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2000000038

第38章 小关之战

与南方的梁朝、北方的柔然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免除了后顾之忧的高欢决定向西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举灭掉西魏。

在实力上,东魏对西魏占有极大的优势。

从土地上来看,东魏占据的地盘相当于战国时齐、燕、韩、赵、魏五国的国土,西魏所占的仅相当于战国时的秦国,而且东魏所处的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而西魏除了关中平原以外,其余大多是地广人稀的荒漠。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差距则更为明显,按照“中国人口史”的考证,东魏80个州约有270万户,而同期西魏33州只有约66万户,仅为前者的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一年,西魏经济最发达的关中地区还发生了旱灾,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据史籍记载:人相食,死者十之七八。

对宇文泰来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天灾;对高欢来说,这却是百年一遇的天赐良机。

如果用打麻将来做个比方,那么高欢手里本来就有一把好牌,西魏的这次旱灾对他来说相当于又抓到了一个百搭,如今他已经听牌,可谓胜利在望。

机不可失,高欢决定出手了。

别怪我趁火打劫,我只想结束分裂;别怪我趁人之危,这只是天命难违。

公元537年正月,也就是东西魏分裂两年多以后,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策划,高欢下令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西魏。

南路由司徒、豫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高敖曹为主将,从荆州出兵,进军上洛(今陕西商洛),兵锋直指长安东南方向的门户蓝田关。

中路是高欢的连襟——京畿大都督(京城卫戍司令官)窦泰,他率军从邺城出发,从风陵渡(今山西芮城县西南)渡过黄河,沿崤函古道,攻击潼关。

北路由高欢亲自挂帅,从晋阳出发,驻军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大张旗鼓地督造三座浮桥,随时准备西渡黄河。

东魏三路大军三箭齐发,来势汹汹。成立不久的西魏帝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此时,宇文泰正驻军于广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他马上召开作战会议,研究如何应对。

大敌当前,会场上气氛十分凝重,所有参加会议的将领们都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宇文泰却脸色平静,一如平常,他分析说:敌众我寡,如果我们分兵抵御,力量必定分散,这样就正中敌人下怀,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我个人判断,高欢在蒲坂造桥,声势很大,却不急于进攻,显然这一路只是疑兵,其目的是吸引我军注意力,牵制我军主力;高敖曹这一路,山高路险,行军困难,应该只是偏师;高欢的主攻方向肯定是窦泰兵锋所指的潼关。

随后他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语气也变得更加激昂:自从高欢起兵以来,每次作战几乎都以窦泰为前锋,而且他屡战屡胜,号称常胜将军,因此其部下多是骄兵悍卒,有轻我之心,如果我军集中全部兵力,突袭窦泰,一定能马到成功!

诸将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纷纷表示反对:这样做简直是在赌博,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这个赌局实在是太大了。我军全军出动去打窦泰,如果高欢乘虚而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分兵抵御虽然会造成力量的分散,但却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宇文泰依然力排众议,他的话掷地有声:以前每次都是高欢自恃实力强大而主动进攻,我军一直都取守势。因此高欢所部都有轻敌之心,以为我们一定会被动防守。这次我们如果一反常态主动出击,肯定可以成功。而且高欢虽然在督造三座浮桥,但他想要渡河至少也要几天时间。我认为不出五日,我军定能歼灭窦泰!

然而众将依然觉得这么做太冒险,有人坚决反对也有人将信将疑,只有行台左丞苏绰和中兵参军达奚武两人赞成宇文泰的意见。

世界上本没有理,说的人多了就有了理。

宇文泰一时无法说服大家,只好以不辨应万辨,宣布散会。

兹事体大,宇文泰不得不慎重,但也不得不抓紧。就像打俄罗斯方块游戏一样,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否则很快你就会GAME OVER 。

回去后,宇文泰立刻找来他的同族侄子,时任直事郎中的宇文深。

宇文深以足智多谋而著称,宇文泰对他极为倚重,曾经称赞他说“君即吾家之陈平也”。

此时宇文泰当然不可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问道:高欢三路来攻,我军该如何应对?

