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8800000005

第5章

苏洵从庆历七年应制策考试不中回家后,一直安心于闭门读书,撰写文章,教育儿子。经过反复研读先贤们的书,弄懂了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的出处,“得其精粹,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最后到了“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时,这才挥笔作文。

现存的苏洵作品主要写于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其以前的作品很少见到,一般分为政治主张与军事主张两大类。

苏洵的政治主张集中在《衡论》十篇和五千多言的《上皇帝书》中。在《上皇帝书》中,他将自己的政治革新主张归结为“重爵禄”、“罢任子”、“严考课”、“尊小吏”、“复武举”、“信大臣”、“重名器”、“专使节”、“停效赦”、“远小人”十个方面,劝谏皇帝大力改革,振兴国势。苏洵认为国家首先要制定出一个根本性的政策,然后“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现今朝廷吏治腐败、军纪松弛,府库空虚,无力消除外患,呈“大弱不实”的局面。如何强政呢?应该始终奉行“尚威”的原则。在强政的具体施行中,苏洵认为首先要加强吏治,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而对只靠一次考试就确定一个人终生为官的制度提出疑议,并特别强调了对边远之地择吏的重要性。

苏洵的军事主张涉及改革兵制,恢复试举,信用才将等方面。苏洵主张以兵民合一的制度逐渐取代兵民为二的制度。认为朝廷应该信任和使用那些有才能的将领,尽量发挥其长处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不能以文臣充武将。他的文章还涉及到了战略战术等问题,颇有见地。

苏洵的革新主张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充实,见解精辟,是治疗国家积弱积穷局面的一剂良药。曾巩说:“苏明允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苏明允哀词》)

苏洵在家中闭门着书,终成涣映大观,而他的两个儿子也学有所成,一心想出外去闯荡世界。这时,朝廷政局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和元年,欧阳修回到京城任翰林学士兼史馆编修。第二年,文彦博、富弼还朝任宰相,韩琦还朝任枢密使,其他推行庆历新政的人物随后也陆续还朝。至和元年四月,制订京兆小学规,这是最早的小学校规和学生守则。至和二年,设置诸路里正衙前,由原乡户衙前改为乡户中财产充裕并担任里正的人户承担当衙前之役。所谓衙前之役,是指为官府所服的摇役,即为官府保管、运送粮食财物的苦役;按规定,所保管、运送的粮食、财物丢失要赔,霉变要赔,所以担负衙前之役的小民根本贴不起,于是就被关押起来,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至和二年四月,朝廷定差衙前法,实行五则法,即由长吏和属官共同按照存档于通(签)判治所的户籍和户等,支派当应之役。这种按财产多寡定等的办法,使穷苦乡户可以免除重大的损失。在城市,对坊郭户亦实行分等科配之法,即通过科买和配卖,征购物品;这种将城市户口单独列籍定等的办法,是城市坊市制度产生和封建经济变化的重要标志。苏洵欣喜地看到了政局的变化,认为这是一个难逢的机遇,他“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也!”这时,一位着名人物张方平到成都任太守,促使苏洵的命运出现转机。

张方平,字安道,聪颖异常,过目成诵,被誉为“天下奇才”。他在朝中曾任翰林学士,知制浩等职。宋仁宗想任用他为宰相,可他自称有眼疾,在他的要求下到地方任职去了。至和元年秋,一种谣言在四川传播很快,说是在南诏的蛮贼侬智高要到四川来烧杀抢掠。地方官闻之大惊,一面遣使上报朝廷,一面移兵屯边郡,扩充弓箭手,征集百姓修筑城墙,官民日夜不得休息。乡间的百姓很恐慌,争相迁居城中,形成了乡野无人的局面。朝廷在派遣陕西兵马支援四川的同时,任命张方平为益州知州,指挥四川的平叛及安抚百姓工作,并许他可以相机行事。张方平说:“南诏去蜀二千余里,道险不通,其间皆杂种,不相役属,安能举大兵为智高寇我哉,此必妄也,臣当以静镇之。”在来四川的路上遇到陕西戍卒兵仗,遣还人境。到成都后立即归屯军、撤守备、罢筑城,对各级地方官说:“寇来吾自当之,妄言者斩。”正赶上上元观灯,城门皆通夕不闭,蜀遂大安。

