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000000018

第18章 梭罗“诗意栖居”的亲身实践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超验主义作家。生前直到去世后的半个多世纪,他一直在文学界默默无闻。到了20世纪,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的生活方式及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保运动的迅速兴起,美国掀起了研究梭罗自然思想的热潮。美国“大地伦理”的提出者利奥波德称梭罗是“美国物候学之父”,菲利浦称他为“植物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者”,生态思想史家唐纳德·沃斯特称他为“生态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先驱之一”,并认为他“是一位在思想上大大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基调的自然哲学家”。这样,“绿色梭罗”的形象逐渐复活。20世纪70年代以来,梭罗开始被称为环境主义的先驱。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英文系生态批评家、梭罗研究专家劳伦斯·布伊尔教授在其专著《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写作和美国文化的形成》中,称梭罗为“美国最优秀、最有影响的自然作家”。今天,梭罗已被公认为环境主义的先驱之一。

1845年,梭罗28岁,他单身只影,借了一把斧头,来到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附近的山林中,一直住到1847年才搬回家乡康科德城,其间共计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梭罗的生活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他敬畏自然,学习自然,思考人生、社会、自然、文明。他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亲身经历和对世界与人生的独立思考,写成了世界经典名著《瓦尔登湖》(W alden,1854)。他在瓦尔登湖畔过着一种无忧无虑、恬淡自然的生活。他通过回归自然,以物质生活的极其简朴换取了精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充实,回归了人的自然、本真状态。他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诗意栖居”的光辉典范。

“诗意地栖居”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两行诗:“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因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在学术界广为流传。为了阐明“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论述了“非诗意地栖居”。他指出:“非诗意地栖居不是人的真正存在。非诗意地栖居是指人自身无希望的繁殖,人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和对名声的疯狂追求。这种居住形式只会从根本上背离人的居住天性,打破人居住的四元世界。非诗意地栖居的表现形式是征服大地,掠夺天空,远离神性,丧失人作为短暂者的存在。”海德格尔指出:“栖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栖居的意思是“置于和平中”,“处于和平中,处于自由中。自由在其本质上保护一切。栖居的根本特征是这种保护,它遍于栖居的整个领域”。“在大地之上”,还意味着“在天空之下”,“面向诸神的驻留”和“属于人的彼此共在”。海德格尔把“大地和苍穹、诸神和凡人”称为“四重性”,这四者凭原始的一体性交融为一。他又指出:“凡人以拯救大地的方式栖居……拯救并不仅仅是把某物从危险中拉出来。拯救真正的含义,是把某个自由之物置入它的本质中……栖居本身必须始终是和万物同在的逗留。作为保护的栖居,就是把这四重性保持在凡人与之同在的东西即万物的存在之中……栖居将四重性的本质带入万物中而加以保护。”这就是说,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就应该把万事万物保护在其本质之中,使自然之其为自然,使万事万物自由自在,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叶秀山先生指出,诗意是指“自由的境界”,“自在的境界”。人类在大地上栖居,就是人与自然都“自在”,“自在”即“自由”,“自由自在”。因此,“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意思就是:人通过劳作,与地球万物在大地上自由相处,和谐发展。

可见,“诗意栖居”有三层基本内涵:“敬畏保护”、“自由自在”、“和谐相处”。海德格尔认为,诗的意志是一种爱的意志,美的意志,自由的意志。“诗意地栖居”是要人以敬畏的态度尊重自然,以诗人的眼光欣赏自然,以宽广的胸怀保护自然、感恩自然。海德格尔强调“栖居”的基本特征是“保护”,这种保护是精神性的守护,尊重自然之所以是自然,维护人与自然万物的和平共处,是因爱而生的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为。

