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000000019

第19章 结束语 生态与文学

西方文艺复兴后,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至上主义、技术乐观主义日益盛行。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培根曾指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获取知识的直接目的是“征服和控制大自然”。从笛卡尔“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呐喊,到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豪言壮语,标志着近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在西方思想界占据主导地位。18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运转,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起,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作用于自然界,为自己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然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相反,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人性异化、物欲膨胀,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因此,科技的发展需要新时代的人文精神——生态人文精神的引领,否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将不堪设想。美国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指出:“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我们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我们只是巨大的宇宙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就是因为现代人已经具有能够彻底改变和完全'毁自然的、决定着整个星球之命运的能力。”人类能力的急剧膨胀,“是我们的不幸,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埋葬自己。”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Don-ald,Worster)在其《自然财富》(The Wealth of N ature)中写道:“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渡过危机,要求我们尽可能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当然,历史学家和文学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不能进行这一变革,但是他们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这种意识。”因此,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类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危机,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解决人的异化问题,解决人的精神危机。

伴随着对“现代性”及其带来问题的反省,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初步形成,进而又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发展。“生态批评或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集中在对表达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考察中,提倡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它不仅要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观和生活方式,还要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20世纪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成为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史怀泽提出,人类的同情如果“不仅仅涉及人,而且也包括一切生命,那就是具有真正的深度和广度”的伦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则以生命共同体的完善、稳定和美丽为最高道德目标,这种观念标志着生态学时代的到来。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到了20世纪末,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都意识到了各自的盲点,二者试图走向融合。以关注人类生存前景为出发点的生态批评为两者的融合找到了一个恰当的结合点,以人类现代环境自然观重审经典文学作品使文学研究走向更加广阔的生态学视野,突破了以往历史范式或文本内部范式的研究,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文学批评理论。

我国学者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提出了“生态学的人文转向”这一具有开拓意义的论点;曾永成在其《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自然向人生成”说体现出基本的生态哲学思想;2003年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一书对生态批评的核心思想及人类应持怎样的生态观念、生态责任作了详尽的阐述,等等。张艳梅等的《生态批评》对作为一种文学理论范式的生态批评作了更加全面的阐释,具体观点如下:生态批评立足于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以特定的角度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探索并反思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况的一种批判。生态批评置身于“现代之后”众声喧嚣的文学话语之中,强调以关注自然生态的价值立场,来“指导”或“反驳”文学创作。生态批评具有这样的逻辑前提:经济(GDP)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文明进步,文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和生活环境的全面“革新”。在这样的前提视野下,文学欣赏应该放弃工业化初期的“好大狂”癖好,追求人的生命活动与生态环境自然演化的重新“合一”。人类生存状态的变化导致了伦理要求的变化;与之相适应,学者们倾向于把伦理的变迁划分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三个阶段。在最深层的意义上,伦理所表达的是人类的生存意识,而人类的生存意识总是对生存状态作出反映。生存状态发生变化后,生存意识也必然发生变化,伦理的要求也随之出现相应的改变。20世纪中叶以后,“回归自然”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和伦理要求。这种“回归”实际上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状况或生存意识的一种转折,生态批评蕴涵的伦理价值正在于此。这一思想方法首次把批判的矛头鲜明地指向了现代人类生存的本质。随着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而产生的各种危机,人类终于承认现代文明的可持续性成了问题,文明发展不能与维持生命的整个生态系统分离。因此,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新视野——生态批评虽然不可能逆转对自然生态造成极大破坏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但却可以和生态学及其他人文科学携手消解和批判与自然对立、分离的世界观,颠覆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肆意挥霍滥用自然资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通过构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与自然生态建立和谐的张力关系,努力唤醒人类在功利主义驱动下日渐麻木的心灵状态和过度膨胀的权利意志;力图重新寻找工业文明遗落的“天人合一”的田园思想。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或是一系列问题的责任,将越来越被视作一切人文科学的责任;生态批评的意义还在于它虽然立足于文学但绝不拘泥于文学,而是把批评的触角伸向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反思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把生态问题纳入文学研究,是人类面对自然生态危机、人性危机,寻求和谐、健康、持续发展之路的伟大举措。生态世界是人类视野里的万物生存世界,同时它又是一个独立于人类之外的世界。它不依赖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而存在,每一种生态集群都是自然伦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和谐有序地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人类的社会缺少的正是这种自然生态伦理,人本是宇宙生态的一部分,却日益成为反生态的动物。人类正在把自己的道德伦理法则和科学技术强加于自然的生态世界。人类只有在全面的反思中,按照自然生态的伦理法则去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会生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宗教,才能真正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生态主义思想和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态文学与批评中普遍追求的理想,是人回归到自然生态历史中去的一次艰难的选择。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建构意味着人必须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物质形态,改变原有的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形态。

