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0400000011

第11章 姜夔:一生走不出对合肥女子的怀念

第1节 姜夔的合肥情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夔。

我将这首词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我爱的那个女子在合肥,就像东流的肥水一样没有尽期。早知今日,也许当初我就不该爱上你,种下相思。正月十五日灯节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中见到你,比在画中看到你更悲哀,因为梦醒之后,马上你就消失了。在黑暗的夜里,忽然间山鸟的啼声就把我惊醒了。

春天还没来,树木花草都还没有绿,我的两鬓已经先出现了银丝,我和这个合肥女子分别时,痛不欲生,分别了几十年,如今就连当年离别的悲哀都被消磨得“不成悲”了。相亲相爱的两个人,真的不要分别太久,否则“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曾想,年年点着红色莲花灯的夜里,我在想念她,她也一样在思念我。

姜夔是个什么样的词人?他和词中所写的合肥女子有一段怎样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南宋词人姜夔(1155—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姜夔这个人,为人清高、自傲,有点才华的文人大多如此,柳永如此,温庭筠如此,姜夔也如此。

姜夔出生于湖北,他的父亲曾经是汉阳知县,一个七品芝麻官。可是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不幸去世,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姜夔很小就体味了生存的艰难。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诗文就写得不错,加上颇有音乐天赋,精通曲子。当时朝廷就给他一项“优惠政策”,让他“免解”,就是说免考“解元”,可以跳过去,直接考进士。可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没考上,一生都没有考取进士。

姜夔一辈子没有取得功名,布衣终老。在那个时代,这个男人肯定不能算成功男人,他一生飘泊,寄人篱下,靠给大官家当门客来讨生活,靠朋友资助度日,几近清客。南宋有一种风气,官宦喜欢附庸风雅,社会上流行江湖游士。就是说一个文人,考不上进士,如何谋生呢?如果诗词写得好,有才华,就会被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宦请过去做门客。

姜夔这个人在词坛成名比较早,也曾经得到不少人的赞美。他的同代人张炎在《词源》中这样评价姜夔:“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姜夔响。”

有个不太有名但家境很殷实的诗人萧德藻,就特别欣赏姜夔的才华,不仅为他解决了住的地方,还亲自作媒,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后来,比较有名的词人比如说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这些人就是姜夔通过萧德藻认识的。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都推赏他。姜夔死后,连棺材钱都拿不出,还是这些词坛的朋友筹资安葬的。

可见,姜夔的一生活得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如此,他对年轻时在安徽合肥遇到的一个女子,却终生不忘,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这个合肥女子的爱恋和思念。合肥女子这个说法来自于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夏先生在《白石怀人词考》一文中,将这个女子称为合肥女子,他把这段故事叫做合肥情遇。

姜夔爱这个合肥女子到了什么程度呢?萧德藻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了他,就在他去结婚的路上,他想的还是合肥女子,而不是新娘子。他写的还是想念合肥女子的词。因为他跟那个合肥女子是在正月十五日灯节前后分别的,所以,姜夔一到正月十五,就想念远方的她。上面那首词中“元夕有所梦”,写的正是这种心情。

第2节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一段少年时期的爱情,却给姜夔的老年生活留下永远的缺憾和悲哀。正月十六那天,他又写一首词,仍然还怀念合肥女子。

鹧鸪天·十六夜又出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他说,两边的珠帘垂下来,上千银色的蜡烛凄凄地燃烧着火焰。东风历历,轻吹在脸上,在一个红楼下面,有哪个人知道我就像当年的杜牧之一样?杜牧怎么啦?杜牧也有过和他一样的经历,那个女子在扬州,杜牧说过和那女子相遇的经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当年也有过风流爱情,但最后没有和那女子结合,因为再次见到那个女子的时候,人家已经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你说这样的见面有什么意思呢?杜牧就不应该去见面,把当年那份美好的感觉也破坏掉了。有的时候,相见真的不如怀念。

