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300000030

第30章 朱健先生(1)

他是有激情的,老了,还是有激情。他终归是个诗人。他于诸多琐碎之中展示出了我们平常所不注意的那些平常。

我是再也找不到他给我写的那封信了。我在家里翻箱倒柜不知翻了多少次了不知倒了多少次了。隔一段时间翻一次,隔一段时间倒一次,希望能够发现它,结果每次都是徒劳。我为什么这样痴迷?越是找不到,越是想找到。很久之前,有一次,我意外地看见它,心想我要收好它,不料那一收,它就不见了。有些东西,就这样,你不收,它还好,它还在那里,你还可能看见它,就像稼轩词里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它在哪个“阑珊处”呢?站在书房里,我看着书柜,这样问自己。

那是1983年,我写完了《小石头》,并且将它发表在大型丛刊《江南》上。好友杨铁原①将它拿回家,给他父亲朱健看。于是,我就收到了朱健给我的那封信。那信是用毛笔写的,写了好几页。开头是夸奖,然后是不足,探讨长篇叙事诗,如何叙得有诗意,怎样抒得有情思,还有节制和含蓄是要特别讲究的。这些问题,我后来一直都在思考着,一直思考到现在,也不敢说想清了。艺术是很微妙的,不到微妙处,很难说得清;到了微妙处,也难说得清。艺术多的是感受,那感受在你心里,你能看见它,却难捉到它。

创办《书屋》时,我向他约稿,已是1995年了,离他给我的那封信,那封找不到的信,已经过去12年,他也从一个老诗人演变成了《读书》的作者。既然他能给《读书》撰文,当然也可给《书屋》供稿。他的稿很快就来了——《人生荒原迷津渡——秦可卿生死谜》,发在《书屋》的创刊号上。8月份,刊物刚出来,他的信也跟来了:

周实同志:

刊已大体浏览一过。总体而言,至少应当说起点不低,因而为你高兴,向你祝贺,也道声辛苦!办好一个真正益时益世又有文化积累之功的刊物,是值得付出全副性命的,好自为之,善自为之!

① 杨铁原(1951-),曾任《湖南日报》编委、《三湘都市报》总编辑等职,有著作《边写边掐》等。

范用①是一座“宝山”,但他清脱超逸,很难启动。我精力日衰,否则,我和老妻都可为你做“说客”,到北京住在他家劝他大开“山门”。你先请戴文葆先生试试。林贤治处,你写封信去。他也有一批高妙写手(比如筱敏②以及山西谢泳③等)。另,请寄一本给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罗飞④。

杂志要杂。现不够杂。文、史、哲、经、社等等要搜罗人才。

附来小序一篇以供补白。“黄金屋”恐怕难用“黄金乃是书”可道其精神。如能写成短文,容后寄来。

匆匆即候

时绥!

8.20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他的文字,不是谈稿子,就是转稿子,反正都是《书屋》的稿子:

周实同志:

北京倪子明⑤转来谷林⑥先生一文,呈上,请酌处之。近如有暇,最好即时复他们两位一信。寄倪子明处即可。谷林胃癌手术后能执笔作文,真难为他了……

① 范用(1923-2010),生于江苏镇江,原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著名出版家。

② 筱敏(1955-),原名袁小敏,广东东莞人,诗人、散文家,有著作《幸存者手记》等。

③ 谢泳(1961-),山西榆次人,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有著作《逝去的年代》等。

④ 罗飞(1925-),江苏东台人,“七月派”诗人,曾因“胡风案”遭迫害,平反后为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

⑤ 倪子明(1919-2010),生于安徽桐城,原三联书店总编辑,1978年,曾与范用、陈翰伯、陈原等同志一起突破思想禁锢,酝酿筹备创办《读书》杂志,开创了“读书无禁区”的先河。

⑥ 谷林(1919-2009),生于浙江省鄞县,原名劳祖德,一个地道的读书人。

周实同志:

绿原①寄来一文,请酌处,并请直接与他联系。

《水浒》题目,作文三篇,第一篇《芙蓉》要去了。第二篇《梁山秀才的故事》正在写,成后,当寄上。第三篇《没有女人的世界》。

《书屋》第五期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可喜……

周实同志:

原校已颇细,然“校雠”如“扫叶”,前人苦之久矣。略添几处,多属原稿明显笔误或词语不当者。近水楼台,此即佳处。外地编辑,怜老恤贫,往往明显有错,也原文照刊。自己事后发现,“马后炮”也无从射出,羞煞人也。

