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43600000018

第18章 李广难封

前面讲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改无为而治的老套路,转而实施大有为之政,在政治、教育、法律等方面推行儒家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他又是如何运用儒术中『尊王攘夷』的理论武器,来应对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匈奴犯边这三大危机的呢?他会从什么地方最先开刀呢?

前面讲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改无为而治的老套路,转而实施大有为之政,在政治、教育、法律等方面推行儒家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他又是如何运用儒术中“尊王攘夷”的理论武器,来应对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匈奴犯边这三大危机的呢?他会从什么地方最先开刀呢?

汉朝自高祖刘邦制定“和亲”政策以来,一直对匈奴采取忍辱负重的弱势外交。即使到强盛的文景时期,统治者也不愿和这个来自北方的侵略者以武力相见。汉武帝在决定“独尊儒术”的第二年,即元光二年(前133年),年节刚过,就召集公卿大臣集议。他先发言说:朕给匈奴嫁美女、送财物,但单于还不知足,经常来我国边境烧杀抢掠,搞得朕非常闹心。“今欲举兵攻之,何如?”我想发兵干他一仗,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看来汉武帝要先拿匈奴开刀。

汉朝人喜欢用“议”的方式来决定军国大事,有“朝议”“廷议”“驳议”“公卿议”等各种形式,说白了就是开会。依照我的理解,开会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民主集中制。一把手还没拿定主意,找大家开会,就让大家先说,最后选定最集中的那一种意见做决策。

一种是集中民主制。一把手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又不好搞个人说了算,也找大家开会,但自己先说,定下调子。下面的人一看老板既然是这种意见,无不纷纷附和,最后统一思想,形成决策。

汉武帝这次开会,选择的是集中民主制的办法。他先表明了态度,那就是要和匈奴开战。

于是大行令王恢抢先发言,表示赞同开战,其他人也跟着赞同。没想到御史大夫韩安国站出来反对,他说:高祖自白登山之围定下和亲政策,已经给五代人带来好处。这一基本外交政策,不能轻易改变。

王恢反驳说:圣王因时制宜,以前高祖和亲,是为了与民休息搞发展;现在国富民强,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匈奴逞猖狂?随即他抛出了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那就是他在头一年(前134年)和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富商聂壹商量好了,由聂壹去骗匈奴单于来马邑抢劫,汉军设伏进行围歼,如此这般,则“单于可禽,百全必取”(《汉书·窦田灌韩传》)。

王恢话音刚落,汉武帝大叫一声:“善!”

这一声,相当于拍卖师最后敲的那一锤,就这么定了,谁也改不了啦。其他大臣一看,谁还敢反对?一锤定音,从不拖泥带水,这就是汉武帝的行事风格。向匈奴开战的策略就这样定了下来,汉初六十余年的外交屈辱史将由此改变!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到这一年(前133年)六月,汉武帝集结了三十万大军,意欲一举歼灭匈奴主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作“马邑之谋”。

具体安排是这样的: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监督协调全面作战;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和材官将军李息率三万军队,待匈奴南下马邑后,由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出兵,从背后拦截匈奴粮草辎重;其余主力部队则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设伏,待匈奴一到,即围而歼之。

主力部队的指挥官之一,正是当时天下最负盛名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谁呢?

他就是后世传诵不已的飞将军李广。

李广是陇西成纪(甘肃通渭县)人,祖先李信是大秦帝国将军中的少壮派,曾大破燕国,俘获燕太子丹。《史记》称李广家“世世受射”,《汉书·艺文志》著录《李将军射法》三卷,说明他家确实有祖传的射箭秘技,不仅世世代代传授,而且还形成了教学课本。因此之故,李广的箭术盖世无双。汉文帝时(前166年),二十岁的李广参军抗击匈奴,射杀敌人无数,被升为中郎,即侍卫皇宫的卫士。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时(前154年),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以攻入昌邑城、斩夺叛军旗帜而扬名天下。后来被派到边境任职,历任上谷、上郡、陇西等七郡的太守。

他在担任上郡太守时,汉景帝曾派一名宦官带领军队跟随李广抗击匈奴。一天,该宦官率数十骑兵外出,遇见三个匈奴人,双方就干开了。没想到那三个蛮子箭无虚发,将宦官随行的骑兵差不多全射死了,宦官也受了伤,赶紧回来向李广汇报。李广听后说:“这肯定是匈奴的射雕人。”说完带上百名骑士就去追,亲手射杀二人,生俘一人,果然是匈奴中的射雕人。

