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500000025

第25章 我和丈夫在彭阳

赵月娥

王绳武,1938年2月出生于宁夏固原,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59年,在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59~1962年,在陕西旬邑县中学任教。1962~1974年,在彭阳中学任教并担任文科教研组长。1974~1985年,在固原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教研室主任。1985~1989年,在固原四中担任校长。1989~1998年,在固原县教研室任中学教研员,曾担任宁夏中学语文研究会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会理事。1998年退休。2005年6月,因病去世。

赵月娥,王绳武妻子,1942年9月出生于宁夏西吉县。1957~1960年,在固原师范学校学习。1960~1961年,在固原师范工作。1961~1963年,在固原县红庄骆驼巷小学任教。1963~1970年,在城阳小学任教。1970~1973年,在彭阳中学工作;1973~1974年,在彭阳小学任教。1974~1997年,在固原城关六小任教。1997年退休。现居于固原市。

在城阳中学

我的丈夫王绳武1959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旬邑中学任教。1961年8月从陕西调到固原,由县文教局分配到固原城阳中学任教,在校担任班主任和本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

城阳中学、小学都坐落在一个城墙残缺低矮的土筑小城里。一进土城走上约30米便是城阳中学小学,中学、小学分两个院子,前院是校门和小学的教室,我就在小学里任教;后院正中的高台子上是中学的教室,两边是宿舍。左边是小学老师住,两人一间;右边是中学老师住,还是两人一间。没有办公室,办公开会都在宿舍里。高台子往后两边是灶房,左边是小学的灶房,右边是中学灶房,灶房连着后门。出了后门便是操场,学生老师在这里上操打篮球。后来因为教室不够用,又在操场上盖了一排教室,中学学生就住在离操场不远山坡上的窑洞里。

当时城阳是个公社,归彭阳区管辖,公社有供销社、粮库、卫生院。城阳中学离公社有1公里多路。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很简单,我们吃的粮、油、盐由炊事员到一公里外的供销社去买上背回来。吃的菜是学校菜地里产的土豆和白菜,偶尔遇上农民在校门口卖葱、韭菜、西葫芦,也买一些。根本吃不上城里菜市场卖的香菇、芋头、山药、冬瓜等上等菜,但吃羊肉是很容易的,到农民家里买只羊,自己宰杀。再把羊皮卖给供销社,差不多抵过了羊肉价,但很少能买上鱼。当茹河发大水时,农民在岸边捞的鱼背到学校门口卖,我和肖兰萍老师买些来,除了当天吃的外,剩余的晒成鱼肉干,改日还能吃几顿。

我们很少吃牛肉、大肉,要吃的话,就要由大师傅到红河集上去买。大师傅名叫扈作秀,他给老师做的饭经常调花样。那时灶上不做早点,谁想吃在灶上买馍,馍是二合面(玉米面和白面)蒸的。粮食定量供应,中午一般是粗粮馍和洋芋汤,晚饭是洋芋面。每逢节假日周末总要改善伙食,有时吃金银饭(大米和黄米组合);有时是鸡蛋炒米饭;有时也吃饺子,老师都去包;有时炸油饼、馓子;有时是手抓羊肉。

学校里经常住的是中学教师和外地小学教师,闫穆生、蒋天兰、黄忠厚,还有我家。我们吃的水是扈师傅上午几担下午几担从茹河挑上来的,我们洗衣服的水是自己到河里挑或者直接到河里去洗。河水滔滔不断地流着,可说取之不尽。出了土城,下一个大坡,就取上茹河的水,然后顺着大坡挑到学校,路长坡陡,真是很吃力。

我在小学里上班,那时的校长是李芳廉,教导主任是何兴录,教师有杨志山、杨世堂、王邦荣、蒋天兰、闫穆生、肖兰萍和我。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

当时高年级学生住校,星期六下午回家去拿吃的,星期天下午返校。记得有个姓虎的女学生家住孟塬虎家草滩,我决定家访。当时是深秋季节,星期六下午我和学生一同去了,整整步行了一个下午,晚上才到了学生家。学生家长特别热情,一会儿工夫就端来了油千层饼和鸡蛋汤。第二天中午一点多我和学生边说边笑回到学校。

