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600000019

第19章 极强的适应能力 (1)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漠视舒适方便”,是以西方人的标准来衡量的。我们讨论的目的在于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我们首先从中国人的服饰谈起。前面,我们在谈及中国人轻蔑外国人时说过,中国人对西方的服装式样丝毫不感兴趣。然而,我们对于中国人的怪异服饰也有诸多困惑,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中国人把头部前面的一半头发都剃光,让这个本该受到严密保护的地方裸露在外。更令我们不解的是,在这样一种不合常理的习惯面前,这个伟大的民族居然表现出了顺从。但是,我们知道,这种顺从实际上是在刀剑之下逼出来的,同时,也是忠诚的一种象征。因此,我们就不必再去深究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了。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连中国人自己也已经习惯于留这种发式,甚至如果再让他们戴上明朝的头巾,也许他们还会感到很不习惯呢。

中国人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在酷夏的那几个月里,走在太阳底下的人大都不戴帽子,手里只拿把扇子,当然,也有人打伞,但是为数不多。中国的男人们倒是一有情况就戴起帽子。但是据观察,中国的妇女则只会戴头巾。而这种头巾在西方人眼中纯属装饰品,毫无遮阳的作用。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天热的时候扇扇子,就已经很舒适了。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几乎一丝不挂的苦力,一边卖力地拖着盐船逆流而上,一边扇着扇子,乞丐也时常会摇晃着一把破扇子。

中国文明之中,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据说这个民族最早是从事畜牧业的,而且利用这一条件创造出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却从没想过要把羊毛纺成线制成衣服穿。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羊毛纺织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虽然拥有如此数量的羊群和高超的工艺,但它却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

在古代,还没有引进棉花的时候,衣眼是由其他植物,比如灯心草的纤维织成的。不论过去使用哪种植物的纤维,现在全国都用棉花了。冬季,在中国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人们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这些衣服把人裹住,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人那么厚,而小孩如果穿上这种衣服,就像是被捆在木桶里一样,一旦不小心摔倒了,根本就没有能力自己爬起来。然而,我们从未听到过中国人对这种笨重着装有什么抱怨。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舒服。这就是所谓的自己找罪受了。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都不会甘愿忍受这种着装带来的种种不便。

谈到笨重的冬装,就不得不提到中国人从来不穿内衣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如果没有可以经常换洗的内衣,这日子是没法过的。而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一点。那些厚重的棉衣像布袋子一样挂在身上,任由凛冽的冷风从衣隙中吹进来,虽然感到寒彻肌骨,但他们却不在乎。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抱怨自己快要冻僵了,有一个外国人便给了他一件内衣,嘱咐他每天都穿着,以免受冻着凉。可是穿了一两天之后,他就把这件内衣脱掉了,说“太热了”。

中国人穿的鞋都是用布做成的。布鞋不防水,一碰水就湿,而且也不防冻,天气冷的时候,双脚就冻得冰凉。虽然,中国有一种油靴可以用来防潮,但是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如同雨伞一样,普通人家都视之为奢侈品,是不会轻易买的。这些西方人眼中的必需品,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奢侈品。下雨的时候,即使全身湿透,中国人也不会及时更换衣服,他们认为这不算什么。看来,他们并不觉得穿湿衣服有什么不舒服。虽然,中国人常常羡慕外国人戴的手套,但是他们自己却从来都不去做。即使是那种四指不分的手套,在中国北方也是极少见的。

中国服装最让人不可理喻的地方就是没有口袋。西方人都需要许多口袋来装东西。例如,他可以将笔记本放在外衣上面的口袋里,把手帕放在后面的口袋里;还可以在衬衣口袋里放上铅笔、牙签或者怀表等,在其他地方的口袋里放小刀、钥匙串和钱包等小件物品。在外国人看来,如果有人还要带上梳子、小镜子、小指南针、折叠尺、折叠剪刀、开塞钻、鞋扣、镊子、水笔等,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西方人已经习惯于使用这些东西了,所以总是随身携带。

而在中国人身上,很少能看见这些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如果有人给他这些东西,他也不知道要把它们放在哪里;如果一个中国人有一块手帕,那么他就会直接塞到胸口,孩子们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个重要文件,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塞进绑腿里,继续赶路。如果他穿着外裤,就会把文件直接绑在裤腰带上。然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如果带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松开了,那么,文件就会丢失——实际上,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其实,中国人在很多时候都喜欢找一些方便省事的小窍门。比如,文件之类的东西还可以直接放进卷起的长袖子里或者是帽子的什么地方。而对于一些小东西,就更是随便在身上找个地方就可以放了。比如他们会把钱卷起来夹在耳后,将小钱袋、烟袋、烟杆等小东西都系在裤腰带上。但是,如果带子一旦松开,这些小东西肯定就都掉了。而钥匙、木梳和一些古钱,就会系在外衣纽扣上,可是这样的话,每次脱衣服得小心翼翼的,否则就会弄掉这些小东西。

