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5200000012

第12章 颐和园长廊(1)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正月崇让宅》诗云:“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廊”这种建筑形式,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随着造园“装景”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相当讲究的“装景”点缀性的精美建筑。

尽管在全国各地许多园林里,都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廊”,特别是“长廊”,但最长、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属颐和园的长廊。

正因为它长,人们才将这座长廊俗称为“千步廊”。它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在乐寿堂西,门前的一株白玉兰是百年老树,在月光下,皎洁的花朵晶莹似玉。因此,人们取其意,给它取名为“邀月门”。“邀月”,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长廊西部的止点,为何名曰“石丈亭”呢?这是因为此处有玲珑湖石,高丈余,人们以石奇高大为石丈,与“亭”相联系,遂将该亭命名为“石丈亭”了。“石丈亭”为“清漪园”时旧名。

颐和园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0年),专为其母孝圣皇太后沿廊漫步、观景和观雨赏雪之用。

明代著名的造园大家计成和清朝的李斗,都对廊在园林艺术中的作用有独到的见解。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里说:造园“装景”,其“廊宜曲宜长则胜”。清朝的李斗在《工程营造录》里云造园“装景”,其廊“随势曲折谓之游廊,愈折愈曲谓之曲廊,不曲者修廊,相对者对廊,通往来者走廊,容徘徊者步廊,人竹者竹廊,近水者水廊”,等等。

尽管造园“装景”有各种各样点缀性的长廊,但其特征基本上如明代的计成和清朝的李斗以上所说。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最基本的特征是“整齐划一”,讲究“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然而缺乏错综变化,形成无趣味的“正统”格局。但是,颐和园的长廊却冲破了古建筑传统性的“正统”格局,凶地适宜。其所以会出现变化的新格局,主要是因为符合了“造同”盖冶美学、土木、植物等各种学科于一炉而集其大成,使“造园”才会出现兼有人为胜于自然之奇,浓丽而富于错综变幻之美。

颐和园长廊,就是属于因地适宜变化新格局的一座精美的建筑。它依山面湖,依山势而曲。游人行其间,可凭栏远眺,移步换景,欣赏湖光山色。例如,观览雨中景色时,天连水,水连天,特别是暴风骤雨,使得平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波涛汹涌;观赏雪景时,漫天皆白,如镜湖面上雪花如柳絮飞扬。在养云轩钟院门额卜镌刻的“川泳云起”,以及两侧镌刻的“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恰到好处地高度概括了这里烟波浩渺、雨雾迷离的自然美丽的景致。长廊蜿蜒于万寿山南麓,昆明湖边。它将如画的景区、景点,巧妙而自然地串联成一线,为颐和园旖旎的风光镶上了画框,把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美丽的景色,给衬托得更加层次分明。

若说起精美的长廊本身来,其特征亦非常突出:重彩鬃漆,彩绘精致。它能使游人兴致勃勃的观赏到各具内容、无一雷同的大小1400多幅苏式彩画。这些彩画,除西湖风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外,还有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张飞夜战马超”、“大闹天宫”、“翎羽花卉”,等等。

造园“装景”的艺术大师们,将精美的长廊同万寿山与昆明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点缀和丰富颐和园山水画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长廊依山面湖,因山势而曲。尽管它不像万寿山那样,具有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然而它却巧妙而富有变化地保持古建筑讲究“左右对称”的传统。具体表现在从万寿山前山山脚下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的这条中轴线来分,长廊的东西两侧各有两座亭子和一座临水亭,相当讲究左右对称,却并不给人呆板、平稳的感觉。这几座亭子,即留佳亭、寄澜亭、清遥亭和秋水亭。长廊东侧的临水亭,名为“对鸥舫”;西侧的临水亭,叫做“鱼藻轩”。特别是留佳亭等4个象征着春、夏、秋、冬的八角亭,不仅建筑物本身东西两侧各相对称,而且其匾额也很讲究对称。

