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7300000002

第2章

一、儿童篇

我的老家坐落在蓬莱市东南方向的丘陵中。那里沟壑纵横、村庄密布,山岗坡地依山就势层层相连,沟河的水左右逢源长流不断,一年四季山清水绿天蓝。

蓬莱城东30里地的大村镇是刘家沟,刘家沟的南面有个由西向东蜿蜒的丘脉“乌沟”。乌沟岭坳一溜有十多个村庄,散落在沟左沟右绵延向东十多里。翻过蝎子岭后,可见一条小河曲曲弯弯地向东北方向流淌,穿越十多个村旁,便从解宋营村口流进黄海。由于这一带的沟沟岭岭比乌沟岭坳稍宽稍平,人们俗称为“接夼”。接夼共有6个村:袁家、卢家、姜家、段家、孙家、赵家。接夼六村的下一个邻村是五十里堡,顾名思义,这里距离蓬莱县城大约50华里。这就是我的出生地——接夼段家。

段家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从西南和西北流来的两条小河在村里交汇,把个百户小村又分为下疃、河南、西庄和南庄。全村段姓人家占多数,住在下疃和西庄。少数张姓和丁姓人家,住在南河沿和南庄。下疃是中心村,当年的关帝庙、村公所、祠堂和学校都设在下疃。段家学校又是接夼6个村唯一一所完全小学,周围村庄的适龄学子,都来这里上学读书。

段家西庄仅离中心村下疃200多米,西庄村前村后、园场两旁全是高大的杏树。西庄背靠的是一座大顶山,西边又与蝎子岭相望,方圆几十里无人家,山山岭岭全是矮矮的油松和野草;岭坳两旁的梯田因山就势,地块不大,层层叠叠。几十条沟壑汇聚成的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流经西庄的田园和村头,汇入到下疃的大河中去。

西庄共有30来户人家,整个村落居高临下,背山面河。横向东西两条街,纵向南北6条胡同。村西头低凹处有一口水井,是全村唯一的水源。家家户户一早一晚总有人来这里担水。村街的中心处,有一棵大楸树,树下有一个很敦实的石堆舀,供全庄人家舂捣五谷杂粮。楸树长得又高又粗,一个人搂不过来。树荫下,庄户人家爱在这里说话拉家常。树上还有两个喜鹊窝,喜鹊常年在树上树下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西庄村杂果树品种特别多:枣树、柿子、樱桃、白果、梨、苹果、核桃、李子、桃子、石榴和杏及软枣。杏树最多,树龄都在300年左右,是老辈人给后人栽下的。家家户户都有几十棵,有的人家有上百棵杏树,大的杏树两人能合围起来,高大的树冠能遮荫半分地。段家西庄的杏树闻名于全县,当年是有名的杏花村。一到春季花期,十里八乡都来这里走亲赏花;麦收前后又来这里品尝多品种的甜杏,那个时节正是甜杏下树的日子。

我的祖屋就在西庄大楸树旁那条深深的胡同里。走进这条胡同要穿过4个过道房,跨过6道门槛才能看见自家房院。从南街门口蹬上3级石板台阶往胡同里望去,迎面是一座白底黑“福”字的照壁,建得很艺术醒目,走进走出给人一种吉祥如意的感觉。从南门口到照壁约有50米深,途经我大爷爷和二爷爷家3个过道房。他们的正房和南屋都是5间,留出东头一间为过道房,成了大家共用的胡同过道。拐过照壁再往里走,还要经过一个过道房,这5间老房是我爷爷辈的真正故居。穿过老房过道是新建的一个院落,5间正房,2间西厢、3间东厢,院墙坚固,大门口南向,正对着祖居低矮的老屋。这座宽敞敦实的四合院,是由青砖雕石、小黑瓦和红松梁构建的,十分结实、气派。它是我爷爷用大半辈子闯关东、节衣缩食的钱为儿孙们建起的家园。它竣工于1938年,那年阴历五月二十三日,新房尚未完工,我便降生于祖居老屋。为了庆祝新居落成,父母给我起了一个乳名叫“来庆”,意思是把我作为礼物,来喜庆新房建成?抑或是用新房作为礼物,喜迎我的降生?我猜想两个意思都有。那年,我们家确实是双喜临门。

