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300000010

第10章 秋来一龙东南飞(2)

这儿,活马成为“泥马”;所渡之河,成为黄河。

清人追记“泥马渡康王”,与史实相去就更远、也更为离奇了。

磁州府君庙所存《神异录》中说:王(康王赵构)至磁,谒府君祠。府君默令磁民杀王云。及二帝北狩,康王南渡,临大江无舟渡,忽一神控白马载渡,曰:“臣磁州崔府君也。”

这儿,康王南渡的河流,被磁州人附会而为远离自家地盘的长江。

…………

由“崔府君事件”至“泥马渡康王”,史实被演化为传说,穿透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但最初,赵构对“崔府君事件”却相当反感。而以密封蜡书从宗泽那儿将赵构“巧取”而走,迎至相州自己地盘的汪伯彦知州,一再渲染的却是“靖康”年号“为十二月立康之兆”(拆开“靖康”二字,“谓十二月立康王也”)。

汪伯彦的“靖康”,正中赵构之怀。

就寻求“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而言,汪伯彦的“挺康”策划,妙哉妙哉。

赵构绕着汴京画圈

宗泽墓前,野草漫道,枯叶飘零。

坐落在江苏镇江城东京岘山之巅的宗泽墓,不是南望故乡浙江,而是面朝西北,遥望中原——天地间,似乎依然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死于患有“英雄缺乏症”时代的这位英雄好汉,在今日镇江,仍然赢不来喝彩:宗泽墓凄凄然,人迹罕至。

1128年,宗泽死于汴京。

死前,英雄连呼三声“过河”;死后,岳飞等抚柩东南,涉淮“渡江”,把他安葬在江南的镇江。

宗泽曾因言事,被贬镇江;夫人死于镇江,安葬在镇江。

这,也许是岳飞将宗泽葬在镇江的缘由。另外,中原沦陷,衣冠南渡,说什么也不能把宗泽葬在汴梁,将他遗以金人呀。

这样的缘由,在岳飞眼中是“天”;在今日镇江人眼中,可能就有点儿“无厘头”。

“葬于河南,葬于浙江,都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和镇江没啥关系,所以被遗忘了。他葬在一个不该葬的地方,这是一个错误。”河南大学教授程民生说。

也许开始就错,结果还是错。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一位年近七十,没带过一天兵、没打过一次仗的老文人,临阵磨枪,夜补兵法,站出来振臂一呼,竟然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最能打仗的将领。

这本身,无疑是那个时代的黑色幽默,奇耻大辱。

靖康之败,败在没有败将,只有降将、逃将。

不战而败,不战而降,不战而企图求和,结果,只能是军心涣散,民心涣散,国家倾覆。

这种情况,与中国抗日战争的初始阶段,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呼唤英雄,本该生产英雄的时代里,这个国家却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汉奸、投机分子与攀附之徒。

汪伯彦是秦桧的老师。

以此“血统”来论靖康年间的秦桧,显然是冤枉了秦桧的。

因主张抗金,并在金人扶持伪张邦昌政权期间采取不合作态度,秦桧被掳至北国。这种出国,可不那么逍遥自在。

对此,伟大的李纲也曾这样赞扬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

但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攀附领导的投机取巧上,汪伯彦不但不是秦桧的学生,反倒是秦桧的老师。

相州与磁州相邻。

当相州知州汪伯彦闻报康王在磁州宗泽那儿的“遭遇”后,连夜修书,并于次日将康王接到了自家的地盘上。

他赵构,则当场向汪伯彦许诺:“他日小王得见圣上,一定会首先力荐汪公担当大任。”

赵构不能得见他说的“圣上”钦宗,他自己却成了“圣上”高宗。

这一句话,自然奠定了汪伯彦在赵构朝廷受恩得宠、青云直上的锦绣前程。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底,在金兵包围京师的紧急时刻,钦宗亲派人持蜡诏(蜡封密诏)急赴相州。

这封蜡诏的内容是:拜康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相州汪伯彦、知磁州宗泽为副元帅。

这种安排,从一开始,就播下了是战是和、是坚守中原还是退避东南的种子。

就在靖康元年十二月一日康王于相州建大元帅府的当天,东京城在金军压境之下,正扬扬得意于金人同意了议和。

这,难道是一个王朝的宿命?

