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800000017

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胆更大

鹏鹏是我的小侄子,因为父母忙碌、生活单调,很少与外界接触,导致他出现情绪交往障碍。表现为脾气急躁、不肯学说话、怕生人,害怕草坪、沙滩等很多平常的生活场景,不敢自己打伞,不敢坐电梯。他两岁零四个月的时候,我曾经亲自带了他半个月,教他学会了几十个字,慢慢地他的状态开始变化,很快学会了说话。这件事情深刻地改变了鹏鹏父母的教育态度,不再粗暴地对待孩子,开始懂得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需求。

到了鹏鹏5岁的时候,回头翻看他两岁多的照片,通过对比发现,他最大的变化不是身高体重,而是表情。

两岁时的鹏鹏,脸上常常写满不安和拘谨。那时候他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样子,睡醒了如果发现只有我在房间里,一个箭步就冲出去,连鞋都顾不得穿,仿佛见了洪水猛兽一般。

经过全家人的不懈努力,5岁的鹏鹏不但表情坦然,也变得很敢说话。他是一个车迷,坐公交车的时候喜欢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目不转睛地观察司机师傅开车。如果没坐到那个位置,他会自己去协调:“叔叔,我们换个位置好吗?”通常大家都不会拒绝他。鹏鹏有这样的表现,令我感到非常吃惊,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有一天,楼下有个十来岁的孩子在玩魔术,道具还很全,鹏鹏和我的小侄女曼曼就凑过去:“哥哥你在做什么呀?我们摸摸好吗?”

两个孩子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就自然地和人家玩上了,其实他们根本不认识这位哥哥。在孩子可以自己去交流、沟通的场合,我们通常都不参与,只是观察、陪伴。我和嫂子一直在旁边等着,直到必须回家了,他们还意犹未尽。我发现,两个孩子完全没有陌生、拘谨的感觉,虽然是和陌生的大哥哥一起玩,但也很自然。

曼曼从小胆子就大,接触的人也多,交流能力更是不在话下。她3岁的时候,我们带她去湖边喂鱼,先要买面包。走进面包店,我把钱给曼曼,她就自己去说:“姐姐,我买面包,我要去喂鱼!”店员就推荐她买切面包剩下的边角料。在去湖边喂鱼的路上,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漂亮的小白狗,她就对狗的主人说:“阿姨,你的小狗好可爱呀!”还恋恋不舍地在旁边看了半天。我们喂鱼的时候,那个人也牵着狗过来了,曼曼就拿面包喂那只小狗。狗主人不让她喂,她就一脸天真地问:“为什么不能喂呀?”狗的主人就敷衍她:“你喂了它,它一会儿还和你要。”曼曼很慷慨:“没关系,我可以给它!”狗的主人继续敷衍她:“反正就是不能喂!”曼曼同学彻底迷糊了,非常迷茫地仰望着那位阿姨……

我和三哥(曼曼的爸爸)相视一笑,三哥出来解围,他对曼曼说:“阿姨不想让小狗吃那么多东西,不要喂了。”这还算一个明明白白的理由,曼曼又去喂鱼了。曼曼之所以追问,是因为我们在家里从来不敷衍她,不会随便编个理由来蒙她。所以,她就对阿姨的理由感到很困惑,一定要刨根问底。

看到两个孩子与人交往的状态,回想我自己小时候,真是自愧不如。假设我是曼曼,人家不让喂,我就不喂了,根本不敢那样直视着大人的眼睛,坦然地追问“为什么”。

因为我做教育工作,经常陪曼曼和鹏鹏玩耍,加上全家人假期又常常聚会,因此,我们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对待孩子的方法。比如,大人正在闲聊的时候孩子过来,我们都会停下来认真听孩子说完,有时候,还会在闲聊过程中被孩子临时拉去充当玩伴。他们会提五花八门的要求,无论我们最后同意还是拒绝,都会耐心听完孩子的话,认真回应孩子。

这些细节,会使我内心充满感动。当大人专注地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状态非常不一样,那种冷静、坦然、放松,让人羡慕。你会觉得,大人和孩子真的可以平等,以“人与人”的姿态平等对话,那一刻,大人没有优越感,孩子也不会自惭形秽。我们不会因为孩子说了不合理的话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也很少笑话他们幼稚。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心中的想法,没有担心,没有畏惧。

家庭,是人际关系的第一个训练场。

很多家长说孩子胆小,不敢跟人打招呼,更不知道怎么融入小伙伴群体,问我该怎么办。说真的,我没有直接对付胆小的灵丹妙药。我们倒不妨逆向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胆小?

