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500000026

第26章 成殓:事死如事生

中国风俗,人死后,要为其穿上一套新衣,雅称“殓衣”,俗称“寿衣”“老衣”。给死人穿寿衣要及时。东北、京津一带,民间忌讳死者光着身子去见阎王,必须抢在死者断气之前,穿好殓衣。另有一些地区,虽然不一定非要在断气之前给死者穿上寿衣,但也必须在死者刚刚断气之后就抓紧时间穿。否则,肢体一僵硬就不好穿了。穿寿衣时,可由孝子一件一件穿在自己身上,然后一次剥下,给死者套上去。此时禁忌孕妇近前,恐会被死者的亡灵扑着胎儿。毛南族认为替死人剃头穿衣的人身上有邪气,十天之内不能进别人家。

死者的寿衣颇有讲究,汉族俗以为单数为好,一般是五、七、九件不等。忌讳双数,唯恐死亡的凶祸再次降临。做寿衣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此会遭到断子绝孙的果报。寿衣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稠子”,可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旧时以多子多孙为多福)。寿衣又禁忌用皮毛料制作。《淮南子》中就曾说过,葬死人者,裘不可以藏。裘即为兽皮,是难得的贵物,葬之无益于死者,留下来对生者倘可有用。又说,不然的话,死者来世将转生为兽类。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全尸”考虑的,恐人尸与兽革混杂一处而不能辨别。总之,禁忌以皮袄、皮裤乃至革带等物为寿衣。赫哲族殡葬禁忌以皮革物陪葬,以为如此则死者的亡灵不能升天,也不能再转生为人。毛南族死者入殓前须沐浴更衣。殓衣限于单数,且不能穿棉袄。认为棉袄太重,死者穿上它,其魂不容易过“河”。京族认为死者的殓衣不能用棉布制成,以防骨骸色泽不亮;也不能穿别人的旧衣,怕亡魂在阴间入不了神籍。死者的殓衣要烧上许多小洞,以防阴间的野鬼抢夺。

盛殓死人的棺材,汉族习尚以松柏制作,禁忌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或以为会导致绝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材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再随便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寿材要放到干燥处,越干燥越好,据说如此能使本人来世疾病稀少,否则,就会多病灾。寿材要早早漆好,不然的话,殓后再漆,死者要摸暗弄堂。布依族棺木多用梓木、杉树或红椿制作,禁忌使用松树和刺包树制作。俗以为,松树砍了,再不会发芽,若用松树做棺材,会使子孙断种;若用刺包树做棺材,会使子孙得麻风病,像刺包树一样癞疙癞包的。晋中一带,入殓时棺材内一般要铺些谷草,放上死者生前的用物。死者脸上要盖上遮面纸,说明人已归阴间,不应再见天日。死者身上不能带一点铁制的东西,否则将被认为很不吉利。汉族其他地区也都有随葬品的遗俗,但一般禁用金银器随葬,这可能与历代朝廷的禁令有关。阿昌族埋葬死人时,也禁忌用金属饰物随葬,连牙齿上镶嵌的金、银和衣服上的金属纽扣等也都必须取下来。俗以为这些东西影响转世。

鄂伦春族人死后,要把死者的马杀掉陪葬,意思是让其到阴间继续骑用。殉葬品中死者生前用过的碗,要敲去一块,不然对活人不利;烟袋锅,要铜制的,不要木制的;烟袋嘴要玻璃制的,不要石制的。河南一带入殓前,死者嘴里要放一枚铜钱,叫做“噙口钱”,不然的话,死者再转生时会变成哑巴。入殓时,要把“噙口钱”取出,否则,以为死者会把家财带走。入殓前死者的双脚要用麻纰拴住,为的是防止死者游魂乱跑,闯入阳宅。有的地方是用白纸裹住脚,等入殓时再把脚放开。否则,死者到了阴间不能走路。入殓前还要给死者蒙上“盖脸纸”(蒙脸纸)。盖脸纸须吊唁的亲人到齐后才盖上,不齐时不能盖。因为盖了之后就不能再揭了。入殓时,要用扇子扇掉,而不能用手揭下。用手揭下盖脸纸是对死者的侮辱,有“曝尸”之意。咒语中有“我前世揭你盖脸纸”之说,意即我和你前世有仇。不过,亲人齐时,要马上盖上盖脸纸。否则,死者会暗中数椽子,是对家中人极为不利的。

