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09

第9章 匈奴犯边

上一讲讲到刘彻当太子期间,国家潜在的危机逐渐显现,诸侯坐大、豪强横行这两种危机,正在严重危害着中央集权的统治。如果说这些来自内部的危机是『内患』的话,那么,还有来自北方匈奴骚扰与侵犯,正威胁着大汉天下的统一主权,这就是『外患』。对这种外患,少年刘彻更是有着切肤之痛。

上一讲讲到刘彻当太子期间,国家潜在的危机逐渐显现,诸侯坐大、豪强横行这两种危机,正在严重危害着中央集权的统治。如果说这些来自内部的危机是“内患”的话,那么,还有来自北方匈奴骚扰与侵犯,正威胁着大汉天下的统一主权,这就是“外患”。对这种外患,少年刘彻更是有着切肤之痛。

公元前152年,五岁的刘彻遇到了一件伤心之事,那就是他的姐姐即将远嫁北方的匈奴。史书上将这次事件称作“遣公主嫁匈奴单于”(《汉书·景帝纪》)。这里的“公主”,即指汉景帝的女儿。

那么这位远嫁的公主是不是刘彻同父同母的姐姐呢?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说这位远嫁的公主是王夫人生的二女儿,是刘彻同父同母的二姐南宫公主。查阅史料可知,刘彻母亲王夫人生了三个女儿,老大平阳公主,老二南宫公主,老三隆虑公主。按照汉制,公主一般都嫁给列侯,并且以列侯的封号作为自己的称号。老公叫某某侯,她们跟着叫某某公主。刘彻的大姐之所以叫平阳公主,因为她嫁给了平阳侯曹寿;二姐之所以叫南宫公主,因为她嫁给了南宫侯张坐;老三之所以叫隆虑公主(或说是刘彻姐,或说是妹),因为她嫁给了隆虑侯陈蟜。三位公主都名花有主,不可能会分身术,又嫁到匈奴去。可见《汉武大帝》中对此作了文学演绎,并不可靠。

但不管怎样,这位远嫁的公主都是刘彻同父异母的姐姐,是亲的。刘彻每次听母亲王夫人说起出嫁匈奴的事儿,就会看到悲惨的场面:母亲和姐姐们都会以泪抹面,都会感叹大漠的苍凉,都会痛恨匈奴的野蛮。而今,人间悲剧终于落到自己的姐姐的头上,刘彻不由得悲从中来。

姐姐远嫁地狱般的匈奴,在刘彻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感伤,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父皇会把自己的金枝玉叶嫁到这样的地方去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看着国家每年都要给匈奴免费奉送大批生活物资,刘彻渐渐明白了:姐姐远嫁匈奴,不是父皇狠心,而是高祖时制定的“和亲”政策惹的祸。只要这一国策不变,类似的悲剧今后还会发生。

那么,和亲政策是怎么出笼的呢?高祖制定这一策略有没有他的道理呢?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一国策,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呢?

早在公元前200年,刘邦和匈奴打了一场恶仗,被迫制定了忍辱负重的“和亲”政策。

先来介绍一下对手的情况。匈奴是活动于大汉帝国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祖上与华夏民族应该是同源的。史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史记·匈奴列传》),可见他们是建立夏王朝的夏后氏的后裔,通俗地讲,是咱华夏民族同宗的远房兄弟。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栖。秦末汉初的战乱之际,匈奴趁机发展起来,其头目叫冒顿(?—前174年。前209年至前174年在位)单于。单于就是匈奴部落的首领。

阏氏

本义同“胭脂”,后代指匈奴单于的正妻。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冒顿单于是位心理学高手。他爹头曼单于先立他为太子,后来又变卦了,因为头曼喜欢的阏氏又生了小儿子,想另立小儿子为太子。就把冒顿派到月氏国去当人质。后来因头曼发兵攻打月氏,月氏要杀掉人质冒顿。冒顿偷了一匹马,逃回了匈奴。头曼见儿子出息了,就给了一万骑兵由他统领。

冒顿在月氏学会一门技术——制作“鸣镝”——一种射出去时会发出响声的箭。他训练自己的骑兵时定下一条规矩:我的鸣镝射向什么地方,大家就一起向那地方放箭,违反者斩首。先是在打猎时做试验,有人没有往冒顿鸣镝射向的地方射箭,结果被斩了;随后冒顿又拿自己心爱的战马做靶子,用鸣镝射之,有的人心想那可是老板的爱马,没敢射,结果被斩;再后,冒顿竟然拿自己的爱妻作靶子,用鸣镝射之,还是有人害怕真射死了美女,老板会翻脸,没敢射,结果被斩;最后又拿他老爹头曼单于的坐骑做靶子,结果鸣镝一响,人人都果断射向战马。他的这种训练方法,现代心理学家俄国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冒顿虽然不知道这个名称,却懂得怎么运用,至此他知道左右亲随已经训练成功。在一次打猎活动中,冒顿用鸣镝射向头曼单于,左右之人万箭齐发,射杀了老爹头曼,随后又诛杀了头曼宠爱的后妈和弟弟以及那些不听从自己号令的人,然后自立为单于。

