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7200000006

第6章 王制

“原文”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之德,是王者之政也。

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今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驰,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

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坠。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

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

用强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也,则伤人之民必甚矣。伤人之民甚,则人之民恶我必甚矣。人之民恶我甚,则日欲与我斗。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则伤吾民必甚矣。伤吾民甚,则吾民之恶我必甚矣。吾民之恶我甚,则日不欲为我斗。人之民日欲与我斗,吾民日不欲为我斗,是强者之所以反弱也。地来而民去,累多而功少,虽守者益,所以守者损,是以大者之所以反削也。诸侯莫不怀交接怨而不忘其敌,伺强大之间,承强大之敝,此强大之殆时也。

知强大者不务强也,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强道者也。

彼霸者不然,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靠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之矣。所以亲之者,以不并也;并之见,则诸侯疏矣。所以说之者,以友敌也;臣之见,则诸侯离矣。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知此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矣。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

王者之论,无德不责,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愿禁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谓之师,是王者之法也。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斵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序官:宰爵知宾官祭祀飨食牺牲之牢数。司徒知百宗城郭立器之数。司马知师旅甲兵乘白之数。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蛲,序五种,省农功,谨蓄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于鳖百素,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闲树艺,劝教化,趋孝弟,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相嗣阳,占梗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修采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折愿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度其功劳,论其庆赏,以时顺修,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全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之事也。故政事乱,则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

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万乘之国者,威强之所以立也,名声之所以美也,敌人之所以屈也,国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与在此亡乎人。王霸、安存、危殆、灭亡,制与在我亡乎人。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下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岂渠得免夫累乎!天下胁于暴国,而党为吾所不欲于是者,日与桀同事同行,无害为尧;是非功名之所就也,非存亡安危之所随也。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随,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诚以其国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国为危殆灭亡之所,亦危殆灭亡。

殷之日,案以中立无有所偏而为纵横之事,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之劲矣;案然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为是之日,而名声剸天下之美矣。权者重之,兵者劲之,名声者美之。夫尧、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权谋倾覆之人退,则贤良知圣之士案自进矣。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栖迟薛越也,是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三者体此而天下服,暴国之君案自不能用其兵矣。何则?彼无与至也。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彼人之情性也虽桀、跖,岂有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彼以夺矣。故古之人,有以一国取天下者,非往行之也;修政其所,天下莫不愿,如是而可以诛暴禁悍矣。故周公南征而北国怨。曰:何独不来也!东征而西国怨。曰:何独后我也!孰能有与是斗者与!安以其国为是者王。

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安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赏庆以先之,严刑罚以防之,择士之知事者使相率贯也,是以厌然畜积修饰而物用之足也。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货财粟米者,彼将日日栖迟薛越之中野,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将日日挫顿竭之于仇敌,我今将来致之、并阅之、砥砺之于朝廷。如是,则彼日积敝,我日积完;彼日积贫,我日积富;彼日积劳,我日积佚。君臣上下之间者,彼将厉厉焉日日相离疾也,我今将顿顿焉日日相亲爱也,以是待其敝。安以其国为是者霸。

立身则从佣俗,事行则从佣故,进退贵贱则举佣士。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则庸宽惠,如是者则安存。立身则轻楛事行则蠲疑,进退贵贱则举佞兑,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则好取侵夺,如是者危殆。立身则憍暴,事行则倾覆,进退贵贱则举幽险诈故,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则好用其死力矣而慢其功劳,好用其籍敛矣而忘其本务,如是者灭亡。此五等者,不可不善择也。王、霸、安存、危殆、灭亡之具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善择之者王,不善择之者亡。夫王者之与亡者、制人之与人制之也,是其为相县也亦远矣。

“译文”

