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2400000021

第21章 附二 郭谦亨教授医案选

一、内科医案

1.少阴寒水内动李某,男,40岁,陕西榆林人,农民。主诉:患伤寒已8日。几经发汗而病剧。诊查:面色娇红,身倦卧而心中动摇,心中悸动而躁不安,目不敢开,开则眩晕特甚,起则复剧。身热,舌苔灰薄,远看无津,以指试之则不干,质清。脉浮大,重按若无。辨证:此为太阳过汗、寒水内动、阳气外越之象。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加龙骨、牡蛎,水煎服,四剂。尽剂病退,守原方调治数日而愈。

此例患者,正值隆冬而伤寒8日,几经发汗,而病情愈剧,患者之弟,邀余往诊。辨为太阳之邪不解,少阴之气大动。水乘于心,心体不安,阴加于阳,阳气浮越,其症发热,脉浮大,重按如无,是阳气外越之象。心悸、眩晕,是水邪乘心之证。故以“真武汤”加龙牡是起纳阳归肾、安神利水的作用。这是谨崇仲景理法,适以救误之例也。

2.痰热滞窍杨某,男,37岁,河南人,客居陕西榆林。初诊:1945年6月6日。主诉:因患伤寒,服解暑药制剂,今忽昏睡。诊查:体胖展卧,四肢厥冷,神识不清,喉有痰声,体温39.9℃,舌深红,苔黄腻,脉沉滑。辨证:属暑热与痰湿相搏,阻滞机窍、气机闭塞、心神受蒙之证。治法:清暑解毒,涤痰开窍。处方:“菖蒲郁金汤”去菊花,加犀角、川贝母、丝瓜络二剂,水煎服,并冲服“玉枢丹”。

二诊:6月8日。上方尽剂后,痰浊略降而神昏依旧。此热毒深闭,急应凉开。以“安宫牛黄丸”易“玉枢丹”,强化清心醒神之力,再进二剂。

三诊:6月10日。药进二剂,神识渐清,热降肢温,体温38.2℃,病有转机,化险为夷。继用清热化痰,和胃养阴等法,组方化裁,调治十数日而安。

暑本是热较重之外邪,且挟风兼湿邪为患,既耗气伤津,又易进犯厥阴而复生危证。本例患者,常嗜肥甘,而痰湿素盛,感冒后,服祛暑退热药,本无可非,奈因暑湿邪遏,热毒较重,温燥助火,痰热相搏,交织为患,阻络滞窍、闭塞气机、心包受蒙而成神昏肢厥之证。起初采用“菖蒲郁金汤”化裁合“玉枢丹”,辟秽有余而清心醒神不足,故二诊改用“安宫”,以增强清心力量,是以二剂而神清热降,转危为安。因此,临证施治,务在切中病情,丝丝入扣,才能获效,不可不慎!

3.气营同病杜某,男,70岁,陕西榆林县人。初诊:1948年6月26日。主诉:感冒已数月,今忽加重。诊查:面赤、神昏、高热烦渴、小便短赤,舌质干绛,苔薄中黄,脉沉弦而数。辨证:温邪下犯阳明,上干心包,气营同病之证。治法:清热保津,清心醒神。处方:“白虎汤”加犀角、连翘、竹叶、芦根及安宫牛黄丸,一剂,水煎服。

二诊:6月27日。服药一剂后,热减,惟脉现虚象。医圣张仲景云:“脉虚者,加人参。”因于原方中加西洋参三钱(9g)。服两剂后,热邪大衰,而汗出神清,脉虚略数,并有虚烦。此余热仍留,气液未复之象。再以“竹叶石膏汤”加芦根,清热生津,益气和胃,调治数日而愈。

此患者是瑞西公在世时之老友,其侄与我亦交往很深,当其叔得病数日,他即来邀我往诊,经我视症、征,据以辨证,为温邪上下干犯,气营同病之重证时,我对其说:“古稀老人病此,确实可虑,但其平素修养有方,现病虽神昏、舌绛,而脉数有力,弦而不劲急,足见正气不败,是脉有神,有胃气之证。《脉经》云:‘有胃气者生’,说明尚无大碍,但治愈亦需时日。”药用两清气营。病减“脉虚”,邪退正弱,在继清气营中,助以顾护气津之味,药仅六剂,两经调理,便身安病愈,是始料之所不及。

4.斑疹内陷吕某,男,56岁,陕西榆林人,缝纫师。初诊:1948年6月12日。主诉:昨日忽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诊查:除上述外,且腰痛无汗,口微渴,纳差,二便可,舌红,苔微薄,脉浮而弦数。辨证:时邪外感,卫表热盛。治法:辛凉解表。处方:“银翘散”加板蓝根,三剂,水煎服。

二诊:6月15日。上方连进三剂,身微有汗,头痛解,恶寒除。惟身背皆出现深红色斑点,而热势增高,此表解而热入营分,斑毒外出,热势仍盛之证。宜清化透斑。处方:“化斑汤”加丹皮、银花、蝉蜕、葛根等煎服,一剂,水煎服。

三诊:6月16日。上方随证之演变,先后加减连进四剂,斑已遍透,热降,病势稳定。

四诊:6月21日。斑出6天时(昨未服药),热势忽又增高(体温40℃),神识忽然不清,谵语狂躁,斑紫舌绛,脉洪大数,来盛去衰。久劳之体,正虚力难制邪,毒邪猖獗,蒙心包、入血分,有恶变之势。治宜急清血分热毒,以清心醒神解毒。处方:“犀角地黄汤”加紫草、元参、竹叶、大青叶、葛根、蝉蜕等药煎服。一剂,水煎服。

五诊:6月22日。服一剂后,忽热降,斑陷,胸腹微闷,气短息促,脉沉弦。此正虚无力托邪的邪毒内陷证,急宜采用托里举斑之法。处方:“托里举斑汤”加洋参、丹参,一剂,水煎服。

六诊:6月23日。上方一剂后,斑复稀疏外现,色降红活,胸腹闷解,气短促好转,惟舌仍干绛,齿唇质燥。此阴为热耗,余邪不退,营阴亏伤之证。治宜补益气阴,兼清余热为法。处方:“三才汤”加石斛、芦根、冬桑叶、竹叶、银花等,两剂,水煎服。

七诊:6月25日。上方连进两剂后,热退斑消,诸证皆解。复与滋阴、和营、益气养胃等剂,调理多日而安。

1946~1949年间,“斑疹伤寒”这一急、危、重传染病,在陕西榆林城乡传染广而重,可以说四季不断。一人病后,一家人很难幸免,故俗称为“窝子病”。

此患者在未病之前,体较壮实,他家的四口人,均为此病传遍,每一病者,都由他护理,一一都请我为之诊治,皆平稳度过。当其中第四个染患的,是他的侄儿,仍由他护理时,我即告诉病家,护理病人是件很辛苦的事,这个病人可另找人护理,以防他因过劳传染此病。若病了,恐变证莫测,治疗棘手。本患者因病者是他的亲侄子,坚持要自己护理,其情之真,我也不好再说,却正在其侄之病将愈时,他便病倒了。由于他一连护理了四位病人,毒侵伏较久而染,郁而化热而后发,其病来迟,但由于体壮阳盛,两阳相并,毒邪外发,多有热毒较盛的表现。故随机证而先用“银翘散”,在清透毒热中加重解毒剂;当斑毒外透后,急用化斑解毒之剂,虽未敢防于机先,而气随机就势的应复之法为治,然终因毒邪猖獗,而蒙心入血时,采用凉血,解毒,清透之品,在服用“化斑”重剂之后,接着用此,以致久劳之体,又为寒凉所折,未能免去正虚斑陷之变,幸好患者正当壮年,抗病能力强,故一剂“举斑”加二参,即托之外透,而化险为夷。由此可以说明:首先,在五六诊时,脉象“来盛去衰”,似已现正虚力难御邪之征,却未敢加用扶正之品,此只重视邪毒盛的一面,未顾及正气虚的一面,未能治于机先,致有后之变证,不无有误;其次,说明俗所谓“窝子病”,后病者必亡之说未必尽然,诊治只要随机应变,及时有效,后病者未必被“挤掉”的。

5.疟犯肺络魏某,男,30岁,陕西榆林人,邮电局报务员。初诊:1950年9月8日。主诉:患疟,每发作时咳不止。诊查:每发时,寒从背起,战栗鼓颌,头额双侧疼痛,面青红色,继而高热,体温达40.5℃,面部两颊转红,口渴喜凉饮,持续约四五小时之久,汗出热退,每于子初发作,寅后汗出。从发作的开始,直至汗前,都兼有气急咳嗽,连连不已,痰少色白,咳剧则呕,汗后咳虽减而不除。胸脘闷而不舒,纳差,小便短黄,大便不利。舌质红,苔薄白,脉在高热时浮弦有力,发作后弦而力减。辨证:少阳疟,逆犯肺络。治法:宣肺清热,祛疟降逆。处方:仿《温病条辨》“杏仁汤”加青蒿12g,厚朴6g,三剂,水煎,于发作前两小时服。

二诊:9月11日。药连进三剂后,气平咳止,疟发时,寒热也较前减少,时间亦缩短,惟汗后体倦,舌干口渴,脘仍微闷,大便仍不利。这是肺气宣通,邪却津伤之证。改用祛余邪、益气阴,兼以润便之法。处方:青蒿12g,黄芩6g,太子参12g,花粉9g,枳壳4.5g,首乌12g,甘草3g,水煎服,两剂后,疟止,大便通利而愈。

“疟疾”之外因,固是“疟原虫”,由媒介物“蚊虫”叮咬而侵入人体引起,其发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内因体质及其他因素不同,故其发作之表现,也就有所差异,难以“按图索骥”而刻板论证。此案从证论,是疟发少阴,但始终咳逆较显,辨为“疟袭肺络”。肺受侮、气失降,以“肺疟”之证,故仿“杏仁汤”法,以宣肺祛暑,更加青蒿祛疟,厚朴理气机,三剂而证大减。复以青蒿通余邪,参、草益气阴,乌、粉通便,枳壳调气,药进两剂,即达疟止、便利之效。

