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8000000013

第13章 2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既有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3.2.1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技术路线图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对企业本身在产品、工艺、材料、组织和市场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主要供企业决策参考、获取国家政策支持、赢取市场资源、获得社会肯定等。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一般依托企业原有管理平台的数据,特别是财务管理平台,结合申报需要做出自主创新绩效评价。

在我国民营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基本成为企业战略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对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基本态度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出于理性考虑,提出的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无论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还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或者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希望本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把民族工业的振兴、民族利益、国家安全、国民福利这些崇高的核心理念物化到企业行为中,国家通过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使自主创新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物资与精神)、企业利益(目前利益和长期利益)、产业发展(增长和结构优化)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安全、国民福利)的行为方式。

但这不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第一目的,在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技术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基本由企业自行组织进行,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测评经验,引入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甚至尝试第三方测评机构来进行评价运营,也不会太突兀。

(2)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主要以赢取政策支持与激励为目标,企业通过评价来获取外部资源有一定的经验和预期,如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倾斜已经为企业所重视,通过测评来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引入其他的市场外部资源,如风险资金,企业应该持肯定态度。

(3)在企业自主创新方式的选择中,除了原始创新外,企业对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的选择已经比较普遍,除对产品创新外,对工艺、材料的创新也开始关注,除对物化创新重视外,对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也开始实践。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主体地位的彰显,自主创新绩效影响因素逐渐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作为独立因素得到重视,这为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3.2.2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化运用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强盛起着关键作用。在企业创新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有:通信领域的通用公司贝尔实验室,汽车领域和发明流水线生产的福特汽车公司,飞机领域的美国波音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化工领域的杜邦和拜耳,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美孚、壳牌公司,计算机领域的IBM、英特尔、微软公司等等。同样的情况,中国的海尔、海信、联想、华为、北大方正、中芯国际等企业,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3.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全文)。2006.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4011536.html。。党和国家这些方针政策确定的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对世界潮流和客观规律的顺应。但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起步晚以及创新绩效评价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原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在评价体系构建中政策导向重于市场导向

在我国现行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政府导向重于市场导向。政府导向主要是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组织在资金、政策支持领域的措施,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表现。市场导向则较为复杂,因为在实践中,市场效益或者与企业市场表现相关的指标并未被有效引入评价体系。本书所指市场导向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企业自主创新带来的市场效益作为指标嵌入评价体系;该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结果成为社会风险投资机构或其他金融企业等市场主体评价某企业价值的必要参考标准;该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结果能为企业吸引外部市场资源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目前我国采用的技术创新激励措施主要是企业科研立项申报,政府拨出资金支持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评价体系明显的政府导向。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更需要突出其市场性,先进的技术不等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则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最终成功与否,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最终在市场上体现创新的价值和效益。世界著名管理专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得好,“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解其斌、张国强,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剖析,理论前沿。2006(15)。

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如何将市场导向引入的关键问题在于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是否为其他市场主体认可,从而为企业自身累积社会认可度、吸引外部市场资源进入企业提供评价依据。新评价体系的构建,若可以妥善解决以上问题,则企业必将努力协调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创新成果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并更加重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实现企业创新链向市场、向社会需求延伸,向创新要市场、要效益、要发展。

(2)在评价体系构建中企业主体地位模糊

在我国现行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主体模糊,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彰显。2006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其中直接给企业的预算超过1/3,而我国政府的科技拨款90%以上给了科研院所和大学。在我国,除了国家投入不足外,多数企业不重视研发投入。据调查,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73家企业提供了研发数据,他们的投入都小于销售收入的1%,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达到3%左右。这种状况完全不符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客观实际,不能适应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需要。

确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体的地位完全一致。深化改革,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应当突出引入企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把“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到“科技立企”。2005年中央国有企业销售收入66000亿元、实现利润6000亿元,利润约占销售收入的9%;在民营企业方面,根据《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2006年度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6963家,企业总资产7556.89亿元,技工贸总收入8294.49亿元,企业增加值1975.56亿元,出口创汇296.92亿美元,实现利税852.62亿元,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74.91亿元,投入R&D活动经费160.72亿元,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增加值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6.2%,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33.0%;民营科技企业利税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5.6%;民营科技企业出口创汇约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29.4%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2006年度发展状况统计分析》。2007.10.。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以这样大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承担投入主体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要像筹措发展资金那样,多方筹措研发资金,技术进步迅速的产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以保证研发工作的实际需要。

