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500000043

第43章 伦理道德散论 (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去了的事情现在再提,似乎已经没有价值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出版于 1846年的《舒迪秘鲁游记》,可以了解一下那些军官在虐待秘鲁士兵时都用了哪些手段和花样。但是我们无须在地球另一边的新大陆寻找其他例子。1848年的英格兰,通过各类报纸的披露,我们可以发现,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不是一宗,而是上百宗丈夫殴打妻子、妻子杀害丈夫、夫妇两人接二连三毒死自己孩子的案例——一些父母还采用饥饿、虐待的手段将儿女慢慢折磨死。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能够从众多的殡葬联合会那里领取派发给他们亲人的安葬费。为了能领取到更多的钱,这些父母会同时在多家,有时甚至多达二十家联合会给自己的孩子作登记。对此,我们可以参阅 1848年 9月 20、22和 23日的《泰晤士报》,来具体了解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因此,这家报纸呼吁政府取缔那些殡葬联合会。而 1853年 12月 12日出版的《泰晤士报》,再一次报道、纰漏了人们的这种恶行,并对此发出了严厉的指控。

当然,这种报道是记录人类罪行的档案中最为黑暗、丑陋的一部分;但是所有这些暴行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的根源,都是缘于人的内在以及与生俱来的本性,即泛神论者“不折不扣”的神祗。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巨大的自我意识,它能够轻而易举地挣脱法律的束缚。我们可以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看到这种情形,而在大事上的表现则可以根据历史书来了解了。现在,人们已经承认:欧洲列强之间的实力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这一点,人们都十分紧张地予以关注——难道这不是承认人类就是弱肉强食的野兽吗?一旦窥见弱者出现,难道他们会原地不动,而不猛地扑过去吗?难道我们每天在小事情上面没有亲眼目睹这种特性吗?与人性中这种无限的自我结伴而行的还有隐藏在我们心中的憎恨、愤怒、嫉慕、怨恨和恶意。这些郁积在心中的东西,就像毒蛇牙里的毒液,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喷发出来。而那时,人就变成了一个挣脱了镣铐、肆无忌惮、凶狠残忍的魔鬼。如果没有等到合适的机会,那么最终它就只能抓住一个极其微小的机会,而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将这些发作的借口在想象中放大:

一个微小的机会就足以让我们勃然大怒。——尤维纳利斯《讽刺诗》

那么,现在它就可以尽情地小题大做一番。平常,我们对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而且经常以一种熟悉的说法来评价此事,即“借题发挥,一吐怨气”。同时,我们的确发现,当这种情形恣意发作时,如果没有外界的抵抗,那么在发作结束后,人们的心情就会好很多。甚至伟大的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发怒有时也能带来快感(《修辞学》);他还补充了荷马那段“发怒比蜜糖还要甜”的理论。当然,我们并非仅仅喜爱发泄愤怒,还放任与愤怒相关的憎恨——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急性病和慢性病。

憎恨是维持更加长久的快意:

我们匆匆地相爱,却不紧不慢地仇视着对方。

——拜伦《唐璜》

戈比诺在《论人种间的不平等》一书中,将人称作“十足的凶恶动物”。对于这种说法,人们自然感到不舒服,因为人们会对号入座想到自己。可是戈比诺说得一点儿没有错,因为只有人才会纯粹地为了伤害别人而去伤害别人。而其他动物除了为了满足饥饿,或者处于打斗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们是不会作出故意伤害动物的行为的。据说,老虎会捕杀比它的食量还要大的动物;它们残杀其他动物的目的只是为了吃掉它们,而老虎的行为正印证了法国的一句谚语“眼比肚大”;动物也不会为了纯粹地折磨自己的猎食对象而折磨它,可是人类却是这么做的,也正是这一点形成了人的魔鬼特性——这比纯粹的动物性恶劣百倍。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一特性在大的程度、规模下的表现,而它在微小事情上的显现也同样清晰——我们随时随地有观察的机会。