附上一稿,是炒陶渊明和他外祖父孟嘉的。另正在写《子虚乌有“龙禁尉”》,为“荒原”之二。可能比较枯涩。大概还要写之三,甚至之四。还准备写篇“舌人②、胡人、洋人”,批判“土包子”硬充“假洋鬼子”,可能有麻烦,准备给《读书》……

周实同志:

读彭见明③文后,非常不安,因其有损《书屋》声名。盖“方言”之学,非常专业,不是想当然的事。文中所列“平江方言”,绝大多数是“普通话”,或山东话、长沙话。有的则是彭君自己未看懂,如“乔张致”,便发议论。这样,即给读者以编辑不严谨的印象。所以,应想法补救为妥……

周实同志:

此文如不合用,请即告我,以便另行处理。我拟再写一二文来,“专栏”便可应付一阵了。如编务上有困难,不“专”也无碍,唯请将不用文章及时告我。

近接北京友人电话,舒芜④身体状况不佳。请你认真审读前文,凡“刺激”性文字,酌予删除。我这个人见不得别人的不幸,也许可说“心太软”吧,所以终生不成气候,干不得大事……

周实同志:

今夏水深火热,老朽总算活过来了。未知尚能再活下去否。此文则希望在《书屋》先发一次。

吴泽顺①先生来信希望再写一点,务请代为解释,我非“职业写手”,只能心血来潮,即兴作文,否则,苦不堪言,千祈谅解。现在想写一篇王蒙②“红学”的文章,此君常匪夷所思成精彩之论,一旦要学者化,便俗不可耐,盖其尚在“化”的过程中也。他去年出了本《双飞翼》,把李义山和红楼扯在一块,颇有意思。我正重翻。不知写得成否。写成,也不过三二千字。便中过东塘时,盼来一叙……

① 绿原(1922-2009),湖北黄陂人,作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有《绿原文集》六卷行世。

② 周实注:古代翻译官。

③ 彭见明(1953-),湖南平江人,作家、原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有著作《那山那人那狗》等。

④ 舒芜(1922-2009),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周实同志:

此文与《书屋》有关,结尾并引了陈村③之言,也许你有兴趣。

但太“专门”化了。原来写的更枯燥,改了几次,仍不如意。不知看得下去否?

近日心绪不宁,谨先奉请审阅……

周实同志:

向你推荐一位作者。老友之子,其父搞文学,其母数学教授,大学读哲学,教了几年马列后又成了经济学硕士(其妹也是硕士),去年“转业”到省财政厅当办公室主任了。家学渊源,知识面广,乐道而不安贫,山东有个刊物《青年思想家》,相当活跃,为作者之一。大概比你小几岁。《书屋》除文史等外,应尽量包容一切人文学科(政、经、哲、社、心等等),当然不容易,但可注意逐步形成作者队伍。编辑部似应物色一盒“万金油”。这篇文章,我除了知道海耶克之名外,其他则莫名其妙,你们几位大概也难说个所以然。当然可以从刊物需要的角度提出修删意见供作者参考……

① 吴泽顺(1955-),湖南华容人,时为岳麓书社副社长,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当时,该社正拟出老先生的《逍遥读红楼》。

② 王蒙(1934-),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③ 陈村(1954-),原名杨遗华,上海人,有著作《陈村文集》四卷等。

今天重读他的这些写在各种纸上的短信(大都写在一些用过再裁成小片的纸的背面),我心里的感觉是:他何止是《书屋》的作者,简直就是《书屋》的编辑。

不编《书屋》后,我写了《刀俎》,发在《芙蓉》《创作》上。他看了之后,用书信的形式,写了一篇精短的评论。他知这是他对我最好的安慰和鼓励。我也给他回了一信,并将两信作为跋,收在了《刀俎之间》的初版中:

周实同志:

多时未见,起居定必佳胜,为颂。《芙蓉》今年第三期刊发大作《刀俎之间》系列短篇十题,文前巨照为尊容,摄神传影,挺有意思。看来足下一仍边幅不谨,囚首垢面谈诗书状态未改。然鬓颊添些沧桑,眉宇多点沉静,嘴角眼梢颇见冷眼向洋的味道了。不过照片是不会说话的,表情亦早成定格,我这般说多半是读毕大作的瞎揣摩而已。情由文生,兴缘事发,还是说几句关于《刀俎之间》故事新编的读后感吧。近年衰朽益甚,阅读范围几乎仅限于熟人文章。相晤也难,读毕,随便说几句不着纲线的话,权代促膝之趣。

