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3300000020

第20章 书法详解(6)

郑文公碑

自汉至今,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草书名作。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以及实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范本。可供学习的草书碑帖主要有:

一、章草:

史游《急就章》、张芝《秋凉平善帖》、皇象《文武帖》、索靖《出师颂》、赵孟《急就章》。

二、小草:

王羲之《十七帖》,《淳化阁帖》六、七、八卷。王献之《淳化阁帖》九、十卷,《送梨帖》。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杨凝式《夏热帖》。蔡襄《入春以来帖》。苏轼《黄茅岗诗》。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二诗帖》。祝允明《赤壁赋》、《洛神赋》。文征明《感怀诗》。王铎《杜甫诗卷》、《王铎草书诗卷》。黄道周《草书五言律诗》、《草书诗轴》。张瑞图《草书诗轴》。

三、狂草:

怀素《苦笋帖》、《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

棱角分明的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志造像刻石文字等书法。

爨宝子碑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最动荡的时代,文化、艺术比较自由,佛教广泛流行和传播,兴建了许多佛教石窟,如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等;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碑刻铭文;其中北魏石窟中的书法艺术成就最高,成了魏碑书法艺术的主流。

北魏时期留存下来的石刻书法作品极多,且各具特色,在书法史上有着上承两晋、下启隋唐的重要地位。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而最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的文字雄奇,书法秀拔,锋芒森森,自然天成,是魏碑的上乘之作。墓志在南北朝时十分盛行,其中北魏的墓志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之祖,要算《魏太武帝东巡碑》、《华岳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这三碑,笔画平直,结体宽舒,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具有古拙自然、高浑雄大的风格,是魏碑初期的代表作。

在魏碑中棱角分明、有斩钉截铁之势的,要数《龙门二十品》中的“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孙秋生”等四品。而饶有蕴藉风趣的,则首推《郑文公碑》。此碑书法,具有篆书的气势,隶书的古雅。《张猛龙碑》则以结构内紧外松、变化多端为特点,笔力浑厚,字体安排巧妙,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平稳之内,姿态秀逸多趣。

云南“二”碑冠古今

过去有人认为:“滇南无汉碑。”其实不然,云南不但自汉以来碑刻很多,大小有200余块,而且还有南北朝的《孟孝琚碑》、《二爨》、《石城碑》等名碑。

“二爨”,指的是《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东汉时立碑风气盛行,曹魏时期曾下令禁碑,至晋代仍禁碑尚帖。此时,地处边陲的云南碑刻则正处在崛起之时,“二爨”的出现,体现了滇南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作为我国书法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变革时期的刻石,则在晋碑中难以找到同体,故“二爨”碑具有“冠古今”的地位。这也是“二爨”碑如此受到书家推崇的根本原因。

《爨宝子碑》(405)的书法古拙奇姿,“端朴若古佛之容”。楷化的笔法中依然能见到隶笔的飞动。康有为评此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

《爨龙颜碑》(458)较《爨宝于碑》隽逸,有“浑金璞玉”之称。康有为谈到《爨龙颜碑》有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

爨龙颜碑

“二爨”碑,虽立于滇南,却开了北魏碑刻的先河,笔势气度与北碑息息相通。试与《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483)等比较,遥遥耸峙,仿佛同出一辙。这也表明书法分南北两派的理论,并不是绝对的。研习“二爨”,足能管领北魏刻石。

魏碑的“十美十三宗”举世无双

魏碑书法不仅在隶楷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清代包世臣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中曾将魏碑归纳为“十美十三宗”,这对我们理解魏碑的艺术性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十三宗:

宗上三:《爨龙颜》为雄强茂美之宗,《灵庙碑阴》辅之,《石门铭》为飞动浑穆之宗,《郑文公》、《瘗鹤铭》辅之。《吊比干文》为瘦硬峭拔之宗,《隽修罗》、《灵塔铭》辅之。宗上四:《张猛龙》为正体变态之宗,《贾思伯》、《杨晕》辅之。《始兴王碑》为峻美严整之宗,《李仲璇》辅之。《敬显俊》为静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龙藏寺》辅之。《晖福寺》为丰厚茂密之宗,《穆子容》、《梁石阙》、《温泉颂》辅之。宗下六:《张玄》为质峻偏宕之宗,《马鸣寺》辅之。《高植》为浑劲质拙之宗,《王偃》、《王僧》、《臧质》辅之。《李超》为体骨峻美之宗,《解伯达》、《皇甫鳞》辅之。《杨大眼》为峻健丰伟之宗,《魏灵臧》、《广川王》、《曹子健》辅之。《刁遵》为虚和圆静之宗,《高湛》、《刘懿》辅之。《吴平忠信神通》为平整坤净之宗,《苏慈》、《舍利塔》辅之。

摩崖刻石有别于碑石

摩崖刻石,为书法刻石的一种,即冯云剜《金石索》所云:“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因摩崖刻石多为大字,所以又称擘窠书和榜书。