孩子胆小的背后,通常都隐藏着恐惧。恐惧的感觉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原因:对孩子的轻视和我们内心的恐惧。

说到对孩子的轻视,有必要反省我们的儿童观。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习惯性地轻视孩子的价值。很多父母在童年里都曾经被不公平地对待。比如,我们参与大人的话题时,大人会强势地说:“你一个小孩儿懂什么?闭嘴!”我们的要求也常常不被尊重。因此孩子在说话做事之前,总是要评估一下可能的后果,如果感觉会遭到训斥,就选择沉默。如果我们认真回想当初,会记得我们也曾经为此失落沮丧。当我们成为父母,却不同程度地复制了父辈的儿童观。

许多人轻视孩子的倾向非常明显,对待孩子的思维方式也像当年父母对待我们一样。有的人轻视孩子的倾向非常隐蔽,甚至许多人觉得自己很重视孩子。其实他们实际上重视的是孩子的表现,轻视孩子这个人。这样的重视只是重视结果,重视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望,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做是将孩子“工具化”,所以许多孩子会抗议:“你的眼里只有作业没有我。”被轻视的感觉会直接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会感觉自己无足轻重,仿佛自己的存在就是个错误,因此会表现出过低的自我价值感,没有信心,在他人面前显得胆小拘谨。孩子被轻视也妨碍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心理上会有“我小你大”的模式——觉得别人好,自己不好,认为别人无法超越,总是仰视他人。

当我第一次听家长说害怕与自己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感觉很意外,一个家长怎么会怕自己的孩子呢?渐渐地,我发现怕孩子的家长非常多,只是他们没有这位家长这么坦诚而已。经过几年的观察,我清晰地感受到家长心中的恐惧——怕处理不了当下的问题,怕孩子无法成才。这种恐惧促使家长对孩子过度防御,因此许多家长对突发事件会表现出过度反应,将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比如,孩子一拒绝自己就很生气,孩子一提不合理要求就很恼火,孩子一做错事情就很愤怒。这种草木皆兵的状态背后,隐藏着家长的不自信。结果导致孩子总是看父母的脸色,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这样做,武断而生硬地阻止了当下的冲突,却累积了更多潜在的问题。

父母的恐惧感还直接导致了讨好和放纵孩子的行为。我们明知道不该这样做,但这种方法非常有诱惑力。毕竟它太简单了,太容易息事宁人。

这种亲子相处的模式被心理学家称为“威胁——奖赏”模式,这是消极的二人关系,其特点为服从与支配。在“威胁——奖赏”模式中,每个人所持有的态度是他与另一个人有着不平等的价值。比如渺小与高大的对应,穷困与富贵的对应,无能与有权的对应……被讨好和放纵的孩子,具有消极的二人关系的特点,其表现要么服从,要么支配,给人以“欺软怕硬”的印象,这样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促成亲子之间形成积极的二人关系。积极的二人关系中,不论双方身份地位权力的差异如何,都坚持价值平等的原则。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父母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放弃父母的特权,让渡说一不二的权力,放弃“威胁——奖赏”的模式。父母要学会自律,学会倾听,尊重孩子表达的权利,认真回应孩子的要求。

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同时也要学会坦然拒绝孩子。我们践行尊重的理念,却常常走入放纵的误区,把拒绝孩子等同于对孩子的不尊重。事实上这是对尊重的最大误解。单纯的拒绝不会伤害孩子,父母用负面情绪谴责孩子的要求,才是真正的伤害。

如果我们总是拒绝孩子、忽视孩子、挖苦孩子、训斥孩子,孩子就会有一种感觉:大人总是嫌我麻烦,不喜欢我。没人愿意听我讲话,我说话会遭到批评,没有人陪我玩,我很孤独。大人都是自私的家伙,总是为难我,一点儿也不友好,我得躲远点……

如果我们在家里接纳孩子,重视孩子,认真倾听孩子,全身心陪伴他们,孩子就会是另外一种感觉:大人很喜欢我,会认真听我的话。大人重视我的要求,当我遇到困难,大人愿意提供帮助,愿意花时间陪伴我。我和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我们在家里提供一个安全的人际环境,孩子就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很容易融入其他群体;如果在家庭中总是遭遇拒绝与冷漠,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在不安中,孩子就显得很胆小。