刚将射雕人捆好上马,匈奴数千骑兵突然降临,看见李广只有百十来人,以为是诱兵,便上山摆好阵势,严阵以待。李广手下骑士慌了,想及时逃走。李广说:“我们离大军有数十里,如果现在逃走,匈奴必然追杀。如果不走,匈奴必然以为是诱敌之计,反而不会攻击。”于是,命令大家继续前进,到匈奴阵地前二里处下马解鞍。匈奴见状大为吃惊,不敢贸然行动。有一位白马将出来掠阵,李广立即上马带十余骑冲上去射死了白马将,然后回到自己阵中,解开马鞍,让马四处溜达,自己则和士兵们仰卧在地休息。这时眼看快天黑了,匈奴对李广的行为感到怪异,不敢出击。双方僵持到半夜,匈奴总觉得周围有汉军主力,只得引兵而去。到第二天早上,李广和部下平安回到军营。

由于李广勇猛善战,在汉文帝、景帝时期已经很出名了。典属国公孙昆邪曾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李广的军事才能,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赶得上,别老让他和匈奴硬干,万一挂掉,岂不可惜呀!汉武帝上台,“左右以为广名将”,于是调他到长安做未央宫卫尉,相当于侍卫队长。这次马邑行动,汉武帝专门点他为将,任骁骑将军,指挥主力部队伏击匈奴,其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军事长项,重创匈奴,最好能擒杀单于,以绝后患。

大军布置完毕,聂壹就去给匈奴军臣单于献计,说:“我可以杀了马邑县的令丞,开城投降,您可以尽享城中的财富。”军臣单于信以为真,就叫聂壹回去依计行事,自己率大军随后就到。聂壹回到马邑,与韩安国商量后,杀了一个罪犯,将头颅挂在城楼上,对军臣单于使者谎称自己已杀了马邑县令。

军臣单于闻报,立即率十万大军杀奔马邑而来。一路不见汉兵阻击,原野上牛羊成群,也不见放牧的人,军臣单于起了疑心。刚巧匈奴兵又抓住一名雁门郡的官员,威逼之下,这位当官的和盘供出了马邑之谋。此时匈奴前锋距马邑仅有百余里地,差点儿中了埋伏。军臣单于闻讯大惊,马上传令撤兵。

此时的李广,正带着部队在马邑附近山谷中严阵以待,他怀着难以按捺的激动情怀,等待着敌人的到来,等待着旷世奇功的来临。遗憾的是,他最终听到的是匈奴已经撤退的消息,但他还是要做最后的努力,立即挥师追击,可惜已经追不上了。

这时的大行令王恢则已经绕到了军臣单于背后,正准备拦截匈奴辎重。突然发现匈奴掉头撤退,知道计谋已经泄露。心念着自己只有三万人,单于则有十万大军,寡不敌众,不敢果断出击,眼睁睁看着匈奴人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马邑之谋就这样破产了,汉武帝大为光火。王恢临阵退缩,自知死罪难逃,自杀了。人们常说:要成就一件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完成;要坏一件事,一个人足矣!马邑之谋就是明证。没有雁门官员的变节投敌,没有王恢的临阵退缩,也许结果会大不一样。

然而这次行动却向一贯骄狂的匈奴表明了态度,咱大汉王朝不愿再忍辱负重了,和亲政策已成为历史。“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史记·匈奴列传》)年轻有为的大汉天子汉武帝,在儒家“攘夷”思想的指导下,正高高举起了抵御外患的利剑!利剑所指之际,便是抗匈烽火熊熊燃烧之时。

对于李广将军来说,马邑之谋的破产给他带来了两个字的结论:“无功”(《史记·李将军列传》)。一场胜券在握的拼杀,却在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到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场无言的结局,李广与这万世一遇的奇功擦肩而过。他只好回到未央宫,继续当他的侍卫队长等待新的机会。

公孙贺

字子叔,胡人后裔。汉景帝时为陇西太守,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封平曲侯。刘彻为太子时为太子舍人。刘彻即位后,升公孙贺为太仆。历任轻车将军、车骑将军、左将军,后官至丞相。征和二年因巫蛊之祸,全家被族。

公孙敖

义渠人,早年是汉武帝的骑郎,曾从馆陶长公主手中救下卫青。历任骑将军、中将军,多次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因功被封为合骑侯。晚年因妻子涉巫蛊案,腰斩死,全家被族。

四年之后,匈奴军臣单于挥师南下,在长城内外大肆抢掠。元光六年(前129年)春,汉武帝决定兵分四路进行北伐,李广终于等到了再度出征的机会。先来看一下汉武帝对北伐主帅的安排:

李广为骁骑将军从雁门(山西右玉南)出击。

卫青为车骑将军从上谷(河北怀来东南)出击。

公孙敖为骑将军从代郡(河北蔚县一带)出击。此人是卫青的战友加好友。

公孙贺为轻车将军从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击。汉武帝当太子时,此人曾经做过他的太子舍人,就是警卫员。

