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700000030

第30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3)

综合各地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和迁居管理制度及其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因就业、就学、就医、探亲访友和拆迁等原因需要请假外出或迁居,须由其本人向司法所提出包括外出或迁居缘由、外出起止时间和目的地或迁居时间和迁居地等内容在内的书面申请提交给司法所,并需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或迁居审批表,由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审核签署意见,报当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批。如获批准,由司法所根据县(市、区)公安机关批准文书发给社区服刑人员准假或准予迁居通知书。二是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监管措施。如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期间,司法所应当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随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情况;社区服刑人员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擅自离开规定区域的,由公安派出所对其作出处罚;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期间,确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假期的,可由其监护人或亲属代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并承担督促社区服刑人员按时返回居住地报到的相关责任,等等。三是注重监管衔接问题。如规定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时间较长的,司法所可以通过委托监管的方式,由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目的地司法所协助管理。在迁居方面,规定迁出地和迁入地司法所要办理监管交接手续,迁出地司法所在3日内向迁入地司法所书面介绍该服刑人员情况,并将其档案及相关材料转递迁入地的司法所;迁入地司法所须在接到档案及相关材料之日起7日内,将该服刑人员纳入监管。

五、会客管理制度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管制、缓刑、假释社区服刑人员在执行期间必须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但是,关于会客的具体管理规定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在试点实践中,部分省(市)如江苏、浙江两省在相关制度中作了如下规定:(一)社区服刑人员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及其他非法组织人员;(二)未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须事先报告司法所,由司法所将采访者基本情况以及所需采访的内容报县(市、区)司法局批准;(三)社区服刑人员会见境外人士须向司法所报告,由司法所将来访者基本情况及其目的报县(市、区)司法局批准。

六、分类管理制度

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教育和分级处遇,既是社区矫正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社区矫正针对性和有效性,调动和保护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性,提高社区矫正质量的必然要求。目前,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已被各省(市)大量运用,相关制度建设及其矫正成果也颇为丰厚。如2007年1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把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执行期划分为初期矫正、分级矫正和期满前矫正三个阶段,制定了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目标及其相关工作措施。同年6月,湖北省印发了《湖北省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分别采取宽管、普管和严管三个级别管理,与矫正处遇、教育矫正和考核奖惩直接挂钩。浙江省自2004年5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一直对社区服刑人员采取分类管理、分级处遇办法,并在《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考核暂行办法》中对此作了详细规定。该《暂行办法》规定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奖惩情况,把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级别分为三级四等即严管、普管和二级宽管、一级宽管,不同的管理等级给予不同的矫正处遇。其中,严管级的处遇为:(1)每半月交思想汇报一次;(2)每周到司法所报到一次;(3)司法所每半月家访和走访群众考察一次;(4)必须参加司法所指定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5)严格限定其活动区域。

普管级处遇为:(1)每月交思想汇报一次;(2)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3)每半月电话报到一次;(4)司法所每月家访和走访群众考察一次。二级宽管处遇为:(1)每两月交思想汇报一次;(2)每一个半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3)司法所每两月家访和走访群众考察一次。一级宽管处遇为:(1)每季度交思想汇报一次;(2)每两个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3)司法所可酌情减免其参加集体学习或活动的次数和时间;(4)司法所每季度家访和走访群众考察一次。

