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2100000016

第16章 官宦人家(2)

吴廷华胞弟吴廷斌,小时候父母都去世了,既没读过书,也没习过武,十三岁在叔叔家替叔叔卖豆腐。因为玩骨牌、抛骰子嗜赌如命,常把豆腐钱都输掉,所以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问他叔叔讨赌债。吴廷华投曾国藩时,婶娘劝他跟哥哥一起出去闯。对他说:“将来有出头之日,不可忘了你婶娘。”

体格魁伟且孔武有力的吴廷斌,拿上婶娘给他的盘缠,欣然随兄长去武昌,时年十六岁。加入湘军后,兄弟二人冲锋陷阵,以勇武而著称。太平军被击败后,哥哥吴廷华按部就班在湖北做官,弟弟吴廷斌却是去了越南,投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跟法国军队打得昏天黑地。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巡抚唐景崧奏请朝廷调刘永福去台湾驻防,吴廷斌以营千总军职随刘永福赴台湾。

是年六月,日军登陆台湾,吴廷斌参加了著名的大甲溪战役,又跟日本军队打得昏天黑地。后来刘永福弹尽粮绝,只率十余名随从,搭英国商船迪利斯号渡海经厦门去广州。吴廷斌是跟着刘永福出台湾去广州的,见两广总督谭钟麟不肯重用刘永福,吴廷斌抱拳辞别这位老英雄,独自一人去了京师,到那里先任禁卫军管带,后任为神虎营指挥[6]。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〇〇年八月十四日,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和广渠门,奉荣禄谕令,禁卫军全部撤入皇宫。其时,吴廷斌的神虎营奋勇作战,击退企图进入皇宫的日本军队。十五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神武门逃出京师,荣禄从神虎营挑出几名魁梧士兵穿便衣任护驾卫士,受吴廷斌指挥。九月十日到太原。十月二十六日到西安。

事后慈禧拿出八把御扇,分赐八名护驾有功者。领赏的两名汉人,一是怀来县知县吴永,一是神虎营指挥吴廷斌。不久吴廷斌出任山西巡抚,六年后任山东巡抚。曾敕令“诸神免参”,御赐“四代一品”、“福寿福”匾额。这两块御匾,以前一直挂在茂林吴廷斌故居“亦政堂”内。亦政堂位于茂林村南,原为三进九间,现仅存其后进。

就传奇色彩而言,林林总总的泾县历史人物中,吴廷斌当首屈一指。而茂林人津津乐道的是,吴廷斌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〇八年的那次荣耀归省。当时茂林人将吴氏大宗祠门联“延陵望族传江左,荆里人家著水西”,又贴了一次金粉。其金环绿门,也少不了再漆一遍。

因朝廷有“诸神免参”敕令,全泾县的寺庙、道观大门都遮之以团基[7],不让神佛鬼怪上街。前面是引路的高头大马,后面是“肃静”、“回避”醒目方牌。吴廷斌是武兼文职,所以八抬大轿后面有一匹战马跟随。进村的时候是骑在马背上,威风凛凛,光宗耀祖。茂林人放铳鸣炮,十三会、九子会[8]各有旗、伞、盖声势浩大。

见到列队士绅,就下马步行。过万年桥,上茂林街,进大宗祠。脱了朝服,穿上便衣,看上去跟普通人差不多了,这才叫人喊来从前的二十余名赌友,一起在西花厅见面。四十九年前一起赌骨牌时,这些赌友几乎个个都朝吴廷斌讨过赌债,所以此刻没一个不心惊胆战,生怕这位巡抚大人朝他们下毒手。

吴廷斌对他们讲:“今日叫各位来,是要当面感谢各位,若是当初各位不曾把我逼得走投无路,可能到现在还是个卖豆腐的。”

先礼后兵、欲擒故纵的手段,老百姓见得多了。再说吴廷斌已经不是十六岁时的样子,其城府之深浅,谁也不清楚。所以,这二十余名赌友依然战战兢兢,颤巍巍直打哆嗦;一是心里害怕,二是都上了年岁。

吴廷斌对他们讲:“现在把西花厅的门都关上,我们再赌一个通宵。身上没带钱的回家去拿钱,不回去拿的问我借钱,一人借五十块银元,够不够?”

