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6300000036

第36章 有情众生求助于无情自然:绝望中的一缕希望

尽管如此,人生并非毫无出路,叙述者最后的话语却似乎给人以希望了:“说一说吧,你们各自都曾竭力/让自己忙碌着,学会俯身倾听/大地漠然的呼吸,感受它拥有的/些许柔情笼罩着你,一浪接一浪,传送/爱的细微波动,穿越你短暂的,/不容否定的自我,进入你的每一天,直至永远。”“大地”一词很特别。它在英语中的原词是“earth”,在英语里意为万物孕育生发之地,它的贫瘠肥沃和坦荡险恶不因人而设,它对人类在内的万物体现出来的漠然正如充满尘世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因此叙述者强调,要尽量使自己忙碌着,关注自己手头的事情,或许就不再或少受他人冷漠的影响。不过,毕竟生活在群体里,还得努力学习和他人交往,“倾听/大地漠然的呼吸”,去竭力感受其中的恬静,在恬静中便能体味到爱的细微震颤。此时“忙碌”成了挡箭牌,因为只有忙碌才能让人感觉到生活原来还有“中心”;而“恬静”展示的是最后一种意义寻求的可能,因为冷漠的同时也给人以“恬静”,人们因此而感受内心产生的爱意。这似乎是人生最后一线曙光,人生也许还能存在意义探寻的空间,而不用在孩子面前做自欺之举了。方向既然明确,叙述者似乎于此画上整个旋律的最后一个休止符。但是最后两个抽象的意象又让人困惑了:“穿越你短暂的,/不容否定的自我,进入你的每一天,直至永远。”

“自我”的身份认同在叙述者看来是不可能了。他用了“selves”,“self”的复数形式。在他看来,时光隧道中,“自我”并非单一的或永恒不变的;从空间维度上看,“自我”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是否意味着意义的探寻也没有确切的、相对稳定的尺度呢?换言之,生命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连续性呢?或许,连续不断的只能是恬静中产生的如微波般的“爱”,它荡漾在“自我”心里,弥漫于每一天的时光中,一直传送到更远?

本诗以不问之疑结尾,诗歌旋律休而不止,似乎是“连续性”的戏剧性演绎:这首诗会因令人疑窦丛生而流传下去。正是这个疑问使得诗歌的主题最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生命真的是连续不断地延续下去的吗?生命的连续性在诗题中已经提出,不过可能出乎读者意料地蕴藏着疑问。它是叙述者和他的听众(包括诗歌的读者)等所有人的疑惑,也是诗人斯特兰德的困惑。作为生命存在的人,生存的内涵包括标志着生命起止的生与死、家庭及生命的意义。这首诗就是从以上四个维度探讨生命的连续性问题。出生,是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那可以告别一种恐怖的黑暗。然而人生并未因此而充满喜乐,因为还有一种无尽的黑暗在人生的尽头静候着每一个人。死亡就是这种黑暗的开端。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和此后无穷的未知因素让人们惶恐不安,人们需要正视自己内心的这种黑暗,认真学习如何生活。诗歌中给出的建议是在平常事物如“铁锹和钉耙”、“扫帚和拖把”中寻找美,在繁忙中贴近大地,去感受其中的恬静所带来的爱意。这也许是唯一令人振作的生存哲学?由于在具体的生存形态中,家庭似乎是一个被尘世文化异化的实体。在斯特兰德看来,家庭的理念根植于恐惧、互不信任和欺骗。诗歌开篇就写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相互信任的缺失。逐渐成长的孩子已经不再和父母沟通交流,他们窥视父母流露的厌倦。而后者是生活中的败将,他们疲于应付生活琐事,他们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意义,但为了孩子必须继续下去,他们只能逼迫自己相信未来;为了继续下去,他们得把自己都难以信服的理念传给子女。两代人之间的欺骗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隐瞒和误导使得历史成为循环重演的故事。换言之,孩子们会把从父母那里获取的伪理念付诸生活实践,他们在历经幻灭后也许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还会像前辈一样在自己的后代面前隐瞒生活的真相或他们所感受到的真实。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人文理念的传承就是纯粹的玩笑,是人类狂妄自欺的游戏。人类生活的所谓连续性或者延续性就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不过,诗歌的结尾处又透露出人类生活意义的一线光明:走近大自然——别忘记自己源于此,时刻站在这片默默地一直抚育自己的大地上,去感受它向人类传送的恬静及安宁。因此,当上帝不再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时,人类不必他处寻求意义——生活意义就在于追求本身,它源于沉闷生活的日常细节中些许成就感,它需要个体意识到有机的稳定的“自我”是不存在的;随着时空变换,“自我”身份也在变化,即便是在特定的时刻,它也是立体的。于是人类生命的连续性似乎不在于种群文化的传承,而在于和大地(自然)的亲近和融洽了。但是诗人在这里用的“earth”还有“尘世”的意思,果真如此,则连续性来自于固守个体生活体验因漠然而产生的安宁了。可是这也算连续性的表现吗?这成了萦绕于读者心头的疑惑。