城阳中学教师有9人,蒋明华是校长兼政治教师,牛鳌、贾厚礼和我丈夫王绳武是教语文的,王鼎铭教数学,黄仲权教物理,黄忠厚和石久海教其他,高积有是搞后勤的,中学配备两名大师傅给教师做饭。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轮流值日,轮到谁,上下课敲钟、做操、放学都由值日教师负责,谁也没有怨言,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丈夫王绳武是老师里面年龄最小的,王鼎铭比他大几岁,所以学校老师都叫他小王。他有几样爱好,喜欢下棋、拉胡琴、唱歌、唱戏、打乒乓球和理发。说到下棋,一下起棋来就顾上不吃饭和休息了。简直入了迷,我喊他几遍都不回家。他买回来胡琴,一有闲暇时间就拉秦腔曲子、《二泉映月》等,有时还一边唱一边拉。说到唱戏,好多本戏,他都能唱上几个段子。他打起乒乓球来很灵活、敏捷。给老师理发不嫌脏,不怕累,有求必应,有时一连理几个头。他理的发形好看,当时他就是城阳中小学老师的理发师(因为那时乡下没有理发店)。

我家和黄忠厚老师的家在城阳住了好几个年头。有一年春节,我丈夫和黄老师骑上自行车翻山越岭到员园公里以外的红河去赶集买过年的大肉。过年很简单,不买干果,只买一半斤水果糖,就靠几斤大肉做成肉丁、肉丝、肉馅。肉丁是做臊子面的,肉丝是炒菜用的,肉馅是大年初一包饺子用的。除了肉很少吃菜,大年三十、初一各放两个大炮,就算是过年。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运动声势浩大,影响全国。我好像从沉睡中还未醒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接着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出台,矛头直指学校。县教育局发出通知,固原县中小学教师都带上自己的行李到固原县党校集中学习(就是固原县1966年教师集训会),并派遣红卫兵代表和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及所在学校的教师。那时我在城阳小学工作,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我一个人拖家带口坐上马车,先到彭阳,再乘汽车到地区党校学习。因为最小的孩子只有半岁,组织上允许我住到家里。没人帮我,我把孩子送到保姆家就去党校学习。城阳小学是一个组,由张彦录担任组长,教师的学习生活由组长管理,我的丈夫王绳武老师在彭阳组。他在学校工作时给高中带班,某一姓杨的学生由于在学生中谈恋爱,在班里影响不好,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心怀不满。这一运动中他被选为红卫兵代表,他把莫须有的罪名加在我丈夫头上,对我丈夫进行批斗,借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口号,趁机举拳头打我丈夫。这些红卫兵代表还把城阳小学组的老师叫到中学组参加批斗,让我们喊口号批斗这4个人。

这次集训会搞得戒备森严,认识的人或夫妻之间都不能说话,一说话红卫兵就给你戴上“搞阴谋诡计”的帽子。所以人人之间都小心谨慎。这一个月集训会我们夫妻很少见面,在休息时间我们只能有意识地走过彭阳组的门口,看丈夫一眼,只见我丈夫蒙着头在草铺上睡觉。可见他被红卫兵整得多么痛苦。

曾记得一月内只有那么一次,我丈夫突然回来了,我真是又惊又喜。问丈夫是怎么出来的,他说跑操的时候从队伍里溜出来的。一月来夫妻只相会几分钟,我们不敢在家逗留,赶忙各自回到党校学习。这一月时间我每天都心惊胆战,怕丈夫被红卫兵批斗,怕我们夫妻不能团圆。

可怕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教师会结束时,县委宣布彭阳中学的蒋明华、王绳武、黄仲权、王鼎铭和其他中小学的一共108人有政治思想问题,必须到红庄公社叠叠沟的马场去劳动改造。最后我们连一面都没有见上。我只得带上孩子乘着马车回城阳上班。我丈夫等108人在马场劳动了3个月又转送到彭堡农场去劳动。到了1967年的春天,这108人才得到解放,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我和丈夫才得到了团聚。

几个月以后,我丈夫被县上调去搞社教,给文教局长王廷华当秘书。社教结束后他又回到彭阳中学任教。

在彭阳中学

1967年,固原县被整的108个同志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直到1969年学校才复课。到彭阳一中后,学校分配我丈夫担任文科教研组长,代初中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1970年我也被调到彭阳中学搞后勤工作,给学生管灶。

曾记得丈夫为了准备好一堂公开课,桌子上摆了那么多的资料来查询,推敲自己已经备好的教案,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为了给学生辅导好作文,先是集中批改,后是分类,再进行讲评和辅导。除了周六晚上,其余时间每天晚上至少要工作到12点,有时工作到通宵。晚上我要照顾孩子,丈夫工作,每周总有那么两三个晚上,我和孩子睡了一觉睁开眼睛一看,油灯下的丈夫还在备课。实在困得不行了,丈夫就在炕上休息十几分钟,起来接着干。

1971年,固原县举行“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高中招生,我丈夫所担任的初中毕业班获彭阳区7个公社中学语文考试成绩第一名。我丈夫多次在全公社中小学讲语文公开课。1972年获公社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学校教研工作奖。同年被吸收入党。

