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7800000012

第12章 带球跑与强力抢断——刘邦与项羽的权力争夺战(1)

在历史的舞台上,交手的经常是这样两种角色:一方是有着良好出身和优秀锻炼的王公子弟或者贵族后裔,另一方是出身草莽毫无文化但是权谋过人的流氓无赖。而且,双方争斗的结果,往往是流氓胜出、贵族落败的几率比较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谜局。

我们如果对照一下西方的历史,就觉得这似乎不可思议。在欧洲的中世纪,流氓出身的人是无法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更不要说争夺权势、夺取王位了。可能有人会说,从这一点看来,中国历史的政治是朝着更多人开放的,不是贵族垄断的。也许是这样,但是,流氓建立的国家,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往往是把权力牢牢抓在手心,不让别人染指。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大兴文字狱的行为就足以警示世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和谁当权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是贵族掌权,那么贵族阶层就会普遍享有利益,对掌权者起到制约作用,相对而言专制就不容易形成;但如果是流氓掌权,他可能就会无所顾忌而任意妄为了,因为社会对他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因此更加容易导致专制的产生。

可是,历史的事实,往往是贵族被流氓击败,不过,从贵族与流氓的胜负之间,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历史交锋的片断,并且寻找到贵族之所以失败的深层原因。

出身与抱负

贵族出身的人,因为有家族背景,有权势,所以,他们开创事业,实际上是对本家事业的继承,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带球跑”。而流氓出身的人,因为没有产业,没有背景,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争取,有时候是在贵族手中夺取社会资源,这种情况,可以概括为“强力抢断”。

事实上,因为贵族与流氓的出身不同,所以他们的志趣、抱负也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让他们的政治作风有了很大的差异。

楚汉相争中的两位主人公项羽和刘邦,一个出身贵族,一个出身平民,他们之间就有着很大的差别。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羽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羽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兵法,项羽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羽一块儿去观看。项羽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羽很不一般。

项羽是一个“不求甚解”的年轻人,之所以会这样,就因为他的家庭有资本,能够让他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为了什么事情来学习,不需要为了生计而烦恼。这种家庭环境,容易造就孩子天真、诚恳、对小事不计较的性格,但是也容易让孩子产生惰性,做事情半途而废。应该说,项羽最后兵败垓下之后,没有回到江东,反而在乌江自刎,就是这种做事情半途而废的惰性在起作用。

项羽见到秦始皇的气派,不但没有产生害怕和崇敬的心情,反而想要取而代之,这是具有很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表现。同时,项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取代秦始皇,成为这个国家最有号召力和权威的人。

刘邦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他试着去做官,当了泗水亭这个地方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他喜欢喝酒,好女色。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刘邦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做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

刘邦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刘邦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见刘邦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把他领到堂上坐下。

萧何说:“刘邦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刘邦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刘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相过面的人太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邦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

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邦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吕后。

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完全不同,他是一个十分喜欢耍弄小聪明的人,虽然他不学无术,而且不从事生产劳动。但是他凭着运气做了一个小官,而且不忠于职守,反而像一个市井无赖一样对同事进行骚扰。他去参加人家的酒席,身无分文就敢号称送上礼金一万,这完全是一种无赖的行为,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而且,他去吃酒,给人家的礼金开白条,官府也没有办法追究,何况他刘邦向来是个说大话的人,当地人没有不知道的,吕公把女儿嫁给他,完全是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历史记载有问题,还是吕公的脑筋有问题。

刘邦见到秦始皇的时候所说的话,也比不上项羽那样气度非凡。充其量,刘邦也只是对秦始皇的气派表示羡慕,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是眼馋,但他并没有什么志气想要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物,只是自己看着秦始皇的仪仗队,为之出神。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

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羽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羽叫进来了。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羽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羽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

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一连杀了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羽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在陈胜起义反秦之后,项羽跟着他的叔父也进行了反抗秦国的行动。在这次行动里面,项羽的表现特别沉着,而且十分迅速地就把郡守杀掉,这样当机立断的表现,可以说明项羽是一个能够做大事的人。他以后的行为,都和这次刺杀郡守一样,把事情放在桌面上来解决,而不是靠毒酒、埋伏之类的手段。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丰西大泽中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徒役都放了。然后对他们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儿走。

