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500000010

第10章 代表作《说园》(5)

二要学习历史、哲学和美学

《说园》(五)中强调:“造园综合性科学也,且包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浅言之以无形之诗情画意,构有形之水石亭台。晦明风雨,又皆能促使其景物变化无穷,而南北地理之殊,风土人情之异,更加因素增多。且人游其间,功能各取所需,绝不能以幻想代替真实,故造园脱离功能,固无佳构,研究古园而不明当时社会及生活,妄加分析,正如汉儒释经,转多穿凿,因此古今之园,必不能陈陈相因,而丰富之生活,渊博之知识,要皆有助于斯。”造园要求造园者和管园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首先,要学习历史知识。这里说的学习历史知识,除了必须学习的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园林史之外,还要学习社会发展史,了解并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民情风俗习惯。《说园》(三)中说:“今不能证古,洋不能证中,古今中外自成体系,决不容借尸还魂,不明当时建筑之功能,与设计者之主导思想,以今人之见强与古人相合,谬矣。试观苏州网师园之东墙下,备仆从出入留此便道,如住宅之设‘避弄’。与其对面之径山游廊,具极明显之对比,所谓‘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可证。因此,评园必究园史,更须熟悉当时之生活,方言之成理。”这条便道专门为仆人设的,目的是让仆人进出方便,为主人、主人的亲朋好友和宾客,服务得迅速而周到,所以它是直径即捷径也。至于它建在东墙之下、假山之后,一是为了避开人们的视线,二是因为当时仆人的地位低下。便道对面也有一条小径,它是曲径,要引游人至游廊、亭台轩榭和假山等主要景点,所以曲尽巧思。曲径和直径,铺地也是不同的,前者花纹、图案和用料都精细、考究,给人以细致雅洁之感;后者花纹、图案和用料都简洁、坚实,给人以明快、大方之感。如果不懂当时社会生活,不研究园史,就不知道这条便道之功能,修复不出它的特色来。《说园》(三)中又说:“至于苏州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号称宋、元、明、清四大名园。留园与拙政园同建于明而同修于清者,何分列于两代,此又令人不解者。”不了解园史,“宋、元、明、清四大名园”的提法就不准确。

其次,要学习哲学和美学知识。中国园林是以表现自然美的主旨而创作的,从立意、设计到游览、欣赏,都贯穿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崇尚自然又利用自然,辩证统一,可见中国园林与哲学和美学是紧密相连的。自从计成在《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创作理论之后,它就成了公认的中国园林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之一。《说园》(四)说:“山林之美,贵于自然,天然者存真而已。”先生针对违背这个创作原则、破坏自然美的行为,提出批评道:“今经营风景区园事者,破坏真山,乱堆假山,堵却清流,另置喷泉,抛却天然而好作伪。大好泉石,随意改观。如无喷泉,未是名园者。明末钱澄之记黄檗山居(在桐城之龙眠山)论及‘吴中人好堆假山以相夸诩,而笑吾乡园亭之陋。予应之曰:吾乡有真山水,何以假为,惟任真,故失诸陋。洵不若吴人之工于作伪耳’。又论此园:‘彼此位置,各不相师,而各臻其妙,则有真山水为之质耳。’此论妙在拈出一个‘质’字。”“真”和“质”都是大自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是自然美之根本所在,岂能含糊。《说园》(五)说:“质感存真,色感呈伪,园林得真趣,质感居首,建筑之佳者,亦同斯理。真则存神,假则失之,园林失真,有如布景,书画失真,则同印刷。故画栋雕梁,徒眩眼目,竹篱茅舍,引人遐思。”如果能以表现自然美为标准,按照自然的属性和自然的规律去造园,定会造出“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的好园来。