请问,怎样治理国家?答道:有才德的人要破格任用,无德无才的人要立刻罢免,首恶分子不用对他进行教悔就应处死,普通老百姓不等到对他用刑赏时就应该进行教化。等级名分未定之前就已以“父昭子穆”来分别上下次序。即使是王公大人的子孙,如果不符合于礼义规范,就只能归人普通人一类看待。即使是普通人的子孙,只要他们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品行端正,能合于礼义,也就应该把他们归于卿相士大夫……类。所以,对持有违反礼义的言论、邪说的人,对做事邪恶、具有奸诈虚伪的才能的人,以及逃亡流窜、不守本分的人,应给他们安排一定的职业,并给予一定的教育,需要给与时间等待他们改过,做了好事,就用奖赏来勉励他们,做了坏事,就用刑罚来惩罚他们,这样之后,如果安于职守就留用,不安于职守就罢免他们。对患有聋、哑、瘸、断手和发育不全的侏儒等五种疾病的人,官方应收留他们,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他们一定的工作,由官方施予他们衣食,要照顾到所有的人,不要有遗漏。对于那些才能和行事违反时势的人应坚决处死,决不赦免。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这就是王者的治国措施。

处理政事的关键在于:用礼节对待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用刑罚对待那些道德卑下的人。对善与不善两者区分清楚,那么贤人和不肖的人便不会混淆,是与非便不会混乱不清。贤人与不肖的人没有混杂,那么英雄豪杰就会来到这里;是与非分明,国家将得到很好的治理。如果这样,名声就会一天天显赫,天下的人都会景仰羡慕,号令必行,有禁必止。那么王者的政事就很完备了。凡处理政事:态度威猛严肃而残酷,又不善于宽容待人,那么臣下就会畏惧而不敢和你亲近,会将实情隐瞒而不敢知无不言;如果这样,那么大事就会近于废弛,小事就会近于废弃。如果接受意见态度随和,待人宽容而没有一定的分寸,那么奸邪的言论都会一并而来,各种试探性的说法也将蜂拥并至;如果这样,所要听断的事情就会太多,要处理的事情就会很繁杂,这同样会伤害政事。

所以,有了法令而不加以讨论,那么法令中没有明确规定到的地方,就一定会出差错。彼此的职权范围互不沟通,那么职权达不到的地方,就会出现漏洞。所以,有了法令又能公开讨论,职权范围相互沟通,人们不隐瞒好的计谋,不遗漏善见,于是许多事情就会没有差错,除非君子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以,公平是处理政事的标准,宽严适当是处理政事的准绳。有法令规定的事情,要依法去办理;没有法令规定的事情,要按照法令以类相推去处理,这是处理政事最好的办法。偏私而没有原则,处理政事就会不公正。所以,有好的法令而政治混乱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有了君子而政治混乱的,这种情况从古到今,还不曾听说过。占书上说:“国家的安定出于君子,国家的混乱出于小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名分相等,就会不分上下而无法统属。权势地位相同,就不可能统一,大家地位都一样就谁也不能役使谁了。有了天地,就有了高低的差别。圣明的君王一开始当政,就有一套治国的等级制度。两人同样尊贵就谁也不能侍奉谁,两人同样卑贱,也不能互相役使,这是自然的法则。权势与地位相同,喜好与厌恶相同。于是物资就不能满足需求,必然会出现互相争夺,争夺就必然会出现混乱,混乱就必然会陷入穷困。先王厌恶这种动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分别等级,使人们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这样就完全可以使各方面互相制约,这就是养育天下的根本原则。《尚书》上说:“要做到齐就必须是不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马惊车了,君子就不能安稳地坐在车内;百姓反抗统治,君子就不能安稳地坐在王位上。如果马惊车,就没有比使它安静更好的呢;百姓要反抗统治,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呢。选拔贤良的人,提拔忠实而又严肃认真的人,提倡孝顺父母敬重兄长,收养孤寡,救助贫穷,如果这样,老百姓就能安于政事。老百姓安于政事,然后君主的王位才坐得安稳。古书上说:“君如船,百姓如水;水能使船安稳地行驶,也可以使船沉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作为君主要想王位坐得安稳,没有比改善政治,爱护人民更好的;要想国家强盛而有声望,没有比尊崇礼义、敬重有才能的士人更好的;要想建立功名,没有比推祟品德高尚、任用有才能的人更好的;这些是君主治国的重要原则。这三条原则做得恰当,其余的就没有不恰当的了。这三条原则如果不恰当,那么其余的即使做得很恰当,仍然没有什么用处。孔子说:“大的原则做得对,小的原则也做得对,这是上等的君主;大的原则做得对,小的原则有对有不对,这是中等的君主;大的原则做的不对,我也不用看其余的了。”