慈禧太后与长廊由来的传说

有一天早晨,慈禧在大太监李莲英的陪同下,在“石舫”吃完了早点,回来的路上,天气突变,一场瓢泼大雨下了起来,慈禧来不及躲避,被大雨淋得像个落汤鸡似的,虽然是在“大暑”节气,土润溽暑,天气特别闷热,可是这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将慈禧太后一下子浇得直打哆嗦……气得慈禧太后嘴里直嘟囔着:老天爷怎么不睁眼,老天爷怎么与我这样过不去?……李莲英心里非常替慈禧太后着急,心里直祷告千万千万可别让老佛爷淋出病来呀!千万千万可别出什么岔子呀!急得李莲英什么都不顾了,说:“老佛爷,您没处躲,就躲在俺怀里暖和暖和吧!看您被淋得那个样子,俺心疼……”

事情虽然说是过去了,但是李莲英几天来脑子就没有停过,老是想这个事儿!他越琢磨就越觉得今后可怎么办呀?今后,每年不可能不下大雨呀!再遇上了怎么办呀?……

几天来,李莲英老是琢磨这个事儿,晚上也翻来覆睡不着,一天夜里,他好不容易睡着了,刚睡着,就开始做梦:抬头往天空中一望,一朵莲花白云上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蝇甩子,跟他说:“李莲英,你可仔细看看我是谁呀?”他仔细一瞧,说:“您是菩萨!”

菩萨紧接着说:“那好,我前来问你,最近这些天来,你吃不好睡不着,心里有事,能不能告诉我,我知道了,可帮你出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你解决今后的问题。”

“那太好了!我谢谢您!”李莲英回答说。

然后,李莲英就将慈禧那天被狂风暴雨淋得像个落汤鸡的情形,一五一十地都说了。菩萨听了,说:“好办,办法就是在万寿山前山的山脚下,在排云殿、排云门之南,可依山面湖修建一条曲曲折折的长廊;长廊东侧建两个亭子,象征着春夏;长廊西侧建两个亭子,象征着秋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论是刮风下雨、下冰雹、下雪,都不怕了,你可陪同慈禧太后在长廊里,欣赏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湖光山色美丽风景!”李莲英一听菩萨出的这个办法,太好太好了!他心里非常高兴,一激动,梦也就醒了!

李莲英梦醒了,心里非常欢喜,他心想:“这梦,梦得太好了!”梦虽然是醒了,可是心里不平静,又激动,又睡不着了,心里想能不能告诉慈禧太后呢?心里琢磨这个事儿,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事儿,还是先暂时不跟慈禧太后说为好!为什么呢?事情虽然是已经过去了,但毕竟是没有多少日子,本来慈禧没在意也就忘掉了!如果我趁热再提这个事儿,恐怕慈禧一旦遇上心不顺,反而会引起她不痛快……

可是李莲英又想,还是得告诉慈禧为好!什么时候告诉,可冷处理,可再等些日子,遇上看慈禧龙颜大悦,再恰到好处地告诉她……

这一天终于出现了。

秋天到了,慈禧太后对李莲英说:“莲英,你明天陪同老佛爷我到园中园去进行九月登高饮菊花酒,咱们欢欢喜喜过重阳节……”

李莲英一听慈禧说这话,心中暗想:“机会到了,这回无论如何也得将梦的事告诉给老佛爷了!……”

说来也凑巧,李莲英陪同慈禧到园中园登高饮菊花酒的时候,慈禧跟他说,自己昨天夜里做了个好梦,如何如何……在这种非常欢乐的气氛下,李莲英就将梦的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听了,龙颜大悦,非常欢喜地说:“太好了,神仙菩萨都出来保佑我……这样吧!传我谕旨,从今年开始,就修建长廊……”