通常孩子会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习得一个模式,并且会带着这个模式周游世界。我们对孩子好,世界便对孩子好,这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也是亲人能给予孩子的最深刻的祝福。

同类推荐
  • 两代人的成长

    两代人的成长

    世界上有一种平行线可以相交,那就是父亲和儿子。从同宗同源出发,父亲和儿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最终融合,变成了一个人。父亲初中留校当教师,走上了中学教师工作岗位,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当选了人民代表,著书立说获大奖。儿子初中学习成绩年级倒数,高三毕业学校理科考第一。父亲要做西天的如来佛、儿子要做西天取经的孙行者。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从细节的层面对孩子从一岁到十八岁的人生历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指出了当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指导家长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拥有独立的能力、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人格。
  •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眼里的小妞妞长大了,经常提出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些和“性”有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答,在本书中你可以得到最科学、最生动的解答。女孩的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0个性常识》一书,结合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给出家长实用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给出孩子合理的解释。告诉女孩生命的真相,让孩子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热门推荐
  • 只是个恋爱的小故事

    只是个恋爱的小故事

    爱上了她,爱上了她妹妹,爱上了她妹妹的闺蜜,命运这么爱玩弄人吗?
  •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本书主要讲男女青年在交际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分五部分:交际的基本常识、穿出你的酷、让友谊之树长青、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交际成功秘笈。给青年男女以借鉴,以指点,以些许的帮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好生活,面向未来,可谓青春期男女孩子的百科全书。本书可读性强,集知识与学识一身,是一本上好的青春期教科书。
  • 异世穿越:腹黑三小姐

    异世穿越:腹黑三小姐

    当前世被爱人所伤,穿越到冰寒大陆,没有灵力,怎样,不能修炼,又怎样,在我的字典里没有!阴险腹黑怎样,驾驭群兽又怎样!小冰有冒出来了;"哈哈,我又回来了。看我的"寒烟无力;‘你这家伙给我滚蛋,不要时不时地吓死人!’传出的小冰杀猪般的叫声。有朋友的支持,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证明,腹黑女VS妖孽男,穿出世界一片天。。。
  • 圣天苍穹

    圣天苍穹

    因为对曾经的留恋,抱着一颗死寂的心,来到了圣天大陆。而在圣天大陆,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曙光……而生的转折,命运的开始还有……重生的心。时间的轮回,又开始了流逝。官方群号:383209253
  •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只因为自己小小的贪财就穿越到了一个不熟悉的魔法世界,而且还是身份珍贵的废柴女公爵,可是这未婚夫是怎么回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且看她如何在这个满是魔法横行,斗气强者为尊的世界一步步变大变强,找到自己的真爱。
  • 恶毒女,忠犬男

    恶毒女,忠犬男

    这个她一直没正眼看过的男人,助她为虐,为她抛弃妻子,最后替她而死。连临死时手里攥着的都是她的项链……所以,当一切重新回到十年前,她决定改变历史剧情,珍惜他……女主,曾经高贵、冷艳白富美大小姐一枚,恶毒女配是必须,不得好死是前世结局,可是她重生了,所以她决定抛弃男主,养成忠犬,不再炮灰。
  • 穿越之狂妄三小姐

    穿越之狂妄三小姐

    黑道中闻之则令人色变,为同伴的付出成了这个样子。那么同归于尽吧。南宫三小姐,容貌丑陋,对着美男便发花痴,天下人尽皆知的草包,当躯体还是此躯体,灵魂却已是强者,又会发生何事?时而冷艳高贵,时而调皮可爱。到底哪个才是她?他,或是他。谁又将有幸成为她的良配?
  • 美女靓汤菜谱

    美女靓汤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弑尸者

    弑尸者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游戏宅男,闯荡末世,行走天下。世界格局大变,人类乙不再是世界主宰,游戏[弑尸者]变成了现实,怪物纵横,人类面临着死亡。快来挑一把趁手的兵刃,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加入弑尸者中,与我们一起,………………杀。
  • 天宗小谭

    天宗小谭

    混沌初开,创世始祖开天辟地之后,身躯化为大地,双目化为日月。介于这个原因,世人皆认为大地上的生命继承了创世始祖的身体能量,而眼睛的力量并没有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