卫国君主成侯、嗣公是搜括民财、精于算计的国君,而得不到民心;郑国的子产能获得民心,但不善于处理政事;管仲是一个善于处理政事的人,但不懂得实行礼义。所以,能实行礼义的君主,才能一统天下,善于处理政事的人能使国家强盛,能获得民心的君主可使国家安定,搜括民财的君主,国家必亡。所以,统一天下的王者使人民富足,富国强兵的霸主使有军功的人富足,刚够保存下来的国家使官吏富足,亡国之君只富了私囊,充实了国库。私囊富了,国库满了,而百姓贫穷,这就叫做上面的财富多的要溢出来了,在下的百姓却漏得一贫如洗。这样,对内不能守住自己的王位,对外不能进行战斗,那么垮台灭亡也就立刻要来到了。所以,自己聚敛财物而招致灭亡,敌人获得这些财物就更加强大。敛财聚物,这是招来寇盗、养肥敌人、灭亡国家、危及自身的绝路。所以明智的君主是不会走这条道路的。

王者争取人心,霸者争取的是交好邻国,好战的强国夺取他国的土地。争取人心的王者使诸侯臣服。争取友邻国家的霸者与诸侯为友。夺取别国土地的则与诸侯为敌。能使诸侯臣服的人就可以称王,与诸侯为友的就可以称霸,与诸侯为敌的国家必然危险。

对好逞强的君主,别国的人固守城池必定严密,别国的士卒必定努力作战,而我方要靠强力战胜别国,那么杀伤别国的百姓必然很多。杀伤别国的百姓很多,那么人家的百姓必然会很痛恨我方,人家的百姓十分痛恨我方,就每天想与我们战斗。人家固守城池,人家的士卒迎击出战,而我方要靠强力去战胜他们,那么他们杀伤我方的百姓也一定很多。杀伤我方百姓很多,那么我方百姓痛恨我必定很厉害,因而每天都不想为本国去作战。别国的百姓每天都想与我方作战,而我国百姓每天都不想为我方去战斗,这就是强国所以变弱的原因了。国土虽多了,但民众却离开了,劳累虽多,但功绩很少,虽然所守的国土增多了,但守土的人民减少了,这是强国反而被削弱的原因。于是各诸侯国无不互相订交,联合那些怨恨黩武的国家,不忘自己的仇敌,窥伺着强国的可乘之机,趁着强国陷入苦境之时去进攻它;这就是强国危殆的时候到了。

懂得强国之道的君主不专用强力胜人,大抵都以王天下当做自己的使命,使自己的实力更强大,巩固自已的政治地位。当国力强大以后,其他诸侯国便不能使它变弱了,当政治巩固以后,其他诸侯国便不能削弱它了。当天下没有称王称霸的君主,那么强国就将常胜不败了,这就是懂得强国之道。

那些霸主不是这样,而是开垦田野荒地,充实粮仓,加强军备,以便使用,并谨慎地招募和选择武艺高强的人,然后用厚重的奖赏引导他们,用严刑重罚纠正他们;保存将要灭亡的国家,使已灭亡的国家的后代能继续祭祀自己的祖先,保卫弱小的国家,制止那些凶猛的国家的进攻,表现出自己没有兼并他国的野心,那么各国诸侯就会亲近他了。实行与其他诸侯国相交好的原则,用恭敬的态度交接各国诸侯,那么诸侯各国就会乐于与他交往。

诸侯们和他亲近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吞并别国的野心;如果表现出了吞并别国的野心,诸侯们必然会与他们疏远了。所以,表明他没有吞并诸侯的行为,信守他睦邻友好的原则,如果天下没有称王称霸的君主,那么行霸道的国家就常胜不败了。这就是懂得称霸道理的君主。