这伙古稀老人就真的赌了一个通宵。不知是手气好,还是赌技精湛了,还是大伙有心让着他,吴廷斌赢了不少钱。赢来的钱,统统捐给本族的鳏寡老人。辛亥革命后,吴廷斌寓居上海。在上海去世后,安葬于茂林溪口。旧时每年清明节,凡前往他的高大坟头给他烧纸磕头的孩童,都会得到祠堂发给的十个铜板;一说一块银元。

若单讲吴廷斌从卖豆腐到御赐“四代一品”,当然可以认为这在茂林,乃至泾县,是极罕见的,其中无疑有诸多偶然因素,成就了一介武夫的他。然而,若讲到吴廷斌晚年在山西奏请办山西大学堂[9],在山东奏请办山东高等农业学堂[10],在茂林买了七百亩良田作为本村办学基金,而且在镇江、芜湖等地办实业,一心强国富民,又觉得他于茂林的先辈是一脉相承。而贯穿他一生的忠勇品格,似乎也跟吴氏大宗祠内硕大的“忠、孝、节、义”四块青石碑不无关联。

潘村的潘骏德,曾四次领受慈禧太后恩赏的“缎袍褂料”,每次两卷。潘骏德可不是为慈禧护驾,而是给西苑装电灯及修铁路,方便慈禧由北海去西苑垂帘听政。一次是“初演电灯”,一次是“电灯告竣”,一次是“试演铁路”,一次是“铁路工竣”,其来龙去脉,全记在潘村三甲支祠内的“殊恩迭沛”匾额上。

著名清朝水利官员潘锡恩,有五个也是官员的儿子。长子潘骏文官至福建布政司,次子潘骏望官至江苏候补知州,三子潘骏猷官至广东肇阳道员,四子潘骏德官至直隶清河道员,五子潘骏祥官至江西知府。其中只有潘骏德子承父业,投身水利建设。

潘锡恩因治水有功,晚年受封为荣禄大夫,领从一品衔;潘骏德亦因治水有功,受封为资政大夫,领正二品衔。然青出于蓝胜于蓝,潘骏德不但懂水利,而且懂机械、电气等,曾参与设计一八八八年竣工的西苑铁路。这条窄轨铁路由西苑的紫光阁至北海的镜清斋,全长二千三百三十二米,用的是法国蒸汽机车及车厢。据说,慈禧怕机车鸣叫冲掉大清皇室气脉,便谕令太监挽绳牵引,以人力替代机车,这叫法国商人百思不得其解。清末所谓的西苑,就是现在的中南海。

附带讲一句,潘骏德又是一位著名画家,他画的水墨梅花,时人称之为“神品”,竞相搜求收藏。时至今日,潘骏德的水墨绢本行书团扇面,仍不时出现在北京、上海的拍卖会上。

查济查秉钧是草书写得好,时人称之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九三一年芜湖闹水灾,查秉钧于街头写字筹款赈灾,一时传为美谈。

生于一八七六年的查秉钧,二十二岁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查济有一座小石桥,桥那边有一座小红楼,自明朝嘉靖年代起,小红楼就是吃茶饮酒的去处。查秉钧入翰林院的“捷报”从京师传来,查姓洪公祠族人于小红楼摆酒宴二十余桌隆重庆贺,闹了三天三夜。查秉钧得知此事后正色道:“国家正多事之秋,如此显赫铺张,实属千万不该。”托人转告其族长,花掉的酒水钱,一定由他一人承担,不可挨户摊派。如今小红楼早已倾圮,但小石桥依然如故,其桥名即红楼桥。