京族人入殓前,还必须由法师念咒作法,以驱赶棺材内外的各种精灵鬼怪,好让亡灵得到安宁。孝子还要给死者的头颈和脚踝处缠上两根小绳以便其亡灵能固定于棺内,不出来四处游荡。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有一种习俗:人死了不准放在外面,必须在家中成殓。如家人死在外乡,则不准死尸抬进家门,甚至不准抬进村、镇、城内。中原一带也有类似习俗。俗说“小殓迁尸沐床,大殓置棺于堂”。入殓时,首向外,足向内。死者如有妻或夫尚健在,落殓时用的枕头要低,低到看不见自己的脚才行。否则,是要叫他的妻或她的夫一同去的。大约此俗与睡眠时夫妻两头睡的风习有关。民间想象,能望见自己的脚时也就望见了自己的配偶。毛南族认为入棺须在门外进行,棺内撒上火灰,孝子孝女的眼泪绝对不可以滴入棺中。尸体入棺要正,以死者舅子的意见为准,正中摆好。习俗认为偏左不利于孝子,偏右不利于孝女。

盖棺时,河南一带,禁孝子近前,孝子要在门外候听。里边钉棺者敲击一声,外边孝子高呼一声“勿警”,俗谓之“躲钉”。山东一带,如出嫁之女在夫家病死,收殓盖棺必须由女家之父母兄弟亲自钉盖,名曰“引钉”。若女家亲人不到,其公姑本夫俱不敢专主。虽中年以后,儿孙满堂者,亦必如此。有女家因此而妄行勒索者,是为习俗恶陋之处。白族入殓加盖时,须留下一颗钉子不钉死。要由其亲人加钉。若系女子或入赘男子,则由其娘家人或父家的人亲手加钉。彝族在加盖敲钉时,位于棺木中间的一颗“子孙钉”不兴打紧。要在它上面拴上一条红线,由孝子用手拉着,木匠轻轻地敲一下就算了,意思是“留后”。禁忌将这颗钉钉死,否则,以为对后代人不利。撒尼人认为“天下以舅公为大”,所以,其俗封棺时舅家必须来人才行。否则,棺木就不能起动。

旧时汉族人死后还有“出魂”“出殃”“避殃”“避煞”“逃煞”“接煞”等说法。所谓“殃”“煞”系指死者灵魂而言。俗信以为死者灵魂按一定日时出、返其家。民间以其吉凶决定迎接或者避忌。北方一般认为人死之后,有出殃日。殃者,灾祸也。是日死者亡灵化为某色气而出,遇者必有大灾大难。传说殃出时,碰到人人死,撞着树树亡。出殃日是由阴阳术士推算的,一般是人死后三天出殃。入殓后殡葬前,按照阴阳术士指定的出殃日、时,丧家要将家中一切门扇大开,全家老幼离开宅院,鸡犬畜禽,一概不留。大门外要悬挂出殃标志,载明某日出殃,以防他人误入。据说人死后,不到出魂(出殃)日时,阴魂恋家不走。到了出魂(出殃)日时其魂魄疠气才不得不去。这一天有阴间鬼差前来将其阴魂带走。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家人先从墙外往院内扔一根钩担,“哗啦”一响,把尚未离开的小鬼赶走,随后再敲打铜锣从大门进入家中。至此,“殃”就算躲过去了。南方有“接煞”的习俗。“煞”为死者本命之神,据说人死后,某日时,其煞必返。回返的日期要根据死期推算。旧时浙江萧山一带就有此俗。接煞时前列道士,后随孝眷,周行停柩之堂及厨。然后至门外,向庙宇方向,行若干步一回头,如是六次,名三转六回头,取死者眷恋生者之意。堂中设死者衣服,状如人形,设供品以祭。此类习俗历来各地信仰不一。清人卢文弨《颜氏家训》校定本云,“北人逃煞,南人接煞。余在江宁,其俗不知有煞”。对于亡灵的出、返,是避,是接,跟民间信仰亡灵为凶神或者福神有关。而不论是避是接,都是为生人的幸福考虑的,无非避凶趋吉而已。

入殓后,俗忌雨打棺。否则,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俗谚云:“雨打棺材盖,子孙没有被褥盖”“雨打棂,辈辈穷”。所以停柩忌在院中。殡埋途中若遇雷雨,也认为是不祥瑞的。如果恰巧在葬埋之后下起了雨,则以为是吉兆,俗云:“雨打墓,辈辈富。”流行于豫北一带。