这个时候,血性男儿成为帝国的稀缺资源;这个时候,恰恰需要以战唤回散乱的人心,凝聚起民族与帝国之魂。

败不可怕,怕的是不战而败——“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而赵宋王朝拱手相让于金人的,正是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那时的天下大势,很像现在中国的足球市场——球迷想看到的,是球员拼死球场。就是输,也要“雄起”;就是死,也要悲壮。

此时的大宋帝国,人心已经散了。只有战争,才能聚起帝国之魂。这时的大宋帝国,需要自己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乃至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而宗泽,无疑是帝国最最需要的一面旗帜。

但刚刚接受大元帅之命的赵构,在老爸老哥被围京都的危急关头,却有了自己的皇帝梦。

他对汪伯彦等从容而语:“夜来梦皇帝脱所着御袍赐吾,吾解旧衣而服所赐,此何祥也?”

在帝国需要他赵构将生死置之度外时,这孩子竟做起了不该去做的千秋万岁梦——这,绝对是大宋帝国的一场噩梦。

十二月初,钦宗诏命赵构“尽发河北兵”、以解京师之围时,赵构率兵离开相州,履冰渡河移师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

此时的岳飞,就混杂在这支有一万之众的队伍里。

之后,宗泽带着两千人先到大名,麾下有岳飞等;知信德府梁扬祖带着三千人后至,麾下有张俊、苗傅等。

在兵威稍振之时,钦宗诏命赵构:正与金人议和,“可屯兵近甸,毋轻动”。

钦宗无常,给了汪伯彦一柄投机的尚方宝剑。

宗泽主张大兵直趋澶渊(濮阳),以黄河为屏障次第解除京城之围;汪伯彦等则请求赵构移军东平(今山东东平县),离东京战场远点。

做着皇帝梦,赵构这孩子开始耍起了滑头:命令宗泽率一万兵马进屯澶渊,并对外宣布他赵构后脚就在这支部队中。

宗泽前脚走,他赵构后脚就奔向东平了。

起初,金人不知道赵构在何处,当听说他在澶渊时,就派兵前来招降,结果被宗泽打跑了。

而赵构到东平后,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等,带着数千人马,也赶到这儿。

自此,元帅府中少了宗泽,多了个汪伯彦的“知心朋友”黄潜善。

而后赵构又到济州,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世带兵,也追随至此。

至此,日后在战争中拼杀出来的南宋“中兴四将”——张俊、刘光世、岳飞,已经聚集在赵构麾下;另外,韩世忠不日也将向赵构“报到”。

在元帅府,左右赵构南渡的汪伯彦、黄潜善已经担当大任,而宗泽,则正在渐渐地被边缘化。

在汪、黄的策划下,赵构带领大军绕着汴京画了个半拉子圈,眼睁睁地看着徽、钦二帝与他的母亲、其他二十三个兄弟,在他的眼皮底下“出国”了。

幕僚把丧事办成喜事

猾吏化悲痛为力量,把丧事办成喜事的能耐,妙到了你看来看去总是看不出破绽的“仙境”。

汪伯彦把“靖康”解读“为十二月立康之兆”,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对理性一种极限性挑战——钦宗,年号靖康,他当上皇帝十二个月后任命老弟康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且康王的大元帅府恰开于靖康元年十二月一日。

这种拆字游戏,颇具中国味道:“靖”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康”却毫发不动。一破一立,拿“靖康”“为十二月立康之兆”作为“受命之符”,就是赵本山遇到汪伯彦,也能被老汪给忽悠得死去活来。

“二圣(徽、钦二帝)二后、诸王、皇族,悉渡河而北”,徽宗二十五个儿子中,只有康王赵构幸存中原。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靖康二年四月初,知淮宁府、宗室赵子崧也曾致书赵构,说:国家之制,素无亲王在外者(没有亲王在京师之外拥兵之先例);主上(钦宗)特付大王(赵构)以元帅之权,此殆天意。

钦宗、赵构乃至文臣武将,对此“特付”,十分清楚。元帅之命,对“以礼言则君臣,以义言则兄弟”的赵桓(钦宗)、赵构,具有非常不同的实质内容——它下达于京师城门将破之际,自是钦宗失去自救希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保住赵家天下,而做出的一种“料理后事”性的安排。

对于赵构这个年仅19岁的孩子来说,是严峻形势下的一种重托,是扩充政治、军事实力的一种机遇,更是他梦寐以求、登上皇帝之位的一种机会。

在京师危在旦夕时,汪伯彦等人却把“先安泊得大王(赵构)去处稳当”,当成了第一要务;至于解围京师,则要“事须量力”。

他们一方面以大元帅府之令,集中诸路勤王之师,纳于自家麾下;一方面以“京城围久”为口实,宣称“四方事,皆取决于帅府”。

另外,他们排压主张解救京师的宗泽等人;同时,漠视朝廷“催督入援”急令,一味兜圈子,迁延不进,坐观时局乃至等待东京彻底“崩盘”。

在政治、军事部署动员的同时,大元帅赵构也在进行舆论准备。

二帝北狩的消息传到大元帅府,赵构听到的不是其他,而是耿南仲等人附和汪伯彦之意的上表之言: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皇帝(钦宗)即位,纪元曰“靖康”……迨皇帝之北迁,人始悟曰“靖”字从立从十二月,乃皇帝立十有二月而康王建帅。纪年二字,实兆今日……