秦始皇曾说:“东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团云气”,于是巡游东方,想借此把它压下去。刘邦怀疑自己带着这团云气,就逃到外边躲避起来,躲在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吕雉和别人一起去找,常常能找到他。刘邦奇怪地问她怎么能找到,吕雉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一团云气,顺着去找就常常能找到你。”刘邦心里更加欢喜。沛县的年轻人中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因此许多人都愿意依附于他。

秦二世元年的秋天,陈胜等在蕲县起事,打到陈的时候,自称为王,定国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之意,许多郡县都杀了他们的长官来响应陈胜。沛县县令非常惊恐,也想率领沛县的人响应陈胜,于是派樊哙去叫刘邦。这时,刘邦的追随者已将近一百人了。

沛县县令在樊哙走后后悔了,害怕刘邦来了会发生什么变故,就关闭城门,据守城池,不让刘邦进城,而且想要杀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越过城池来依附刘邦,以求得保护。

于是刘邦用帛写了封信射到城上去,向沛县的父老百姓宣告说:“天下百姓为秦政所苦已经很久了。现在父老们虽然为县令守城,但是各地诸侯全都起来了,现在很快就要屠戮到沛县。如果现在沛县父老一起把县令杀掉,从年轻人中选择可以拥立的人立他为首领,来响应各地诸侯,那么你们的家室就可得到保全。不然的话,全县老少都要遭屠杀,那时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于是,沛县父老率领县中子弟一起杀掉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想要让他当沛县县令。刘邦说:“如今正当乱世,诸侯纷纷起事,如果安排将领人选不妥当,就将一败涂地。我并不敢顾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怕自己能力小,不能保全父老兄弟。这是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起推选出能胜任的人。”

萧何、曹参等都是文官,都顾惜性命,害怕起事不成遭到满门抄斩之祸,极力地推让刘邦。城中父老也都说:“平素听说刘邦那么多奇异之事,必当显贵,而且占卜没有谁比得上刘邦最吉利。”刘邦还是再三推让。众人没有敢当沛县县令的,就立刘邦做了沛公。

刘邦的起家,并不是像项羽一样靠实力,而是靠哄骗。要知道,所谓的天命也好,神仙也好,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但是刘邦利用了这些本来不存在可是百姓相信的东西为自己造势,让他们相信自己就是传说中的真命天子,必须跟随自己才有前途。这种利用玄怪的办法争取支持率的行为,在流氓们的发家史上屡见不鲜,其中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显赫的出身,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所以只好依靠那些古怪的传说来神化自己。

进攻路线如何选择

刘邦和项羽正式交锋之前,曾经有一次“模拟演习”,那就是他们各自选择不同路线进攻秦国(本来应该叫秦朝,但是当时六国的贵族后代都已经宣布独立了)的策略。

策略的不同,表现出一种智慧的区别。刘邦的武力不如项羽,而且不会打仗,但是刘邦善于寻找有利条件。项羽则好像一个只会用蛮力的大力士,虽然有一身的力气,但是没有头脑,只知道硬碰硬。

在陈胜起义军被镇压之后,各地诸侯也纷纷起兵,自立为王,被秦朝消灭的六国旗号一下子全都恢复了。而项羽叔侄辅佐的楚王则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一支力量。因为刘邦也是楚人,所以他也投靠在楚怀王的帐下,和项羽成了同僚。不过,项羽的地位可比刘邦要高出很多。

楚怀王阵营的战略(不一定是由他本人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先前陈胜的军事措施:分道进攻秦朝。虽然项羽是在宋义军中,被削弱了一部分统军权力,但是宋义却没有乘机完成楚怀王交给他的任务:彻底削弱项氏的影响。楚怀王让宋义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应该是出于削弱项氏的目的来考虑的。故此,宋义按兵不动,其深意不言而喻。由于宋义并没有对项羽作出“最后一击”,在诸侯大难当前时,项羽坚决果断地杀死宋义,夺回全军的指挥权。在其后发生的“巨鹿之战”中,楚军破釜沉舟,九战秦军,大捷。