四位将军,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独立作战。

这次北伐,另一位英雄人物也脱颖而出了。那就是卫青。如果说李广是早已成名的传奇英雄,那么卫青就是即将诞生的时势英雄。

先做个介绍:卫青母亲卫媪原本是平阳侯曹寿家的奴婢,生了三个女儿: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后来卫媪与平阳县县吏郑季私通,生下卫青。卫青小时候,被送回父亲郑季家中,父亲给他安排的工作就是:天天放羊。郑季前妻生的儿子们从来不把他当兄弟看待,在这些人眼中,卫青就是小羊倌,是自家的奴仆。稍大后,卫青出落得一表人才,而且擅长骑术。一次随别人去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盯着他看。人帅呗!估计容易引人注目。看了后说:“你生就一副贵人相,以后能封侯。”卫青感叹地说:“我不过是奴仆生的儿子,能够不挨打受骂就心满意足啰,哪儿还敢指望封侯哟!”

后来,卫青不愿再忍受郑家人白眼相看,便回到了平阳侯家,做了骑奴,长期给平阳公主驾马赶车。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汉武帝来平阳公主府中看歌舞表演,一眼就看上了卫子夫,当天就把她“收归国有”,带回了皇宫,同时还带走了她的弟弟卫青。

卫青入宫后,被安排在建章营中当卫士。建元三年(前138年),卫子夫有了身孕,陈阿娇皇后醋意大发。汉武帝的丈母娘馆陶长公主刘嫖也气不过,心想就是卫子夫这贱人夺走了我女儿的爱,非要出气不可,但卫子夫已经怀上龙种,不敢拿她怎样,就拿他弟弟卫青开刀,派人劫持了卫青,准备干掉他。幸好卫青的战友公孙敖探知消息,邀约一些壮士救出了卫青。汉武帝害怕她们再度加害自己的小舅子,提拔卫青做了建章监、侍中。所谓侍中,就是长期跟在皇帝身边侍候的近臣。

到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儒术,准备在政治实践中大干一把,朝廷正值用人之秋,就把卫青升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是郎中令的下属,掌管朝廷议论,级别为一千石(《汉书·百官公卿表》),在朝中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到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决定北伐,他再次提拔卫青,任命他做车骑将军,担任一方面军的主帅,独当一面。

从公元前139年到前129年,十年时间,卫青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转变。其中既有他三姐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在起作用,更有汉武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胆识在起作用。当然,最关键的还得看他自身的造化。

卫青从上谷出兵,一路没遇到什么阻击,兵锋深入匈奴腹地,一直打到龙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附近。一说在今杭爱山脉东端。卫青此役,可能未至龙城)。龙城是匈奴的圣地,每年五月,匈奴人都要在此齐聚,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卫青所部斩杀、俘虏匈奴老幼七百余人,大胜而归。

公孙敖被匈奴打得大败而归,一万人折损了七千多。公孙贺一路没有遇到匈奴人,无功而返。那么大家可能都焦急盼望的是,李广将军的战果又如何呢?

先来看《史记》上的记载:“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意思是:李广部遇到的匈奴军队太多,被匈奴打败,最后被活捉。哎呀天啊!一个传奇英雄,竟然被活捉,确实让人太失望了!但失望归失望,也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还得客观地分析原因。司马迁说:李广兵败,是因为敌人兵多。

那么,李广这一出击线路上,敌人真的布置有重兵吗?会不会是司马迁为了美化李广,故意写成匈奴兵多,好为李将军挽回些颜面呢?我认为“匈奴兵多”的说法是靠得住的。

首先,司马迁与李广差不多是同时代人,两人也认识,能够接触到事实真相;再加上司马迁的史才史德,更是极令人佩服,那就是要秉笔直书,绝不可能戏说历史。他说的话应该是可信的。

其次,此次四路北伐,东西战线拉开有一千多里,敌人不可能每一线路都布重兵防守。所以有的部队就没碰到敌人,如公孙贺部;卫青部在路上也少有阻碍。这说明匈奴在战略部署上是分轻重缓急的,有的线路重点防御,有的线路一般防御,有的线路避而不战,正符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兵法战术。

第三,李广遭遇重敌,正是他的名气所致。就像现在有些明星感叹的一样,名气大了也是个祸害。李广自汉文帝时就与匈奴作战,被匈奴人传得神乎其神。所以这次战前,“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这人贤能、厉害,告诉部下:如果抓住李广,一定要活着送去给他看看,究竟长什么样儿!可见匈奴方对他的重视程度,派重兵对他进行防守和打击,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匈奴对从未带兵打过仗的卫青就掉以轻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让卫青乘虚奔袭,直捣龙城。

由上可见,李广这次被俘,确实是事出有因,或许我们应对他保持更多的宽容。

然而宽容不能代替现实。被俘的李广又伤又病,身体极度虚弱。匈奴兵用两匹马牵着一张吊床,将李广平躺在上,正押着他去见军臣单于。

那么,李广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呢?他能否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成功逃脱呢?

