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6100000023

第23章 程耀先

在我出生的那个省,报馆里的先生们,是时常秉《春秋》笔法骂“贼”的。句句引经,字字据典,其目的无非证明自家主人拥有全部“正义”。也不好说那支笔全无效用,因为有时居然也打胜仗。这样一来,“正义”的嚷嚷者们大半连顺天应人的祝词也赶不及完篇,便打叠起行李做官去了。可是有时“正义”也不行,还是要吃败仗,嚷嚷者们就鬼影似的滚蛋大吉。但也不必发愁,恐惧着“正义”正要从此倒台了。盖来者仍是“王者之师”,仍带着同一“为人民谋福泽”的招牌出捐派饷,只不过报馆里另换了一批忠烈的典故匠而已。

有一年的夏天,也是在这样的讨“贼”声中,我回到乡间,日子过得很安分。记得仿佛是雨后不久,银汉繁星,风凉如水:就是这么一个晚上吧,我到亲戚家闲谈,遇见一位生客,这就是程耀先。因为事前不曾料到,颇感到局促。那时我还在“未冠”的年纪,耀先却已经留着乌亮的八字胡须了。

第二天我没有看见他,说是回到城里去了。

据那位胖胖的亲戚说,耀先是一个怪人。他在城里充当一名“代书”,借了别人的两间房子,独自住着,有好几天揭不开锅了。耀先这人似乎很有点骨气,从不向人求助,就是这次来也还是奉了邀请,以致使那位亲戚摇头。

然而对于耀先这人,我完全不知底细。

我不清楚他们中间的关系:那亲戚是失势的乡绅,耀先则是区区的“代书”——在儒家看来,书生执了此业,已是读书人的末流,地位相差甚远。我只知道耀先是外地人,随着他的一位在军队里当军需官的亲戚来的。后来他那位亲戚的军队调到别的地方去了,他本人却留下来。我那位亲戚正是当过“支应局”局长的,当初曾和耀先的亲戚相互利用过吧。我想,但这决不能成立友谊。至于摇头叹气,那样的同情,我是自幼就看惯了的。

过了一天,耀先从城里回来了。是长长的苍白的脸,很正派,看去精神也还不差,言行也都拘谨。一领破旧的灰布长衫加在他的身上,更显出了穷途潦倒的书生神色。就年龄论,他应该是我大哥辈的,约三十多岁,那时长我将近一倍。想起那亲戚的话,觉得他更加像游馆的先生。那长衫则代表一种阶级,一种命运。

此后不久我便离开家乡,把他忘了。

一年以后,我又回到家里。可怕的是耀先也仍在那小城里住着,仍旧当着“代书”。

说起“代书”,常被混为公门中人,因为也是吃衙门饭的一种;可是不能够倚势凌人,也拿不到薪水。这似乎叫作“啃照壁的”,只在乡下人打官司的时候,代写诉状,其性质和律师相同。“啃照壁的”也正和律师或“文学家”一样,需要社交范围宽广,又必须“名”高。

耀先却是什么都没有,只有孤单单的一个人。

这时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他的身世,也只是约略的,因为始终不晓得他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家中还有什么人活着。据那亲戚说(而他又是从那位充当军需官的耀先的亲戚处听来):耀先原也出身小康,大约有五十几亩田地,曾在本省资格最老的一家中学里毕业,也许只是肄业,就在家乡充当一名小学教师,后来又做了校长。然而民国十五年来了,他简直——用正经人的说法:是发了疯。他一下子变卖了田产,就拿所有的钱买回来几支汉阳造的步枪,学校便成了革命机关。因为学校是在乡间,城里虽然知道,还不敢动手。加之那时的当局究竟马虎些,这给耀先不少便利,就是说,他还不曾受到迫害。但民国十六年开始,革命军拿下武汉,而按兵不动,正酝酿另一种空气的时候,局势非常紧张了。

事情发生的也太凑巧。说是一天夜里,有位同志玩枪,一个不留神,枪走了火,自己打死了自己。绅士们听说这消息,以为有隙可乘,就怂恿着地方当局,派了大队人马,将枪缴了去,查封了学校,籍没了耀先的家,唯有人早已逃之一空。耀先既脱虎口,便沿淮水趋南京;还是呆不下去,便转赴上海。上海那时也非净土,不得已只好溯长江直奔武汉。时间——推测起来,约在八月间。耀先一下船,大屠杀便开始了。

他逢了这样的绝路!

