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67800000072

第72章 又是麦熟时

对于麦子的感觉,童年时代的记忆停留在诗人的层面:那绿色的麦浪,铺在场上金黄的秸秆,还有老牛牵着轱辘一圈又一圈碾过快乐的时光。的确,坐在树荫下看蚂蚁上树,乘兴到麦秸上翻滚一会,哪一件不是诗人眼中的意象?

少年时代的感觉则是浮光掠影式的。匆匆上学,来来去去。短暂的三两天假期,还有许多作业作为盾牌。自然,伸镰弯腰,拉麦打场的重活干得不多。能够做上一顿熟饭,再炒上一盆菜,那将会得到疲惫而归的父母的极力夸奖。所以,少年时代的麦收回忆也写满了诗情画意。这种感觉一直维系到我二十一岁那年。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赋闲在家。儿时的旁观是断然不行的,少年时的蜻蜓点水也是自己不忍的。面对着日趋年迈的父母,我豪气万丈地走进了麦田。

晨曦中的麦子还有露水,一手揽下去,湿漉漉的。开始,还擦了两把,很快发现没用。袖子,裤腿都湿了,束在身上,感觉有些重。看着父母没说话,我对自己说:小问题。于是,打绕、弯腰、揽麦、下刀、放麦,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一气呵成。蓦然回首时,身后留下一大段空地。不过如此,我想。

父亲递过鸭蛋,我们吃早饭吧。迟疑了一下,饥饿战胜了面子,三两口,清水入嘴,鸭蛋下肚,就晨风夹麦香,解决了早饭问题。这时,太阳出来了,热了,身上的凉气消失殆尽,头上布满了汗珠。用袖子擦,弄成了大花脸。身上的毛孔还在扩张,汗越来越多。手下的刀刚刚磨过,麦子也干了许多,但刀却越下越沉。每一次弯腰都想蹲下去,每一次起身又不想再弯下腰。我想起了一句诗:弯镰过处,毕毕节节的声响,麦子轰然倒地。但现在不是这样的,麦子是被我用刀拽掉的。腰酸腿痛,头重脚轻。想开口说歇会,可妈仍一个劲往前努力着。

终于捱到了中午,太阳毒辣辣的。我说,12点了,父亲却说,这会儿麦子好割,再割会儿吧。我不知道这一会儿是怎么过去的,那种阳光射进头颅的感觉,那种麦芒刺着皮肤的感觉,那种以蹲着前进为快乐的感觉,让我忘记了很多,眼里只有麦子,心中只想:割麦的,是诗人吗?

下午应该是机械的、麻木的重复。爸说,这才是第一天。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他们这样割了几十年,烈日下,而我才干了一天。不知道怎么回家,不知道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入睡,只是当父亲把我摇醒时,我发现我第一次没有做梦。

“干什么?”我睡在床上,没脱衣服,湿湿的。

“拉麦子。”父亲已经朝驴棚那边去了。“现在几点了?”远远传来父亲的声音:“两点多了!我们又没有机子,不拉今天怎么打场?”

似醒非醒地跟着父亲出发了。还有一些月光,暗暗的,照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毛驴身上,还有烟头一闪一闪的父亲。进了田,我牵驴绳,父亲自己搬麦子,一层层放,再一层层夯实,堆得老高老高的。然后压上杠子,勒紧绳。我在后面推着,父亲牵着驴。毕竟是黑夜,在一个弯处,车翻了。我们又一捆捆地拾起来,再码好。父亲说:“还困吗?”我想了想,困劲还有点。“我有点困,”父亲说着赶着驴车往前走。呆呆地,我一下子发现我哭不出来了,父亲也困!二十多年,我一直以为父亲是大人,大人是不困的,不累的!

第二趟,父亲说天黑,驴不听使唤容易误事。我们爷俩拉吧。于是,我们父子一人装一人扶车,然后在软软的麦田里一步步地拽,再走上不平坦的小道,爬上两个坡,二里多路,到了家。天还没有放亮,这一趟我执意要拉,刚才父亲走得太慢了,我只想证明我是男子汉。当我变成了牛,咬着牙扯着高高的麦车一步步行走时,我不想哭。我只想扔掉那些风花雪月的稿件,我突然知道父母也累,也困。我懂得了天底下最辛苦的是谁,就是在麦收时,从早晨到深夜,又从深夜到早晨一刀刀割,一车车拉,一步步走才整出一粒粒粮食的人;就是忘记了洗头洗脸又让汗水和成了泥土的人。我也明白了,诗人画家,红男绿女只要站在田边地头,虽然有太阳,但还有风,他们可以写出优美的诗唱出好听的歌,他们以为农民也和他们一样浪漫在热风中、麦香里。而他们不知道,收麦人在最热的时候用全力将弓拉满,还要在深夜,将疲劳困乏做成润滑油涂抹在弓上,一次又一次拉满,直到射中最后一颗站立的麦秸。

