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1100000009

第9章 反抗“易老虎”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不断高涨,学校逐渐取代了科举。1905年,四川省嘉定府开始废止了科举制度,离郭沫若家乡38公里的嘉定府乐山县办起了第一所高等小学。

1905年秋天,乐山县高等小学开始招生。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沙湾,许多人奔走相告。沙湾镇有十几个人前去投考。郭沫若由父亲带领夹在同乡十余名考生中,来到了乐山城。因为这时候科举初停,小学毕业就如秀才一样,所以这场考试像科举考试一样隆重。有不少三四十岁的老童生也来报考。参加应考的有1000多人。初考录取近200名,郭沫若在初考的取生中列为第27名;复试时,只取90名,年龄最小的郭沫若在复试中考了第11名。在严格的考场规矩和紧张的考试气氛中,他总是提前交卷,他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夸奖,他父亲也异常欢喜。考上小学之后,他父亲带着他走了好几处亲戚人家。

考试过后,郭沫若等人到蒙学堂的刘先生家里去。刘先生家在凌云山的背后,他们自然要上凌云山上游玩一回。

从迎春门出城走到府河边上,渡过河有一个小小的村子叫篦子街,街的东头就是登山的道口了。

临河的山道在岩壁的半腰平缓的倾斜而上。山石是赭红色的,清澈的泉水在路畔的细涧中流泻。临河的一面有蓊郁的丛林,只能听见水声,看不见河面。依岩的一面都是岩壁。岩壁上有汉墓,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壁,有一个常年不断的滴泉汇成一个小小的清池,池后向前倾斜的岩壁上面大书着一个“龙”字——这大概就是在苏东坡的诗中所说的“龙”吧?

郭沫若记得苏东坡有一首诗好像就是在凌云山上作的: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滃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看月时登楼。

苏东坡是在凌云山上读过书的人,就因为他那“载酒时作凌云游”的一句,岩壁上有一处刻着“东坡先生载酒时游处”九个字。

1906年初春,郭沫若离开家乡来到乐山县高等小学就读。这所学校设在嘉定城北。嘉定是一座山水瑰丽、历史悠久的古城。它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水汇流的地方。在嘉定的凌云山有著名的凌云寺,寺前大渡河水奔流不息。在急流处的峭壁上,有一座唐代海通和尚发起开凿的高达71米的巨大的弥勒佛像,面对三座峨眉山(大峨、二峨、三峨)而坐。另外,在凌云山和乌龙山上还有许多古迹,如苏东坡读过书的“东坡楼”、“洗墨池”等,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远看嘉定城就像一个楔子一样,夹在这绿水青山之间,城里有两座高塔,四周有红色的城墙和高耸的城楼,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郭沫若来到嘉定之后,就深深地被这里的景色陶醉了。在嘉定读书期间,郭沫若和同学们经常到这秀美的山水和名胜古迹中游玩。

乐山高等小学是由草堂寺改修成的。左边是自修室,右边是寝室,正面的大殿便改成了讲堂。但是后殿却依然存在,在后殿的右手有一座送子观音院,当中塑着三尊送子娘娘,下面还塑着许多站像。郭沫若住校不久,就常和同学们到这里游戏。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有一个裸体男孩的站像,头戴一顶瓜皮帽,把帽子揭下来,在它的头顶上发现一个小洞,小孩的肚腹是空的。把水从头顶上灌下去,水就可以从男孩的玉茎里一滴一滴地流出。这个发现使他们明白了,原来那些和尚就是利用这个秘密对那些前来祈求子女的人进行欺骗的。这一发现,使这些天真的少年十分气愤,于是他们愤怒地捣毁了那些偶像,为此他们曾多次地遭到施主们的斥责。由此,可以看出少年郭沫若的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第一学期的课程,贫弱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郭沫若入校不久,校长陈济民先生便辞了职。在学校里,最使学生们害怕的是监学易曙辉先生。他是一位副榜,从前教散馆的时候也就可怕得有名,他的绰号“老虎”就是那时得来的。易先生的“老虎”绰号在小学生中又变为“老鼠”了。他的眼睛近视,根据“鼠目寸光”的成语,学生们称他为“寸光先生”。然而事实上学生们怕他,比老鼠怕猫还厉害。他一叫唤起来,真有咆哮生风的虎威。

