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7500000024

第24章 耗尽心血 无怨无悔

△高积有口述高峻整理

高积有,男,汉族,1933年9月出生。祖籍陕西省乾县薛录乡盘州村。1952年9月工作,被分配到彭阳公社店洼中心小学任教,曾在城阳中学、彭阳中学工作。1962年10月~1965年7月筹建彭阳中学。现退休在家。

因家里太穷,日子过不下去,又逢年荒抓兵,为了活命,1944年正月初四晚上,我和父亲抛下母亲和小弟,离乡背井,跋山涉水,于1月13日来到了固原城。在固原我找到了我兄长高积德,寄住在他家。我兄长也是于1932年逃荒落脚固原的,靠出卖劳力生活,生活过得很艰苦。

我读书很迟,14岁才上小学。1947年3月在固原实验小学报了名,入学后,因为年龄大,老师允许我越过一年级,插入二年级就读。年龄大的优势是理解力强,一学就会,学习功课觉得轻松愉快。1949年7月,我和魏思明、张家祥经学校同意参加了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居然合格,因此提前毕业。按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为6年,至少5年,而我只读了3年就完成了小学学业,走了“捷道”。

1949年8月固原解放了。旧政权土崩瓦解,新政权宣告成立,社会安定,人民安泰。固原中学秋季招生,我就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取,成为一名中学生。因形势需要,我在固原中学只读了两年就结业了。1951年10月我被学校保送去平凉师范速成班学习,期限一年。因为山村小学教师极度缺少,为了缓解教师紧缺局面,政府才采取了速成培训法。毕业后去山区乡下当小学老师,充实基层教育。

速成班结业后,我又回到了固原。文教科派我下乡调查乡村教育,在彭堡乡待了一个月,然后回城等待分配。

我们这些速成班毕业的学生,国家规定学历按中师对待,工资介于中初师之间,比中师略低,比初师稍高。使用期限两年,期满转正。享受正式教师待遇。

1952年9月,文教科下达了分配指令,我被分配到店洼中心小学任教。当时我异常兴奋,背起铺盖卷,当即向店洼中心小学进发了。

店洼中心小学的简陋,简直令人难以想象,现在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学校坐落在半山坡上,坡不算太陡,也不太平缓,坡度很大,经常上上下下走,腿脚也够累的。小学生一般都活泼淘气,一放学会疯似的向下跑,如果摔倒摔伤了怎么办,我真担心!还有,半山坡上没水,吃水必须到下河里去挑,远不说,挑上一担七八十斤的水上这么陡的坡,哪个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肩膀生疼呢!孩子们年纪小,挑不动,两人抬又不放心,只有我们两个老师大包大揽了。这可不是轻松活,一天至少得两担水,到了夏天,气候炎热,用水量加大,一天三担水还不够用呢。一天三四担师生用水全都落在我和校长何宗朗的肩膀上了。你说这副担子沉不沉啊?再沉,也得接受啊!不过时间长了,肩膀和腿也练出功夫了,同时也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

店洼小学校舍简陋得可怜,只有3孔窑洞,1孔小窑洞是办公室兼教师宿舍,两孔大的作教室用,没有木桌椅,全是泥土台。教师两人,学生七八十个,5个年级。当然是复式教学,两个窑洞教室怎么能复式5个年级的教学呢?复式教学只能是两个班在一个窑洞上课,给一个班讲新课,另一个班做作业,轮流替换,方可进行。现在一个窑洞要容3个班上课,实在没法进行。我和校长何宗朗把这一困难多次向乡政府反映,要求派工给学校再挖1孔窑洞,以解燃眉之急。乡政府答应了,派当地农民给学校又凿了1孔新窑洞。新窑洞交付使用后我们便有了3个教室上课,改变了一个教室3个班的尴尬局面。从此一个窑洞两个教学班,合乎复式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有了保证。新窑洞和旧窑洞一样,没有木桌凳,都是砌的泥土台,真是艰苦啊!