耀先在武汉还没有定住脚,就又不得不从血泊里逃走。既然无处栖身,为了暂时维持生活,便流落为“走方郎中”。这样走村坊,过市镇,鸡鸣起程,鸟啼投宿,其潦倒的景况,可想而知。耀先孤单的影子在山野泥道间踟蹰了大约有半年之久,后来碰着一支军队,就是前面讲过的他那亲戚,在里边当军需官,这才算暂时有了着落。军队后来在我的家乡驻扎,耀先自然也随行。当军队开走后,耀先却留下来了。据耀先自己说是因为看不惯军队讹诈克扣的勾当。

我又遇着耀先时,他是显得更加苍白了,也不见得怎样老,只是瘦得很。穿了一件夹袍似的薄袄的他,因为是冬天,总是抄了手,踽踽的走着路。

这次会面,彼此的印象似乎都很不错,已经无须再找谈话的材料。

一个上好天气的下午,我去看他,费了好大的事,才算找到了他住的地方。屋子是座南向北,背阳的两间,扑面就是一股阴森森的气息袭了上来,虽然是旧历正月,也还觉得冷不可支。耀先正坐在窗下,在一张废纸上画墨圈,说是烟也没有了,托写诉状的也好久没有上门,简直找不到事做。

看这屋子,是只有四垛泥壁,一张出格的大床,上面横陈着褡裢似的薄薄的棉被。墙角里筑着泥灶,冷冷清清的,似乎已经好久不曾动过烟火。一只缺腿的木案上躺着半片白菜,还有几块冻僵了的红薯。耗子都要逃避的房子,却住着人,那凄冷的情形,真是无法说得出。

不晓得耀先自己有着怎样感想,看情形,他仿佛不觉得什么,大半是麻木了。他谈着在这里遇到的可笑亦复可悯的青年人,逢人便说自己是共产党的。

想起从别人嘴里听来的两年来耀先的生活,我便忘记他原是从家乡逃出来的,忍不住问道:

“似乎应该回家一趟,不是还有人吗?”

“有人。回去也是如此这般。”他抹着头顶。

我不清楚耀先在家乡的始末,单知道他自逃出之后,始终不会回去。

人事更显得暗淡。世界向热辣那面走去了,年青的,活泼的,在残酷的威胁与杀戮下面。耀先是满披着新的同旧的创伤,自然还得加上他的年龄的限制,已失掉了青年的血气。此外还有远在家乡的妻女的衣食,也是一种拖累。

他曾以谋一小学教席授意于我。这意思,我是明白的,当人到了破碎支离之际,希望暂时得到将息;迨收拾过残局,恢复了元气,然后再献身疆场。我应该说可惜还是惭愧呢?在当时我所处的情形下,对他的希望竟无能为力!

大约是因为屡次受到挫败,这时的耀先,是连一些极细微的琐事也不放过了。在想了一想之后,无可如何的托住那美茂乌亮的胡须,叹道:“谁还要呢,像这样的老朽!”

这说着的时候就大笑起来了。在生性矜介的耀先,这样的笑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而且是最后的一次。

这次的相聚约有十来天工夫,几乎是每天见面。遇到之后,就到城隍庙去看报,然后在小巷里走去,随便谈一些闲话。但谈闲话也非有佳妙的心情不可,否则失去了“性灵”,便成了废话。后来觉察了这点,彼此默契的便不再多讲。有时也碰到月白风清的夜晚,岂知人到不堪之际,月亮也会变色!