战国时,齐国国君齐闵王曾被燕、赵、魏、秦五国联军打败。春秋时,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订盟,曾受鲁庄公的臣子曹沫的胁迫,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因齐闵王与桓公不是实行的王天下之道而想称王天下。

那些行壬道的不是这样,他们的仁德高于其他所有的诸侯,道义高于其他所有的诸侯,威望高于其他所有的诸侯,仁爱高于其他诸侯,所以天下的诸侯没有不亲近他的。道义高于其他诸侯,所以天下诸侯没有不尊崇他们的。威望高于其他诸侯,所以天下诸侯没有谁敢跟他为敌。凭借这些无敌的威力辅助仁义之道,所以不用打仗也能战胜别人,不用攻取而得到城池,士兵用不着遭受出征的劳苦而天下诸侯自然归属,这就是懂得实行王道的君主。懂得强者之道、霸者之道和王者之道的君主,要想称王就是王者,要想称霸就是霸者,要想称强就是强者了。

称王天下的王者,能够用礼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动,以法令为准绳处理决断政事,政治的清明能使最细微的事物都发挥其作用,政治措施的兴废能随时应变而不至于束手无策,这就叫做懂得了政事的根本。就是能够统一天下的王者。

王者的制度,治国的基本原则不超过夏、商、周三代,具体法度不能和后王的相背离。治国的基本原则超过了夏、商、周三代叫做渺茫难信,法度如果和后王的相背离做不正确。穿衣服有一定的规矩,宫室布局有一定的标准,左右仆从有一定的数额,丧葬、祭祀所用的器具,都有和一定等级相符合的规定。音乐,凡是不属于正声的要全部废除;色彩,凡是不与旧有文彩、绘画相符合的全部不用;器具,凡不符合旧有器具规定的全要毁掉。这就叫做恢复古代旧制,这就是王者的制度。

乇者用人的方针是:没有德行的人不能使他有显贵的地位,没有才能的人不能授予他官职,没有功劳的人不能给予奖赏,没有犯罪的人不能施加刑罚,朝廷里没有靠侥幸得到官职的人,老百姓中没有靠侥幸得过且过的人。尊崇贤人,使用能人,所给的等级地位与他的贤能相当而没有一点差错;制裁狡诈的人,禁止凶悍的人,施刑处罚恰当。百姓能清楚地懂得:在家里做了好事,会得到朝廷奖赏,在暗地做了不好的事也会在大庭广众中受到惩罚,这就叫做不变的用人方针,这就是王者用人的方针。

王者的法令:按等级征收赋税,处理好民事,利用万物,用来养育百姓。按田亩征收十分之一的税,对关卡和市场只查问而不征税,山上的树木和湖泊中的鱼,根据季节规定禁止或允许采伐捕捞的时间而不征税。察看土地的好坏,分别征税,根据路程的远近决定送交贡物的多少。让财货、粮食能够流通,不要让它积压,使不同地域的物资互相流通。四海之内好像一家人,所以,近处的不隐瞒自己的能力,远不的不怨恨自己的劳苦,不论地处多么偏远不为人所知的国家,没有不奔向他而且愉快地听他使唤。这就叫做人们的表率,是王者统一天下的法令。

北部地区出产骏马和猎狗,中原地区得到了马、狗以后便畜养和使用它们。南部地区出产羽毛、象牙、犀牛皮、曾青、朱砂,中原地区得到了把它们当财宝。东部地区出产粗细麻布、鱼、盐,中原地区得到它们之后便作衣料、供食用;西部地区出产皮革、牦牛尾,中原地区得到了它们才加以使用。这样,住在水边的人有足够的木材,住在山区的人有足够的鱼,农民用不着自己做木工活、用不着做陶器搞冶炼,而有足够的工具使用,工匠商人用不着耕田而能有足够的粮食吃。所以,虎豹虽然是凶猛的动物,可是君子可以剥下它的皮加以利用。可见,苍天覆盖的一切,大地负载的一切,没有一样东西不竭尽它们的美妙,显现出它们的用处。对上能用来装饰打扮贤良的人的生活,对下能养活百姓,使他们享受安乐。这叫做天下大治。《诗经·周颂·天作》上说:“上天造就了这座高山,太王又将它扩大。太王已扩大了它,文王义让它定安康。”就是说的这个。