五年级只有4个学生,为了加强中年级的教学,保证中年级的教学质量,我和校长何宗朗的想法相同:提前一年结束五年级4个学生的学业,把窑洞腾出来,让给中年级使用,就可以让中年级两个教学班各占一个窑洞进行单式教学。这样做就得给五年级4个学生加班加点,吃“偏饭”。具体做法是让五年级4个学生在一学年内学完两学年课程:第一学期学完五年级课程,第二学期学完六年级课程。由于我们措施得体,而且功夫扎实,效果不错。五年级4个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参加升学考试,两名学生被固原中学录取。

店洼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是简陋的,学生的生活更是艰苦的。全校近百名学生分散居住在较远的山村,一小部分住在店洼街上。学生家离学校近的有二三里,远的有七八里,且隔河渡水,路不平坦。每到夏秋两季,洪水暴发,我们就要护送学生过河涉水,以免发生意外。背小学生过河是我和何老师的家常便饭,站在河里支石头搭便桥更是常事。

因为学生家距学校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在学校里啃干馍,喝凉水。这怎么行呢,给学生设立开水灶,又没经费。思来想去,为了学生健康,我们教师拿出自己的工资买木柴,中午给学生烧一大锅开水,让他们啃干馍时有热水喝,而不再喝生水。

在店洼小学干了两年,通过不断的努力,教学条件稍有了改变,由于窑洞的增加,复式教学班减少了,除了一二年级外,中高年级都改为单班教学,教学质量有了保证。

1953年寒假,受政府派遣,我去韩堡帮助土改工作组填写土地证。

1954年春季,县教育科又下达调令,派我去上王乡杨堤河村接替老教师徐效正,主办杨堤河小学。我又背起铺盖卷,徒步跋涉两天,于正月二十四日到达了徐效正家。慈祥和蔼的老人热情接待了我,高高兴兴给我办了移交手续。杨堤河小学是个初小,校舍更破烂,设施更简陋,校址是个农家院,3孔窑洞,一孔是老师宿舍兼办公室,一孔是教室,还有一孔用作圈羊。课桌凳破破烂烂。学生30多名。4个年级,教师就我一个,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还兼着勤杂工,唱独角戏。一个人也得把学校办好,这是我的信念。开学后,我把我的宿舍也腾出来当教室,我在老乡家借宿,一共两个窑洞,一孔当一、二年级教室,一孔当三、四年级教室,这样4个教学班的上课教室解决了。桌凳太破旧,修理了一下将就着用,我要求县教育科请工匠,做了20套三人课桌凳。学校的面貌稍有改观,群众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高了,纷纷把孩子送来上学。开学初报名学生只有30多名,第二学期翻了一番,增至60多名,第三学期则上升到110名。由于我办学认真,工作扎实,一个人教4个教学班,数学、语文全包,教学质量还过得去。1955年夏季招生时,四年级8名学生参加考试,7名学生就被城阳高小五年级录取,只有1名落榜。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把做宿舍的窑洞让出当了教室以后,我无处安身,便睡在冷土炕上,结果落下了一身病。徐效正老师看不过眼,要我同他合住。这怎么行,老人年岁大了,需要的是安静,我住在他那里,出出进进,不断打扰,心里怎能安呢,所以就婉言谢绝了。徐老师这个人更诚恳,明白我的心,就换了一种方式,叫我和他大哥徐效庶同住。徐效庶家大炕热,一个人住着,宽敞得很,我同意了。从此,我住在徐家与老人做伴,一住两年。不仅如此,我还吃在徐家,至今我心存感激。

我爱学生,也爱家长,更爱淳朴宽厚的乡民,所以在杨堤河小学任教的5个学期里,有两个假期就没回家,留在村里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交朋友。这期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发光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从而提高了思想境界,更加坚定了为这个地方服务的信念。

1957年秋,固原县文教科又调我去红河乡野王小学任教。野王小学校舍也很简陋,4孔窑洞,1孔是教师宿舍,3孔做教室。全校6个年级,根本不够用,学生还年年增加。1956年110名,1957年则增至150名,校舍更显得紧张了。教师调进调出,频繁流动,但始终保持在10名左右。扩建校舍,增补基础设施,成了野王小学刻不容缓的事了。于是我们就打报告写申请,要求上级政府拨款修建校舍。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没有批复,我们便依靠当地乡政府和群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修建校舍,不向政府伸手。为了号召当地民众捐工献料,我们请出威望甚高的老红军王兆宏、乡长高治国牵头主事,还邀请了当地工匠师傅王发、赵廷发、孔师等组成基建委员会,共同研究施工。一切就绪,便动手干了起来。没有木料,群众捐献;没有人工,民众义务白干;匠工报酬,由所在队记工分再补贴少许;我们自己打土坯,自己烧砖瓦。材料备齐后,1958年春天就开始施工,秋季就建成了两幢共4个教室,基本满足了教学和住宿之用,又添置了45套三人桌凳。至此,野王小学面貌一新,为乡村小学少有,本年度学生增至260名,教师12名,这在当时乡村小学中也是少见的。