举例来说,有两只小狗正互相追逐、玩耍,看上去十分可爱、平和,这时如果出现了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孩,他就会无一例外地用鞭子或者棍子使劲抽打,企图分开它们,由此显示出即使在很小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十足的凶恶动物。甚至在成年人看来漫无目的的讥笑和恶作剧都是出自这个根源。再比如,假如我们表现出不希望受到打扰,或者,对一丝不便感到不适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人纯粹是为了打扰别人而打扰别人,给别人带来不便。“十足的凶恶动物”。既然这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必须谨慎,不能露出对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感到愉悦,因为别人一旦知晓这些,就会有人做出与那个狱卒一样的行为:狱卒发现他管理的囚犯费尽心机寻找一只蜘蛛,并且将其驯服,以便从蜘蛛身上找到消遣,在狱卒发现了他的这个看来十分巧妙的办法以后,马上一脚就把蜘蛛踩死了。想必这就是“十足的凶恶动物”了!所以,其他动物从本能上害怕见人,对于这“十足的凶恶动物”来说,即使是看见人的痕迹的情况下都会心生恐惧。但即便是这种情形,本能与直觉却不会欺骗动物。

有关人的恶劣本性在更大程度以及在更大规模上的显现,我们已经作过相关论述。所以,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确实存在着某种野蛮的兽性——一旦机会来了它就肆意咆哮、张牙舞爪,就会伤及无辜,甚至毁灭那些阻止自己发威作恶的人。其实,这种野蛮兽性便是人类打斗欲与战争欲的根源所在。也正是这一原因——人们的智力——这是类兽性的看护者——担当着如此繁重而巨大的任务,尽其最大所能地抑制着这种兽性的爆发,把它控制在一定程度、范围之内。当然,人们完全可以把人的这一兽性称之为根本的人性恶,对于那些把字词当做解释的人,这些起码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我对这一特性所作的解释是:因为生存意志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生存过程中没完没了的痛苦折磨,所以它就企图通过在他人身上制造痛苦,从而使自己的苦痛得到某种程度的减轻;但这种做法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恶毒和残忍。在此,我们还可以补充以下这一点:正如康德所言,物质只是存在于膨胀力和收缩力的对立作用之中,同样,就人类社会而言,也只能利用人的憎恨(或者说是愤怒)与恐惧形成的互相对立、牵制的作用而

组成。因为假如没有相应程度的恐惧来抑制我们的怨恨本性,那么,这种怨恨心理就很有可能令每个人都成为杀人犯;同样,假如愤怒不曾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并时刻监察着别人,那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所有小男孩都会取笑和捉弄的对象。

但人性之中最糟糕的特性莫过于对别人的痛苦始终感受到的快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灾乐祸。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与残忍紧密联系,并且,此二者的关系的确就如同理论与实践一样。总而言之,幸灾乐祸占据了同情本应置身的位置,而作为幸灾乐祸的对立面,同情却是货真价实的公义与博爱的真正源头。从另一种意义上分析,嫉妒和同情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只要嫉妒产生的原因是别人处于与上面所述相反的情形,亦即处在良好的境况。因而,嫉妒与同情的相互对立首先在于诱发嫉妒产生的时机,然后,嫉妒才可以作为一种结果展现在感觉本身这样一种形式。所以,虽然嫉妒并不值得提倡,但却是情有可原,并且通常来说也是人之常情。相对而言,幸灾乐祸却是魔鬼具有的特性,它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简直就是地狱发出的恐怖笑声。正如我前面所述,幸灾乐祸恰好现身于同情本应该占据的位置;但嫉妒却只会出现在还没有引发我们同情的时机的情形之下,并且恰恰是在截然相反的情形才会出现。作为与同情相对立的情绪,只要是受限于上述程度范围之内,那么嫉妒就算是人之常情了。

确实,恐怕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这种情绪的缠绕。因为在看到别人享有的快乐以及占有的财产时,我们往往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足——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这种感觉不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比自己更幸福的人的那种憎恨的情绪,但真正意义的嫉妒却刚好就是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如果不是由于别人交到的好运或者得到纯属偶然的机遇,抑或是获得的他人眷顾等,而仅仅由于别人获得的是大自然的赐予,自己就妒意浓浓,妒火中烧——那是万万不应该的,因为所有与生俱来的东西都有着其形而上的基础。亦即这样的安排有着更高层次上的公正与合理。也可以说,这是神灵的一种恩赐。但很不幸,嫉妒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于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异素质,嫉妒偏偏是最难消除的。所以,在这世上的那些具有非凡头脑智力甚至于天术思想的人,如果其不能横眉冷对嫉妒者视他们于无物的话,那他们就一定要首先乞求别人原谅自己具有的先天才能才行。