从我记事起,我逐步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我爷爷叫段大田,兄妹两人。我的姑婆婆嫁到赵家庄,生了一个女儿便守了寡,因离家近,经常回西庄娘家。我爷爷取了梁家奶奶,生了我父亲和一个姑姑。我父亲8岁、姑姑10岁又没了妈。我爷爷为了养家糊口,只身一人去辽宁省沈阳北边的铁岭打工挣钱,后来开了一个粮店,为人加工面食和粮米,赚些体力钱。老家托我姑婆婆照顾。在我姑婆婆的操办下,我父亲16岁娶了大他6岁的张氏来家,这就是我的母亲,一生连个大名都没有,只能叫她段张氏。

爷爷和姑婆给我父亲娶了个大媳妇的目的,是为了支撑起这个家。我母亲进了段家的门后,日子出现了勃勃生机,里里外外都在她的操劳中,家景兴旺,邻里和睦,温欣安康。我母亲从小裹过足,属小脚女人,但个头很高,人长得标致漂亮。虽然没上过学,但十分聪颖,居家过日子的长远打算和短期安排,人情往来的应酬和交流,全由她来替我父亲谋划。

我父亲大名叫段积富,个头不算高,红脸膛,很壮实。上过几年小学,文化水平不算高,但注重实用。天文、日历、民俗、节气蛮精通,还很有创意。他为人太刚直,没有城府,从不会算计人,有什么想法会原汁原味地说出来,甚至“冲击”到人。但他心地特别善良,从不记恨人,也乐于帮助人。1947年淮海战役时,他到临沂战场为解放军送粮,抬着担架护送伤员,立了功入了党,他是我们村入党较早的老党员。但他的火爆脾气最让我母亲伤心。他们两口一辈子结合在一起十分不易。由于性格秉性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虽然相互磨合70多年,到头来谁也没有改变谁。俩人优势互补时,日子就会风平浪静,但偶尔也会你争我吵,伤心流泪。我们姐弟6人先后降生在这个家庭,在这个庄稼院里慢慢长大,他们俩也渐渐变老。

祖父给我父亲留有16亩贫瘠山地,为了种好这些地,家里还养了一头老骡子,种些五谷杂粮。年成风调雨顺时,全家人一年忙到头,吃穿还有余;赶上旱涝和风灾、兵荒马乱,交完地粮和杂税,就得吃糠咽菜。

我父亲出力种地是一把好手,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麦和地瓜,高粱、花生和谷子也多少种些。小地块还种点豆和黍子。靠河边的地打了一口水井,围了半分地做菜园,葱、韭菜、辣椒、茄子和大白菜都自产自销,种什么吃什么,没有也不会去买,庄稼人祖辈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过去种庄稼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没有化肥和农药,也没有机器。家家户户的地块都很分散。我家十几亩地分散在6条沟坳里,远的地块离家有10里路。春种秋收,耕耙耧播,全靠体力和经验,根据不同年景和气候,如何轮茬下种,全由我父亲决断。山坡地用的是自家有机肥,靠的是自然雨水,产量低但质量好,自家地种出的五谷杂粮和果蔬既好吃又养人。因为庄稼人舍得用力气和汗水,深耕细作,常年辛劳。打小我就记得,过了正月十五,老人们便说“年”已过完了,人们便忙于农事备耕准备事宜。先是把牲畜栏里的粪挖出来抬到街边捣碎备用,再用牛、驴、骡将备用的粪驮到地里,撒匀在土里当肥料。谁家的粪多,谁家地里的庄稼就能多打粮。为此,家家户户庄稼人,每天早晚要担两筐土填在自家牲畜栏里,搅上草木灰和牲畜的粪便成为有机肥。过一两月,就得起一次栏,挖出沤的肥,再掺和茅坑的人粪,这就是祖祖辈辈农家院有机肥料的生产程序和山脊坡地赖以生机的主要肥源。它取之于土,又还原于土,符合绿色良性大循环规律。

春节后到春耕春种大约要两个月,这个漫长的春寒季节,农家院里的孩子最受苦受累。记得不上学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就被大人喊起来上山送粪。赶着牲口,顺着西河弯弯曲曲往地里送,一天要走五六十里路,要赶着骡子送几趟粪。一会儿过河,一会儿拐弯上坡,路越走越长,又冷又累,春天的山风很凛冽,吹裂了手和嘴唇。大人们更不轻松,在自家的地块里抡镢刨地,把每块地堰的毛毛草挖出来,拢成堰台,修整地块,等待春雨,以便春耕春种。

