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009

第9章 领导与控制(8)

唐朝韩晃在朝廷当官以后,一位亲友远道而来,想找他谋个差事。韩晃当面对他考核一番,结果很失望,这位亲友一无所长。韩晃于是打算送些盘缠让他回去。在送行的宴席上,韩晃却发现他不卑不亢,品行端正,发觉这也是一个难得的特点,于是将他留下,让他去监管军队的仓库。这个人上任以后,严明条律,以身作则,据说以后再也没人敢到仓库去捞取公物。

相处观察法是传统的识人方法,引申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上,就是要注意细节。如果企业只注重大的方面,而忽视小的环节,放任的最后结果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要点回顾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和难以改变的。

刺猬法则——合适的距离才产生美

刺猬法则的意思是:困倦的两只刺猬,因为寒冷拥在一起。但因各自身上都长着刺,扎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隔开了一段距离,却又冷得受不了,最终又凑到一起。几经来回,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不会被扎伤又能获得对方的温度。刺猬法则强调的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就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

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适当地保持距离更有利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距离远,管理者没有影响力;与员工距离太近则容易失去原则,不利于企业的管理。

故此,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与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领导者,他就是法国总统戴高乐。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团与参谋们的关系。

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任何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戴高乐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始终认为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他不会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因此,只有调动,才能保持距离。而保持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与决断具有新鲜感和朝气,同时也可以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与敬佩的。如果没有距离感,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的领导,容易让智囊人员干涉政治,从而让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私利,最后拉领导下水,后果非常危险。两相比较,还是适当保持距离好。

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也非常注意刺猬法则,尤其对待中、高层管理者更是如此。斯通在工作场合与待遇问题上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工作之余,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家里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由于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

美学中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陌生人之间都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否则会构成对他人的威胁,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空间侵犯”。人们办事的时候喜欢迟到、早退、拖沓,有时过急,有时过慢,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时间侵犯”。了解这些心理现象,对管理者合理调控企业人员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要点回顾

与员工保持适度的距离,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既不会让管理者高高在上,也不会让管理者丧失必要的威信;既可以约束管理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这已经不只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必须要遵守和维护的管理原则。

自己人效应——“用徒者亡”

“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会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则是有意的,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便矫正对方的某种行为。有意施加影响的技巧很多,其中“自己人效应”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自己人效应”是指管理者和领导者以血缘关系作为用人的依据,往往喜欢把自己的亲人安排在组织的各个重要岗位中,让他们身担要职,管理组织。其实,这种“自己人”的心理,扭曲了用人标准,压抑了人才的成长和能力的发挥,是一种混乱的管理模式,会导致严重的组织内耗,轻则不能达成组织目标,重则使组织崩溃。

1920年,王安出生在上海,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哈佛大学,在194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发明了计算机“磁芯记忆本”,使电脑的储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1951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4年后,创办了王安计算机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计算机、联网装置和成像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王安“填补所需”的原则,不断开发新产品,让公司迅速地发展壮大。并在1956年,将“磁芯记忆本”专利权卖给IBM公司,获得近50万美元的回报。而后,王安将专利所得的钱全部用于研究工作。并于1963年研制出半自动排字机,让公司1964年的销售额首度超过100万美元,并且开始在计算机界崭露头角。1965年开始经营计算器,同时引进了革新项目桌面计算器LOCI,随着计算器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公司在1967年转为公营,为其业务发展筹集资金。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司转向文字处理机市场,1976年第一台屏幕显示(电视式)文字处理机开发成功。1978年后,公司已经成为屏幕显示系统最大的制造商。1977年,公司引进VS微机系列——一条置于现存和未来VS计算机兼容的生产线。通过VS系列的成功,文字处理机销售量猛增,让公司收入从1980年的5.43亿美元增加到1985年的24亿美元。在1986年前后,王安公司年收入达30亿美元,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所列的500家大企业中名列第146位,在世界各地有3.15万人是其雇员。而王安本人也以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跻身美国十大富豪之一。1986年7月4日,王安在纽约自由女神100周年纪念仪式中,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接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1988年,王安再获殊荣,被列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然而,王安本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患上了绝症,厄运开始降临王安公司,由于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失误,导致公司由兴盛走向没落。1990年,王安病逝,王安公司损失达到7.16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

