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300000011

第11章 秋来一龙东南飞(3)

他们的信条,比项羽一战成名的“破釜沉舟”来得更绝:吃的喝的、女人银子,都得依靠战争获取。

不拼命,死路一条;抢来的,都是自己的。

在以彻底决绝的战争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情况下,他们除了屠城还是屠城,跟我们眼下在虚拟世界里玩屠城游戏上了大瘾似的,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让战马吃草时舒坦那么一丁点儿,他们就会掘开赵宋皇陵,“出尸取椁(棺材)为马槽”;为了搭建营棚,他们就能挖开徽宗明达皇后陵寝,露尸取棺,将棺板劈为营栅……

尽管徽宗玩得荒唐,但与金人的玩法相比,实在有点儿小儿科。

也因此,在臣民眼里,赵宋王朝没有“失德”;“德”尚在,自然可以续有天下。

在赵构于相州(今安阳)建大元帅府、于应天府(今商丘)即位时,各路勤王之师很快集结在他的旗下。日后主导朝政的朱胜非、张浚、赵鼎等宰相,与行将在平乱抗金中崛起的“中兴四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等,也全部向赵构报了到。

“中兴四将”中,年龄最小的岳飞积聚自己和他人对金作战的经验,举“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仁义之师,终于让金人说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一生大小126战,近乎不败,可称战无不胜。

更难能可贵的是,岳飞的经典之作不是守城,不是水战(金兵不擅长水战),而是野战——在平原大地上,岳飞以步兵为主体与金人的骑兵大兵团展开作战,不但全胜,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以少胜多。

从靖康年间帝国之师望风而逃到岳家军战无不胜,短短几年,这位伟大的河南人就找到了步兵PK骑兵的法宝。

这法宝,在《射雕英雄传》里,成为金庸笔下宋、金都在争夺的《武穆遗书》……赵构版之“攘外安内”

提起南宋,似乎都是杭州的事儿,和河南没啥关系。

其实,南宋的第一步,就是从河南开始的。

赵构登基嗣统的地方,是南京应天府;这南京应天府,正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而今想在商丘寻觅登基遗物,当然是个痴心妄想的事儿。

“赵构登基的地点还是能够确定的,就在如今张巡祠这儿。在宋代,张巡祠是应天府府治,赵构在这儿接受了百官的朝拜。至于设坛告天的地方,则在今天的‘商祖苑’牌坊东侧、宋代应天府城南门之左。”商丘师范学院李可亭教授说。

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的时候,是不敢有一点儿“南宋思维”的。

把大宋分为北宋、南宋,都是史家为了自己方便而出的“馊主意”。至于赵构,那可是拼上老命也要把自己和徽、钦二帝“挂靠”在一起的。

不然,这皇帝天下不是人人都可群起而争之了吗?

把赵宋一刀砍出个北宋、南宋,一下子就多出个亡国之君与开国领袖,徽宗、钦宗是吃了大亏的。

当然,这亏也是赵构这小子送给他老爸老哥的。要不,他小子硬硬头皮在东京汴梁嗣统,不往南逃,他老爹的历史地位怎么也得混得和唐玄宗差不多呀——玄宗之后,大唐留下的那个尾巴,还不如南宋光辉灿烂呢!其藩镇割据,搞得和赵宋失去中原几乎没啥两样呀!只是名义上还承认李家天子,天下还有个名义上“共主”罢了。

为“挂靠”徽、钦二帝,赵构对大臣们讲:“俺奉老哥钦宗之命出使金营,和他告别的时候,他赐我玉带壮我‘宠行’。我一再推辞,皇帝老哥就跟俺说:‘这排方玉带,是朕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皇帝老爸赐给俺的,今天朕送给你,你就接受吧!’没办法,俺只好感谢皇帝老哥,接受他的赐予了。”

排方玉带,不是赵构这样的亲王所能佩扎的东西。徽宗赐钦宗排方玉带,是在暗示禅位,而且很快就把天下交给了钦宗。

有了钦宗的暗示,赵构还得编造“太上(徽宗)万里有‘即真’(即位)二字”。据赵构的劝进大臣耿延禧解释,当时有人从金营逃出来,传达了太上皇徽宗的圣谕:“康王可便即皇帝位。”不但有话儿,还有个衣裹蜡封的方约二寸的便条,上有徽宗御书“即真”二字。