摩崖与碑石有根本的区别。碑石是经过加工后具有一定的形态,或方形或长方形,受实际需要的限制。而摩崖则直接书刻在较为平整的山坡、山壁上,不受一定的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正如叶昌炽《语石》云:“山巅水涯,人足迹不到。且壁立千仞,非如断碑之可磨为柱础,斩为阶甃,故其传较碑为寿。”

摩崖刻石是中国书法规模最大的表现形式。如《泰山经石峪摩崖》,在泰山南麓方圆数亩的花岗岩石坪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草情篆韵,气势雄奇,有“云鹤海鸥之态”,其字径约有50厘米,堪称翰墨奇观,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杨守敬《学书迩言》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此外,还有山东邹县的铁山、冈山、葛山、尘山四山,也皆有摩崖刻石,称“四山刻石”。由于规模大,椎拓不易,故罕为人知。

著名的摩崖刻石还有汉碑中的《开通褒斜道石刻》、《石门颂》,唐碑中的《泰山铭》、《伊阙佛龛碑》、《大道中兴碑》等。

尖山佛经题额

独树一帜的魏碑行书

魏碑行书,是清代杰出的金石书画家赵之谦的代表书体。赵之谦不仅开创了清代篆刻艺术和国画大写意的新的流派,而且他的书法也独树一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创造了魏碑行书。

赵之谦早年潜心研习的是颜体,30岁以后,将精力转到了魏碑方面。特别对《始平公碑》等,更能得其精髓。“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便是他书写魏碑的准则。这不仅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而且从他的双刀阳文边款“悲庵为稼孙制”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他不墨守陈规,一改前人行书只取“二王”的老路,大胆革新,开创了以魏碑体势、笔法作行书的途径。横画舒展,转折跌宕,侧锋取势,妩媚多姿,形成了将魏碑和行书熔于一炉的别具一格的行书风貌。刘熙载有论:“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我们正可以从赵之谦的魏碑行书中,体会到他超凡的艺术才华。

讲究写字身法

练字的身法就是指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与写好书法有密切的关系。身法分“坐势”、“立势”:

一、坐势,即坐着练字的姿势,一般写小字,字径在四分之三寸以下的。坐势的要求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即书写时,头部要端正,勿歪勿斜,稍微向前俯。头正就能保持视线的正直,下笔的丝毫变化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头与桌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过近容易伤目;过远则看不清楚,也会影响视力。

身直,就是书写时身子要保持正直,两肩平齐,腰部挺起。注意胸部不要紧靠桌沿。初学者通常出现将身子紧贴桌沿的现象,认为这样才能把稳笔毫,使得上劲,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臂开,就是两臂要自然开张,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均衡不偏。这样挥毫便能信手自如,特别是撇、捺易于舒展。

足安,就是两足自然地安放在地面,放平踏稳,切不要两足交叉,踮起脚尖或搁腿。

二、立势,就是站着书写的姿势。一般书写大一些的字或大幅的作品都采取立势。此外将纸悬在板壁上进行书写,即所谓题壁书,也是采取立势。

立势的要求是:“头俯”、“身躬”、“足开”、“臂悬”。

头俯,就是头部要正直俯首,面向桌面,保持视线正直,视角适度,既能统观全局,又能使下笔稳准。

身躬,身子应略向前俯弯,使之与手臂的趋势相一致。如果腰过于挺直,身子就与手臂的趋势相背,书写就不自然了。

足开,两足要自然地开张,足间的距离约为肩宽,并可使左脚略为趋前。这样不仅使双足稳健,而且也便于笔毫大范围的运行。

臂悬,两臂应自然地向前垂下,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初学者常常将身子低俯,依靠左臂肘支住上身,而手的肘、腕也紧靠桌面,这样把上身的重量都压在两手臂上了,手臂就难以动弹。

题壁书虽然也是站立作书,但与此是有区别的,因为纸张设置的位置不同,一在桌面上,一在墙上,作书的姿态也随之而变化,就应是仰首、挺腰、抬手的身势。所以,身法的体势应是随写书的规模、纸张的位置而定,只要能使身子站得稳,手臂能挥洒自如,视线能看得清楚就可以了。同时书法身法与绘画的身法是相一致的。把握了练字的身法,那么绘画的身法也自然掌握了。

执笔方法

书画都用毛笔,这就涉及到如何运用手指将笔杆执住的问题,于是也就产生了多种执笔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执笔法:

一、撮管法。运用大拇指的指面顶部,由笔的内侧向前外按住笔杆,食指与中指平行,由前外侧,略带钩势,使之与大拇指相对将笔杆钳住。

二、扌族管法。五个手指与笔杆垂直向下,以笔杆为中心,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由四周向内钳住笔杆的上部。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谈到,扌族管法宜于“就地书大幅屏幛”。

三、捻管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钳住笔杆的顶部。这种执笔的方法主要用于写草书大字。