至于中国人的睡衣,则更不足称道了。因为中国人是脱光衣服睡觉的,只是用被子将身体紧紧地裹住,然后就倒头大睡了。中国的男人,甚至是女人都从未穿过睡衣。关于睡衣,孔子曾经说过:“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然而,孔子所说的睡衣并不是一种普通的睡衣,据说这是孔子在斋戒时穿的一种礼服。即便如此,现代中国人也没有仿效这位圣人穿上这种礼服,并且他们觉得能不斋戒就尽量不斋戒,何必自找麻烦呢。对于新生儿,尽管他们的皮肤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只是随便被塞进被子里,如若有人来看望,他的母亲就会掀开被子。这样荒唐的举动很容易导致孩子着凉生病,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许多新生婴儿还未足月就难逃夭折的厄运。而等到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本该给孩子用尿布的,可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竟然是用两个沙袋代替尿布。这种做法,光是想一想,就足以让西方母亲们温柔的心中顿时充满恐惧。可怜的孩子被这种怪异的重物固定在了一个地方,就像是“背着”大号铅弹的青蛙一样,寸步难行。久而久之,在这种习俗流行的地方,形容一个人孤陋寡闻,就会说他还没有脱掉“土裤子”!

与对服装的追求相似,中国人对于住房的舒适程度也是不加理会的。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把穷人排除在外,因为他们在选择住房时常常会受到生存条件的制约。我们应该从那些有条件选择住房的普通人着手,来探讨这个问题。中国人用席棚来遮荫,却不懂得在房屋四周种上几棵树来遮荫。然而,那些连席棚都撑不起的人家,只是象征性地种上一些类似石榴树这样的灌木,却根本起不到遮荫的作用。其实种几棵可以遮荫的绿树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他们就是不愿意这样做。当院子里酷热难当的时候,主人就会坐到门外的路边乘凉,而当路边也热得让人受不了时,他们只能再回到自己的房子里。中国大部分房屋的门都是朝南开的,但是却很少见到有人在与南门相对的方向开一个北门。其实如果这样做的话,既可以保证通风,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热气散去的速度。然而,这种做法在当地却并不常见,若要究其原因,得到的回答经常是:“我们没有北门!”

在中国的北方,人们通常是睡在炕上的,这种炕一般是用砖坯垒起来的,用烧饭的火进行加热。如果没有加热,睡在这样一个冰凉的土炕上,对于外国人来说,真是难受到了极点。但是如果火烧得太大,又会被热醒,这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好像正在忍受一种烧烤般的煎熬。总之,这种土炕是不能整夜保持恒温的。一家人就挤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睡觉。此外,用来垒土炕的材料是很容易招来小虫子的,即使每年更换砖坯,也无法保证没有虫子。无论是何种档次的房屋,都存在这些小虫子,而且到处都有动物的侵害。然而对此,大多数中国人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即使他们视之为寄生虫,也根本不会想到要采取一些措施去预防一下。除了少数城里人会挂帐子来驱避蚊子以外,其余地方几乎就没有人用蚊帐了。白岭虫和蚊子是最让我们讨厌的,但是中国人对这些虫子的讨厌程度却不及我们的千分之一,虽然有时他们也会用芳香植物来熏一熏。

中国枕头的式样也是可以算作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舒适标准。西方的枕头是在一只袋子里装上羽毛,支撑着头部。可中国的枕头却是支撑着头颈。通常是一个小竹凳、一截木头,而更为常见的竟是一块砖头。恐怕没有一个西方人能够忍受躺在中国人的枕头上。同样的,也没有哪一个中国人能够在我们的枕头上忍受哪怕是短短的十分钟。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过,在畜牧业发达的中国,竟然没有任何羊毛纺织品,这种现象真是令人称奇。现在更让人难以解释的是,中国人在吃掉了大量的飞禽之后,却丝毫没有注意到羽毛的价值。其实,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将羽毛做成被褥,而且其造价也非常的低,但这些都被提倡节约的中国人忽视了。他们除了把羽毛作为原材料以超低的价格卖给外国人之外,大一点的羽毛就被扎成掸子扶扫灰尘,或把厚厚一层羽毛铺在麦地或者是豆子地里,用来防止庄稼被动物啃食。除了上述这些,中国人就不知道羽毛还能派上什么用场了。