记得是上元节前后的晚上,耀先突忽来了,要我出去散步。月光照着的冷清的街上,偶尔有小贩擦过。这样默默地走了许久,他忽然转过头来说:“明天要走了。”

“要走了?”这消息的兀突,使我吃惊。

大约他也觉察了我的意思,便半是解释半是感慨的说:“这样下去,便是自己也觉得无谓;倒是走了的好。”

说是要到山东去碰碰运气。在他未到之前,眷属也许会从这里经过,那就请照料一下。至于川资,是已凑足十二串铜元,一个人徒步跋涉,已经足够了。

“行李怎么办呢?”我这样随便问着。耀先便收住脚步,撩起棉袍的下襟抖了一抖,苦笑着说:“你看,都在这里。”

找我是为了有一笔债要偿付,自然也为了辞行。这债并不多,负的倒是有点离奇。原来是一家油坊的伙计,在耀先断绝了烟火的时候,将钱往桌上一扔,便跑掉了。因此便非还不可。当时我承诺清偿。待我找到了那油坊,说明了情由,油坊里的人却回答我说,那伙计到乡下去了。隔了两天又去,说是还没有回来。后来还去了两次,总是因了事故不在。当我明白了是借故推脱,便不再去。这是以后的话。

第二天耀先走了,没有再见的机会。我们的通信也就从此开始,次数并不多,每隔一个月或两个月,总收到一封写满六七张纸的厚厚的信,这是耀先的。谈的也只限于一些琐事,关于他的过去,却从来没有提起过。

耀先走时,给我丢下了爱伦堡等著的短篇集《烟袋》的译本,说是友人送的纪念物,那时带着走路不大方便。后来这书又经我转赠一位从远方来的军人朋友。等我两年后过那军人朋友家里时,仅见到那本书在箱子底下同一些照片躺着,那朋友抛下老母同妻室,淹没到人的大海里去了。

耀先首先便住在济南。运气还不坏,有人代他活动了一个县警佐的缺,就那时耀先的景况论,实在已经是肥鹅大肉,较之小学教席要好多了。可是耀先拒绝了。为了不被利用,接着就到了山东南部,仍重理旧业,挂起“代书”的牌子来。似乎没能够多停,又不得不单枪匹马赶至另一个县里去。那时“代书”已改称录事,据我想,他是为着增多二十元月薪才去的,因为据说写了诉状,仍可以照样得到规定的报酬。这一时期的耀先,那内心的斗争似乎更加剧烈,由他的来信中可以证明。

时间是已经不大记得清楚了。有一次,突然接到他的信,说是前后曾一再想过,这样活下去,自觉已全无意义,活着既不能放出人应有的光彩,宁是死了的好。我知道他的话不是儿戏。于是就马上写了回信,可是不等这信走到,耀先的信又来了。那意思是说一时想得智昏,不足介意,还是要活下去的。

后来不久,耀先就在那里闹出了乱子。原来定规的薪俸被吞没了,分文都不曾领到手里,非常愤慨。恰巧这时,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乡下人同县长以及绅士们斗了起来,耀先便以江湖上的手艺相助,结果是县长撤职。新任上司据说是北京大学出身,对他还算“客气”,但在这客气之中,耀先却被糊里糊涂的赶掉。也是当然的收场。

以后的耀先仍旧仆仆于风尘道上,加以妻女将仅余的财产卖尽当光,投奔了他,死的念头恐怕连想也想不及了。

这时我早已到了北平。耀先似乎遭着了迁徙更频繁的不幸,一家三口要吃饭,女儿又要进学校,大家难得通消息的机会。记得是夏天,我奔丧回里,到了年终,接到他的吊慰的信,说是从北平的友人处探得。那时他在某地法院替人的忙,年前还要转到别处去。一查日历,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六,要回信已来不及了。从此便断绝了音息。不觉数年过去,现在的耀先,大约仍旧携带着妻女,流落于江湖间吧。

你在哪里,耀先?

