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1100000018

第18章 抗日战争时期周贻白的戏剧电影创作(1)

周华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贻白三四十岁,主要在上海。1936年(36岁),在出版《中国戏剧史略》、《中国剧场史》二书之际,日本侵华战争爆发。

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正式宣战。8月13日,日军攻打上海,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纯粹的学术之梦必然被扰。周贻白于1937年参加了上海抗日救亡协会,与欧阳予倩一起从事京剧改良,协助欧阳予倩编演了鼓吹民族气节的京剧《梁红玉》、《桃花扇》、《渔夫恨》,并在阿英主编的《文献》杂志发表了反映岳飞抗金兵的京剧《朱仙镇》。在阿英组织的“新艺话剧社”里,他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写作并出版了话剧《北地王》。上海孤岛时期,周贻白将主要精力投入戏剧和电影创作,这是他从事话剧和电影写作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约40部左右戏剧、电影(见附录)。

1937年欧阳予倩的京剧《梁红玉》上演后,周贻白在上海市文化界主办的、郭沫若题名的《救亡日报》上,发表了《我眼中的〈梁红玉〉》一文,文中强调历史题材戏剧的“警世”观念:戏剧这一项东西,究竟不是为着专门“演古”而设,除了相沿成习的一切排场不能立时全部变更外,未尝不可就其特具的优点,去芜存精地注入新的生命,以促成其演化。

又说:

欧阳(予倩)先生所编的《梁红玉》,……被一种严肃的空气笼罩住了,静听那初上场几个百姓的对话,我几乎以为他们不是在演剧,好像是从战区里刚逃出来的相关的人。……未入戏院以前,我的心本来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了。看完戏走出,虽仍觉得有相当沉重,但我记起最后几句戏词:“打开军器库,让百姓们拿起刀枪,自己也去抵抗吧!”回环诵了几遍,我的脚步仿佛轻松了许多。……

故事的取材虽远在宋代,但在戏剧的编排上却以民众作结。诚如戏单上所说:“处处吻合时势趣向,幕幕含有警世意味。”凭着这两句话,我真应该向欧阳予倩先生遥致我的敬意,因为他这出戏里列出了几个救亡问题的答案。

1938年,已沦陷的上海滩,只有英法租界日本人还没有进入。租界里的各个戏馆依然能照常演戏。上海法租界原有个话剧联谊会,叫“青鸟剧社”,是一个进步的话剧团体。1938年,主持人于伶将“青鸟剧社”改组为“上海剧艺社”。剧作家阿英、顾仲彝和演员蓝兰等参加了这个剧艺社。该剧社演出了《女子公寓》、《花溅泪》等剧。1939年,阿英以明末葛嫩娘的事迹为题材,编写了话剧《碧血花》,邀集“中国旅行剧团”留沪的骨干唐若青以及刘琼、冒舒湮、慕容婉儿、钱毅等参加演出。

葛嫩娘是明末秦淮名妓,深得桐城名士孙克咸的宠爱。史可法在扬州抗清殉国后,葛嫩娘激励孙克咸奋发抗敌。孙克咸投身于福建军旅,嫩娘和侍女美娘随同参军。不久,浙江失守,福建出了叛徒,孙克咸等退入深山坚持战斗。两年后,清军围剿,孙克咸等相继被捕。清军统帅博洛见嫩娘美貌,欲行非礼,嫩娘坚决不从。美娘首先惨遭毒手,嫩娘忍无可忍,咬舌喷血自尽。克咸不久亦被杀。

阿英的《葛嫩娘》是在大敌当前形势下的一部提倡民族气节的话剧,连演了一个多月(剧本于1940年由上海国民书店出版)。同样在1939年,周贻白也以此题材创作了电影剧本《葛嫩娘》,又名《明末遗恨》,由华成影片公司拍摄成电影(顾兰君、梅熹等主演,梅熹饰孙克威)。