这首诗以短短的二十八行诗句,将人生几个重大主题悉数加以探讨,其高超的技法和相应的诗歌理念是不容忽视的。这首诗乍看像一首教诲诗,其中全知全能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洞悉两代人心灵深处的幽暗,明察尘世苦痛,超然物外,指点迷津。我们可以将之视为诗人斯特兰德的代言者——整首诗不过是诗人斯特兰德以超然的智者形象在与世人言。但考虑到诗人惯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不难发现,诗中的这个叙述者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尤其是成人)的另一个“自我”。塞缪尔·马依欧在1995年出版的《创造另一个自我:当代美国自传体诗歌中的声音》中提到,马克·斯特兰德曾在他的《萨奇安特维勒笔记》(1973)里论及其诗歌的表现手法问题。斯特兰德说:“最终的自我超越/不是个体的伪装,/而是对群体戏谑式思索的结果,/如同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一样。”马依欧指出,斯特兰德此处说的“自我超越”意即表面上采取书写个体反思或经历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情感和理念却是普遍的。这要求写作者驱除个体的伪装,做客观的观察者,如此诗歌中的叙述者“我”呈现的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存的表达状态。回头再看《连续不断的生命》,不难发现,诗歌中叙述者既是诗人客观的一面,也是诗人观测到芸芸众生灵魂深处的一个自我。换言之,这个叙述者是人们心灵中在苦苦思索追寻人生意义和生命延续问题时那一个共通的自我。诗歌中所有的劝诫其实是人们在一天劳作结束时思索和心理斗争的结果。诗人技法的高妙还体现在意象虚实转换上。如以“放弃”来写为父母者的挫折与消沉,以漂浮在责任的波澜来写为父母者的无可奈何的被动处事状况。这是以虚写实。以家庭中常见细节如铁锹、搞卫生等代指容易让人厌倦的家庭琐事,这是用借代的手法以实写虚。诗歌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意象是“黑暗”和“大地”,诗歌的开篇就把背景定在华灯初上的黄昏时分,给人以舒缓轻松感。可是读者却无法轻松,因为很快转入沉重严肃的生活感受和意义思索。黑暗标志着这个思索的起点和终点。于人而言,那是忽远忽近的恐惧。更为可怖的是人的内心也许就存在“一片黑暗”。或许人间所有的恐惧和邪恶及罪孽都源自于此?这个问题诗人似乎有意回避了。他给人们指出的出路在于“大地”,诗人也许有意将读者徘徊于它的两个含义之间。因为“大地”和“尘世”对作为个体的人都是漠然的,然而正如大地漠然的另一面宁静一样,尘世的漠然后面是恬静。只是人们需要去发掘这份恬静,“自我”才能感受爱的些许震颤,无论何时何地。有情众生,返而求助于无情自然。也许这正是期盼连续性的诗人在“黑暗”的绝望中看到的一缕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Bloom,Harold。“Mark Strand。”The Gettysburg Review 4.2(1991):247-248.

2.Cooper,Philip。“The Waiting Dark:Talking to Mark Strand。”The Hollins Critic 21.4(1984):1-7.

3.Coles,Katharine。“In Presence of America:A Conversation with Mark Strand。”Weber Studies:A n Interdisciplinary H umanities Journal 9.3(1992):8-28.

4.Jackson,Richard。“Charles Simic and Mark Strand:The Presence of Absence。”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1.1(1980):136-145.

5.Miller,Christopher R。“Mark Strand’s Inventions of Farewell。”W allace Stevens Journal:A Publication of the W allace Stevens Society 24.2(2000):135-150.

6.Berger,Charles。“Reading as Poets Read:Following Mark Strand。”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20.1(1996):177-188.