如果此非造假,徽宗亲笔当是一言九鼎。但奇怪的是,这事说得含糊其辞,连是谁从金营脱归的,都说不清楚。

直到赵构即位两个多月后,曹勋从金营逃了出来,带回个太上皇帝亲书的绢背心,写了八个字:“可便即真,来救父母”。

赵构还拿出此诏,让辅臣们过了一把眼瘾。尽管如此,还是真假难断。

赵构尽管是徽宗留在中原的唯一的儿子,但“由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还是有些问题的。宗室赵仲综等,也以晋安帝与武陵王旧事,主张二帝北狩,亲王不应即位。合适的办法,就是赵构穿上淡黄色的衣服称制,不改元,不诰天下。

这一观点,否认着赵构建元即位的合法性。

流散在各地的宗室,特别是参与甚至组织了抗金的宗室成员,都是赵构的“竞争对手”。而以恢复赵宋为旗帜聚兵起事者,又往往推举宗室作为号召;羽翼丰实者取而代之,不是不可能的。

传言徽宗第十八子信王赵榛,自金营逃出,被马扩、赵邦杰等抗金义军奉为首领,以致“两河遗民,闻风响应”,聚起十万之众,就吓了赵构一身冷汗。

东京陷落的罪魁祸首郭京,带着他的两千多“六甲神兵”跑到襄阳,也想在那儿立个宗室,摇把大旗。宗室赵叔向在金军撤退后进入京城,叱令叛臣张邦昌归政,之后“擅置救驾义兵”,赵构就毫不客气地命令刘光世捕而诛之。宋太祖的六世孙赵子崧,据说因有不当言论,引得赵构震怒,下诏置狱,死于岭南贬所。

赵构即位前后,拥立宗室(甚至伪宗室)独占一方者,不一而足。他因担心“中原争立”,对勤王军都不放心:收编的不少,遣散的也不少——尽管此时他的实力,还不足以有效地抵御金军、控制四方。

建炎三年六月,他更是下诏:凡“从事军旅”的宗室,一律“赴都堂审量”,违者“重行黜责”,以防宗室与地方势力、军事集团纠结,对立足未稳的自己形成威胁。

在“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套上,赵构可是老蒋的老师;刘光世、张俊也主要是依仗平乱战功,而被列为“中兴四将”的。大宋版之“内斗内行”

金人将徽、钦二帝自京师掳去,只有宗泽引兵在黄河天堑阻断金人归路,救驾徽、钦,“而勤王之兵,无一至者”。

对宗泽的这支“小分队”而言,救驾徽、钦,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垒一番,金人引马北归。

恰于此时,宗泽闻知张邦昌在金人的摆布下僭位立楚。他就提师南下,意欲挥戈诛讨。

但是,赵构在汪伯彦、黄潜善的策划下,还是想到了“和平谈判”。

金人当然知道张邦昌是个啥样的货色。开始,他们还想留个贝勒什么的,在东京“总督”一下张邦昌。考虑到安全问题,结果,金人一兵一卒没留,全走了。

靖康二年四月四日,张邦昌抬出元祐废后,改称“宋太后”,装点自家的脸面。

元祐废后孟氏,哲宗皇后,因故被废,出居瑶华宫,法名冲真。靖康元年初,因瑶华宫火灾,孟氏迁居延宁宫;靖康二年三月二日,延宁宫又发生火灾,孟氏出宫彷徨,不知所归,步入大相国寺附近前军器少监孟忠厚私第,在此居住下来。

孟氏不在宫内,且是废后,皇家花名册上早已将她“删除”。

金人尽掳皇室成员以归,她已经没有资格“享受”“出国待遇”。

当张邦昌拉她“入伙”时,孟氏被吓得不轻:“后惶恐不知所以。避之不免,翌日,入住西宫(延福宫)。”

因“宋太后”称呼实在让人内心疑惧,四月五日,张邦昌改尊孟氏“元祐皇后”,九日,元祐皇后入居禁中。

之后,张邦昌与尚在济州(今山东济宁)的赵构展开了“外交斡旋”。张邦昌无非在说:为保全宗庙社稷与京城百姓,我张邦昌忍辱负重;康王你看,我现在不是已经还政“元祐皇后”了嘛!

对张邦昌拉出元祐皇后,赵构并不怎么信以为真。

“大宋受命之宝”被张邦昌派人由东京送至济州(金人曾索大宋皇帝之宝,因言随葬,乃得保全),赵构这才恸哭跪受,并很是客气地书答张邦昌之函,云:“今奉来教,备陈始终。……九庙之不毁,生灵之获全,相公之功,已不愧于伊(尹)、周(公)矣。”

恰在这时,张邦昌的女婿、知应天府朱胜非赶到了济州大元帅府,并且对赵构说:“应天府为艺祖(即宋太祖,他曾任归德节度使,这也是宋之所以为宋的缘由)兴王之地,请幸之,以图大计。”

据说朱胜非打走过老丈人张邦昌的使者,对老丈人揽下伪政权的活儿,也不感冒。

朱胜非迎请赵构,只是一种态度问题。是时,在战略上,大宋“四京”中的西京洛阳、北京大名(今河北大名县),都不如应天府(商丘)可进可退——应天府扼守大运河(汴河),进可直取东京汴梁,退可避走东南。

在难以在东京汴梁嗣统的情况下,应天府当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何况赵宋,龙起于此?!