我们不禁会想: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年轻计算机帝国在短短几年内是怎么崩溃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有一点归咎于王安所奉行的家庭经营管理模式。在1986年11月,王安任命自己的儿子王列为公司总裁,同时又安排三子考尼特·王做王安传播公司总裁,后又提升为王安公司副总经理。公司董事会成员们纷纷对这种人事安排表示反对,理由是王列才智平庸,不了解公司业务。但王安却固执己见,认为自己的儿子王列就是有能力胜任总裁职位。

公司市场专家约翰·卡宁汉和负责产品质量的副总经理乔恩·布罗普实在不能苟同王安任人唯亲的做法,先后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离开王安公司。而王列在接手公司不久,就证明自己没有王安那种驭才之术,不会处理与手下的三个支柱——考尔科、考布劳和斯加尔的关系,致使他们愤然离去。王安公司的人才大量外流,让公司元气大伤,危在旦夕。虽然最后高薪聘请以擅长挽救濒危企业而闻名的爱德华·米勒来为公司出谋划策,但是米勒用尽自己的全部才能实施了很多拯救措施,还是无力回天。这颗计算机王国里的巨星王安终于还是陨落了。

王安将自己的儿子都安排在公司里,让他们担任公司的重要职位,让他们管理公司和控制公司,始终认为自己人说话比较靠谱,自己人做事情比较放心。这种任人唯亲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在社会上已是屡见不鲜,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这种做法和用人之道相背离。现代化企业实行的是“专家集团控制,聘用优才管理”的方式,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企业用人不当,从而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心理学中将这种只用自己人的管理方式称为“自己人效应”。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必须抛弃“自己人效应”的管理理念,懂得用人,才能让自己的企业走向成功,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1.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曾说:“企业首先是要招聘和留住合适的人选,然后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优秀走向卓越。”另外,他表示衡量某人是不是“合适人选”,主要不是看专门知识、背景和实际技能等方面,而是看内在性格特征和天赋能力。

2.发掘优势,善用人才

刘邦出名的就是善用人才。曾经,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答:“多多益善。”刘邦问:“自己可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最多只可带10万兵。”刘邦再问他:“为何你反为我所擒?”韩信答:“陛下不善将兵,善将将。”刘邦能成大业的真正原因就在韩信的这一席话中。

3.巧用人短,组合为王

很多管理者能够做到善于用人所长,而只有有勇气又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用人所短。在社会中,完美的理想人才是不存在的,故而用人则必须要包容、组合和互补,既要会用人所长,又要会用人所短。清代杨时斋将军让聋子当勤务员,让哑巴送密信,让瘸子守炮台,让瞎子伏阵前的故事,就充分表明了巧用人短、组合为王的优势。

有句话说,一流的人才造就一流的公司,二流的人才造就二流的公司。如果管理者遇到公司管理问题时,请先看看自己的身旁: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在自己身边?

要点回顾

管理者要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就必须在从事企业管理之时,尊重人权,重视个体,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与优势。

贝尔效应——看到成功就能成功

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

同类推荐
  •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破解企业战略决策风险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风险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书便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无数知名企业的成败起伏,认真总结出企业面临的十大战略决策风险,它们分别是:经营决策风险、企业环境风险、多元化风队、市场决策风险、并购决策风险、目标决策风险、资金动作风险、合作战略风险、领导决策风险、企业文化决策风险,对每个风险都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战略决策去规避风险、少走弯路,最终抵达成功之巅!
  • 李嘉诚如是说

    李嘉诚如是说

    本书从创业精神、经商与做人、团队建设与人才使用、管理艺术、战略决策、投资与资本运营、社会责任等七个方面收录了李嘉诚的精彩语录,并以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为实例进行深度解读。
  • 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中国零售管理创新