据说光绪皇帝很看重查秉钧,但慈禧太后不喜欢他,结果被贬到边远的贵州普安任知县。查秉钧撰《集民团疏》,主张“团民为兵,以省养兵之费,济兵力之穷”,不为朝廷重视。辛亥革命后曾任国会议员、民国督军署秘书。

查秉钧之子查谦,一九一五年入南京金陵大学读文学,一九二〇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读物理,一九三四年任武汉大学物理系系主任,一九五五年任华中工学院院长。

查谦之子查全性,一九五〇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一九五七年入莫斯科大学进修,一九八〇年以中国电化学专家身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的房东兼导游查日华先生,两次领我去晋公村民组看查秉钧故居。每次走上山坡,都要说这座古宅傍许溪“龙脉”,风水甚佳。“要不然,这家人家不会一代比一代好。”据查日华讲,查全性的儿子,也就是查秉钧的重孙,如今去了美国,其前途更是不可估量;一面讲,一面叫我看这古宅中的两块深浮雕汉白玉八骏图。

再附带讲一下,一九七七年八月,再度出任国家领导人职务的邓小平,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与会人员是三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大学教授。时任武汉大学副教授的查全性,在本次会议上率先提出必须重视高校招生工作,改变文化大革命中“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邓小平果断决定:今年就恢复高考制度。

于是,一九七七年冬天,我记得是十二月十日,全国有五百七十万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我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那年我被武汉一所工科大学录取,成为一名“七七级”学生。而那所学校与查全性院士任教的武汉大学,只隔了一条林阴道。

旧时泾县举人、进士之多,官宦人家之多,古民居之豪侈,传统习俗之讲究,与徽州比,亦无逊色之处。潘村的“百亩园”是苏州园林风格,太湖石危峰突兀,重岩叠嶂,其间的竹林、石桥、莲池、古树等,予人以精致玲珑的感觉。据说从前园中有一块空地,以花砖砌成棋盘,令三十二名童子各着绣有“将、士、象、车、马、炮”等字样的制服,按旗语行走于棋盘中,而着棋的主人和宾客,均就座于假山上的凉亭中。百亩园的兴建者,是其晚年为清朝同治皇帝御封为太子少保的潘锡恩。沧海桑田,这座园林早就不是原先的样子了,据本地老人讲,以前在园中曾见到过花砖棋盘痕迹。

百亩园于我的感觉是荒芜而沉寂。一个人踩着陈年的枯枝败叶,沿曲折小径穿行于峰回路转的草木间,有动静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默默地飞。而我所看的百亩园,只是被围墙围起来的一小部分,所以感觉不到“百亩”之大之阔绰,也感觉不到以童子当棋子下棋的奢华气派。

我是在茂林惜荫轩采访吴海林老人的。这是他的祖传老屋,建造于清朝咸丰年间。其花砖门墙、白石门坊、青石墙裙、蟹眼天井、石砌花墩及圆形边门,依然是经典的谐和而雅致。老人对我讲,从外面走进来,要走九道门才会走到最里面。以前一般客人只走到客厅,里面是女眷,男女有别,常常是隔着门帘讲话。

