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100000013

第13章 内科(7)

益元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十。

【异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组成】滑石18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每日3服;俗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禁忌】孕妇忌服。

【附注】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奏清暑利湿之功。

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透络热,利气化湿。

【主治】暑瘵,寒热,舌白不渴,吐血者。

【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杏仁6克,滑石末9克,薏仁9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每日2服。

橘皮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异名】橘参散(《普济方》卷十五)、橘参饮(《古今医鉴》卷五)。

【主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胃虚,呃逆。

【组成】甘草15克,人参7.5克,陈橘皮(去白)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克,用青竹茹1团,生姜4片,大枣1枚,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热服。

清暑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功用】清暑化湿,益气生津。

【主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不佳,胸满气促,肢体沉痛,口渴自汗,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组成】黄芪、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人参(去芦)、泽泻、神曲(炒黄)、橘皮、白术各1.5克,麦门冬(去心)、当归身、炙甘草各0.9克,青皮(去白)0.9克,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葛根0.6克,五味子9枚。

【用法】上药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加减】脾胃不足者,少用升麻,少加柴胡;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咽干者,加干葛;汗少者,黄芪减0.5克;心下痞者,少加黄连。

秋燥

生血润肤饮

【来源】《医学正传》卷二。

【异名】生血润燥饮(《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四)。

【功用】生血润肤。

【主治】燥症。皮肤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

【组成】川归身(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芪(蜜炙)各3克,天门冬4.5克,麦门冬(去心)3克,五味子9粒、片芩(去朽,酒洗)1.5克,栝楼仁5克,桃仁泥1.5克,酒红花0.3克,升麻0.6克。

【用法】上药细切,只作1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加减】如大便结燥,加麻仁、郁李仁各3克。

润燥攻下汤

【来源】《六因条辨》。

【功用】润燥通便。

【主治】秋燥,热结在腑,昏谵妄笑,斑色紫黑,便闭腹胀,频转矢气,舌黑者。

【组成】生首乌、鲜生地、鲜石斛、大黄、元明粉、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附注】方中首乌、生地、石斛、甘草保养真阴;兼用大黄、元明粉攻涤热邪。配合成方,既能养阴增液,又能逐邪通腑。所以秋燥阴亏津伤,热结在腑者,可以用之。

宁嗽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功用】疏风清热,消痰止咳。

【主治】风热咳嗽,痰多色黄,口干咽燥者。

【组成】南沙参、桑叶、杏仁、茯苓、川贝、姜夏、前胡薄荷各60克,苏子45克,橘红30克,薏苡仁90克,炙草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川石斛30克,生谷芽60克煎汤法丸。每服9~12克,以淡姜汤送服。

清金降火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四。

【功用】清肺泻火,止咳化痰。

【主治】肺胃火旺,咳嗽痰黄。

【组成】陈皮4.5克,半夏(泡)3克,茯苓3克,桔梗3克,枳壳(麸炒)3克,贝母(去心)3克,前胡3克,杏仁(去皮、尖)4.5克,黄芩(炒)3克,石膏3克,瓜蒌仁3克,甘草(炙)0.9克。

【用法】上药锉1剂。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临卧服。

清肺泄热饮

【来源】《六因条辨》卷中。

【功用】清肺泄热。

【主治】秋燥发热,汗出,咳痰不爽,鼻衄口干。

【组成】沙参、花粉、地骨皮、知母、甜杏仁、玉竹、玄参、甘草、连翘、枇杷叶、西瓜翠衣各等分。

【用法】上药用水煎服。

沙参麦冬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黏,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每日服2次。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新加翘荷汤

【来源】《秋瘟证治要略》。

【功用】辛散风热,降火解毒。

【主治】秋瘟症,燥夹伏热化火,咳嗽,耳鸣耳赤,龈肿咽痛。

【组成】连翘9克,薄荷梗、蝉衣、苦丁茶、栀皮、绿豆衣、射干各4.5克,玄参9克,桔梗1.5克,苦杏仁9克,马勃3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服。

瘟疫

二黄汤

【来源】《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

【功用】泻实火,解热毒。

【主治】上焦火盛,头面肿大,目赤肿痛,心胸烦热,咽喉、口舌火盛及生疮毒等证。

【组成】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细切。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温服,徐徐呷之。如未退,用鼠粘子不拘多少,水煎,入芒硝等分,食后时时少与。如未已,只服前药,取大便通利,病邪退则停服。

【加减】阳明口渴,加石膏、干葛;少阳口渴,加瓜蒌根;阳明引经,加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引经,加甘草、荆芥、防风;头痛,加酒芩;身痛,加羌活、桂枝、防风、芍药。

十神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主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组成】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干葛420克,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加减】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八宝红灵丹

【来源】《痧证汇要》卷一。

【异名】绛雪(《随息居霍乱论》卷四)、八宝红灵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灵丹(《湿温时疫治疗法》)。

