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1700000015

第15章 霸王龙:身体商数(BQ)(2)

水质关系到体质,水的酸碱性对人体有直接影响,人体内的体液约占体重的70%,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正常功能,包括消化,排泄,循环,调节体温,润滑,代谢等过程,都要依赖水来完成,保持皮肤的光泽,防止老化,安定精神,解决便秘之苦,减轻尼古丁危害,治疗感冒,预防膀胱炎,肾结石和尿路结石,消除运动后的疲劳等,都离不开水的作用,水被称为“百药之王”。

水是我们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身体每天要通过皮肤、肺部、内脏以及肾脏产生的尿液散失1.5升的水分,以保证毒素从体内排出。水果和蔬菜中水的含量大约有90%,它易于身体的吸收和利用,并同时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中华的经典《黄帝内经》到西方的心理学——运动机制学,都认为水是健康之源。在这里我推荐一本书——《水是最好的药》,它被誉为和圣经同样价值的书!

喝水有一个参考的公式:35毫升×体重(公斤)+1000毫升

这个公式要受到气候、湿度、食物(盐糖)的摄取、生活模式(运动休息)的影响。

在对两万人进行的研究中,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每天喝5杯水(8盎司一杯)的人比那些喝水甚少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可能性要低得多。和高糖食品一样,含咖啡因的饮料、茶、可乐可以补充一时的能量,然而,因为咖啡因是利尿的,从长远看来它会促进水分流失和导致疲劳。

营养法则:合理饮食保障健康

药王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汉书》中也提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营养能使头脑更清晰,精神更集中;更可以提高智商,改善体力工作状况,增进睡眠质量,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保护自身免受疾病侵袭。在你的一生中,你大约会吃掉100吨的食物。从这方面来说,你的健康和活力在根本上取决于所吃的食物。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丰富、均衡的饮食,为人体提供充分的营养;科学搭配膳食,帮助人们增强体魄,预防疾病。回归科学的膳食结构,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膳食,为健康充电!

医学只是预防健康恶化的主要手段,两届诺贝尔奖得主鲍林博士认为:“最佳营养学将成为未来的医学。”古希腊被称为“医药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曾经这样告诫人们:“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而不要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天然食品,它富含上百种促进健康的物质。人体的63%是由水构成的,另外还有22%的蛋白质、13%的脂肪以及2%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有3000多种人造的化学制品被应用于加工食品,包括杀虫剂、抗生素以及主食如谷物和肉类中的荷尔蒙残留。所以,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请尽量生食和食用有机食物,确保你的饮食中有一半是生的水果、蔬菜、粗粮、植物种子和坚果;请服用天然绿色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少食用肉类,选择海鱼;烹调的过程中不要加盐,减少白糖,减少食用乳制品——世界营养协会认为酸奶比牛奶好,豆浆比酸奶好。

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会考虑到身体维护,多半为时已晚。美国军医总监说:“在美国每年死亡的220万人中,有180万是死于与饮食有关的疾病。”遗憾的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研制能消灭人体入侵者的药物或医疗方法上,其中包括抗生素、抗病毒制剂以及化疗的方法。美国医药协会开始认为:“主人比入侵者更重要!”所以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你的免疫力,控制你的饮食,预防重于治疗百倍。

那么,除了注意到我们的食物健康、卫生外,应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呢?

合理饮食是指根据人体生理变化的需要和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而提出的饮食计划。为了维持生命和身体各部分的正常活动,人必须每天食用一定数量的食品。这些食品为我们提供了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生存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食物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谷类、根茎类、豆类、蔬菜类、果类、肉类、鱼类、奶类、蛋类等,各类食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谷类,如小麦、大米、小米等,这类食物含有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是人体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根茎类,如马铃薯、山芋等,这类食物可为人体提供热量。豆类,主要是指大豆、蚕豆和绿豆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果类等对人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鱼、肉类和禽类等能为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素,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饮食要根据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量而定。对于任何一种饮食,既不能过多摄取,也不能过少。

一天要吃三餐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1.生物钟与一日三餐

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2.大脑与一日三餐

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3.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

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秒,在胃中停留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

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克,中午吃200克比较合适。

三餐的品质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

1.营养早餐

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2.丰盛午餐

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工作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高汤。

3.清淡晚餐

晚餐宜清淡,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晚餐最好选择:面条、米粥、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小菜、水果拼盘。偶尔在进餐的同时饮用一小杯加饭酒或红酒也很好。

