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6300000035

第35章 对生命的探寻是诱惑人们不断尝试的幻象

叙述者建议说的“第二种黑暗”没有尽头,那么生命如何轮回呢?现在的为父母者又怎么能肯定地如此判断呢?——或许只是因为害怕而产生的无助的茫然感和虚无感?提建议的叙述者和他的听众为父母者也在困惑中,他们似乎都无力解释。接下来建议者的话语更加矛盾了:“告诉他们最幸运的/事情已经来到这个世上,你们生活在混沌之中/岁岁年年,暮暮朝朝。”

被动结构“已经来到这个世上”暗示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全由不得“你们”做主,之所以能来是因为受益于另外一种力量。是什么力量?叙述者没有说——是否这是他和他的听众之间不言而喻的?无论如何,被允许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最幸运的事情”。由此可见,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那种黑暗里,“你们”并不快乐,能生活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幸运之极了。果真如此吗?前面还说到孩子们已经觉察到父母身上有关倦怠的蛛丝马迹了,因此要说服自己和孩子,使之相信“你们”是热爱生活的。如此,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还是“最幸运”的吗?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在第一种黑暗里的生活也是和“没有尽头的”第二种黑暗一样,都是充满痛苦令人恐惧的。叙述者用“最幸运”一词,是实话,也是一种人生哲学的灌输:幸运和幸福是相对极端的痛苦和恐惧而言的。因此,“你们”可以坦率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生活在一片混沌之中,“岁岁年年,暮暮朝朝”。时光隧道里,琐碎不断,世事变幻,“你们”常常浑浑僵僵,这些都是暴露在孩子们眼前的。“你们”得相信这种混沌状态是有意义的,以期孩子们能努力发掘生活的意义。叙述者显然要求为父母者违心地说话,至少在做父母没有改变世界观之前是这样的。至此,读者不禁质疑:每代人都这样给孩子传递伪信仰吗?人类文明就这样得以传承吗?人生还有真意吗?人们常常会联想:人在幼年时总是觉得世界无限美好,人的前景就在于不断发掘,可是,随着年龄渐长,人们越来越注意眼下的需求,意义的探寻退而次之。叙述者是在宣讲文明的传承方式吗?他是一位极高明的引路人、先知。他说,不管怎样,“你们”都得相信意义的真切存在:“意义必定存在,尽管偶尔也有害怕/你们将悄然离世却一事无成,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你们曾存在过。”

叙述者揭示的是实情。年岁渐长的成人内心常会浮现一个问题:时间流逝如此之快,我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古今中外,有殚精竭虑、怀抱天下意于建功立业者,有汲汲乎追逐名利快意感官者,也有沉溺于家庭琐碎以备留遗后人者……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但无非想留痕岁月。人们都想将自己某种因素留给后人传承下去。这便是人生的真意吗?叙述者建议为父母者对孩子说自己相信人生有意义,同时也清楚地知道在成人心里,意义都漂浮不定、难以捉摸。最能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也许就是做出一番事业以示曾在这个世界走过一遭,然而却不时地害怕一事无成。可见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惶恐不安,他们随时都可能怀疑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另一方面,他们害怕无法证明自己曾存在过,恰恰说明人们都想让两种黑暗之间的这段人生能为人所留念。如此,则“害怕”是真切入骨地出自心灵深处的了,而“相信”却是为了压抑随时可能涌出的恐惧而强加的力量或是迫于理性教育的训导,或是为了孩子能不受影响。

接下来,悠悠玄思似乎被打断,叙述者又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了:“告诉孩子们走进来吧,/告诉他们你一直在搜寻失去的事物——一个名号,/一本家庭相册,从一件小事/翻到另一件,你可能经历过的一片黑暗,/你可能完全不懂的黑暗。”