这就是颐和园里长廊由来的传说。

长廊彩画

“八仙过海”,是中国家喻户晓、相当有趣的一个神话故事。

汉钟离 即钟离权。钟离为复姓。关于他的传说,最早见于五代、北宋。例如,在20卷的《宣和书谱》第19卷里载:“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其云权,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以“权”字属下,故称“汉钟离”(清代胡鸣玉《订讹杂录》)。汉钟离法宝是一把大扇子。

其实,汉钟离,即汉代钟离子,京兆成阳(今属陕西)人。钟离权,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王阳子,又号云房先生。其父钟离章是东汉大将,因率军征伐北胡有功,故封燕台侯;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

神话传说,汉钟离的诞生就非常不一般:说一个大白天,有一个巨人,迎着他的母亲,大踏步前来,到他母亲跟前,一下子就不见了。由此,他母亲就怀了孕。孩子一生下来,就像3岁小儿一般,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日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更为奇怪的是此儿自从生下来,昼夜一声都不哭,到了第七天头晌,就会说话了。

传说汉钟离长大成人后,有一天,他遇上一老人,此人披白鹿裘,扶着藜杖问道:“来者是汉大将军钟离权吧?你何不寄宿山僧之所?”汉钟离大吃一惊,心想:“乃遇异人也!”传说,这位问话的老人是东华先生,叫王玄甫,是位上仙。他曾传授给汉钟离长生的真诀、金丹火符及青龙剑法。后来,汉钟离又遇见华阳真人。华阳真人传授给他太乙刀圭、火符内丹、洞晓玄玄之道。最后,汉钟离在崆峒紫金皓峰得玉厘秘诀,成了仙。不仅如此,他还被玉帝封为“太极左宫真人”。

还有神话传说,说汉钟离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刀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升天,度吕纯阳而去(《东游记》)。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汉钟离(或曰“钟离权”)其人呢?唐代确有个钟离权。《全唐诗》里,就收录了他的3首绝句并有小传云:

成阳(令属陕西)人。遏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

张果老 传说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等。张果老手持的渔鼓是他的法宝,他的神话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传说女皇武则天曾遣使亲召见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佯死不去。传说张果老到唐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已经有数百年了。他久隐峰山,往来汾晋间,后人又在五大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曾经见到过他。

这里,列举一个神话故事:说张果老曾被唐太宗闻其名,命人召之,张果老谢绝了。后来女皇武则天也下令召见张果老,但他出山半道上佯死而不去。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召他,并派使臣到深山去请他。去的使臣裴晤一见张果老齿落白发,而且还是个很不起眼的糟老头儿,打心眼里就有点儿看不起他,态度立刻傲慢起来。然而,张果老却看得明明白白,他不动声色,在朝廷派来的使臣裴晤面前,来了个气绝身死,吓得裴晤赶紧焚香诵念真龙天子求道之意。这招还真灵,没有多大工夫,张果老就渐渐清醒了。使者裴晤再也不敢相逼了,飞快回到宫中,将实情奏禀玄宗皇上。玄宗得知,深感惊奇,并认为使者裴晤办事不得力,遂另派中舍人徐峤带玺前往深山迎张果老进京。

张果老进宫,玄宗皇帝一见面,就感到非常疑惑,问道:“朕有点不明白了,先生既然是一位得道者,为何先生的齿发衰朽得如此这般?”张果老答道:“我张果老正是因齿落发稀时才得的道,所以只好这副模样。既然皇帝陛下问着了,我莫如将齿发尽去掉了,不是更好么!”说罢,张果老头上立刻就净光的了。嘴里残缺不全的牙齿也立刻掉了,并且满口露出了红色。玄宗一见大惊,言语道:“先生,你为何又变得如此模样?”玄宗皇帝的话刚落,张果老又变了,变成“青鬓皓齿”,比壮年还年轻。

韩湘子 传说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族侄。其性格狂放,曾在初冬时,于数日内令牡丹花开数色,每朵又有诗一联,当韩愈得知,大为惊异(《酉阳杂记》)。《青琐高仪》里又说韩湘子以法术点化韩愈。韩愈谪宫潮阳,途中遇雪。韩湘子冒雪而来,并语以花上之诗,两人乃宿于兰关驿舍。辞行时,又告韩愈的未来之事。后皆应验。