老人们常说,春雨贵似油,诗人们则讴歌好雨知时节。几场春雨后,草变绿了,树上的枝条长满了花蕾,蓄势含苞待放。常年不断流的西河水,更显得生机盎然,河湾里青蛙和蟾蜍产下了一片片黏网状卵子,在不经意中变成了一群群黑蝌蚪,在清清的河里游来游去。没几天就成了会蹦蹦跳跳的小青蛙和蛤蟆。河边的柳树上各种小鸟飞来飞去。桃花开了,迎春花蔫后,一夜间,杏花便绽放在西庄村几千棵老杏树的枝头。铺天盖地的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舒展那白里透红的花瓣,让那黄黄的花蕾,含情脉脉地触摸湿润的天空。

十多天的花期时节,每当晨曦或晚霞里,杏花掩映下的段家西庄,炊烟袅袅,欢声笑语,鸟语花香,呈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景象。这景象不是虚幻缥缈的仙人仙迹,而是勤劳的身姿,真实和谐的农家生活情景。人们起早贪黑春耕春种,用辛勤劳作和汗水,趁着墒情,适时播种春谷、花生、地瓜、玉米、高粱等主要农作物,实现老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训教。

春暖花开时节,庄稼人十分珍惜农时,家家户户抢耕抢种,农活又多又累。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下学后,有的帮大人干杂活,有的上山挖野菜。春天的野菜特别多,先是挖麦地里的“马蹄”菜和地堰上的苦丁子。把嫩嫩的野菜洗净,用豆面做成菜糊糊,既鲜又有营养,农家饭桌上,每年都要适时尝新鲜。还有一种野蒜,细长的叶像韭菜,它的根如同独头蒜,蘸着面酱下饭十分可口,还有去火开胃之效。

春天里常常刮南风,一夜南风紧,第二天早上满山都是鸟叫声。这个季节正是候鸟由南向北迁徙的时候。我们西庄同大小的男孩常常结伴去下网捕鸟。有的用弹弓打,有的用网和夹套抓。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大同伴网了两只“雷胡”鸟,个头有一斤多重,长了一只细长的嘴,专吃蚂蚁和蚯蚓。它通常卧趴在松树下,惊觉性不大,顾头不顾尾,撅着尾巴低头啄土。我们看见它后,便迂回到前面把网张在两树之间,用石块把网底压实,又从那边悄悄回来,先用小石块往前扔,把它赶起来,让它朝正前方网的方向走,待离网有一米左右时,我们就一齐朝前跑,边跑边喊,在喊声中它就乖乖进了网。把这样的大鸟捉到手,是我童年最高兴和难忘的事。虽然常常劳而无获,偶尔才有好运,可还是傻乎乎地跟着伙伴们满山巡跑,乐此不疲,劳而无怨。还记得有一年捉了两只山鸡鸟,母亲用春天发芽的葱炒了一盘菜,我吃了几口,至今想起来还垂涎欲滴,认为是世上最好吃的佳肴。直到今日古稀之年,吃过全国各种名菜和小吃,也没有哪种名菜的味道超过童年尝了几口春葱炒山鸡的记忆。

春天里,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很多。赶上好年景,父母还会千方百计改善我们的生活,撸些柳树叶,摘些槐树花,用开水氽好浸泡后,用全麦面包成菜包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用绿色食品。农历谷雨前后,是百鱼上岸的时节,我们家离海边有十多里路,每当这个时节,我父亲便会挑上一担松树枝柴草到刘家旺渔村去卖。我有时也跟去帮忙,卖完柴草便到海边等渔船靠岸。那时渔民出海打鱼,用的是木帆船,随着潮流在近海捕鱼。天擦黑的时候,渔船陆续靠岸,刘家旺海滩,提灯高擎,人潮涌动,喊叫声伴着海浪。人们把船锚抛向海滩,搭上大跳板把鱼货从船舱中一筐筐抬到海滩上,开始叫行,通过中介人把鱼卖给买主,十分热闹。我父亲等人家把好鱼买走后,便买条最不值钱的狗鱼,即学名叫安康鱼放进筐里,再买点小杂鱼回来。用狗鱼熬上一锅菠菜汤,全家人尽情吃一顿海鲜;小杂鱼便放盐腌咸晒干,平时下饭。在鲐鱼和鲅鱼上市的时候,自家地里种的春韭又绿又嫩,老人每年也会买两条鱼包韭菜饺子吃。农家的韭菜饺子个头又鼓又大,像个小包子,大锅煮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当吃韭菜饺子的时候,全家人像过年一样高兴。因为这样好的海鲜饺子,一年只能吃上一次,有的年景还吃不上。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 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 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 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 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黑白斋读书录