冒顿上台后,消灭了东面强大的东胡,以及西边的月氏等国,“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军事力量强大起来。

公元前201年,冒顿率军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州),刘邦分封的韩王信投降匈奴。冒顿兵锋直指晋阳(今山西太原)。第二年(前200年)冬,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北上迎击。冒顿佯装败走,沿途留下老弱病残抵抗,将精兵藏了起来。刘邦求胜心切,一马当先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白登山,冒顿精兵四十万突然出现,将刘邦死死围在山上达七日之久。

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最后采用谋臣陈平的妙计,派人给冒顿的阏氏送了金银财宝和一副美人画,通过她的劝说,冒顿撤掉一面包围,刘邦部队才趁机突围而出。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刘邦脱围后的第一反应,是今后究竟该如何应对匈奴,以解除北方边患?所以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成了西汉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信侯刘敬第一个提出了“和亲”政策。刘敬本名娄敬,此前因建议刘邦定都长安,得到刘邦的信任,赐他姓刘。那么“和亲”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第一,汉嫁公主给匈奴单于做阏氏。

第二,每年奉送絮、缯、酒、米、食物。

第三,汉与匈奴约为兄弟。

可见和亲政策,就是通过联姻、赠予财物等方式,以求达到和平共处的外交手段。

刘邦刚打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原本没有把匈奴放在眼里,但平城白登山一战,改变了他对匈奴的看法。所以当刘敬献出和亲计策时,刘邦立马表态说:“善。”好好好,就这么着吧!他准备把自己和吕后生的长公主——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回去和吕后商量,吕后一听,痛哭说:“我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她嫁到匈奴去呢?”(《汉书·娄敬传》)刘邦一听哭声,也改变了主意,选拔了一个刘姓宗室的女儿假扮成公主,再拨付了大量财物,让刘敬带着前往匈奴和亲。历史上第一次和亲,就这样出台了。

其次,汉高祖制定和亲政策到底有没有道理?汉高祖同意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答应给匈奴嫁公主、送财物,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出于经济、军事力量的考虑。

首先,国家经济上太穷。秦末多年战乱,到汉朝初年,整个国家在经济上几乎是一穷二白。史载:“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当时的米一石要卖五千钱,和后来文景时期一石米卖三十钱相比,通货膨胀太严重,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饭,只好吃人,易子而食。刘邦也只好下令老百姓到汉中、四川去讨口要饭;至于当官的,生活也很清贫,皇帝要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拉的专车——钧驷,没有,文武大臣要坐车,只能坐牛拉的车去上班。这样的家底,哪能拿得出钱来和匈奴打仗?

其次,军事上较弱。刘敬对刘邦说:“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兵革,未可以武服也。”(《汉书·娄敬传》)说的是汉军的士气不足,因为多年征战,将士们已经有了厌战情绪,不可能用武力去解决匈奴问题。他这话只是指出了表面现象,没有涉及实质。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士们长期南征北战,个个都是老兵油子,打仗有经验啊!不正好是战斗力强的表现吗?实质的问题是,当时刘邦手下第一帅才韩信,已在头一年因涉嫌谋反罪被抓了起来,被贬为淮阴侯;其他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彭越、英布这些人,对刘邦一向都是有二心的。缺乏统兵打仗的军事人才,怎样打大仗、硬仗?所以平城之战刘邦才会亲自带队。汉王朝正是因为将帅人心不齐,和匈奴比起来,才会在军事上显得要弱些;如果手下将帅心齐,军事力量应该是远远超过匈奴的。这一点,估计刘敬肯定是看得很清楚的,只是嘴上不敢说,说了要得罪人呐;而刘邦呢,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刘敬点到为止,他也就心领神会。

现在的情况是钱也拿不出、仗也打不赢,刘邦只能忍辱负重,和匈奴和亲,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为国内经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内部功臣的整顿赢得时间。

第一次和亲之后,“冒顿乃少止”(《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就没有怎样来骚扰汉朝的北部边境,说明和亲这一策略是管用的。汉朝能从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稳步发展,进而打造出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和亲政策的功劳。如果没有这一政策,国家天天忙于和匈奴打仗,还怎么谈发展?所以说,刘邦制定和亲政策是有道理的。