不过,易先生所教的乡土志课,确是一门比较有趣味的功课。他把嘉定城附近的名胜沿革很详细地讲给学生,同时还征引了历代文人的吟咏作为教材。不过,听易先生的功课是一件苦事。在一点钟之内,坐在凳上,他不许学生动一下,若是稍微动了一下,易先生就要大发雷霆了。学校开办后,“扑作教刑”的古制虽然废了,但是他依然打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位可怕的先生,不久又病了,一直到暑假都没有回校。

结果只剩下两位先生给学生们上课。

一位是帅平均先生。他是本县的廪生,是以本县的官费最初送出东洋的,是那时候日本人特别替中国人办的骗钱学校宏文师范毕业的学生。他担任的课程是算术、音乐、体操、读经讲经。

帅先生教算术真是可怜,除了照着课本教学生一些罗马数字以外,他演算起习题差不多连加法都要弄错。他学的柔软体操,教学生许多日本式的舞蹈的步法。他的音乐是自鸣得意的,他会按风琴,教学生一些歌曲。这就是帅先生关于新学方面的学问。帅先生已到中年,又没有什么科学上的知识,这不能怪他本人。

帅先生讲的读经讲经课程,还是比较有趣味的。第一学期,他整整教了一篇《王制》。《礼记》中的《王制》的内容罗列堆砌,很难理出个头绪来。但帅先生把它分成经、传、注、笺四项,认为经是仲尼的微言,传是孔门的大义,注笺是后儒的附说。这样把它分拆开来,就可以分出条理来了。

帅先生说,这不是他的发明,是得自他的“吾师廖井研”的传授。这“吾师廖井研”五个字,在一个小时内,他要说上一二十遍。因此,学生们给帅先生起的绰号就是“巫师吊颈”,再反过来便成了“吊颈巫师”。廖井研就是在四川省井研县的廖季平先生,他是清朝末年我国一位有名的经学家。廖先生的弟子是遍布四川的。

郭沫若对于帅先生的读经讲经课感到有兴趣,他认为虽然经学艰涩,但教材有趣,学来便不觉得辛苦。

再一位就是刘书林先生;也是一名廪生。刘先生非常温和,在小学校中,只有他一个人能和学生接近,学生没有给他起“绰号”。他担任的课程是历史、地理、作文。

第一学期,课程少,没有压力,郭沫若几乎成天在操场上玩耍,不到上灯不去自习室。

在第一学期中,郭沫若有一个极好的朋友叫吴尚之。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吴尚之比郭沫若学习用功,白天不肯在操场玩耍,也决不干毁坏偶像的事情。但在晚上上自习的时候,吴尚之、郭沫若常常要“奋飞”。“奋飞”是郭沫若和吴尚之的暗语,这暗语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在上晚自习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说一声“奋飞”,他们便先后溜出学堂门,在城内游散一两个小时再回来。按学堂的规定,没有假条是不能出学堂门的,但是郭沫若、吴尚之和门口的张稽查串通好了,他们俩答应给张稽查买些咸牛肉、豆腐干或者落花生回来下酒,所以张稽查不阻碍他们。“奋飞”出去做些什么呢,大多数情况是喝酒。

当然,郭沫若和吴尚之在一起温习功课的时候也很多。刘先生讲的历史课《十六国春秋》中胡人的名字,非常难记。他们两人藏在一间没有人的自习室里,拿着书本暗记胡人的名字。两个人分十行一次,十行一次的竞争,结果是只读一两遍,两个人都记住了。可见他们二人的记忆力是相当好的。

在第一学期里,郭沫若一边“玩耍”,一边学习,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郭沫若竟然考了第一名。这件事在整个学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个学校里读书的学生年龄悬殊,早已做了父亲的30岁上下的成年人居然超过了学生人数的一半。未满14岁的郭沫若自然被排在小字辈里。

如今,这个小字辈的学生竟然考了第一名,使年龄大的学生无法接受。他们认为,郭沫若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平时毫不用功,为什么会有那样好的成绩?年龄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损伤,让一个14岁的孩子考第一名,简直是对他们的一种污辱。一场风波由此而起。

当时学校里,正逢校长辞了职,临学易曙辉先生生了病,学校里只剩下很软弱的帅先生和很温和的刘先生。年龄大的学生推举出代表把帅先生包围起来,要求查卷子,并且把榜也撕了下来。查过卷子之后,并没有发现不公平的证据,按道理事情该结束了,可是这些学生硬是逼着帅先生重新改榜。那位帅先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以郭沫若在端午节请假回家为由,给郭沫若扣了几分,把他从第一名降到第三名,这些年龄大的学生才算罢休。