野王小学一切都还可以,只是学校饮水困难这个问题尚未解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我们带领学生开沟挖渠,堵截秦沟西沟的流水,引入我们掘好的饮水泉里,从而满足了全校师生的饮用需求。不幸的是在护卫饮水泉时,我犯了侵犯人权的错误,至今愧疚。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

一天,一个学生匆忙跑来向我报告,说是有一个妇女在饮水泉边洗内衣。我一听大怒,便立刻带领一群学生赶到水泉边,把洗衣服的女人斥责了一通,还把她拖到泉边,女人吓哭了。领导知道后很生气,要我向受害者道歉。我深感后悔,愿以实际行动表示认错。1959年11月,固原县在店洼乡召开两代会,我又在会上向大家作了深刻检查,得到与会代表和领导的谅解,这事才算结束了。

从1952年到1957年,我在教育岗位上已经奋斗了5年。5年里,我吃了苦,出了力,干了些事,为山区教育做了些工作。青春没有浪费,光阴没有虚度,我自己感觉生活很充实。党和政府也看在眼里,所以对我无比关爱。1956年工资改革时,给我破格提高级别,工资标准从每月33元提到48.8元。1957年7月到8月,派我去甘肃省兴隆山“西北第一工人疗养院”疗养,足足两个月。这一切我都铭记于心,难以忘记。

1961年,我被调到城阳中学,主搞总务,为教学服务。城阳中学是1958年开办的戴帽中学,是大跃进的产物。城阳中学设在城阳小学里,中学小学在一起,初中3个班,教师10名,校址除了原小学校址外,向东扩展了一些,把大庙都用上了,但是仍然很小,不能满足需要,限制了未来发展。3个班130名学生,没有宿舍住,借居在后山坡土窑洞内,实在寒酸。

鉴于此,1962年10月,学校校务会通过充分讨论,慎重研究,决定选择新校址,建设新校舍。上级政府也同意了搬迁重建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把中学从小学剥离出去,迁到距城阳20公里之外的彭阳城内,改名为彭阳中学,初高中都办,办成彭阳第一所完全中学。在彭阳城内的乡政府旁边征地6亩多(4000平方米)作为新校址。由我绘制平面图,编制预算表,然后把图表和报告一并上报自治区教育厅,请求审批。1963年1月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该项目,并绘了建校图纸,拨了款,投资总额为4.5万元,建筑面积660平方米,房屋5幢共33间,平房砖土结构。建成后可满足当时初中部教学需要。

为了节省费用,建校所需水泥、石灰、木料、煤炭从外地购进,由国家计划调拨。土坯、砖瓦则就地烧制。基建一开始,我就忙得不可开交。跑外事,联系木料、水泥、石灰、煤炭,采购运输,聘请建工队;管内勤,平整工地,打土坯,烧砖瓦。当然,搞基建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校长蒋明华等,但我是主管,责任在我肩上,处理的事当然最多最复杂了。基建好坏,我要负责,出了问题,唯我是问,担子可不轻!打土坯的进度很快,6月底完成土坯12万块,砖瓦12万块,都码得整整齐齐。只要一到冬天,土坯就干透了,砖瓦泥坯烧制成后,来年就可开工,年底就可竣工。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七八两月连降数场大雨就把几码砖瓦土坯淋塌了。时晴时雨的天气又持续了40天,土坯全部倒塌,化为泥堆,砖瓦坯完全碎烂;白灰、水泥也失了效,再不能用了。这场灾难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粗略估算不下两万元,占总投资的一半,不仅如此,还延缓了建校速度,至少推迟了一年。我自责过,反省过,为自己没有做好防雨工作而给学校造成如此损失而彻夜不眠。

