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8500000023

第23章 忍让为安,宽容天地大(2)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色越来越暗,当他们走到一座树林中时,天已经很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而恐怖的叫声。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拉住师父的手臂,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尽头走去。

师父因为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又加上看不清楚道路,在徒弟情急的一推之下,竟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头正好磕在一块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失声痛哭!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父亲推倒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皱紧,没精打采的。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问药。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是他们住的是一间茅草屋,地上又潮湿,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打扰父亲睡眠。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就找来苍蝇拍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儿子又急又气,转身捡起一根大棍子挥舞着,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苍蝇落在了父亲的鼻子上,儿子没看清楚,一下子打了过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重重打了一下,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了父亲的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

“我讲的故事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是慈悲的,无心之过是可以谅解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勤奋地修行。

哲理与智慧

人人都不愿犯错,但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很多时候,无心出错酿下祸事,当事人心中已是悔恨万分——这其实已经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所以,我们要学会原谅别人,不要对他人的无心之过耿耿于怀;同时,也要懂得原谅自己的无心之过。

禅机妙语

神光本是一位将军,因为手上沾染了重重的血污,他的心灵也因此陷入深深的黑暗。

他请达摩祖师为其“安心”。祖师反问道:“你拿心来,我为你安心。”神光说我已找了很久,但我没有找到。达摩笑着说:“你要是找到了还是你的心吗?你明白吗?”

神光一震,随即大喜。那一刻他明白万物皆为空寂,不去执着与较真方能获得真心,才能超脱于世间,随性生活。

要学会宽恕别人,也要懂得宽恕自己

佛陀格言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仰山和尚是为山禅师的弟子。师徒两个一年没见了,彼此都十分挂念。等到见面时,为山禅师问仰山和尚:“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

仰山说:“我开了片荒地,种了一些粮食和蔬菜,每天挑水浇地,锄草除虫,收成很好。”

为山禅师赞许地说:“你这一年过得很充实呀!”

仰山和尚便问:“师父,您这一年都做了什么事?”

为山笑着答道:“我过了白天就过晚上。”

仰山随意说道:“您这一年也过得很充实呀!”刚说完,就觉得自己这么说欠妥当,话语中似乎带着讽刺的意味,于是涨红了脸,情不自禁地咂了咂舌头,心想:“我这样说,师父一定以为我在取笑他,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他的这一窘态早就被为山禅师看破了。就在仰山盘算如何补救的时候,为山禅师责备他说:“只不过是一句话,你为什么要看得那么严重呢?”

仰山仔细一想,明白了师父的用意:“偶然的小疏忽,或无意的小过失,只要不是成心而为,且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就随它去吧,没有必要老放在心上。做人要学会宽恕别人,也要懂得宽恕自己。”想到这里,仰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知师父。

师父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哲理与智慧

当我们做错事情时,要懂得宽恕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抚慰自己因失败、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灵,使自己变得积极起来。宽恕自己,才能让自己甩掉沉重的包袱,轻装赶路。

抛弃了怨恨,其实就是宽容了自己

佛陀格言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在山东有一个村子,村边有条河,河上有一座桥,被后人称为“和尚桥”。桥为何人所建,为什么又叫和尚桥呢?

据说,很久以前,有两家逃避战乱的人在这里相遇,交谈中,得知一方姓金,一方姓全。他们看这里虽然荒芜,但还有一条小溪沟,在这里种田用水也比较便利。于是,两家就分住在小溪沟的两边,两家人勤作苦劳,没多久,都盖起了自己的茅草屋。为便于两家相互来往,互相帮忙,他们用几根圆木在小溪沟上搭起了一座便桥。后来,两家慢慢都殷实起来,茅草屋换成了小瓦房,小瓦房换成大瓦房。两家的关系也愈加友好、亲密。

有一年夏天,天特别热,金家的猪从圈里跑出来,跑过桥到全家的稻田里乱拱,把几块稻田搞得不像样子,金家到全家道了歉。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全家的牛从牛圈里跑出来,跑到全家的田里,把秧吃了一大片,全家赶紧到金家道歉。但是这巧合的事,却给两家人带来了误会。从此以后,两家人就很少来往了,时间一长,桥也断了,两家都不再修理。再后来,两家人丁增多,小纠纷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县老爷吃了原告吃被告,两家卖田卖房子打官司,殷实的家就这样败落下去了。