在西方人眼中,理想的床应该像钢丝床一样既结实又有弹性。在中国一家最好的医院里,医生为病人准备了这种舒适的床,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许多病人宁愿睡在地板上都不愿意睡这种床,因为他们觉得睡在地板上感觉就像睡在自己家里一样舒适自在。

中国人住的房屋,一到夜里就非常昏暗。人们都不点煤油灯,通常用一种菜油灯来照明,虽然气味很难闻,但是只要能起到照亮的作用,人们就会很满足了,虽然这种灯的光线很昏暗,但由于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漠视,所以根本就没有想要进一步看清东西的这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家具看起来非常笨拙,用起来也很不舒服。我们习惯于坐在宽大舒适的椅子上面,而中国人却喜欢坐在又长又窄的凳子上。如果凳腿松了,或是凳子的一端没有坐人,那么坐下去的时候,凳子就会翘起来,很容易把人摔到地上。说起来,中国算是亚洲唯一使用椅子的民族,但是在我们的观念里,中国的椅子是相当不舒服的。有一种椅子,看起来很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或者是安妮女王时代流行的那种椅子,高座位,直靠背,样式十分古板。有一种样式更为普遍的椅子,虽然足以支撑二百五十磅的重量,但是由于椅子的受力不匀,很不耐用,容易散架。

最让西方人接受不了的是,在中国房屋里住久了,便会感到又湿又冷。究其原因,是由于工人在打地基时偷工减料,敷衍了事。这样一来,屋子难免会潮湿。泥地或者砖坯地,不仅看着不舒服,而且也会危害健康。还有,他们的房门总是松松垮垮的,两扇门也总是关不严,很容易透进风来。即使只有一扇门,就算是用硬板纸把门缝胡严实了,也还是无法抵御寒风的侵袭,因为中国人根本就不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曾经有位商人在他的办公室的门上贴了一条标语:“请随手关门”,可这在中国几乎就是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人会那样做。

在中国,人们进门时都得低头,因为不论是房屋还是院子的门,门框都做的很低,一般人进出都要低着头,否则很容易一头撞上门框。

中国的窗户是用纸做的,无法抵御寒风暴雨的侵袭和强光的照射。我们所使用的百叶窗在这里很不常见,而且就算是有,他们也不一定会用。

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是用一种容量很大的铁锅来做饭的。但是,这样每次就只能煮一样东西,做饭的时候就不能烧开水了,而且还必须要有一个人蹲在小灶膛前面不时地朝锅底下面添柴烧火。每次煮东西的时候,房间里到处都是水汽和烟雾,外国人立刻会感觉睁不开眼,甚至无法呼吸。而中国人似乎觉得很无所谓,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眼疾,但还是很不在乎的样子。

同类推荐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史。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热门推荐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萌宝来袭之腹黑首席追妻忙

    萌宝来袭之腹黑首席追妻忙

    传说S市的凉总杀伐果决,不近女色。传说S市的凉总只手遮天、气焰嚣张、说一不二。第一次见面,他毫不羞涩的在大街上喊:“我叫凉翼,记住你未来老公的名字!”第二次见面,他毫不避讳在下属面前对她表白:“你看不出来你在追你吗?”她说,她从不相信一见钟情。他欺身压上,那我们来日久生情吧。
  • 游戏之边缘人

    游戏之边缘人

    别人玩游戏,要么杀怪打宝搞装备,要么打工开店赚大钱,再不济也能游山玩水好心情。但是有一群人却不一样,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扮演着不同的NPC角色不停地被玩家杀死,他们体验着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游戏人生,为主神虚空收取各式各样的思想和情感。用一句话来概述他们的工作,那就是:游戏虐我千百遍,我待游戏如初恋。这群人被人称之为——游戏边缘人
  • 网游之魅兰

    网游之魅兰

    休假中的尹天兰,因为好奇进入了生存这款游戏,不同于以往的网游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 法界次第初门

    法界次第初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网游之江湖剑侠传

    网游之江湖剑侠传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当一个职业杀手进入虚拟游戏,他是需要继续隐藏身份还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当爱情、友情、仇恨、利益一个个向他扑面而来的时候,到底该说是种幸运还是悲剧的前兆?这是关于一个杀手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杀手!
  • 我的刁蛮冷美人

    我的刁蛮冷美人

    一位霸道的冷美人,却在一场意外中把初吻,给了一个让他打过耳刮子的少年,而这少年,最后与这霸道冷美人,他们共同经历生死,历经波折。
  • 穿越之从声优做起

    穿越之从声优做起

    国家级配音演员,穿越到日本.从声优做起,一步步成为国际巨星的故事.
  • 《永恒之巅》

    《永恒之巅》

    没有跨不过的坎儿,没有过不去的弯世间的顶峰永远没有极限自未来而出发的他,能否跨国时间与空间站在那永恒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