也就是说,假如说别人的嫉妒纯粹是起因于财富、地位或者权力,那么这样嫉妒通常还可以与嫉妒者们较量一番,因为这些嫉妒者们会顾及在某些情况之下,他们毕竟还可以指望从其嫉妒对象的手里得到一些帮助、接济、保护和提携,或是从这些人的享受中分得一杯羹;又或者,起码能够获得与这种人建立联系、沾上这些尊贵之人身上所折射出的余晖的机会,甚至是分享这种人在某方面的荣耀。获得诸如此类恩惠的些许希望总还是有的。相比而言,对于大自然的纯粹馈赠和个人自身的优越素质,比如女人的美貌以及男人的智慧,我们于内心无法驾驭自己的嫉妒,因为对于我们,不存在上述诸如此类的希望与安慰。这样,除了对这些受惠者怀有的满心苦涩和无法逝去的恨意以外,再无其他。因此,现在他们唯一仅存的愿望就是采取行动对这种人实施报复。但那些嫉妒者们的处境又是相当不幸与尴尬的:一旦别人得知自己发出攻击的原因仅仅是出于嫉妒,那这一切攻击就顿时全然失去了威力。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被小心谨慎地掩藏起来,就如那些不敢见光的肉欲的罪过一样。嫉妒者只能费尽心机,狡猾地先将嫉妒乔装打扮一番,然后在别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自己嫉妒的对象暗下毒手。

例如,他们会对别人身上那些吞噬着自己心灵的优异素质一无所知、熟视无睹,并且,脸上始终带有一副心无邪念、至纯至善的表情;对于别人的优点,他们既无听说,也无感觉,可真是从来不知道。这样的嫉妒行为也就把人打造成了伪装大师。这些嫉妒者心思缜密地将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完全忽视——恰恰是这个人的闪光素质在蚕食着自己的内心;他们不但没有意识到,甚至有时完全忘记了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但私底下,嫉妒者却用尽浑身解数,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杜绝能让这些优异素质展现和被人了解的任何机会——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头等大事,一切都得为此让路。之后,这些嫉妒者就藏于黑暗处,对其嫉妒的对象加以指责、挖苦、嘲笑和中伤,就像蟾蜍从其洞穴中喷射出的毒液一样。他们会同样全力以赴地热情讴歌微不足道的人,赞颂本行取得的平庸成绩,甚至于拙劣之作。一言以概之,他们成了善于谋略的隐身普鲁特斯(希腊神话当中善变外形的海神),目的就在于隐藏嫉妒,诋毁对方。但这样做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有经验的一眼就可以识别这套把戏。一般情况下,嫉妒在其对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畏缩与躲避就已经把他自己出卖了。

所以,引发别人嫉妒的素质越是优异,那么对于具备如此素质的人来说,他就越加陷入孤独状态。因此,美貌的女孩子往往缺少同性朋友。嫉妒还会通过不明来由的憎恨情绪暴露自己——这种憎恨通常抓住的是最细微并且只是靠想象出来的借口而突然爆发。虽然嫉妒的家族分布甚广,但我们仍旧可以从人们众口一词的赞美与自谦中一眼识别嫉妒的存在;而把自谦列为美德行列的做法就是为了令平庸之辈获利而想出来的狡猾办法。因为自谦说明一定得具备容忍拙劣和鄙陋的能力,所以,自谦成为美德恰恰就暴露了拙劣与鄙陋的存在。

当然,没有什么会比看见别人私下里暗暗被嫉妒折磨并疲于玩弄手段更让我们的自尊与高傲受用的了。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嫉妒总是与憎恨相伴相随。我们一定要提防别让怀有嫉妒之心的人成为自己名不副实的朋友。所以说,能够发觉别人的嫉妒之心,对于我们自身的安全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素质。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琢磨透彻、准确把握别人的嫉妒心理,从而能够破解他们的骗术,因为嫉妒的人随处可见,并且总是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活动在我们的身旁;或者,就有如那些有毒的蟾蜍时常出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我们没有必要对这种人充满宽容和同情,相反,我们的行为准则应该如此:

同类推荐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生命信息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管理的人本哲学思考

    本书包括信息世界的哲学解析、灵魂信息论、人的自需属性、人的共生属性、人性的基本矛盾、科学的长生不老等共七章内容。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风清云静

    穿越之风清云静

    身为现代女子的你,遇上飞机失事,意外穿越到古代一个名叫云相依的姑娘身上。与腹黑闷骚的锦平王爷、温柔霸道的太子殿下、骁勇善战镇国将军、温文尔雅的状元郎之间的爱恨纠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本书就我国当前的职务犯罪(腐败)问题作了一点实实在在的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对解决当前我国腐败问题提供一点思路和理论上的支持。
  • 重生之张辰秀