纪山寺内的一个老和尚听说了此事以后,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外出四方化缘,将所得全部用于建桥,又给两家说佛讲道。桥修好后,老和尚把金、全两家当家人的手拉到一起之后,就在桥上圆寂了。从此之后,金全两家和好如初。为了感谢这位老和尚,当地人把这座桥叫“和尚桥”。  虽然和尚桥历经沧桑之后已不复存在了,但和尚桥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哲理与智慧

一个人如果放不下怨恨,一直怀着怨恨生活,那么他的生活将是灰色的,因为他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每个人、每件事。放下怨恨其实并不难,要知道,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在宽容自己,放下怨恨,包容他人,快乐才会随之而来。

对别人不宽恕,痛苦的是自己

佛陀格言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有一位居士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和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可是,没料到刚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和尚,正好与他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起来:“你看!你这么粗心,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得给我一个交代!”

和尚非常不满地说:“撞翻已经撞翻,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啊?”

居士十分生气:“你这是什么态度啊?自己错了还要怪人吗?”

接下来,两个人互相咒骂起来,互相指责的声音很大。

方丈正好经过这里,问明原委后,说:“莽撞地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停了片刻,方丈又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生活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儿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听到这里,和尚先说:“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他说完便转身向居士说:“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居士也由衷地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点儿小事就大发脾气,实在是太幼稚了!”

方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做人就应该懂得宽恕啊!你们要记住: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也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犯错是常见的平凡,宽恕却是一种超凡。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哲理与智慧

宽恕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恕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友好,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宽恕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社会人生后所得到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所以,如果对别人不宽恕,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禅机妙语

从前有个小偷,某天夜里潜入一个寺院行窃,恰巧被正在打坐参禅的和尚发现,于是和尚对他晓以大义:“放下你手中的东西吧!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佛祖会原谅你的所作所为,要不然,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门,将永远为你关闭!”

谁知,小偷却答到:“极乐世界的门要关闭,就让它关吧!反正我的‘专长’就是开门。”

正在这时方长出来了,“让他走吧,你欲度他奈何此儿不通事务呢,佛度有缘人,善哉,善哉!”方丈平静的转身回了禅房。

和尚也回去了,只留小偷不知该回哪里……

宽容地对待别人,体现的是自己的伟大

佛陀格言

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唐朝开元年间,有位梦窗禅师,他德高望重,还做了国师。

有一次,他搭船渡河,渡船刚要离岸,远处来了一位骑马佩刀的将军,大声喊道:“等一等,等一等,载我过去。”他一边说,一边把马拴在岸边,拿了鞭子朝小船走来。

船上的人纷纷说道:“船已经开了,不能回头了,干脆让他等下一回吧。”船夫也大声喊道:“请等下一回吧。”将军非常失望,急得在水边团团转。

这时,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对船夫说道:“船家,这船离岸还没有多远,你就行个方便,掉过船头载他过河吧。”船家一看,是位气度不凡的出家师父开口求情,就把船开了回去,让那位将军上了船。

将军上了船后,就四处寻找座位,无奈座位已满。这时,他看到了坐在船头的梦窗禅师,于是拿起鞭子就打,嘴里还粗野地骂道:“老和尚,快走开。没看见你大爷上船了吗?快把座位让给我。”没想到,这一鞭正好打在梦窗禅师的头上,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汩汩地留了下来。禅师一言不发,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将军。

看到这一切,大家心里既害怕将军的蛮横,又为禅师抱不平,人们纷纷窃语:“这将军真是忘恩负义,禅师请求船夫才回去载他,他不仅抢了禅师的位子,还打人家。”从大家的议论声中,将军明白了一切。他心里非常惭愧,懊恼不已,但身为将军,他又不好意思认错。

不一会儿,船到了对岸,大家都下了船。梦窗禅师默默地走到水边,洗掉了脸上的血污。此时,那位将军再也忍受不住了,他走上前,跪在禅师面前,忏悔道:“禅师,我真对不起您。”

谁知,梦窗禅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哲理与智慧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坏人,只是每个人的习气和行为方式不一样罢了。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误解、有矛盾,这时,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我们就会选择宽容,选择忍让。如此一来,我们的委曲求全也就能感化对方,所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宽容地对待别人,体现的是自己的伟大。

只有和谐相处,才能把事情做好

佛陀格言

能与人和谐相处,必会事事顺心。

一天,小沙弥和一些小朋友在做游戏,堆石头。堆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意见不和发生了争执,小沙弥一气之下把石头推倒后就走开了。

小沙弥来到了池塘边,踢着池边的石头生闷气。

老和尚看到了说:“大概又吵架了。”

小沙弥说:“师父!为什么他们不肯听我的?”

