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8400000051

第51章 创作篇(6)

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劳动/你在黑夜中长睡,枕着我们的希望/给我们洗礼,让我们信仰/我们在你的祝福下,出生然后死亡∥

查看和平的梦境、笑脸/你是上帝的大臣/没收灵魂的贪婪、嫉妒/你是灵魂的君王∥

热爱名誉,你鼓励我们勇敢/抚摸每个人的头,你尊重平凡/你创造,从东方升起/你不自由,像一枚四海通用的钱!∥

在这首诗中,多多获得灵感的方式便是改变习惯性感悟的方式,过去习惯的方式则把太阳称之为光明的象征,伟大的象征,多多则一改旧的习惯方式,完全用自己的感受方式,用自己的拥抱方式去描写太阳。他把太阳描写为从东方升起的、并不自由的一枚四海通用的钱,这一诗的意象,难免有点出格,正是这种破人、破己之格,才使诗获得创新。我们学习写诗,要不断改变习惯方式,就使凝固的诗泉畅通,灵感也就不期而至,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寻思。在获灵感以后,就进入抒情诗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便是寻思阶段。寻思阶段,是抒情诗创作的关键阶段。对于诗的生成来说,灵感是“受孕”,寻思是“怀胎”,寻言是“分娩”。寻思的过程,是灵感一次或多次出现的过程。灵感又可分为两种:我们把心上的诗称之为体验性灵感,又可以称之为艺术灵感;把其后进入创作过程的灵感称之为创造性灵感。寻思是诗人自觉地审视体验性灵感的过程,是诗人自觉地保持和发展自己艺术个性的过程。我们说,寻思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寻思是立象。这里说的立象,是广义的立象,它既包括意境,又包括意象,对于当代抒情诗的创作来说,主要是指意象。意象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描叙性意象。这种意象来自诗人的感官,更接近客观世界的实象。可以说是“镜中形”。我们来看傅天琳的《半枝莲》:

妈妈得了癌症,医生说有一种叫“半枝莲”的小草能治。

那对生着淡紫色叶片的半枝莲啊/我长长的愁思把你找寻/要挽住妈妈最后的日子∥

走过一条田埂又一条田埂/哪儿能找到能找到我的生命/那对生着淡紫色叶片的半枝莲啊!∥

宇宙间最渺小最伟大的奇迹/那对生着淡紫色叶片的半枝莲啊/定然是对生着女儿的祝福和妈妈的微笑∥

可是妈妈去了,药还剩下一箩/可是还剩下一箩人间的痴情/可是那对生着淡紫色淡紫色遗恨的半枝莲啊!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诗人的眼睛,看到客观世界的一个实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描述性意象。

意象的另一种形式是虚拟性意象。这种意象不是诗人实际的感官印象,而是昔日感官意象的沉淀、复苏与组合。它是灯下影。我们来看黑女的《黑马》

酒席中,当我斜眼看向外面/一匹马站在暮色里∥

你几乎看不见它的存在/“这样很好”,它在那里自言自语∥

连目光都是黑色的/似乎能揭开白色的井盖/或者做那些朴素事物的铺垫∥

无边的黑暗/正配得上孤独而发亮的灵魂∥

当我起身向它走去/它没了踪迹——/连速度都是黑色的/连来去的讯息都是/黑色的∥

诗人诗中的意象“黑马”,是一种虚拟性意象。这种意象并不是诗人实际的感官所产生的,而是诗人昔日感官意象的再现与重组。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一种美好事物的留连与不舍。我们再来看冯雪峰的《孤独》:

哦,孤独,你嫉妒的烈性的女人!∥

你用你常穿的藏风的绿呢大衣/盖着我,/像一座森林/盖着独栖的豹。∥

但你的嘴唇滚烫,/你的胸房灼热。一碰着你,/我就嫉妒着世界,心如火炙。∥

这是湖畔诗人冯雪峰写于1942年的一首诗。整首诗所用的意象均为虚拟性意象。诗的开头,就把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诗人用一种虚拟形意象(嫉妒)来形容另一种虚拟形意象(孤独),手法极其独特。正是由于这种孤独的存在,才使诗人感受到更多对世界深入骨髓的爱,“嫉妒”二字,更引申出诗人爱恨交织的复杂而热烈的感情。

诗人的寻思过程,往往不是描述或虚拟两种意象的单独立象,而是相互交错的立象方式,这就使整个诗篇真幻交错,似梦似醒。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周公度的《总有一颗星星代表你》:

除了清晨,我还喜欢夜晚,有时也喜欢中午。/喜欢每一个时辰之间的转换空间。/包括表达它们的每一个时钟,每一枚分分秒秒的机械表针。/其实,我喜欢每一天。∥

但只有夜晚我可以找到星星代表你。/我看着你。/有时最灰暗的一颗星是你,/有时最明亮的一颗星是你,/有时你化为一万颗星辰所在的星云。∥

我喜欢所有的星的形状,喜欢它们所有的光辉,/喜欢所有春时的枝桠,夏时的凉荫,秋刻的雾霭,冬刻的冰凌。/因为总有一颗星星代表你。/会是你。∥

这是一首很有特点的诗,它用描述性意象和虚拟性意象两种意象交错立象,以此产生出巨大的张力和魅力。虚实相交,天人合一,正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诗人深入对象深入自己的艺术结晶。

我们说,另一种类型的寻思是建构。所谓建构,就是建造抒情诗的本体结构。那么,抒情诗的本体结构又是什么呢?和散文的情节结构相比,诗的本体结构是一种体验结构。这种体验结构就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联结方式。就诗来说,常见的建构有四种:一是侧笔。何谓侧笔呢?侧笔就是避正就侧,藏正写侧,诗人往往不直接写审美体验,而是去吟咏那些引起体验的触媒,不正面写吟咏对象,而是去写那些与它相关、相近、相似的事物。二是反笔,即一反反常结构,人南我北,人西我东,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三是意外笔,即诗的结尾突兀而起,和全诗恰恰相反。反笔是通篇皆反,意外笔则是不完整的反笔。四是交错笔,写此,又不完全写此,既写此,又写彼,是此与彼的交织,像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则织出布来。如果说,意外笔是半个反笔,则交错笔则是半个侧笔。

立象与建构,是寻思的两个阶段。但这个阶段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交织、相互融合的。我们说,立象中有建构的寻求,建构中又有立象的酝酿。立象与建构,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寻言。诗的创作在完成立象与建构以后,便进入诗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寻言。何谓寻言呢?寻言的实质就是诗的修辞。我们说,获得灵感是诗人内心感应能力,寻思则是诗人的内心加工能力,寻言则是诗人的修辞能力。俗话说:“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就是说诗人是“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那么,诗人又怎样寻言呢?诗人的寻言有两个使命。一是“造”,即创造修辞方式。“造”是修辞的生命,无“造”即无诗,二是“达”,即传达诗美体验。“造”只有在“达”中才能显现意义与价值。总之,寻言是获得灵感和寻思后的一种自然延伸。灵感和构思只有通过寻言,才能纳入诗之规范,获得诗的外形。我们说,抒情诗常见的修辞方式有五种:即虚实相生、时空转换、象征、转品与跳跃。首先,我们来看虚实相生。何谓虚实?虚实是指诗歌的意象而言。形似的形象是实象,它具有再现性和直接性。同可视可触的实象相反,虚象不具备再现性和直接性,它是一种表现性和间接性的意象。虚和实在诗中都有一种度,要恰到好处。过实则庸,即使诗显得直白;过虚则妄,即使诗走向怪诞、甚至晦涩。虚实相生,则使诗“真中有幻,幻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我们来看著名诗人王宜振的小诗《一只鸟》:

一只鸟/衔走你半个名字/我只能用剩下的半个/呼唤你//

剩下的半个/失去了名字中的水/只剩下一个/火字旁//

我一喊/你的全身就冒火/我一喊/你就感到焦渴//

焦渴的你/真的很无奈/焦渴的你/再也无法沉默//

你只好弯下腰来/喝掉自己的影子/那影子上/布满幸福的露珠//

这首小诗是实中生虚,先实后虚,虚实结合,恰到妙处。小诗表现的这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颇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是时空转换。时空转换其实也是一种虚实相生:物理时空是实,心理时空是虚。物理时空与心理时空的种种转换,便产生出新的语言方式。我们来看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这是曾卓六十岁写的一首诗。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把时间空间化了,把时间变成了可以眺望的具体地点和意象。这首小诗,不仅语言上富有艺术功力,而且不加任何雕饰,读来却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诗中的每个字词和比喻,都带着诗人的体温和情感。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三是象征。象征也是一种虚实相生。何谓象征呢?象征就是通过或一特定的诗歌意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或情思的修辞方式。象征有隐和显两个方面:有时隐为实,显为虚;或隐为虚,显为实。我们来看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不愿再流浪了,/我想回家/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我还想打开书厨,/取出一本《海涅歌谣》,/我要去约会,/我向她举起这本书,/作为我向蓝天发出的/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伤痛的刻痕。人们一度变得迷惘、痛苦、沉沦与堕落。梁小斌的这首诗,反映了那一代人在丢失精神支柱之后的反思与希冀,表现出了他们心灵的忏悔与寻找灵魂归宿的过程。诗中的钥匙具有象征意义,这钥匙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钥匙,而是成了打开心灵、精神乃至民族和历史大门的象征,这就使钥匙这一意象从物质世界延伸到精神世界,也使诗歌的内涵扩展和延伸到广阔深远的历史背景之中,使诗歌有了自身的弥久的艺术价值。四是转品。这其实也是一种虚实相生。汉语词汇构词的多样性、灵活性、丰富性以及词序来决定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句子成分与词类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谓语形式的多样化等等特点,确实给修辞带来了许多方便。可以说,汉语是天生的诗歌语言。例如: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洛夫