在这场论证康王“即位之兆”的运动中,并未提到崔府君及其神马。就是在赵构即位后,宗泽与磁州百姓搬出“应王”,强阻赵构的行动,依然饱受广泛质问与强烈批评。

都是为了将宗泽边缘化。

就是在汪伯彦、黄潜善等守淮河、长江,北阻金人南下的规划落空,赵构被迫渡江、航海,成为难民皇帝之时,面对宗泽渡黄河而守中原的建言,赵构依然不信不听。

宗泽死后,赵构与赵家天子们才逐渐接受了民间“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的说法。此时,赵构与赵家天子们一定怀有相当复杂的心情——是怀念宗泽,还是为了神化自家呢?

也许两者都有。至少,他们不再对宗泽怀抱反感了。

赵构果真信什么“受命之符”吗?不见得。

自此上溯一百多年,是真宗迎降天书、东封西祀的时代。王钦若宰相鼓动真宗的一番话,就很值得我们琢磨:“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奉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

既然“以神道设”,抬出“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当然是一个好的选择。

宗泽是收复中原的一面旗帜,他既可笼络臣民,特别是大量南渡臣民人心,也可聊作他对宗泽乃至中原家山的一种怀念。

没有宗泽,他赵构还真不知道在哪儿才能找到自己。

也许早就“出国”,并在金人的侮辱下,死无葬身之地。

赵构不可能永远糊涂。至少,在不需要糊涂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明白一些东西的。

他不仅怀念宗泽,也怀念起李纲、岳飞。

张浚虽曾平乱救驾,但也曾挟私与汪伯彦、黄潜善而唱和,赶走了李纲;张浚还因合军北伐处置不当,把岳飞气上了庐山,并最终引发“淮西之变”而被罢相。

当有人提起再用张浚时,赵构的回答却也耐人寻味:朕宁亡国,不用张浚!

赵构暮年,似乎看透了一些问题。

但是,一切都晚了。

赵构死后,丈量他是非功过的最为重要的尺子,却恰恰是宗泽、李纲、岳飞等。

《宋史·高宗本纪》的结语是:“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况时危势逼,兵弱财匮,而事之难处又有甚于数君(少康、光武帝等中兴夏、汉)者乎?君子于此,盖亦有悯高宗之心,而重伤其所遭之不幸也。然当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师,内相李纲,外任宗泽,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顾乃播迁穷僻,重以苗(苗傅)、刘(刘正彦)群盗之乱,权宜立国,确乎艰哉。其始惑于汪(伯彦)、黄(潜善),其终制于奸桧(秦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在汪伯彦、黄潜善等的力挺下,赵构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正式即位,并将留在东京开封的哲宗废后孟氏迎至商丘。

于此“国破家亡”之际,他们如何捧起赵构,再造赵宋政权?且听下回分解。

三 龙起应天府凤舞汴梁城

1127年春天降临之际,金人骑着高头大马,掳走徽、钦,胜利北还。

金人掳走的,不只是徽、钦二帝。大宋“百余年积蓄,一旦扫地;凡人间所须之物,无不毕取一去”。

他们留下的,是在帝国的首善之都汴梁,“一只老鼠卖数百个铜板(靖康之败前2个铜板能买一个炊饼,10个铜板能买一个鸭蛋),路遗死尸被抢到家里充当食物,其间气息未绝者也被剔骨剜肉,掺于猪肉、马肉里,上市销售”——吃人,不是首善之区不善,只因猪肉每斤6000铜板、羊肉每斤8000铜板……只因“蔬菜竭尽”,水藻成为难得的美食,露芽的树唯存枯枝……只因“猫犬残尽”,“小资”们豢养的猫、狗,都“跑入”主人的肚子……

东京城内十之五六的人,相继在冻饿中死去;新死的,沦为苟活者的食物。《清明上河图》中那座至今让我们倾心向往的繁华之都,成了不折不扣的魔鬼之城。

城内是金人扶持的伪楚张邦昌政府,城外是云蒸雾集的勤王军队。金人毕取京师物资已去,对峙局面却远没有结束。双方都在恐惧那尚未走远的金人杀回马枪,人间惨剧竟然在金人的影子下,还能如此这般地继续着……

