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800000018

第18章 孩子“偷钱”怎么办

在一个星期之内,有三位妈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孩子“偷钱”怎么办?我给“偷钱”两个字打上了引号,在我看来,这是孩子拿了父母的钱,但不能过于武断地定义为“偷”。

在咨询中我发现,孩子拿大人的钱,发生在10岁左右的非常多。

其中有一个11岁的男孩,妈妈发现他拿钱买了游戏币,另外这个孩子以前还拿钱买过小玩具和零食。孩子每次被发现后认错态度都很好,但还是重犯。其实,只要关注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就能理解孩子拿钱的驱动力。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与钱有关的愿望有哪些?”妈妈列了如下几条:羡慕别人可以玩游戏(主要是电脑游戏);想吃肯德基;想买一些小玩具,比如小刀、卡片之类的小东西。

关于孩子的愿望,比如吃肯德基,妈妈说此前不让他吃,认为这种快餐是垃圾食品,对身体有害。我的回答是:“这的确对身体不好。不过孩子会偷偷拿了你的钱去买零食,有些零食的质量更没法保证,这两者相比,哪个更有害呢?”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每两个星期让孩子吃一次肯德基。关于孩子喜欢小刀、卡片、漫画之类的小东西,妈妈认为孩子喜欢的那些漫画等等,都是没用的。其实,虽然玩耍本身不会产生什么生产力,但只要孩子喜欢,身心愉悦就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偷偷拿父母的钱,是因为心中的愿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因此我建议妈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愿望,然后取舍、妥协。孩子的一部分愿望满足了,当他可以买一些小玩具,可以吃肯德基,也就不再需要偷偷拿爸爸妈妈的钱了。

同时,我建议这位妈妈考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给的时候,不妨作一个简单的约定,比如零用钱的使用范围、具体数目、给钱的方式、是否需要记账,等等。这也是对零用钱使用的一个指导。

不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给零用钱。比如最开始可以按天给,虽然有些麻烦,但可以有效抑制孩子的冲动消费。假设孩子一个月有30元零用钱,如果按月给,他可能3天就花光,另外27天没钱可花,有时候孩子就会忍不住悄悄拿父母的钱。如果每天给,他每天都有盼头,但他要学会攒钱才能完成自己的愿望,比如买一本5元钱的漫画书,他要等5天,孩子就学会了延迟满足。等孩子对待零用钱的态度稍微理智一些,我们就可以过渡为按星期给,甚至是按月给。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孩子偷偷拿家里的钱,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妥的行为。发现以后一定要严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有基本的是非观念。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的是,孩子偶尔拿了父母的钱,并不等于变坏。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特别容易产生道德焦虑,因此往往会严厉地处理这种事情。而且通常处理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这件事的原因,原因没有弄清楚,孩子往往会再犯,然后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然,如果孩子频繁拿父母的钱,则另当别论。

为什么10岁左右的孩子容易犯这个错误呢?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认识到金钱的力量,渴望对金钱拥有控制权和支配权。有的家长说,他想要的东西我给他买了。其实,孩子最渴望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自己购买的权利,如果家长不给,他们就会通过别的方法获取。回忆一下我们最开始花钱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好?我们甚至会觉得钱很神奇,一张薄薄的纸币,就可以换来那么多让人心驰神往的好东西。孩子为了体验这个“好的感觉”,有时候会知错犯错。

十几岁的孩子有消费需求,渴望驾驭金钱,这本身没什么错。这个问题宜疏不宜堵,越是不让孩子消费,他的愿望就越强烈。孩子刚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可能会乱花,为了花钱而花钱,买些没用的、不值得的东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因此没必要责备孩子,而应该慢慢引导孩子回归理性。

这个年龄段恰好是理财教育的好机会。理财,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赚钱、花钱、存钱、省钱的学问。经常听家长说:“你现在只要好好读书就行,赚钱的事儿长大了再说。”等长大了、工作了,再进行理财教育,还来得及吗?我个人觉得,理财教育从8岁甚至更早就可以开始啦!