张方平一到成都就注意打听蜀中的隐士奇才,想为朝廷发现和培养人才。有人推荐了眉山的苏洵,说这个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理,然非为亢者也,为乎蕴而未施,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者,故今年四十余不仕。公不礼士,士莫至。公有思见之意,宜来”。张方平就托人给苏洵捎了话,请他来成都一趟。

张方平一到成都,人们根据他以往的言行,估计要举荐蜀中人才,于是议论纷纷。有几个人对苏洵说了人们的议论,认为张方平如果要举荐人才,非苏洵莫属;苏洵要想得到别人的推荐,最合适的人选是张方平。苏洵心里没底,只是笑着回答:“我则愿出张公之门矣,张公许我出其门下哉?”过了几个月,就在苏洵心中升起的希望将要熄灭时,有人来通知他:“张公举公”。苏洵听了后欣然自贺,认为“张公作事固信于天下,得为张公客者,虽非贤人,而天下亦不敢谓之庸人矣……知我者可以吊刘梦得、吕化光、柳子厚数子之不幸,而贺我之幸也”。于是决定:“数百里一拜于前,以为谢者。”苏洵激动地写了(上张益州书》,并赶往成都拜见了张方平,献上自己的《几策》、《衡论》、《权书》等着作。经过深谈,苏洵平静内向的性格及渊博的知识博得了张方平的好感;读了其文章以后,张方平更觉得他下笔凝重,文如行云流水,气势雄浑而变化莫测,不觉格外敬重苏洵。他为苏洵专设了个座位,别的客人都不得坐。两个人谈论古今成败之道,大都不谋而和,遂成莫逆之交。张方平推荐苏洵在成都任学官,朝廷却迟迟没有答复。

苏洵专程去拜见雅州知州雷简夫,他是在张方平的推荐下去的。雷简夫被苏洵的文章所折服,他在给张方平的一封信中说:“简夫近见眉州苏洵着述文字,其间如《洪范论》,真王佐才也;《史论》,真良史才也。岂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耳。”他说苏洵“用则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史耳”,区区一个学官怎么能展示苏洵的旷世奇才呢?他请求张方平要坚持不懈地向朝廷推荐苏洵。后来在苏洵进京时,他又写信给韩琦和欧阳修,请他们选拔任用苏洵。

张方平向朝廷推荐苏洵迟迟得不到回音,便劝苏洵说:“远方不足成君名,盎游京师乎?”苏洵听从了这个劝告,决定带着苏轼、苏辙进京。正好嘉佑元年(至和三年九月改元)诏礼部贡举,苏轼兄弟也学已至精了。临行前,苏洵希望两个儿子得到张方平的荐引,就写了《上张侍郎第一书》,文中说:“洵有二子轼、辙,韶此授经,不知他习,进趋拜跪,仪状甚野,而独于文字中有可观者。始学声律,既成,以为不足尽力于其间,读孟、韩文,一见以为可作。引笔书纸,日数千言,堂然溢出,若有所相,年少狂勇,未尝更变,以为天子之爵禄可以攫取。闻京师多贤士大夫,欲往从之游,因以举进士。洵今年几五十,以懒钝废于世,誓将绝进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明公一言,天下谁议?将使轼、辙求进于下风,明公引而察之。”

