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8800000005

第5章

苏洵从庆历七年应制策考试不中回家后,一直安心于闭门读书,撰写文章,教育儿子。经过反复研读先贤们的书,弄懂了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的出处,“得其精粹,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最后到了“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时,这才挥笔作文。

现存的苏洵作品主要写于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其以前的作品很少见到,一般分为政治主张与军事主张两大类。

苏洵的政治主张集中在《衡论》十篇和五千多言的《上皇帝书》中。在《上皇帝书》中,他将自己的政治革新主张归结为“重爵禄”、“罢任子”、“严考课”、“尊小吏”、“复武举”、“信大臣”、“重名器”、“专使节”、“停效赦”、“远小人”十个方面,劝谏皇帝大力改革,振兴国势。苏洵认为国家首先要制定出一个根本性的政策,然后“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现今朝廷吏治腐败、军纪松弛,府库空虚,无力消除外患,呈“大弱不实”的局面。如何强政呢?应该始终奉行“尚威”的原则。在强政的具体施行中,苏洵认为首先要加强吏治,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而对只靠一次考试就确定一个人终生为官的制度提出疑议,并特别强调了对边远之地择吏的重要性。

苏洵的军事主张涉及改革兵制,恢复试举,信用才将等方面。苏洵主张以兵民合一的制度逐渐取代兵民为二的制度。认为朝廷应该信任和使用那些有才能的将领,尽量发挥其长处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不能以文臣充武将。他的文章还涉及到了战略战术等问题,颇有见地。

苏洵的革新主张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充实,见解精辟,是治疗国家积弱积穷局面的一剂良药。曾巩说:“苏明允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苏明允哀词》)

苏洵在家中闭门着书,终成涣映大观,而他的两个儿子也学有所成,一心想出外去闯荡世界。这时,朝廷政局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和元年,欧阳修回到京城任翰林学士兼史馆编修。第二年,文彦博、富弼还朝任宰相,韩琦还朝任枢密使,其他推行庆历新政的人物随后也陆续还朝。至和元年四月,制订京兆小学规,这是最早的小学校规和学生守则。至和二年,设置诸路里正衙前,由原乡户衙前改为乡户中财产充裕并担任里正的人户承担当衙前之役。所谓衙前之役,是指为官府所服的摇役,即为官府保管、运送粮食财物的苦役;按规定,所保管、运送的粮食、财物丢失要赔,霉变要赔,所以担负衙前之役的小民根本贴不起,于是就被关押起来,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至和二年四月,朝廷定差衙前法,实行五则法,即由长吏和属官共同按照存档于通(签)判治所的户籍和户等,支派当应之役。这种按财产多寡定等的办法,使穷苦乡户可以免除重大的损失。在城市,对坊郭户亦实行分等科配之法,即通过科买和配卖,征购物品;这种将城市户口单独列籍定等的办法,是城市坊市制度产生和封建经济变化的重要标志。苏洵欣喜地看到了政局的变化,认为这是一个难逢的机遇,他“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也!”这时,一位着名人物张方平到成都任太守,促使苏洵的命运出现转机。

张方平,字安道,聪颖异常,过目成诵,被誉为“天下奇才”。他在朝中曾任翰林学士,知制浩等职。宋仁宗想任用他为宰相,可他自称有眼疾,在他的要求下到地方任职去了。至和元年秋,一种谣言在四川传播很快,说是在南诏的蛮贼侬智高要到四川来烧杀抢掠。地方官闻之大惊,一面遣使上报朝廷,一面移兵屯边郡,扩充弓箭手,征集百姓修筑城墙,官民日夜不得休息。乡间的百姓很恐慌,争相迁居城中,形成了乡野无人的局面。朝廷在派遣陕西兵马支援四川的同时,任命张方平为益州知州,指挥四川的平叛及安抚百姓工作,并许他可以相机行事。张方平说:“南诏去蜀二千余里,道险不通,其间皆杂种,不相役属,安能举大兵为智高寇我哉,此必妄也,臣当以静镇之。”在来四川的路上遇到陕西戍卒兵仗,遣还人境。到成都后立即归屯军、撤守备、罢筑城,对各级地方官说:“寇来吾自当之,妄言者斩。”正赶上上元观灯,城门皆通夕不闭,蜀遂大安。