一个优秀的造园家,通过园景能塑造出自己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整体性把握和根本性认识来,因此说,造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些哲理都依附在园景的形象上。《续说园》说:“园林有大园包小园,风景有大湖包小湖,西湖三潭印月为后者佳例。明人钟伯敬所撰《梅花墅记》:‘园于水,水之上下左右,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横者为渡,坚者为石,动植者为花鸟,往来者为游人,无非园者。然则人何必各有其园也,身处园中,不知其为园。园之中,各有园,而后知其为园,此人情也。’造园之学,有通哲理,可参证。”造园中的哲理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辩证的。《说园》(三)中也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之外兼及动态声响。余小游扬州瘦西湖,舍舟登岸,止于小金山‘月观’,信动观以赏月,赖静观以小休,兰香竹影,鸟语桨声,而一抹夕阳,斜照窗棂,香、影、光、声相交织,静中见动,动中寓静,极辩证之理于造园览景之中。”造园中的这些哲理也就是美学上的艺术辩证法。园林中运用艺术辩证法之处很多,《说园》的每一篇中都有提及:例如《开篇》说:“园林中的大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无大便无小,无小也无大……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郊园多野趣,宅园贵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续说园》说:“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白本无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园林密易疏难,绮丽易,雅淡难,疏而不失旷,雅淡不失寒酸”;《说园》(三)说:“华丽之园难简,雅谈之园难深。简以救俗,深以补淡……刚以柔出,柔以刚现……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风景区之路,宜曲不宜直……游览宜缓,赶程宜速”;《说园》(四)说:“所谓实处求虚,虚中得实,淡而不薄,厚而不滞……丘壑平如砥,高楼塞天地……我认为风景区之建筑,宜隐不宜显,宜散不宜聚,宜低不宜高……我国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清人许周生筑园杭州,名‘鉴止水斋’,命意在此,原出我国哲学思想,体现静以悟动之辩证观点”;《说园》(五)说:“分合本相对而言,亦相辅相成,不隔其俗,难引其雅,不掩其丑,何逞其美。”以上提到的大与小、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郊园与宅园、野趣与清新、自然与常套、有与无、动与静、密与疏、易与难、绮丽与雅淡、简与深、俗与淡、刚与柔、露与隐、曲与直、缓与速、淡与厚、薄与滞、丘壑与高楼、隐与显、散与聚、低与高、静与动、分与合、俗与雅,等等,这些艺术辩证法都是先生毕生造园实践的积累和概括,也是审美经验的总结。艺术辩证法在造园上一经应用,园景就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三要学习诗文与绘画

《说园》(三)说:“文学艺术作品言意境,造园亦言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谓境界也。对象不同,表达之方法亦异,故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境也。‘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词境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曲境也。意境因情景不同而异,其与园林所现意境亦然。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之曰意境。‘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引水须随势,栽松不趁行。’‘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此虽古人咏景说画之辞,造园之法适同,能为此,则意境自出。”诗、词、曲、画与园林,同属艺术。诗、词、曲,是运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一定的节奏韵律和跳跃的结构来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绘画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手段,在纸、墙壁等平面上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美化环境,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而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诗、词、曲、画与园林虽属艺术中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但是,在追求意境方面是一致的。同一首诗、词、曲,可用不同的画和园来表现,例如唐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脍炙人口,历朝历代为之作画的人很多;同样,同一个园,也可用不同的诗、词、曲、画来抒情。“境生于象外”就是这种意境的共同特点。

诗、词、曲之意境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言外之意,弦外之响”(王国维);画之意境在于不局限于画内有限的物象,而是在有限中见出无限来;园林之意境不是园中孤立的建筑,一片有限的山水、林木,而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境生于象外”的“境”,不但有景、有象,而且有形、有影,能使形、影、光、声、味,交织在景与象中,和情感融合,达到情景交融。所以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先生在《园林清议》(1986年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报告,9月修改后在日本建筑学会100周年年会上报告)中说:“而‘意境’二字,得之于学养,中国园林之所以称为文人园,实基于‘文’,文人作品,又包括诗文、词曲、书画、金石、戏曲、文玩……等等,甚矣学养之功难言哉。”“……故造园既为修身养性,而首重教育后代,用园林的意境感染人们读书、吟咏、书画、拍曲,以清雅的文化生活,从而培养正直品高的人。”在《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中又强调:“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亦就是说,园林的设计者有这种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他理想的园林,思想感情变了,爱好有了差异,当然园林产生意境也自然不同了。”“近来有许多人错误地理解园林的诗情画意,认为这并不是设计者的构思,而是建造完毕后加上一些古人的题辞、书画,就有诗情画意了,那真是贻笑大方了。设计者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一无知晓,如何能有一点雅味呢?有一点传统味呢?”所以现在大学园林本科专业把“园林文学”和“中国绘画”两门课都列为必修课之列,就是要提高未来的造园者和管园者的文学、绘画水平,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说园》对造园理论的贡献——论《说园》之四

《说园》是先生关于园林理论的代表作,1984年以中英合辑本附图形式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先后印刷多次,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先生是改革开放后,将中国园林艺术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介绍到海外的第一人。《说园》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都非同一般,它对造园理论的贡献究竟有哪些呢?下文分创立了静观动观之说、风景区建筑不能喧宾夺主、园林要提倡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造园之理要与绘画之理和缀文之理相结合、强调造园中情和景的关系问题等五点进行论说。