嘉佑元年三月,苏洵父子三人一道人京赶考。他们首先来到成都拜别张方平。苏轼以前曾陪着父亲来成都拜见过张方平,苏辙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父亲的恩公。苏洵曾请教张方平,他的两个儿子从乡举考试开始行不行。张方平看了苏轼、苏辙的文卷后说:“从乡举,乘骇骥而驰间巷也。”他认为他们直接参加朝廷的六科考试,“犹不足骋其逸力尔。”《瑞桂堂暇录》中记述说:张方平与兄弟二人谈话后,甚奇之。第二天,张方平忽出六题,令人交给苏轼、苏辙,让他们兄弟按题作文,张方平则悄悄在壁间窥视。兄弟二人得题后,各坐致思。苏辙得题后有疑惑之处,指着题让苏轼看。苏轼不搭话,举笔倒敲桌子,意为《管子》注。苏辙疑而未决,又指着第二题让苏轼看,苏轼挥笔勾去。俩人再也没有说话,开始专心答题,写完后交上来,张方平阅后甚喜。勾去的那一题,是没有出处的,张方平只是有意试试他们。第二天张方平对苏洵说:“你的二子都是天才。长者明敏尤为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从此,苏轼、苏辙都深爱张方平。苏辙曾写道:“予年十八与兄子瞻东游京师。是时张公安道(张方平)守成都,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数日后,他们父子三 人带着张方平等人写给欧阳修的举荐信离开成都,踏上了去京师的路。

同类推荐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古董宗师

    古董宗师

    手握神龙佩,开启天眼通,踏遍呜呼路,遍走真伪中。古董的世界流传两句话:有眼没钱你别进来,有钱没眼你别进来。随着我开启一篇关于古董宗师的光怪琉璃,神秘莫测的世界。
  • 重生之一代文豪

    重生之一代文豪

    重生在地球的平行位面,随他而来的是一个名为《一代文豪系统》的系统,本想平静的过完一生的刘文,不得已以笔做剑,征战天下!他是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他写的《365夜》童话集销售数千万册;他是当之无愧的纯爱天王,他写的《瓶中信》《分手信》火遍整个网络;他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盟主,他写的《小李飞刀》让武侠重新崛起;他是当之无愧的网文至尊,他写的《神墓》《佛本是道》震惊网络世界;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绝世坑神,他写的《邻家》与《妖孽》坑掉了无数人;……“我的一生,充满了奇迹,虽然我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也有无数的粉丝,但是,这并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有可能,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诺尔贝颁奖致辞。
  • 舍利忏法

    舍利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好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本书告诉员工如何和企业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达到双赢的目的。
  • 轮回镜缘

    轮回镜缘

    神劫将至,而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讲诉一些人:肩负家族使命忍辱负重三百年却功亏一篑的青帝!纵横妖界横扫冥王殿的帝级妖兽黎凡!单纯善良却被仇恨缠身火凰传人的上官燕!同父异母却走上相反道路的君辰与君钰!以及风华绝代,手摘星辰的星帝!…………总之,这是一段有关爱的故事,也是一段天地人三界共抗神劫的热血故事。
  • 天道荒混决

    天道荒混决

    他,一个堕落的大学生,穿越到一个修炼的世界并得到上古传承,淤血厮杀,战神战魔,谱写一段传说。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医学见能

    医学见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配逆袭之你我前世是真爱GAY

    男配逆袭之你我前世是真爱GAY

    一纸契约,前世三生,吾愿倾尽所有,只为保留你那回瞳一笑,哪怕……是魂飞魄散……花月楚,三生伴石……忘川河里……奈何桥上……我,可见过你?1)“哥哥,我喜欢你,我不想和你分开,我不想……”“楚楚,不怕,哥哥不会离开你的。”2)“长歌!”“墨离君……”“长歌,你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傻……”“因为长歌喜欢你啊!”3)“我记起来了!我什么都记起来了!哥哥……”“长歌……”“哥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一起?难道我们一定要被歧视吗?我们只是彼此相爱而已……”“长歌……不要哭……”“哥哥,你一直都这样!让我任性一次吧,这次不要再丢下我了好不好,,长歌要一直陪在哥哥身边……”
  • 天玄帝皇

    天玄帝皇

    文治天下,武达四海!当他还只是一个小卒的时候,被人说是“赛秀才”。当他成了一个百夫长的时候,又被人说成是“武举人”。当他晋升成了千夫长,被赐予“大贡士”贤号。当他已是王国最年轻的大将军时,又被帝主亲授“武人大学士”。他让武人羡慕,文人嫉妒!当有人问他明明这么有才华,却从军而不从文,是为了什么?陆九淡定的道“我的做人理念是,能动手就别bb!才华?那只是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