张方平一到成都就注意打听蜀中的隐士奇才,想为朝廷发现和培养人才。有人推荐了眉山的苏洵,说这个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理,然非为亢者也,为乎蕴而未施,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者,故今年四十余不仕。公不礼士,士莫至。公有思见之意,宜来”。张方平就托人给苏洵捎了话,请他来成都一趟。

张方平一到成都,人们根据他以往的言行,估计要举荐蜀中人才,于是议论纷纷。有几个人对苏洵说了人们的议论,认为张方平如果要举荐人才,非苏洵莫属;苏洵要想得到别人的推荐,最合适的人选是张方平。苏洵心里没底,只是笑着回答:“我则愿出张公之门矣,张公许我出其门下哉?”过了几个月,就在苏洵心中升起的希望将要熄灭时,有人来通知他:“张公举公”。苏洵听了后欣然自贺,认为“张公作事固信于天下,得为张公客者,虽非贤人,而天下亦不敢谓之庸人矣……知我者可以吊刘梦得、吕化光、柳子厚数子之不幸,而贺我之幸也”。于是决定:“数百里一拜于前,以为谢者。”苏洵激动地写了(上张益州书》,并赶往成都拜见了张方平,献上自己的《几策》、《衡论》、《权书》等着作。经过深谈,苏洵平静内向的性格及渊博的知识博得了张方平的好感;读了其文章以后,张方平更觉得他下笔凝重,文如行云流水,气势雄浑而变化莫测,不觉格外敬重苏洵。他为苏洵专设了个座位,别的客人都不得坐。两个人谈论古今成败之道,大都不谋而和,遂成莫逆之交。张方平推荐苏洵在成都任学官,朝廷却迟迟没有答复。

苏洵专程去拜见雅州知州雷简夫,他是在张方平的推荐下去的。雷简夫被苏洵的文章所折服,他在给张方平的一封信中说:“简夫近见眉州苏洵着述文字,其间如《洪范论》,真王佐才也;《史论》,真良史才也。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耳。”他说苏洵“用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史耳”,区区一个学官怎么能展示苏洵的旷世奇才呢?他请求张方平要坚持不懈地向朝廷推荐苏洵。后来在苏洵进京时,他又写信给韩琦和欧阳修,请他们选拔任用苏洵。

张方平向朝廷推荐苏洵迟迟得不到回音,便劝苏洵说:“远方不足成君名,盎游京师乎?”苏洵听从了这个劝告,决定带着苏轼、苏辙进京。正好嘉佑元年(至和三年九月改元)诏礼部贡举,苏轼兄弟也学已至精了。临行前,苏洵希望两个儿子得到张方平的荐引,就写了《上张侍郎第一书》,文中说:“洵有二子轼、辙,韶此授经,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文,一见以为可作。引笔书纸,日数千言,堂然溢出,若有所相,年少狂勇,未尝更变,以为天子之爵禄可以攫取。闻京师多贤士大夫,欲往从之游,因以举进士。洵今年几五十,以懒钝废于世,誓将绝进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明公一言,天下谁议?将使轼、辙求进于下风,明公引而察之。”

嘉佑元年三月,苏洵父子三人一道人京赶考。他们首先来到成都拜别张方平。苏轼以前曾陪着父亲来成都拜见过张方平,苏辙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父亲的恩公。苏洵曾请教张方平,他的两个儿子从乡举考试开始行不行。张方平看了苏轼、苏辙的文卷后说:“从乡举,乘骇骥而驰间巷也。”他认为他们直接参加朝廷的六科考试,“犹不足骋其逸力尔。”《瑞桂堂暇录》中记述说:张方平与兄弟二人谈话后,甚奇之。第二天,张方平忽出六题,令人交给苏轼、苏辙,让他们兄弟按题作文,张方平则悄悄在壁间窥视。兄弟二人得题后,各坐致思。苏辙得题后有疑惑之处,指着题让苏轼看。苏轼不搭话,举笔倒敲桌子,意为《管子》注。苏辙疑而未决,又指着第二题让苏轼看,苏轼挥笔勾去。俩人再也没有说话,开始专心答题,写完后交上来,张方平阅后甚喜。勾去的那一题,是没有出处的,张方平只是有意试试他们。第二天张方平对苏洵说:“你的二子都是天才。长者明敏尤为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从此,苏轼、苏辙都深爱张方平。苏辙曾写道:“予年十八与兄子瞻东游京师。是时张公安道(张方平)守成都,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数日后,他们父子三 人带着张方平等人写给欧阳修的举荐信离开成都,踏上了去京师的路。