6.流感证似少阳郝某,女,47岁,陕毛一厂工人。初诊:1976年8月18日。主诉:初秋感寒,曾以“流感”用中、西退热解毒之药治疗,已六天,而病况不见好转。诊查:现身热不解,体温38.8℃,头疼身痛,伴有寒感,微汗,鼻塞咽干,口渴,大便利,小便黄。苔薄白,脉弦数。血象:白细胞7.4×109,中性44%、淋巴56%。辨证:《伤寒论》云:“伤寒脉弦数,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本证特宗之。治法:和解表里。处方:“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药用两剂后,热解身凉,诸证消失。

此例之后,在这阶段遇有系列相类似病患,用他药不能退热,都是用此而获效。10月我因公去陕西汉中,偶和那里工作的学生谈及此情况,据反映汉中最近一些感冒患者,用“桑菊”、“银翘”及其他解表药都罔效,而用“小柴胡汤”即效。可见本季传播该病之病毒导致发病后,都具有“柴胡证”的特征,而“小柴胡”恰恰有和解表里、祛除少阳病邪的作用,也可能由此而起到了祛除病邪之功。

二、内伤杂证医案

1.哮证郑某,女,27岁,陕西榆林人,妇科医师。初诊:1991年9月2日。主诉:哮喘半月。诊查:因服磺胺类药而突发“哮喘”,经住院用抗过敏药,效不显。现气喘有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甚则闭气,面微红,唇青紫,痰粘不利,色黄,偶有咳嗽,纳差,大便粘腻,小便黄,月经如期,舌紫暗,苔薄腻色黄,脉浮弦而涩滞。辨证:热为寒邪,痰湿内阻,气失宣降。治法:先以辛温宣散寒遏,降气平喘为急,继以化痰清热,利气宽胸,辅以降逆之味。处方一:苏子9g,白芥子6g,炙麻黄4g,桂枝3g,川朴4g,陈皮5g,法半夏9g,前胡7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方二:茯苓15g,瓜蒌仁9g,川朴9g,丝瓜络12g,丹参12g,鱼腥草15g,芦根9g,银杏6g,甘草4g。嘱前方服后,如果哮喘减轻,则继服后方三剂;若不减,请及时复诊。

二诊:9月9日。上第一方,服一剂后,哮喘即解,三剂后,喘止、气平,即服第二方三剂。现胸仍闷,痰粘不利,舌仍暗赤,苔黄腻,脉弦滑。继服第二方,加浮海石9g,五剂,水煎服。

三诊:9月28日。服上药五剂后,诸症悉解,已上班工作,再未服药。昨感冒受风,咳喘又作,痰黄微恶风,身微热(体温:38.7℃),舌红,脉浮。用辛宣理肺方:苏叶、苏子、杏仁、桔梗、桑皮、贝母各9g,茯苓12g,鱼腥草15g,黄芩、前胡各7g,白芥子6g,甘草4g,薄荷3g,生姜2小片,两剂,水煎服。

四诊:11月1日。上药服2剂后,恶风、发热解,咳止喘平。近一月多再未犯,要求处一丸药方。据证处方如下:沙参60g,瓜蒌、苏子、法半夏、白术各40g,陈皮、当归、前胡、炙杷叶、川贝母、丝瓜络各30g,丹参、鱼腥草各50g,五味子、乌梅、甘草各20g。共为细面蜜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每日服2次。

磺胺类药本是消炎的常用药,服后出现“过敏”反应,不是用之不当,而是与服者体质有关,临床也是常见的。曾有姓杨的一个小儿,患麻疹早期,咳嗽、身热,这是该病早期必有之症,他医为防止合并“肺炎”,治用“磺胺、西林”类消炎剂,本无可非,奈因用在疹未出之前,是嫌用过早!从中医理论讲,这就有寒遇热伏,使疹难以外达之弊,结果造成毒热内闭,陷于内而不能达于外,喘咳更甚。后虽一再用药辛通,终因小儿体质不支,热毒伏郁于肺而亡。此例是青壮之年,内有痰热壅阻,治当清化痰热。磺胺(非抗病毒药)只能消炎,不能化痰,且热为痰恶,用消炎药不但热不去,反使痰热更加恶滞闭伏,故引发哮喘而唇绀紫,反应亦较强烈。经先以辛温,宣开肺气,疏解遏伏之风寒、降气平喘之剂,一服见效,三剂而遏服解,喘渐平,继以化痰清热,利肺降逆之剂,数剂而诸症皆失。一月后,复因感冒引发,复用辛宣疏风、化痰止咳之剂,三剂而愈。后为防止反复,更依法化裁,改用丸剂以防之。

2.咳喘李某,男,60岁,陕西榆林地区公安局干部。初诊:1974年3月3日。主诉:患咳喘已20余年,近三年增重,久治未愈。诊查:气喘咳嗽,痰时多时少。五年前,是冬发夏止,后来虽炎夏也发作不止。目前咯痰胶粘,气弱息促,力难回纳,动则尤甚,胸膈如有物堵塞,闷憋难受。舌暗红、苔微、少津,脉寸大,按之涩,尺沉细力弱。辨证:咳喘年久,病深及肾,当前肺络为痰瘀阻滞,使肺气宣降失常,为本虚标实之证。治法:急则治标,以化痰止嗽,理气宽胸,降逆平喘之剂为主。处方:茯苓30g,瓜蒌9g,川朴4g,杏仁、苏子各9g,白芥子4g,沙参15g,丹参20g,紫菀、冬花、炙杷叶、芦根各9g,甘草4g,三剂,水煎服。二诊:3月7日。药后,咳嗽略减,胸闷亦轻,痰增,咳吐利,舌、脉同前,药微见效,继服原方三剂。

三诊:3月11日。三剂后,胸闷除,喘大减,痰利色白,无胶粘之象。惟动则气短,喘促仍甚,胸膈似有空虚感,小便利,大便干,舌质红,脉沉弱而以两尺为甚。肺络阻滞渐解,宣降渐调,而久病气虚之象大显,且肾虚较甚,气仍失纳。治当双补肺肾、固本纳气为主,拟以丸药缓图之。处方:蛤蚧1对(制),红参30g,补骨脂30g,黑芝麻30g,五味子15g,紫菀15g,炙枇杷叶15g,共为细末,制为蜜丸,每丸9g,日服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下。

四诊:3月25日。丸药昨服完,喘嗽已止。过劳或饮食不当而偶有发作,但时间不长就止了。痰清而少,脉沉缓,舌润。此肺肾正气渐复,气能下纳的佳象。仍依原方配服两剂,以巩固疗效。

此属20年之慢性喘嗽,经医院胸透,确诊为“老慢支,肺气肿”。初诊时患者虽有气弱息促、力难回纳之本虚证,但其胸闷如堵,咯痰胶粘,显是痰瘀阻滞肺络,气机宣降失常为急,故先以化痰止嗽,理气宽胸、平喘降气治其标。六剂后标证除,本虚显,则急用参蛤、补骨脂、芝麻以肺肾双补、纳气固本,合五味子,以领肺纳气归肾,用紫菀、炙杷叶为使,取其有和胃祛痰,润肺降逆之效,亦有补中之用理气药不使滞耳,因此,连服二料而病基本痊愈。后来我从西安回榆,见患者之相识者,说谈其病,据说每年夏天,即配服三诊时之丸药一月余,多年来,秋冬季节再未喘嗽。闻之,真大快人心也!

3.咳嗽马某,女,64岁,陕西榆林人,退休干部。初诊:1994年4月30日。主诉:咳嗽40余年,每到冬天,受凉即犯,虽治难以除根。近十余日又发作,服药不止。诊查:咳嗽、气喘、胸闷、痰稠不利,有时带血丝,咽干口喝,饮水不多,纳可,二便利,体丰。舌暗红,苔薄微黄,脉小弦数。经某医院胸透诊为:“慢性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血检提示:血脂偏高。辨证:阴亏肺燥,热瘀肺络。治法:滋阴润燥,化痰止嗽,活血清络。处方:贝母、知母、阿胶珠、杏仁、炙杷叶、冬花、桑叶各9g,黄芩4.5g,麻黄、甘草各3g,前胡7g,瓜蒌9g,丹参15g,沙参12g,芦根9g,三剂,水煎服。二诊:5月4日。药后:咯痰仍不利,但再未带血,原方加礞石9g,以化痰涎,继服四剂。三诊:5月12日。药后痰利嗽减,喘止,惟有时心悸、口渴、余无他苦。原方去瓜蒌、前胡,加茯苓15g以宁心,麦冬9g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功,再三剂。四诊:5月18日。药后心悸止,渴减,痰少,余证亦除,嘱依原方再服三剂后停药。

此患者,40年病咳喘,冬犯夏止,肺之气阴,必然亏虚,机体抵抗力不足,故每当外邪侵犯,邪着虚处,肺受邪激而引发,余邪郁久而化燥化热,更导致肺燥阴伤而痰稠、咽干。痰热阻滞肺络而胸闷,痰中带血,且经检验证明,为肺之慢性炎证,已显现“轻度肺气肿”。诊时已年逾花甲,并见心脏“左室高电压”和“血脂偏高”之象,是肺之喘哮病,将有影响及心之可能,故据证,药用润燥化痰,活血清络之剂,凡4诊而药进13剂,诸症暂除,但再遇邪淫,难免复犯。是病只有及时随访施治,尤其应于“夏至”后,采用“冬病夏治”法,以滋养气阴,固肾纳气,提高抵抗力,是可免“冬犯”的一种疗法。

