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3300000019

第19章 书法详解(5)

小草由章草演化而来

小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唐张怀瓘《书断》谈道:“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小草发展了章草的笔势流转顺畅的特点,取消了“捺”笔,脱离了隶意。小草比章草更为简洁,意态也显得更加活泼。“草贵流而转”,“草多用转”等,都是前人对小草特点的总结。

小草相传始于张芝(伯英),后经王羲之、王献之的艺术实践,成为历代书家普遍爱好的一种书体。王羲之的《十七帖》便是小草的典范。《十七帖》共27帖,134行,1160字,内中楷书4行20字。因第一帖以“十七”两字启首,故名。

历来小草杰作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有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特别是孙过庭的《书谱》,共350行,3500余字,为书坛巨制。清刘熙载《艺概》论及:“孙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其所书《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孙过庭《书谱》谓‘古质而今妍’,而自家书却是妍之分数居多,试以旭、素之质比之自见。”

恣意放纵的狂草

狂草,又称大狂,是草书中最恣肆放纵的一种。狂草最基本的特点是一笔书下,飞走流注,气候不断,常常是一笔数字。狂草是最能表现作者性情的一种书体。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对此曾作充分的叙述:“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狂草是继小草之后,于唐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形式。张旭、怀素是善作狂草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张旭《千字文》、《肚痛帖》,怀素《千字文》、《自叙帖》、《苦笋帖》。

草书的基本特点

草书运笔的基本特点是:简约、圆转、贯连。

简约,就是把原来繁杂的笔画简括成一笔书。如“为(为)”字,楷书作“为(为)”字需要11笔,草书则简约为一根弧线加一个点。如今简化字“为”,就是由草书“楷化”而成的。

圆转,就是把原有繁杂的文字结构、转折,经简约后,以不同的圆弧线作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如“穷”、“寺”、“于”、“谢”等字。

贯连,就是采取一笔连续书写的方式,表现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线条。如“堂”、“林”、“飘”等字,都是以贯连的笔法一笔书成。张旭《古诗四帖》中“难之以万年”等字,则是字与字之间采取一笔书成的方式。

草书的笔顺规律有序可循

由于草书的结体,与楷书、隶书比较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草书便形成了它特有的笔顺规律。

如楷书“村”字,是由“木”和“寸”组成。在草书中,已面目全非了。“木”部的撇、点和“寸”部的横、竖、钩,已不复存在了,由横“S”形一笔所取代,“寸”部的点则移到了右上角,只是先左后右的顺序还没有改变罢了。有些草字不仅笔画省略,而且连笔也改变了。如“华(华)”字,原来在文字中间的“艹”部已移到了下部。又如“年”字,原来是先作三笔横画,最后才竖下,而草书则先竖下再作三横画。类似的还有“禾”、“手”等。又如“犬”字,在省略点的时候,横画变成了自右向左的走向。部分草字,如“等”,“幸”则很难说清它是如何从楷书或隶书演变过来的。

草书的基本笔法固定不变

虽然草书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是书写草书的基本笔法则保持不变。坚持中锋运笔,通过提按,顿挫垂直变化,以显示书法艺术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其他书体始终是保持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笔势更为强烈。我们可以通过具体草字的判析中,了解草书笔法的实际情况。

“滞”字选自孙过庭《书谱》。楷书中的“滞”字,共有14笔,也就是说有14个起笔和收笔;然而草书作“滞”,只有一个起笔和收笔。但这一笔不是简单的曲折线条,而是体现了丰富的笔法变化。首先,在左右上下复杂的线条运行中,坚持了中锋运笔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体现了转、折、顺、逆、留、纵、提、按等笔法变化。

转——是逐步改变笔锋运动方向的运笔方式,草书中圆转的线条是富有塑造能力的线条,大小、形态各异的笔画都可以通过圆转的线条来表现。

折——是一种突然改变笔锋方向的运笔方式。在笔迹形成夹角的部分称“折”。

顺——是笔锋在点画运动的中节,笔毫开张顺行。同时也有笔锋走向的涵义,一般称向下、向右为顺笔。

逆——与顺笔相反,多数表现在入笔和出笔处。在行笔的过程中,随着腕部的运动,顺笔与逆笔经常是交替出现的。

纵——指的是运笔时放笔疾行的表现形式,显示出恣肆放纵的姿态。这种运笔的方式在狂草中的表现是最为突出的。在小草的“滞”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竖笔纵情直下,无拘无束,露锋而出。

留——是在书写过程中,改变行笔方向,或驻锋收笔时,笔锋的停顿称之为“留”。留笔时笔锋在稍等中提锋、转向。

提——是通过笔锋提起,笔毫着纸轻而浅,产生较细瘦的笔迹,在纤细的笔颖变化中,往往最能体现书家的功力。

按——“按”与“提”是相对而言的。按是将笔毫按下,着纸重而多,产生较粗肥的点画。

转折、顺逆、提按等,是草书运笔的基本技巧。这种笔法变化的技巧,也称“换笔”。有了换笔的功夫,就能熟练地驭使笔管。包世臣对草书的“换笔”也有专门的论述,他谈道:“‘草书’节节换笔,笔心皆行画中,与真书无异。”又谈道:“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折皆成偏锋笔,故须取势转换笔心。”