同类推荐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三国大宦官

    三国大宦官

    妇产科医生竟然穿越成东汉大太监蹇硕?随身附带的兑换药品系统激活时却被汉灵帝刘宏给打断?明明身上带了个系统,却不知道如何获得积分?且看蹇硕如何利用残缺不全的系统重新变成男人,并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正常……从后宫看历史,夹杂着一些不得不说的秘密……
  •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理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望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在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二十五史》以涵盖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而大放异彩。由于《二十五史》内容浩繁,文言文枯涩难懂,很多读者纵然想去研读,也是有心而无力。为此,《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特别甄选了《二十五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5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述中国历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科学简明的体例
热门推荐
  • 七破论

    七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泊秦淮

    泊秦淮

    一支白梅,羁绊一生。冷冷的梅香,是她一生逃不掉的劫。
  • 田间见鬼

    田间见鬼

    记得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述的一个亲生经历的故事.....
  • 联盟的曙光

    联盟的曙光

    介绍赛尔号的战神联盟和他们对立面暗黑战神联盟的故事。还有一些自创人物
  • 半痴半醉半浮生

    半痴半醉半浮生

    她以为他会是永远的敌人,可是他说我等了你那么久,你却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她以为他会讨厌我一辈子,可是他说一辈子那么长,他怕他没有办法再坚持。如果那枚戒指没有丢,可能他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如果大妈死的那天她没有逃走,可能也就不会和他有任何交集;如果她能早日放下仇恨,可能故事也会改写;如果……可是他说他感谢她逃走,感谢和他发生了交集,感谢故事并没有改写。她只是淡淡一笑,在他耳边轻声说着:“谢谢你,让我遇到了你。”
  • 创业其实并不难:创业人员心理和技术辅导

    创业其实并不难:创业人员心理和技术辅导

    创业是青年人的梦想,创业是有志者的目标。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市场要繁荣,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大家的敢想、敢干、敢创业。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求有志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应培养创业精神,树立创业的志向。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要想实现人身价值,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体融于发展的社会进步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生的价值。今天,知识经济的暖流已经浸润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创业提供了条件,也为创业拓宽了广阔的道路。
  • 妃常撩人:王爷在下求疼爱

    妃常撩人:王爷在下求疼爱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懒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了尽人皆知的凤府病秧子三小姐。他是偏偏佳公子,温润如玉是表象,笑里藏刀才是真。当一只黑心狐狸遇上另一只笑面狐狸——他俊美的脸带着捉摸不定的笑,“今夜美景良辰,爱妃不如翻我牌子,让我好好伺候?”她眉峰微挑:“今夜?不行,我有要事在身!”他的手已经探去衣内,动手动脚,笑容转黑:“不行?你说谁不行,不如就让本王证明到底行不行!”“喂喂,我没说你,我说的是,混蛋,快放我下来!”“春宵苦短,为王应该加倍努力。”他黑心黑肺智诱佳人入怀。她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无限吞噬

    无限吞噬

    “额错了,额真的错了!”“额从一开始就不该动那块该死滴板砖,如果额不动那块板砖,额就不会死,如果额不死,额就不会来到这个该死滴世界,如果额没来到这个该死滴世界,就不会沦落到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穿越之后成为世袭公爵,权势地位金钱一样不少,可习枫却没有半点兴奋,因为他头上还同时顶着这样的称号:绿帽王、废物公爵、太监驸马……【一翼星徒、二翼星士、三翼星师、四翼大星师、五翼星将、六翼星尊、七翼王者、八翼皇者、九翼武帝】如果诸君觉得本书还可以,烦请点击书页左边【加入书架】收藏一下,感激不尽,若是再能砸几张推荐票的话,那真真是极好的
  • 九天武尊

    九天武尊

    天下属于强者!武道可以通神,征战天下霸业!称作天下第一高手的圣王梁枫之子梁栖木被兄弟残害废掉了修为,却遇上神秘的凰女为其修补了经脉。天无绝人之路,拥有了第二次机会的梁栖木决定要勇猛向前,征伐武道的无上之路。一丝凤凰真血带来的神奇力量,神秘的体质充满未知的道路。强者恒强!梁栖木的实力随着血脉的激发,愈发的强大,但那,似乎还远远不到极限!凤鸣九天之上,当世武尊谁领风骚!?
  •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The Spirit of the Bor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