这,也为宗泽、汪伯彦等所认同。

元帅府与伪政府之间你试我探,张邦昌还是力邀康王返回东京汴梁。

宗泽等以为:张邦昌久在金营,不可深信;由是,元帅府决意直趋应天府。

此时,赵构难以返回东京,一个重要因素是:元祐皇后如何处置?她在垂帘听政,手下已有一套班子在发号施令!

这也是张邦昌僭立三十二天后“退居二线”,抬出个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在京师还政于大宋,给赵构抛过去的一道天大的难题。

赵构得到谍报,说张邦昌在东京城开始修缮防御之具,并下令:诸路勤王军将领,“未得进京城。已至城下者,毋得趋入”。

四方兵马虽止于斯,但这云蒸雾集、大兵压城的境况,对张邦昌无疑也是一种震慑。更何况,东京城内还正在上演着活人吃死人的惨剧!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天下更不可三主共存——靖康二年,也就是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张邦昌前往应天府,接受嗣统天子赵构新的任命,并率百官向赵构朝贺。

这一天,赵构君临天下。他的乘舆、御服等,则是元祐皇后派人由京师送来的!

赵构“由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虽铺垫多多,但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却是张邦昌拥立的孟太后在迎立诏书中所说的这段话:“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

是日,元祐皇后在京师撤帘,不再垂帘听政。

元祐皇后虽然在张邦昌拉她“入伙”时显得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但她很快以自己的政治智慧稳住阵脚,并化解了天下争立的混乱局面。

即位当天,赵构改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因犯祖名,遂称隆祐太后。

之后,赵构下令调查隆祐太后被废事件,为她正本清源,恢复名誉。

隆祐太后于尘埃落定后,从京师汴梁前往南京应天府,与赵构见面。

自是,大宋皇室这对遗老遗少,开始携手共济国难。

建炎三年,有臣子上书请求赵构和隆祐太后分开居住。赵构当即大叫:“岂有此理!”并进一步解释道:“我服侍皇太后如服侍母亲一样,亲手为她老人家铺床叠被;得到新鲜水果,就先敬祖先与皇太后,外界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言(乱伦)呢?”

但是,三天后,赵构还是搬出神霄宫,和皇太后分而居之。

此前,赵构因金兵恐吓,在扬州仓皇渡江时患下了“不举”之症(不过此时,这还是帝国的最高机密)。

与隆祐太后共居神霄宫,他能怎样?

康王赵构应天府即位后,中兴赵宋王朝的大旗树起,赵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面对金人即将到来的新的“秋季攻势”,赵构巡幸南阳,还是趋避东南?对此,朝廷上下,意见不一,高宗赵构也很是犯愁。

四 行都为秋风所破歌

大宋皇帝,最怕秋天。

秋高马肥,北风怒号。这怒号的北风,一如渔阳颦鼓,惊破赵构的皇帝之梦:倘若金人再把我掳走,那赵宋的宗庙社稷,不就倾覆了吗?老爸老哥拿金人都没办法,我一个20岁的孩子,能怎样呢?身边的李纲、汪伯彦、黄潜善等,能靠得住吗?

此时,赵构的无助,一如老年的杜甫。也许他读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嘀咕的却是:我这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行都,是不是还不如老杜的茅屋结实呢?这个可怜的孩子,也许能把老杜的诗读成——

十月秋高风怒号,卷朕行都三重茅……

何时眼前突兀见英雄,喝退胡马投鞭渡黄河。

皇室成员悉遭北掳,唯残存下一个老女人与一个20岁的孩子。要说赵构不誓死救徽、钦二帝与母亲兄弟,不坚守中原而于深秋十月下了扬州,自然能找出一千个理由。但是,唯独不能相信的,也许正是眼下流行的那个最为浅显清楚,也最为武断简单的理由——这家伙,只顾自己做皇帝呀!