从诗歌的开头到此处,叙述者一直在教导或劝诫为父母者,说家庭,谈人生,思维几入缥缈玄境。谈到人生真意和信仰及生命深处恐慌的时候,叙述者停止深入了——不管是不能还是不愿或其他原因。也许是觉得谈论的时间太长了,叙述者突然意识到孩子们还在外面呢。于是他让为父母者叫他们进来。让那些关注父母的孩子回家,既是表明成人们一天工作的结束、孩子玩耍的时刻已过,也意味着家庭的概念开始凸现。孩子的回家也意味着真正的面对面交流才开始,而前文所述还只是叙述者的说辞或者训导。现在要面对孩子们说的是,你们已经错失了某种东西,对他们的寻找一直没有停止过。追寻的是什么?首先是一个名号,即自我身份。这是个很奇怪的提法:自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迷失了!他们知道迷失的是自我吗?他们如何界定自我?或许自我来自上代人的影响?但是继承下来的就是自我的真身吗?一言蔽之,他们心里有种缺失感。追寻的第二个目标是“家庭相册”。叙述者用暗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家庭故事。由一件件家庭琐事组成的家庭相册一页接着一页,意味着在逝去的时光里,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漠视了,尤其是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需要探寻新的理解的可能——现在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也许就是努力的开端。探寻的第三个目标是一片黑暗。这是诗中第三次提及黑暗了。前面提到的两种黑暗代表生命的始终,他们可能诱发人们内心的恐慌、茫然与虚无。可这一片黑暗却“也许,那是你心中一直存在的”。人的内心隐藏的那一片黑暗是什么?是人与生俱来的蒙昧还是人性中不可见之于光的丑恶?人不自知,但是知道要探寻,进行和生命历程同步的探寻。从另外一面看,探寻伴随终生暗示着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抵达彼处”或明晰个中奥妙仅仅是诱惑人们不断尝试的幻象。

同类推荐
  •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从1901年到2000年重庆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小说的出现的确显得有些异样,陈思和先生言“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发表,使赵树理迅速地成为闻名全国的作家,在解放区、国统区批评家的高度赞扬下,赵树理被树立为“方向”性的作家。然而,在被树为“方向”的同时,“农民作家”的称呼也部分传递出一些批评家对赵树理作品价值的疑虑,由于没能塑造出阶级新物、不擅长表现社会重大题材等“缺陷”,赵树理的作品在建国前后都不断地受到批评。
热门推荐
  •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成长的烦恼、父子之间的战争、温暖着365里路、兄弟情深、那些无私的爱、你不明白的爱。
  • 华夏风潮袭美国

    华夏风潮袭美国

    古风自小受到古文化影响,机缘巧合到了美国,置土地、建古城、从漆器、文玩、传统到古文化处处展示古老的中华文明魅力同化美国各族
  • 狐幻抄

    狐幻抄

    在深山修炼的白狐无意间遇到进山修行的道士,之后的时日里,白狐渐渐习惯等待道士,如此,情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对道士飞蛾扑火般的爱情。
  • 非常琳妹妹

    非常琳妹妹

    《非常琳妹妹》讲述小主人公在完成作文作业时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妹妹,这对“非常兄妹”间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快乐,让人烦恼的事。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种田经商俏厨娘

    种田经商俏厨娘

    花月儿觉得很不可思议的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只是去买个夜宵也能被车撞?撞就撞了,还赶了把新潮穿越,穿就穿了,说好的王府千金大小姐呢?好吧,一贫如洗她也认了。看着这个一贫如洗无爹无娘的家,年幼尚小的弟妹,花月儿下定决心,撑起这个家!入深山,下厨房,经一手田商,挣花开富饶!
  • TFBOYS之十年之约不曾忘

    TFBOYS之十年之约不曾忘

    本书讲述的是三个女孩遇到了三只,记得加欣欣的qq542810114,欣欣在这里等你哦
  • 翼女之殇

    翼女之殇

    这是一篇神奇的小说。大家可以在这里享受探宝的快乐
  • 逆天神道传

    逆天神道传

    凌言脸容洽谈,神色无怒无喜,深邃的眼眸似乎蕴含着一切,轻声道:“天地本为一混沌,谁高谁低,究之何处?大道有情,奈何人性不足;神也好,仙也罢,你们不过是经过功法的修炼拥有了强大力量的人而已,俯瞰世情何以独然?”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