对于此事,郭沫若极为愤慨。端午节请假回家,这是经过学校许可的,而今却出尔反尔,他当然含冤抱屈。他十分憎恶这些老学生,也埋怨软弱的帅先生。

郭沫若决计在下学期报这个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郭沫若第二个学期到校后,决定先去找那个欺负自己最厉害的30多岁的姓徐的学生算账。说来也巧,那个30多岁的学生由于祖母去世,来校迟了几天,食堂就把他和郭沫若等几个小学生编在一个饭桌。这个徐学生饭量很大,吃菜又从不让别人,郭沫若等几个小同学十分讨厌他。一天中午,郭沫若和几个小同学约定,每人每次盛饭都要盛得很少,彼此轮流地把饭瓢把持着不使饭瓢落在他手里。就这样,他们几个把饭吃光了,徐学生只吃到一碗饭。饭后,这个老童生就跑到监学易曙辉那里去告状。

这样,监学就把郭沫若等7个小学生和徐童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审,窗外站满了看热闹的学生。

“你们为什么不把饭给他吃?”监学十分严厉地问郭沫若等7个小学生。

“哪个不把饭给他吃呢?饭盒是放在桌子当中的。”一个小同学气愤地回答。

“你们把饭瓢占着不让我抓着……”徐童生用讨人怜悯的声调说。

窗外一阵哄笑声。

“你们这些东西!笑什么!”监学向窗外的学生发起了虎威。看热闹的学生吓跑了,但转眼又聚集来一群。

“你们为什么不把饭瓢给他呢?”

“8个人用一个饭瓢,他拿不到,也可以用碗嘛,谁让他脑袋那么笨呢!”一个小同学说。

“你们这些小东西!你们才聪明啦,你们这些小东西联合起来作鬼!”监学气得吼了起来。

窗外又大笑起来。

这时一位小同学说:

“他平时非常抢嘴,我们又实在抢不赢他。今天他没有抢赢我们,便跑来告我们。”他的这番话把站在窗外的同学们都说笑了。

监学这时一脸杀气,忍着笑,恶狠狠地给了那个小同学一个耳光,那个小学生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时郭沫若实在忍不住了,便仰头质问监学:“易先生,你这未免太野蛮了!”

窗外的同学也气愤地喊叫起来:

“野蛮!野蛮!”

“野蛮校长!野蛮校长!哪有在这文明时代还打学生的!——太无人道了,蔑视我们学生的人格!”

窗外乱做一团,监学感到他的虎威全倒了,于是退回教员休息室扬言要辞职,下午课也没来上,一直闹到晚上。后来在教职员的挽留下,第二天又来上班。

郭沫若等学生因反抗监学受到处罚,郭沫若被记了一大过,其余6名小同学也都给记了过。郭沫若虽然受到学校的处罚,但从此却在全校同学中树立起威信,同学们都把他看成是学堂里敢于斗争的人。从此,他的叛逆性格就这样形成了。

年假期间,郭沫若在家里把家塾里的《皇清经解》找出来翻阅,这是他受了帅先生启发的。他很喜欢太中公的笔调,《史记》中的《项羽本记》、《伯夷列传》、《屈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列传》、《刺客列传》等等。这些古人的生活,也深深地唤起了郭沫若无上的同情,使他向往那些“富有生命”的人物。特别是屈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不仅领悟到“诗应该如何作,还有是人应该如何作”。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化,进一步培育了郭沫若不与世俗合污的叛逆的性格。

年假过后,又回到学堂里,郭沫若前学期的成绩是第二名。

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给郭沫若打击很大。

学校在第一学期中星期六是有半日休假的,城内的学生还可以回家留宿。但从第二学期起,这个制度便被废除了。学生们都要求恢复,尤其是城里的学生们。

学生们选出代表向办事人要求,郭沫若被选为班中的代表。

代表们向办事人要求,恢复周六半日休假制度,否则学生们便一齐罢课。

这样一来,风潮就渐渐扩大了。

对于这件事情,学生中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有些学生私下和办事人串通,办事人便定下了一个奸计。他们把全校学生召集在一个大讲堂上,“易老虎”走来又用他的严威向学生警告了一场。他说:“学堂在礼拜六是可以放假的,不过替你们的学业和健康设想,才把这制度废了。你们一定要求放假,以后也可以照办。但你们这同盟罢课真是大逆不道。”他又说:“我晓得这也并不是你们全体的意志,只是有一二败类在这里怂恿。这一二败类要希望你们指摘出来,不然就要全盘斥退,看你们回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兄!”