当然,和亲政策也有其不好的地方。

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对中国历史研究影响深远。

刘敬对刘邦分析说:和亲不仅仅是权宜之计,可以求得短暂的和平,还是长久之计,可以用“和平演化”的方法解决匈奴之患。陛下把公主嫁给单于为妻,生下的儿子肯定能当太子,时间长了就能代替单于。这样一来,冒顿在世时,他是您的女婿。女婿总得善待老丈人吧;他不在时,您外孙就能接班做单于。匈奴的领导是外孙,大汉的天子是外公,哪有外孙和外公唱反调、干仗的呢?(《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这种说教和《阿Q正传》中“儿子怎能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论调,又有什么区别?难怪后世文人士大夫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讽刺。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以前的帝王,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态度,听话的就给糖吃、给好处,“怀之以德”;不听话的就揍他,“震之以威”,没听说过有通过嫁女儿来讨好他们的,简直是笑话!况且冒顿单于这家伙,对他自己的亲爹都视若禽兽而杀之,何况对老丈人呢?还能有什么客气的!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匈奴之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邦作为一代开国之君,他能不洞察这些问题吗?只是目前匈奴强大,自身虚弱,无法与之抗衡,不得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以获取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一旦自己强大起来,再来收拾这帮夷狄不迟。就和当年在鸿门宴上向项羽装孙子是一样的,等自己发展起来了还不是把项羽给灭了。我敢肯定,在刘邦心目中,绝不会把和亲当成长久之计,他不会相信用自己外孙当单于的办法,可以消除匈奴之祸,那只能是痴人说梦;而只会相信自己的孙子有朝一日强大起来,才能一雪国耻。和亲只是暂时的,忍忍吧,儿子孙子们!

其三,和亲政策在刘邦之后的推行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由此直到公元前180年,汉朝进入汉惠帝、吕后执政时期,“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书·高后纪》),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对匈奴的骚扰,还是用和亲的办法来摆平。

此时的冒顿单于,已经骄狂得不知天高地厚了,竟然于公元前192年给吕后写了封求爱信,信中说道:“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书·匈奴传》)那意思是你死了老公,我死了老婆。咱俩都是单身,孤独寂寞不快乐呀。不如你嫁给我好了。吕后这时已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了,冒顿不是真的要向她求婚,而是戏耍一国之主,在试探大汉王朝的忍耐底线。

吕后见信非常生气,“高后欲击之”(《史记·匈奴列传》),干脆打他一仗以泄心头之恨。结果手下大将纷纷劝说,说高祖刘邦那么厉害,都被冒顿围困在平城白登山,差点儿回不来。吕后也明白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只好强压怒火给冒顿回了封信:单于没忘了我这老太婆,还给我写信,让我感到很恐慌。“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坠落,行步失度”

(《汉书·匈奴传》),仔细想来,我已经年老色衰,头发没剩几根了,牙齿也落得差不多了,走路也摇摇晃晃了,哪里配得上您呢!只有给您送两驾高级轿车和几匹宝马,让它们来陪伴您吧!当然另外还是选了一位宗室美女嫁与冒顿,双方继续和亲。

白登之围和致书求婚,是汉初外交史上的两大耻辱。我估计汉朝统治者肯定是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题材,代代教育下去,反复告诫子孙们不忘国耻。以至于多年后,汉武帝刘彻大败匈奴后,在太初四年(前101年)发布的诏令中,仍念念不忘这两大国耻,说:“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史记·匈奴列传》)春秋时期,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夷王三年,齐侯因此被周夷王活活烹杀。齐人哀之,谥为哀公。自哀公开始,传九世到齐襄公姜诸儿,齐襄公出兵灭纪国,为齐哀公报仇。齐襄公是齐桓公的兄长。《春秋》三传对此事曾有争议,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家仇只论五世。《公羊传》认为国仇不受世代限制,提倡复仇的“春秋大义”。说明汉武帝刘彻从小耳闻目染,大人们都是把这两桩事当作奇耻大辱来教育后人的,所以他要报几世的国仇。

白登之围和致书求婚,反映了汉初二十年的外交屈辱史,从高祖制定和亲政策,到惠帝、吕后执政最后一年(前180年),在这二十年间,社会经济正在恢复之中,尚未发展成熟,统治者不得不对强悍的匈奴委曲求全。那么,到文景时期,国家实力已得到提高,汉朝统治者还会推行这屈辱的和亲政策吗?