我丈夫所带过的学生中有:杨忠、杨秉礼、赵玉祥、韩占财、高天、景崇义、杨明、陈瑛、陈志兰、曹慧玲、党维奇、杨秉升、王芳、欧秉文、刘世杰、李永宝、黄建军等等,这些学生大部分在固原市和彭阳县担任市级和县级重要职务。在我丈夫病重期间部分学生几次来看望他,我丈夫去世后部分学生前来我家参加由固原县教育局举行的吊唁仪式。

彭阳中学坐落在一个土城里,呈正方形,四幢教室,两幢教工宿舍,最后一排是学生宿舍和灶房,灶房的背后还有一排简易房共猿间,我家和黄老师家各住一间,剩余的一间用纸板隔成两小间,便是我和黄老师家的灶房。我后来搬到彭阳小学去居住。

彭阳公社西北有一道土城门,城门右边是彭阳车站,我们去固原时便在这儿搭车;左边是个小广场,靠城墙是供销社,平时开门营业。每逢集日,来购物的农民挤得水泄不通。小广场上农民带来了农副产品在那里交易,买回自己要用的农具、化肥和日常生活用品。小广场也是彭阳区委、公社、学校在节日期间集会的地方。

区委、公社、学校、供销社都设在小城里,这个小城不知是那个朝代筑起来的,干什么用的,谁也没去考查过,我在小城里度过了整整源年。

我丈夫身材不高,微胖,人们常说他“王老师像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所以同事一见我丈夫就说“西哈努克亲王来了”。我丈夫说话不快,脑子灵活,说起话来很有分量。在单位会议上讲话,领导和同志们都爱听。我丈夫说话很有风趣,经常惹得同事哈哈大笑,有时说笑还惹出麻烦。记得1972年夏天,晚饭后彭阳中学的老师在校园里乘凉说笑,李林老师的爱人从什字中学到彭中来探亲,丈夫故意问李老师,你家里来了个什么人,李老师说是个客人,丈夫扑哧一笑。当李老师明白过来时,就在校园里追逐着我丈夫。我丈夫特爱和小孩子逗着玩,让韩进轩两岁的女儿把自己叫爷爷,韩进轩知道了很不高兴。

当时的彭阳中学,学校教职员工比在城阳时多了。我记得蒋明华任校长时,后勤上有高积有,教语文的有我丈夫和贾厚礼,教数学的有韩进轩、张月圆、李文珍、王永正,黄仲权是教物理的,教政治的有李林、路彦明等,这些老师在20世纪70年代都调回自己的家乡。之后又有一批宁夏大学和固原师专的年轻教师调入了彭阳中学。我到彭阳中学,组织上给我分配的工作是学生灶的伙食管理员,教师灶由一位河南籍的大师傅管理。

我的工作周日和周一最忙,把学生从家中带来的香油、白面、杂粮、土豆一秤一秤地称好,分别装在油缸里、面柜里,这两天我忙得连家都回不去。其他时间早晚忙,晚上按各班统计的人数称第二天的面、油和土豆,中午学生吃的是二合面的馍和洋芋汤。早上按统计数字称出学生晚上要吃的面,晚上学生吃的是洋芋面。平时伙食一般,学生交来的钱和油有时有节余,这样的话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给学生改善伙食。在彭阳集上买些牛羊肉,洋芋汤里有了肉,汤里漂的油也比平时多一些。我给学生办的伙食受到了学生的称赞,学生普遍反映能吃饱,节日和周末还能吃上肉。

这个工作我起早贪黑干了整整3年,那时我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累得忙不过来。1973年底我要求到彭阳小学任教,被组织同意了,之后我就到了彭阳小学。中小学隔着一条马路,校门相对,只是走几步路的事。一进大门就是一排教师宿舍,上院是几排教室,容纳着一到六年级6个教学班。学校的外地教师有吴国录、郑英凤、肖兰萍和我,其余的是本地教师,每个教师一间房,住人办公两用,外地教师每人给一间伙房。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以后好多同志离开了彭阳。1974年,前半年我丈夫调到固原县教研室工作,后半年我也调到固原第六小学工作。

零零碎碎地写了这些,就算回忆吧。

同类推荐
  • 我是马谡

    我是马谡

    姜维: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邓艾:凝眸识地理,仰面识天文。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钟会:妙计倾司马,当时号子房。不学陶朱隐,游魂悲故乡。末代三国,英雄的荣耀随风而散,只余下一江东水,以及后人那无尽的慨叹。天机变化,千年之后的灵魂附身于马谡身上,聚末代英杰,改变他们悲剧的命运,书写一段全新的末代传奇。———阅读提示———非正史,基本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稍有逆天。力求树造有血有肉的主角配角,去11C化。基本格调是追求爽。
  • 誓不为臣