他威胁一阵又劝诱了一阵,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一个姓杜的先生提议,他说用无记名投票选举法,谁是这次风潮的罪魁,让学生们投票选举。

校方的分化瓦解产生了作用,学生们全盘失败了。选票的结果是,郭沫若以一百多票当选。当堂宣布,郭沫若受到了退学的处分。

郭沫若把行李和一切用品从学校搬了出来,在城内的一家客栈里凄凄凉凉地过了一夜。郭沫若难过地落了泪。他的难过和落泪,并不是后悔自己的行为,而是对办事人的阴险的一种失望和悲愤。

郭沫若被斥退以后,他父亲突然进城了,恰巧父子二人住一个客栈。父亲的脸色忧郁,用郭沫若头上的发辫来做鞭子在他身上鞭打了几下,骂了他一声:“你这不成材的东西!”便沉默着倒在床上睡着了。

原来,在学校斥退他的那天,杜先生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郭家,父亲看信后,自然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就立刻赶来了。在父亲看来,斥退对于学生,是最严重的刑罚,在当时就好像由秀才革成了白丁一样。

杜先生很快就来拜访郭沫若的父亲,杜先生说,学校当局斥退郭沫若,是为了将来他能成大器,经过这次挫折,只要他能悔悟,学校是可以收回成命的。

紧接着是王畏岩先生来访,他那时已经是郭沫若五哥的岳父了。他的话说得更客气一些,他认为郭沫若高明有余,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就这样,郭沫若的父亲第二天到学堂拜会了易先生、陈先生。为了使郭沫若受到一些挫折,父亲决定带他到各地的亲戚故旧那里去,就好像犯了罪的人要绑着在街上示众一样。

父亲把郭沫若领到流华溪,因为这儿有很多亲戚故旧,最集中的要算是文昌宫的公立小学校了。李肇芳先生在那儿当校长,沈先生也在那里。父亲把郭沫若领到小学校,在大庭广众下说了郭沫若被斥退的事,以使郭沫若受到羞辱,使他产生悔改之心。

但是,事情的结果和父亲的期待完全相反,郭沫若在这儿不但没有受辱,反而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所有学生都簇拥着郭沫若,向他表示敬慕,好像是欢迎一位凯旋的将军一样。

这里的人们只是知道郭沫若被斥退,但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明了。郭沫若便把闹风潮的原因和学校当局的做法介绍了。文昌宫公立小学的先生们都反对易先生等人的做法,他们联名写了一封信质问易先生,信中带有非难的口吻。末后还附带一段:年少的光阴绝不可任其虚掷,闻有收回成命之说究系何时?若尚迟迟无期,便准备把郭沫若收入文昌宫学校作为特别研究生,免得使郭长久失学。

李先生们的信在嘉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久,易先生们就回信了,叫郭沫若立刻返校。这时,父亲脸上的愁容也展开了。停学将近两周后,郭沫若跟父亲又回到学校。

学校原来挂的斥退牌取消了,另外换了一道“悔过自新准其复学”的牌示。这一切都是虚伪的——学校当局敷衍面子的虚伪。

自从遭了斥退以后,郭沫若反抗的性格曾一度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我纵横是破了脸的,管他妈的!”他居然酗酒,吸水烟,甚至和不良分子接近,去逛胭脂巷。尽管这样,郭沫若的考试成绩还是优秀的。

1907年5月,郭沫若结束了这“畸形的小学生活”,他感慨万分地说:“毕业了,毕业了,好容易才盼到了毕业哟!虽然只有三学期,但就好像受了30年的监禁。”当同学们在毕业宴席上觥筹交错的时候,郭沫若双手套着刚从脚上脱下来的两只鞋子,用尽全力猛击玻璃窗,以发泄一年多来胸中郁积的怒气。这能怪他吗?旧教育制度接二连三地往他身上泼污水,摧残少年的天性,具有叛逆性格的郭沫若当然不会认输,他要发泄,他要抗争,他要昂首挺胸向前走!