(3)在评价体系构建中方法抽象难以操作

在我国现行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技术的选择中方法抽象,理论研究重于实践探索。从理论界对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中达成的共识中可以看出:中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在实践探索方面情况却非常糟糕。譬如理论界对于反映创新产出指标中,十分重视专利数据,但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2005年)显示,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70%~80%的大型企业同样从不申请专利。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机构,这与国外企业相比,完全是大相径庭。

企业应当建立一种机制,即在进行科研开发、产业化、市场开拓立项之前,进行知识产权调查,到市场上寻找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创新成果;还有虽然有关技术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很多,但很少有反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长期努力和对社会贡献的指标;从指标性质来看,侧重于比率、价值型,忽视绝对、实物型指标,受通货膨胀、汇率、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使企业技术创新某些方面的绩效评价缺乏可比性,进而造成评价结构失真;以产品技术创新为主,未能反映工艺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短期效应和表面性,仅能反映已显现的创新绩效,未能反映对显现绩效起支撑作用的创新过程的绩效,因此不能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潜能和潜在创新绩效等。

(4)在评价体系构建中数据主观预测重于实证积累

在评价数据的积累中系统逻辑性欠缺,主观预测重于实证积累。从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讲,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事实基础上,以可检验的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将经验归纳,从特殊归纳为一般。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市场研究机构的建立方面,西方大约73%的公司设有正规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部门,负责调查、预测和咨询工作,美国的许多大企业都设立了CIO这一职位,即首席信息经理,相当于企业的副总经理,在企业决策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的企业中极少设有正规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部门。而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项目的立项与否多凭主观判断,疏于事前的调查研究。其原因在主观上是由于思维习惯的差异,客观上则是由于缺乏可作决策依据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所提供的数据。

虽然关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并非刚刚起步,但实践探索严重滞后于理论研究这一事实导致了现有评价指标的相当一部分带有很强的评价者的主观性。同时,以往数据的累积主要是建立在以往的评价系统上的,其相对于更加严谨科学的新评价体系则缺乏可利用性。

3.2.2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情况——以宁波为例

(1)样本及调查概括

本次调查以分布在宁波的民营制造业企业163家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2份。同时,向宁波相关政府部门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8份;向高校或相关研究部门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向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整个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32份,有效问卷398份,有效率为92.13%。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题是宁波市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宁波的情况,再参考结合相关的研究数据,大概反映出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的实际情况,主要内容涉及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目的、运作模式和方法选择等,考虑到问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别考虑了样本对象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专业背景。

(2)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一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就对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必要性认可度、目标、角色定位和运作障碍进行调查。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必要性认可度,统计数据显示:31%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进行常规性、系统性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是企业发展的必要环节;42%的调查样本认为,在企业发展的某些关键时刻有需要;而还有18%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有自身的管理运作体系,没必要单独进行常规性、系统性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或认为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难操作、又会增加成本、实际意义不大,没必要进行。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目标意图,统计数据显示:59%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取得国家政策支持;只有11%的调查样本认为,其可帮助企业认清自身从而做出正确决策以提升市场竞争力;22%的调查样本认为,其可促进对风险资金等市场资源的吸引;而8%的调查样本认为,其可以帮助进行研发积累或获取社会声誉等。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角色定位,统计数据显示:31%的调查样本认为,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是市场导向,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评价中亦要扮演主体角色;27%的调查样本认为,评价是政策导向,是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的依据,在评价中企业扮演配合政府角色;25%的调查样本认为,评价是对状况的呈现,也是多方需要,在评价中企业扮演参与角色,按需所定;还有17%的调查样本认为,评价是对象性活动,企业扮演评价对象的他我角色。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运作障碍,统计数据显示:有23%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行业统一规范科学性强的指标体系;同样有21%的调查样本认为,是缺乏外在监督约束推动机制;有27%的调查样本认为,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认证机构;同样有29%的调查样本认为,操作烦琐评价成本高,收益模糊,企业动机不足。