草书点画的表现形式

草书的点除了楷书中点的基本表现形式之外,还具有楷书中横、竖、撇、捺的作用。如草书“不”字,由不同方向的四个点组成,四个点代表了楷书“不”字的“横”、“撇”、“竖”、“长点”。草书“未”字,以左右呼应点,代表了楷书“未”字的“撇”、“捺”。

草书中的点还能取代文字的结构,如草书“告”呼应的两点代表了“口”部,草书“为(为)”一点代表了“灬”部,草书“令”字,上下两点代表了“寺”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好草书的点要比楷书的点意义更大。以下是点的表现形式:

一、圆转点:未、词、察、将。

二、方折点:分、澜、不、下。

三、顿点:外、告、为、哀。

四、呼应点:容、次、辈、令。

五、横向连点:所、邕、似、无。

六、竖向连点:言、乍、信、三。

草书横画的表现手法

由于草书一笔书下,数笔贯连,乃至数字贯连,充分体现了纵向取势的行笔特征。所以横画在草书中,与竖笔比较起来,就不那么放纵。同时又由于笔势的贯连性强,所以起笔、收笔,经常采取简入、简出的表现手法,不像楷书那样取得精到的藏锋、护尾的完整效果。如果写草书时,笔画也像写楷书那样周到的话,就会显得很不自然,产生矫揉造作之感。草书中的大部分横画随着笔势的连贯,和其他的笔画相接,形成草书特有的贯连笔画,如常见的横折组合笔:“”,可以作为多种以横画为主的结体表现形式。

“了”形的圆转笔,是横画为主的笔画贯连组合表现形式,不同的转势,分别表现了“得”字的“”部、“事”字的“”部。

草书竖画的表现形式

强调气势的草书,在书写竖笔时显得特别的放纵。在急促的聚点和盘缠的圆线交杂中竖笔的书出,仿佛是音乐节奏中的长音。所以竖画在草书中得到了强调。草书中的竖笔除了楷书中的竖笔之外,而且还能代表文字中的部分结构,如“亻”、“彳”等偏旁,在草书中就由一竖来表示了。其他,如“撇”笔也常用斜竖来表现。由于笔势的贯连,独立的竖笔则比较少,经常是与其他笔画贯连组合,这也是草书的竖画与楷书不同的地方。圆转笔为“则”字“贝”部的部分与“刂”的表现形式,波势的圆转笔,为“门”字的表现形式,所以,草书竖画是多种结构的表现形式。

草书撇画的表现手法

草书的撇画,亦可视为应用比较广的笔画。这是因为草书中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撇画,由于用笔的提按、涩疾、方圆、迟速的变化以及斜直圆折势不同,草书中的撇笔变化较楷书显得更为随意一些。同时,草书的特点是笔势连绵,前一笔带接下一笔,上一字带接下一字便是常见的现象。这种带下的笔势中,有一部分便形成不是撇画的“撇”。如孙过庭《书谱》中书及“安辄”两字时,“安”的“女”部原有的撇笔,随着与横画连接,即转变为环形的线条而失去了撇笔的特征。而本来是末笔的横画,却因急转直下,在与“辄”字的连接中,形成了不是撇笔的带下“撇”。从这一意义上讲,掌握草书的撇笔,更有特殊的意义。

草书笔画的连续表现手法

由于草书的特点是笔画贯连,所以在草书单个整笔画比较少,贯连的组合笔画就特别的多,这也就形成了草书笔法的基本特点。

尽管草书的笔法变化气象万千,但是,以形象归纳的原理加以分析,所有的组合线条总离不开方、圆和方圆的结合这样几个基本的类型。

一、曲转画:

曲转画,是一种连接笔画的表现形式。转换笔画时,笔势圆顺,没有显著的折角。曲转笔以顺时针方向为主。如:略、事、得、豪、过、有、辞。

二、直折画:

直折画,是一种连接笔画的表现形式。转换笔画时,笔势方折,有明显的折角。直折画以横势线条作直向折叠为主。如:摹、然、真、迟。

三、曲直相间画:

曲直相间画,是一种由直折画与曲转画综合组合的表现形式,或曲转中寓直折,或直折中寓曲转,或先直折后曲转,或先曲转后直折,或直折与曲转交替。如:务、搜、虽、谓、焉、故、术、追等字。正是这种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才使草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草书偏旁的书写形式

草书虽然与楷、行、隶、篆,有非常大的差异,龙飞凤舞的线条使人难以识别。但是草书的结字决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也是有自身的规律。草书结体的规范性,表现在每一个偏旁都是按固定的结构进行书写。如:“解”字的“角”字旁,“疾”字的“疒”字头。

草书,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原有的一种偏旁,经过简约,连接等演变,逐渐形成了两种不相同的偏旁结体形式。

同时,也有一部分偏旁,由原来几种不同的结构,演变成相同的草书偏旁结构形成。

注意草书中结体相似的字

有些文字在楷书中结体完全不同,但由于草书特殊的书写方法,便成为结体十分相近似的文字。这类字形相似的文字,最容易识别错误,所以相似字形的草书识别,对于掌握草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掌握草书中的同字异写