18世纪浪漫主义思想的兴起,标志着西方文明史上第一个生态思想繁荣时期的到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之父”。他认为,人性本善,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使人性受到污染;人是生而自由的,而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却束缚了自己。“社会风尚里时时流行着邪恶和虚伪的精神,世态炎凉伴随着种种罪恶……科学和艺术永远伴随着虚荣和奢侈,人类的心灵、行为和情操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堕落。”浪漫主义者认为,现代文明使人性遭到严重异化,未经文明染指的原始的和自然的境界是最符合人性的,因此,他们主张回归自然。华兹华斯讴歌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沉浸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抒写着人性自由与美的赞歌;雪莱总在大自然中寻找力量,期盼“西风”涤荡文明社会的污泥浊水,创造一个爱的大同世界;济慈厌弃文明的社会,在大自然的无穷生命力中寻找人的精神寄托。在创作生涯中,梭罗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美国超验主义的兴起标志着美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是浪漫主义的高峰。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讴歌自然,敬畏自然,把自然看作活生生的有机体,主张回归自然。超验主义进一步发展了浪漫主义的观点。这一思潮对精神的重视、对回归自然的提倡以及主张回归自然而获得知识、真理、智慧和精神完善的思想,对梭罗的诗意栖居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梭罗以诗人的眼光对美好的大自然进行了热情讴歌。自然是他创作的素材,他作品中的主角和作品的主题。阅读梭罗,我们发现他作品中的自然美丽、富饶、复杂、多变。蜿蜒娟秀的河流、平静美丽的湖泊、郁郁葱葱的山林、波澜壮阔的大海,等等,一句话,自然界的一切都为梭罗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泉。梭罗终生的习惯就是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欣赏自然、抒写自然。他作品中的自然无处不在,生机勃勃,占据着重要地位。梭罗当年住过的瓦尔登湖,今天已成为风景名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这样描写瓦尔登:“湖岸极不规则,所以没有单调之感……西岸到处是犬牙交错的深水湾,北岸更陡峭,南岸呈扇形展开,美不胜收……湖水边缘,群山耸起,山中间有个小湖,从湖心处望出去,森林的背景从未如此悦目,也没有这么独具一格的美丽。因为森林倒映在湖水中,湖水不但使前景美不胜收,而且由于湖岸弯弯曲曲,给湖水形成了一道最为自然而又令人愉快的边界线。”不同的季节,大自然有不同的面容。梭罗密切注意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正如梭罗所写:

春天的第一只麻雀!新年伊始,充满青春的希望,以前从没这样!蓝鸟,歌带鹀和红翼鸟微弱的银铃般的啭鸣传遍部分光秃潮湿的田野,仿佛是冬天的最后雪花降落时发出的叮当声!在这种时候,历史,年表,传统和一切书面的启示又算得了什么?小溪唱起赞美春天的欢快歌曲。白尾鹞低低地飞翔在草地上,已经在寻找刚刚苏醒的第一批覆有黏泥的生命。在所有的有林小谷地里都可以听到融雪的滴落声,而并在湖里迅速融化。草在山坡上燃烧起来,像是一阵春火……

对大自然的赞美贯穿在梭罗作品中,从上文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梭罗笔下的自然生机盎然、五彩缤纷、气象万千。梭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他总是以诗人的情怀欣赏大自然,讴歌大自然。他作品中的自然独具特色,美不胜收,引人入胜,令人陶醉。哈佛大学英文系生态批评家、梭罗研究专家劳伦斯·布伊尔教授指出:“尽管梭罗在美术正规知识方面十分有限,但他对风景美学怀有浓厚兴趣,在整个成人时期总爱把大地当作景色看,欣赏其构造、光线、色彩、质地,等等。”正如梭罗在描绘科德角秋景时所写:“可我从未见过如此美景如画的秋色。它像一块铺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的地毯,犹如想象中那么精致华丽。大马士革锦缎丝绒,腓尼基推罗紫毛料,或任何织物都无法与之媲美。”他由衷地赞叹:“这般如诗如画的秋天景色不是很像色彩浓重的地毯吗?从此以后,每当我看到一块地毯,其色彩比一般的更浓艳,我就会想象那上面有长满黑果木的丘陵,还有白珠树和乌饭树更加茂密的沼泽,一片片冬青栎和宾州杨梅,以及枫树、白桦和松树。什么染料能和这些色彩相比?”梭罗认为,他在科德角看到的秋景是最新奇最独特的,这里的森林和田野才是自然风景最完美的形式,所有用财富和智慧精心构筑的公园和花园之类,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梭罗对大自然有着炽热的爱,他以诗人的眼光、诗人的心灵观察、研究充满诗意的大自然。从天上的日出月落、风生云起、雨雪雷电,到地上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天地自然之间,没有一样东西能逃过他的眼睛、耳朵、想象力,没有一样东西不引起他由衷的喜爱和浓厚的兴趣,也没有一样东西他认为不值得仔细观察描写。他描写一年的春夏秋冬、雨雪阴晴,写各种飞鸟鸣禽、小猫小狗,写狐狸的活动,写湖中的野鸭、林间的松鼠,写屋边的老鼠、地上的蚂蚁,写树叶飘零的沙沙声,写过路大雁的阵阵惊寒,写冰面初春开裂时的咔嚓声。他的观察力如此敏锐,以至于在普通人看来司空见惯、毫无意义的事物在他笔下也会与众不同,别有情趣。“鸟兽是他的邻居,蚂蚁的厮斗是两个帝国的交战,潜水鸟的‘狂笑’透着足智多谋,枭的号叫是瓦尔登的方言,狐狸会唱小夜曲,就连瓦尔登湖上的冰裂,也是冰块的咳嗽声。”