同年,周贻白还创作了另一部颂扬抗敌及民族气节的话剧,叫《北地王》。该剧取材于史籍《三国志》、《华阳国志》和戏曲剧目《哭祖庙》。故事情节是:三国时,魏军攻蜀。蜀国都城成都的周边有一个江油城,是成都的屏障。江油守将马邈顶不住魏国的强大攻势而投降,其妻李氏很有气节,在敌兵入室时,痛骂丈夫,上吊自杀。魏军长驱直入,继续攻陷绵竹,兵临成都城郊。蜀国朝廷里于是发生了战与降的激烈争辩。蜀国后主刘禅懦弱无能,不听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谌的劝谏,决意投降魏军。刘谌力主抗战,反被逐出宫外。在愤懑无奈之下,刘谌决计一死见志。他跑到供奉祖先的太庙里,敲响丧钟,哭祭祖先。夜归,刘谌将此事告知了妻子崔氏。崔氏痛泣,伏剑殉国。北地王见国破妻亡,亲自杀死几个无辜的儿子,自刎身亡。临终前,他抬头望天,喊道:“皇天后土,实鉴此心!我刘谌,也算对得起堂堂的汉族了!”此时,窗外火光仍炽,天色渐渐明亮。

这个时期周贻白也写了一些曲艺作品,宣扬抗战救亡。如:子弟书《黄花岗》、《赵老太太》、南词开篇《李香君》等。1939年12月31日,在上海的《神州日报》上,他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子弟书,名《赵老太太》。子弟书里的赵老太太是东北平民,开头是她招呼子女的一番话,很像戏剧台词:“侗儿!你长成了翅膀干什么不翱翔?若要有家先要有国,男子汉畏首畏尾算不了英豪。血海的冤仇要你们去报,瞄准你的枪口、握紧你的刀。全部财产都给我变卖了吧,只要是打日人我情愿把家抛。这时候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去吧!给我照样的杀来照样的烧!务必要杀得他一个也不剩,你才不愧是堂堂华胄,我赵家的尔曹!”

其中的情节同样很有戏剧化痕迹:日军占领了东三省,赵老太太失去家园后,让侗儿参加了义勇军,自己带领另外几个儿女逃亡到河北蔚县,勉强度日。她与儿女们商议说:“现在有两条路随你们自己挑:一条路是抗,一条路是做奴隶,你们看哪条路好走?哪条路更高?一声珍重分道扬镳。”随后,鼓词热情歌颂了民众的抗日游击战:东四省从此展开游击战,义勇军往来飘忽控制了四郊。说什么国富民强、械充粮足?说什么披坚执锐、将勇兵骁?一会儿火车脱轨、中了埋伏,一会儿后路被截、受了包抄。只杀得血流成渠、尸横遍野,只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不多时杀死了日人好几万,可是它的野心不死,欲念更增高。张望着华北馋涎又滴,因此上揭开战幕在卢沟桥,两国把兵交。……

在战争形势下,子弟书中塑造了作为民间女英雄的赵老太太的形象:“一家人长征哪顾路迢迢,少不得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不知者还当他们把难逃。那时候二十九军已退平汉路,平津一带鸠占了雀巢。”她带着游击队“击破了第二监牢,解放了五百余人都来抗敌,割断了电线又把铁路撬。”“虽是女流,杀敌不落后;别瞧她皤然一老,胆气比人豪。双手开枪百发百中,两杆盒子炮系在裙腰。”在一次傍晚的伏击中,她发现日军骑巡队三人,“双枪齐响撂倒了两个,另一个拨转马头不要命的逃。众村民这才相信她有本领,都来投效不用相招。”

在冀中平原上,这支由双枪老太婆率领的游击队“声势日增、范围愈扩大,辅助着正规军队侧击旁敲。捉弄得日人东西奔走无停趾,纵然不战死,心力已疲劳。才知道:冒险轻进陷入了泥沼,这一双泥腿早晚要糟糕,天数已难逃!”