    重生之张辰秀

    80后回到1975年,父母双亡还有一个哥哥,70年代是什么?对80后来说那简直就是个非常棒的时代,读完大学还包分配,还分住房……但实际生活起来,却并不像她想得那么美好……
  • 本草验方治百病

    本草验方治百病

    《本草验方治百病》以病为纲,分列内、外、儿、妇、男、骨、皮肤、肿瘤、润肤驻颜等病系,共数千余首处方。既收编有常见病,又收编有疑难顽症、奇难杂症、急症、危重症等,并有内治、外治等不同治法。所列各方具有历代效验的代表性,堪称珍贵。《本草验方治百病》所列各首方药,诚然历代沿用不衰,而疗效确切,堪称必效。而配伍谨,药源易得,不失便、廉、快、验,易学易用、易推广之特点。对症用方,确是一本既适用与患者的极好参考书,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珍存价值。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人道枭雄

    人道枭雄

    此书重写,并更名为《奸雄志》,正式发布于起点中文网,大家输入书名进行搜索即可!
  • 超级镜像

    超级镜像

    未来的世界,修炼者掌控一切!追求长生的练气士,拳破惊天的武修者,毁天灭地的魔道士,驾驭鬼神的阴阳术士,神奇多样的魔法,忠贞不屈的骑士,彪悍强大的斗士,神秘莫测的异能者。。。偷窥?我有镜之世界,掌控镜像世界来去自如!群殴?我有镜像召唤,超级打手一群群!一切尽在超级镜像!本书属于慢热爽文,内容十分YY,观看本书的时候,请自备纸巾。。。(想歪的全部去面壁,嘿嘿。)
  • 细节决定人生

    细节决定人生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启禀陛下王妃要跳槽

    启禀陛下王妃要跳槽

    【她,对情敌】“老子生来就是卑鄙无耻,卑鄙无耻是老子的代号,你若再勾引我家美男,老子不但要劫持你全家,老子还要炸了你老屋,刨你家祖坟,强暴你爹一百次。”【她,对不爱的人】“老子对着天地良心发誓,老子真的对你没有分毫非分之想,老子要是看上你,马上戳瞎自己的双眼,有河跳河有江跳江,老子相当确定以及肯定。”【她,对美男】“美男,让老娘摸一把再走.......”“帅哥,胆子粗的话就陪老娘睡一觉,我保证不碰你。”“给老娘耍性子是不,真是三天不挨打就要上房揭瓦了................”【她,对属下】众弟子高呼:“凤凰灵教,惩恶扬善,功德无量,明月飞刀,无坚不摧,盖世无双,凤凰教主,洪福齐天,天下独尊。”她摆摆手:“诶诶诶,别喊了,喊了几年老子都不习惯,把洪福齐天和天下独尊改了,改成艳压群芳,牛逼哄哄,来,念一遍。”众弟子嘴角一抽,还是硬着头皮喊道:“凤凰教主,艳压群芳,牛逼哄哄!”【她,对仇人】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一刀致命,毫不留情。【她,眼中的自己】“内涵与美貌兼并于一身的绝代佳人!才气!多金!勇敢!气质!浪漫!稳重!幽默!大方!温柔!体贴!善良!专一!忠诚!哎妈呀,太多了,这些都是爷的代名词,爷自小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和爷接触久了,自然而然就会被我以上优点吸引,深深爱上爷,不可自拔。”众人无语扶额,专一?都已经强抢N个美男还叫专一?她是在说醉话吗?============☆他,玩世不恭一世,却因一朝穿越,从此为她疯为她狂,为她神经错乱不正常。☆他,背负着艰巨使命与责任,却因她,放弃所有,与世为敌。☆他,心狠手辣,淡漠无情,却为她热血沸腾,守护一世。☆他,女人万千,荒淫无度,却甘愿为她抛弃荣华,舍弃江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她,看似最有情,实是最无心。看似最花心,实是最长情。看美男如何争夺江山,看美人如何尔虞我诈,看他们如何相爱相杀,看她终究选择哪个他。看她如何摇身蜕变,看她如何步步为营,看她如何走向人生最巅峰!★温馨提示:本文属诙谐幽默、搞笑型正剧,且相当轻松愉快简单粗暴易懂,情节紧凑。偶尔有小虐情节,只为舒缓你的神经。★此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绝不平庸,结局也会亮瞎你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