用各类事物的总原则来统率纷杂的事物。用礼义这个一贯的原则来统率万物;起点即为终点,终点就是起点,好比一个圆环首尾衔接没有终极点。如果舍弃这一原则,天下因此就会衰乱。天和地是万物生命的本源;礼义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君子是礼义的创始者。实行礼义,贯彻礼义、不断积累礼义,在礼义上达到最为完美的地步,这就是做君子的根本。所以,天地生养了君子,君子治理天地。君子能和天地的作用相配合,能成为万物的总管,百姓的父母。没有君子,天地将得不到治理,礼义也失去根本。在上没有君主和老师,在下没有父亲和儿子这就叫做乱到了极点。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如同圆环,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跟天地既相接又有上下之分同一道理,与万世一起长存,这就叫做最大的根本。所以丧葬祭祀,朝见天子,诸侯们互相问候,军队中有上下等级和礼节,其道理都是一样的。高贵与卑贱、处死与赦免、赏和罚,其道理也是一样的。君为君、臣为臣、父为父、子为子、兄为兄,弟为弟,也是同一道理。农为农、士为士、工为工、商为商,也是同一道理。

水、火有气,但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但不懂得礼义。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又懂得礼义。所以,人是天下最高贵的。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但牛马为人所役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能合群,牛马不能和群。人为什么能合群呢?答道:等级名分。等级名分为什么能行得通呢?答道:礼义。所以用礼义的标准来区分等级,人们的关系就能和谐,和谐就能统一,统一就能加强力量,力量大就能强盛,强盛就能战胜万物;所以人们能建造房屋供人居住。所以,拒根据四季变化安排四时活动,能主宰万物,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利益,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有等级名分作为准则的缘故。

所以人要生存不能没有群体,有群体而没有等级名分就会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产生混乱就会离散,离散就会力量削弱,力量削弱了就不能战胜外物。所以,建造了房屋也不可能居住,这就是说我们一刻也不能舍弃礼义。能以礼义侍奉自己的父母叫做孝,能以礼义侍奉自己的兄长叫做悌,能以礼义侍奉自己的君主叫做顺,能以礼义役使臣民叫做君。君,就是善于以一定的分工和等级把人们组织起来的人。组织社会的原则恰当,那么万事万物都能得到适宜的利用,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都能繁殖兴旺,各种有生命的生物都能生命旺盛。所以,只要养育生长适时,六畜就会繁育兴旺;采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茂生长;政治法令颁行适时,百姓就会行动一致,贤良的人才会顺服。

圣王的制度: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不能让拿斧子采伐的人进入山林,为的是不使树木夭折,不断绝草木的生长;各种鱼类产卵的时候,就不让人把鱼网和毒药投入水泽捕捞,为的是不使各种鱼类夭折,不断绝它们的生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农活不失时宜,这样五谷就能源源不断地保持供给,因而老百姓会有多余的粮食;大大小小的鱼塘,严格规定在一定的时节内禁止捕捞,所以鱼类特别多因而老百姓食用后还有多余;不失时机地砍伐木材和培育山林,山林就不会变得光秃秃因而老百姓就会有多余的木材。

圣王的功用:上接于天,下达于地,充满于整个天地之间,施加于万物之上;这种功用似乎很隐微却又很显著,似乎很短促却又很深长,似乎很狭窄却又很宽广,它真是智慧博大而又简明扼要。所以说:能用札义这一总原则去统帅一切事物的人,就叫做圣人。