其实,韩愈侄湘十二郎(老诚)之子,曾官大理丞。韩愈贬潮阳,至兰关时曾赠此诗,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之句。故传说中韩湘子得道成为八仙之一的事,亦可以说是由此附会而来。韩湘子的法宝是花篮。

关于韩湘子的神话故事,还有不少。这里,只将与“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这一诗句密切相关的神话,简要地介绍一下。韩愈上表谏阻佞佛的唐宪宗迎“佛骨”进京时,宪宗皇帝李纯大怒,将他贬到荒远潮州去做刺史,途中有一人冒雪而来,此人正是韩湘子。他对韩愈道:“你还记得当年花上的句子吗?说的就是今日事也。”韩愈一打听这里的地名,正叫“兰关”,于是嗟叹再三,方信湘之不诬也。韩愈对韩湘子说:“我为你琢磨了一首比较完整的诗,今天你来正好!”说完,立刻就赋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兰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铁拐李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本姓李,名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那么,他既然姓李名玄,为什么被称为“铁拐李”呢?因为古时人们代代相传:他蓬首垢面袒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拐杖,故称“铁拐李”。传说他神游时因其肉身误被徒弟火化,游魂依旧,乃附一死者的尸身而起。有关铁拐李,还有种种神奇传说。他的宝物是葫芦。“八仙”中的铁拐李,从前在民间的影响比较大,但他仍然是作为一个群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中的一个形象而出现的。传说,他身背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因此,过去民间特别是药医行,把铁拐李看作狗皮膏药的发明者,或曰“祖师爷”。从前凡是卖狗皮膏药的药铺供奉的药仙就是铁拐李。

吕洞宾 名岩,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会昌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此丹诀时年64岁,曾隐居终南山某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写他的故事也很多。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萜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曹国舅在“八仙”中,他的神话故事最少,其传出时间最晚。相传他姓曹名友,宋代人,因为他本为国舅,故被尊为曹国舅。因其弟仗势作恶,他恐受牵累,遂散财济贫,入山修道。后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东游记》)。这是一说。还有一说,就是说他于宋哲宗绍圣四年蝉蜕于徐州玉虚观。曹国舅当系宋外戚曹佾的附会。曹国舅的法宝是檀板。

然而,清代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三十四里,还有这样的说法:曹国舅,相传为曹太后之弟。按《宋史》慈圣光献太后(即曹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卒,未尝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别无国戚而学仙者,则亦传闻之妄也。

蓝采和 传说,他经常穿破衫,一双道靴,手拿笙箫,行乞闹市,酒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他的一首诗里写遵“人笑兰衫似采和。”元杂剧还将他写成一个伶人,说他的真姓名是许坚。蓝采和被人画作少年形象,手持笙箫。

然而,神话中的蓝采和,其原型,说起来还是个有才气的流浪汉,有关他的情况,在《续仙传》、《南唐书》、《确潜类书》等书里,均有记载。下面是南唐沈汾《续仙传》里的描写:

同类推荐
  • 甘家洼风景

    甘家洼风景

    在这部由二十个短篇构成的长篇小说《甘家洼风景》里,作者王保忠塑造了城镇化、现代化浪潮中一个正在逝去的村庄典型——甘家洼,呈现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处境,留守农民和外出务工者复杂的精神遭遇,试图为他们不甘泯灭的“野心”存史立传。
  •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愿得一心人:绝色红颜的诗情与哀愁