同类推荐
  • 一代是怎么练成的

    一代是怎么练成的

    “二百年前,一群野人靠着‘留发不留头’征服汉民族;二百年后,我们这群囚犯也要靠着‘留发不留头’夺回汉人的大好河山!”“小小高丽,鼻屎大的国家也敢进攻辽东?马上出兵平了他!辽东需要人力!”“一个殖民公司,竟想带一帮阿三用大炮轰京城?抄后路包围他们,一个也不要留!”“毛子又来提出领土要求?我还想提呢!对毛子提出领土要求,我要整个远东!”“倭寇?什么东西?组织几个高丽附庸军,让他们去征服倭寇,正好反衬出皇家帝国军队的正义性!”“没有粮食?南亚粮食多啊,想办法多拉回来点。不好横征暴敛?你不会组织大和附庸军去横征暴敛吗?他们都是临时工,出了问题直接辞退就行!”“土著不听话?不要紧,帝国庞大的领土需要大规模基建,去招工吧,多招点!”狂想,自1838年萌芽......建了个群,群号:324481691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加入,一起讨论后续情节!
  • 明朝追美记

    明朝追美记

    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千年;曾经的现代小职员,转瞬间成为了孤家寡人。没有随身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穿越福利;唐风的穿越人生,刚刚开始。金陵发迹,金殿扬威;他是极品才子、他是大明奸商、他也是黑道老大,皇家公主、大臣千金美女江山一肩挑,古代生活乐逍遥!本书纯架空、轻微YY;只为给大家带来一个轻松、欢快的古代生活故事;喜欢本书加群:561376488,朱颜恭候大驾!??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简介武术圣地——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的一代笨僧周友,从小胸怀替父报仇、驱逐鞑虏、保家卫国的梦想,在少林寺苦学武功后,因为偷看一场《杨家将》喜剧,毅然进京参加武科举,意图考中武状元,挂帅出征镇守边庭,由此,引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跌宕起伏、千折百转的经历,终于让一个草根儿笨僧成就为一代英雄,成为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唯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证明的“一代僧帅”。
  • 我的三国奇梦

    我的三国奇梦

    汉末三国,是热血男儿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传奇无数。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极爱三国文学。一次放暑假,因太累,抱着本《三国》入了眠,然后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他将重新束造那段传奇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梦魇夜惊魂

    梦魇夜惊魂

    梦魇与夜惊都是一种可怕的梦境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反应,都会伴着明显的惊恐表情与怪异声响。然而不同的是梦魇吓自己,夜惊吓别人。生活在梦魇与夜惊之中,不断轮回往复,久而久之,便分不清现实与虚幻,白天和黑夜。在这里,梦即是现实,夜即是白昼。
  • 帝后妖星

    帝后妖星

    母亲大大为了去异世与父亲大大双宿双栖,狠心丢下萌萌哒的小安殇,仍人欺凌,简直坏到不行。还是绯玦好,绯玦会对自己很温柔,会教自己大道理~绯玦说:他们欺负你,欺负回来便是。绯玦说:不用留情,有事,我担着。绯玦还说:谁惹你不开心了,教训他们就是,你教训不了,我来。自己躲着哭是怎么回事他却说:你,其实可以多依赖我一些。
  • 二战史·超级战神

    二战史·超级战神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灵动大陆.A

    灵动大陆.A

    穿越的黑帮老大,遭遇异界,特殊的历练,牛逼的能力,抱得数个美人归,一己之力,一统天下。一起来看二逼主人公超神的传奇吧。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酷王爷之爱妃太刁蛮

    冷酷王爷之爱妃太刁蛮

    因为一场仙界的失误,事出有因,原来是月老他因喝醉了酒,因不小心牵了两个不该在一起的人,以至于那女的寻死,找上了阎王爷,再禀告了玉帝,玉帝大怒,罚月老将此事负责完好,将功补过。。。。。。。。
  • 逆天三小姐:首席特工

    逆天三小姐:首席特工

    云笙大陆公分为五个国家,云笙,东岳,西玄,南御,北殷。楚悦曦,西玄国左相府嫡出三小姐,
  • 少时之我是西卡

    少时之我是西卡

    重生在少女时代,与少女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友情,亲情,爱情将会交织出一个别样的故事。本人第一次写作,本书将会走温馨流。争取努力到底,绝不太监,望支持。
  • 微小说语录

    微小说语录

    微小说,每一则都触动你的心,微小说像孩子一样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核桃家园

    核桃家园

    小小核桃乾坤大,里面要啥就有啥。真的,骗你是小狗,这个空间里,不光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弯弯的年龄河,还有你所喜欢的人!父老乡亲的亲情,更有那纯朴的农村小萝莉。当然还有你想不到的珍贵产品。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南瓜、西瓜、冬瓜、哈密瓜……有没有北瓜?哦,不光是瓜,还有玉米花生茄子辣椒西红柿,对了,还有东北参,西洋参,哇,还有黄金一般金贵的虫草!而更神奇的是,这个空间是可以升级的!一旦升级成功,它就任你操纵,成为你的自由而富饶的王国!当然了,升级是需要付出劳动的哦!家园群:715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