项羽部队阻挡了秦朝的主力是不容置疑的,秦朝大将章邯的归降又为他带来了二十万降兵。这是更大的武功,只是项羽在这里显示出他“弱智”的处理方法:坑杀全部降兵。秦的暴政是有目共睹的,秦军士卒即使在灭六国中与诸侯军士结怨颇深,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血腥的复仇火焰应该或多或少地得到一定的缓和或者消除。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秦的暴政并非只是针对六国诸侯的人民,而是覆盖全国范围的人民。秦军将士同样是暴政的反对者,至少也是怨恨者。项羽没有团结、改编这支军队,而是好像当年坑杀赵兵四十万的白起一样行事,的确失去了民心。可是,直至现在,还是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历史选择的天平这时候即使还没有倾向刘邦,但绝对开始偏离项羽了。与稍后在咸阳“约法三章”的沛公刘邦作个对比: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余悉除去秦法”。刘邦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关中的民心,这对他后来突出陈仓,消灭三秦王,据守关中,甚至以此为都城奠定了一定的民望基础。

鸿门宴后,项羽入主咸阳,再次犯了更大的政治性错误:“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

这样一来,在谋建都城的问题上,项羽的一句名言就出台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有一儒生,姓韩,他应该是个敢言之人,在霸王面前,讥笑他:“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羽当然杀他没商量。所谓“沐猴而冠”,原意是即使外貌相似,本质却改变不了的意思。可是用在项羽身上,应该就是没有远见,小家子气。历史当然不会选择不以天下为家的君主了。举举例子吧,刘邦没有将沛县作为都城,李世民没有,赵匡胤没有,朱元璋也没有。

项羽这一决定是有着他自己的秘密目的的,他向外的扬言未必是真意。彭城,在徐州,是项氏苦心经营的根据地,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楚怀王当时正在彭城称尊!他是在项梁战死后,由盱眙迁至该地的。项羽尊怀王为义帝,自称西楚霸王后,下一步是“取怀王而代之啊”!他怎不回“故乡”呢?

令人费解的是,他怎么会将毫无威胁作用的放牛娃看作假想敌!要知道实力比楚怀王强得多的诸侯大有人在,如魏王豹、赵王歇、常山王张耳、齐王田都、九江王英布……不胜枚举。这样看来,项羽真的如韩生所说“沐猴而冠”了。

同类推荐
  • 跟上巨人的脚步

    跟上巨人的脚步

    在巨人的背后,绵亘着一道什么样的历史与精神的地平线?古今中外纷繁驳杂的思想资源,开阔着青年毛泽东的思想理路。早期大力倡导精神上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五四运动后则从个体自觉延伸到了群体联合和民主自治,激情主张“民众大联合”和建立“湖南共和国”,他的思想探索显得蹒跚而又坚毅...
  •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即修行,职场即道场。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工作中的修行,不是要正襟危坐地拜佛念经,更不要作秀表演,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引发出来的行为。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崭新的视角、缜密的逻辑和独特的思维,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从工作的价值、态度谈起,详细阐述了怎样修身养性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帮助职场之人找出工作的本质,抓住工作问题的关键。引导大家走出心灵误区,打破“框架”束缚,达致充满热情、创造力的平和境界,使个体释放更大的生命能量。
  •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讲述李静眼中的80后:做自己

    书中,李静以励志散文的形式讲述了在10位明星人物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一夜成名的偶像、有粉丝千万的作家、有风格大胆的新锐主持人——李宇春、郭敬明、王珞丹、韩庚、文章、张杰…他们是清一色的80后,虽然年纪不大,却敢打敢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作为金牌主播的李静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记录了这10位明星丰富的成长历程和闪光的拼搏精神,其中对明星奋斗史的解读,更加入了自己的心灵感悟,是一本为正在成长期的8090后度身定做的感人励志书。
  •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成功者,那么本书将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保持成功,永不言败;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失败者,那么本书将帮你跃出失败的泥潭,摆脱过去的阴影,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成就你的未来;如果你信心不足,还在犹豫不决,踌躇不前,那么本书将帮你打开心结,透析你的强弱,提升你的智能,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愿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热门推荐
  • 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萧雨想找一个富二代结婚,或者找一个有钱人结婚,于是她又向着这方面奋斗着,为了不让自己和这些有钱人差距太大,于是她努力的赚钱。当她有了不少存款后,就开始去追一个自己觉得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后。但是现实与她想象的不一样,经过努力的追求,那个富二代成了她的男朋友,但是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和有钱人的差距太大,自己的想象和发生的现实的差距很大,她失落的走在街上。但走在街上的萧雨不是想的和他男朋友的事,而是想的是怎样去当兵,萧雨从小就喜欢兵哥哥,所以一直想去,想着想着天空就飘起了毛毛细雨。萧雨抬起头看着天空,想着现在要是自己也穿越了多好啊,老天好像听见了她说的一样........
  •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换个角度也很幸福