另外,每一次还要注意食物搭配,包括粗与细、干与稀、荤与素、冷与热等均衡。食物搭配与营养均衡关系密切,对于每一餐来讲,一碗方便面只能提供油脂和少许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所以最好配上一份水果、一份肉类或豆制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精彩案例

日本山梨县东端,与东京都神奈川县接壤的一个小山村,海拔350米,总人口2172人,分居在8个自然村中,全村70~79岁的老人有159人,80~89岁65人,90岁以上4人。这些老人都还能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山村竟会有这么多健康长寿的老人呢?61岁的村医古守丰甫30年来一直在这里工作,而且指导老人的饮食。古守医师说:长寿的“秘诀”在于饮食合理。日本的报纸称之为“古守长寿五则”:

第一,主食应米、面各半;或面、胚芽米各半。

第二,副食以豆腐、豆制品、鱼为主。

第三,多吃各种新鲜蔬菜。

第四,多吃微生物发酵食物,如酸奶酪、发面的豆馅包。

第五,每天吃少量海带、海藻类食物。

由此看来,长寿与饮食的关系的确很密切。

休息法则:认识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但是睡眠的确切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内涵。

最初法国学者认为:睡眠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后来由于人们认识了脑电活动,因此又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而近些年的研究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并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而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

心理学家丹·克里普克和他的同事们耗时6年研究了100万人的睡眠模式。晚上睡七八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那些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高出2.5倍,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死亡率要高出1.5倍。简而言之,恢复精力的时间太少和太多似乎都会大大增加死亡的危险。

过去20年里每一场大的工业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博帕尔工业化学环境污染灾难、三里岛核能电厂事故,都发生在半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当班的人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睡眠不足。2002年,负责内科医生资格认证的全国协会对全美国10万住院医生做出了同样的倒班工作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的限制。

睡眠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享受之一。睡眠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克劳迪奥·斯塔姆皮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小憩的工人能在24小时中保持高得惊人的警惕性生产力,要控制小憩的时间以确保受试者不会进入更深层的睡眠阶段。在睡眠超过30~40分钟后,他们中许多人会感觉没有力气,甚至比不小睡更疲劳。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疲劳对抗措施计划发现,仅仅40分钟的小睡就能提高平均34%的效能和100%的机敏性。

当你站在讲台上,感觉胸口有点闷,很明显这一定不是一次完美的演出。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在中午小睡30分钟。除了吃饭和呼吸,睡眠是我们生活中恢复精力最重要的来源。假如你有点睡眠不足,按我们的话就是恢复不充分,这对我们的力量、心血管的承受度、情绪和总体精力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

几项研究已经表明,当人处于隔绝的环境中,不能接触到自然光或时钟时,他们仍然在每24小时中睡大约7~8小时。可见睡眠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必要而必然的反射机能。

温斯顿·丘吉尔说:“你必须在午饭和晚饭之间睡一会儿,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我确信,在战争开始后,我不得不在白天睡觉,因为这是我应付我的职责唯一的方法。”

如果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那么,睡眠也是人脑的机能。我们说话、走路、吃饭,是我们大脑中特定的运动中枢的机能,我们感觉到冷、暖、疼、痒是我们大脑中特定的感觉中枢的机能。同样,睡眠仍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动机能。睡眠不是像我们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被动过程,现在认为它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且被非常精确地控制,并不是简单的没有觉醒。但是人们至今并没有发现有一个固定的睡眠中枢。

睡眠机制和广泛的脑活动有关。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结构叫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当然要比我们这个电脑网络复杂得多。如果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产生抑制,就进入了睡眠。而大脑皮层是我们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所以说睡眠是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如果睡眠发生,必定是我们想睡,如果我们不想睡,我们也可以控制住自己不睡,就像我们村上有一个家伙玩电脑游戏三天三夜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而不知疲劳。当然,大脑皮层对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控制能力各个人是不一样的,控制的失调,就产生了各种睡眠紊乱,如失眠。