由此,梭罗在作品中以敬畏的态度、审美的眼光、饱含感情的笔墨,对美好的大自然进行了热情赞美,这是他诗意栖居观的重要方面。

梭罗的诗意栖居观不但包括对充满诗意的自然的敬畏、欣赏和赞美,还包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梭罗极力倡导把人的物质欲望降低到最低限度,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他首先对工业文明对人精神的毒害进行了猛烈抨击。我们知道,18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运转,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到了19世纪中期梭罗生活的时代,工业文明取得长足发展,当时的美国正在向着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宏伟目标高歌猛进,物质的积累日益丰富,但精神生活消失殆尽,物欲膨胀、技术至上等开始污染人的天性,使人性发生严重异化,把人沦为充满物欲、精神空虚、思维迟钝、行为无能的“非人”,技术的“机器”和消费的“奴隶”。梭罗对此忧心忡忡,他对重物质、轻精神的错误倾向进行了严厉批判。看到同时代人为追求物质财富而拼命劳作,欢呼雀跃,他一语惊人,发出长叹:“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他批驳道:“大多数人,即使是在这个比较自由的国土上的人们,也仅仅因为无知和错误,满载虚构的忧虑,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他深刻地指出,他的同时代人因为生活而失去了生活,他们“生下来就继承了田地、庐舍、谷仓、牛羊和农具……谁使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为什么他们刚生下来就得自掘坟墓?……他们不能过人的生活,一个劲地做工……几乎被压死在生命的负担下面……委屈地生活,拼性命地做工哪”。他痛心疾首,“等到农夫得到了他的房屋,他并没有因此就更富,倒是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我们知道,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也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焦虑和不安,扼杀人的灵性,把人沦为工具的工具和技术的奴隶。人的异化必然导致金钱拜物、物欲横流,必然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萎缩,使人变成只有物质、物欲而缺乏精神和心灵的一具空壳,导致人的“体验感悟能力的贫瘠,记忆想象能力的迟钝,审美感受能力的退化”。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人的严重异化必将导致人性危机,人性危机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由此可见,梭罗的生存观是多么的超前。

其次,梭罗不仅对当时的金钱拜物、物欲横流进行了批判,还反其道而行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物质俭朴、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的典范。1845年,他孤身一人,带着最简单的劳动工具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林中生活。他在这里过着一种无忧无虑、恬淡自然的生活。他住在只能避雨、不能挡风的小木屋中。在他看来,穿堂而过的风声恰恰是大地音乐的天国乐章,是未被打断的创世纪的诗篇。他认为,一个人一年只劳作六周就足够了,其余的时间可以用来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做大自然的朋友,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每天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林中薄雾蒙蒙,百鸟欢唱,湖水清澈,树影婆娑,梭罗融入大自然中,圣洁地沐浴。阳光冉冉升起,林中空气清新,他感到身体洁净,心灵得以净化。此时,尘世间的一切纷扰都被抛之脑后,烟消云散,而代之以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在梭罗的心中,大自然中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给他启迪,为他创造精神价值。他通过回归自然,以物质生活的极其简朴换取了精神生活的无限丰富与充实,回归了人的自然、本真状态。

再次,梭罗不仅对工业文明给人的精神和心灵造成的伤害进行了抨击,还对工业文明给充满诗意的自然造成的破坏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物欲膨胀必然导致实用主义,而实用主义又导致自然生态的进一步恶化。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坚决反对湖旁边的林特湖以一个农夫弗林特的名字命名,其理由是因为弗林特对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与湖的关系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强暴地糟蹋了湖岸……更爱一块大洋或一只光亮的角子的反光,……连野鸭飞来,他也认为它们是擅入者……他从没有看见这个湖,从没有在里面游泳过,从没有爱过它,从没有保护过它,从没有说过它一个好字眼儿,也没有因为上帝创造它而感谢过上帝。……他的田园处处都标明了价格,它可以把风景,甚至可以把上帝都拿到市场上去拍卖;在他的田园里,没有一样东西是自由生长的,他的田里没有生长五谷,他的牧场上没有开花,他的果树上没有结果,都是生长了金钱;他不爱他的水果的美,他认为非到他的水果变成了金钱时,那些水果才算成熟。”这与海德格尔说的“开花的树”极为相称:“在工业时代,当实用主义、工具理性成为一个社会主导思想之后,树的天然本性被破坏了、遗弃了,或者被‘障蔽’了,被迫隐蔽在世界的幽暗之处。而树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以及商业价值反被认作是树的本性,甚至是唯一的本性,从而哄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去。”正是这种商业主义理念导致了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梭罗对此扼腕叹息,口诛笔伐。他谴责道:“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了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从这样的森林中偶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鸣禽歌唱?”由此,梭罗对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对自然的美感、诗意和灵性的破坏进行了犀利的谴责。