老人讲,以前茂林什么事情都讲究。家里来客人了,马上拿四只金边小碗,盛四样凉菜,这叫吃点心,点一下心。外村人以为茂林人小气,其实这是精致,不得粗俗。茂林人请亲戚来家里看堂戏,看“郭子仪做寿”、“四郎探母”、“追韩信”不一而足,一场堂戏的花销,至少合现在一千元人民币。不但请人看戏,而且请人吃饭,吃茂林的三样特色菜,糊粉、烧膀、粉渣肉。特别讲究的人家,一应碗盏全是去江西景德镇订制,入窑前就刻上了自家的姓氏。若有贵客临门,要拿“八盘八碟山海席”招待客人。走亲戚要送“三色礼包”,其中一定有酥糖、万字糕两样,而万字糕是要退回给送礼者的,这叫“高来高去”。招待上门拜年的,一定用“七子盒”,盒子里盛了酥糖、京枣、万字糕、芝麻片、明心糖、花生米、生姜片等。茂林的糕点很有名气,有万字糕、方片糕、玉带糕、麻烘糕、豆蓉水晶糕不一而足,其品种多达四十余种,统称“嘉湖细点”;大概是从浙江杭嘉湖地区传过来的。中秋节赏月,月亮移到哪里,就把桌子移到哪里。家里有四个儿子的,移桌子时各抱一条桌腿,把搁满月饼、石榴、板栗等果品的桌子举起来移。据说有钱人家曾经把金元宝垫在桌腿下,一点不怕露富。那时候,家家花墩上有盆景,屋檐下吊红灯笼……茂林的十里花堤,其实不止十里……茂林的花砖特别多,因为花砖是从茂林传出去的……

旧时泾县民间的精致生活,不惟茂林如此。泾县的每一处古村落,几乎都有古老的石砌巷道。往往巷道中间是竖条麻石,两旁是碎花卵石。中间称官道,若有官员迎面而来,百姓立刻避让于两旁,让官员始终走在一块块漂亮的五花麻石上。

泾县古民居高大宽敞,有北方恢宏建筑之气派。其高大的原因,一是天花板高,二是阁楼也高。而泾县人家的阁楼,通常不住人。我走在去周村的山路上,拐入路边的绪绍堂。在泾县这是极其寻常的一座古民居,其门前地坪镶卵石梅花鹿,白石门坊刻“崇本厚基”横额,圆形石磉上刻有花瓶、香炉等浮雕,天井两侧各有两块花砖寿字图;其寿字的字数,分别是四十九个和九十七个。

见我对阁楼很好奇,主人引我援梯上楼。上面虽然空无一物,但扶栏的结构却是十分讲究,地板的木头却是十分敦厚。从楼上往天井里看,一如从天井里往楼上看一样神秘、幽邃,一眼看不到底,一眼看不穿。主人跟我讲,这楼上从来没住过人。营造偌大的空间,仿佛只为了取得冬暖夏凉的效果,好不奢侈。

注释:

[1]贡生:明清两代,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2]生员:明清两代称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得以在府、县学读书的人,亦称秀才。

[3]一说吴芳培晚年居茂林“半亩园”,似乎致仕后并未很快病逝。

[4]辟举: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

[5]鞑子楼:传说元朝时有鞑子于此居住,怕夜间遭袭击,上楼后随即将木梯抽上去。鞑子:当年江南人称蒙古官兵。可惜最后一次去水东翟村,只看到这座古建筑的两面断墙,其余均已坍塌。

[6]管带:清末军制,统辖一营兵力的长官。指挥:明清沿元制于京城设五城兵马司,置指挥、副指挥,掌坊巷有关治安之事。

[7]团基:一种农用竹器。

[8]十三会:茂林吴洪两姓的十三分(支族)。九子会:茂林吴姓一甲、六甲九个支族。

[9]山西大学堂:今太原山西大学。

[10]山东高等农业学堂:今济南山东农业大学。

同类推荐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脉:我对山姆的回应

    本书以作者和美国教授山姆谈话的表现形式和生动的史实,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十大特征:以和为魂、以德为本、和平主义、爱国主义等等。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热门推荐
  • 偷星之因为喜欢你

    偷星之因为喜欢你

    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感情,愿意为了他付出一切,只为守护他的笑容,以及他所爱的这就是所谓的爱吗?可是自己的情,认清了么?真的是这样的吗……轻松悲文,结局转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钢铁侠之拯救瓦罗兰