4.肺痨安某,男,57岁,陕西西安人,干部。初诊:1989年5月16日。主诉:病肺结核20年。诊查:自患结核后,咳嗽,痰少,咯之不利,胸闷痛,曾因几次咳血数度住院,针药并用,缓减后出院,但稍一感冒、过劳就潮热,骨蒸盗汗,纳差,有时左侧胸痛,尤以咳时明显。今年2月曾因感冒发烧、咳嗽增重而入住西安市结核病院,感冒已,咳不减,经复查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对前服之抗结核药(一直未停止过),加重剂量,并注射“链霉素”。现已两月余,病未减而耳聋、口唇麻,口淡无味,吃饭越来越少(日食3两),且胁痛,失眠,每晚服“安定”至6片,才能睡1小时多一点,如不服则彻夜不眠,大便日一次,小便利。形体消瘦,气短神疲,心悸不眠,咳声空而痰为酱红色,脓质量少,晚有低热37.8℃,鸡鸣前出汗(不多),大便不干,日一次,小便短。舌瘦小,色暗红,苔薄白,脉细小无力,尺重按应指。辨证:久痨肺损,毒害肝胃,邪毒扰心,神不守舍。治法:宁心安神,柔肝和胃。处方:茯神30g,枣仁15g,丹参20g,川芎6g,知母6g,白芨15g,柏子仁12g,鳖甲12g,郁金6g,合欢皮9g,银柴胡9g,龙齿5g,甘草4g,水煎服,五剂。“安定”停服,原抗结核之药,减1/5量继用。二诊:5月23日。自述,夜可睡三小时,胁痛减,精神较前好,余症同前,原方继进五剂。

三诊:5月29日。药后,昨夜睡达五小时以上,心悸止,夜热减,每次可吃一小碗饭(约1两余),惟鸡鸣前仍出汗,余症同前,舌红,苔薄白,脉仍细数。原方去柏子仁,加地骨皮、生侧柏叶(用少量酒浸),再进五剂,再减诸抗结核药1/5量。

四诊:6月6日。药后已能安睡,夜热除,盗汗止,惟咳仍同前,咳时右侧胸部微痛,咳痰虽不带酱色,仍为少量脓质;进食稍多即脘闷,大便溏。此虽神安肝和,但脾胃纳运力弱,肺气痨伤难复。治法改用益土生金法,药用:山药90g,苡仁15g,百合15g,沙参12g,丹参12g,川贝母9g,瓜蒌皮9g,紫菀9g,白芍12g,川朴4g,五味子3g,甘草3g,八剂,水煎服。

五诊:6月15日。药后胸闷除,痛减,颇思食,大便日一次,成条,余同前。原方去瓜蒌皮、川朴、五味子,加陈皮6g,再服五剂。

六诊:6月23日。药后纳食好,大便干,精神佳,惟咳增,痰不利,咯出仍为脓质。治补气阴,抗痨解毒为主。药用:制首乌20g,生侧柏叶12g,百部12g,沙参15g,太子参12g,丹参15g,山药12g,紫菀9g,陈皮5g,甘草3g,水煎服,五剂。

七诊:6月29日。药后咳减,痰少量,成灰色块状,胸痛止,余同前,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缓。原方再服五剂后,改为丸药久服,以缓图之。处方:制首乌60g,丹参60g,黄精60g,生侧柏叶10g(用少量酒浸),百部40g,辽沙参60g,西洋参(去芦)18g,真沉香6g,桃仁20g,茯苓50g,百合50g,煅龙骨30g,五剂。共为细末,白蜜为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下。

此例肺痨患者,肺部形成空洞,几经住院,遍用治结核药,而使药的副作用下伤肝胃,上害心神,形成多脏腑受损的危重证候,幸好先后二天之肾脾尚可,还有生机。现证严重的失眠和胃之失纳是急,故以宁心安神为主,兼以柔肝和胃,而停用安定。前后数诊,随证之进退,而略为加减。药用15剂后,已能安睡,只是纳差,便溏,因改用益土育金为主。后胃纳复,诸证减,只图肺之痨伤待复。此20多年之宿恙,非短期可已,最后以复气阴、抗痨解毒之丸药,以缓收全功。丸剂服完后,咳止体渐复而上班工作。

5.心悸乔某,男,39岁,陕西省神木县邮电局干部。初诊:1982年2月2日。主诉:心悸已半年之久,曾在当地久用中西药治疗,效不显。经县医院诊为:心动过速,期前收缩。依此症服药稍减,但停药后,症状依旧。诊查:头晕目眩,心悸动不安,悸甚则气短、胸闷,尤以入夜为甚,胁脘支满,有时可闻及胃中水声震荡,纳差,大便利,小便短少,睡眠不安,舌红、苔薄白滑,脉浮弦、沉滑。心电图提示:预激症候群。辨证:阳气不化,饮邪内停,升降不利,心受水气所淫之证。治法:健脾利水,温阳化饮,并以镇心降逆。处方:茯苓30g,桂枝7g,白术15g,紫石英9g(醋制),甘草6g,水煎服。

二诊:2月15日。前方继服九剂,眩晕减,小便利,惟心烦,舌干。原方加龙眼肉12g,丹参15g,以养心除烦,继服三剂。

三诊:2月24日。药后胁脘支满除,胸已不闷,纳可,二便利,惟心微悸,气短,眠仍不安,脉虚,偶有结象。此脾和饮去,升降机复,继以养心,宁神利窍,以善其后。处方:茯神30g,枣仁12g,丹参30g,白芍12g,当归12g,龙眼肉12g,柏子仁12g,菖蒲7g,郁金6g,琥珀粉5g(分冲),五味子15g,甘草4g,六剂,水煎服。

四诊:3月4日。心悸止,睡眠好,惟觉体倦乏力,其他已无所苦,脉缓稍有力。依原方加党参15g,木香3g,五剂,水煎服。

水之停聚心下,多由于心阳不足,脾胃之运化力减弱,以致水停不利之故。此患者心悸、胁脘支满,胃中水声震荡,纳差,溺短,苔滑,就是阳不化气,水气内停之证。因此用“苓桂术甘”以温阳化饮,紫石英镇心降逆,龙眼、丹参养心活血。药用13剂后,虽阳通饮化,中焦升降恢复,但心悸、脉结仍时有出现,说明心之神气未全复,气机未全通畅,三诊改以养心宁神利窍为主,又连用十余剂而达饮除脾健,心安神宁之效。

6.胸痹崔某,女,50岁,陕西榆林人,家庭妇女。初诊:1992年8月16日。主诉:心悸,时昏闷,反复不已数年,曾多次住院治疗,症状不减轻。诊查:多年前因病在某医院用西药(药名不详)后,即心烦心悸,身发红疹,即以药物过敏治之,但不效。间隔一段时间后,发即心中发烧,心悸,有紧束感,精神紧张,气急,昏闷,甚则不知人,随即身发红疹子,以两颧骨之间及双手鱼际部分为甚,有时色深红,指压之不褪色,口不渴,纳可,二便调。舌红,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小数。辨证:心胸痹阻,血瘀热郁,络滞外溢。治法:清热益阴,理气宽胸,化瘀通络,开痹理中。处方:生地20g,生山药20g,丹参20g,茯苓15g,瓜蒌皮9g,赤芍12g,丹皮9g,茜草9g,元参9g,石菖蒲9g,郁金7g,枳实6g,川芎7g,白茅根12g,焦栀6g,五剂,水煎服。

二诊:8月30日。药后心悸减,昏闷轻,已识人,随即自行以上方购药,服五剂。现胸闷除,烦悸大减,再未昏闷,惟停药数日,昨又胸微闷,心烦悸,而鱼际有深红色小红点,但没有以前多,气短、咳嗽、胸闷、纳差。舌淡红,苔稍白厚,脉沉细。原方加西洋参9g,杏仁7g,川朴4g,去元参、焦栀,再服五剂。

三诊:9月5日。药后咳嗽止,气短、闷悸除,红疹退,余无不适,嘱再服原方三剂后停药。

此患者心脏功能减退,因服化学药品而引发,实属心胸痹证。病发后,又以消疹抗敏是务,以致反复不已,甚至昏闷不知人,如是病情危急,病人神情紧张,心烦悸而有紧束感,此已显见之所谓“冠心病”者是也。至其身发红疹,是络阻逼血外溢之证,是继发证,故治以清心醒神,宽胸开痹、化瘀通络,药进十余剂,便获心清神醒,悸止闷除,络通疹消之效。

7.气厥关某,女,31岁,陕西榆林人,县药材公司营业员。初诊:1973年3月16日。主诉:突因愤怒而胃痛昏厥。诊查:神识昏瞀,不省人事,面色清白,四肢不温,脘部拘急,有如儿头上攻,拒按。舌质紫暗,湿润,脉沉细而紧。辨证:肝气横逆犯胃,寒嗽而胃脘拘急,气血闭阻而致昏厥之证。治法:理气活血,温阳救逆,缓急止痛。处方:酒白芍20g,丹参30g,紫油桂5g,酒香附9g,白檀香9g,炙甘草4g,生姜2片,大枣2枚(去核),一剂,急用水煎,灌服后约一时许,痛减肢温,脘腹舒缓,已无上攻之势,神识逐渐苏醒,但脘部按之仍痛,上方再服两剂后恢复如常。

胃脘痛本是一种常见症状,但因痛而昏厥的却不多见,故易误诊为他病。此病例是我两次下放到农村劳动时遇到的一例,该患者是县上抽调到农村整队的干部,突发此病时我正做农活,队长急找我去,在此情急下,见到病人,无暇顾及其他,当即诊病切脉,仔细判断。药买回后,我亲自检视,予以煎服,直至苏醒为止,才松了一口气。因为当时我所处之地位不同,是被管制强迫劳动,而禁止为民看病的,今竟为一个住队干部诊治,其责任之重大可知,但遇此危急病证时,心中只有急于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救治,哪想到别的,在场虽有窃窃私语的话,也视而不见,这也是为医者的本能使然!所幸药后痛止神苏,立即恢复正常。这也说明,此种病虽发作突然,来势甚猛,但如诊治准确,好得也快。假如我当时夹私念,只顾及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不立即为患者施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有可能使患者变证丛生,甚至危及生命,那就失去一个医生的基本医德了。