坦率言之,大作读来,时不时心惊肉跳,血压升高,一丝儿“审美愉悦”也生发不出,以致掩卷废书者再三再四。心里则颠三倒四,不断嘀咕:“这个周实!这个周实!”嘀咕时并不明白到底在嘀咕些什么。而今想来,大凡嘀咕莫非一种情绪,很难说清是什么意思,因其本未构成意思。事后追溯嘀咕“这个周实”大概是指:此君不知出于何种用心,多半是囚首垢面谈诗书走火入魔爆出不能自已的冲动,于是奋笔疾书抄出这么一份列祖列宗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鼎鼐的——什么呢?既然与烹调鼎鼐相关,全文又以“刀俎之间”统名,那就无妨称为现下风行人间的“菜单”。况且庖厨之内,刀俎之间,所得产品,当然应列入“菜单”。周实抄出的“菜单”,共十一品。举凡人彘、鸩、绫、族、炮烙、定杀、腰斩、宫、凌迟、 、殛,皆在单中。“这个周实”似乎生怕今人不识古时菜,乃先列刀俎操作技法。为避烦琐,仅举“人彘”一菜为例:“此刑俗称人猪,先以哑药灌哑人喉,次以聋药熏聋人耳,再剜双目,复剁四肢,使人犯只剩下一段肉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按:周实于技法说明未尽,还有把这段肉身“使居厕中”一招,否则便不成其为“猪”矣。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八字评,已把全部“菜单”精髓传尽:人对人的肉体虐杀伴以精神虐杀,比简单的肉体虐杀更残忍,是人性之恶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张扬。由是言之,故事新编《刀俎之间》,审恶之作也。既然是审,就必须直面着恶。所以“这个周实”要开出“人彘戚夫人”“酒鸩甄皇后”“腰斩李斯”“车裂商鞅”“凌迟袁崇焕”“炮烙朱高煦”“定杀屈原”“殛鲧”“宫司马迁”加一个灭十族方孝孺的有女有男有文有武十全大补“人肉筵席”。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美食美器,洋洋大观。又,既然是审,就不可感情(或感想)代替政策,应是脸不变色心不跳,做冷面杀手相,指点席面,激扬文字,甚至来点黑色幽默式酷评。比如“腰斩李斯”,评曰“用铡刀将人犯从腰部斩杀,使之均匀地一分为二,俗称一刀两断”;言简意赅,颇能传神。愚意似可做“一刀两段”,如切红白萝卜或大葱辣椒,方见干净利落。又如“人彘戚夫人”,有评曰“昏死了的戚,剥了个干净,再次掷在香案上……戚的胴体真是美呀!”读此语,竟忘乎所以,想为周实加上一句“像脆皮乳猪”——饷我一脔,分我杯羹,馋涎滴而食指动矣。冷面杀手甜言蜜语和黑色幽默妩媚多情,打造出变化无序的语言魔方,有时足以把“审恶”提升抽象成“审美”,所以世间遂有波特莱尔培育出的“恶之华”了。

应当声明:周实“审恶”水准难望波特莱尔项背。读两位之诗,可知。我这里仅在说“这个周实”审古人之恶,审来审去似乎把今人之我也糊里糊涂审进去了。看来,审恶提升抽象成审美犹如陷阱,阅读时心神迷乱之际,那些平日深藏不露、未曾料想和不敢承认又的确属于自身的人性之恶,莫名其妙地被诱发出来:原来自己不仅是“人肉筵席”上的消极看客,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也会食指大动,兴会淋漓,有福同享。——想到这里,能不心惊肉跳血压升高乎?

同类推荐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酒像红脸绿林好汉,浅斟低饮时,逢人便称“哥俩好”。狂饮滥喝后,口里叫着“五魁首”,伸出的巴掌又捏成老拳,说不定,酒醉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茶像青衣白面书生,越是好茶,越是淡雅,如同你的良师益友好医生,能为你消除心火,缓冲紧张。感情再浓烈,味道再苦涩,仍旧是透明的茶色,回味还是香甜的。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5)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丰子恺、李圆净、孙选青、林赞华、朱稣典、刘质平、弘伞法师、广洽法师、芝峰法师、习律诸法师、刘肃平、赵柏癫、李晋章、亦幻法师、崔澍萍、性愿法师、瑞今法师、寂山和尚、蔡元培、开元慈儿院董事会等多人的书信。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热门推荐
  • 乱世小魔妃

    乱世小魔妃

    “丫头,你是本王的!”霸道的男人一把搂住自家媳妇,嘚瑟又欠揍地斜睨着面前七位大小不一的美男,笑得万分嚣张。七位美男同时一副重伤的模样:“灵儿,你不要我们了么?”……欢乐的男女强,架空穿越,看受绝宠的小魔妃如何玩转异界……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第七层的阴谋

    第七层的阴谋

    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两个重要的女孩遇到了意外,最后都……!而主角什么也没做到。“那时候,你觉得你什么也不用做,一切都会很顺利吧。”“但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某个个体而存在的”“啊,这样啊。”(不要这样的结局!)
  • 极道之道