同类推荐
  • 复乐园

    复乐园

    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动手做事,轻松顺畅的手上动作中所包含的经验,其价值就算是集合世界上所有的格言也难以超越。这个星球依然年轻,充沛的精力不过是需要引向正确的位置而已。海难,飓风,海员农民叹为天命,但灾难触及到了我们的良知,提醒我们自己的罪过。
  • 衣食亦有禅

    衣食亦有禅

    为随笔和国画的集合。王祥夫不仅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耳濡墨染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之道。他有专门的绘画老师,老师亦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情结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之他的天性,他热爱市井,热爱饮食,热爱生活中注视到的点点滴滴美的享受。他说:人类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始终追寻美的过程。许多事物,只是当它们过去或消失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们的美来。他最经典的话是:古人除了击鼓鸣金地打仗,一般都很闲散。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菊花禅

    菊花禅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它散发着草木香、胭脂香,又氤氲着晚风细雨的清凉,和年少情怀的幽寂惆怅。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或叙述与胭脂口红有关的成长过程中的细节,或对某种草木的描述与解读中,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万水千山情·游记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热门推荐
  • 间罪

    间罪

    千年前,一场神罚般的【黎明洗礼】让人类走到了几近灭绝的境地。千年后,得以残喘的人类火种重现光明,却成了被困在蔷薇花影之中的囚徒。是持剑与盾满腔热血地冲破谜般的叹息笼牢?还是在神的面前洁身修心以求得一缕光明照耀无边的黑暗?历时千年的种族战争仍旧没有能给出人类答案。而当那个少年为了承诺踏足帝国领土之后,遮掩着无数谜团的那层雾霾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清风。
  • 维秩天使,安琪儿

    维秩天使,安琪儿

    我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一个BUG一般的存在。本在上古神魔大战本要沦为血天使的我,却被上帝赋予了永远与血天使之力持平的神圣的力量,并且被上帝破格封为了炽天使。我名为——————————————血天使。安琪儿。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下)》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 冷血三公主之复仇计划

    冷血三公主之复仇计划

    她本是云家人人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千宠万爱集一身,却因为家庭的变故,两位哥哥和妈妈葬身火海,自己侥幸逃生,却留下了一道印记。还好,幸运女神眷念着她,让她遇到了“噬血帮”的老帮主。苦苦训练十年,她已成为世界第一帮派“冷邪帮”帮主,一个令黑白两派都闻风丧胆的顶级杀手聚集地。为了复仇,重返校园寻仇家,怎料遇见他……
  • 城市骑士

    城市骑士

    什么时候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异能一样,做人也一样。智慧比力量更强大。作为城市骑士,我们必须默默地守护这个表面安宁的城市,社会,世界。
  • 你要找什么

    你要找什么

    作品讲述了以作家楚千寻为主的一群曾经有梦想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游走,并挣扎于现实和理想的真实故事。生活的压力和情感的纠缠,使得楚千寻心情低落,下决心离开了“铁饭碗”——县文化馆,去了省城一家杂志社。他写畅销小说,写剧本,他挣来了以前从不敢想的稿费,但他已不知道自己到底还是不是个作家。
  • 封石记

    封石记

    一个失忆少年,平淡的生活经历变故之后赫然发现,自己竟是神秘古老民族的少主,为坚守信仰,守护天之圣物,踏上诛灭邪派妖族的艰辛路程,为坚守道义,途中历尽千辛万苦,百般折磨,不断升华自己,最终迈向武学的巅峰,途中更有皇室贵友助阵,美艳妖娆的佳人相伴,跌宕起伏,豪情万丈······敬请关注《封石记》持续更新·····
  • 三位奶爸有礼了

    三位奶爸有礼了

    白手捡了个便宜娃。宠儿养成计划,无奈男猪脚太小,宠儿又凭空多了两个爸,这玩具只有一个只好每天轮流着宠。可是没几年一场事故四人天各一方。多年后肉球长大后重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是否玩意还在,还是变成别样的感情,这会是一场身心的较量还是一场虐宠的故事****
  • 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说起心理学,它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初民便对梦境和死后生活有所猜测。他们以为,有一种像空气一样的灵气通过呼吸出入人体。做梦就是这种灵气出壳外游,死亡时它不再返回人体。进入文明社会后,欧洲的古代人把这种灵气称之为灵魂。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古希腊哲学家把心理看作是灵魂的功能。近代欧洲的哲学家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把灵魂称为心灵,并和知识的起源问题一起讨论。到了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心灵或意识的经验心理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