理财教育,不妨从管理零用钱开始。

许多孩子的零用钱基本都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有一笔可观的压岁钱,对压岁钱的使用,有的是由父母来统一支配,有的孩子则用来买平时的零用钱支付不起的东西,随意性很大,缺少计划。有些家庭,给孩子零用钱的额度,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有位私立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他班里的孩子全都是高消费,一次花几千元是很平常的事情。他甚至感慨:“学生们一出手,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曾经有个孩子告诉这位老师,他的银行卡里有60万元的零用钱!

当然,并不是说零用钱多了就一定不好,关键是孩子要有驾驭这笔金钱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境好的孩子“炫富”,说到底,就是他能支配的金钱和他驾驭金钱的能力不相匹配。把金钱变为炫耀的工具一点儿难度系数都没有,但如果一个孩子能善用手里的一大笔钱,做到物尽其用,倒是非常令人尊敬。

炫富现象反映了人们财富观的偏差,以及中国人理财教育的缺失。大家都说富不过三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源在于理财教育没做好。富二代、富三代,片面地把财富等同于购买力,绝大部分人把精力用来想怎样花钱,却很少考虑怎样赚钱、怎样投资。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至少要包括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学会储蓄、学会理智消费、了解等值的观念、考虑怎样赚钱等。

每个人的财富观都不同,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教育孩子自己创造财富。这与父母的财富多寡无关,我们从报纸杂志上得知,哪怕是顶级富豪,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打工赚钱。并非在乎那点收入,而是要从小给孩子确立一个观念——财富要靠自己创造,并且要尽早让孩子体会创造财富的感觉。父母直接把大笔的钱给孩子似乎是爱孩子的表现,其实剥夺了孩子创造的快乐。洛克菲勒说:“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你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赖父母果实的无能者。给人带来伤害的最快捷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

钱并不仅仅是一张张钞票,这背后隐藏着人的劳动。我们要让孩子了解等值的观念。比如妈妈每月赚3000元,孩子买一双运动鞋花了200元,这就相当于消耗了妈妈两天的工作量。

读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家境好的孩子经常“断粮”,原因是花钱没有计划,不懂得量入为出。家里一寄来生活费就开始大手大脚地消费,花着花着不够用了,又只能节衣缩食。有个男生自嘲说,“前半个月像国王,后半个月像乞丐”。这些孩子从小养成了随意性消费的习惯,没有建立理智消费的观念。对于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没有考虑,也没有从全局出发制定消费计划。

我们要培养孩子科学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懂得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分配金钱。理智消费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当然,理智消费往往是从不理智开始的,孩子刚开始支配金钱的时候,都有一个胡乱消费的阶段,需要慢慢引导、慢慢练习。而且要经过反复地印证,孩子才知道哪些钱有必要花,哪些钱没必要花。我非常赞同记账的方法,每个月回头一看,孩子就知道哪些地方不妥,这样反复改进,孩子便形成了理智消费的习惯。

让孩子参与家庭账目的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位家长曾经尝试让孩子管理家庭一个星期的开销,当上千元钱交到孩子手里的时候,他顿时有被“委以重任”的感觉,同时也变成一个抠门的“大管家”,以前向父母要钱从来都是理直气壮,轮到他自己管钱时就总想着精打细算。这个孩子第一次明白,原来家里每个星期有那么多开销,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目前,我们理财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怎样赚钱。在国外,人们有很多很好的尝试,比如,孩子可以帮邻居家修剪草坪赚钱,学校定期有跳蚤市场,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办公司,甚至炒股票。我非常赞成这些活动,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长大了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学会赚钱,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实习”的机会。现在,很多家长也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比如,带孩子去摆摊卖东西,或者在网上开店,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过程。

理财能力,关乎孩子的生存能力,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

同类推荐
  •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2

    本书主要讲述的爸爸带孩子进行的一场永不褪色的旅行,旅行内容包括丛林探险、野人奇遇、草原篝火、牧场抓羊、宝贝带娃、黄河降魔、悬崖“跳水”、宝贝创业等,参演人员包括:演员吴镇宇父子、演员黄磊父女、演员陆毅父女、歌手曹格和一对儿女以及运动员杨威父子。
  •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一一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她们的任性要求,她们就可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教子口才