梭罗“诗意栖居”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点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生态批评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自然观方面的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于宇宙观,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对立。西方的宇宙观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和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机械综合宇宙观,主客二分是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西方文化中的价值二元论和价值等级制把世界上的事物都分为二元对立结构,并把较高的价值赋予那些处于上面的事物,例如:人类/自然、文化/自然、男人/女人、理智/情感、心灵/身体等。这种宇宙观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其实质是人类中心主义。其基本内涵是: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其他一切生物都处于边缘;人类是主体,处于主动、积极、支配的地位,自然界是客体,处于被动、消极、从属地位;人类是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凡是符合人类需要或爱好的事物都是好的,反之都是坏的,这些坏的事物就要遭到杀戮和放逐;人类为万物之灵,理所应当地开发、利用、征服、控制、统治大自然,使大自然服服帖帖地为人类服务。人类中心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形态,都是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例如:打破宗教神学对人性的禁锢和压抑,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能力,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但从今天生态危机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审视,其弊端和危害则日益凸显,例如: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造成了人类与自然母亲的疏离,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成为人类粗暴地开发、掠夺、控制、践踏、蹂躏大自然的理论依据。因此,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

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构和颠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梭罗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他对瓦尔登湖的房子非常满意:

我无需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因为屋子里的空气一样新鲜。我坐的地方与其说是在屋内,不如说是在门后,甚至大雨滂沱的天气也如此。哈里文萨说:“鸟儿不到的住宅,就像不加佐料的肉。”那不是我的住宅,因为我发现自己突然与众鸟为邻;我用的办法不是把鸟儿关在笼中,而是把自己关在一只靠近它们的笼子里。我不但和一些时常飞到花园和果园的鸟儿更加亲近,而且还和一些更难于接近的扣人心弦的林中鸣禽更加亲近起来,这类鸣禽从不,或极少向村里人唱小夜曲——它们是林中画眉、韦氏鸫、裸鼻雀、野雀、三声夜莺,等等。

读完这段话,我们禁不住为梭罗的住处是如此完美地融入自然而感叹。他与自然相处得如此和谐。他的生态中心观和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意识再次得到体现。现代人回归自然欣赏鸟兽时,一般都到把鸟兽关在笼中的动物园中。与此相反,梭罗却把自己关在小木屋中,把自己看作自然的成员和朋友。他为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了典范。我们由衷地赞叹他的生态意识的超前性。

梭罗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属于自然,而自然却不属于人。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大约骨骼的系统便是水分和硅所形成的,而在更精细的泥土和有机化合物上,便形成了我们的肌肉纤维或细胞组织。人是什么?还不是一团融解的泥土?手指和足趾从身体的溶解体中流出,流到了它们的极限。在一个更富生机的环境之中,谁知道人的身体会扩张和流到如何的程度呢?手掌,可不也像一张张开的有叶片和叶脉的棕榈叶吗?”梭罗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康健,这么多的欢乐!对我们人类这样地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会受到感动,太阳黯淡了,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然而,梭罗并没有陶醉在美丽洁净的大自然中一味地赞美自然,他以极其敏锐的思想触角触及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严肃话题,提出了关怀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超前思考。

梭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他选择与禽兽为邻,与飞鸟为伴,而且相互生存得非常和谐。松鼠、飞鸟在他的房中、房前觅食,野鼠也过来坐在他的手掌中,一口一口地吃了他手中的干酪之后,扬长而去。美洲翁来他屋中做巢;知更鸟在他屋侧的一棵松树上巢居,受他保护。田鼠是他的兄弟,在他的屋子下面做窝,和他共享面包;鼹鼠住在他的地窖里,和他分享土豆的美味;兔子到他的门来,啃吃土豆皮……在他眼中,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可爱,甚至连康科德的植物也是和他住在一起的居民。在瓦尔登湖,人与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交融。

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要想渡过危机,人类必须痛定思痛,改变自我毁灭式的生存方式,实现诗意生存。梭罗通过讴歌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通过批判商业主义、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对人的精神的腐蚀、对自然生态的'残和破坏,通过倡导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树立了诗意生存的光辉榜样,他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真正实践者。“诗意栖居”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境界,如果全人类有朝一日真的过上了“诗意栖居”的生活,那么,生态危机的解决将指日可待。但愿人类早日反思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真正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同类推荐
  •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当白色羽衣洇在了一片绯红之中,一朵妩媚之花便坠落了,那通体不俗的光泽也黯淡下来了。咳,美丽竟如此短暂如此摄入心魄!掩卷沉思,朋友,在嗟然浩叹之余,你对生活是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呢?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邹韬奋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热门推荐
  • 星纪源之蒙面歌王

