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0300000006

第6章 陈衡哲:笔名叫莎菲的才女

我们三个是朋友

多年来,胡适与陈衡哲的友谊传得沸沸扬扬,胡适对此一直持否认态度。但是一不小心,他还是留下授人以柄的证据:给女儿取名为素斐——素斐,即SOPHIA,亦即“莎菲”,“莎菲”正是陈衡哲的笔名与英文名。

胡适与陈衡哲的恋人任鸿隽是老朋友,他们在哥伦比亚读书时,任鸿隽与就读于美国瓦沙女子大学的陈衡哲谈起了恋爱,那是1916年。陈衡哲有一次来看望朋友时,胡适正巧外出,回来后听到大家都在谈论陈衡哲的美貌与才情,不免生出向往之心。在任鸿隽的介绍下,那年秋天胡适开始与陈衡哲通信。到第二年春天,两个人才首次见面,这一次是任鸿隽陪胡适专程去访陈衡哲。那时候两人通信已有四十多封,在书信中他们轻松愉快地谈论文学,有时候还不忘互相幽默一下。有一封信谈论的是彼此称呼的事情,胡适在信中有一首《寄陈衡哲书》:

你若“先生”我,

我也“先生”你,

不如两免了,

省得多少事。

陈衡哲在信中答:

所谓“先生”者,

“密斯特”云也,

不称你“先生”,

又称你什么?

下次寄信时,

申明要何称。

这些文友间的通信不能算情书,胡适是谦谦君子,即便暗中爱上陈衡哲,也不会轻易表白,因为任鸿隽是他的朋友,更何况家乡还有媒妁之言订下的婚约。而此时的陈衡哲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胡适不会轻易放下面子,去碰这个“钉子”。

可是面对陈衡哲这难得一见的才女加美女,正值青春年少的胡适想不爱都难,他与陈衡哲、任鸿隽成为十分亲密的朋友,经常一同出游,谈时代变革与文学主张。胡适特地作文《我们三个朋友》,在结尾处他写道:“又是一种山川了,依旧我们三个朋友,此景无双,此日最难忘,让我们的新诗祝你我长寿!”

回国后,胡适与江冬秀结婚,任北京大学教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掌舵人。任鸿隽回国后为筹办钢铁厂之事再度赴美,同时遵守胡适的嘱托为北大物色人才。在美与陈衡哲再度重逢后,任鸿隽对其展开狂热的追求,坚持独身的陈衡哲经过长时间思考后,接受了他的求婚,也接受了北大的聘请。陈衡哲写信告诉胡适:“他对于我们的结婚有两个大愿望。其一是因为他对于旧家庭实在不满意,所以愿自己组织一个小家庭,俾种种梦想可以实现。其二是因为他深信我尚有一点文学的天才,欲为我预备一个清静安闲的小家庭,俾我得一心一意地去发达我的天才。”作为老朋友,胡适当然祝贺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任鸿隽说:

“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指陈衡哲)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

这是任鸿隽的想法,也是胡适的想法,他一直珍视他与陈衡哲、任鸿隽三人之间的友谊。1920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首新诗:

我们三个朋友

——赠任叔永(任鸿隽)与陈莎菲(陈衡哲)

雪全消了,春将到了,只是寒威如旧。

冷风怒号,万松狂啸,伴着我们三个朋友。

风稍歇了,人将别了,

我们三个朋友。

寒流秃树,溪桥人语,

此会何时重有?

北大首位女教授

1920年9月,陈衡哲回国与任鸿隽举行了婚礼,胡适就像自己结婚一样兴奋。陈衡哲从南京到达北京后,胡适与任鸿隽一同到火车站迎接,当晚一起住在胡适家。第二天胡适陪同任鸿隽到陈衡哲家,拜见他的岳父岳母。9月16日陈衡哲、任鸿隽举行结婚典礼,胡适做赞礼,蔡元培为证婚人。陈、任二人采用的是新式婚礼,仪式简单,不讲排场,这符合胡适的一贯主张。胡适戏赠他俩的对联是:“无后为大,著书最佳。”

婚后陈衡哲来北大教书,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这其中胡适帮了很大忙。那时候江冬秀刚刚生了一个女儿,胡适急急忙忙安顿好家中一切,就忙着陈衡哲调入北大的事。他先找了校长蔡元培,蔡元培一听是才女作家陈衡哲,自然没有话说,他让胡适自己去落实。胡适找到史学系主任朱希祖,既然胡适找上门来了,朱希祖自然一口答应。