被掳金国的赵宋皇室,除极个别渣滓外,都能独善其身。赴死、赴难者,大有人在;徽、钦二帝,亦未失气节。赵构的哥哥、23岁的景王被掳离开东京宫城,暂住京师之郊期间,悉心料理老爸徽宗的生活,几天之间,竟然须发皆白……而独存中原的赵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同样可怜。

国破家亡,但那时的政治制度,却不能容忍比他大四岁的岳飞站将出来。在应天府,岳飞因越级上书言战,被解除职务。好在他于返回老家安阳的路上,被河北宣抚使张所收留下来,并被派往王彦的手下,当了个中军统领——营团级别的下级军官。

南阳营建抗金陪都

中兴路上,太多激流暗滩。一个老女人与一个20岁的孩子所能仰仗的新的行政机构,却犹如泥马,难以指望。

汪伯彦、黄潜善、张邦昌等,看看这些在应天府把持行朝军政大权的高官乃至满朝高贵,哪个是有血性的汉家男儿呢?

唯一个宗泽耳!

同类推荐
  •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华语界知性散文作家苏芩十年来最用心力完成的一部作品。全书以大观园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为引,尽述世间最浪漫蚀骨又痛彻心扉的情感。这是作者20年研读红楼的心得,饱含深情,柔肠百转,值得反复玩味吟诵,读来满口余香,心静如水。翻遍红楼,阅尽尘世。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却缠绕了一世的光阴。情皆因缘,缘亦为劫。爱情最令人宽慰的,不是“相爱”,而是“值得”。无论何时,都要记得:只有自己会陪自己走过一生,有些人,注定是为了分离才相遇。青春,只是一场没有结局的邂逅。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热门推荐
  • 仙焚

    仙焚

    浩瀚星空之中,有无数强大的修真门派,万载传承的上古神秘种族,隐世不出的灭世强者……且看一山城少年如何执掌火焰之力,焚仙灭魔,成就至尊之位。
  • 魔纹帝国

    魔纹帝国

    以魔纹技术为基础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一旦发生激烈的碰撞,将会引发何等惊天动地的变化,是玉石俱焚还是相互融合,而主角的到来,又将为这种变化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数呢?!既有帝王雄心,也有铁汉柔情,既有割舍不断的友情、爱情,也有阴险无耻的背叛。唯一不变的就是,主角将会一步步变强,但主角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 一指沧澜

    一指沧澜

    练气阀体,锻骨化魂,五行破道,一指沧澜。
  • 灭魂记

    灭魂记

    本书讲述了身世离奇的少年柳无邪,获得’灭魂’后,逐渐崛起,一路高歌猛进,创出一条属于全新修炼之路的故事。无邪语录:我之路,纵有神魔阻拦,又有何惧,避我者生,挡我者亡!男儿壮志在云天,岂肯低头苟偷生!要杀便杀,老子皱皱眉,就不叫柳无邪!今日若能不死,他日我定杀尽你门下,鸡犬不留!
  • 帅锅老师的桃花劫

    帅锅老师的桃花劫

    “那你总不可以强迫我吧?”戈峰无奈地摊摊手说。“你别在我老娘面前装什么假圣人。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她似乎有些动怒,一拳打在了戈峰厚厚的肩膀上:“那你刚才当着余林的面答应要陪我一宿是明摆着在故意戏弄我喔?”她脚尖一垫,眉宇刚好蹭着了戈峰的鼻尖……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她风情万种,貌美如花……动人故事从戈峰走进九(1)班的教室那刻开始……欲了解单亲家庭环境里长大的问题学生如何演绎现实版疯狂早恋,多情美少女如何插手殇情母亲的奇特恋情……敬请关注流浪在昨天的新作《帅锅老师的桃花劫》。
  • 我的极品美女师尊

    我的极品美女师尊

    落魄公子走投无路之下拜入仙门,师尊却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冰山美女,楚逸从此将开启一段丰富多彩的修仙旅途。师尊到底有多美?答曰:极品中的美女,美女中的极品……
  • 压寨大王

    压寨大王

    【完结】有美人倾城,艳绝天下。他是那倾世不老的风华,天生一副好皮囊,却生了蛇蝎心肠。他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毒公子,却败在了一种叫情的毒上。她是个大字不识的山大王,生平爱好吃喝玩赌,一心想和弟兄们一样可以讨个漂亮老婆。终是为了一人,误了终生。二十四骨折扇,四十八骨罗伞。血债血偿,那情债如何?那年,困龙寨的最后一株桃花凋零,他站在断壁残垣间,一字一语阿繁,回家了。
  • 菜鸟教师打怪录

    菜鸟教师打怪录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与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常在作文中写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教师,可是那一定只是为了完成写作,我在自己还没做好准备时走上这条不归路,与现代生活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斗智都勇,在体力与脑力双用,在精神与肉体都快崩溃,峰回路转不知不觉间孩子的纯粹感动着我。
  • 新中华1873

    新中华1873

    穿越到1873年的台湾,建立义勇军,剩下的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 无常梦

    无常梦

    在这个世界,他自夜而来,其母名其为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