8.胃痛赵某,男,20岁,陕西咸阳人,工人。初诊:1982年3月7日。主诉:脘腹痛已4年。诊查:4年前因与人斗殴,又进食生冷后,当即脘腹痛,经服止痛药后渐减。后又经常发作,痛时攻冲不定,向上则呕恶不能食,向下则后重欲便,得热稍可缓减,几年来经多方诊治,消化道钡透示:“胃炎”,曾用多种治疗胃炎的成药,现症状依旧,疼痛不断,腹部拘急攻冲和以往一样,且闷满不舒,大便涩滞,小便利。舌红,舌边青紫,脉沉细弦,有结涩之象。辨证:病起气愤,怒必伤肝,久之,气郁血瘀,生冷害胃,又当肝木乘侮之际,肝气横逆,致使肠胃气机始终处于逆乱状态,于是动则攻冲,止则闷满。治法:解肝郁而理气血,温和胃气。处方:丹参30g,檀香9g,砂仁4g,白芍15g,甘草4g,香附、元胡、佛手各7g,郁李仁12g,生姜2片,两剂,水煎服。另用“四磨饮”为面,每次4g,药汁冲服。

二诊:3月10日。上方用两剂后,痛减,再未攻冲,闷满亦略减,但有时上而嗳气,下而矢气,此郁开气调之象,继用原方两剂。

三诊:3月14日。药后已两日未痛闷,颇思食,昨进肉食后,胃部有饱闷感,微痛。原方加山楂9g,再进两剂。

四诊:3月17日。药两剂后,痛闷已除,二便调。惟觉气短,体倦。此病久正伤,病去必有之象,且又连进开气药,势必气虚不复。当在原方中去檀香、郁李仁、四磨饮,加山药、白术、茯苓各12g,以扶中气。

怒必伤肝,肝郁气滞,必侮脾胃,胃肠受肝气之横逆而拘急,上下攻冲不定,是以,内则形成胃肠病变,外则表现为脘腹痛闷之主要因机。本先治其因,而以“丹参饮”合“甘芍汤”加味,主在解肝郁、调气血、缓挛急,助以温中和胃之品。前后药用六剂,而气机畅,挛急止,痛闷除。最后减去辛香耗气之品,加以健脾扶中之味,期复胃肠之能,而作善后之治。

9.胃痛宋某,女,43岁,内蒙古鄂托克旗人。初诊:1984年7月26日。主诉:久患胃痛,呕酸,服药止,停药又作。诊查:性情抑郁,近因过食辛辣之物而痛、酸更甚,且胃中烧灼,以饥时为甚,口干渴,饮亦不解,身燥热,虽服药不减,大便干,小便黄,脉洪大。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肝郁化火,又受助火之物相助,形成胃伤热盛之势。治法:主清阳明之热,并以解郁制酸敛溃。处方:乌贼骨12g,浙贝母4g,枳实4g,佛手4g,石膏9g,大黄9g,芦根9g,郁金5g,甘草3g,三剂,水煎服。

二诊:7月30日。服药一剂后,大便利,三剂后热、渴除,痛亦缓,惟泛酸依旧。此胃热清而肝郁未解之故,原方去石膏、大黄、佛手,加“左金丸”6g(分2次随汤药送下),服两剂。

三诊:8月3日。服药后,酸、痛大减,口微渴,脉微弦,苔薄白,此肝郁解而胃虚津亏之象。该病证本非三五剂药即可康复,宜改为散剂,以缓图收功。即在第二方中,去“左金丸”,加白芍20g,苡仁20g,姜黄连9g,共为细末,每服6g,日服三次,每饭后一小时服。前后共配服三料,病愈。

胃病酸痛,多与忧苦、愤怒及饮食不洁不慎有关,肝郁不舒,郁久化火,克伐伤胃所致。此即素性抑郁,肝气不舒化火,又食助火之物,使热盛灼胃而痛、酸症生,即所谓“球部溃疡”病。故始用石膏、大黄清泄胃热,乌、贝止酸痛敛溃,郁金、枳实等理气解郁。二诊胃热清,而肝郁之火未解,又“左金”以解肝火之郁。此后即在二诊方基础上,加白芍配枳、郁以平肝解郁,苡仁益胃除湿,并配乌、贝敛溃,黄连、芦根以清热生津,共为散剂,久服以收全功。

10.胃痛思某,男,48岁,陕西绥德县人,干部。初诊:1995年8月23日。主诉:胃痛十余年,久治不愈。诊查:面色痿黄带青,身体消瘦,脘腹闷痛,纳差,食后增重,时有恶心,嗳气有腥腐味,不呕酸,近一年右胁钝痛,午后有低热,口苦,腹满,乏力,大便溏,日两次,小便尚利。舌红瘦,光如镜面,脉虚细。据医院化验肝功: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增高,提示:“乙型肝炎”。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辨证,胃阴久亏,热伤肝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治法:养阴清热,健脾益胃,解郁舒肝,理气活血。处方:沙参15g,丹参20g,玉竹12g,麦冬9g,生地15g,白芍20g,山药15g,苡仁20g,鳖甲12g,川楝子7g,郁金7g,紫柴胡5g,佛手5g,甘草15g,生姜2片,三剂,水煎服。

二诊:9月3日。上方服三剂后,午后热退,口已不苦,脘腹闷痛减,又服六剂,大便已成形,日一次,舌脉同前。惟体倦,胁痛不止。原方加枸杞12g,五味子6g,元胡6g,继进八剂。

三诊:10月14日。连服八剂后,自觉症状、精神较前好转,又服15剂,现除胁仍钝痛,食后有时发呕,大便溏,尿少外,余无不适。原方去生地、麦冬、玉竹,加法夏6g,竹茹6g,白术12g,茯苓12g,鸡内金9g,元胡改为9g,继进十剂。

四诊:10月28日。服十剂后,胁痛大减,呕止,纳可,腹不满,大便干,小便利。舌红腻,已见微白苔,脉虚缓,原方再服五剂,另处一丸药方如下:西洋参40g,熟地60g,山药30g,白术30g,茯苓30g,白芍40g,沙参40g,丹参40g,麦冬20g,五味子20g,川楝子20g,元胡20g,枸杞30g,鳖甲30g,鸡内金20g,苡仁40g,醋柴胡15g,佛手20g,甘草20g,各药依法炮制,蜜汁成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日服2次。

萎缩性胃炎,本为慢性胃炎中较为难愈之疾,且日久恶变,虽非必然,但也实难预料。此患者之舌体瘦小萎缩,色红如镜面,其阴伤之甚可知。阴阳本是人之元贞之气,共济为平,今阴亏至此,正气哪有抗邪之力,故使毒邪乘虚而入,侵伏于肝,耗劫肝阴,使肝胃失和,气滞血瘀,成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用“一贯煎”加减,养肝胃之阴,健脾益胃为主,解郁舒肝,理气活血为辅,药后依此随证化裁,药服50剂而阴复气调,后改用丸剂方,和肝脾、益气阴以扶其本,理气血、养胃阴以复其用,如是连服数月而安。

11.胃痛曹某,男,40岁,陕西榆林人,干部。初诊:1993年10月12日。主诉:胃痛多年,加重半月。现病史:曾在西安医学院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西药半年余,虽有时仍痛,但减缓了有两年,今年因食酸甜物多,而痛酸增重。诊查:胃痛在中脘偏下,按之软,痛增,食后不久即痛,但持续时间较长,泛酸,口苦,有时右胁下闷,呕酸苦水,纳食一般,大便干,每间日或两日一次,小便黄。舌苔较厚燥,脉弦数。经医院检查诊为:“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肝经郁热、横逆犯胃、气滞血瘀、浊气上逆。治法:泄肝解郁、理气活血、和胃降浊。处方:白芍15g,丹参15g,乌贼骨12g,浙贝母4g,香附7g,元胡7g,佛手7g,仁5g,郁李仁9g,甘草4g,左金丸6g(分2次,用药水送下),生姜2片,三剂,水煎服。二诊:10月16日。药后胃痛略减,胁闷除,大便间日一次,仍干,余同前。原方继进三剂。

三诊:10月21日。药后胃痛大减,这两天未泛酸,口不苦,大便每日一次,质软。惟纳食不香,食后脘闷。舌苔薄白,脉缓、微有弦象。原方去芍、左金、佛手、郁李,加茯苓15g,白术15g,枳实4g,香附、元胡减为5g,继进四剂,以善后。

患者病溃疡已数年,经治缓减年余,又因食物不慎而增重,并且“胃窦部”亦有炎证发生。综观症证,中医认为,本病因肝有郁热,克犯胃肠,气滞血瘀,浊气不降所致。故治以泄肝经郁热,以清其源,理气活血解其郁,和胃降逆顺其机,制酸止痛以愈其溃。使源清流畅则郁解机复而溃痛止。三诊:药六剂,诸症大减,惟脘闷、便溏,是肠胃机能未复之象,故加苓、术减少泄肝之味,增强健胃之力,后又改用散剂常服,以收全功。似此经治数例,皆以此化裁,都获较满意效果。

12.腹痛南某,男,36岁,陕西咸阳市邮局工人,初诊:1985年11月5日。主诉:小腹痛已两月余,服药不减。诊查:肚脐左侧痛,触之有一5厘米索状包块,压痛明显。曾在咸阳市某医院和西安某医院检查,检示为“静脉炎”。经用消炎药(青霉素),开始几天收效明显,后来继用则效不显。也用过中药多剂,但不效。舌质青、舌背紫暗、脉沉弦细。辨证:邪阻厥阴,气滞血瘀。治法:解郁活络,行气化瘀。处方:生地15g,赤芍15g,丹皮9g,土茯苓12g,丹参15g,香附9g,川楝子5g,益母草12g,地鳖虫9g,乳香9g,川牛膝6g,柴胡3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服一剂。二诊:11月9日。药后痛大减,只手压仍痛,有时压之,有气上行感觉,二便利,舌质赤,脉沉细,原方继服三剂。

少腹乃足厥阴经所过之处,少腹触及索状包块而痛,是邪热郁阻厥阴之经,气滞血瘀之证。西医诊为“静脉炎”,诊断似可无误,为什么长期用“消炎剂”始效而终反无效呢?这除与个体易产生抗药性有关外,也与“静脉”与“经络”之不同有关。就中医概念而言,二者有区别,此为其一;其二,消炎药只能消炎,而不能兼治气滞血瘀。此病除所谓炎证外,更主要的是由此继发的气滞血瘀,且滞于厥阴之经,故在治法上,如不加详解而随证施治,岂能愈病!所以我在方中重用香附、川楝子、乳香以理气;丹参、益母、赤芍、土元以化瘀;柴胡、牛膝合理气药入厥阴,通行经络;丹皮、土茯苓配地、赤凉血清邪,且生地、甘草合用,甘厚养阴,即治扶正与祛邪之中,既无祛邪伤正,也无扶正碍邪之弊,故数剂而病解痛除。