胡适十分高兴,马上将消息反馈给陈衡哲,可是陈衡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她思前想后考虑了老半天,向胡适提出,她想教西洋史。胡适再去找朱希祖,朱希祖为难地说:“系里早就安排好了别的老师,不便中途辞退,这情况你是很清楚的。”胡适当然知道朱希祖的为难,也不想给他添麻烦,便说:“陈女士是出洋回来的,教西洋史可以更适合一点。”最后朱希祖说:“让她先教西洋近百年小史,或者教英文也行,由她挑选。可是要教西洋史,只好等到明年再商量。”胡适表示同意,朱希祖就给陈衡哲排好课表。胡适满心欢喜地将学校的安排告诉陈衡哲。可是,陈衡哲是个事儿妈,麻烦又来了。8月底,胡适收到了她的一封信:“适之:我有两小事要和你商量:(1)我很希望星期六没有课。你和朱先生安排时间的时候,若做得到,极盼望你们给我这个favor(恩宠)。(2)我一天大约有两三小时的课若能连在一起,便可省俭不少光阴,不知做得到吗?”陈衡哲提出的要求,胡适无论如何也得做到,何况北大的事一般来说,没有胡适做不到的。他再一次出面去找朱希祖,事情很快商定。新学期开学时,北大请来的新教授们在开学典礼上一一发表演说,因为有陈衡哲,所以胡适带病参加了这次典礼。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新教授皆有演说,莎菲最佳……”

不久,陈衡哲怀孕,胡适又找朱希祖帮她调休。虽然众人都给胡适面子,但胡适分明感到大家的不满,他后来对朋友不无幽默地说:“今后帮助女同胞来学校教书,真的要好好想一想,因为她们都要生孩子。”

因为胡适经常出入陈衡哲家,甚至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最后不要说大人,连陈家孩子也对胡适产生了感情。胡适离开后,陈衡哲的女儿小都和书书看见妈妈下班回来,胡适伯伯却没有跟着她回来,很不高兴。书书失望极了,拉着妈妈的手说:“请胡伯伯再回来吧,请胡伯伯再回来住吧——我好想他,我要是会写信,马上就会写信给他。”她第一次有了没有文化不会写信的痛苦。陈衡哲写信将这件事告诉胡适,然后说:“可见她爱你的深了,她们两人都盼望着胡伯伯回来住。”此事在朋友圈内传开后,有一个与胡适走得很近的朋友满含醋意地对胡适说:“孩子那么小,哪里会有这种意思?分明是孩子他娘的意思。”

期望女儿像莎菲

友情的延续源自于双方的付出。从1923年起,胡适的家人不断遭到病魔的侵袭,这让陈衡哲十分担忧,她致书胡适说:“适之,你如觉得精神上的负担时,请随时到这里来休养。”这时她已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又担心胡适经济上的困窘,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他。对于胡适的女儿素斐,她更多了一层喜爱。素斐不幸染病夭折后,她与任鸿隽专程来到胡适家安慰,并把自己的女儿书书过继给胡适做干女儿。不久,陈衡哲又添了一个孩子,全职母亲的操劳让她与胡适的联系有所减少。1949年胡适赴美后,与留在大陆的陈衡哲再无联系。不过,陈衡哲有两个孩子在美国,成为双方友情的中转人。胡适逝世的前一年,他还通过陈衡哲的女儿向陈衡哲赠送了一套新版的《胡适留学日记》,里面记载了许多他与陈衡哲、任鸿隽交往的点点滴滴。胡适与世长辞时,陈衡哲也正为丈夫的病逝而伤悲,所以书书致信给母亲的朋友:“一定瞒着她,因为胡伯伯是娘和爸爸生平最好的朋友。”

作为五四时期两位重要的作家、学者,陈衡哲与胡适的友谊长期以来成为报刊的花边新闻。早在1934年,《十日谈》就发表了象恭写的《陈衡哲与胡适》一文,散布了许多猜测和诬陷之词,说什么陈衡哲又撒娇又发嗲,哭着闹着要与胡适在一起,胡适摇头拒绝,然后把她介绍给任鸿隽,并答应与她暗中来往,陈衡哲没办法,只得无奈接受,婚后对任鸿隽感情一直淡淡的。短文发表后,一时轰动文坛。陈衡哲看到后气哭了,与任鸿隽带着杂志来找胡适。胡适认为这是恶意的造谣和诽谤,马上写信寄到编辑部,要求他们赔礼道歉。在胡适的一再要求下,《十日谈》最后只得登出胡适的来信,表示道歉。

没想到此事过去了四十年之后,又出现了新的“余波”。“风波”与“余波”不同,“风波”是捏造事实,而“余波”则是根据所谓事实,伤害他人。手段不同,目标一致,就是要搞臭胡适——他们所谓的证据,无非就是胡适给女儿取名素斐是怀念莎菲的寓意。这一点连胡适的学生唐德刚先生也这么认为:“素斐者,SOPHIA,‘莎菲’也,‘为念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苏雪林看不过去,站出来说:“胡博士替女儿取名‘素斐’,与衡哲洋名‘莎菲(SOPHIA)’字体与发音相去均远……属无稽之谈。”比较起来,美籍学者夏志清说得更客观一些:“任氏夫妇一直是胡适的至交,也是他事业上最亲信的左右手,他对任太太是不存一丝罗曼蒂克的幻想的。但任、陈婚姻如此美满,胡适自己家里有个病中不准他看书、写诗的老婆——相形之下,他免不了艳羡他们的幸福。他骗过江冬秀,给自己的女儿取名素斐,虽不能说纪念他同陈衡哲那段旧情,至少也希望女儿长得像瓦沙女子大学的优秀女生莎菲那样。”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中国农民思想家