姜夔接着写道,欢乐正是时候,夜明白我的思念与寂寞吗?明天春天又会来,小桃枝会发芽、开花,鼓声渐远游人渐散,也许惟有天上的月亮知道我的惆怅。

很明白,他在思念合肥女子。用一句流行的表达爱情往事的诗来比喻,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话来自元稹的一首爱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首,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五首》之四)写得太好了。大江大海都看过之后再看小池塘,那简直不叫水了。元稹的诗来自于孟子:“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门者难为言”。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很难再让你感慨。在圣人的课堂上游过学之后,再听其他老师讲课,那感觉很难好了。

回头看看姜夔对那个合肥女子执着的思念,就只能说,那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那个合肥女子跟别人结婚了,没有同他在一起。他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他和合肥女子离别的时候正是正月的季节,梅花开得正鲜艳。他看到梅花就在怀念一个人,“又片片吹尽也”,梅花一片片地零落了,“几时见得?”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呢?他总在写梅花盛开的词,总在咏梅花,什么《望江梅》之类的,都是在怀念那个女子。

姜夔和辛弃疾比较熟,他跟辛弃疾还有过诗词的来往,但由于两个人道不同,志也不同,所以后来也很少联系。他可不像辛弃疾总在梦想收复国土。姜夔不是官,他倒是想过“治国平天下”,可是南宋朝廷不用他,他只是一介布衣,他在词里展现得最多的,并不是爱国和抗金,而是想念他的合肥女子。

他一生都没有走出他与合肥女子独特的爱情故事。

第3节 范成大慷慨送美人

过垂虹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廿四桥。

这首小诗比较好理解。这回写的可不是那个合肥女子了,而是一名叫小红的歌女。能歌善舞的小红是姜夔用两首词换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姜夔这个人精通音乐,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的一个春天,他到杨万里家拜访,喝茶、聊天、清谈。杨万里让下人用琵琶弹奏久已失传的《醉吟商朝渭州》古调,姜夔安静地听完,马上作了笔记,并且向杨万里请教了该曲的品弦法。他兴奋不已,回到住处反复琢磨,填词编成了清新的《醉吟商小品》。

因为姜夔不是什么官员,所以想去哪里就去了。反正他也不用向谁请示。这个人穷是穷,却不俗,喜欢风雅的事情。所以,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他突然来了兴致,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就是范成大。

范成大为什么叫石湖居士呢?范成大官做得比较大,一直参政知事,但这个人有个癖好,就是一生酷爱梅花,晚年还专门潜心整理了一部专著《梅谱》,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梅花的专著。这个范成大为了和文人圈内的朋友交流赏梅的雅趣,就专门在石湖置业,买地盖了一大片庄园,他自称为石湖居士,被人叫做范石湖。据说,范成大当年置业的地方就在吴县(今苏州)的范村一带。

姜夔去拜访范成大。赏梅游览后,二人把酒对谈,范成大说,你能不能给我写两首新的曲调。姜夔创制了《暗香》、《疏影》两曲献给范成大。范成大一看,喜不自禁,马上命家中的青衣女小红唱此词。小红不仅长相清纯,歌唱得也好,音节清婉美妙,让姜夔听得大呆。范成大选择了“君子成人之美”,慷慨地把婢女小红赠给了姜夔。

姜夔抱得美人归,经过垂虹桥时,天忽然下了大雪,姜夔站在船头,兴奋地赋诗:“小红低唱我吹箫”。

词人小传

姜夔(1155—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今存词80多首,有《白石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传世。在自作词曲方面,可以和北宋的周邦彦相媲美,世人因称“前有美成,后有尧章”。

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重锓裘司直诗集序》中论江西诗派时说:“继萧东夫(即萧德藻)起者,姜尧章其尤也。”

附姜夔的两首词:

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同类推荐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本书收录了从《诗经》到《红楼梦》的30篇传统诗词,虽是一鳞半爪,却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线性文化绵延不绝的特性。本书稿梳理了古代文人、英雄知音难逢、怀才不遇共有的千古之痛,分析了“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体现的中庸文化的张力结构,总结了中国诗词独有、凿通上天阶梯的“兴”的创作手法。凭借“兴”的翅膀,引领读者窥见永是春天的诗词的彼岸。造化多情,造化无情。此情长远,情由心生,心生寂寞,寂寞花开。通过本书可以瞥见,上帝之影就在一现之灵光里。
  • 皂角树