    教子口才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教子口才》提醒,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
  • 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

    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

    本书从认识隔代教育、与子女统一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与孙辈做最好的沟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注意生活的一些细节等11个方面,讲述了隔代教育必须注意的100个细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法与建议。这是一本做好隔代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读物。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热门推荐
  • 红尘玦恋莫言殇

    红尘玦恋莫言殇

    爱,穿越千年,又悬挂在海熙王朝的历史的尘埃之中......在陌生的国度,蓼茹尘迈着坚强的脚步,坚信幸福就在不远处......黑暗既然来了,就也有离去的那一刻,阴雨虽然压抑,但雨后的黎明最为美丽!穿越而来,神秘遍布的山庄到底蕴含着怎么样的秘密,老是眼前晃的人儿身上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理想的人是否就是适合生活的人。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作品。......
  • 妖逆穹下

    妖逆穹下

    妖王用生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战猴一族在这段时间中出现了一个奇葩,谁也没想到这个奇葩才是整个人间的希望!妖怪一定是坏蛋么?仙神一定是善良的么?一个奇葩的猴子也疯狂!穹顶之下的新一代妖王,却拥有着另外一个身份。奇葩猴站在战友与敌人混杂的血海中,残肢断体的尸堆上,尖锐嚣狂的声音传遍三界:我为妖,不为祸!我灭仙,不为乱!我弑神,战不休!我不羁,心不止!捅破了这天,掀翻了这神,破碎了这天宫,踏灭了这规则,终结了这束缚的天地!
  • 爱转三千年

    爱转三千年

    她,不过是现代21世纪的普通女孩,却因在3000年前有一段缘……她,不就是爱上了她前世的爸爸吗?却得忍痛帮他追前世的妈妈,可恶的老者,骗她说有什么缘分,她的缘分呢?她,迷茫了~~是司马俊吗?呸呸,那个死人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柠萌小姐酸中甜

    柠萌小姐酸中甜

    她明明是喜欢他的,却对他忽冷忽热,嗯,她一无所有,另一个女孩狠狠伤她,强烈的疏离感让她的感情寸步难行。一个美少年闯入她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同时闯入了她的心,然而她却怎么也不能正视自己的心,暖萌少年一步一步地靠近,捏着她的脸,温柔道:世界上还有你这么白痴的人吗?她的感情有些混乱,亲人冷落她,患有严重爱情天然呆且胆小的她选择了逃跑。这一逃就是四年,朋友背叛她,她以假名的方式报复那个女孩,当她再次见到那个暖萌少男时,她承认,自己一定是爱上他了……
  • 下班别走

    下班别走

    公司小职员赵慎三,无意间傍上了冷艳女上司,从而陷入了集团波谲云诡的高层纷争,且看他如何化险为夷,步步为营,成就最强打工仔的逆袭人生!
  • 穷混

    穷混

    生在乱世、人命由如遍地黄土一般的不值钱!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一开的孤独到沦落乞丐,再是亡命天涯。混迹在各大势力之间,到最后的傲视天下。当脚每向前跨出一步时,都将站到一个新的高度……
  • 高斋漫录

    高斋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野蛮王妃

    我的野蛮王妃

    难道是过于投入?自己平时就是个写小说的,怎么写着写着就穿越了呢?穿越就穿越吧,竟穿越到了自己最讨厌的女配角大花痴苏明雪身上!这让她如何面对王爷傅天佑……
  • 我是购物狂小姐

    我是购物狂小姐

    表面光鲜亮丽的美女萧逸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知名的广告公司。然而,浑身上下无一不是一线名牌的千金大小姐,其实只是个背负着巨额信用卡债的卡奴罢了,更不论清贫的家世带来的其他外债。糟糕的财务状况让她的生活一团糟,虽然试图戒掉名牌购物瘾,不过最终都在闪亮的奢侈品面前败下阵来。为了维护一个美丽的谎言,而不得不编织出无数个谎言的萧逸,只能咬牙放手一搏——利用自己美貌,在物欲横流的广告界钓上一个人人垂涎的铂金镶钻单身汉!
  • 佛说大乘四法经

    佛说大乘四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