    本书传达了一种换个角度看人生的理念,包括看淡得失才能轻松快乐,追求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选择快乐,笑对挫折,让健康心态给生活带来阳光等。
  • 绝世至尊

    绝世至尊

    啸傲天宇唯我狂尊,男儿流血不流泪,绝世强者的生存之道便是逆天而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戮魂

    戮魂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双手插在裤兜里,沿着满是行人的马路走着,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告诉我夏天已经来了,洒下的阴影,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突然一个人撞了我一下,我这才抬起头,发现是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人,“奇怪,大热天的居然还穿着风衣!”我摇了摇头,甩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也有些恼火,“撞了人,一声不吭的就走!真是一个很没礼貌的家伙!”我正要向前走,却发现脚边出现一个黑色的匣子,上面贴着一张黄色的纸,而在那张黄纸上,画着一些弯弯曲曲的红色线条。
  • 致命搜索

    致命搜索

    城管队长横死小树林,IT工程师暴尸末班车,电业局长夫妇相继毙命,销售部女经理亡于家中。每个现场遗留下的《孟子》有何玄机?网络惊现5道“人肉通缉令”,腐败局长、美貌小三、好色行长、跋扈警察先后被杀,凶器仅为一根缠绕的鼠标绳。连环凶案正在进行,干探蒋子良奉命缉凶,他能否成为这起“人肉搜索”危机的终结者?而这场罪案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让人震惊的真相?当“人肉搜索”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都将面对来自网络背后的杀机……
  • 暮明

    暮明

    末法年,天外邪魔引诱须弥山四位佛陀,里应外合,须弥山被破,佛祖身殒,九山八海崩灭,四大洲破碎,道教天庭前来救援,反被被偷袭,损失惨重。无奈,佛道联手,将须弥山,破碎的四大洲,天庭化为一块新的大陆。天外邪魔与佛道二教三分天下,互有忌惮,平静了百余年。忽有传言佛祖涅槃投胎,已经转世,天下暗流涌动。而这时东海之上,一个少年开始逃亡……
  • 仙嬛

    仙嬛

    世人常问:“为何修仙?”唐七答道:“不为其它,只为我【她】。”起初唐七身怀执念,为求不朽;出师忘忧,舞动天下;载中唐七相恋相许,穷山相约;与伊共骑,痛饮狂歌;倾述心语,牧游白首;最后唐七乱天动地,斩仙捉妖;涤荡仙嬛,九宇称尊;我若不为帝,谁人敢称王?!
  • 眼泪里的微笑

    眼泪里的微笑

    那些逝去的时光,有过流泪捂着胸口说恨的人,有过一群拍照勾肩搭背扮鬼脸的人。现在,她织的围巾我还留着,他们的照片我还放着,只是.....望着天边听那以前我们都一起听过的歌,回忆没有你们的曾经。渐渐的,学会了在一个人的夜里数着漫天的繁星,懂得在冷的时候给自己添件衣服,委屈的时候不再抱怨,而是默默承受,仰起头来,让眼泪流回心里。这季的叶子又黄了,我跌跌撞撞的长大,穿上西装,少了那份青涩,懂得用微笑去掩盖内心的脆弱,伪装自己有多么坚强。那些曾经的梦想,像是没有浇水的花,未来得及绽放就死在它萌生的地方。多像是青春里的她,那份来去匆匆的爱情,有着年少无知的纯净,当初的誓言只是童言无忌....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