睡着了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还会醒来,因为我们当然不会永远睡下去。那么,睡眠是怎么结束的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生物钟,可能和一个叫松果体的神经核团有关,这是人体内的一个天然时钟,它以24小时为一周期,其精确度可达1%,每天的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就是许多人在闹钟响之前就醒来的原因。除了生物钟唤醒睡眠外,外界或内在的较强刺激也有同样的作用。如强光,强声,作用于内感受器而产生的尿意、便意,都能使人醒来。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大大不同的,平均大约是8小时,有的人可能需4~5小时就够了,健康人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有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也不一样,刚出生的婴儿每日需睡16小时以上,随着时光的推移,小孩长大的过程中,睡眠时间逐渐减少,青年期约需8小时,比成年人相对长一些;成年人阶段,每个人稳定在其特有的睡眠习惯上;一般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如果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睡眠多于10小时或少于4小时,则应考虑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需到医院检查检查。此外,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理状态的变化,所需的睡眠时间也会有所增减。如女性的月经期睡眠时间可能会多一些,孕妇常常需要每日超过10个小时的睡眠。重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后睡眠时间一般延长,而过度的脑力劳动却常常使人睡眠减少。所以说,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不可一概而论。

同类推荐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早立志,早成才:送给青少年的人生导航书

    早立志,早成才:送给青少年的人生导航书

    本书是一本写给青少的人生导航书,书中涉及的问题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困惑的问题。本书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自我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问题、情感问题和生涯问题,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给青少年和父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 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人生要懂得的历史潜规则

    本书是历史生存游戏的典范读本,是为人处世、行走社会圆润通达的指南。在独特阐释“潜规则”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就大事的心法。
  • 俞敏洪内部讲话

    俞敏洪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剖析了新东方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俞敏洪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因理想而实用,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纵观商海风云,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愈挫愈勇,只有秉承“永不言败,不畏艰难”精神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创业不仅需要一颗有远见的头脑来规划蓝图,更需要秉持一颗激情的心将梦想落实于行动。
热门推荐
  •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应掌握的8种心态,包括:自信心、进取心、仁爱心、平常心、诚信心、持久心。
  • 我的富婆女友

    我的富婆女友

    “云凡,我们分手吧!我们在一起没有好结果的,虽然你对我很好可是我忍受不了你的平凡,忍受不了你的胆小。”看着自己面前的女友李云凡第一次没有说话,两年以来自己都默默的爱着面前的人,可是换来的却是这个不是分手理由的理由!
  • 大唐岁月

    大唐岁月

    我若回大唐,出将复入相。情场、毫发无伤,一曲凤求凰、结发百年长。小桥烟雨巷、舞起霓裳,诗盛陈子昂。沙场之上,意气飞扬苏定方。陌刀破阵域无疆,万里当封王。
  • 重生一一轻媚撩人
  • 兽魂之狼魂

    兽魂之狼魂

    一只苍狼,一个女子,她们互相帮衬。在茫茫戈壁生存了下去。一次偶遇中。苍狼咬死了入侵的三匹狼,但它也要死了。女子为它寻来了腾格里的眼泪,一朵生死人肉白骨的花。但它还是死了,魂魄重生在了异界一个少年身上。它不想要修行,只想回到女子身边。它只想回到女子身边,回到那漫天风沙的茫茫戈壁。大梦一场几多愁。
  • 至尊极品狂妃

    至尊极品狂妃

    她是21世纪的天才古武女汉子,却穿越成了女扮男装、众人唾弃的废柴扫把星公子。一个天才沦落到经脉没有一处通畅,还有府中恶奴横出,主子猖獗!府外人人皆可辱之,视其为国家之耻!天下都希望她早死早超生!废话不多说,谁敢不尊敬劳资?看废柴一步步修炼成玄界至尊!怎奈何,朝局动荡、边疆动荡,身为武状元、将军府的嫡子,她身穿男儿装带兵打仗!但是,她自认为行侠仗义,打的都是该打之人,什么时候招惹了这样一只腹黑货?躲都躲不起!说好的高冷殿下跑到哪里去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之天降修罗

    永恒之天降修罗

    这个世界本来就很脏,你有什么资格说悲伤,岁月如梭惟真理永恒,我命本来就很脏,但是从不说悲伤。
  • 神奇宝贝之若风

    神奇宝贝之若风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每天放完学就急忙忙回家打开电视看着那个能放电,能卖萌的皮卡丘嘛?我想90后应该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这样的记忆。希望这本书能唤起我们童年时的记忆,让儿时的那份单纯与欢乐再次涌上心头!让我们跟随主角再度重温那奇妙的神奇宝贝世界之旅吧!!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赵香雯的唯美爱恋

    赵香雯的唯美爱恋

    那年,她三岁,他四岁。他对她说:我会保护你的。那年,她十三岁,他十四岁,她对他说:我把我的心给你。你可不要负了它。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二十四岁,他对全世界说:从今天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时光飞逝,从校服到婚纱,从伙伴变成伴侣,都是数不尽的甜蜜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