    本书对中国零售业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内容包括:零售创新的概念、方法与理论、创新赢得零售竞争优势、零售业盈利模式创新、零售业态开发创新、网上零售管理创新、零售企业定位管理创新等。
  •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本书告诉员工如何和企业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 管理的10大真相

    管理的10大真相

    本书作者曾在哈佛大学师从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学习,熟悉西方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案例;又长期在中国从事管理传播和教育工作,访谈过张瑞敏等众多经理人和企业,了解本土的企业实践和实际需求。在本书中,作者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从自我管理、团队管理、管人、职场、领导力、企业的目的、顾客、企业文化、中国制造、大师等十个角度,参照并融会贯通东西方的管理理论、企业案例和经理人经验,提供了一份高瞻远瞩崦又脚踏实地的准确的“管理地图”。
热门推荐
  • 情史

    情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花千骨出生在皇宫里,和自己的姐妹们一起来到了长留,她的姐姐也和她一样爱上了白子画,但,她姐姐的爱,跟不就不及花千骨,威胁不到她们,而霓漫天的心归杀阡陌所有,十方神器再次出现,这会对花千骨和白子画以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篮踏辩歌

    篮踏辩歌

    一个回不去的梦。一个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动得红了双眼。一个让我们多次被他幽默的言语动作而捧腹大笑。还记否,那一句“教练,我想打篮球”曾经的憧憬,曾经的热血,曾经的遗憾。灌篮高手虽然早就已经完结。可是,樱木花道、流川枫,大猩猩队长等等这些身影,却永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从来不会忘怀。愿能与您一起,去追逐那些不应该逝去的记忆,回忆起我们的青葱热血岁月。
  • 无限之位面入侵

    无限之位面入侵

    位面入侵…..怪物横行….人类末日….挣扎求生….恐怖的恶灵,残暴的巨龙,这突如其来的位面重合,是地球的末日,是黑暗时代的伊始?强大无比的毁灭技能,里世界无限进化空间,基因锁的人类密码,三千大道规则之术,力与技的较量!你要守护的便要拼命守护,只要你能做到,这里便有无限的可能…..…..
  • 我和23岁美女总裁

    我和23岁美女总裁

    兵王回归都市…、、、、、、、、、、、、、、、、、
  • 守山匠

    守山匠

    相传,龙之九子化作九大山脉撑起了华夏的脊梁,延续着炎黄的香火,承载着九州的气运,庇护着亿万的生灵!又传,在百万茫茫群山中有着一群人,他们世代不涉足尘世,长守多妖之山,多怪之水,守护着一个千古之谜!这些到底是流世的传说,还是自古隐藏的真实?我是一名守山人,带你一步步走进这个光怪陆离,奇诡莫测的世界……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秦祖

    秦祖

    一梦三千年,物是人非;狂歌九万里,豪情依旧;是谁,背负了苍生的沉重?又是谁,甘为众生造物?一朝俾睨时,只叹……竟无人可与我共领风骚!
  • 请你不要偷看我的日记

    请你不要偷看我的日记

    我就像一个哑巴,爱你却不知如何表达(最新章节,有错误的地方会在第二天修改,所以建议只看到倒数第二章,前提是有人在看--!~)
  • 鬼姐夫

    鬼姐夫

    对小姨子来说,姐夫真的不是人……东北四线城市的城中村,姐夫马三记突然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时隔不久却又突然出现了!小姨子徐晓曼说:“我觉得这个姐夫肯定不是人……姐咋还接纳他呢?”姐姐徐晓兰却说:“他生是姐的人,死是姐的鬼,是人是鬼姐都得要他!”姐妹俩争执不下,就去问黄半仙,答曰:“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信!”小姨子亲手将姐夫马三记“碎尸万段”的,所以信这个姐夫肯定不是人。“我不信!”姐姐试过回来的这个男人有人的“热乎气儿”,所以笃信他不是鬼。这个姐夫到底是人是鬼,天知地知人不知鬼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