由此可见:企业普遍认为有必要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并认为评价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在自我约束、累积声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顾虑操作过程的管理成本问题、对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际运作信心不足。

第二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是对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数据来源和对财务指标的认可度调查。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数据来源,统计数据显示:只有9%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数据,全部来自企业原有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积累;59%的调查样本认为,除原管理系统的数据外,由评估专家提供数据;6%的调查样本认为,由评估专家提供;16%的调查样本认为,参照相关部门监督或考核的存档数据。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中对财务指标的认可度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2%的调查样本认为,经济效益最能够说明问题,财务指标足以反映;37%的调查样本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个过程,在财务指标的应用上,要注意短期和长期指标的结合;19%的调查样本认为,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还涉及社会效益等,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反映;还有17%的调查样本认为,自主创新的核心是技术首创性,财务指标不应该作为首要指标考虑。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原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专家评估提供的数据、相关部门监督或考核的存档数据均可以成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数据来源,但企业的偏向有一定差异,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如何设计三者的权重对该体系评价结果的公开、客观、公正性具有重要影响。而企业敏感度最高的财务数据一项认同度最高的一种观点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个过程,在财务指标的应用上,要注意短期和长期指标的结合,同时要适当考虑技术效应、管理效应和社会效应等因素。

第三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是对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运作人员组成进行调查。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的组织主体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6%的调查样本认为,应该由企业自身来组织;24%的调查样本认为,应该由行业协会来组织;19%的调查样本认为,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来组织;31%的调查样本认为,应该由第三方专家团队来组织。

关于第三方机构介入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37%的调查样本认为,对于运作规范、评价科学、收费合理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是可以接受的;29%的调查样本认为,在增加企业一定程度的介入,可以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介入;有18%的调查样本认为,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可能会涉及一些创新机密问题,接受有一定难度;同样有16%的调查样本认为各行各业差别太大,很难统一运作。

关于在进行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采用专家法确定权重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只有12%的调查样本认为专家是行业权威,合理;41%的调查样本认为,该做法会存在一定的人为主观偏见,最好能够结合客观的实证方法加以修正;32%的调查样本认为,专家的组成需要考虑合理性,特别是需要增加行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还有15%的调查样本认为,不少专家沽名钓誉,有待考虑。

关于专家团队的构成,统计数据显示:调查样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专家团队应该有以下人员组成,他们分别是技术专家、市场运营专家、财务专家、客户和员工代表、政府主管部门人员、环保专家。

由此可见:企业认为在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运作的组织中,可以尝试第三方机构,但企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而且对第三方机构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有一定预期。对于评价过程中专家的问题,比较认可,但附以客观的实证方法,而且比较重视专家团队组成的合理性。

第四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运作情况的调查。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的内部运作采用的方式选择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嵌入类似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中最受欢迎,80%的调查样本都持肯定态度,其次是嵌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平衡记分卡管理体系,66%调查样本都持肯定态度,再其次是嵌入企业EPR引入改造工程,50%的调查样本都持肯定态度,最后是独立的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35%的调查样本都持肯定态度。

4.在进行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运作中,评价团队的人员组成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多项)

①技术专家100

②市场运营专家100

③财务专家100

④客户和员工代表100

⑤政府主管部门人员100

⑥环保专家100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中操作方法的运用和熟悉程度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基于CR2模型以数学规划为主要工具的DEA评价体系最为普遍,有76%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其次是基于隶属函数思路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65%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再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四层次评价体系,53%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然后是基于离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的评价体系,47%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最后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体系,21%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中指标体系的运用和熟悉程度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创新投入-(过程)-产出指标体系最为普遍,83%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其次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创新管理指标体系。79%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再是创新财务业绩-技术业绩-客户业绩-内部管理经营业绩-职员业绩评价体系,69%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然后是创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标体系,65%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最后是创新项目层次-企业层次绩效指标体系,41%的调查样本作了选择。