在高小时代,郭沫若已经读了《西厢记》、《花月痕》、《西湖佳话》之类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加上是青春期,因而便颇以风流自命,大做其诗”。1906年初夏,他作了一首五言诗《苏溪弄筏口占》,记叙了他到苏溪弄筏嬉游的情景,诗云:

临溪方小筏,游戏学提孩。

剪浪极回诉,披襟姿荡推。

风生荇菜末,水激鹁鸿媒。

此地存苏迹,可曾载酒来。

另有一首七律诗《晨发嘉州返乡舟中赋此》,作于1907年秋在高小毕业乘舟回乡途中,诗云:

睡起忽闻欸乃声,惟看两岸芦花行。

岭头日出红绡裹,江面烟浮白练横。

远树毵毵疑路断,家山隐隐向舟迎。

可怜还是故乡水,呜咽诉予久别情。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少年郭沫若生机勃勃的气概,浓郁的激情和扎实的文学功底。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谁与争锋:审视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奥秘

    本书的内容包括透过风险抓住创富的机遇、用创新激发创富的活力、用“苦心+实干”夯实成功创富的基石、用科学的管理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羽翼、凭智谋财,拓宽创富大道、借势经营,迅速壮大自身的创富实力、以多元化培植多个财富生长点、把资本运营作为财富增长的杠杆、跨国经营,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构筑创造财富的天梯、追求独到的领导风格与个人魅力、用企业文化凝聚创富合力三、当代中国富豪中的巾帼英雄、当代中国富豪的创富领地、知本创业:知识分子的财富之路、当代中国富豪愈来愈年轻等详细内容。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 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热门推荐
  • 纯阳玄仙

    纯阳玄仙

    机缘巧合之下,古族大修士被同门所害,以死亡为代价莫名打开了传承了数万年的古印禁制。得到了古印之后,他成为仙族一个小宗派的弟子。借助古印的力量,他迅速的成为仙族、古族的顶尖强者,然而到此时他才发现,古印并非所表现出来的这般简单……神秘的虚空尽头、无数破败的古战场,巨大的手骨坐落在荒凉之地!在那没有止境的世界中,到底掩埋了什么?答案尽在豆花鱼作品《纯阳玄仙》!
  • 幸福继续

    幸福继续

    记忆在更新,岁月起伏。当我拾起昨天的残留,却亦物事人非。我在时间的缝隙里穿梭,指示针对着的不是我。听一首歌,想一段事。永远怀念,那用泪水浸泡过的别离,挥挥手,然后陌路。若,幸福可以下载,请继续……天,灰蒙蒙,是雾,还是雨?长长的队伍,静静的送别。一段路,一段情。七十二位高三的同学,胸配白花,走在队伍的最前头。是离别,还是别离……
  • 凤天澄运

    凤天澄运

    我还以为我终于熬出头了,没想到风云突变,我锒铛入狱,死后重生,再遇见你,你只是我手里最喜欢的灵狐。我们能不能续上一世没完的情缘能不能结束我和他的孽缘你所爱是否是我——————————————————“阿澄,你爱的是她不是我,你走吧。”……“为夫给你做的好不好吃?”……“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归途究竟在何处?
  • 奇效冬病夏治

    奇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冬病夏治以中药穴位敷贴为主要手段,配合针刺、艾灸、拔罐、热熨、洗浴、刮痧、穴位注射、埋线和中药内服等各种方法,灵活多样,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创无痛、经济实用、简单易学、便于推广等特点。编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冬病夏治的机制、特点、主要操作手段、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以病为纲,因病选方,整理出36种疾病的冬病夏治方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
  • 蝴蝶风吟

    蝴蝶风吟

    一代宝玉,一代互玉家族。守护、传承,欺诈、争夺。是欲望还是谎言?
  • 傲天启示录

    傲天启示录

    踏步青云上,纵观万里疆。手执方天戬,笑杀天下人。刘珞本是这片天地中的芸芸众生之一,平凡是他的宿命,天有不测风云,宿命也会改变。修仙路途坎坷,看我一人横击九天。
  • 苍龙七变

    苍龙七变

    天地不仁、已万物为刍狗!仙路飘渺亦幻亦影、烟雨尘事黄梁一梦!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无始至尊

    无始至尊

    家族里的武修天才,少年得志义气风发,欲闯荡天下却不知是坎坷还是坦途……潇潇少年郎,兮兮志气淌,欲闯天涯路,前途两茫茫。
  • 九天重

    九天重

    贯虹七年,使君界掘地而起,位居三界两虚之首,力图保卫三界内外秩序,成无尽虚空宇宙平衡运转的万物之主。“别扭就别扭吧,不能白少年一阵子。”“美丽高傲,倔强,他有的你几乎也全都有,只可惜你的心还不是那么的残酷,你也没他那身好本事。”“如果动了心懂了情,你便不在是无牵无挂冷血无情的神魔。”“我到底算他的什么,充气娃娃么。”主线四对cp,双虐双甜。腹黑傲娇,渣攻诱受,忠犬女王,温柔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