师父说:“你看喔!池塘里的莲花是不是很美?”

小沙弥答道:“嗯!”

师父接着说:“那是因为有绿叶陪衬。你看空中的蝴蝶,它的翅膀有不同的色彩,飞起来才更美丽啊!而雨后的彩虹就是因为它能容纳各种颜色,所以才能展现美丽的七彩霓虹。”

小沙弥很奇怪:“可是,这跟堆石头有什么关系呢?”

师父就笑着说:“傻孩子,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懂得相处,要相互扶持,相互包容,才能共存共住。人虽然有思想见解上的不同,但是只有和谐相处,才能把事情做好。”

小沙弥突然高兴地说:“哦!我懂了!所以人家说家和万事兴,也是这个意思了。”

师父赞许地说:“对!对!对!”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秘辛

    上古世纪之秘辛

    岁月葬送了上古,但神之遗迹却自历史长河之中破封而出,尘封的上古秘辛也再度浮出水面。
  • 全战系统争霸异界

    全战系统争霸异界

    地球游戏爱好者赵信携带三国全面战争游戏系统,意外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异界,当金币能兑换成源源不断的铁血军团的时候,这个世界将为之颤栗。
  • 朱颜泪

    朱颜泪

    她,生于大户人家,饱腹诗书,七窍玲珑,却被卷入一场纷争,他,洞察天机却为她多次逆天而行,他对她一见钟情,但最后还是错过,越走越远,。。。。。。。。。。。。。。。。。。。。。。
  •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在肢解过的时间里,世间已已没有了绝对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已是被人的视角篡改过、被人的记忆吞噬过的,那是一些被人们的记忆咀嚼后又被人的思想唾液粘起来的东西: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哪。文学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也可以说,文学是从这个世界里发出的声音。是来自灵魂的声音。很多年了,一直在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作活儿,曾期望着能够种出一片“声音”来。天晃晃的,人也晃晃的。怎么说呢,百姓的儿子,想的也多是百姓们想的事体,并不求得到什么。只想认认真真地“种”下去。
  • 天魂至帝

    天魂至帝

    远古战魂转世重生天数之下尽是蝼蚁苟活“混沌因我而生,这天应我而破!”“我让这芸芸众生受我庇佑!”——天魂大帝
  •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三大君主,既法国波拿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康熙以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康熙之治”。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铲除陋习,鸿博开科,召贤纳士,完成了满族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过渡,使大清帝国腾飞而起,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康熙在国内外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
  • 非让我说爱你吗?

    非让我说爱你吗?

    他是一特随波逐流的人。他特懂事。想得特多。他花心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真心。我一直看着他。然后突然有一天我想,为什么我不能爱上他呢?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他不爱我。但他就是那样的人。他谁也不爱。他只要眼前的幸福。我笃定地活着,因为他有一天会发现他爱我。爱你,还得非说出来吗?
  • 都市之时间掌控者

    都市之时间掌控者

    退伍特种兵林峰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时,一场奇遇发生了。曾经被认为是无用的黑色珠子成了他命运的转折,一次传承让他获得了这世上最神秘的时间异能。“我不是侦探,但我会比侦探更牛!”“我不是狠人,但我会比狠人更狠!”“别让我看你不顺眼,因为你会死的很惨!”“对了,我真的是一个好人!”看着纷纷远离自己的伙伴,林峰很是无辜地说道……这本书已经完本,路过的道友们麻烦收藏一下新书吧,《绝世霸王》下面有直通车,可以去看看,收藏推荐
  • 异界之丧失

    异界之丧失

    现代青年林天,莫名其妙穿越异大陆——天玄大陆。实力低微的他,只能依靠系统游走于各种电影,动漫之间。这里有世上最美的华夫人。这里有热血无畏的海贼王。这里有刚猛无敌的绿巨人。这里有呆萌可爱的小妖王。……这里有异界旅客林天,助天玄神龙皇先平人族内乱,再战百族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