建校工程队是固原县建工队,他们早就进入工地施工,这么一来,材料供不上,只好停工。他们因为还有其他的建设任务,不想再干了,我只好结账放人,待料备齐后,再另聘匠工了。1964年春天,继续备料、打土坯、烧砖瓦、购水泥、买白灰,钱不够,写报告请求上级,增拨建筑费。一切就绪后,8月开工建设,工程队是平凉草峰塬张家寨民间建工队,校长蒋明华联系来的。干到封冻停工,来年开春接着干,1965年7月竣工,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彭阳中学建校工程拖拖拉拉进行了两年多,终于完成了,我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国家给彭阳中学建校工程总投资6.5万元,现拨款4.5万元,竣工后追加2万元。最后结算账目,实际支出4.2万元,节约了2.3万元。经县文教科批准把这些结余经费分别给了王洼中学和红河中学,王洼中学1.8万元,红河中学0.5万元。8月中旬,城阳中学搬家,只用了8辆马车就把全部家当装运完了,可见底子多薄啊。至此,城阳中学迁入了彭阳城内,正式挂牌时更名为彭阳中学,9月1日正式开学。

当时学校最困难的是没有水井,师生饮水亟待解决,我反复观测,划定了打井地点,请了3个工人,日夜奋战,10多天后便把井打成了,水很充足,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了水井,解决了师生饮水问题,但又缺个开水灶。我想,基建完工余下边角料在院里风吹日晒雨淋,不如给它们派个用场。没请一名工匠,师生动手,勤工俭学,就修建了一间开水房。不仅如此,还盖了一间储藏室,存放煤炭,避免风吹雨淋。开水灶是吸风灶,不用吸风匣,灶是我亲手盘的。

在建校过程中,为了节约开支,养成学生劳动习惯,我们始终把勤工俭学放在第一位,让它辅助我们完成建校任务。砖不够用,发动师生在四乡八镇寻求砖源。石久海老师就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搬运,花了3周时间,运回旧砖3000块。仅此一项,勤工俭学也收回了300元。这些旧砖、石条都用在了校舍建设上,给国家省了不少钱。

我是彭阳中学总务负责人,由地区基建专职人员全程跟踪,一刻也未离开过。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奔波,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可是一看到眼前一幢幢排列有序的校舍,窗明几净,学生坐在教室安静地聆听老师讲课,心里就泛起了甜丝丝的感觉。

我为彭阳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多半生,虽然道路崎岖,磕磕绊绊,但步子坚实;虽然耗尽了我的年华,却无怨无悔。

同类推荐
  •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倒霉透顶的吊丝宅男余翔穿越到明朝末年,他能否改变自己悲催的命运?面对貌美的女侠,多金的商团女首领,贤淑的名臣闺秀,温柔高贵的皇族公主,他该如何取舍?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如何解救饥饿的流民?他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击溃满洲铁骑,消灭土匪恶霸?最后他建成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新秩序?这是一部自我救赎的励志小说。诚邀书友收藏本书,与我一起开启改变屌丝宅男命运的阅读之旅。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7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
  • 医本无道

    医本无道

    华夏传承五千年,经过先代们的努力与积累,才有了如今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医术为例,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医道圣手。医本无道,从无到有,以无道为有道,化一道为万道。医者的心,医道的传承,这是治病救人的事情,不能墨守成规。柳无道,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灵魂,他的医术,他的性格,注定不容于这个世界.但他要向世人证明“我有我的道,我行我的医,这是救人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我要以医术开创属于我的时代,,,”
  •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百年中国早期寻路思想脉络!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的梦想,其中的不少仁人志士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建立现代的国家框架,走宪政共和之路。可是,历史行进到1898年,清廷的屠刀斩灭了国人改良实现宪政共和的梦想,不少志士逐渐选择了武力。自此,暴力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愈益显现。1912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这个以很少量流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成长并不顺利,及至1927、1928年,更是遭到了深深的创伤,乃至发生质的变化——从民主共和国,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党国”。
  •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本书收录了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美文,所选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外名家名作,或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或思想深刻、耐人寻味,或以情动人、感人肺腑,令读者领略文学艺术的神奇魅力,吸取文学大师的人生智慧。
  • 夏天糖