是五月雨我以梦,风我以思∥——王禄松

无数冻僵的手指,/无数冰冷的针,/缝纫着灯光,/缝纫着手底的温暖,/缝纫着轻柔的呼吸。∥——方敬

转品,强化了诗人创造的意象和传达的体验,从而提高了意象的“体验品质”,使读者感悟到体验的复杂与丰富。五是跳跃。诗是心灵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诗人的情感状态,必然造成语句的不连贯,或曰跳跃。这种修辞方式,其实也是一种虚实相生。我们来看北岛的《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迷途》只有短短九句诗,通过鸽子、哨音、森林挡住天空、小路上迷途的蒲公英、蓝色的湖泊等几个意象的串接,传达了一代青年迷惘与追求的双重变奏。诗的情感状态,造成了诗的语句的大幅跳跃,把一代人迷茫中的追求和追求中的迷茫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使诗句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总之,诗的这五种修辞方式,其美学本质都是虚实相生。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有别于外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叙事诗的写作

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叙事诗既要抒情,又要叙事,作为抒情,属于内视点文学,作为叙事,又属于外视点文学;所以,双重性的审美视点,是抒情诗最本质的诗美特征。叙事诗,也可称为史诗。它既需要连贯性的情节,也同样需要较多的感情分量。我们来看著名诗人吕贵品的《隔壁梅花》:

一把古琴横陈世间/一曲《梅花三弄》穿墙而入令我难眠/满屋的琴声/飘落满屋的花瓣∥

古琴声声梅花点点/窗外也是一个阴郁的天空/隐隐传来夜雨低泣的声音/我在琴声中沉浮/闻着琴香辗转入梦∥

我隔壁的邻人一定是个美人/有太多的伤感/《梅花三弄》弄得琴声落花/弄得花瓣滴泪/弄得我心凄凉∥

我寻琴声望去/那位美人正在抚琴散花/纤腰摆动 微风吹拂一山碧绿/遥遥传送思念绵绵/素手拨弦 树影弹弄一线溪水/长长低语忧怨潺潺∥

美人在隔壁的房间里/一定是在苦恋远方的情人/每晚用琴声编织透亮的蛛网/沾住飞来的蝴蝶不让离去∥

我在自己的房间里/隔壁望着抚琴的美人/每晚用美人的琴声泡一杯绿茶/在茶水里/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月淡的夜晚∥

一天夜里/美人古琴丝弦挂着晶莹的泪珠/琴音里的水声漫过我的头顶∥

《梅花三弄》让我疲倦/我躺在沙发里躺成了一把古琴/美人在弹拨我的神经/我全身顿刻震颤 琴声从我的体内响起/我决定要见一见隔壁美人∥

我轻轻敲打那扇木门/敲门声敲击着夜空 声声空寂/门慢慢开了/开了一条清晨的门缝/几束芳香的光线照射出来/我看到古琴横卧房间中央/满屋梅花飘香∥

房间不见美人/一个满头白发耄耋老者平静地站在我的面前/是一个男人∥

这首小叙事诗,既有外视点,又有内视点。从外视点来看,诗人写了一个弹琴人与他隔壁邻居的故事。从内视点来看,这个弹琴人早已被意象化、象征化,他可以操弄隔壁邻居的身体,使他的身体变成一把古怪的琴,弹出各种美妙的声音的琴。他似乎不再是一个音乐家,而是一个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圣灵。这二者相互叠印,犹如复调音乐:两个旋律既同时进行,又彼此关联组成有机的整体。

