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7800000013

第13章 带球跑与强力抢断——刘邦与项羽的权力争夺战(2)

与项羽分道入咸阳,刘邦基本上没有遇到强大的秦朝兵团,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抵抗力量。他在高阳得到谋士郦食其,这是刘邦阵营的第一个来自秦朝的知识分子,“前倨后恭”的成语故事在此上演。不过,刘邦最终对郦生的礼遇和同时期斩杀二十万秦兵的项羽相比,很奇怪的是,一个无赖对知识分子尚且礼遇有加;另一个自命“万人敌”的来自贵族世家的项羽表现出来的举动竟然如此“弱智”?没有采纳韩生定都咸阳的建议,反而将他处死,更甚的是坑杀秦军二十万。两相对比,便可以大略预料到他们的未来。

刘邦入咸阳,在雒阳东失利,转而攻击南阳,南阳守将退守宛城。刘邦打算绕过宛城,张良出来劝谏了,他说:“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刘邦采纳,围困宛城,宛城守将投降。

此后,刘邦部队一路西进,沿途郡县大多投降,及至攻克武关后,秦朝丞相赵高杀二世,希望和刘邦裂土“分王关中”,刘邦不答应。赵高为子婴诛灭后,秦朝组织兵力,作最后一次反扑。在这个问题上,刘邦再次听从了张良的建议。

张良说:“秦兵尚强,未可轻。愿先遣人益张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秦将果然有意讲和,刘邦准备答应,张良在旁边又说:“此独其将欲叛,恐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怠懈击之。”就是在这样的战术决策上,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纳张良等谋士的建议,秦朝的最后一战最终溃败。

进入咸阳后,“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他的同襟樊哙劝阻他,刘邦起初不听,张良说:“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最后,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劝阻,“忠言逆耳”和“良药苦口”没有让沛公成为第二个项羽,采用诛杀的手段来维护权威,这已经不是一个“无赖”的刘邦了!

项羽崇尚“武力”,高高在上;刘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吧,在一次宴会上——那时候刘邦已经称帝南向了,他告诉臣子他的取胜之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采纳智谋是刘邦胜出的显而易见的方面了。

机会如何把握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不但要看他的出身和抱负,还要看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他是否能够把握住别人无法把握的先机。刘邦和项羽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十分明显,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养尊处优,所以项羽对机会向来是爱理不理,只等着机会找上门来,从不肯看看是否有机会可以让自己把握。而刘邦却不同,刘邦善于观察,能够随时抓住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并且让这些机会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利益。

各路军队大举攻打秦地时,楚怀王和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约定,如果谁能先攻进咸阳,就立谁为王。项羽是最能打仗的一个,本来应该是他获得这个殊荣,但是,他不幸遇到了秦军的主力部队,所以展开了殊死搏斗,才战胜秦军。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听从张良的计谋,绕路攻入了咸阳。而且,刘邦攻下咸阳之后,还下令关闭函谷关的大门,不让其他诸侯和将领入关。刘邦的这个做法十分愚蠢,他以为这样就能确立自己在秦国腹地的统治权,但是他当时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和项羽相比,无论士气、战斗力、将领素质,刘邦都和项羽差着很大一截。

项羽听说刘邦进入了秦朝都城咸阳,而且还拒绝其他诸侯入内,十分生气,他知道刘邦是想独占功劳,让楚怀王封他为王。项羽认为,自己和秦军主力正面交锋,而刘邦却绕路前进,靠着投机取巧才占领咸阳,根本没有什么功劳,现在却要和自己争,心高气傲的项羽是不能接受这种现实的,于是他指挥军队攻破函谷关的大门,长驱直入。

当时,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还没来得及和项羽会谈,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还要笼络秦朝皇帝子婴,并且把秦朝的所有珍珠宝器都划归自己名下,扩大财力。

曹无伤究竟是不是混入刘邦队伍中的间谍,我们并不知道,但是他私下把刘邦的计划向项羽告密,实际上已经起到了间谍的作用——提供有用信息。当时的情况是,刘邦做了一个糊涂的决定,项羽从曹无伤那里知道了这个计划的全部内容,于是打算做出反应,而刘邦却懵然无知。从这一步来看,项羽占据了先手,刘邦落在下风。

