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2400000012

第12章 一种属于土地的归去来——莫言的生平(5)

父亲

在众多叔叔当中,莫言的父亲排行老大。父亲名叫管贻範,上过4年私塾,在农村算是文化人,所以解放后在村里担任各种工作,记账、扫盲。从1947年到1982年,父亲做了大半辈子的会计,账目上一点问题都没出,也没污过一分钱。父亲有个入党的梦想,对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共产党干部赞不绝口,但是凭借家庭成分,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唯有谨小慎微,事事积极,不落人后。这一方面遗传了父亲的忠厚,一方面还被历史动乱抹平了棱角。直到今天,田里的活是做不动了,但还照看着一个小菜园,从爷爷那里学会的木匠手艺也成了记忆。

1

谨慎在莫言父亲身上还体现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天。

2012年,莫言的父亲89岁,耳背,听不清楚,记者们越聚越多,他一脸茫然,连说,“不能吧?真的吗?”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什么,恐怕他并不清楚,但多少知道它的分量——“听说中国写小说的还没人得过”。老人一生很少走出平安庄,就是在70岁左右的时候,到北京跟莫言住过八九天,他很随和,参观者和来访者络绎不绝,他都一一接待,面对合影的要求,也笑呵呵地答应。

10月11日19点刚过,凤凰卫视播出了消息,二哥给父亲报喜,父亲坐在炕沿上,一丝微笑跃上了他少有表情的脸,随即还是不放心,又问老二:“电视上演了吗?”在老人心里,恐怕只有中央电视台播过了才算最终确认。这个严肃的老者,在确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流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很快是面无表情的深思。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老人坐在一堆干玉米的中央,看着地面。一袭黑衣的他没有笑容,像是在思考。当有人问他儿子获奖的感受时,他说:

“村里放鞭炮、放花,非常热闹。”

这一天,平时早睡的父亲,23点才睡下。

当年,莫言这个儿子,让他没少操心。父亲相较于母亲又是幸运的,可以亲眼看到儿子得到这个“中国第一个”的奖,我想这是作为父亲晚年最大的幸福。父亲教育子侄十分严厉,小孩子们都怕他,严厉到蛮不讲理的程度,稍有错失,非打即骂。做父亲的都希望孩子能成才,“学问不成,庄户不成”是他内心对孩子们的隐忧,所以很看重孩子们的学问,小时候让哥哥背书,哥哥想去闯关东还被父亲斥责,“供你上了10年学,什么结果也没有,要走,就别再回来!”叔父的二儿子偷了队里瓜地里的几个小瓜,作为小孩子在农村很是平常不过,结果还是被父亲一顿好打,后来这个堂兄考上了研究生还留学美国,并在美国定居。

父亲作为长兄很照顾兄弟,当年区里让父亲脱产去供销社的棉花站工作,父亲把机会让给了五叔。分家后,父亲还是照顾着叔叔的孩子,孩子上大学的时候,父亲还寄钱过去资助。

有人问莫言一般怎么过年,莫言说,去陪我的父亲。

2

莫言不敢忤逆父亲,因为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厉,孩子们稍有差错,非打即骂,有时甚至到了蛮横不讲理的地步。莫言的《罪过》里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因大儿子“我”没有看好弟弟,使弟弟溺水而死,“父亲”踢“我”一脚:

紧接着我便脱离地面飞行了。湛蓝的天空,破絮般的残云,水银般的光线。黄色的土地,翻转的房屋,倾斜的人群。我在空中翻了一个筋斗,呱唧一声摔在地上。我啃了一嘴泥沙。趴在地上,我的耳朵里翻滚着沉雷般的声响。那是父亲的大脚踢中我。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大概1961年左右(莫言上了很多个一年级),莫言因为说老师是奴隶主而被处分,受了处分的莫言,不敢回家说,结果还是有人跟父亲说了。莫言说:

你要打,就把我打死吧。如果你不愿意打,嫌累,就让我去死,我就去跳河。我父亲忍不住笑起来。叹一口气,说,你还是活着吧,你死了,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祸害精。

莫言逃脱了一顿痛骂、一场臭揍。心里倒真的不安起来,发誓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为了挽回影响,莫言小心谨慎,冬天拿柴草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帮老贫农挑水扫院子。但反而被有些人认为是伪装进步,印象改变收效甚微。直到一个烈属王兆聪老师的美言,才让莫言撤销了处分。

莫言小说《嗅味族》里:

两边雁翅般展开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也许他还没有决定该不该给我一顿沉重打击,但作为我来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眼前的形势,知道一顿臭揍迟早难免,便硬着头皮,做好了准备。对我这样的坏孩子来说,挨打受骂是家常便饭,用我娘的话来说就是,我这样的人是属破车子的,就得经常敲打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揍,闹起来没够。我爹呼噜了一口野菜汤,咕……