    夏天糖

    《夏天糖》中的城市元素几乎一样不缺,这里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生产方式、时尚潮流,甚至,以涤青为线索,还叙述了一群地下电影的生产群体,他们无疑是城市最为先锋的部落。但是,在田耳的笔下,更多的人群表现出一种时间、空间的错位。
  • 留守男人

    留守男人

    【北京卫视热播电视剧《婚姻时差》原著小说】在飞往温哥华挽救离婚危机的飞机上,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李海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情人晓菲的告别信;一封是多年前落魄时自己写给妻子吴婷的励志信。当年,为了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李海和吴婷成了新移民浪潮中的MBA(已婚但自由)一族,分居两国。无可救药的心灵孤寂与不可避免的身体出轨,让两地分居的李海和吴婷倍感艰辛。震撼心灵的爱情,和八级特大地震一同到来,李海和晓菲在灾难中同行,吴婷只能隔海相望,爱莫能助。吴婷发现李海和晓菲的关系,痛定思痛,决定离婚,开始自己的事业;晓菲发现李海和吴婷的感情,也决定退出,将李海赠送的房子卖掉,捐给红十字会,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移民美国。
  • 孽心恋情:复仇天使

    孽心恋情:复仇天使

    “所有的事情都完了,夜轩我来了。”眼泪如图水龙头一样哗哗的流个不停,站在悬崖边的上初晴一而再再而三的喊着夜轩。“我好想你,我来陪你了,你还在等着我吗?”初晴喃喃自语,她低着头失落的坐在最边上,身后传来一些脚步声,缓步走过来的夜轩,带着与世隔绝的笑容,温柔的把地上的初晴抱起“如若很愧疚,那么接下来陪我走”
  •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晨窗集

    晨窗集

    符江的杂文和随笔我几年前就读过,但作为一本结集领略其全貌,还是在这次他将《晨窗集》交付出版社出版之前。尽管对他的作品风格并不陌生,但通读全文,仍为他的杂文、随笔、小品所显示出的内容的丰富性,多方面的知识性和健康的趣味性所吸引。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亲、可感、可读的难得的杂文、随笔、小品集。我想,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业余作家,能将如此丰厚、适合各种年龄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更令人感到可喜。
  • 兵行异世

    兵行异世

    他是少林弃徒。他是黑拳高手。他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兵器。兵者,诡道也,兵行天下,傲视群雄。人生总有许多无法回避的身不由己,屈怀戈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成为一个强者,但他能否摆脱自己是一件“兵器”的事实?当懵懂的主角经历了生存与死亡,爱情与背叛,他究竟会有怎样的选择?
  • 陌上云暮迟迟归

    陌上云暮迟迟归

    安以陌是名副其实的狗仔队,如果她再调查不出当红天后的神秘男朋友是谁,她就可以直接滚出报社了。被主编逼得快跳楼的以陌,却发现,天后的神秘男友是她当年甩了的初恋情人!她是该出卖前男友发布这条新闻,还是装成不知道躲得他远远的?可惜,云暮寒显然没打算善罢甘休,他不会放过这个6年前将他伤害的女人。他不要她好过,6年前他就发誓,要让她付出代价!可是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不好对付的男人——陆韶迟!面对昔日恋人的咄咄相逼,以陌该不该说出当年分手的秘密?真相一步步被揭开,他们的感情又该去何从?
  • 一世宠妻:邪王的绝色王妃

    一世宠妻:邪王的绝色王妃

    他,冷漠无情杀人从不手下留情,有着战神之称,但那只是昔日之说,一夜之间,实力被封印。她,扮猪吃老虎,被遭退婚后废材身大变,什么皇子?哼,就算是皇帝白送她她都不稀罕!就你?本姑娘就是嫁给傻子也不要你。
  • 孕期无限:宝贝太粘人

    孕期无限:宝贝太粘人

    “听说住院的是个金主?”护士唐子仪起了贼心,半夜跑进病房想和金主混个脸熟,不料竟被他一把搂住小蛮腰,一不留神防线失守……本想找这金主要点赔偿,不想日日讨债,竟莫名其妙把自己讨成了未婚妈妈!更可恶的是,那腹黑金主说什么这就是他的赔偿,还问她要不要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