同类推荐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热门推荐
  • 巫仙

    巫仙

    这个世界修道、修佛、修魔是主流的修行之法,在这主流之外还存在着神秘诡异的养蛊、鬼将、灵咒之术三种偏门修行方式。修道重练气、修魔重炼心、修佛则是炼体和修心结合,养蛊、鬼将、灵咒之术重炼神。修道境界:养气,筑基,融合,金丹,元婴,分神,合体,地仙魔修境界:凝元,化魔,魔蕴,真魔,魔识,心魔,地魔,天魔……
  • Study of a Woman

    Study of a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就是豪门千金

    我就是豪门千金

    本是豪门千金,却流落在外。一场阴谋的开始,以她的性命为终。重生后,她带着满腔的怒火再次回来。这一次,她要彻底的翻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看过校花的贴身保镖的都知道!我就只写在国内的,不写国外的望大家理解哦!
  • 凉王暖妃

    凉王暖妃

    他是藏锋于拙的七皇子,是呼风唤雨的必应楼主,风流落拓,算无遗策,天下无出其右。她,女儿初成,含苞待放,医术高超,身份尊贵却大隐于市。她治他毒伤,他将她救出魔窟,千般温柔,万般甜蜜。可南有名伶艳绝天下,北有名门闺秀痴心苦守,为了他,她们又将对她施下怎样毒计?大皇子战功赫赫,六皇子权倾朝野,波诡云谲的夺位之争,眼见他身处险境,她怎能袖手旁观?容颜隐去,潜入皇宫,为了他,她如履薄冰。她赠他一谱梅花赋,为他服下一粒相思苦。百望山崖下,宁愿粉身碎骨,九九八十一天之后,痴情人安在?天不收、地不留却偏偏要在一起。一约既订,万山无阻!【PS:存稿充裕,请大家放心收藏】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无知的抉择

    无知的抉择

    我的追求不是喜欢你,不是爱你。。。。。是需要你
  • 天才美女:与酷总裁有约

    天才美女:与酷总裁有约

    雨夜里,离家出走的小婼儿救下紫眼金发小男孩。“你叫什么名字?”.“。。。。”男孩依旧不放弃,“你好美”男孩由衷的赞美到。“你以后是我的了”。小婼婼不淡定了,“为什么?””你看了我的身体,摸了我,当然要对我负责哦。“婼婼凌乱了。”他不会是脑子也受伤了吧?“”小东西,有我在就没人会欺负你了哦“。冷酷霸道的懿千玺。脱俗绝美的皇浦林婼。她傲然:”谁也无法阻止我,能和我在一起的男子,一定有天才的头脑,绝世的容颜。就算你想和我在一起,也得找到我才行。“说完,皇浦林婼淡然离开,只留下了单薄的背影和绣有兰花的手巾。
  • 慈悲秘境

    慈悲秘境

    伽蓝,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指代清净无我之地。用于人名,那也只是个神情平淡如水、喜怒不形于色的男子而已。他的机缘,际会在乱世之中,在人类最后蜷缩的虚实两界与妖魔界的彼此杀伐之间。他在冥冥之中追寻着属于他的慈悲大道,那并非对于某一人的深情和独眷,是在反复得失、反复思索之后,终于冷却本心的苍茫救赎。
  • 亡灵逆袭

    亡灵逆袭

    作为众神大陆的异端,立志成为亡灵法师的罗蒙,踏上了一条与光明神殿对抗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