可见,莫言这位严父,对于孩子们不是一般的严厉。很多小说里,父亲的打也相当狠毒,这篇小说里,父亲越过障碍给了他一记耳光,母亲也拧着他的耳朵逼着他说实话,比如《枯河》、《透明的红萝卜》,有很多这种挨打的描写。1966年,辍学后的莫言上了滞洪闸桥梁工地,因为偷吃了生产队的萝卜,被罚到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又被父亲毒打,还是爷爷给解了围,爷爷说,不就是个破萝卜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爷爷保护了饥饿的莫言,爷爷引导了莫言的人生。因为此事,当了兵,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莫言创作了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说自己家里是严父慈母,以至于,孩子们都向母亲靠拢了:

我们在他面前从来不敢撒娇,父亲是我们家族里特别有威严的人,不但我们怕他,就是家族中血缘较远的人也怕他。我小时候如果在干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要是有人喊一声:你爹来了!我会吓得一下子立正,一身冷汗。他其实也不怎么打我们骂我们,但就是让我们望之生畏。

“文革”期间,莫言做着大学梦,有一次还真的写信给教育部的部长周荣鑫,周部长的回信由父亲拿回来,在母亲做饭的微光中,莫言看到父亲像喝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地回来,手里攥着的就是莫言的信,父亲浑身打着哆嗦,问莫言想什么呢。

1982年7月28日,莫言的提干命令下来了,大哥和侄子正好在家探亲,就对父亲说,“谟业提干了!”父亲把信看了看,一句话也没说就下地干活了。父亲就是这样,高兴了或者伤心了,都不说话,一味地拼命干活。

2005年,莫言有了香港公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他就立刻向父亲报告了。

莫言说:“还记得当年您骂我吗?我偷了我叔叔的钢笔,您不是还笑话我吗?”

父亲说:“有这事吗?”

然后,父亲又问他:“博士大还是县长大?”

莫言说:“这个很难比较,差不多吧,相当于副县长。”

父亲就很高兴地说:“这个干部已经做得很大了。”

我想,莫言父亲的大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但午夜梦回,他也会对这个争气的孩子感到骄傲,并且后悔当初那样打骂他么?

四叔和叔叔们

《天堂蒜薹之歌》(1988年)、《牛》(1998年)和《我们的七叔》(1999年)里都有四叔的影子。这位四叔是莫言三爷爷的二儿子,管贻寿,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是管谟军、管谟东、管谟锡、管谟强,以及一个女儿管谟春。

1

四叔自幼没有父母,由莫言的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四叔的故事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少年的莫言,那时候莫言是个放羊放牛的小小社员,而四叔是生产队长。生产队长,早晨要早起敲钟,派活,晚上要给社员们定工分。定工分的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开开胶,四叔一言九鼎,什么难缠的主儿都能搞定。莫言还立志要做四叔这样的人,被四叔抢白一阵儿:

“就你?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还想当队长?知道不?当官首先要有好口才!”反过来说就是“好口才带着三分官”。

四叔的口才很好,在夏夜的打麦场上发表演讲的时候,天南海北,驴头马腚,像是在说单口相声,一边说一边怕打落在脊背上的蚊子,莫言就想,他的口才怎么那样好?他肚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话要说?这些话是从嘴里流出来的还是用脑子想出来的?

毕竟四叔对于莫言是疼爱有加的,也许因为这种疼爱,莫言对于四叔的死更加不能释怀。四叔死于不平等的车祸,四叔的儿子不孝,这两个原因似乎构成了莫言屡屡午夜梦回的原因,究竟何时莫言才能放下这位四叔,恐怕要等到城乡平等的那一刻。莫言在《我们的七叔》里写到:

每一次提笔想写点纪念七叔的文章,都起因于我在梦中见到了他。这些梦像是有情有节的电视连续剧一样,已经延缓了好几年。我并不是每夜都能梦到他,就像一个清茶朋友似的,每隔一段时间,他便不约而至。这些梦有声有色,十分逼真。梦醒之后,反倒脑袋发木,迷迷糊糊。醒时反似在梦中。

《天堂蒜薹之歌》里已经将四叔之死写到,但并不详细,只是在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有主要描写,时隔十年,生死两茫茫,莫言在《我们的七叔》重点关照了这位四叔,或者还有一个原因:

《红高粱家族》和《天堂蒜薹之歌》我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重新写一遍,会写得更好一些。

2

1984年,莫言走进军艺,开始了大学生的生活,写的作品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比如《岛上的风》、《雨中的河》、《黑沙滩》等等,这一年四叔意外去世了,可以说莫言这时候只是个小小的军官,多少写点东西,另外是个大学生,除此之外,他还没有靠着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一炮而红。那时候的莫言恐怕也没有想过四叔的故事写成小说远远比什么海岛,沙滩好得多,因为只有实实在在的愤怒。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在文章《莫言小说中的人和事》里对四叔之死做了阐述:

那是1984年10月,我们的四叔赶着牛车往离家40里外的县糖厂送甜菜,走至途中,被一汽车当场压死,牛也压伤,车也压坏,肇事司机是酒后无证驾驶,但因为是公社书记的朋友,车是给书记家盖房拉砖的,所以事情发生后迟迟得不到处理,更有众多的说客登门威胁利诱。结果,赔偿了3500元了事。

还提到莫言给他的书信:

我从小辍学在家,跟四叔在生产队里干活,前后近10年,四叔有超乎常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对后辈宽厚怜悯之心。因我家是中农,父亲常受人歧视,但四叔对父亲是很尊重的,对我是很爱护的,没想到他正当壮年,刚刚过上好一点的日子,竟丧身在一个酒鬼和走狗的车轮之下,我真想和他们打一场官司!一个小小的公社书记,芥菜籽一样的官儿,竟敢如此猖獗,视人命如儿戏,真实令人怒发冲冠!人和牛一共赔了3500元了事?我感到一种沉重的洞窟和愤怒!3500元竟能买到一条人命,竟能使肇事者逍遥法外!……

即便是兄弟二人一致认为是要打官司,但事情还是被莫言的父亲抹平了,党委书记是莫言姨夫的亲侄子,与莫言的父亲也很熟,所以只得:

“人死不能复生。咱宁叫一家冷,不能叫两家寒呢?”

事情在莫言与王尧的对话中有了更为详细的叙述。四叔那日是和亲家一起去送甜菜的,亲家就是目击者。因为是送甜菜归来,当然没有《天堂蒜薹之歌》里那绿色乱飞的蒜薹,衣衫飘舞的场景,只是司机除了酒后驾驶还是个没有驾驶证的拖拉机手,按法律是会判刑的。莫言提到撞得就是头部,跟小说里四婶发现四叔头心子上“鸡蛋大的凹陷”如出一辙,牛在莫言的叙述中不是撞伤而是撞死,牛是一头怀孕的母牛,按当时的物价,牛大概1000元左右一头,小说中四叔说得很清楚:“九百三十块,还不算交易税。”同行的人说得也很清楚:“四叔,您还是赚,这头牛一年下一条犊子,要是下了母的,您等于净赚一条牛。养牛就是好事,比种蒜强”,可见四叔这条命就值1000元左右。县交通大队自然偏袒乡党委书记了,况且除了沾亲带故,那个党委书记一直对莫言家很好。四婶也表现了空前的大度:

“我也不要他判刑,只要他来看一看我,我就满意了,我甚至可以拜他作干儿子的。”

问题出在一向横行乡里的领导怎么会低头,关键是态度太让人愤恨,在微博发达的今天,在酒驾严苛的今天,这种人很难逍遥法外,只是那个年代,屁大的官儿就可以只手遮天,人们的公民意识也薄弱。司机不露面,书记也不露面,还扬言,要告就去告,他们不怕。莫言自然百般愤怒,而堂弟们的不孝更让人心寒:

完全是为了闹钱,想多要一点钱,本来也不孝顺,然后也没有多少同情心。他爸爸的尸首停到了乡政府的院子里,兄弟两个还到乡政府里边去看电视去,父亲的遗体就在院子里停着,两个人就去看电视。

至亲死去,当儿子的还能看得下电视去,况且父亲的尸体就在旁边,真是奇葩。带鱼送来一捆,莫言主张扔到马路上,父亲当然不允。

3

事件的结局自然是不了了之,两部小说都写到分家的情节,估计是真的分了。带鱼的下落也有了,三十斤,或者是二十九斤半,分给了各家亲戚,帮着一起操持丧事。没去上告的莫言心中憋屈,但也无奈,所以1988年,当他写出《天堂蒜薹之歌》时,特别准备了关于闹事蒜农的庭审现场,有个年轻军官作为父亲的辩护律师,慷慨陈词,发泄了堵在心中的块垒: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原来乾隆

    原来乾隆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代天子,声名远播的乾隆帝似乎注定有着不平常的人生。身世之谜,生母之争,一世风流背后是怎样的挚爱?“十全天子”的文治武功是伟绩还是荒谬?谜团夹杂着正史,竟如层云,重重包裹。而究竟历史真相为何?隔着二百年的尘埃又该如何盖棺论定?本书作者以淡定客观的笔触,为我们剖画了一个真实而又多面化的乾隆。既非戏说,亦不避讳传奇,读来仿佛幽笪探秘,愈行景致愈妙。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一通百通除百病