项羽当时的决定是,要率领自己的军队向刘邦进攻,打败刘邦,自己来支配咸阳的财富资源。显然,项羽这个决定也是十分莽撞,虽然他的军队确实比刘邦厉害(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但是他的计划和刘邦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军事行动作为自己称霸的后盾。当时,项羽的优势在军事上,而向刘邦开战的借口,他却没有,所以,如果要作战,他只能发动不义的战争。

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觉得项羽应该及早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他对项羽说:“刘邦当年还没有成事的时候,贪图美色,喜欢抢夺财物。现在他进了咸阳,并没有公开抢夺财物的行为,也没有强抢民女,这个人的本性全都改变了,可见他的志向不小。我曾经叫人去看过,刘邦所在的地方,连天上的云都是龙虎形状、五彩颜色,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说明他可能要做天子的,你应该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范增的决定更加理性,他没有鲁莽,而是从刘邦的平日表现,判断出刘邦如果羽翼丰满,就将对项羽构成威胁。可是,项羽和范增既然已经达成共识,为什么项羽后来没有真的攻打刘邦呢?其实,还是项羽这个人目光短浅,而且偏听偏信,错过了绝好的机会。

项羽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比较相信亲戚的话,因为他觉得亲人不会骗自己。从项羽的成长道路可以看出,他最初跟随自己的叔父项梁起兵,在叔父的教导和提携之下,项羽才有了日后的成就,所以,他一直都很信赖自己的亲人。

项羽还有一位叔父,叫做项伯。项伯和张良的关系十分好,当年项伯失手杀了人,应该被处死,是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一直都十分感激张良。项伯知道项羽即将攻打刘邦,十分担心张良也会因此遇害,就连夜赶到刘邦军中,偷偷地把项羽和范增的计划告诉了张良,并劝说张良马上离开。

项伯去私自通知张良离开,这和曹无伤向项羽密报刘邦的计划性质相同,都是把自己一方的内部秘密泄露出去。曹无伤可能是因为想要投靠项羽而告密,项伯则是为个人交情而告密。这样一来,项羽和范增的计划不再是秘密,刘邦也不会在突袭中被消灭了。

原来,楚汉相争之间的关键,竟然在曹无伤和项伯这两个并不重要的人物身上。他们的情报,成了双方把握胜利机会的重中之重。

张良没有跟随项伯逃跑,而是把项伯所说的话汇报给了刘邦。刘邦深知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十分惊慌,询问应该如何应对。张良审视全局,认为项羽要攻打刘邦的原因,就是刘邦想要闭关称霸。张良问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刘邦把责任推给别人,说是那些糊涂人出的主意。张良考虑之后,决定让项伯去做中间人,澄清误会,让项羽知道刘邦没有称霸的野心,这样就能避免刘邦死在项羽的铁蹄之下了。

刘邦觉得这样做比较冒险,因为他知道项羽是个十分骄傲的人,不肯轻易听别人的建议,而且不大相信张良能够利用项伯。张良说出自己是项伯的救命恩人,项伯会为了自己卖命,去尽力说服项羽,刘邦才稍稍稳下心神,并且亲自召见项伯,对项伯进行拉拢。

为了表明心迹,刘邦亲自解释自己为什么关闭函谷关的大门不让诸侯入内,他说,自己进入关中之后,不敢占有任何财物,只是做了登记官吏、人口的工作,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项羽大军的到来。至于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入内,刘邦解释说,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项伯听了刘邦的解释,觉得也算说得过去,而且碍于张良的面子,项伯也愿意从中做个中间人,调解项羽和刘邦的矛盾——奇怪吧,项伯本来是项羽阵营的人,现在却为刘邦做了说客,来和项羽讨价还价。其实,项伯自己也不愿意发生战争,尤其是在秦朝刚刚灭亡,各路人马还处在疲劳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战争,可能结果十分糟糕。

项伯觉得自己去说服项羽还有一些难度,于是就邀请刘邦第二天亲自到项羽军中解释并且请罪。刘邦知道项羽虽然冲动、狠辣,但是特别好面子,如果自己主动去谢罪,也许项羽反而会放过自己,就答应了项伯的请求。

项伯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中,把刘邦说的一番话详细地向项羽报告。而且项伯还对项羽说:“大家都知道你在反秦战争里面的军功是最大的,但是刘邦也不是坐享其成的人。如果刘邦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顺利地进来呢?现在刘邦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却要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此罢手,而且趁他来道歉的时候友好地款待他。”