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前这一段时间里,最忌猫近尸体、棺柩。俗以为猫或其他动物靠近尸体,会诈尸。尸体会跳起来,死死抱住活人或其他东西不放。又说猫是有虎性的动物,传说猫(尤其是白蹄猫、油蹄猫)若从尸体上跳过去或者触碰了尸体,猫会立即死去,尸体却会复苏而变成僵尸。据说这是因为猫的阳气移入尸体的缘故,尸体会直立而起,一直朝前走去,遇见什么就死死抱住不放。这时可用粪勺、粪扫帚将其推倒,或者抛掷扫帚、枕头等器物,让僵尸抱住,方能破解。否则,若被其捉住,必死无疑。这些传说,纯属迷信,无非是要利用这一禁忌,提醒孝眷谨慎看守尸体,精心守护灵柩,以尽孝心而已。

浙江一带,成殓忌双日。或一或三,必逢单日成殓。安徽一带,女出嫁后死亡,忌娘家亲属未到齐就殡殓。云南彝族也有类似习俗。人死后,要请“苦主”(即死者的所有亲属)一同来主持丧事。如果苦主不亲眼看过死者的穿戴和包殓之物,是不能包殓入棺的。否则,村人往往会产生非议,甚至要刁难死者的家属。河南开封一带,人死穿好殓衣后,还必须等三党之亲到齐应允后,始许入殓。入殓时,俗忌有与死者生肖相冲相克者在场,唯恐受到凶厄的影响和犯冲。一般外人禁忌靠近棺材。尤其盖棺时,除了死者最近的亲属外,其他人都退后几步甚至退入别的房间,因为如果人的影子被关进棺材,此人的健康便将受到危害,其魂魄将有被一同封入棺中之虞。

同类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人民大澡堂

    人民大澡堂

    本书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以一种弦外有音、话外有意的讽刺调侃风格,绘声绘色地奉献给大家一道回味无穷的资讯盛宴。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热门推荐
  • 三玄

    三玄

    新文准备在七月七日上传,欢迎新老书友多提意见!希望新文能得到书友们的认可,并带给你们一点快乐,谢谢你们的支持!!!小二会更加努力把文写的更好的!!!
  • 乱世桃花.A

    乱世桃花.A

    乱世纷扰,江山美人,陆伯尧是铭心刻骨的初恋,楚煜成是命中注定的魔头……桃花十里,如玉带围山,相士说:“这燕园是要出一位娘娘的”。瑶光星是北极星的第七颗星宿,象征吉祥如意,只是这个名字给她带来的却是说不尽的离合跌宕……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眼下正值盛世,希望《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
  • 神龙变

    神龙变

    热血版简介:男儿当杀人,一怒为美人,一怒为苍生!玄幻版简介:本书奇遇多,神器多,美女多,作者既不喜欢自虐也不喜欢被虐,够满足男人所有的邪恶愿望,无郁闷情节!童话版简介:请转告公主,本王子在披荆斩棘的路上,神器未抢,恶龙未杀还有许多的大小美女没有被拯救,请继续安睡,我会吻醒你的!
  • 九品炼药师

    九品炼药师

    天鼎大陆,是属于炼药师的大陆。方族,玄石城的超然势力,但少族长却是一名花费了近十年还未突破一级药灵的废材。在世人的冷眼嗤笑中,重生者的他因为一块手机的异变而从此踏上了改变命运的征途。看他,方辰如何逆天改命,不成神,转成魔。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妖皇归来

    妖皇归来

    叶铭,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妖皇紫御的传承,从此踏上了逆改人生之路。一把唐刀,杀尽天下负我之人;一代妖皇,成就无上妖神之位......
  • 布达拉宫的月亮

    布达拉宫的月亮

    集子中大量篇幅记录着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比如《梦游枫桥》,写的是张继和他那首永远的《枫桥夜泊》,作者游弋在枫桥及运河水面,试图感受张继夜泊的情怀,但是却无法找到张继的感受,因为张继为枫桥建立了至高的标杆,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绝唱。作者的足迹还曾抵达过非洲、欧洲、澳大利亚等诸多角落,他的文字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幽远而沉重的思考。
  • 暗光流动

    暗光流动

    被光明与黑暗融合一体的非人类,都市中的杀手。暗夜的操控着,光明的主使者,我不是人,但是与人类一模一样,拥有光明与黑暗的力量,与其他拥有五种力量的人决斗...战斗。一触即发(PS:对不起各位读者大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额,准确是不规则更新,见谅。)
  • 龙神战歌

    龙神战歌

    这是一片平静了千载的大陆,这是一个祥和之下暗流涌动的时代,当懵懂少年遭遇了上古强者残魂,命运的齿轮飞速转动,数万年前的预言,传说中的乱世,正义即将倾覆!面对亲情、爱情、友情,面对忠诚与背叛,少年又该何去何从?烽火将起,且看他如何奏响一曲《龙神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