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

选自《江湖集》

同类推荐
  • 爱恨如歌(诗歌)

    爱恨如歌(诗歌)

    诗人用平易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将等待自己的爱人的那种渴望与爱人即将到来时的兴奋心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之所以那么激动,因为爱人不是骑马或搭车来的,她“绕过天狼星的山峰”,为了驱走“紧随我左右的黑暗”,她是真爱自己的。对于即将来临的真爱,又有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有谁不雀跃欢喜,这种心情不同于见到初恋情人的心跳,这更是一种经过审视,经历考验的爱情感觉体验,是强烈的感情沉淀过来的一种深沉的情绪。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媚世妖神

    媚世妖神

    场景一:“吾等见过尊后”,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还被一群人和兽称为什么尊后。场景二:“夫人,还是让为夫来吧!”他扬手搂住她的腰,温柔的说。对于眼前的一群人却是刺骨的寒意。场景三:前世三生石前,你许我一世情缘。场景四:今生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 十年无邪

    十年无邪

    你说“用你一生换我十年天真无邪,”可是没有你的守护,何以保持我的天真。你说“你是没有过去未来的人,也许有一天从世界上消失,都没有人发现,”我告诉你,至少我会发现。你说“你想了下,跟这个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我,”所以我不允许你消失。十年太漫长,我等不了,所以我们一起努力,给彼此一个相守的机会,小哥,
  • 在人生中

    在人生中

    在人生中,人难免会彷徨,迷失,失落,恐惧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可能会伤害我们,也可能会帮助我们。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情绪,就要正视这些情绪。
  • 明伦汇编家范典中表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中表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盂县位于太行山之巅,群山环抱,地势险峻,东扼平山、井陉;西守阳曲、太原;南护阳泉、平定、寿阳;北卫五台、定襄,是晋察冀边区与晋西北、晋东南和陕甘宁边区连接的交通枢纽,同时,盂县也是晋察冀边区的粮仓。正是这种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盂县便成了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十九团的指战员圆满地完成了开辟盂寿抗日根据地的特别重要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 妖娆痴帝

    妖娆痴帝

    北堂国无人不知,将军之女是一名痴儿,被北堂皇收于宫中,以公主之礼相待。没有人知道,她不过是异世的一抹游魂,她呆愣的目光中深藏的是无际的睿智。宫变一触即发,原来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因她而起,可是,这具身体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 前世相公

    前世相公

    前世,他是个权倾朝野的王爷,而她是个淡雅脱俗的王妃…几千年后,她投胎转世成二十一世纪迷糊小女生,而他则成了冥界特使。他下界寻她,为了再得芳心,他不惜放下身段当个高中小男生…一段前世今生的爱恋,一段匪夷所思的情感。一场又一场的乌龙闹剧在校园上演…
  • 福音神记

    福音神记

    乱世之秋,诸侯群雄并举。战国七雄逐鹿争霸,戎狄蛮夷虎视眈眈。然,乱世起,则英雄出。文人,不再手无缚鸡之力,文气生,山河碎,一文可征天下,四海莫敢不从。武者,更能掌断乾坤,武力动,星辰陨,一剑可破苍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或文人,或武者,或平民,或帝王,世人莫不求长生。然而,万道归宗,能长生的,传说中,只有一个答案:神!徐福,一介书生,本求富贵功名。然而为乱世所迫,持一笔,一琴,一剑,从战国乱世中走出,寻得长生之门,踏上封神之路。
  • 这样做人做事最给力

    这样做人做事最给力

    不懂做人之道,就不会受人欢迎,不懂做事之道,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做人的价值是在做事中不断实现的,而做事是做人是否成功的重要体现。
  • 宠色无边:皇妃倾天下

    宠色无边:皇妃倾天下

    假冒郡主进入王府。为了那美丽娘,她让庶姐清白不保嫁给马夫,让侧妃一朝成为荡妇被休,终于,美丽娘夺回了王爷爹的心。可是为毛她也逃不过政治联姻啊!眼下只有一个法子了!跑……跑去哪儿?这么漂亮,不去青楼可惜了!敢吃她豆腐的死猪当然得废了!可是美男回来要她血偿了怎么办?杀太子、弑君、拉拢朝臣,为了他,她“无恶不作”。甚至春宵一度为他献身……这个男人,既然烙上了她的印章,又岂是别的女人可以眼馋的?新仇旧恨,是该找那所谓的青梅竹马好好算算了!欠她的,她要你全家陪葬!六宫无后,仅有一妃。因为他说:“好,不做皇后,便做我一辈子的妖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