叙事诗,关键要处理好叙事和抒情的关系。艾青《在谈叙事诗》一文中曾说:“纯粹的叙事诗,也绝不是押韵的故事,押韵的小说。主要还是诗的要素在起作用。所谓诗的成分,就是抒情的成分。叙事诗如果排除了抒情的成分,就变成押韵的故事,押韵的小说了。……叙事应该是叙事加浓厚的抒情。过分的抒情,就成了抒情诗;情节太曲折离奇,又妨碍抒情。一首好的叙事诗,应该是叙事和抒情结合得恰到好处。”艾青的叙事诗观,为我们创作叙事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雷平阳的《月亮记》: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中学生美文: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家李雪峰的作品,分为每一棵草都是花朵、爱是一生的功课、生命的光芒、禅悟是一枝花、你自己就是圣者、把自己淬磨成钻石等八辑。
  •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本书所包括的班主任实用案例除了部分内容是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外,还包括班主任工作中的其它诸多事项,如何写班主任计划、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如何与科任教师配合、如何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如何处理好班集管理与学生生活等问题也包含其中,内容广泛、全面,以实用为主要旨归,都以案例的形式来体现;全书案例既注重实用性.也注重事例和事迹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理论提示、案例过程、案例反恩相结合。还有一些班主任可学的经验和心得,多出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收获。
  •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中学生必读经典名著赏析

    本书集中介绍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经典,同时对这些经典进行了解读,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及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有辅助作用。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本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热门推荐
  • 魔女的绝望

    魔女的绝望

    故事中的女主角——水儿在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异的梦,然而水儿的班上来一个会懂魔法的美少年——李旭翼,水儿的哥哥身份神秘,多次帮助水儿逃离险境。在他们两位美少年的帮助下,水儿离前世越来越近。这场成为魔公主曲折的路上,水儿究竟能否成功?
  • 神级仙医在都市

    神级仙医在都市

    仙医者,生死人,肉白骨。神级仙医者,敢改阎王令,逆天能改命。他是仙医门第二十五代传人,他资质逆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又是个大学生,本想低调,但萤火虫在夜中,岂能无光?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级仙医,我心逍遥。
  • 万剑之王

    万剑之王

    重生在阿拉德大陆,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鬼剑士,在这个强者如云的世界,雷蒙想的不是称霸天下,而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掌控我的命运!”阿甘左,西岚,布万加,巴恩,四大剑魂,传说中的神之剑士,索德罗斯,鬼泣吉格,当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早已经成为了传奇的时候,雷蒙却说,我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唯有变得比任何人都要强!”龙大人书友交流群167776076(不限VIP)
  • 快穿之天命贵女

    快穿之天命贵女

    她是从容和缓的现代少女,是举止优雅的大家闺秀,是出色优秀的世家子女,是貌美温柔的豪门小姐;也是苦苦求生的夹缝幼苗,是冷血冷情的无心之人,是睿智理性的复仇者,是完美的伪装者……她是舒寤,寤通悟,谐音勿。寤寐以求,幡然醒悟,勿复重蹈……一朝“祸”从天降,从此就踏上了带着自家萌蠢的系统穿越时空的不归之路。不停的接受委托任务,扮演善良命苦或身份高贵、或能力出众的贵女女配们,替她们完成执念心愿,报复渣男渣女,积累功德,收集资源……且看聪颖睿智,高智商,高美貌,高幸运值,将温柔善良的保护色融入了骨子里的她如何逆袭……快穿贵女,这是一部贵女女配们的逆袭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权相风华

    权相风华

    他是冷宫之中无人问津的皇子,她是雪山之上被人遗弃的婴孩;他是冷漠高傲睿智无双翻云覆雨的太子,她是风华绝代倾世无双权倾朝野的左相;他是权倾天下玉质盖华尊贵无比的皇帝,她是惊才绝艳蕙质兰心母仪天下的皇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顾凡卿自觉自己为不幸人士,从小遗弃雪山差点冻死,幸而没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师傅竟然将她卖给了皇上,她可是听说那个皇帝可是个半身入土的人。皇帝真不是东西,不就是小时候师傅用了他的珍贵药材为自己治病吗,为什么挟此要她报恩,辅佐他儿子,她可是女人,不怕自己是红颜祸水、惑乱朝纲吗?不过很好,有皇帝老儿当后台,一手遮天,她就女扮男装当官吧。*云景初一直觉得自己很正常,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可是他是男人,为什么心心念念全是另外一个男人,难道自己真的不正常,云景初终于开始自我反思了。
  • 健康午餐

    健康午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旅舍早起

    旅舍早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宛

    紫宛

    两百年前,宛宛被自己暗恋的师父东莱一剑刺死,鬼宗少主葵苍遍寻世间秘术用鬼宗圣物将她救活。复生后,宛宛养父蚩晏病重,宛宛与葵苍寻求天下五颗罕见心脏救父。血珀之力,生死人肉白骨,宛宛因此拥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因救人而杀人,这世上本是无欲便无求,只不过因果天有命,谁又能逃开命运的桎梏?这是一个有点冷有点暖的玄幻文,谈谈情,说说爱,感慨一下为嘛糖葫芦不能配大葱,爱的太深终归是个坑的等等问题,是这么个意思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蓋平縣志

    蓋平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