【主治】霍乱痧胀,吐泻腹痛,肢冷脉伏,神志昏迷,或温病时疫,或暑月受热,或不服水土,头昏眼黑,恶心欲吐;以及目赤,喉痹,肿毒,跌打损伤,蝎螫蛇咬。

【组成】朱砂30克(水飞),明雄黄18克,真麝香9克,冰片9克,硼砂18克,礞石12克,牙硝7.5克,小真金箔50张。

【用法】上药各研极细,再研匀,瓷瓶密贮。内服每用0.15~0.3克,凉开水送下,小儿减半;外用吹喉、点眼每用0.15克;治肿毒酌量,用醋调敷。

玉泉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异名】一六甘露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一甘露散(《会约医镜》卷十二)。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瘟疫斑黄,及热痰喘嗽。

【组成】石膏180克(生用),粉甘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每服3~9克,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

【加减】此方加朱砂9克亦妙。

大青消毒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引《删繁方》。

【主治】外感时行疫毒,发热7日不退者。

【组成】大青叶12克,香豉9克(熬,绵裹),干葛、栀子各12克,生干地黄9克(切),芒硝90克。

【用法】上药细切。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下芒硝,分3服。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芜荑、热面、酒、蒜等物。

碧雪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主治】脏腑积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或喉闭壅塞,水浆不下;天行时疫,发狂昏愦。

【组成】芒硝、青黛、石膏(煅过,研,飞)、寒水石(研,飞)朴硝、硝石、甘草、马牙硝各等分。

【用法】先将甘草煎汤400毫升,去滓,入诸药再煎,边煎边搅,使诸药消融,再入青黛和匀;倾入砂盆内,候冷结凝成霜,研为细末。每用少许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如喉闭壅塞不能吞咽者,即吹药入喉,频用。

避瘟丸

【来源】《医方简义》卷三。

【功用】解毒辟秽,预防瘟疫。

【组成】雄黄(好者)、鬼箭羽、丹参、赤小豆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附注】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辟秽;鬼箭羽可治恶疰心痛,有破血之功;丹参活血;赤小豆解毒渗湿。四药合用,解毒之力尤强,故可避瘟。

避瘟丹

【来源】《医方易简》卷四。

【功用】预防瘟疫。

【组成】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遇瘟疫大作之时,家中各处焚之。

治疫清凉散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主治】疫疠邪并于里,腹胀满闷,谵语发狂,唇焦口渴者。

【组成】秦艽、赤芍、知母、贝母、连翘各3克,荷叶2克,丹参15克,柴胡4.5克,人中黄6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服。

【加减】伤食胸满,加麦芽、山楂、萝卜子、陈皮;胁下痞,加鳖甲、枳壳;昏愦谵语,加黄连;热甚大渴能消水者,加石膏、天花粉、人参;便闭不通,胸中胀痛者,加大黄;虚人自汗多,倍加人参;津液枯少,更加麦冬、生地。

【禁忌】时行寒疾忌用。

屠苏酒

【来源】《肘后方》卷八。

【功用】预防瘟疫。

【组成】大黄37.5克,川椒37.5克,白术22克,桂心22克,桔梗30克,乌头7.5克,菝葜15克(一方有防风24克)。

【用法】上药细切,以绢囊包贮,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至井中至泥,正月朔旦取药,置酒中,煮数沸,先从小量饮起,多少不拘。

雄黄散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功用】预防瘟疫。

【组成】雄黄150克,朱砂(一作赤术)、菖蒲、鬼臼各60克。

【用法】上药四味,研末过筛。每用少许,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

桂枝黄芩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卷六。

【主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

【组成】桂枝(去皮)、芍药、黄芩各15克,甘草(炙)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痢疾

木香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

【主治】诸痢。

【组成】木香15克(用黄连15克,各锉,同炒),甘草30克,(炙),罂粟壳15克(生姜15克,打碎同炒)。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次6克,用陈米饮送下。

二宜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主治】冒暑饮凉,冷热不调,泄泻口渴,心腹烦闷,及痢下赤白,腹痛后重。

【组成】桂心2.2千克,干姜(砂炒)2千克,甘草(砂炒)1.5千克,杏仁(去皮、尖,砂炒)2.2千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开水调服。如伤暑烦渴,新水调下,不拘时候。

七味散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主治】久痢不愈。

【组成】黄连60克,龙骨、赤石脂、厚朴各15克,乌梅肉15克,甘草7.5克,阿胶22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5克,小儿1克,每日服2次,浆水送下。

无忧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校正时贤胎前十八论治》。

【异名】保产无忧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六)。

【主治】妊娠忧喜无常,食物不节,玩饱便卧致胞胎肥厚,根蒂坚牢,行动艰难,临产难生者。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川芎、白芍药各9克,木香(不见火)、甘草(炙)各4.5克,枳壳、乳香(别研)各9克,血余炭(以猪心血和之)4.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一日2次。妊娠八月时服,则易生。

龙骨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功用】固涩止痢,清热燥湿。

【主治】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

【组成】白龙骨7.5克,胡粉9克(炒微黄),黄连7.5克(去须,微炒),黄柏7.5克(微炙,锉),诃子7.5克(煨,用皮),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锉,微炒),当归15克(锉,微炒),木香7.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粥饮下,每日4服。