叙述官的职能:宰爵主管接待宾客、祭祀、宴会、祭祀时所用牲口的数量。司徒主管宗族、内城、外郭、设置器械的数量。司马主管军队:武器、车马、士卒的数量。制订法令,审查诗歌,禁止淫邪的音乐,按时整顿,使蛮方的风俗淫邪不敢扰乱雅正的音乐,这是乐官太师的职责。修治堤坝桥梁,疏通田间纵横的沟渠,疏通河道,排除涝灾,修固水库,蓄藏水流,按时开放和关闭水库;即使遭受水旱灾害,年成不好,也使得百姓仍然能够进行耕种,有所收获,这是主管司空的职责。察看地势的高低,辨认上地的肥瘠,按时播种五谷,检查农民劳动的功效,认真储备粮食,按时整顿,使得农民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农业生产,而不从事其他的事情,这是治田的职责。修订防火的条令,保护山林,湖泊、草木及各种鱼类、蔬菜,按时关闭和开放,使得国家能够有足够的财务使用而不会缺乏,这是虞师的职责。治理乡里的百姓。使百姓和顺,规定百姓的住宅界限,畜养马、牛、羊、鸡、犬、豕等六畜,学习种树的技艺,勉励百姓听从教化,促进人们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风气,按时整顿,使百姓遵循法令,安居乐业,这是乡师的职责。评论各种手艺工匠技艺的高低,根据时节确定要做的事,辨别产品的优劣,注重产品的坚固适用,使设备器具便于使用,促使各种雕刻、绘画的工艺品不敢在家私自制造,这是工师的职责。观察阴阳的变化,预测气象征兆,在龟壳上钻孔火烤,和用摆蓍草算卦,主管根据占卜时出现的五种兆形,排除不祥,选择吉事,了解吉凶祸福,这是驼背、跛子、男女巫师的职责。修建坟墓、厕所,整修道路,严防盗贼,评定物价,按时修订整顿,使商旅安全,财货流通,这是主管城镇的官吏治市的事。抑制狡猾、禁止暴虐,防止淫乱、除去邪僻,并用刺脸、割鼻、断脚、宫刑、砍头五种刑罚惩罚他们,使强暴凶悍的人因此而有所改变,使奸邪的事不再发生,这是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司寇的职责。以政治教化为根本,修定法令制度,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且经常考杏,衡量功劳大小,并作出评定给予奖赏。按时修订整顿,使各级官吏勉力尽职,百姓也不敢马马虎虎过日子,这是宰相的职责。讲究礼乐,端正自身行为,广施教化,使风俗纯朴敦厚,普遍地养育百姓,使得他们步凋一致,这是诸侯们的职责。使道德完备。把礼义尊崇到最高的地位,让礼法制度完善健全,统一天下,使细微末节的事都振兴起来,使天下的人没有不归顺、亲近和服从的,这是天子的职责。所以,政事混乱,就是宰相的过错;国家的风俗败坏,就是诸侯的过错;天下不统一,诸侯想要反叛,这是天王不得其人。

具备了王者的条件,他就能称王于天下;具备了霸者的条件,能称霸于天下;具备了生存条件的国家,就能存于天下;具备了亡国条件,国将灭亡。治理万乘兵车的大国,其强大威严之所以能树立,名声之所以美好,敌人之所以被它屈服,国家之所以有安危、好坏,决定的关键在于本国是否具备了这些条件,丽不在于别国。称王称霸、国家的安全、危亡,关键全在于自己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而不在于别国。国家的强大威严如果还不足以使邻敌感到危险,名声还不足以使天下人都仰慕,那么这样的国家不能够独立于天下,这样又怎么能够免除忧虑呢!天下被暴国所威胁,假如自己不愿意像暴国那样做,那么,即使每天跟夏桀那样的暴君共事同行,也并不会妨害自己成为尧那样的贤君;所以,这些都不是成就功名的关键,也不是造成国家存亡安危的根本原因。建立功名的关键,造成国家存亡安危的原因,必定要看他在国家强盛时志向立在什么基点匕。如果确实把自己的国家作为实行王道的场所,也就能够称王;把自已的国家作为危险灭亡的场所,也就会招致危险和灭亡。

在国家强盛的时猴,要采取中立的态度,不要偏袒一方而参与合纵连横的活动,要按兵不动,观察那些暴国自相争斗;在本国保持政治教化的稳定;明确礼节制度,训练百姓,当做到这些的时候,兵力在天下诸侯中就为最强劲的了;实行仁义,使礼义推崇到最高的地位,严肃法制,选拔贤良的人,养育百姓,当做到这些的时候,名声在天下诸侯中就可以成为最美好的了。重视政权建设,加强军事力量,使自已的名望变得美好,这就是尧和舜统一天下的做法,不能在此再增加一丝一毫了!