四、单钩法。用大拇指的指面,上左向前侧按住笔杆,食指由前外侧向内勾入,用中指由右内侧格住笔杆。无名指与小指卷缩于手心。单钩法与如今执钢笔的姿势是相同的。

五、握管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平行,勾抱住笔杆,拇指相对复抱于外,作握状将笔杆握住。这种执笔的方法沉着有力,宜作特别大的字。

六、揸管法,也称提斗法。用五个手指自上而下抓住笔杆,大拇指由内侧向外钩抓笔杆,其他四指满握前方,与大拇指配合将笔揸住。这种执笔方法也适宜作特大的字。

同类推荐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像狗饮水

    像狗饮水

    周润发、张国荣、张学友、刘青云、黄秋生、张家辉、王菲、葛优 ……《阿凡达》、《盗梦空间》、《岁月神偷》、《无间道》、《打擂台》、《让子弹飞》……这是一本才气横溢的娱评随笔集,被文坛大佬们称为“野孩子”的评论家金成浸淫香港媒体圈数十年,对香港影视红星、庶民生活及流行文化了如指掌。他把消费、潮流看得透澈晶莹,有把明星当常人看的敏锐,有对社会不平事的仗义,也有对生活忐忑无常的倾诉。一手的私密材料,看得人惊心动魄。狡黠的文字,看似离经叛道,其实却直入人心,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野孩子打赢公子哥儿的快感”。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热门推荐
  • 人在神途

    人在神途

    【新书《无上道印》一发,求支持。下面有车位传送阵,或者点击作者信息进入,拜谢。】求长生,拥有莫大神通,即为修道。修练之途透漏人性本质,这里有杀孽、有抢夺、有黑暗、有挣扎、、、、、、。PS:小乞丐遇到老乞丐,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小兄弟,你骨骼惊奇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我这有一本奇书可助你神功大成,只需十文钱。’请看《人在神途》,一名乞丐如何逆天改命,如何在修道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又如何从人走到神。仙说:在我之上还有强者,那就是神。神说:【感兴趣的可以加234376817,求收藏推存。】
  • 绝色军师

    绝色军师

    她,十五岁时阴差阳错的,就进了军营。一手银针起死回生,被称为神医;平阳城下布阵破敌,一举扬名天下。入朝堂,闯江湖,哪里是她的安身之所?谁才是她的命定良人?当他遇上她,他戏弄她,她恶整他,女强男也强,一步步在“没有最彪悍只有更彪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 花不开了

    花不开了

    青春的花瓣铺满我来时的路,记忆的线缠绕无知的过往。你知道相爱很容易,可谁能守得住青春的逝去。我们重新感受那花开满季的美好时光,可惜如今花不再开了。
  • s女奋斗记

    s女奋斗记

    她们是宅女、是白领,是飞特……她们时而像奔奔族一样忙碌,时而像活乐族一样悠闲。在暗潮涌动的社交场,她们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又笑料不断的风魔好戏!幽默堪比石康,京味儿更胜赵赵。若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四个女人岂不是要闹翻了天?我们的口号是:嫁不出去也要性感下去!
  • 狂野艳逍遥

    狂野艳逍遥

    华夏门神萧辰,在得到一本擒龙秘典之后,屠龙者血脉开始复苏,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大大的馅饼,没成想却是屠龙者给他挖下的一个坑,于是乎他要将计就计,纵横校园,横扫都市……
  •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妖娆狂后:强嫁极品奸相

    "她,带着异能穿越而来,邪肆张扬,狂傲嗜血,狠辣决绝。前世的她,身为皇后,软弱痴傻,废柴无能,一杯毒酒送了性命,再次睁眼,她绽放绝世光芒!他,乃当朝一品右相,奸佞腹黑,强大无比,却是残废之身。当狂傲的她,撞上了腹黑的他,怎一个精彩了得!看狠辣狂妄的她,如何驯服奸诈腹黑的他。看他们如何演绎一段惊世传奇!只为那一句,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美不过那年华灯初上,赏花时节,一曲霓裳舞艳惊天下,翩若惊鸿。回眸间,让人相思断肠,江山再美,怎及她笑靥如花?"
  • 老公,少动歪脑筋

    老公,少动歪脑筋

    她是他权宜之下娶回来的人,反正不会有婚礼,不会有宴客,更不会有人知道。他是她第一次相见就决定要嫁的人,所以,她殷勤,在意,付出。没想到换回的竟是他的暴戾,他的轻视,他的侮辱。即便这样,她也没想过怨恨他,可他不该勾引她的好友,让她失了清白,又没了尊严。心头,一缕恨意升起,她要报复这个对她无情无义的男人!
  • 剑石界

    剑石界

    一笑机缘巧合,拔出真我之剑,立志成为大英雄、大豪杰!!PS:喜欢本书的朋友,加qq群:469295579
  • 佛说四品法门经

    佛说四品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就是一个在错乱的时代,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的人。公正地说,曾国藩绝不是一个机灵的人,与常人相比,书呆气更浓重。而最终他又突破了制约书呆子的终极困境,把书本中的抽象理论,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终于石破天惊地破门而出,始成一代宗师大家。这其中的每一步路,都浸透着令人惊讶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