这篇子弟书体现着“孤岛”文艺界激情澎湃的救亡思潮,体现着与田汉为电影故事片《风云儿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同样的时代精神——“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同时,也体现着周贻白关注现实、弘扬民族正气的创作理念。这种歌颂平民,尤其是歌颂平民女子的爱国民族正气,在他孤岛时期的《葛嫩娘》、《北地王》、《李香君》、《花木兰》等话剧和电影作品中异曲同工。

1939年底,唐槐秋唐槐秋(1898—1954),湖南湘乡人,曾留学日本。1926春与田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1933年底在上海创办中国旅行剧团,编演话剧。抗战前后曾赴南京、天津、北京、武汉、香港等地演出。1939年底回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率领的“中国旅行剧团”巡回演出后回到上海。周贻白与唐槐秋是南国社旧友,乃协助他重整“中旅”,为“中旅”编写了话剧《李香君》。该剧于1940年4月间交稿,7月份在上海璇宫剧院首演。

《李香君》是根据清康熙年间孔尚任的戏曲剧本《桃花扇》改编的,原是一部反映明清交替时期社会动乱的历史性传奇。原著的主题和人物关系比较复杂,通过书生侯朝宗与秦淮歌妓李香君的爱情纠葛,反映明代末年东林党人与贰臣阮大铖之间的忠奸斗争。周贻白的话剧《李香君》将《桃花扇》减头绪、密针线,主角设为李香君,重点在于刻画这位平民女子关注国事、爱憎分明的品格,颂扬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凛然正气。

该剧在当时颇受欢迎,7月份在璇宫剧院首演后,同年秋季又由卜万苍卜万苍(1903—1974),安徽天长人,在江苏扬州长大,肄业于江苏第五师范学校。1924年担任上海中华影业公司摄影师,后为电影导演。先后为中华、民新、联华、新华等影片公司导演多部影片。1948年移居香港,继续担任电影导演。导演,在浦东大楼上演了将近一个月。1940年10月,剧本在上海国民书店出版,并由“金星影片公司”摄为电影。有位署名“邹啸”的观众在《〈李香君〉的编制》一文中谈该剧的编剧手法,颇为赞赏:昨晚到璇宫剧院看周贻白先生所编的《李香君》的演出,客满加凳,盛况空前。

此剧以前曾有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欧阳予倩的《桃花扇》平剧,若照原来传奇改编,头绪纷杂,必难处理。贻白只择出十人左右的重要角色来登台,既不太多,又不太少,做到了“省头绪”的好处。

并且,结构也极清楚:差不多完全以阮大铖、李香君、侯朝宗这三个人的葛藤作为戏剧的中心。

还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就是借画来引入本题。……这方法好像是以前历史话剧作者所不曾用过的。

作者是考据家,所以剧中各事大部分俱合史实。他不把郑妥娘和杨文骢作为小丑,不过分夸张福王,不把阮大铖作为净(仅使其作丑,让他自己说“会唱戏”),不把朝宗看作完节的人,这都是他谨慎的地方。并且,因为不掩饰侯朝宗短处的缘故,使得第五幕特别精彩,成为以前诸家未到之笔,尤其值得称赞。剪报,发表处待查。

同年5月29日,在《申报》的副刊“春秋”上,还刊发了“周贻白作、谢小天唱”的弹词开篇《李香君》。载录如下:

秦淮佳丽夙知名,旧院风流说胜明。倡女尚能持气节,令人长忆李香君。

侯方域,空有才名无骨气,乍逢美色便忘形。帮闲全仗杨龙友,还有那,代付缠头(的)阮大铖,暗加笼络具深心。

俏佳人,问明来历花容变,立即裙钗换布荆。休道我,烟花贱质专为利,奴家是,红粉怜才一片心,肯令权奸辱此身!

宫车出,庙社倾,半壁江山委劫尘。王气将终歌玉树,又看《燕子》与《春灯》。

熙朝贵倖推田仰,得意新将漕抚升。强致聘金三百两,杨龙友,腼颜再度作媒人,要娶香君备后人。

好一个烈性倡门女,她宁愿,碎首阶前不允婚。只落得,血溅宫纱污扇面,这才使,阿娘代嫁得完贞。

齐纨一柄堪千古,几笔桃花点缀新,两朝应举愧侯生。

1940年秋末,周贻白创作了话剧《花木兰》。1941年1月1日至15日,《花木兰》由卜万苍导演,仍由中国旅行剧团公演于璇宫剧院。中旅剧团团长唐槐秋的女儿唐若青饰花木兰;著名演员石挥饰花木兰的父亲花弧;唐槐秋自己饰隋炀帝身边的大臣——反面人物杨素。1941年5月,剧本由开明书店出版。