13.肠痈张某,男,30岁,西安第二印刷厂干部。初诊:1984年4月19日。主诉:右下腹痛已数年。诊查:几年前病“急性阑尾炎”,治后好转,但右下腹常痛,时轻时重,凡饮食不慎,或食后过劳即痛。近日因受凉后,痛渐重,走路、骑车疼痛难忍,右下腹局部有吹泡样感觉。按之有卵圆状之小块,并有反跳痛,大便干,每日一次,小便红。舌苔腻微黄,脉小结。辨证:秽浊久郁,寒凝热壅,气血瘀结,传导阻滞。治法:清解浊热,行气活血,解结通肠。处方:苡仁30g,冬瓜仁20g,红藤20g,败酱草15g,丹皮9g,荔枝核9g,桃仁9g,木香7g,炒乳香6g,炒没药6g,黑附片2.4g,3剂,水煎服。二诊:4月21日。药后,腹痛大解,惟局部仍有胀感,大便利,原方加川楝子6g,继服三剂。三诊:4月26日。药后痛止胀除,按之微不舒,原有之包块已模糊不显。原方去川楝子,荔枝、木香皆减为5g,乳、没减为4g,再服两剂善后。

肠为人体内水谷分解、吸收、排泄的重要器官之一,无时不在运动中,因此,一旦蒙受伤害,若不善养,恢复不易。此例即治疗不彻底,后又进食不慎,使浊热留滞,寒凝热着,气血阻滞而反复不已。治宜清解浊热,行气活血为主,加用少量黑附子,在清热药中用以温通,以解寒热之郁结,又助行气药有通肠之效,即反佐之意。前后三诊,随证略有进退,药进数剂,使数年留患而痛减块消。

14.呃逆张某,女,42岁,陕西岐山五丈原9916厂工人。初诊:1988年6月4日。主诉:呃逆、腹胀已10年。诊查:腹胀,气不下降,呃逆连连,纳差,大便溏,曾服许多中、西药物不效。每进食不慎立即便溏,甚至稀水。舌苔青白薄滑,脉沉细弦。辨证:中焦虚寒,肝木乘虚相侮,其气上逆则呃,下陷则泻。治法:先以理气和中,降逆止泻为主。处方:白术15g,枳实7g,柿蒂7g,丁香5g,香附7g,法夏9g,佛手7g,苡仁15g,草蔻7g,生姜3片,三剂,水煎服。

二诊:6月12日。药后呃略减,又继服三剂。呃逆减半,大便次数增多,量少质粘,余同前。此为逆气略降、脾虚湿郁之象。原方加重白术、苡仁用量(各增至20g),以增健脾化湿之力。加白芍15g,赭石9g,配甘草以平缓肝木,赭石并合半夏,以解虚湿之郁,继用四剂。

三诊:6月21日。药后呃止胀除,大便每日一次,成形。苔薄白,脉缓微带弦象。此脾胃正复、气和逆降之佳象。上方继服两剂,以固疗效。药后勿进寒凉,戒气恼忧虑为要。

中焦为脾胃之所,木能疏土,亦能侮土,脾胃虚寒,即肝之常气亦成相侮之气而上下逆乱。前之治者,重在重镇降逆,本不为过,其不效者,是未审此逆由虚而来,不健脾胃则愈降愈虚,故而久治不解。今初诊以健脾和中、降逆止泻为主,但由于健脾化湿力弱,理气降逆仍嫌偏重,故药后呃虽略减,泻反增多。后加重健脾化湿之力,并加以平缓肝木之味,药进多剂,而中焦能复,逆气遂平。

15.痢疾白某,男,19岁,陕西榆林人,学生。初诊:1992年7月20日。主诉:腹痛,腹泻两日,自服“理中丸”12g,不解。诊查:腹痛时作,便次频频,里急后重,便量少而质粘,色红白相间,舌苔白厚,中略黄,脉沉小滑。辨证:痢夹积滞,误用温燥之故。治法:消中导滞,下气和血,略佐清热。处方:生山楂9g,焦山楂9g,槟榔9g,广木香5g,莱菔子9g,黄芩7g,生姜2片,红糖30g(药煎成后,下1/2,化开后温服,第2煎再如法用),水煎服。

二诊:7月22日。药后腹痛止,后重除,再未腹泻,遂停药。嘱勿吃油腻、生冷不洁之物。

痢疾本是夏秋季节之常见病,多由感染所致,也有因饮食不洁,兼夹积滞而起。此患者就是因食物滞肠而成泻,误服温燥止泻药致食积停滞,肠道化热而成里急后重,便下红白。故用双楂消积和血,槟榔下气导滞,木香、莱菔子调气整肠,红糖、生姜和胃护中,略加黄芩以清大肠之热。此痢寒滞之轻证,故两剂而痛泻全止。

16.咳喘蔡某,男,64岁,山西永济人。初诊:1989年11月20日。主诉:久病喘咳,近大便已七日未下。诊查:喘咳,常于冬初发作,近一月喘咳发作,卧床半月。现咳痰清稀,胸闷,气短,体消瘦,转动无力,纳差,腹微满,欲便无力,小便短,舌暗红,脉微弱。辨证:久病年老,中气不足,肺气不降,肠失传导之力。治法:补中降气,润肠通便。处方:炙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2g,瓜蒌皮12g,杏仁(去皮尖)9g,地骨皮9g,枳实3g,两剂,水煎服。二诊:10月23日。药后大便通,胸腹略舒,颇思食,余证同前。遂于原方中加沙参12g,丹参15g,苏子9g,前胡7g。三诊:10月28日。上方连服四剂后,大便间日一次。后以润肺化痰,降气平喘之剂调理多日,大便再未秘结。

年已花甲,体衰气弱,又病多年喘咳,肺气久逆不降。肺与大肠相表里,气虚不降,则肠失传导之力,故急其所当急,先用芪参补中气,配当归,在补气的同时而生血,骨皮、甘浸清润;蒌、杏、枳助补气药,降气下行,促进肠的传导之力,肠腑输送有力,大便自通。继用润肺化痰、降气平喘之剂,以治宿疾。可谓临证施治,前后主治,治须有序,其效必显。

17.胁痛傅某,女,37岁,陕西佛坪县人,机关干部。初诊:1974年7月3日。主诉:脘胁痛已半月。诊查:患者于6月中旬某夜间突发脘胁剧痛,畏冷发热,呕吐,口苦。曾先后在县级、地区医院治疗,发现巩膜、皮肤发黄,诊为“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病”,经治一周,疼痛缓减,因拒绝手术治疗,转入中医医院求治。现仍寒热往来,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但不甚剧烈,痛时右肩胛及肘关节麻酸,多汗,背寒,口苦而干,厌油腻,食之痛增,大便干燥,小便色黄,面色发黄,巩膜黄染不著,舌苔白腻,脉弦大。右上腹有压痛及轻度肌挛。辨证:胆为洁净之府,以通降为顺,患者秉性急躁,则胆气难舒,常嗜膏脂则积湿酿热,湿热之邪逆犯少阳,阻碍胆气疏泄,致使“精汁”久郁,与湿热之邪互结为病。治法:先和少阳,兼清湿热。处方:青蒿9g,黄芩9g,枳壳6g,柴胡6g,赤苓9g,法夏9g,青皮4.5g,滑石12g,郁金6g,甘草3g,三剂,每剂水煎两次,温服。

二诊:7月7日。上方服后,寒热往来大减,惟大便干燥。此经气渐和、腑气有郁闭之象。宜于前方中加元明粉9g,分两次冲服,以和腑气,两剂。在地区医院进行胆囊造影,X线拍片显示:“囊内有结石数块”。

三诊:7月9日。药又服两剂后,背冷、寒热止,惟胁脘之间,仍阵阵作痛,大便已利,小便黄,舌苔白,脉右缓左弦。此经气既和,腑气亦通,但胆内郁结之邪未去。治宜改为利胆泄结,汤、散并用,以专攻其邪。处方:金钱草30g,郁金9g,枳壳6g,木香6g,柴胡6g,滑石12g,茵陈12g,水煎,分两次服。

“新订消石散”一料[方见《郭氏秘验方》],每服4.5g,日两次,金钱草15g,煎汤,调服。从7月9日~8月9日,先后共服汤剂29剂,散剂一料。并为保持二便通利,使邪有出路,故于小便短黄时,加黄芩以助钱草、滑石清胆利尿,大便干结时,加元明粉以软坚泄结,荡邪通便于气机郁结显著时,加青皮、川楝子以加强理气解郁之力。当药用到18剂时,症状已均消失,但因患者不注意检查粪便,故未停药。今精神恢复,食欲大增,虽进油腻亦无不适,故嘱停药,并联系到县医院进行造影,X线片复查。8月15日,据胆囊造影X线片显示,胆囊显影清晰,排空、收缩功能良好,结石阴影消失。

此为胆囊“精汁”郁结,湿热邪犯少阳,是胆石病合并胆囊急性炎症(拍片证实)。精汁郁结,湿热犯经,虽常互为因果,但一因久积,一由暂发,二者标本缓急,显然有别。因此,当本症显著,少阳失和时,应先以和少阳、清湿热为治疗原则。药后经气和、腑气通,就转入专攻郁结,以利胆泄结。《内经》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之,所以应手取效,也是遵此之又一验证。