    黑白斋读书录

    全书分为四辑:“线与面”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以长篇小说为主对军旅文学重要现象、重大问题的发言;“问与答”是作者与学生关于军旅文学的访谈;“人与书”收录的文章记叙了许多军内的师友名。“序而跋”收录了各种序跋。
  •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野木

    野木

    作品讲述的是女孩野莯在她复杂的生活环境里对友情的不知所措、对爱情的自我挣扎,对嗓子沙哑的男人特别的情,一段关系错乱的感情纠葛和对于青春成长路上的失望、绝望、慢慢看到的光……
  • 符篆苍穹

    符篆苍穹

    这是一个灵符师的世界,无法打开神识之海的叶离,在家族启符仪式这个最后的机会里,服用下剧毒的神禁果,强行打开了神识之海,接引本命符篆降临。奇特怪异的本命符篆,究竟如众人所说只是个废符,还是有着远超世人认知的力量。
  • 血之杀神

    血之杀神

    而且他还在意外中得到了一个命令,那就是要他统一三界,成为一代霸主;就这样,他的传奇人生开始了,挡我者死,惹着我亡,天下地下,唯我独尊。从此,一个充满着血腥杀戮的三界霸主的传奇性故事就此展开……世人皆有罪,汝忏悔,我灭罪,在死神镰刀下,生者必灭。
  •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书学会礼仪

    一本书学会礼仪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不懂礼仪的人不至于因此而失去性命,但是,不懂礼仪却能够使一个人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失去工作、失去人缘……
  •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推理大师讲故事:世界上最跌宕起伏的N个推理故事

    险象环生,疑案连连;悬念迭起,凶险诡异。美好的温存之下却暗藏杀机,亲密的挚友之间竟不共戴天,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另一张面孔……本书遴选了多篇代表世界推理小说界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让读者在纷乱的迷宫里探索智慧灵感的出路,在虚拟的环境里磨练敏锐的观察力,在精彩的故事中体验水落石出的快感。步步凶险,步步陷阱,步步推论,步步为营,但真相最终只有一个。本书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愿放下的推理集锦;本书是一个走进去就不愿离开的数十位世界著名推理大师邀你一起体验。
  •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猛女擒夫:太子的童养媳

    她本是一名金融精英,结婚十年未孕。一查,脑瘤。手术台上,被自己十年同枕的丈夫一针麻醉剂扎死,穿越到了陌生的时空。重生以后的她竟成了太子的童养媳,除奸党佞臣,破敌国进犯,修治国良策、发明造纸术……哪一样都让虎视眈眈的皇叔侧目。邪魅皇叔笑道:“我辅佐你。等你累的那一天记住跟我走!我到手的江山给了你的小丈夫,我不能干吃亏的买卖,所以我要江山换美人!”皇朝大殿之上,太子坐在龙椅上扭着头对帘子后面的媳妇说的:“为夫想尿尿了。”“又想逃早朝,给我忍着!”珠帘后一声呵斥。殿下的皇叔英武的脸上,也拂过一丝不悦。小叶马上乖乖的正襟危坐。这哪是什么太子的童养媳,简直是比自己的亲娘还要猛啊!皇叔还是赶紧将她领走吧!
  • 灭却诸天

    灭却诸天

    帝俊燎天,真犼啸月!斑斓古界内,有金乌横空,化为烈阳,照破山河万朵;有玄龟老去,不动如山,横断天地之间。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世间强者无数,覆雨翻云,诸王争霸,血脉为尊!轩辕动,剑斩星河,破军出,碾碎乾坤。兽尊血脉纵横六合八荒,天妖后人震撼诸天万古。而人族亦有强大绝伦的血脉世家,主宰沉浮!炼真血,凝神魄,纹刻大道入体,自此神威临尘,斩痕破妄,邀天之启,成就圣道果位,无敌诸天!
  • 明星学院男校医

    明星学院男校医

    沈小楼自幼随师父古老头子在深山长大,无奈天生五行奇缺,若不续命,就活不过25岁。为了破解这五缺,来到上京艺术学院,寻找金、木、水、火土五种纯命格美女。于是他进入了滨江影视艺术学院,并凭借着一身太清秘术,医杂症,揍恶霸、扁恶道士,从此艳福不断,美女老师、冷艳校医、可爱小萝莉、美艳厨娘、火爆特警,狐妖、白富美等宁肯错上,也绝不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