一创立了静观动观之说

动与静,是艺术辩证规律之一,这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用的词汇,专指艺术作品中由情节、内容或描写所表现出来的动态与静态,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它们无处不在。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相对的,两者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这种辩证关系在文学艺术中是被广泛运用的。例如王维的诗《山居秋暝》中就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前两句写静态为主,以静写动,静中寓动;后两句写动态为主,以动衬静,动中有静。又如清人恽寿平的《蓼汀鱼藻图》,画的是水边小景,表现新秋季节大自然中动静互衬的诗情画意:岸边有紫红色的蓼花,疏疏的芦草,青青的竹叶,清澈的秋水中水藻隐约芊芊,秋风中的芦叶挺拔生姿,随风飘动,水中几条小鱼正在觅食游动,身体或正或侧,显得生动、活泼和自由。这种动静互衬的手法,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创作中也都经常运用,目的是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在造园艺术理论的研究中,过去还没有人提出过。先生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说园》中,从“观”的角度,把“动和静”运用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和观赏中来,提出了“静观动观”的理论。

《说园》开篇就是以论述静观动观之说开始的:“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为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地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廓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同类推荐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晚清枭雄袁世凯

    晚清枭雄袁世凯

    不得不说,讲述袁世凯的故事,是一件令人颇为伤神的事情!这种伤神,当然因为袁世凯这个人是难以盖棺定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袁世凯,依旧有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按照这种趋势,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情况都不会有所改观!不过,阅读袁世凯的一生,有一点评论倒是可以确定下来的:袁世凯绝对是那种有着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灵的历史巨人。 先来看看袁世凯复杂、多面的性格吧!毫无疑问,对于袁世凯,是很难用现在某些教科书式的善恶标准评论的。袁世凯身上的确有恶,比如他贪财好色、凶残跋扈、独断专横……然而,袁世凯身上也有善,例如他勇于改革、励精……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用最理性的思维解读人物,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用最睿智的目光扫描历史。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一路走来,道破成功的法则。他跌跌撞撞,成为乱世的赢家。他从默默无闻,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治军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战场谋略,恰如职场攻略。读懂他的人生,也就读懂了三国。读懂了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且看"织席贩履小儿"如何咸鱼翻身,一路坐到蜀汉皇帝!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一往情深呢?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心甘情愿被其征服呢?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牢牢地抓住自己心爱男人的心,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得很完美,这就要求你懂得男人。男人好比捧在手里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在指缝中流失得越快,如果你只是随意地把他放在手里,反而一粒不掉。对男人要像放风筝,该收的时候收,该放的时候放。如果一个劲儿地用力拉,或者舍不得放弃,那么再结实的风筝也会断线,等到线断的那一刻,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 Jonah

    Jona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关门,放妖王

    关门,放妖王

    自从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同居表哥,韩以璇的生活渐渐开始不可预测!竟然可以穿梭到远古神话世界?帮后羿射日,随神农尝百草,和妖王谈谈恋爱,和神仙斗斗法术!韩以璇的小日子渐渐过得风生水起。只是……喂喂喂,她家什么时候成了妖窝窝!韩以璇怒吼了一声:“关门,放妖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千金娇妻

    重生之千金娇妻

    订婚宴上,本该是主角的她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人。本该是她的未婚夫却对另一个女人宠溺有加。本该是她的家人言语间却是对她的指责对另一个女人的维护。而那个女人是她的表姐。当被人特意安排的车撞死在马路上,她恨,恨那个女人,恨那个男人,也恨,她所谓的家人。重活一世,人后她是为复仇而活的沈碧落,冷漠无情双手血腥。人前她是S市第一千金,人人称赞的天使碧落。皇权心里默念:就算是天使,也是堕落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娱乐之光

    重生娱乐之光

    他就是娱乐界的一道光,照亮了全球的娱乐圈,艺术史因为有了他,充满了光芒和希望,他就是林琪!
  •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空假面的修真之旅

    虚空假面的修真之旅

    一次机缘巧合,虚空假面成为了北境微末门派——“风霖山”的一个寒门弟子。从此,一切都改变了……
  • 时尚王妃

    时尚王妃

    超模穿越?时尚达人在古代?如何能忍受下去!于是去寻短见吧,让我回去吧!可是那倒霉催的马儿,一脚踢她进了将军府,什么纳兰,多熟悉的姓氏?怎么跟她穿越前的名字一个样?莫非是她的前世?那么将就一下吧,玩个古代时尚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脂点三国

    脂点三国

    东吴书院一年一度的迎新到来。纵横系的迎新负责人周瑜刚抬起头,视线就被一个身着浅粉色衣裙外罩猩红斗篷的少女所吸引,倒不是因为这位少女生得明艳动人,而是她身后,跟着六位白衣飘飘、抬着三只朱漆大木箱、累得香汗淋漓、娇喘微微的妙龄少女……这是谁家刁蛮女子?周瑜分明有些怒。
  • 魔印轮

    魔印轮

    被给予重任的云天踏上旅途,看云天如何一路过关战将,保卫家园。我傲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