    钢铁侠之拯救瓦罗兰

    大富豪托尼斯塔克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为了防止虚空生物破坏瓦罗兰的和平,托尼化身救世主,与英雄们缔结契约,共同抗击敌人。然而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托尼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 现代人鬼情未了

    现代人鬼情未了

    所有人生,无非幸与不幸;所有故事,无非爱与生死。本系列故事纯属虚构,绝无雷同。所有已知元素的存在皆为创作需要。
  • 君宠

    君宠

    上一世,她以为良人狼子野心才害得她命丧黄泉;重活一世,她才明白良人乃良人是她看不穿。
  • 红山女神

    红山女神

    1939年夏初,一个天大的意外震惊了辽西红山镇金沟村:乡绅杨俊被长工张家的哥六个残忍地打死在山道上;继而,张家的哥六个又丧心病狂地追杀杨俊的儿女,此景正被在山上勘察作业的日军军官团山撞见,此后,团山为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疯狂报复张家,设计让保安队打死了张家的老大和老五;与此同时,杨俊的相好喜鹊娘联合落魄学生姜玫,来历不明的伤疤脸也暗中纷纷潜伏在金沟村的村口,分别向张家余下的哥四个开了枪……乱哄哄中,杨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周凤兰,来到了杨家……
  • 执掌神格

    执掌神格

    当你有一把万能钥匙、还有个储物戒指?你会觉得生活很美好么?果断的会~~所以当龙云发现他的通灵符印,能够打开所有的通灵空间、能够契约N个不同系的通灵兽的时候,他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虽然咱能够无限契约,不过咱不会饥不择食啊!就跟你进了余振东、成杰克屋里一样,只收走保险箱就好,凳子啥的还是要留几条给人的~~~虽然兽海战术很牛叉,不过培养起来麻烦还狠累。凳子都给收来了,到时候还要花时间卖出去,麻烦还不值钱....所以咱就喜欢简单又牛叉的,弄棵世界之树克尽土系通灵兽,契约一只水魔兽淹了所有烈火,来柄金剑号令金系天下,当然风精灵也是不能少的、、、、、、天才神马的都是浮云,看我镇压天下豪杰、逐鹿异界美女、争霸无尽时空.....
  • 黑色调音师

    黑色调音师

    黑色,它也许代表着恐惧,也许暗示着秘密,也或许是人占有欲的一种象征。然而所不为人知的是,它也是某些都市异类的一个形容词。每个人身来就有一副看不见的“面具”,它如寄生物一般伴随着人的成长而变化。年岁越大,面具所遮蔽的就越多。“外表是一本正经的商人,其实内在是个猥琐的中年痴汉”类似这种例子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吧。那么,包装着音乐家皮囊的杀手,你见过吗?他又带着怎样的“面具”呢?答案全都在他本人的笔记之中……
  • 金牌嫡女

    金牌嫡女

    传闻,慕容依珣貌丑无盐;传闻,慕容依珣无才无德;传闻,慕容依珣花痴无比……然而,传闻只能是传闻。当慕容依珣出现,一切不攻自破。貌丑?路人想:毕竟红颜枯骨,脸就不比了吧;无才?摇身一变成为闻名天下的鬼阁少阁主;花痴?美男环绕冷眼相待。阎殿来了,总能治住吧?未曾想到阎王从背后出来说:“娘子,这些人全绑了?”慕容依珣不看他:“滚!”阎王:“滚我不会,不如滚滚床?”——第一次写文,请多包涵。
  • Bruce

    Bru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一场盛况空前的豪门盛宴,未婚夫高调迎娶了她的妹妹。她只想安静的买个醉,却不想惹上江城神秘莫测,腹黑高冷的顾家大少!进错他的房,误看他的人,还没来得及上他的床,就遇到了传说中的查房……他是江城高冷腹黑,冷面杀伐的顾家大少遇见宋清欢之前,他的一生只有一件事——工作、工作、还是工作!遇见宋清欢之后,他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爱她,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