同字异写是中国文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各种书体中都能见到的。在草书中有一部分文字,由于简约,连接方式有差异,于是就产生了同字异写的情况。

如何掌握草书

多看多写虽有利于草字的掌握,但仅仅这样做还缺少规律性和系统性。如何才能尽快地掌握草字,前人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明代的韩道亨撰写的《草诀百韵歌》是草书入门的理想参考书。《草诀百韵歌》把一些草字说得十分形象,如“玉出头为武”、“羞为羊踏田”。又善于把相似草字的微妙差异提请人们注意,如“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同时,《草诀》把相似的草字加以归类,以便于人们掌握。如“恩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

此外查阅草字汇编等工具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清代石梁摹编有《草字汇》,曾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出版的由洪钧陶编的《草字编》,规模更为宏伟。此书收集了自汉至明历代书家130余人的作品,共收入了7900余汉字,草字重文达97800余字。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历来出版的有关书籍。经常翻阅草字汇编类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草字,同时,也是品味古代书家草书艺术的重要过程。

狂草的篆意笔法的运用笔

狂草的篆意笔法,就是以篆书的笔意书写狂草,唐怀素《自叙帖》就是这样表现的。

不同书体的笔法差异虽然很大,然而由于运笔中锋的原则是不变的,所以各种书体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必然性。这就是篆书与草书笔意相似现象的本质原因。怀素狂草《自叙帖》,一笔书下,气势连绵。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笔锋平行运行的方式得到了强化的表现,而笔锋垂直顿挫的运行方式则没有显示出来。《自叙帖》中的“激”、“切”、“敢”、“当”等连体书法的笔意,与篆书婉转圆顺,粗细一致的线条表现形式相一致,而与其他书体的笔意则相背。以篆意的笔法表现狂草,也体现了狂草的难度,使笔锋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运行,而没有顿挫加以调节,实在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篆书与狂草线条的根本差异是静与动的不同。篆书的线条体现的是一种安静,狂草体现的是一种躁动。显然如果没有篆书运笔的根基,要作篆意笔法的狂草是难以为之的。由此也表明,掌握篆书的基本技巧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篆书的自身,也有利于书写草书。

值得学习草书的碑帖

学习草书和学习其他书体一样,也必须是从临摹着手。

同类推荐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茶具收藏艺术

    茶具收藏艺术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古人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也日渐迫切。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热门推荐
  • 缝尸匠

    缝尸匠

    传说中守棺人,度魂者,鬼画师,缝尸匠是古老留下来的职业。我家是世代相传的缝尸匠,专门给死人缝尸体。自从我女朋友死亡以后,我就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的事……
  • 亲爱的,我不等你了

    亲爱的,我不等你了

    从21岁到24岁,我待在陆云非身边三年。这三年里我对他无微不至,为他怀孕生子。所有我可以为他做的事,我都做了。我以为从来不拒绝我,而且还会在深夜回来偷偷吻我,动作十分温柔的抚摸我肚子里孩子的陆云非是爱我的。所以陆云非从不提结婚,我也从来不催。可是我没有想到,当我因为难产而在医院里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陆云非却在酒店里正春风满面的为他的新娘戴上结婚戒指。那时我才知道,陆云非不是不想结婚,他只是不想跟我结婚。原来,陆云非,这不是爱情。陆云非,我不等你了。
  • 战尊之路

    战尊之路

    公元3054年,地球上打开了第一个空间裂缝。公元3056年,裂缝里第一次爬出了魔兽。公元3056年十二月十三日,战争开始。公元3120年,战争结束,新纪元开始,创元1年记。
  • 蜀山剑侠传2

    蜀山剑侠传2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复仇双生花闯校园

    复仇双生花闯校园

    十四年前,她还是一个拥有着幸福家庭的公主殿下,可是她的幸福之花,在那一刻,凄美凋零。十四年前,她还是一个脸上总挂着纯真笑容的孩子,可是因为那所谓的利益,她选择了蜕变成蝶。十四年后,两个人早已变成复仇双生花,谁能够唤醒两位公主殿下早已冰封沉睡的心?
  • 末世之灾厄

    末世之灾厄

    你死了,我活着,这便是这世间最大的道理。与我而言,活着本身就没有道理,也无需任何理由,活着便是活着。——苏帆
  • 洞元子内丹诀

    洞元子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 修灵

    修灵

    夺幻象草为灵而得幻象之力,夺巨虎为灵而具千斤之力,夺灵蛇为灵而成天龙之威……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的灵修世界。强者可以驾驭万兽追星逐月,恐怖的功法可以摧山断岳焚烧江河……这是一个普通少年夺灵了灵息土后一步一步踏上巅峰,君临天下灵修的神奇旅程!
  • 厉王妃

    厉王妃

    “为了孩子,我一定要活下去。”漫天飞雪,天寒,心更寒,厉王妃被指派杀手暗中追杀,却不想他是那样的无情绝情,恨他,爱他,一辈子都不会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