第三节 监督管理的加强与改进

回顾总结近年来各省(市)在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一是监督管理工作理念发生了积极变化,相关措施及手段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各省(市)制定出台的监督管理措施及手段来看,在保障刑罚执行严肃性、惩罚性及其威慑力的前提下,监督管理措施及手段充分考虑了依法保护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以及社区矫正人性化管理的特点等相关因素,增强了社区矫正的亲和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监督管理工作从试点初期侧重于“看得牢、管得住、不出事”的单纯监管观念,逐步向在稳控基础上如何实现“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的价值追求转变。具体实践中,监督管理更多地与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使监督管理逐渐成为融行为矫正与思想矫正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改造工程,努力实现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常规性、基础性监督管理制度基本成型,如社区服刑人员报到管理、外出管理和监督考察制度等,为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四是监督管理组织网络日益健全和完善,监管帮教力量大大增强。目前,在各试点省(市),以基层司法所为主导;以社区矫正监督考察小组为载体;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村(社区)干部、社会志愿者和监护人等成员为骨干的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组织网络已基本形成,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始终处于各级社区矫正组织和社会力量的监管帮教之中,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有了较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是监督管理措施及手段有所创新和突破。试点实践中,部分试点省(市)如江苏、浙江在深化和巩固传统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无线网络技术和先进的GPS系统,创建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和考核管理,保证了社区刑罚执行效果,增强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系数。目前,江苏已有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和泰州市建成市级管理平台。浙江温州市在2009年6月完成了全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另有宁波、台州、绍兴等7个市的部分县(市、区)也正在推进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同时,2008年以来,浙江省根据《护照法》和《出入境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全省全面实施社区服刑人员报备管理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尽管近年来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从试点实践来看,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执行刑罚、监督管理罪犯,相对于监禁刑罚执行来说,监管责任更大、困难更多、任务更重。同时,由于社区矫正立法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涉及社区矫正执法主体、执法措施、执法手段等问题尚未解决。

实际工作中,司法所作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主体的合法性经常受到置疑,监管措施及手段也缺乏强制力。而且,司法所存在的工作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及其装备建设薄弱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分布散、流动性大等问题,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司法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体系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这里结合当前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的部分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管理工作。

同类推荐
  •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经理人必备经济合同与法律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必备法律知识和合同写作范本与合同管理两篇,主要介绍了法律基本知识、合同法、金融法律知识、会计法、税法基本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交易秩序法、价格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常用经济合同的概念与写作范本、合同管理等二十章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为确定外国驻中国领馆和领馆成员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便于外国驻中国领馆在领区内代表其国家有效地执行职务,制定本条例。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

    全书由城市社区体制改革;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和城市社区立法研究三个部分组成。作者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着手,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转型与城市社区体制重组的必然性,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研究的现状、思路和方法,阐述了加快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城市社区法制建设体系构建等设想。
  • 公民常用法律知识(时尚生活指南)

    公民常用法律知识(时尚生活指南)

    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尤其是公民的主要权利,对于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青春的雨蒙蒙下

    青春的雨蒙蒙下

    16岁的高二女孩林夕原本在一个海边小镇过着普通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要转学去另一个大城市——木城,她原以为会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可是……
  • 非典型庶女

    非典型庶女

    谁说庶女就要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谁说庶女就要跟嫡母嫡姐妹作对?十余年来,土著庶女宋仪,看似样貌平平,假装狗腿上进。坚决拥护嫡母领导,坚决遵从姨娘指挥,夹紧尾巴不出挑不惹事!一觉睡醒,宋仪发现自己竟被人穿了小两年,当年费心讨好的人,全跟她撕了:嫡母横眉,嫡姐怒目,表哥冷笑,姨娘叹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
  •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海洋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还未曾失去

    青春,还未曾失去

    Feelingeightstepprocedure:这个我们彼此都会明白吧?毕业那天,相恋三年的女友对我说:“她喜欢流浪的生活,趁着青春,她想出国闯闯”我无语…转眼七年过去了,在一个落雨的午后,衣着华丽的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说:“已厌卷了流浪的生活,想有一个可以停歇港湾”可她话音未了,冷不防一个小孩从后面抱住我:“爸爸,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被车撞的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幸好有疼宠自己的老爹和娘亲,却依旧躲不过嫡母的残害。此仇不报非女子!刚好这有个半残废的墨蛟国九皇子,既然是同命相连,那就一起夺了这江山,做这至高人,自此天下把手握!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请叫我萧太太

    请叫我萧太太

    万万没想到,居然嫁了一个禁欲系老公!在外扣子系的严丝合缝,不苟言笑,面目清冷。人人都尊敬的叫他一声萧先生,甚是敬畏。可是晚上回家一关灯,画风就变了!“老婆,我知道你为什么叫软软了。”“唔……为什么?”“真软。”“禽兽,别咬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瞑神传奇

    瞑神传奇

    当一无所有,众叛亲离,信仰崩塌,来到陌生的世界,是苟且偷生,安然度过,还是无所畏惧,征战天下。你要选择什么!李铭希不知道。他所知道的,只是,战!战!战!
  • 宦游日记

    宦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