由此可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相对比较成熟,嵌入这一系统的运作方法最受欢迎,评价的权威性、可操作性被企业普遍认同;嵌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平衡记分卡管理体系或是嵌入企业EPR引入改造工程,对企业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也比较被认可;而独立的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能会涉及相对高的成本、行业通用性较差的问题而认可度较低。

第五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是关于企业在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中,所涉及的各类指标及其相关内容问题,该类问题的设置分别从创新方式、相关效益、不同利益纬度和层面四个视角进行。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对象问题,统计数据显示:调查样本普遍认为原始创新在评价对象选择中最为重要,其次是引进专利和专有技术消化吸收、集成创新,最后是引进设备并自主运作。

关于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统计数据显示:调查样本对产品创新、市场创新重视度最高,其次是材料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内容,认可度都比较高。

关于指标的效益评价,统计数据显示:调查样本对所列举选项的认可度较高,认为效益评价应该普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于自主创新绩效体系所涉及的横向或纵向对比层面,统计数据显示:调查样本对本企业、本行业层面的对比较为看重,其分别占到总权重的三成左右比例。而项目层面、区域层面比重较低,分别在两成左右。

由此可见: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中要涵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专利和专有技术消化吸收的内容,指标设置要考虑产品、市场、材料、工艺和管理创新的内容,考虑经济、管理、技术、社会和生态效益等因素,要特别考虑评估结果能够在同类企业、行业间的可比性问题。

第六组问题调查数据统计,主要是对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时所遵循的原则和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关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时所遵循的原则问题,统计数据显示:10%的调查样本认为相关性原则最重要;15%的调查样本认为全面性原则最重要;38%的调查样本认为成本-效益原则最重要;26%的调查样本认为可操作性原则最重要;11%的调查样本认为稳定性原则最重要。

关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统计数据显示:16%的调查样本对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十分了解,并在评价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落实;39%的调查样本比较了解,并打算积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31%的调查样本不大了解,认为对企业具体影响不大;14%的调查样本完全不了解,在企业创新方面没有关联考虑。

由此可见:关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甚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历史性因素,也有国内市场环境发展部完善因素。因此,研究如何建立一套对企业有充分吸引力的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已是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紧迫问题。

3.2.3结论与启示

(1)结论

a。企业对建立一套有以市场导向作用为主的行之有效的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持肯定态度,但由于对该体系如何操作、是否会带来管理成本、参与后是否带来实际效益等问题认识模糊而存在疑虑。

b。企业对国家相关政策了解不足,这说明在自主创新促进机制领域还缺乏一套强有力运作推动体系,尤其是缺乏对自主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而对该体系的研究与设立是自主创新推动机制的核心,只有具备该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制定出更为严谨科学的创新促进机制。

c。目前,对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能存在以下运作障:缺乏行业统一规范科学性强的指标体系、缺乏外在监督约束推动机制、客观缺乏权威具有公信力的认证机构和操作烦琐评价成本高但收益模糊等。

d。关于该指标体系运作所需的数据来源,以及操作方式问题存在多种可能性。如何获取准确数据以及解决数据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选择何种操作方式以达到绩效评价最优效果问题亦成为建立该体系的核心问题。

e。在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运作中所涉及的由谁来组织评价、如何设置指标、如何构建专家团队等问题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但却为广大企业所关注,也是该研究领域所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本研究应在这些问题上作深入研究并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

(2)启示

a。在新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务必充分凸显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这是新体系构建的第一价值目标所在。能否充分体现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创新之路,并在绩效评价结果的引导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实现更多的效益。因此贯彻此项原则既是创新又能弥补原有不足。

b。新体系的评价技术除了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在技术上做到去抽象化,在指标变量选择上尽量去主观化,这是该指标体系能够成功实践的关键所在。

同类推荐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本书对中国经济大国化的真实情况、大国化对中国与东亚关系和中日关系带来的变化问题,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对东亚国家如何与崛起的中国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提出了建议。
  • 大话闽商