项羽觉得项伯说得有道理,而且他也信任项伯对自己的忠诚,就同意了项伯的说法,放弃了对刘邦的军事攻击。

在这里,刘邦先是以个人私欲作为准绳,想要占据关中自立为王,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项羽,等知道项羽发怒将要攻打自己的消息,刘邦手足无措,简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为。

不过,刘邦的流氓伎俩还是派上了用场,他和项伯套交情,而且花言巧语,想让项伯替他说好话,希望能够免除和项羽的战争。刘邦是个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所以能够抓住机会让项羽不为难自己,果然,刘邦这一次又躲过了一劫。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去拜见项羽,到了鸿门,刘邦主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我自己也没有料想到,我居然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项羽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就解释说:“这不是什么流言,是你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对你不满呢?”项羽虽然因此推掉了自己的责任,但是却把曹无伤这个“间谍”暴露出来了,这样做得不偿失,从此以后,项羽失去了在刘邦阵营内部可以提供信息的人。

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在鸿门这里吃饭,这就是历史上的“鸿门宴”。在酒宴之上,项羽手下的头号智囊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暗示项羽派人杀掉刘邦,但是项羽觉得他和刘邦之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没有理睬范增的表情。

范增见到项羽没有行动,就找来武士项庄,对项庄说:“你去祝酒,然后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杀掉。不然的话,以后我们都可能成为他的阶下囚。”

项庄听从范增的指令,祝酒舞剑。项伯了解到他的意图,就上去一起舞剑,保护刘邦。张良见到这种凶险的情况,就出去找来刘邦身边的勇士樊哙。樊哙到了宴会现场,表现出自己的威武,又直接指责项羽想要趁机杀掉刘邦独占功劳。项羽被樊哙一通抢白,十分尴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只好让舞剑的两个人退下。

樊哙的出场,把刘邦和项羽的矛盾表面化了,因为此前项羽和刘邦一直都是遮遮掩掩,没有说到什么实质性问题,项羽因为听了项伯的话,所以也不好公开对刘邦发难。刘邦乐得如此,更是不会自己主动提起拒绝让项羽入关的事情。可是两个人心中都有心病,樊哙一来,特别强调了当时楚怀王和众将之间的约定,指责项羽不遵守公约,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项羽。因为项羽是一个十分要面子的人,他不愿意听别人说自己不守约定,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所以马上要表示自己是很尊重当时的约定的,这样一来,项羽对刘邦的气已经消了,剩下的,就只是给机会让刘邦溜走了。

项羽没有把握住攻打刘邦的机会,紧接着又错过了在宴会上杀掉刘邦的机会。几天之内连续错过两次机会,项羽的鲁莽确实是个致命的毛病。

坐了一会儿,刘邦见到自己已经没有危险,就假装起身上厕所,顺便招呼樊哙一道出去,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把刘邦带来作为道歉的礼物送给项羽、范增,而刘邦则快马加鞭逃回了自己的大本营。

刘邦最后使出一招金蝉脱壳,借着上厕所的机会逃跑了,这如果放在文明社会,肯定会是一个很大的笑柄,而且刘邦还把张良这样优秀的谋士留在了项羽军中,为了自己逃命,连谋士是否能安全回来也不顾了。如果当时项羽能够抓住机会,在刘邦趁机溜走的时候就马上派兵堵截,或者进攻刘邦的军队,恐怕刘邦都会难以招架。可是项羽还做出风度来,放任刘邦的逃走,这已经是他几日之内第三次坐失良机了。

同类推荐
  • 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晚晴集》乃弘一法师叙就,洋洋百句,清幽致远,精微细密,上不遗天地之大,下不舍蝇蝼之渺,意广被不可测度,情深蕴岂可圈点,然妙章须人宣,湛法依文传,少农仁者,具慧眼,识智灯,博古通今,久培善根,与晚晴若珠椟,闻晨钟暮鼓悟华严妙智,侣芒鞋缁衣参净业莲花,解读“晚晴”可谓精微,用心良苦,护念得彰,其志女口如,其心如如,其言如如。
  • 如何会做打动人心的事