玩弄阴谋诡计和搞颠覆破坏活动的人被清除,那么德才兼备之士就自然被提拔使用。刑法政令适当,百姓和谐一致,国家的风俗有节制,那么兵力强劲,城池巩固,敌国自然就屈服了。致力于农业生产,积累财物,不随便浪费扔弃财物,如果能使群臣百姓都遵行制度。那么财物积累增加,国家自然富足起来。如果能按照上述三方面去做,天下诸侯就会顺服,暴国的国君自然就不能穷兵黩武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跟着他去打仗了。即使那些跟随暴君去打仗的人,一定是他统治的百姓,他的百姓亲近我方,如同喜欢自己的父母,喜欢我方如同喜欢芬芳的芝兰,他们回头看他们自己的君主,就像看到受过火烧(黥)刑面目丑陋的人,就像看到有深仇大恨的敌人;那些人的性情即使有如夏桀、盗跖那样残忍,又怎么愿意替他所憎恨的暴君去杀害他所喜爱的人呢!他的百姓已经被我方争取过来了。所以古人中,有凭借一国而获得整个天下的,这并不是要他到别的国家去采取行动;而是在本国搞好政治,这样天下的人就没有不羡慕的,如果这样就可以诛杀暴君,制止凶悍了。所以,周公南征时就有北边的国家埋怨,说:为什么偏偏不到我们北方来呢?东征时就有西方的国家埋怨,说:为什么偏偏把我们放在后面征伐呢?还有谁与这样的人争斗呢!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成这样子就可以称王了。

当国家强盛的时候,就应该停止用兵,使人民休养生息,爱护百姓,扩大耕地,使粮仓里有充足的粮食,使各种器具设备便于使用,谨慎地招募、选拔有才之士,然后用重赏引导他们,用严刑重罚防范他们,在这些士人中选择具有才智又通达事理的人统率管理他们,这样就可以充分地积蓄财物、修理器械,因而使用的物资就十分充足了。兵器等各种军事设备,别国将它一天天丢弃、毁坏在原野上,而我们却可以把它修理好,清理整顿好并收藏在府库中。财物粮食,别国将它天天遗弃散落在旷野中,而我们就可以把它储藏起来并收集到粮仓中去。有才能的得力大臣、勇敢善战的武士,别国让他们天天被仇敌打击而筋疲力尽,而我们却可以招募他们、一并收留容纳他们、让他们在国内接受训练,这样,别国一天天越来越衰败,我们却一天天更加完善;他国一天天越来越贫穷,我们却一天天更加富足;别’国一天天越来越疲惫,我们一天天养精蓄锐。别国的君臣上下之间,一天天的相互仇视疏远,我们却会彼此诚恳,一天天更加亲近爱护,用这样的方法等待别国的衰败,用这样的方法治理自己的国家就可以称霸。

做人就随从平常的风俗习惯,做事就遵行平常的惯例,在用人方面,选拔平常的士人,用宽厚和实惠对待臣下和百姓,君主如果做到这样,国家将得到安全和生存。做人轻率恶劣,做事迟疑不决,用人则选拔花言巧语的人,用巧取豪夺对待臣下和百姓,君主如果这样做,国家将处于危险之中。做人骄横凶暴,做事反复无常,用人选拔阴险奸诈的人,对待臣子及百姓方面,则喜欢他们拼死卖力、却轻视他们的功劳,还喜欢利用他们搜刮民财,却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本业,君主如果这样做,国家就会遭到灭亡。这五等,君主不可不好好选择,这些都是王者、霸者、国家安存、危殆、灭亡所具备的条件。善于选择的人就可以制服别国,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别人制服,善于选择的人可以称王,不善于选择的人就将被灭亡。称王天下的人和被灭亡的人,制服别国的人和被别国制服的人,他们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远了。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江湖奇侠传