    星纪源之蒙面歌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明星,全名皆星的世纪,需要你的支持。一个全新的娱乐节目,铸造着新的明星传奇。蒙面歌王,每一个选手都不是庸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与故事。谁会在这里创造新的传奇,成为歌王中的歌王。
  • 重生归来傻子王妃不认命

    重生归来傻子王妃不认命

    穿越成相府傻子大小姐,穿越就穿越了吧,我也认命,可为什么我穿越过来连个贴身丫鬟都没有,一般不都是有个对你忠心耿耿的丫头的吗?悲剧啊!不受爹爹待见,连下人也欺负我,当我现代的跆拳道白学的是吧!遭妹妹陷害,我忍,遭别人讽刺,哼,我都会一一还回来的,“王爷,您能不能别装傻,您能不能别卖萌,您能不能安分点!”面对可以为了我倾尽所有的又妖娆又无赖的鬼面王爷,我实在是狠不下心来。“呜~娘子不要为夫了!”“诶,我该拿你怎么办!”
  • 柯南一梦一梦一生

    柯南一梦一梦一生

    我不认为我是美人,因为自古红颜薄命。。。。。。我不希望我的生命如此短暂。我只是我,我有我的想法,有我的人生,我不是你们的谁?所以,你们没有必要把我推来推去,因为我不是物品既然你不爱我,又何苦用尽手段来留下我,让你为难你呢我要的爱,很简单但又很难做!唯一的爱。。。。。。既然你给不出,麻烦你放手。。。。。。只因为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有我就没有你的江山,你怎么抉择呢?也不要怪我不通情达理,因为爱都是自私的。
  • 夺天意

    夺天意

    继承上古夺天意,纵横荒宇亿万间。人秉天地万气而生,四时乃成,万灵只灵长呼!岂被天地所缚,乾坤所制。天道之下,莫以性命以还天,既天地不仁,就让夺仙佛之力,夺神魔之变,以养吾道。夺!夺!夺!夺天地之造化,成吾不灭之苍冥兮!且看一个继承了上古之意的韩越,如何逆天而修,夺天换地,永世不休!!!
  • 逆世邪凤之傲看天下

    逆世邪凤之傲看天下

    她,本是血族公主,封印的解封使她穿越到了女尊大陆,她成了她。且看小白如她,如何比心机斗大臣。“陛下!你看这个.....”“......”“陛下,你......”“血儿说过男人都是有毒的,碰了会很疼的,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了”“......”总之这是一个小白游走腹黑“妃子”的完美故事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书中讲述了青少年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8种个性,包括独立自主、从容果断、坚定执著、谦逊诚实、标新立异。这些个性培养好了,青少年社会成为拥有良好个性的社会一员。
  • 漂流手记

    漂流手记

    张晓明从最初身上只剩下三十元,而后奋斗有了自己的事业,这一路走来,他不知道忍受了多少屈辱,和多少汗水,然而,上天好像偏偏和他作对,就在他事业巅峰的时候……
  • 梦长生

    梦长生

    凡俗小子幼年凄厉困苦,穷困潦倒夜宿漏雨棚,乞丐生活日夜思长生,世态炎凉百姓欺压,巧合偷包撞陆地仙,拜入弦叶学神通,体质差劲除草工。体质极度差劲的叶敛无奈作为宗门低级弟子,得授残缺进阶快速却毫无攻击力的功法,配合莫名得到神秘灵力玉佩,从此他的仙路不再平凡。颠簸仙路势如破竹,披荆斩棘登仙道。万年血祸的重生、身处宗门居然为邪恶源头,师尊居心不良换肉身,想要对他改命换身的师尊他该如何应付,偶见邪术开始跟随万古大宗弟子出逃,落入低阶凡尘界没有依靠的他又该如何生存。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族与族之间的争霸,一个混乱至极的世界,一个为了大道抛却道德观念的万物,一个处处危险的环境,叶敛该如何在其中混个出人头地。
  • 三族ThreeRace

    三族ThreeRace

    高三毕业生叶时雨,经历了一年前失去姐姐的痛苦之后,和好友再次被卷入离奇的状况,半推半就的进入了学习魔法的学校。了解了人类漫长历史中魔法师和魔族一直在斗争,而他只是想搞清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