这依然是一部以抗敌为主题的话剧。剧中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卫国保家、壮志凌云,是个传奇英雄。她从小习艺,女不服男,认为过去之所以没有女子从军,是因为女子自卑,“自认为是娇滴滴的小姐”,“假使她不自以为是个女子,偏偏要去干一干男人们的事,我看也不见得会差到那儿去”。她的有病的老父亲花弧在接到军书后,也磨刀霍霍,准备上前线,认为:“一个当军人的,与其死在床上,不如死在战场,大丈夫能够以马革裹尸,总算是善终了。”还说:“人生在世,谁能不死?只要死得其所,死得其时,……别看我的刀生了锈,只要一上阵,把敌人们的血往上面一浇,就会和新出炉的货色差不多了。”

剧情的背景,安排为突厥侵犯建立不久的隋朝的战事。剧中的民众对从军上前线并不畏缩,当屋外有军队出发的歌声传来时,武艺不凡的木兰在母亲、弟弟的积极配合下,积极地备好行装,又在邻居的陪同下到东市买好马、备好鞍,悲壮地向父亲告别:

爸爸!愿将此身常报国,不杀胡儿誓不还!

剧中的主题歌是由中国旅行剧团全体团员合唱的,基调同样激昂:

前进,前进!大家一条心。

脚步要踏稳,目标要认清。

我们是国家的柱石,我们是国家的干城。

驱丑类,扫妖氛,怕什么艰难与苦辛。

莫忘了我们的使命,莫冷了我们的热忱。

前进,前进,一齐向前进!

全剧不但以花木兰顶替父亲花弧的名字假扮男子作为悬念和主要线索,还设置了村民支持军队、花木兰警惕奸细、主帅出击捐躯、花木兰临阵指挥和出奇制胜等情节。最后,在隋炀帝封赏时,发现花木兰为女子,居然想收她为嫔妃。木兰坚决不从,隋炀帝大怒,下令斩花木兰。正在生死的关头,占城国占城,古国名,在今越南中南部。作乱,于是,立有战功的花木兰再次领兵出征,走向了疆场。剧情结束时,远处战鼓如雷,再次传来了“前进、前进”的主题歌声。

这是一部大敌当前背景下的《花木兰》。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明清床榻

    明清床榻

    本书图文并茂,不仅介绍了床榻造型的演变轨迹,还对明清床榻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和历史信息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建筑艺术与绘画

    建筑艺术与绘画

    一提起埃及,也许在你的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形象吧。是的,耸立在尼罗河畔的古老而庄重的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文化之瑰宝,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热门推荐
  • 我的18叔叔是驱魔师

    我的18叔叔是驱魔师

    一个16岁只爱读书梦想将来成为千万富翁的少女,突然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她的爸爸妈妈在一次旅行中彻底失去了踪影。万念俱灰之际,却接到了十年不曾联系过的叔叔的电话,而这个叔叔居然只是比自己大两岁,更重要的是这个不可靠的叔叔居然还是个驱魔师!到底这个家伙想干什么?
  • 错抱大腿:师父大人在上

    错抱大腿:师父大人在上

    *某无节操无下限的女人一生精明如狸,一朝穿越却偏偏抱错大腿,从此踏上了认狼为师的日子。*一天,某女眼冒金光看着眼前的宝物碎碎念:“南海夜明珠,价值千金,勉强合格。”“七彩霓裳衣,唔,也值个万俩黄金。”“哇,西域冰蚕丝,价值连城,还算凑合。”身旁一浑身冒冷气的男人冷冷一瞥,凉凉开口:“那我呢?”某女下意识接过话,嘴下啧啧作响:“就医术而言,千金难求。就脸蛋来说,世上难见,怎么着也得..”未说完的话被微凉的唇堵住,某女笑得狗腿,赶紧顺毛:“师父大人在上..
  • 重生之最强德鲁伊

    重生之最强德鲁伊

    一次意外,职业玩家方平回到了十年前,此时,划时代网游《异界》刚刚公测,带着十年的游戏经验和大量的攻略,方平毅然决然的投入了《异界》的淘金浪潮中。
  • 星空神王