    大话闽商

    本书共九章,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上叙述了闽商的兴衰和在中国各大商帮中的地位。通过对闽商中一些代表性人物从商经历的描述,告诉人们一个个典型闽商的非凡经商历程和个性特点。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
  •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立法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概述,主要阐述现行继承法的基本理论,包括财产继承权概述、我国继承制度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与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遗产的处理等内容。下篇为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旨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继承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内容涉及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扶养协议、继承权与遗嘱权的行使、遗产的处理等方面。
热门推荐
  • 衰神当道

    衰神当道

    啊米拉大陆的厄运之神由于得罪了太多神,因此被暗算和放逐到异空间了。怀恨在心的他,在地球找了个传入回去报复。来自地球的新的衰神,他将为啊米拉带去什么?新书《土匪和神》一本类似网游的穿越之书,正在更新中,希望大家过来支持一下,点击和收藏!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御天大圣

    御天大圣

    武道一途,三千六百大道皆可登顶巅峰,顺天则凡,逆天成圣!抗命不遵是他的武者气势。没有一个帝皇能让他曲下膝盖,面圣不拜,遇域主不屈,见界王谈笑风生。夺天造化便是他的武道通途。五行、阴阳,无需认可,夺过来就用!人魔妖灵,统统不放在眼中,他的对手从来都只在自己体内。天地不拜,帝皇不尊!谁敢拦在他武道路上,一拳轰开,一剑劈死,一掌拍飞,一棍砸碎!这天地也要拦他,便一起将天地也捅它一个通透!他就是周博,御天大圣!
  • 绝霸正妻斗小妾

    绝霸正妻斗小妾

    咬咬牙,带着贴身丫鬟嫁给了富豪渣男,这也许是一个庶出官女的最好出路。洞房花烛夜被放鸽子,才发现三个小妾不好惹,靠,老娘才是大房好不好?——看一个绝逼智力超群的瘦弱女人,如何在众女人中杀出一条血路,单挑群妾,镇压姑婆,恶斗渣男丈夫,成功再嫁完美男神的励志故事。。。不爽不要钱……
  • 呆萌校园:天使公主融化冰山

    呆萌校园:天使公主融化冰山

    这是糖果第一次写小说,可能写得不好,但是糖果一定会努力的!(@.@)这篇小说主要写女主角依梦灵,虽然是个富家千金,但是一个十全十美,各个精通的好同学,好校花。她会和若似冰山的校草擦出怎样的火花,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神奇宝贝之世界的故事

    神奇宝贝之世界的故事

    来自丰缘地区的开拓首脑莉拉接到了来自合众地区的求助信,而命运则阴差阳错地安排了另一场邂逅。多年前在心底萌动的情感因这次旅程再次生长,但与此同时她需要面临的,是一整个即将覆灭的地区……情感与理智挣扎的最终回合,谁更重要……
  • 睡鬼

    睡鬼

    网购杜先生,结果店家寄来“早早孕”!网购润滑油,结果店家发来婴儿柔肤水!最近怪事连连,难道是因为和我纯情的梦境有关?我叫张扬,一名普通小职员,或许太久没尝肉味的缘故,一天夜里,我做了人生中最美妙的梦,可自那以后,身边便发生了一系列的诡异事件,我也因此被梦中女人死死缠住,每夜痛,并快乐着……
  • 古宅

    古宅

    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作者似乎觉得该给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留下点儿什么……小说以当代的一对恋人张诗剑和君莉莉的视点,来注视本世纪上半叶发生在其姥爷家族中的事情。他们眼里的古宅,犹如一个久远的梦痕,有悲、有喜、有忧、有爱、有恨……
  • 苍星劫

    苍星劫

    地球自由联合体,简称“地联体”,拥有最为悠久的历史和仅次于第七宇宙联盟的军事实力。据史料记载,另两股庞大的势力在数百年前都归属于“地联体”,只是历经数百年岁月,逐渐强大的各邦国分裂为现今的两大势力——主动脱离的“第七联盟”和被迫流放的拜尼施门德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