    一通百通除百病

    这是一本告诉人们如何以“通”为“补”的健康手册。作者武国忠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岁数越大身体越虚,吃再好的补品也无济于事,原因就在于体内沉积的垃圾太多,清除身体的“淤泥”、保持全身畅通,才是对身体最大的补。《一通百通除百病:武国忠新解人体通补之谜》主要内容包括:五行体质通补法、慢性病调治通补法、家庭必备的通补药方、守护精气神的心理通补法、日常生活中的通补小窍门等。这些方法能从根本上疏通人体的脏腑、经络,使人气血畅通、神清气爽。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行。
  • 鼠皇战帝

    鼠皇战帝

    “你穿越啦?”“嗯”“那你为毛不开心?”“别人穿越不是天赋异秉,就是王室富家公子哥,再不济的,起码还能混个人样,我他玛一穿越,竟然变成了一只老鼠,我高兴的起来吗我?”异界重生,看我平统鼠域,勇斗苍猫,得逆天修炼秘籍,展我辈鼠之皇威……
  • 《邪君狂宠奇葩妃》

    《邪君狂宠奇葩妃》

    一位集团大小姐穿越,或者可以说是回归,架空王朝,倍受万千宠爱,有一个虽对她严厉,却疼她入骨的太子哥哥,还有七个性格迥异的却一样疼她入骨的皇子哥哥,一位不打不相识的好闺蜜加好姐妹,还有一位公主姐姐。她,回归?身世成谜,当她一步一步地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却遇到了他!当一切谜语解开后,她又该如何抉择?他,天之骄子,本以为今生不会再爱一人,却遇到了她,他发誓,今生今世,只爱她一人,当他们修成正果以后,却遇到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他和她,究竟能到哪一步?
  • 创可贴女孩之一花洒情人

    创可贴女孩之一花洒情人

    “嘿,混蛋!我不喜欢你,能闪多远闪多远吧!”可上天却偏和她唱反调,老是让他们俩兜在一块儿!难道她真是连鬼都害怕的扫把星?除了这个色鬼就没人肯要她了吗?一个抱着博爱主义的花花公子,无处不放电、无处不留情。天啊!她该不会一辈子都要和这个男人搅合下去吧?
  • 网游之无敌战神

    网游之无敌战神

    半年前,他是游戏中的巅峰王者,女友失踪让他一蹶不振。半年后,王者归来,顶级任务,极品女仆,众美环绕,公会无双。如今,女友现身,情路崎岖,富家傲娇女,成熟美御姐,迷糊小萝莉,何去何从。无敌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放弃执念,放飞人生,看昔日王者如何成就新的巅峰!群号:194053972
  • 大仙医

    大仙医

    萧逸,本是玄医门一代炼丹宗师,意外身死,附身于海城市一个落魄青年身上,重生于一家中医馆内,失传已久的四象针法绝技重见天日,江湖都是我的传说!
  • 恶羊错扑狼总裁

    恶羊错扑狼总裁

    夜幕渐渐拉下,不安分的人此刻分外开始躁动起来,告别白天的疲劳,仿佛夜的来临就是洗去他们一身的市侩、圆滑等一切属于都市的污秽。现在是属于夜的时刻,唤醒夜的精灵……在城市的一角,一间PUB里,此刻正上演着一场戏,一场即将开始命定的命运之路……酒吧里想起张惠妹的《火》:我们就是火……火!火!火!(好热~)火我就是爱音乐别叫我停下来我就是爱唱歌呼吸打着节拍我心里的热情是我的指南针要快乐就快乐做什么都认真不要在意我是谁不要以为我很遥远不要怀疑我的嘴每句都让心跳跃我们已经来到对的时间对的位置为什么不要!做!对!的!事!你喷的火是我的造型Ifeelinggood无法喘气我就是火不论被谁浇息呜呜呜~~~ba简介无能%>_<%先这样吧存点文在写简介吧
  • 碧眼金雕

    碧眼金雕

    美少年石砥中偶得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秘笈《将军记事》,为解开鹏城之秘密,他展开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奇幻冒险,并与天龙大帝之女东方萍经历了悲欢离合的生命之旅。
  • 新世界大海贼系统

    新世界大海贼系统

    索隆:“没人可以挡住我的三刀流。”达兹:“那是你没见过我的无限流。”米霍克:“无论多久,我都会在世界的第一的宝座上等着你。”达兹:“那你现在还是马上滚下来吧。”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海贼文,希望海米不喜勿喷!!!
  • 三国金戈传

    三国金戈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面试碰壁后终于得到面试通知一张,谁料一觉睡下睡到了三国。谁说穿越就是美滋滋的?他姓刘,但却是一介布衣。他一身武艺,却又不愿卖与帝王家。在这到处讲究地位出身的地方,别人做做样子唾手可得,他却只能慢慢争取。本书无科技,无玄幻,无种马为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