    极道之道

    “应神,你该醒了——”每隔十万年,总有一道浩瀚的声音从天的尽头传来,震撼极界。这是来自神灵的呐喊!神的声音,究竟预示着大劫的到来,还是只为了唤醒沉睡中的神?一个追寻道之极致的世界,神秘无尽。仿佛有着一张巨大的网,将世界笼罩其中,谁能从网中挣脱而出?微道,大道,天道,何为极道?
  • 夙世红妆

    夙世红妆

    西汉汉武帝晚年,方术盛行,佞臣江充作乱。她莫名被迫穿越而来,皇家恩怨、家宅情仇无故缠身,却只是为了给一对宿世鸳鸯牵红线,还有比这更糟心的事情吗?!后来她才知道,为什么那个红娘,偏偏而且只能是自己。只是有没有人告诉她,如果她这个红娘爱上了那人,要怎么办?
  • 水晶之旅

    水晶之旅

    五条项链,导致五个几岁的孩子,陷入困境。一次成长的旅途,一次心灵的体验。仇恨使他们,不在是当年心灵单纯的小孩了,期待他们强悍归来……
  • 鸩妃

    鸩妃

    那一夜,家毁人亡,她从嫡女沦为暖榻宫奴。那一夜,他毁了她的家,她的人。留下一句:“留你一条命,是为纪家欠联的,要由你来还!”从此虐恋上演!她拼命逃离他的身边,却不料,手脚都被他束缚。
  • 幻月传说之三

    幻月传说之三

    孤独、寂寞成为了他的一切,为了爱情征服了整个世界,对他而言中没有所谓的强大,没有任何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巧合的偶遇,有的只是纯洁的爱不论是魔、神、人,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情。夜晚正是他回到属于他自己的那片世界,静静的等待着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君主……
  • 秀色

    秀色

    要问当今京城最受瞩目的千金是谁?不是身份高贵的康宁公主,不是明艳动人的福荣郡主,也不是弱柳扶风的宰相千金,而是顾将军家的四胞胎千金。大小姐尚武,二小姐擅毒,三小姐爱棋,四小姐惜花。要想把这四位小姐娶回家,京城众公子表示鸭梨山大。
  • 总裁,我错了(全本)

    总裁,我错了(全本)

    二十六岁,无才无貌无色,普通公司职员员工。这是对妙安兰的所有描述。这样一个已经快要奔三的女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和一群三十出头四十未到的女人唧唧喳喳的讨论各色帅哥,讨论还不算,甚至将魔爪伸向了在电梯里第一次遇到的英俊小帅哥。然而晴天霹雳,怎料此帅哥居然就是顶头BOSS公司大总裁!妙安兰顿时觉得人生灰暗,世界颠倒。她拼搏了整整三年!不,应该是拼搏了整整二十六年!从她诞生开始就努力为了活着而喝奶,然后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毕业了之后她投了一百八十三份简历,面试了九十七次,实习了五十六回,终于在这个公司有了立足之力……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她撞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总裁!方千亦。谁说总裁是很老很老的?谁说总裁是大腹便便的?!谁说总裁是满脸皱纹的?!谁说她就抽谁!没看见面前这个总裁白白嫩嫩的么?!“总裁大人!我上有老下有老,还要养一个美丽可爱活泼动人的男朋友,为了维持这个家我呕心沥血掏心掏肺,现在如果你开除我的话我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总裁大人啊,您就可怜我这么尽心尽力为公司办事的份上不要开除我吧,无论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扫地擦桌洗衣服洗厕所!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啊!我以后再也不敢骚扰您,再也不敢跟您搭讪了!我坚决维护咱们公司的名誉,以效忠咱们公司作为第一准则,时时刻刻为公司奉献我年轻的生命!”撇下了所有的面子她可怜兮兮的抱着某总裁的裤管哀求……某总裁沉思了片刻,然后漂亮的小嘴一张:“好啊,无论让你做什么都可以吗?”然后,她就被这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小总裁BOSS给牢牢抓住了……之后到底会发生怎样惨无人道的事情呢?嘿嘿嘿嘿……那一天我进电梯看到一个身材笔挺容貌绝佳的帅哥压根就没有想过他就是总裁!当然如果我知道的话就不会发生后来那么惨烈的事情!我声明,当时我是真的不知道他就是总裁,而且他看上去年纪有点小,最多二十出头的模样,我都已经二十六了,看到这样的嫩芽心里就一阵痒痒,然后满脸堆着肥肉嬉皮笑脸的攀上他的肩膀:“小朋友,你也上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