秋高马肥,寒风将起之际,金人孤军千里,跨过华北大平原,他们最不信的就是出兵作战的“汉地铁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同类推荐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诗人徐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佳作迭出,引人注目。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兽王·复活之路

    兽王·复活之路

    就在后羿星上一场后羿星人与梦幻星人的强力较量正在展开的时候,在地球上,侥幸未死的天才少年柳远藤也在为了重新获得力量而不懈努力着。在桃花源中,独孤奇混入鼎神的世界,强行打开火鸦的封印,放出这只太古第一凶兽,此战中柳远藤遭受重创,众人皆以为他已经死去。然而,柳远藤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神兽贪狼奇迹般救活,但是一身修为因为受伤过重而丧失殆尽……柳远藤怀着一颗迷惘的心在鼎神的世界中漫无目的地游走,在贪狼的帮助下,柳远藤重拾王者之心。为了恢复强大的力量、早日走出鼎神的世界而从头开始修炼……柳远藤最终能够回到现实世界中来吗?这个骄傲的少年能够重新成为新人类的强者P-57满目疮痍的鼎神世界能否恢复如初?……
  •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心态决定人生、生气不如争气、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宽容是一种美德等。
  • 薰衣草:左手约定右手承诺

    薰衣草:左手约定右手承诺

    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她就像薰衣草一样,等待着与他的重逢。一年,两年……十年。那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终于重逢,却终要分开。他说:“再等我一年,我会带你去看薰衣草的花海。”她却一笑了之,淡然说道:“不必了,我不再喜欢薰衣草了。因为我不想再等了。”故事的结局,又会如何呢?美好的,还是悲伤的?谁又知道呢!
  • 为你唱首不悲伤的离歌

    为你唱首不悲伤的离歌

    景妮妮的世界一直很单纯,她从蓝莎镇考到星城,初恋男友追她而来,两人终于修成正果。在星城,景妮妮和室友丽莎成为好姐妹,认识了丽莎的男朋友许星少,机缘巧合她认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熊先生,被他身上一种气质吸引。景妮妮的男友突然因为意外失忆,完全记不得她,在她伤心之际,熊先生给了她安慰和温暖,在她沉溺于自以为巨大的幸福中时,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秘密揭晓后,沉痛的事实发生,熊先生决意离去,景妮妮又变成孤独一人,这时,面对许星少的突然追求,和丽莎的忍痛割爱,令她迷茫,却最终被真心打动,同意许星少照顾自己。她怎么会想到,这些背后是一场更大的阴谋,无辜的她,被友情出卖,遭遇一段噩梦般的经历……
  • 宋景文公笔记

    宋景文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小麦的种植与标准化生产;小麦优质品种的选择;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播种管理技术;小麦无公害施肥及栽培创新技术;冬小麦“四统一”种植生产新技术等。
  • 当EXO遇上复仇少女

    当EXO遇上复仇少女

    可能会和其他的复仇文有个别处相似,但这本书是我的原创,男主是EXO,主吴世勋
  • 所谓剑道

    所谓剑道

    “他是一个剑客,只要手中有剑,便是天下无敌的无情剑客!”宫本狮一郎举起紧握小红碗的手,那碗不知在什么时候碎了,碎片划伤了宫本狮一郎的手掌,鲜血一滴滴落到地上,绽开一朵朵美丽的血花,宫本狮一郎不禁喃喃自语:“若你道成,我不如你!”“两把青云剑,一笑傲清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青年豪放地大笑,随着远去,笑声逐渐消失。
  • 宇智波外观

    宇智波外观

    宇智波一族的复兴之路,一个蝴蝶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宇智波鼬仍然会被佐助杀死,佐助依照历史拥有永恒万花筒!宇智波观却会代替鼬引导佐助走向不同的道路,佐助的力量只为复兴宇智波而施展。新书《剑中仙》邀请大家围观………………
  • 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

    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

    喵哆哆编著的《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是魅力优品系列之一,《怪玩宠物店水边的阿多尼斯》讲述了:能让天才美少年画家露出笑容的神秘礼物,竟然是破烂的布偶熊娃娃,外婆留下的陈旧薰衣草戒指,为什么会被古怪又神秘的宠物店老板收藏,倒霉又贫穷的柳美奈为了偿还五十万债务,惨遭传说中的神秘占卜师骗钱,又被卷入纠结的四角恋。更悲惨的是她竟然知道了一件被隐藏了十多年的豪门秘密,有可能会被狠狠地报复。天啊,难道宇宙聪明无敌、天真可爱的美少女柳美奈只能眼睁睁地等待噩运降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