    江湖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酒鬼的故事

    酒鬼的故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中国特色的养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内容博大精深,古今著述繁多,但完整遵从《黄帝内经》知识体系之作罕见。笔者忠于《内经》的本意,梳理、构建、还原其养生理论,用现代语言构建《原理篇》和《实践篇》,为大众养生提供原理与实践指导。 全书立意在于唤醒世人:现代医学“消灭疾病结果”的思路和把人体当“战场”的野蛮疗法,正在残酷考验人体自身的五行平衡能力。
  • 婚来天成:总裁宠妻入骨

    婚来天成:总裁宠妻入骨

    白若夏是白家长女,家中有钱有势,可惜自己的妹妹白情,夺去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光芒,所有人都知道,白家的父母只爱白情,根本不把白若夏放在眼里。白若夏27岁大龄未嫁,一场相亲,让他认识了比她还小三岁的英俊男子——沈其睿。可惜沈其睿虽然长得英俊潇洒,却没权没势。于白若夏,可谓是高攀了。但若夏只是挂着一个白家长女的名头,却没一点白家财产,而沈其睿也被当做了只是看重白家财产的小白脸而已。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一对悲惨的收场。只可惜,让他们都失望了。沈其睿在遇到若夏之后,是真的将其宠到了天上,爱到了骨子里。而沈其睿的身份,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 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全书分为十四个部分,共收入健康教育处方609个,介绍了健康理念,讲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
  •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意外碰了恶魔女上司的腿,还以为要被打入十八次地狱,然而,女上司却助我一路直抵天堂……
  • 豪门定制,99度绝爱

    豪门定制,99度绝爱

    原以为嫁给了心爱的男人,婚后却发现自己的丈夫不但是个gay还狠心将其陷害丢给了某集团的大少,妄想在离婚前榨取最后的一点价值。本以为一纸离婚协议能将她拯救与水火,却不想将她推到了江氏集团总裁的床上。父亲心脏病发,哥哥惨死,还有那尚未出世的孩子,都让这两个相爱的人彼此越来越遥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血契冥婚:我的鬼夫君

    血契冥婚:我的鬼夫君

    被同一个噩梦缠绕多年,家中惊变过后竟在昏睡中来到了梦中旧宅!他说他是我的命定夫君,还有曾经的冥婚契约作证!你丫是在拍戏吧!我镇定心神以后努力的想要逃离。却发现一切都是枉然。既然你是我夫君,那你以后要宠我爱我保护我。还要将我的父母从鬼门关里拉回来。还有那个失踪的哥哥,缺少一人,这场还未血契的冥婚我不承认!面对如此冷傲却对我独独溺宠的鬼夫君,我终于沦陷。却在此时发现了惊天秘闻。那个爱我的夫君,已经不再了么?
  • 中州风云录

    中州风云录

    纷杂的世界,什么是真实或许只是雨天里的一碗茶汤或许只是荆棘握在手心的刺痛又或许只是门口的旺财看到骨头的兴奋他不想修行,他只想看看这世界
  • 先婚后爱:宠妻至上

    先婚后爱:宠妻至上

    轰动全城的靳、宋联姻,准新娘在婚前失踪。为了保住联姻带来的利益,宋家小女儿被推出去暂补空缺……***靳名珩,27岁,乐视环球影视集团少东,习惯被明星嫩模围绕,喜欢刺激,游戏花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纨少一枚。宋凝久,22岁,昕丰艺术学院学生。用宋家父母的话说,除了亮眼的五官,浑身上下就没能拿出手的地方。好吧,就是这张脸也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姐一模一样,所以并非独一无二的。
  • 丫头,你是本少爷的

    丫头,你是本少爷的

    “我一定会追到你,你给我等着”说完以后还不屑的甩了甩头,“你拿什么追我?一没胸,二没脑,三的话我就不说了!你没脑就算了居然智商还是低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