宇文深善于心理分析,看问题的角度与宇文泰略有不同,然而殊途同归,结论却如出一辙:高欢向来谨慎多疑,不会轻举妄动;窦泰则性格急躁,刚猛果决。如果我们在蒲坂与高欢相持的话,窦泰在攻破潼关后,必定趁势西进直取长安或者北上救援高欢,到时我军将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不如我们出其不意,悄悄急行军至潼关附近,突袭窦泰。窦泰毫无防备,定为我军所擒。然后我军主力再挥师北上对付高欢。窦泰是高欢最倚重的心腹爱将,他这一路失败的话,高欢所部必然军心浮动,以高欢的性格,我料他一定会不战而退。

宇文泰听得连连点头,如果说先前他只有九成的把握,那么现在他已经胸有成竹。就好像先前已烧到99度的水,宇文深又加了一把火,水立刻达到了沸点。

主意已定,宇文泰马上率领西魏军主力悄悄向东进发。

很快,他们就在潼关北侧的小关与东魏军相遇,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窦泰的面前。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贾宝玉怦然动心;天上掉下个宇文黑獭,却令窦泰胆颤惊心。

窦泰这一路上一直顺风顺水,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他以为西魏军主力已被高欢的北路军牢牢吸引住,自己正好乘虚而入,直捣长安,做梦也想不到宇文泰和西魏军主力竟然会出现在这里——高欢的声东击西之计没能让对手上当,却反而麻痹了自己人,唉。

不过窦泰毕竟是个虎将,虽然猝不及防,但他还是很快稳住了阵脚,利用有利地形,背山为阵,准备应战。

可是宇文泰根本不等他摆好阵型,就下令发起总攻,西魏军如猛虎下山般猛冲猛打,东魏军还没回过神来就已经分割成数块,顿时乱作一团。

常言说: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失败总是垂青没准备的人。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则毫无防备,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东魏军数万鲜卑精锐几乎全部被歼,只有监军杜弼等六人得以逃脱。

眼见突围无望,性情刚烈的窦泰哪里能接受做俘虏的命运,只好长叹一声,然后拔剑自刎。

可怜他本来一心想建功立业,没想到就这样曝尸荒野!

宇文泰把窦泰的首级送至长安告捷,随后立即率军北上,准备迎击高欢。

其实在宇文泰和窦泰刚交上火的时候,高欢就得到了消息。但他生性谨慎,在探不清虚实的情况下贸然行动不是他的风格,因此他虽然心里忐忑不安却依然按兵不动。

高欢这样稍一犹豫,前线就传来了坏消息,窦泰全军覆没。

窦泰勇冠三军,威望极高,是高欢麾下与侯景、高敖曹齐名的大神级人物,而作为亲属,高欢对他的信任更是远超侯、高二将。

窦泰在小关兵败身亡,这惊天的噩耗让高欢像岩石一样坚硬的心顿时碎成了一堆沙砾,每一颗沙砾里装的都是疼。

窦泰是他心腹中的心腹,这数万精兵是他精锐中的精锐。他怎么可能不难受?

高欢伤心欲绝,几欲晕倒。

他麾下这些东魏部队也顿时军心大乱。

按照高欢出兵前的计划,他本想以自己的北路军作为诱饵,牵制宇文泰的主力;而把窦泰的中路军作为主攻方向,高敖曹作为偏师,两军夹击,直捣长安。

现在宇文泰已经全歼中路窦泰所部,自己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再加上如今士气受损,军无斗志,考虑再三,谨慎的高欢决定撤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己虽然损失了数万精锐,但并未伤元气,下次找机会再卷土重来。

于是高欢下令拆毁浮桥,率军撤回晋阳,让勇将薛孤延断后。

宇文泰则率军乘胜追击,幸亏薛孤延极为勇猛,连续砍坏了十五把战刀,东魏军主力才得以全身而退。

而宇文泰知道高欢的实力依然占优,也不敢穷追猛打,他随即率军返回长安。

我个人感觉,高欢及时退兵,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炒股时的止损,俗称割肉。既然判断失误,就要承认失败,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小子我就是不会止损,所以才会买了一支四十多元的股票一直捂到如今的六元多,看着损失不断扩大而欲哭无泪,只好准备留给子孙十八代。

这事想起来就伤心,说起来还丢人,不提它了,还是言归正传。

在高欢撤兵的同时,南路的高敖曹却在高歌猛进。

他率军沿着商山(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一路西行,势如破竹,很快就到了上洛(今陕西商洛)城下。

西魏的洛州刺史泉企也是个硬汉,毫不畏惧,据城死守。

泉企出身于洛州本地大族,智勇双全,在当地很得人心。

高敖曹猛攻不下,自己还被流矢所伤,其中“通中者三”——有三支箭射穿了他的身体,顿时昏死过去。

但硬汉就是硬汉,他刚刚苏醒过来,就立刻巡视部队,连盔甲也不穿,威风凛凛地继续组织进攻。

东魏军士气大振,西魏军则瞠目结舌,被三支箭射穿身体还能这么生龙活虎,难道他真是刀枪不入的超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说泉企是在拼斗志,那么高敖曹是在拼命;如果说泉企是勇悍之徒,那么高敖曹就是亡命之徒;如果说泉企的硬度相当于黄铜,高敖曹的硬度则相当于淬火后的合金钢,泉企再硬也硬不过高敖曹!