18.胁痛王某,女,49岁,陕西咸阳市人大家属。初诊:1987年5月18日。主诉:胁痛已十余年。诊查:十多年前因胁痛去医院诊治,诊为“乙型肝炎”,并因胃病,曾做过“胃次全切”手术,有慢性肾炎等病。近来日渐加重,常用“白蛋白”、“血浆”等输入维持。久病面容,精神萎钝,右胁(肝区)酸痛,纳差,腹胀,尿少,手掌(鱼际)色赤,两颧及颈、胸部赤丝缕缕,舌紫赤(据说多年即如此)而燥,无苔,脉双弦带有硬劲之象。肝位于肋下2指,质钝;脾位于胁下1.5指,质软。辨证:肝郁邪结,病久正亏,阴耗血瘀,气机被阻。治法:柔肝软坚,理气化瘀,兼扶正益阴。处方:白芍20g,丹参20g,当归9g,鳖甲12g,郁金9g,枳实9g,柴胡4g,西洋参9g,沙参12g,茅根12g,大腹皮9g。五剂,水煎服。

二诊:6月3日。药服后,自觉精神稍佳,胁痛减,小便较前利,又服六剂,现腹胀大减,舌质转深红,舌面见微薄白苔,脉劲减。惟气仍短,口干、手足心热,原方加地骨皮9g,知母6g,去当归、大腹皮,继进。

三诊:6月5日。因药店抓错两味药,加之感冒,发冷发烧,经用解表药而解,嘱停药2日,继用下方:白芍15g,丹参20g,当归9g,茯苓12g,白术12g,醋柴胡4g,枳实6g,郁金9g,山药12g,沙参12g,鳖甲12g,大腹皮9g,五剂,水煎服。

四诊:7月13日。上方连服25剂,诸证大减,舌质润,上布薄白苔(据说此为多年所未有),脉弦减,惟舌色仍紫。近日因吃“甜瓜”,胃脘略有不舒。原方去鳖甲,加木香4g,继服五剂。

此患者多脏有病,胃次全切,肝脏染邪,毒郁伤肝,经十数年而不解,子病及母,致肾脏阴亏之证,病虽年久,但脏体的耐受力还强,因治以柔肝软坚,理气化瘀为主,扶正益阴为辅,稍加利尿之药,以缓图之。先后十余剂症减,后又加健脾利湿之苓、术等味,又服数十剂,而症状基本消失,精神较前大好。1998年,我由榆林到咸阳,与其偶然相遇,询及近况,据说虽有时感冒,多因他病所致,基本上未引犯其肝肾旧病。

19.淋浊王某,男,8岁,陕西榆林人,小学生。初诊:1994年4月15日。主诉:小便不利、尿液混浊已一月。诊查:小便日十余次,量略少不利,尿色黄,尿在盆中放置时间久,即如“米泔水”(上清下浊),手心热,口味秽浊,纳差,时有恶心,大便粘腻,日两次,舌苔薄黄腻,脉滑。辨证:湿郁酿热熏蒸,上而影响胃气通降,下而湿热流注膀胱、大肠。治法:清利湿热、和胃降逆、健脾化湿。处方:茯苓、白术、苡仁、白芍各7g,猪苓、山楂各5g,白仁、佛手、青皮各2g,三剂,水煎服。

二诊:4月17日。药后呕止,纳可,大便日一次,小便日4~6次,颇利,但尿液仍混浊,大便仍粘腻。原方去白芍,加滑石7g,继进三剂。药服完后,二便均正常,余无任何不适,遂停药。

小便不利,一般虽通称为“淋”,其实在原因上恰有区别,除古人分之为“血”外,以热淋说,它除因感染而毒邪郁于膀胱,或他病波及膀胱外,更多的是脾胃湿热酝酿,下注膀胱所致。“热淋”是以频、急、热、涩、痛、量少、色深黄为特征;而“湿热”,虽也有小便不利,但以尿液混浊,放置时间一长,即沉淀如“米泔水”为特征,此情尤以小儿为多见。我对此,以“澄清饮”加减,三剂大减、六剂小便正常,余症全除。临证类此极多,皆依此饮,化裁治愈。是不得见小便不利,即以“淋证”论治的。

20.水肿万某,男,49岁,陕西洛川人。初诊:1976年4月22日。主诉:浮肿数年,久治不减,近又增重。诊查:患者在五年前,因病寒湿,服药病减,而饮酒入房的第三天即发生小便不利,频急,经治好转。后来凡感不适,就小便频急,甚至尿闭,眼泡浮肿,经当地医者用大量抗菌药和激素,也服过清热解毒、利尿的中药汤剂,2~5年来,时轻时重,而身体日虚。现面色淡青少华,面目微肿,下肢浮肿较显,按之没指,头沉神疲,腰背怕冷,四末凉,纳差,泛呕、腹闷,大便溏薄,日2~3次,小便时多时少,无热痛感,舌胖淡,苔薄白滑、脉细弱。辨证:久病水肿,既起于酒后入房,又过用寒凉渗泄之药,大伤脾胃之阳,使脾无运湿导浊之能,肾失温煦排泄之力,造成堤损水溢,渠道不通的阳虚之证。治法:急予温肾扶阳,健脾运湿,化气行水之法。处方:带皮茯苓20g,白术20g,黑附片9g,白芍12g,泽泻9g,半夏9g,陈皮6g,白茅根15g,赤小豆15g,桂枝4g,生姜3大片,三剂,水煎服。二诊:4月26日。药后,证稳,依原方继服五剂。

三诊:5月2日。药连服五剂后,尿量增多,肿略消,惟气短依旧,自觉心悸,原方加红参9g,丹参15g,以益心气,再服五剂。

四诊:5月8日。药后肿消肢温,腰背寒除,泛恶止,大便干,小便利,精神转佳,惟觉头晕、耳鸣,加夏枯草9g,山萸肉、山药、甘枸杞各12g,继服五剂。

五诊:5月13日。五剂后,诸症皆平,遂于原方中去夏枯草、桂枝,生姜改为炮姜,加熟地20g,合五剂量,共为细面,蜜汁成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日服2次,巩固疗效。

此病起于寒湿,又因酒后入房,邪乘虚入肾,久则阳虚水停,使脾胃既未得肾阳的温化,更为寒凉、渗泄所伤,失去其运湿、导浊之能,致使水气失于制约,而泛滥横溢。故用“真武汤”温阳健脾化气,主扶其本,加半夏、陈皮和胃调气以止呕逆,茅根、赤小豆助降泄药以疏凿水道,通利水邪治其标。三诊时,在尿渐利、肿渐消之际,气短、心悸更显,大有“贼去城空”之象,因加二参以养心气,和心血。最后当尿利、肿消、诸症皆平,便在原方的基础上,略事改动,制成丸剂,以复诸脏腑功能,而巩固疗效。

21.不育卫某,男,26岁,陕西咸阳人,教师。初诊:1974年12月1日。主诉:结婚已三年,尚无子女。女方经妇科检查一切正常。诊查:23岁结婚,夫妻感情尚好,无遗精、早泄,且易勃起,但无意性欲,并说同床时不太射精,惟觉头晕,腰常酸痛,乏力,体瘦弱,多梦,自觉心中常有虚怒感,遇事易发怒,口燥咽干,纳可,便溏,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数。曾在西安某医院检验:精子数量不及三分之二,且活动力弱,畸形多。辨证:肾虚不能化精。治法:补肾益精、扶阳健脾。处方: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12g,丹皮9g,茯苓9g,泽泻9g,丹参15g,菟丝子9g,仙灵脾9g,巴戟肉7g,枸杞子12g,杜仲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白术12g,补骨脂9g,龟胶(炒珠)9g,阿胶珠9g,川楝子7g,炙甘草4g,十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3日。药后头晕、腰痛减,咽已不干,纳可,余同前,原方去川楝子,加党参12g,五味子5g,沙菀子12g,继服15剂。

三诊:12月29日。15剂后,诸症均有所好转,首先是精神较佳,饭量增,腰痛除,舌苔薄白不燥,脉沉缓。因遵嘱未同床,其他是否改善,尚难臆测。原方继服15剂后,改服丸剂,丸剂处方:红参60g,丹参60g,熟地50g,制苁蓉60g,山药40g,山萸肉40g,丹皮30g,茯苓30g,泽泻30g,枸杞40g,女贞子40g,龟板40g,阿胶珠40g,玉竹40g,莲子肉40g,炒杜仲40g,胎盘40g(制),菟丝子40g,沙菀子40g,补骨脂30g,仙灵脾30g,巴戟肉30g,五味子20g,郁金20g,炙甘草20g,诸药各依法炮制,共为细末,蜜汁成丸,每丸重12g,早晚用淡盐水送服,每服一丸。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脏,藏精化气,主生殖、发育。人生身之后,肾之精,是靠脾为之化生、补养,故又称脾为后天之本,精气资生之源。先后天之本壮,生殖发育能力就强,虚则自弱。此患者“不育”,女方查无异常,其因自在男方。其既易勃起而无遗、泄、阳痿等阳气过虚证,却有性欲低、射精少等症状,经检验,确有精量、精子缺少、活动力弱的实据,当是二天不足、化精无力的结果。由于阴阳的关联最为密切,二者互生互济,互相依存。此例肾虚之中,据证所析,当以阴虚为主,故治以滋阴为主,兼扶阳气,加以益脾。药服40剂,诸证好转,体健渐复。是证非短时可获佳效,故改为丸方,以期久服,而复精化之本。后据悉,其妻已于1977年怀孕,并生一女。

22.头晕高某,女,45岁,乌审旗人,干部。初诊:1988年9月12日。主诉:头晕已七年有余,加重两月。诊查:头晕,腰痛,心悸,项筋不舒,纳差,胁闷微有痛感,大便干,小便黄,月经常两月余一次,量不多,有瘀块,4~6天止。舌暗红,苔黄腻,脉弦小数。血压为:180/110mmHg。辨证: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热扰心神。治法:平肝潜阳,滋肾益阴,清热宁神。处方:夏枯草20g,丹参20g,杜仲18g,生地15g,磁石15g,茯神15g,龙眼肉12g,益母草12g,枣仁12g,黄芩、当归、钩藤、川牛膝各9g,川芎7g,五剂,水煎服。