    星空神王

    群星闪耀,星光璀璨。传说,无尽的星空,拥有无尽的星体。有一颗星体,生物拥有传承的神力……有一颗星体,以金银宝器铺路……有一颗星体,美女如云……有一颗星体,强者辈出……那么,谁才是星空下真正主宰?神王临世,谁与争锋!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娇娘难养

    娇娘难养

    穿越成为正八品县教谕之女,赵亚楠表示:正点。既不会三餐不继,也不用豪门宅斗,乃理想中的小康之家。不过,因为大脚丫子上不了台面的问题,赵亚楠被爹娘留在乡下老家。禀生大舅舅来视察留守侄女切实生活,却被赵家一家人溺爱侄女的行为惊呆了。“亲家,如今田地忙的很,不如将孩子送到我们家住一阵子?”舅舅打定主意到了自家,必定好好将这颗长歪的小树苗给掰正了。“老大,当官了就能随便打自家孩子?”爷爷瞪向自己儿子,敢欺负孙女亚楠?“爹,亚楠这个性子要是不改,如何嫁入书香之家?”“狗屁,亚楠的大脚丫子嫁给书香世家作孽去?还不如找个老实本分的乡下人,起码能哄亚楠一辈子。”爷爷点醒儿子。“爷爷说的对,我以后就嫁乡下农夫,他种田来,我浇水,我们夫妻双双把家还!”亚楠有些得意忘形。“混账,说的什么胡话!”亚楠爹被亚楠说的一脸黑线,斯文扫地啊!“胡说,他种田,他也浇水,你在家等着他回家做饭,要不然让你六叔给你买两个丫头给你做饭?”爷爷也以为亚楠说的不对。亚楠她爹彻底想晕,子不教父之过啊!赵亚楠:“董文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么?”董文杰:“当然!我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两肋插刀就免了,你还是带我私奔吧!我不要嫁给那个县令。”赵亚楠到底还是被封建包办婚姻了,最后连一贯宠溺自己的爷爷奶奶都向爹那个恶势力低头了,还说做官太太好,是前世修来的福气。福气个毛?那个程学慎根本就是儒学修道士,立志为了天下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人生活目标南辕北辙,能搭伙过日子么?“我,我,我还是想为你两肋插刀!-----你,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理想?我要娶一个大家闺秀,再纳十几房美貌小妾,住上豪华庄园,拥有万顷良田-----你别掐我啊?要祸害你祸害那个县令,你残害自己人算什么啊?”推荐我的完结文《彪悍农家大嫂》《状元辣妻》
  • 狂妄暴君杀手妻:绝宠皇后

    狂妄暴君杀手妻:绝宠皇后

    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她……绝对要活得自在,活得精彩。穿越异世,她七岁便为父平难民,风采初露。他稚龄便端坐朝廷,降龙伏虎,是一代霸王。她与他,相别七年,当彼此都已成熟,再次相遇,她不识她,而他对她绝不会放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亲亲我的小泰迪

    亲亲我的小泰迪

    在别人眼中,她美丽高傲冷艳,是无法靠近的公主,实际,她是一个渴望自由,强势野蛮的马驹,似乎谁也不能把缰绳套在她身上。他,正太一枚,但狂傲又火爆,帅气又可爱,如同夏日中的艳阳。当乔叶洛遇见季忆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火辣辣的太阳撞上一匹蛮怒小马,又会上演一场怎样的闹剧?
  • 英雄养成记

    英雄养成记

    屌丝注定是屌丝,即使真金在手,可是心态难修。看生死间如何看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品人世间雷锋精神照万年.生活诚可贵,人性价更高,好人有好报,做事要记牢。我们曾来不是谁的大英雄,既非高手也非富帅,但是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看一个当代社会的屌丝如何在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下不忘初心不舍初衷,最终成为敢做敢为的英雄,真性情。
  • 明朝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明朝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王朝性格特别鲜明的朝代,一个和尚开创了这段历史,权臣、太监、军事将领、农民起义领袖……这些熟悉的面孔在明朝也一一露面。终明一朝,天下始终沉浸在血泊和战火之中。皇帝们要么铁血治国,要么不务正业。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对明朝皇帝、王公权贵以及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