    该书是一本赏析中国古典诗词和解读中国古代优秀女诗人的文艺随笔。以一首诗、一段词为引,用细腻动人的笔触,赏诗吟词,敷演一段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带我们邂逅那些绝世红颜纯洁的灵魂,领略她们灵性飞动的诗情与令人一唱三叹的爱情。全书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对人物的解读,对诗词的赏析都有独到见解,值得收藏。
  •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作品为作者游历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冰岛、马其顿、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记,但它不仅仅是游记,还有作者以文字呈现的从自然风光和与各国普通百姓交谈中获得人生的感叹和感悟,给国人打开了一扇难得的观看异域风光的窗,让人开阔视野,在书中看无限风光。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时一种思想不断自我茁壮的方式。相信读者能通过作者优美的文字获益良多。
  • 文艺青年语录(二)

    文艺青年语录(二)

    你还在边看小说,边摘抄好词好句么?你还在查阅无数的散文小说,只为找出似曾相识的一句话么?你还在积累了一本又一本的美文美句么?耗费了这么多时间值得么?本书收集了一大批孩子们最喜欢的文艺美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经典,每一句都代表一个风景,每一句都有一个故事,在节省时间与积累的同时,让你的想象火力全开!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热门推荐
  • 原素周期

    原素周期

    她酒醉问他:“你是不是喜欢我?”他用一个吻回答了她。从此她便陷入了怪圈。这个怪圈里他进她退,他退她进。他不曾表白,心里却满满当当的爱意。她退退缩缩,却终觉逃不出他的魔爪。很久之后,她还在执着的问:“你爱不爱我?”她不知,多年前的一天,她穿着可爱睡衣出现在宿舍楼下时,他已经爱上她。一见钟情一眼万年
  • 绝世鬼修

    绝世鬼修

    六道皆可修真,唯我鬼修独尊!冥界是死者的国度,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荒野与黑暗浑浊的冥河,但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里没有草木,没有动物,有的只是躺在荒野之中,数之不尽的遗骸白骨,以及被冥河吞噬,不断挣扎,哭喊的死者亡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死气森森的冥界开始的。
  • 禅林宝训合注

    禅林宝训合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创业管理的范式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与融合视角

    创业管理的范式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与融合视角

    本书探讨了创业管理、创业导向与创业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的差异及根源,总结和归纳了创业管理的发展阶段和过程,提出了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存在的融合趋势及融合的基本形式,并揭示了融合的组织基础。
  • 城市妖书

    城市妖书

    她,一个都市白领。他,一只三尾狐妖。明明八杆子打不着,却偏是不折不扣的发小。一颦一笑,当时只道是寻常。迷雾重重,散尽方知她和他。谁负了谁?谁骗了谁?谁爱了谁?谁恨了谁?要来的终要来,要去的终要去。一切,只为———赤水迢迢,往生燕林。善意提醒:这是清水故事。没有廉价血浆,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投胎转世,没有浴火重生,没有一女N男,没有一男N女。幽默嘛不是太幽默,甚至带点灰暗。灰暗嘛也不是太灰暗,女主有狐妖傍身,再衰能衰到哪里去。总之,喜欢女尊文的请左转,喜欢11文的请右转,留足空间供我大呼———此处乃灰姑娘发梦试验田。
  • 戴戒指的情书

    戴戒指的情书

    原本生活幸福,家境富裕的林密儿高中毕业回家途中遭遇车祸,醒来之后得知家中遭遇巨变。父亲失踪,昔日家中世交江文景为夺得公司,逼迫林母出让股权。不久,林母病逝。8年之后,一心复仇的林密凭借好友夏侯静岚的力量与江文景展开了一场艰难的较量,然而林密对江文景之子江溢还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同时宋晴阳的出现,夏侯静岚的羁绊,都使她时时处于艰难的选择当中,爱不得,恨不得……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 数据封神之我为赵公明

    数据封神之我为赵公明

    一个金仙多如狗,法宝多如草的时代,并非洪荒,而是封神。既然我是赵公明,那文财神的位置就留给别人吧。既然封神之事本是弥封无影,死后见明。那且看我如何能使弥封反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
  • 呆萌萝莉的美男们

    呆萌萝莉的美男们

    呆萌的萝莉苏梓晨,总是呆呆的。可是这呆呆的性格居然会有很多美男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