感谢那一个白天,感谢那一个深夜,它们像两把凿子深深地凿进了我的心里,让我知道艰辛与磨难,让我明白生活,让我长大成人。麦熟了,属于农民,烈日、暴晒,也属于农民,还属于那些在工地上、在矿上、在船上跟农民一样默默做工的人。我想,他们的每一天都可以叫做生活,都可以让人长大。

同类推荐
  •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本书用平淡的语言、感人的真情展现了至纯至真的亲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一把灵动的钥匙,带你的心灵去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就当一次路过

    就当一次路过

    恩德传媒出品,这么远那么近监制,OUR书系第一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路过,每个人都有各自抵达的终点,或许是你独自上路,或许有人愿意为你停留。最终大多数人或许会分开,我经历过,我知道他们很重要,任何人来到你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值得珍惜的事。所有相遇都是有意义的,别在意是否还有告别,哪怕只是一次路过,也要在最好的年纪里,放肆地活,坚定地爱。正是因为那些过往和遗憾才成就了现在的你,所有的回忆都会成为你温暖前行的动力。
  •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沧浪亭边悲欢交织的《浮生六记》,秦淮河上关于董小宛的末代传奇。仆仆红尘中的可歌可泣,皆在这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以婉转温存的笔墨重述那缱绻蕴藉的风花雪月,感受那情深不悔的绝代风华。
热门推荐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品牌资产提升策略:品牌代言人视角下的理论与案例

    品牌资产提升策略:品牌代言人视角下的理论与案例

    本书主要研究了品牌代言人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问题,通过基于消费者心智的品牌资产和基于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品牌资产两个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着重在品牌关系视角下,探讨了品牌代言人可信度特质对品牌资产的作用机制。
  • 《你的倾城我的国》

    《你的倾城我的国》

    “唐华,你说,我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的喜欢上你了?”“因为我不喜欢你?”.....她自从看了他一眼,就一直念念不忘,誓要把他追到手。奈何天不遂人愿,他防她如防豺狼虎豹。她说:“唐华,你生下来就是我的,你本来就是为我而生。”他嗤笑,却并不答话。******或许多年后,我们挥手道别,天各一方。可是你一回首,我定在你左右。情不知所起,一便眼万年,此去经年,执着不变。
  • 闗皬

    闗皬

    切开记忆,无数的碎片在融合,浮华在光暗之间渐渐奔溃,答案已在眼前........
  • 舌尖上的幸福:妈妈美食秘籍

    舌尖上的幸福:妈妈美食秘籍

    好奇心重、爱做饭、天天为家人炮制一日三餐的作家妈妈和遍尝世界美食、心里丘壑万千的世界级名厨,一起携手打造深入浅出、异彩纷呈的《舌尖上的幸福:妈妈美食秘籍》,让你发现,做菜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激发你身体里的烹饪天分,翻开这本书,从此厨房就是你的地盘。
  • 无尽虐杀

    无尽虐杀

    墨瑟复活,陨石降临,纽约再临危机,海勒与墨瑟,谁才是地球最强者,虐杀无尽,王者降临。
  • 无处不在的力

    无处不在的力

    刘仁志著的《无处不在的力(少年科技广角镜)》开篇提出了地球停止运动的假设,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物理学中有关力的话题和定律,从而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增长对天体物理学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假如地球停下来、哪个速度更快、飞离地球、仰望星空。 本书作为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与理解,让其能够敬畏自然,并能够积极地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本书也可以作为家长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辅助读物。
  • 争宠之妻不如妾

    争宠之妻不如妾

    女人要想活的有地位是很相当辛苦的一件事。要费尽心思讨好自己的男人,还要防范其他女人的暗算,那永远如天敌般的婆媳关系又该如何处理?嫁给王爷做妾一年,都不知王爷是人是鬼,最可耻的是结婚一年还是处子身。怎么办?林婉然呵呵一笑:你若精彩,男人自来!
  • 天心地魄

    天心地魄

    命运是否天定?谁能主宰世间沉浮?看天心地魄为你解读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