    誓不为臣

    这是主角的奋斗史,看看一个亡国皇子如何靠阴谋手段和军事手段来复国。PS;本文不是虐主文。
  • 鹰与樱

    鹰与樱

    如果说到中国我会想起龙,那说到日本我就会想到忍者。
  •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本书反映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县委和公社领导顺应农民群众的生产要求,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率先搞包产到户的自觉尝试。
  • 剑与火的大宋

    剑与火的大宋

    我读过很多关于穿越军事之类的小说,其中不乏很多大红大紫的书,但是在我看来很多书写的并不真实,就比如说写杀鞑子,这群马背上长大的武士要么被写的像是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要么就像大熊猫一样金贵,死一个士兵主帅都要心疼好几天,在我看来这都不真实;再比如说打仗最重要的粮草问题小说家们为了简单往往都是一略而过的,所以我想打造一本自己喜欢的历史,这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战胜一支军队的超级勇士,也没有主角长枪一挑敌人就被吓得两股战战的意淫,我在尽量的去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战斗场面。
热门推荐
  • 斗战天罗

    斗战天罗

    神话时代,诸神混战,神界消失。数百纪元后,莫撒大军归来,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代到来。光明和黑暗两大教廷的巅峰对决,是光明战胜黑暗,还是黑暗取代光明······大荒域深处,一个孤傲的黑衣少年,一步步走来,开启烽火连天的斗战之路!
  • 苍天神帝

    苍天神帝

    我得永恒,苍穹永生!我得不朽,宇内澄清!曾经的一方霸主,如今的天才少年,一路高歌狂飙,改天换地,冠绝苍穹……
  • 租个小妾来回家

    租个小妾来回家

    他说刻上他的印记,这辈子就是他的人,可她等到的却是一具熟悉而又模糊的尸体……他是她的相公费青帆,爱她疼她,却最终将她典租给王爷做妾,为期两年。他是租夫九王爷,为她这样一个传言“残花败柳、不会下蛋、姿色平平、脾气极坏”的女子出手阔绰;租妻成妾,一生质变。
  • 风之寻

    风之寻

    一代至尊被自己的弟子设计,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他想回到他的世界。
  • 看我七十二变: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

    看我七十二变: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

    本书论述了改变在人走向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大家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应该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 轮毂战神

    轮毂战神

    超级恶搞,新文风,读者看了不要喷我,我其实很无辜的!(一个带着车轮毂穿越的屌丝,又会遇到什么奇葩的事情呢?)
  • 竹马诱青梅:老公是腹黑大人

    竹马诱青梅:老公是腹黑大人

    白林秋说她自小就勾引她。说的是那年头,她妈带她上他家,他妈说:来,帮他洗个澡。两岁半的她给三岁的他洗了澡,摸了他身子,打了他屁屁。“你既然都把我的清白占了,我长得再帅再有钱再有权,都只能赖着你一辈子。”面对无赖的老子当然只有儿子能对付。“滚!”儿子小白一脚把他踹下床,“我会比你更帅更有钱更有权,赖皎皎,轮得到你吗?”
  • 三千动漫大世界

    三千动漫大世界

    慕好好一巴掌甩在太祖父松软的老脸上!“听说炎华慕家道法很强,像我这样的废材都是耻辱,必须剪除?”慕好好身后,红莲骑士兽扬扬长枪。“听说你们炎华慕家人智商都很高,容不下我这样拖后腿的?”慕好好旁边,鲁路修托托眼镜,笑而不语。“我还听说,你们慕家女人都很美,比我还好看?”言罢,慕好好腰间软肉再次阵亡。Saber、远坂凛,深藏功与名。……
  • 杨力谈养生:节能养生

    杨力谈养生:节能养生

    本书介绍养生知识,内容包括:漫谈节能养生、四季变化与节能养生、各类人群与节能养生、各种疾病与节能养生、人体器官与节能养生、娱乐休闲与节能养生等。
  • 黄泉鬼事

    黄泉鬼事

    每个国家都闹鬼,每个教派都能捉,为什么?各教派的法器都能灭鬼诛邪,这又是为什么?老太碰瓷儿逼死我兄弟,却引来恶鬼缠身!他留下了复仇的遗言,而那家人也开始接连惨死!本以为一切只是巧合,可引出来的却是一个看不到底的巨大漩涡!数百年前,地府动乱,无数恶鬼倾巢而出入侵人界。数百年前,无数人杰、英雄倍出,用无尽热血平定动乱!而数百年后的今天,一切又在蠢蠢欲动……我能做些什么?是安静的生活,还是平凡的工作?是接过大旗扛起责任,还是靠着点小手段只求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