    皂角树

    收《皂角树》、《女孩儿》、《梅子》等40余篇小说。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皂角树》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热门推荐
  • 逍遥富翁

    逍遥富翁

    鸿蒙宇宙,群雄割据。天道循环,量劫降临。逍遥富翁,逍遥于世。(QQ书友群:348534254)
  • 武相

    武相

    朝夕相处的老师作古之后,辰马仍然没有放弃成为强者的梦想,于是,他打算下山去闯荡,没想到第一天就被人给骗得身无分文……
  • 西域之恋

    西域之恋

    女主人公米诺在童年时期与忘年交巴特、小伙伴罗尼亲密无间,但此后二人都离开了米诺。学生时期,米诺被男同学侮辱,后此男同学死于非命。米诺成人后与佟寒相恋,后佟寒亦死于非命。巴特多年后归来,却因为某些原因与米诺疏远。米诺认识了新男友振一,并得知振一多年前死去的胞弟就是当年侮辱米诺的男同学。在米诺与振一准备结婚时,振一在登山中死去。时间永远留在了夏天。
  • 活幼口议

    活幼口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过去的我在未来中消失》

    《过去的我在未来中消失》

    我从来不知道苏落落会经历这样一朵奇葩的爱情......苏落落,A大学生,一枚外貌中等、身材中等、智商中等、技能低等的高等逗比,可就是这样一个放在人群中一秒就不见的小角色居然毫无阻碍的俘获了A大“第一校草”萧景宸大帅哥的芳心(可怜我这么如花似玉,沉鱼落雁的美貌了,唉......),可恨的是,我的这枚小逗比居然不认为这是件好事,还整天跟我抱怨,说什么萧景宸太粘人,搞得她一点自由都没有,还说什么萧景宸太爱吃醋,搞得她不敢跟其他男生说话,一点男人缘都没了。一般来说,我只想扒开这家伙的脑袋,看看她是真傻还是假傻,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天生脑瘫,别人挤破头想得到的东西她居然嫌烦?这世界,无奇不有...
  • 皇宫潜伏:皇妃不靠谱

    皇宫潜伏:皇妃不靠谱

    她是东宸国的宁和公主。她清丽,满腔爱国热血,一身超绝武功只想报效国家。可是,她的丈夫却是凤秦国的王爷。对立的国家,对立的立场,彼此都需要将对方致于死地,这样的两人要如何相爱?而她丢失的记忆究竟是什么?一旦想起,又会掀起如何的滔天巨浪?爱情、国家、责任,何去何从?背叛,报复,利用,何时止休?步步疑云,重重迷雾一一散开……他怀抱着他国皇子的柔媚妃嫔,妖娆笑道:“你的女人,很入我的眼,今晚陪本王。作为交换,我的女人也送你了。”纤长一指,指向了席中漠然而坐的她。
  • 逆天

    逆天

    石羽乘飞机失事,穿越到一个处于群雄争霸的冷兵器时代,被大将军卓云帆所救。赶往京城途中,卓云帆被一楼姓女子设计刺伤,石羽奋力保住众人,自己却被荒禽天鹏雕抓走,后跌落于一座石林中,被传进一处水底洞天,幸运的获得千年前的帝王:帝连天大帝——另一名地球穿越者的遗宝。石羽从水底洞天中出来后,赶往京城寻找卓云帆,无意中卷入西楚国帝位之争,他始终以平淡的态度面对众多势力,并出谋划策保全了中立的卓云帆。儒家、墨家、道家、兵家、法家、医家、艺家众多流派纷呈;北传承千年的复帝派;控制大陆的黑白之手……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游狂潮:西游之仗剑天涯

    西游狂潮:西游之仗剑天涯

    自齐天大圣被压至五行山下,至今已有499年,在这邪魔当道的世界里,孙凡受诏踏上西行之旅,,却不知西行途中还有更为艰险的任务在等待着自已。孙凡意识到,想要保护自己身边的同伴,就必须变得强大,再强大……
  •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

    智慧是对一个人各种能力的综合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是知识的最完美的形式。智慧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如对于艺术家来说,智慧指的是创造的能力,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则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外交家的智慧则更侧重于反应和语言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