风扬向天空,让麦糠和麦粒在微风中分散开,家家户户,男人们扬场,女人们扫糠,当黄澄澄的麦子拢成堆装进麻袋时,农家人的高兴劲全洋溢在脸上。这丰收的喜悦既厚重又浓烈,辛苦一年的汗水有了成果,虽然夏粮不是主粮,抵不上全家人五分之一的口粮,但是夏粮丰收让庄稼人有了底气,满怀信心去加快夏收夏种的脚步,耕耘和迎接秋粮丰产丰收。

同类推荐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下册收录了自然灵异、万物灵性、英雄传奇、民风民俗等内容,如年的来历、春节由来、除夕传说、贴画鸡、元宵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传说、七夕的传说、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的来历、重阳登高节的来历、腊八节传说等故事。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TFBOYS十年之约凯玺源

    三个女孩,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千金,她们和三只经历了许多事情,最后幸福的走上了婚礼的殿堂
  • 不大药师

    不大药师

    小药师,随大流,商场职场不自由。赴清波,泛扁舟,鲜花美酒立潮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欢迎加入“文道”群155625011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绝世狂神

    绝世狂神

    十五年前,功高震主,一代神将,满门抄斩,妻儿苟且偷生。十五年后,赵凡立志武道,资质平庸却日夜苦练,以倒数第一考入宗门。换来的却是青梅竹马的抛弃,饱尝世家子弟的讥讽不公!强者为尊,弱者蝼蚁!九龙血裔,怎甘为虫?不觉为蛰,醒必冲天!血海深仇,壮志凌云,赵凡站在神庙前,遥望武皇雕像,大风吹不灭他熊熊怒火:“他日我若为青帝敢叫武皇入地狱!”
  • 人死为大

    人死为大

    我叫金乾。3岁克死母亲,6岁令父亲发疯,11岁抚养我的外公外婆又双双因我而死。我出生的时候,伴随有红云现世,道士说我命中带血,会克死身边的人,必须娶一个厉鬼为妻,方能以毒攻毒……
  •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际关系。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可以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85%却要归功于人脉关系。”
  • 解放衡阳

    解放衡阳

    为了真实再现衡阳解放前后这段历史,让读者更加了解衡阳解放的历程,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从大量馆藏档案史料中精心筛选,同时多次分赴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广州军区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地查找、征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杨安同志(进步人士、民国衡阳市政府最后一任市长杨晓麓之子)提供5件,这些档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会公布,时间断限为1949年衡阳解放前后到1950年,个别重要主题追叙到1951年。
  • hello,龙先森!

    hello,龙先森!

    冯天莉到处跟人说钱私语眼光一天比一天差。上个月是中国财富榜中游的青年才俊,最近这个虽说纨绔了点,好歹是个潇洒富二代。现在……她居然看上个社科院里挖土掘坟的小小科员!私语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把自己男票,会飞,会瞬间转移,会N种封印的金手指以及无原则宠妻的本质暴露出来。这年头,低调是福。
  • 谈话礼仪

    谈话礼仪

    本书介绍了倾听、回应、表达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的运用。
  • 命定王妃

    命定王妃

    一世的姻缘,却纠缠了千年的时间。那一次,她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却阴差阳错掉下山崖,穿回原来的世界。再一次的异世相遇,她却换了身份,失去了原有的记忆。然而这一世,他义无返顾的选择死在她的手上,只为唤醒她的记忆。他死的那一刻,她却想起了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