【附注】方中白龙骨收敛固涩为君;诃子、枯矾、胡粉涩肠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臣;干姜温中止血,木香调气导滞,当归和血止痛为佐。配合成方,既能固涩止痢,又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方中胡粉即铅粉,有毒,不宜多服、久服。

同类推荐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伤寒论》中的112方代表了112个汤方证,这些汤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亦是学习掌握的关键之处。本书即以《伤寒论》112个汤方证为主线编写。由于各汤方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具有主从、组合、相关等关系,包含着临床辨证思维、汤方加减灵活运用等内容,故将112方划归为17大类阐述,以便学习领会。每一个汤方证下,一般设[原文]、[名词解释]、[辨证提要]、[论治归纳]、[相关证析]、[背诵要诀]等6个栏目。
热门推荐
  • 异陆传说

    异陆传说

    两族相争,灵族中最后一位拥有强大异能的婴儿被仆人带逃到了异大陆,数万年的经历却让他在异大陆的记忆无法保留,继承了巨大异能的他却在异大陆无意溢出……
  • 韦小宝逍遥都市

    韦小宝逍遥都市

    嚣张跋扈,流氓无赖,猥琐下流,卑鄙无耻,滥情花心,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我,我是韦小宝,我只做自己,无需别人喂我袋盐!PS:本书坚决不走套路,誓将猥琐进行到底……
  •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下辈子只许和我在一起

    “梦蝶,你是我最在乎的人,我岂会背叛你?”“舒离,从小到大你一直都是我最勇敢的骑士,只是这爱,今生,我没有办法给你回应。”“夜洛,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不只是妹妹对哥哥的喜欢。可是,我只能选择离开,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的冲动,原谅我的任性。如果可以,请不要等我回来,好吗?”“叶竹,再见。”
  •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要求孩子“完美无缺”的同时,何不扪心自问:“这样要求孩子,我自己做到了吗?”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从大量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中,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宝贵经验: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首。本书旨在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点迷津,引导广大父母走出教育误区,帮助他们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 征服者之心

    征服者之心

    每个苏醒的魔法士,都有一颗苏醒者之心。通过苏醒者之——这种人类为了控制魔法力量制造出来的终端,镶嵌魔石,以魔石为节点,构建魔力回路。不同的魔力回路会带来不同的法术效果,这就是魔法释放的原理。身手矫健,手持枪械,战斗力十分强大的魔法士,是这个世界的人类最终端的武力。而就在这个文明发展程度不下于地球的世界,穿越者苏克,带着征服者系统,又会在这个世界有怎样的奇遇?
  • 燕子红

    燕子红

    《燕子红》以劳动和善良作为本作品的核心意义,描写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别山地区青年农民抱着对城市的向往以及为实现致富愿望进城打工的经历。小说以陈东风、方豹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展现了青年农民在面对扑面而来的城市诱惑,以及利益引诱时所呈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对陈老小、陈万勤、高天白等老一辈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劳动在生命中的神圣意义。
  • 北大人生哲学课

    北大人生哲学课

    《北大人生哲学课》百年以来北大知名的学者和教授,都曾经在各个场合和著作中阐述过自己的人生哲思,可是大多数人却无暇去品味和顿悟。而《北大人生哲学课》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知名学者和教授对人生的理解,最终形成一本蕴涵北大人生哲理的书,希望能够给读者经营自己的人生带来帮助。借北大百年智慧,修炼自己人生哲学!
  • 一代星女神

    一代星女神

    奇异传送,星际之乱,阴谋献祭,守护者恶魔之争,人战,魔战,阴谋,阳谋,生死危机,原本的弱女子,为朋友,为自己而坚强统领星域,浴血成神!神巅之后,地球家乡,是归?是留?
  • 明星闪亮

    明星闪亮

    失去亲人的痛苦,恨自己的任性,收起了光辉,不再任性,做个呆萌痴傻的乖宝宝,3岁的智商也能收桃花,1朵2朵3朵4朵。。。。。嗯,重来123.。。。仆人1∶小姐你该吃药了,药都凉了。叶希希∶不要,偶要数桃花,123....仆人2∶小姐如果你乖乖吃药,小姐就可以当明星了,好不好?叶希希∶偶已经是明星了,还想骗偶,没猫~仆人1∶小姐。。。你叶希希∶偶不听偶不听,王八念经~仆人们∶“小姐的病越来越重了,虽说桃花是多,但小姐要是永远不好,那不是就要打光棍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宠文,美男多多,类型:校园+明星,不过作者很懒,要非常久才会更一次,如果有什么提议的话,可以给作者留言。)
  • 毒舌女碰上暖男

    毒舌女碰上暖男

    亲眼见到自己的外婆死在自己的面前,上官雪发誓要让自己强大,能够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十年的光阴改变了她!回到熟悉的城市遇到了三枚标准大帅哥,她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