    如何会做打动人心的事

    本书内容是在对古今丰富的处世经验的归纳、提炼的基础上,结合中外成功人士的处世方法和技巧编著而成。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主要是阐述制人攻心的重要性和洞察人心的基本方法;中篇则详细个体地介绍用情感、用利益、以人格,用异性魅力等打动人心的策略;下篇则分别介绍打动上司、下属、同事、朋友、客户、恋人等人心的技巧。纵观全书,它内容翔实、风格清新,是本难得一见的人际交往指导书。处世的核心是会做“打动人心”的事。谙熟克心之道,方可处处赢得人心;洞悉人心之密,才能时时打动人心。
  •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想一想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找不到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彷徨无依?你是否因为周遭环境的困扰而倍感焦虑,怨天尤人?又是否因为信仰的缺失而时刻感到处在人生的边缘?如此种种心灵困惑和迷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呢?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出口。本书精选了上百个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笔者的体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语言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如闻金石之声,豁然开朗。
  •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修养、涵养、城府和情绪的综合反应。如果说,人的外表是其身体姿态的写照的话,那么人的态度则是其心灵姿态的投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日后成功的跨度和高度。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的时候态度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人对事付出了多少,你对人对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漂亮的女孩也有美人迟暮的那天,年轻不是我们的王牌,如果把青春拿来寻欢作乐,以为年轻就可以肆意妄为,一再放纵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不可能一直都拥有年轻,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天真少女!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一)

    战帝系列(一)

    屋内一青衣人正背向正门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停留在悬于壁上的一幅画上,画中一座青峰直耸云霄,气势凛然。听得此声,他方缓缓转身,道:“刑破,你回来了。”但见此人四旬有余,风姿慑人……
  • 血天歌

    血天歌

    天生双生血脉,令他一下子成为了家族中的天才人物,也是因为双生血脉,让他万劫不复。本命秩序血脉震撼天地,傲世九天,本命银血神脉武动苍穹,利于之巅。承天命之血,修逆天之力,君临天下!
  • 符文之神

    符文之神

    何为正?何为邪?血战百万里,不过温酒间。何为爱?何为恨?苍天亦有泪,无故惹尘烟。何为对?何为错?剑锋所指处,戚戚悍苍天!怒,则天下惧;静,则四海安!我,便是神!代表最终审判的符~文~之~神!
  • 我死以后的故事

    我死以后的故事

    那天,我终于约到了心目中的女神。那天,她说她爱我,要和我在一起。那天,她伸出獠牙,要吸干我的鲜血!那天,我死了……在我死后我依然能用某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尸妖而滞留人间。但我究竟还算不算是人?人类和尸妖的立场我又该如何选择?强如超人的力量近在咫尺,要?还是不要?鲜血淋漓的血肉放在眼前,吃?还是不吃?我只想生存而已,别逼我!!
  • 隔墙有鬼,夜半请关门

    隔墙有鬼,夜半请关门

    弟弟的出生彻底的改变了我的命运,因为弟弟一出生那个诡异的笑使得我被迫嫁给了王瘸子。并且与家人的关系也闹僵。嫁到桑园后,突如其来的张小荷再次改写了我的命运,接下来的四不像事件,夜半豆腐,太岁上门,鬼医娃娃,让我似乎对自己曾经丢失的三年时间有了些许的回忆。记忆之门在花无缺,阴阳真人等人陆续出现在我身边时,逐渐的复苏了。原来我竟然是没有生命的生命,或者我已经死过一次,又或者我从不能生过。我的秘密在身边人都千疮百孔的时候终于被解开,我与王瘸子原来却本就是天生一对.....
  • 超级神之子系统

    超级神之子系统

    我叫张晓平,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初中生。可是,自从我转校后遇到了一个叫绿荫的同桌,我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转变。一起起致命的意外开始在我的身边不断发生。天外来物,恐怖的实验以及一场意外……十年前那些被封存的记忆正在悄然苏醒。神之子系统,启动中……
  • 风流悟

    风流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我真的很聪明

    王源我真的很聪明

    你不点开看看怎么知道呢~简单粗暴没有任何高大上的语句~
  • 灵语妙谈

    灵语妙谈

    一个冷酷的天师,一个呆萌的鬼之子,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呢?面对一件件不同寻常的灵异案件,两人又如何破解,请看本文来为你揭晓······
  • 特种佣兵魂

    特种佣兵魂

    世界排行头号王牌佣兵!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被组织遗弃背叛,浪迹天涯的追杀命运硬币正面是投向他还是反面终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