面临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扩展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浪漫主义诗人不仅较早地认识到了自然的价值,同时更是以诗人的智慧体察到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重要,由此希冀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达到人性复归、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生态批评关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生态环境伦理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吻合了当代生态伦理的思想内涵,两者的契合点便是对“自然”的理解、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长远思考,亦即生态整体观。浪漫主义诗人虽然不曾提出系统的、关于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但是,他们创作诗歌的哲学观念是: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是这个整体的平等成员,人应尊重自然、回归自然,通过自然启迪人性的复归来抗议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王诺在其《欧美生态文学》一书中对生态文学或生态批评的实质作了四点总结: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生态责任是其突出特点;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可见,生态批评首先坚持浪漫主义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批判人类中心、人定胜天之类的妄想,宣扬万物齐一、物类平等的哲学理念,斥责万物皆备于我、任我宰割征服的傲慢凶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曾经历了神话自然观、有机论自然观、神学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心自然观以及辩证唯物自然观,这样一个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对立”再到“天人对立统一”的漫长演变过程。20世纪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和物质文明劫难,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反思和探索,对浪漫主义文学进行重新认识和学习就是这一反思与探索的结果。浪漫主义文学在“返回自然”的追求中虽然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但并未割断与自由、平等的理想和理性主义的联系,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的深层包含着对人的处境及前途与命运的理性思考。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重读浪漫主义文学经典,不仅要从审美的、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多维视角,更应当从哲学和世界观的高度去理解浪漫主义自然观的有机整体性,去探讨浪漫主义诗人及其自然诗歌的无限丰富性,把浪漫主义诗人寄寓自然的理想和追求同现代环境自然观的精神实质联系在一起,感悟浪漫主义自然观的现代价值,进而为今天工业文明重压下人类价值标准的确立树立典范,这也许是浪漫主义文学成为生态批评首要研究对象的意义所在。

同类推荐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胡适的圈子

    胡适的圈子

    本书从胡适的朋友圈着手,切入胡适波澜起伏的人生与情感世界,作者舍弃了那种常见的文史资料堆积的枯燥写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胡适与朋友们交往中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故事,给读者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本书还配有150幅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也以生动传神的生活照为主,进一步勾勒出胡适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读者看到大师亲切、温情的一面。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过站不停

    过站不停

    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记录,刻画了异乡少女的内心世界,寓意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差别,同时告诉我们,世道人心可变,真情永生难忘。也在《猫眼》里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思考:保护个人隐私安全,却无意侵害社会他人权益,类似这样的“灰色现象”,富有良知的我们当如何面对?通过“穿越”的手笔,在《梦里依稀见过你》里作者透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态度,以及对幸福人生、光明世界的积极追求。《拾荒者》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贫困荒凉一无所有的时候,亲情和牵挂会成为其平凡生命全部的价值和意义。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热门推荐
  • 天才花痴:顺利成亲

    天才花痴:顺利成亲

    与天才草包:妃倾天下同一系列作品现在上市!每两天更新一章。感谢大家支持!也希望大家支持天才草包:妃倾天下!
  • 怪眼李强

    怪眼李强

    高三在读的李强;只因爸妈的公司被骗公司倒闭,曾经的风光就如过雨漂云。亲情,友情,爱情,学业,何去何从,李强能够帮爸妈的公司逆转乾坤吗?一次偶遇前世佛缘,《神奇的怪眼视解率》看穿人间善恶。横扫贪官米虫,赌赢千王赌赢赌石,赢万亿身家,战胜吸血鬼,男女间的情感行云流水,一腔热血只为亲情,友情,爱情,家园,国家世界和谐而守护,从此李强走进自己人生的万种坚险之路……
  • 神雕侠侣之重出江湖

    神雕侠侣之重出江湖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华山一别,杨龙夫妇只求终生归隐于终南山活死人墓中。谁知之后的二十年间,风云剧变。襄阳城败,郭氏夫妇战死,风陵渡口郭襄遇到险,屠龙刀和倚天剑的转移,与山中老人恶斗……种种故事,尽在这些年间。本书所要说的,也正是这二十年来杨过小龙女重出江湖的故事。我的QQ:1772276991,喜欢的话加我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
  • 武林逍遥路

    武林逍遥路

    笑看江湖风云动,醉卧河山听雨声。笑红尘,问天道,江湖路上自逍遥。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江湖梦。鲜衣怒马,快意恩仇,拔刀于世,杀伐决断,这是我们当年梦中的那个江湖。秦乾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江湖世界,还携带者一个可以穿越诸多武侠世界的金手指。与乔峰拼酒松鹤楼上,与西门吹雪斗剑紫禁之巅,与小李飞刀相识于冰天雪地……可能穿越的世界:金庸(天龙,射雕,神雕,倚天,笑傲等……),古龙(风云第一刀,武林外史,陆小凤传奇……),黄易(大唐双龙,覆雨翻云,寻秦记……),梁羽生(七剑下天山,……),某些武侠游戏世界(武林群侠传,剑侠情缘……)具体穿越世界未定,穿越顺序同样未定。(PS:这是看了五方大大的武侠世界大冒险之后写的东施效颦之作。)
  •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肺气肿系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气腔增大,并伴有腔壁破坏性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及灶性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它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的肺脏充气过度和肺容积增大的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凡能引起细支气管炎性变化使气道阻塞,都可引起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 Hamlet

    Ham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勋鹿之寂上花开

    勋鹿之寂上花开

    花落有花开,落花随流水,花开以后谁来说寂寞
  • 印记

    印记

    早晨的天空,阴沉的可怕……你在远处悄悄的看着我……我只是抬头仰望着,这灰蒙蒙的天空。
  • 后宫往事

    后宫往事

    她,不过是小小宫女,每天如履薄冰地生活着,却遇上那么人,那么多事。她本就很平凡,而且一无是处,然而,偏偏四皇子,七皇子等众多的王子都喜欢她,他们有点邪有点坏,还带着天生骄子的骄傲,但却止不住一颗心向她靠拢,这段爱该怎么理清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