坚守十几天后,上洛城终于陷落,泉企兵败被俘。

然而高敖曹再猛,他也是血肉之躯,穿少了也会冷,受伤了也要疼,伤重了也得死。

攻占上洛城后,其伤势却日趋严重,他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便在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可惜我生前看不到四弟高季式做刺史了。

有人立刻报告高欢,高欢马上加封高季式为济州刺史。

硬汉高敖曹的命就是硬,几天后他居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身体刚有好转,他就决定率军继续西进,攻打蓝田关。

就在这时高欢传来了密令。

他这才知道,窦泰已经兵败身亡,高欢也已经撤军,他这一路成了孤军深入,四面受敌。因此高欢让他立即撤退,而且特别强调,由于道路艰险且敌军势大,要他只身返回就可以了。

但高敖曹本是义薄云天之人,与他手下这帮将士们情同兄弟,怎么可能忍心抛下他们不管呢?

他让降将杜窟担任洛州刺史,自己则带着泉企等战俘撤回荆州,经过连番苦战,最终全军而退。

不久,泉企的儿子泉元礼、泉仲遵等人联络城中大族,杀掉杜窟,宇文泰随即任命泉元礼为世袭洛州刺史,洛州则重新回到西魏手中。

至此,高欢对西魏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失败结束,史称“小关之战”。

同类推荐
  • 大秦武夫

    大秦武夫

    少年白承,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个乱世拼杀不休!
  • 隋末大帝

    隋末大帝

    床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昏暗的油灯光显的整个房间有种莫名的压抑。外面还是晴朗的下午,但房间里却如同另外一个世界一般。没有窗户,墙壁也不算太隔音,依稀能听到户外的鸟叫。皇长孙杨俨却是一副傻傻的样子,就这样盯着四周的景色发呆。这是他来到隋朝的第四天。………………………
  • 三国志(下)

    三国志(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 至尊状元郎

    至尊状元郎

    林科荣被穿越了,因为在另一个时空中有一个也叫林科荣的家伙吃了有起死回生功效的千年蟾蜍,结果就把现代的林科荣的灵魂给召唤了!还好穿越后的林科荣还有一个状元头衔,结果不久,林科荣就发现自己真是倒霉,因为前任林科荣给他留下了一大摊子破事,状元的功名被剥夺,被迫从军,一切从头开始……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热门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我本兵王

    我本兵王

    IfightforChina!这不是那一枚臂章上的文字,而是我内心镌刻的使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
  • 独占王宠之绝代商妃
  • 无敌战尊

    无敌战尊

    海底世界,修真者已经扎根,建起一座座仙气缭绕的宗门。修道不只问长生,还需争资源,修资质,叩动生命壁垒,方可夺天地造化,返璞归真。王不凡,区区一介凡人,叩动灵湖大门三次而不破,受尽世人冷眼,终有一日,灵湖大门被寸寸推开,紫府光亮普照万里。原来,他不是天资愚钝,资质顽劣,而是先天紫府。有道是,长生不死可称仙,一手遮天方为尊。王不凡道:“用数载光阴叩动灵湖,踏上长生路,不问余生多少年,只求掌握自己的命运,成无敌战尊。”
  • 绝世神王

    绝世神王

    叶轻侯,作为今世界最大地下军火商家族一员,祖父曾与斯大林和罗斯福共进晚宴!自己却在开着运输机走私军火途中,遭自己兄弟姐妹出卖,被美制爱国者导弹击落后,穿越到中土。穿越了!没关系!只要这个世界有人就好!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有纷争,还能不用兵器么?以中土诸神的名义发誓:愿这个世界每人都有一把哥贩卖的灵兵,愿你憎恨的人早日下地狱,愿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安乐!愿我能成为绝世神王!
  • 吞妖

    吞妖

    人道沉沦,群妖并起,一个吊儿郎当的大学生带着一个绝色美女踏上了除妖之路··
  • 幕学举要

    幕学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心本无尘

    心本无尘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清新、淡雅之中显露真性情!林宇说:“我手中的不是剑,是人生;我心中本无剑,唯有情!纵有翻天覆地、摘星拿月之能,也只愿手捧一杯清茶,伴着清风,迎接朝阳散射的第一缕光辉。”喧嚣的城市,怒吼的世界,疲惫躁动的心;玄幻的构思,温暖的情节,让心本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