二诊:9月19日。药后,头晕减,惟早晨心烦,项筋仍急,睡不安,腹鸣,脉弦减,苔黄腻,血压为122/91mmHg。治以清胆和胃、安神为主。处方:茯神20g,法夏9g,陈皮6g,枣仁2g,丹参12g,竹茹9g,枳实5g,夏枯草9g,山楂12g,六曲9g,葛根5g,生姜1片,大枣1枚,三剂,水煎服。

三诊:9月22日。药后,头晕止,惟纳仍差,腹微满,肠鸣,舌尖红,苔黄厚,脉沉缓,血压为101/86mmHg。原方去葛根、夏枯草,加香附7g,焦栀4g,继服三剂。

四诊:9月25日。药后,腹满除,精神转佳,睡眠夜可达七小时,苔薄白,脉沉缓。原方继服三剂,嘱如无其他不适,可停药。

五诊:9月28日。药后再无他感,只觉腰困,口干,大便干,苔薄白,脉沉缓。准备返旗,要求配服丸剂。处方:熟地50g,山药30g,山萸肉30g,丹皮15g,茯苓15g,泽泻20g,丹参15g,杜仲(姜汁炒黄)25g,枣仁15g,菊花15g,生龙牡各15g,川牛膝15g,诸药各依法炮制,共为研末,蜜汁为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此原本肾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阳升火浮,血压偏高而头晕,上扰心神而心悸、失眠,气血不和而胁腹闷满,纳运不畅。据此,治先平肝潜阳,益肾养阴,清热宁神。药后血压降,晕虽减,但心胆之痰热未清,上扰之证仍显,故以“温胆汤”加减,复用数剂,而证解身安。最后复改为丸剂久服,以补肝肾,镇潜宁神,扶其本,以巩固疗效。

23.喉痹拜某,女,55岁,陕西榆林毛纺厂教师。初诊:1986年4月7日。主诉:咽干涩、梗阻已三年余,去年10月加重,久治未减。诊查:三年前,因精神刺激发病,咽喉有阻塞感,但吞咽无碍,胸胁闷痛,易怒,头晕,头部抽痛,通身时有如线紧抽的刺痛,痛无定处,或如蚁行感,有时入腹上引心悸,恐忧时起,睡后常被恶梦惊醒。咽喉暗红,舌尖红赤,中有黄苔,脉弦细略数。辨证: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扰心则神失宁,扰咽则痰气郁结。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宁神、开结利咽、理气解痰。处方:茯苓15g,法夏7g,川朴5g,丹参15g,元参9g,牛蒡子7g,黄芩7g,僵蚕9g,夏枯草15g,天麻9g,枣仁9g,川芎7g,香附7g,甘草4g,三剂,水煎服。

二诊:4月11日。药后,头闷,咽干涩减,惟失眠、烦躁,时有汗出,纳差,舌脉同前。原方去夏枯草、川朴、牛蒡子,加白芍12g,磁石12g,龙齿12g,竹茹9g,知母5g,茯苓、丹参改为各20g,继服五剂。

三诊:4月16日。药后,头项抽痛、周身窜痛、蚁行感均除,惟近项处至肩有强感,心悸除,惊恐稍定,眠安,纳可,舌脉同前,原方加葛根6g,再服五剂。

四诊:5月21日。上方服后,诸症已解,遂自动停药。昨又口燥,失眠心烦,心悸,大便日两次,不稀,但形状虚泛,舌红微燥,苔微黄,脉弦数。处方:“温胆汤”加葛根5g,白芍12g,山药12g,石斛12g,龙骨12g,磁石12g,夜交藤12g,黄芩5g,三剂,水煎服。

五诊:1991年2月7日。1986年经治后,证除,四年未犯。近因琐事而心情不畅,又发生喉如物粘,胸胁闷痛。查:舌暗红有瘀点,脉沉弦。方用:茯苓15g,法夏9g,川朴6g,紫苏6g,瓜蒌9g,丹参15g,松香6g,砂仁4g,白芍12g,甘草4g,生姜2片,六剂,水煎服,戒忧怒。

此患者病起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胁闷痛而易怒笃;郁遏化火,火扰心神而惊恐,心悸,眠复恶梦;横克脾胃,湿郁生痰,气火挟痰,上结于咽,而梗阻如堵,上犯清空,而头晕抽痛,遍及周身刺痛,或如蚁行。此总由肝气郁遏,痰火结滞而起。因而治用“七气汤”,解痰气之郁结,合元参、黄芩以清火,枣仁以宁神,天麻、夏枯草以清肝散结,配姜蚕既可合牛蒡子化痰清咽,又可以同天麻、夏枯草、川芎除头晕、止抽痛,丹参、香附调气血。但因方中清热镇静之力不足,遂加龙齿镇静宁神,知母、竹茹益阴除烦,十剂而安。停药月余,虚热复萌而病又作,改以“温胆汤”加味而止。四年后,又因肝气郁,而痰气上结于咽,发生较以往为轻的症候,复用“七气汤”合“丹参饮”加味,连服六剂而愈。

24.痹证、淋证王某,女,24岁,陕西汉中人。初诊:1975年6月25日。主诉:心悸、面肿、关节痛,已两年余,经多方诊治,服药年余,住院三月未效。诊查:心慌悸动,动则痛苦不安,夜眠多梦,四肢关节痛,不能活动,腰酸,脊两侧深压有痛感,关节周围有风疹块样之环形斑,发痒,按之痛。精神疲惫,面目微肿,两颧色红,纳食不多,小便短频、涩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小数。抗O试验为1∶800.辨证:风湿留滞关节,下注膀胱,伤及心肾之痹、淋并见。治法:以滋水宁心为主。处方:生地20g,首乌15g,茯神15g,枣仁12g,女贞子9g,莲子9g,远志6g,琥珀粉6g(分2次冲),地骨皮9g,竹叶9g,甘草4g,三剂,水煎服。

二诊:6月30日。药后心悸减,关节红斑部分消退,小便次减量增,惟喉间有异物堵塞感,欲呕,右关脉略弦,余依旧。此略见小效,而痰气阻滞又现,宜于原方中去地骨皮,加半夏9g,川朴6g,再进三剂。

三诊:7月2日。药后,痰气已开,喉间已无异感,脸肿消。惟关节仍痛、疹块又出,余同前。原方中去半夏,加防己9g,秦艽12g,桑寄生12g,鸡血藤12g,以祛风湿,活血络,继进三剂。

四诊:7月7日。药后,精神转佳,颧红退,关节痛减,肢体已能活动,其他诸症亦见好转。昨查抗O为:1∶200,尿常规各项均呈阴性。今又见喉痒,咳嗽,口渴,舌苔薄黄少津,脉弦而略数。此因近日气候有郁热、干燥,久病之人难受此气侵袭,以致燥邪犯肺。当宜辛凉清宣,方用“桑菊饮”加减,一剂咳止,即复进前方,去防己、茯神、枣仁,加玉竹9g,土茯苓12g,萆9g。

五诊:7月11日。上药第一方服后咳大减,喉痒止,继服第二方。现颇思食,关节痛除,精神好,惟口干微渴,咽喉不利,舌红苔微少津,脉仍数。此肺燥津伤未复之象。治宜用第二方(7月7日方)加麦冬9g,以清肺润燥,两剂,水煎服。

六诊:7月22日。药后咳止喉利。惟因近日与人口角,而胁闷不舒,微痛,舌暗苔薄,脉略弦。此情志所致之肝气不舒之征。治宜于前方中去麦冬、远志,加柴胡7g,白芍9g,川楝子7g,以疏肝理气,再进两剂。

七诊:7月25日。药后,胁闷痛止,食量亦增,睡眠安。惟觉肢倦,膝酸软,舌转暗红,脉弦减。继进6月25日原方,去枣仁、骨皮、竹叶,加生山药15g,党参12g,玉竹12g,黄精12g,郁金6g,桑寄生9g,六剂。

八诊:8月9日。上方连服六剂,诸症皆除,纳食大增,精神转佳,已工作多日,欲索丸方,以防复发。据证处方:熟地100g,山药50g,山萸肉50g,丹皮30g,茯苓30g,泽泻30g,党参60g,丹参60g,莲子50g,玉竹50g,黄精50g,苍术40g,女贞子50g,桑寄生40g,杜仲40g,怀牛膝20g,甘草20g。上药共为细末,蜜汁为丸,每丸重12g,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此患者既见关节痛,关节周围环形红斑,又见小便短频涩痛,显系痹、淋并见之证,且同时又有心悸面肿,颧红,舌红,脉小数,则是伤及心肾之阴的表现。这是风湿毒邪侵袭经络,留滞关节,郁久化热,犯营动血,下注膀胱,累及心肾之故。此虽痹、淋并见,但都是湿热夹风为患。特别在肾阴亏伤,水不济火,动荡为急之际,治必急所当急,而先以滋水宁心为主,后剂于滋阴之中,助以祛风湿、活血络之味,最后痹、淋之症皆已,复以气阴两顾、心肾同补之剂,以善其后。是病之治,始终不离滋水,宁心为主而获愈,亦是治病求本之药,较之见症治症,效之显然。

三、妇科医案

1.月经后期岳某,女,27岁,陕西西安市人,教师。初诊:1976年7月21日。主诉:月经后期已十余年,曾用中、西药调治,只应期数月,便仍推迟。诊查:月经常推后7~10天,有时隔一月多,量少、色淡、质粘,这次过后已半月,白带多。自20岁结婚后,未曾怀孕,身体渐肥胖,但肌肉虚软不实,肢沉体倦,有时咳嗽痰多,纳食一般,腹满便溏,小便利。舌胖嫩,苔中心微厚腻,色白,脉沉滑。辨证:脾虚湿聚,湿郁酿痰,上贮肺络,下注冲任、胞宫,并侵淫带脉。治法:健脾利湿,理气化痰,活血通经。处方:茯苓15g,胆南星9g,陈皮6g,竹茹6g,白术12g,苡仁15g,法夏9g,枳壳6g,泽兰叶9g,白芥子6g,石菖蒲6g,五剂,水煎服。

二诊:8月5日。上方连服十剂后,白带止,咯痰少,大便干,肢体已无沉倦感,昨晚月经来潮,较前只推迟四天,量虽不多,但色鲜红,惟小腹微痛,舌红,苔薄白,脉沉缓。原方去苡仁、胆星,加香附、巴戟肉各6g,再进五剂。