    中国农民思想家

    这是一部介绍一位“农民思想家”破冰改革的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地描述了出生于江苏常熟的全国著名乡镇企业家袁勤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时,以人未思先思,人未行先行的精神,冲破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大刀阔斧对当时触动企业神经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的故事。
  • 哲人的灵感(上册)

    哲人的灵感(上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热门推荐
  • 女配:白莲花你给我死开

    女配:白莲花你给我死开

    剔骨,炼魂,蚀身。华舒唯一错的,就是太过自信,自以为他们五千年的情谊,在他心里是最重要的。可是他弃厌她恨她,他不信她。
  • 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本书以科普读物的形式就骨质疏松的基本常识,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它的易患人群及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的危害,正确认识和防治骨质疏松,科学补钙与治疗,特殊类型骨质疏松的防治,骨质疏松患者的自我保健,以及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等内容向读者做了详尽的阐述。内容新颖、系统、详细、实用,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阅读;对于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穿越爱恋:今世桐花开

    世世桐花落,今世桐花开。掩面看人间,只为与他相遇。前世埋下的因,只能默默承受。今生埋下的果,只想平淡经历。她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没有沉浮大海的志向,她只想做个普通人,可是,为什么不行?三生石旁,她被尘世束缚,被无助囚禁,只能做千年前的她,十八年前的她。她不想,她不要,她要做自己!不管是三生石还是梧桐树,她只要做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王的爱妃

    傻王的爱妃

    穿了,穿成一个孤苦无依的不知名的小孩纸?好吧,我认了。哎呦,这个傻小子是哪家的孩纸,怎么赖上我了呢?好吧,看你长的不错就卖了吧!(本书很渣,不喜误入)
  • 活葬

    活葬

    一个患有怪病的人经常会突然陷入昏睡之中,样子与死尸毫无分别,而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被人当成死人埋葬。他整日幻想着被活埋后的可怕情形:棺椁内空间狭小、被潮湿的泥土味呛得无法呼吸、看不到一丝光亮、听不到任何声音,以及被腐蛆蠕虫一点点占领全身!于是,他尽心改造家族的墓地:设计出一种从坟墓内部可以打开大门的机关,将供应氧气和光线的装置安放在棺材中,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然而,这些花费了无数心力的防护措施,真的能拯救一个即将承受活埋之痛的人吗?
  • 龙天修神记

    龙天修神记

    人走运的时候就是挡不住,喜欢看仙侠小说的王龙天,竟然被随机的选为了神的传人!从此之后,平凡的人生波澜兴起,他的人生开始转向,走向另一条凡人所无法企及的道路……修真、修神、纵横逍遥、唯我独尊!
  • 名门第一宠

    名门第一宠

    沈如意为了养家糊口,过早扛起家中负担,怎料低调人生却在20岁时出了意外;他长相俊挺邪气,是高干名门中的第一少爷,喜欢收集世间宝贝,某日却和沈如意误打误撞到了一块。谁曾想,这个女人越接触,就越勾人;越靠近,就越想占有。仿若致命妖冶的罂粟花,让他不受控制地想要她!——等花花公子退去一身风流气,成为真正男子汉;等沈如意一点一滴蜕变成最璀璨的宝石,这段盛世姻缘,势要宠妻无度。
  •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80天环游地球:开拓视野的50个旅行故事

    本书讲述了千年的历史、百世的文明,从浓妆谈抹宛如静在的杭州到粗犷豪放像极了关西六汉的内蒙,从秦朝始已伫立千年的万呈长城到中国刚刚举办的上诲世博,甚至从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日本……亦古亦今、亦中亦外,都包含在精心挑选了50个旅行故事之中。
  • 网游之暗影刺客

    网游之暗影刺客

    这里叫做“梦幻世界”,这其中存在着九大唯一的隐藏职业,而圣堂刺客可以说是九大唯一职业最强的职业,但也是最弱的职业,他并没有什么华丽的招试,也没有什么瞬间秒杀敌人的技能,但是只要你的操作强悍的话,它绝对可以称霸梦幻世界。GOOD,我就是这唯一的圣堂刺客,唯一的真正强者!
  • 破碎三千十万道

    破碎三千十万道

    拳破诸天,掌封万界。本尊一出,威压亘古,镇压现世,掌控未来,破碎三千十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