三诊:8月12日。药后,现月经已过,这次达六天而净,经止后,白带不多,腹不胀痛,别无他感,嘱依5日方,加党参、山药各12g,连服十剂,以巩固疗效,而扶正气。

此患者因脾虚湿郁,痰瘀阻滞冲任、胞宫、带脉,以致月经后期。据此,治以健脾利湿,理气化痰,活血通经之法,前后三诊,据证加减,经治近月,获脾健湿化,而经调带止之效。

2.漏证、带下刘某,女,42岁,陕西礼泉人,干部。初诊:1984年12月12日。主诉:五年前因行刮宫术后,月经频来量多。诊查:月经每间隔8~12天一次,每次前几天量最多,过即有少量出血,淋漓不断,月经后白带增多,味秽。现离上次仅十天,月经即来,量多,嗜睡,腰痛,手、足心发烧。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素体阴虚血亏,术伤胞宫,冲任失调,气机不畅,湿热内郁带脉。治法:先养阴血,调冲任,理气摄血,继以理带脉、清湿热。处方:生地20g,白芍15g,当归12g,川芎9g,煅赭石9g,磁石12g,黑芥穗9g,杜仲炭9g,醋香附6g,三七粉6g(分2次冲),甘草4g,三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6日。药后,出血止,腹痛除,手足心热退,惟腰仍痛。原方去三七,加续断9g,再服五剂。

三诊:12月26日。上药服后,腰痛减,出血止,惟白带仍多,味浊秽。改用理带清热除湿之剂。处方:白术、山药各20g,车前子9g,黄柏5g,川楝子5g,鸡冠花12g,水煎服,五剂。

四诊:1985年1月2日。药后带量大减,秽味除。依原方再服三剂,带止后停服。

此例经来量多,似崩漏而非崩漏,但先多,而后则淋漓不断,大有转成“漏下”之势,遂据其辨为“阴血亏虚、术伤胞宫,致冲任失调,气机不畅,湿热内郁带脉”之证。治宜养阴血,调冲任,理气摄血为先,经血止后,继用健脾利湿、清热理带之方,前后经治近月,经带均基本复常。一年后(1986年3月15日),患者因感冒来诊,据云:前治白带方,又连服了十剂,此后月经再未乱行,周期较准(有时提前,但不超过三天),量正常,五天后即止,经后白带亦少,现纳佳,身体较前大好,于是,仅开数剂解表药予之。

3.月经后期张某,女,34岁,陕西西安吉祥村人,212所干部。初诊:1983年1月18日。主诉:月经后期量少,白带多。诊查:月经2~3月一次,量少1~2日即止。每至经期,月经不来时腹胀,少腹疼,来时亦痛(与“甲亢”有关,是经西安某医院做I131治疗,现该症不显)。纳可,大便利,小便少,本月月经已过,量少色黑,三天即止。现白带多,比当前来月经的量还多,舌红、苔白滑,脉沉弦略滑。辨证:肝郁脾虚,冲任失调,湿热淫带。治法:舒肝解郁,健脾化湿,理气活血。处方:山药30g,白术20g,白芍15g,丹参15g,芡实12g,鸡冠花12g,柴胡5g,香附7g,甘草4g,五剂,水煎服。

二诊:3月13日。药后,带量大减,又连服五剂。现带已止,只小便不利,头晕,继予调经、平肝(月经从1月13日来过,三月初仅一天就停了,少腹仍痛)。药改用“生地四物汤”加丹参15g,泽兰叶9g,红花6g,香附9g(酒炒),夏枯草15g,益母草12g,土茯苓12g,甘草4g,五剂,水煎服。

三诊:4月15日。药后,证稳,继服五剂后,头晕除,月经除三月初来潮,量较前增多,昨天因用冷水洗衣后,经量减少,色黑,小腹痛,余同前。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滞。原方去夏枯草,加巴戟肉6g,桂枝3g,元胡6g,继服五剂。

四诊:9月18日。从三月诊治后,月经多为40余天一次,量亦增,腹无胀痛,余无他苦,故停药。今经来色黑,腹痛,经后带多,头晕,舌嫩红,少苔,脉沉微弦。方用:山药30g,白术20g,车前子9g,鸡冠花12g,丹参25g,香附9g,元胡9g,夏枯草12g,继服十剂,停药。

此病因情志久郁,阴虚阳亢,致冲任失调,月经周期延长,且脾虚不运,湿淫带脉。当时因经期已过,现带下证显,故先以扶脾除湿止带为主,平肝解郁,理气血、调冲任为辅,用“固带汤”合“四物汤”加理气活血,或湿化之味,随证化裁,反复应用数十剂,经调(虽未达到28~30天的周期,但每40天左右,依月而至)带止。

4.月经后期杜某,女,29岁,陕西大荔县人,工人。初诊:1984年5月11日。主诉:经水后期,小腹痛已四年余。诊查:五年前分娩时失血过多,当时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加调补,以致身体一直虚弱,一年后,经来量少,近二年常推后5~10天,每来似血非血,似带非带,三日即净。来前后小腹发凉,困坠,体倦,腰困膝软,纳差,二便利。这次月经推后12天,现已来二日。舌质红,苔薄白,脉虚细。辨证:素体阴血久亏,冲任失调,血海难盈,以致肾虚而经来迟,故所见皆虚弱之证。治法:补肾养血,温调经脉,并益气壮腰。处方:熟地、制首乌各20g,当归、山药、山萸肉、杜仲、菟丝子、枸杞子、丹参各12g,党参15g,白术、巴戟肉各9g,怀牛膝、香附各6g,五剂,水煎服。

二诊:5月17日。药后,这次经来持续四天,过后腰、小腹困痛较轻,余无异常。原方继进五剂。此后,患者自行按上方前后共服35剂,经期基本应月,来量较前色红、增多,小腹已无困坠疼痛感,腰痛除,精神较前好转,嘱于每月经前五天,连服三剂。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也有虚中夹实之证。实则是气血瘀滞,虚多阴血亏虚,而虚中夹实是脾虚、湿痰瘀阻之证。此即因虚失调,血海难盈之例。对此,我常在傅青主调经理血方药的启示下,据证化裁,加减应用,每获较满意效果。

5.痛经李某,女,36岁,干部。初诊:1991年11月8日。主诉:经前小腹痛,伴胃痛五年余。诊查:月经从15岁初潮后,经来如期,量中等,3~5天止。23岁结婚,婚后三年生一子。31岁春天,因事与人口角气恼忧愤,当月经期即推后四天,来前小腹痛如针刺,来后一二日痛稍减轻。西医诊为“卵巢炎”,右侧切除,痛仍不解,曾屡用消炎药未效。现月经来前小腹痛较甚,血量少,有小血块,痛时头晕,纳可,但食后常胃痛,口苦,大便不利,二三天一次,小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稍数。辨证: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治法:理气活血,调理冲任。处方:生地12g,白芍15g,当归9g,川芎7g,丹参15g,泽兰叶9g,香附7g,元胡7g,茯苓12g,枳壳7g,巴戟肉5g,益母草12g,柴胡5g,醋青皮5g。

二诊:11月25日。药后,前天月经来潮,腹痛比前减轻,经量中等,头晕大减,惟脘闷、纳差,原方去生地,继服四剂。

三诊:12月16日。上药服四剂后,经来前腹痛大减,惟昨起咳嗽、恶心,舌红、苔薄白、脉浮弦。原方去巴戟,加杏仁7g,前胡7g,法夏9g,竹茹9g,再进四剂。

四诊:1992年1月6日。上方服一剂后,咳嗽减轻,四剂服完后咳止,现胃脘仍觉胀痛,经来时小腹痛微,量增多,色红,仍有瘀块,纳差,大便干,小便利,舌尖红,边有瘀点,脉弦细。继用原方去杏、前、竹,加白术12g,莱菔子9g,腹皮9g,再服三剂。

患者原本妇科无病,由于情志抑郁,使肝失疏泄,而气滞血瘀,一方面阻滞冲任经脉,不通则痛,故经前小腹痛如针刺,经来血通则痛止。另一方面,原有胃痛之症,今木郁克土,更加重胃之闷痛,正由于病起于气滞血瘀,故卵巢虽切,消炎药频用而不见效。据此,用解郁理气,活血通经止痛之剂,凡四诊,即历四个经期,随证化裁,而经调痛除。我临证数十年,历年治痛经甚多,凡是此机证,均依此,据证化裁,药用数剂,或经几个经期,每多良效。

6.带下屈某,女,53岁,陕西榆林人,家庭妇女。初诊:1997年9月11日。主诉:白带已五年。诊查:去秋白带日重,如水浊秽,1997年2月去西安检查,诊为“子宫癌”,做子宫全切术后,又在某院做放疗28次。现体消瘦,纳差,失眠,腰痛,小腹痛,白带清稀,量多浊臭,小便次频量少,大便稀,日4次,舌暗红,边有瘀点,脉沉小数。辨证:脾肾双虚,湿浊下注。治法:健脾肾,扶正气,化湿浊。处方:白术20g,山药20g,苡仁20g,党参15g,赤小豆12g,车前子9g,野鸡冠花12g,杜仲9g,川楝子7g,白果6个,丹参12g,三剂,水煎服。

二诊:9月14日。药后痛减,纳可,大便日减为2次,惟带下依旧,原方白术、山药各改为30g,丹参改为15g,鸡冠花改为15g,继服五剂。

三诊:9月21日。药后,带下量减,已非清水,秽浊味亦淡,精神有所好转,大便成形。嘱继服10剂,服后如无不适,每剂煎4次,日服2次,连服两月,直至带止,体佳为止。

“癌”为恶性病变,初始常无症证而隐伏于病变部位,及至病发,或以“漏下”(俗名“倒开花”),或以“白带过多”而反映出来,由于此二病本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故多遗漏误诊。此患者带下病五年有余,未虑及是“癌”的征兆,及至西安检查,始确诊而手术、化疗,意在根除而防转移。此治在目前诊治条件下,固无可非厚,但这一疗法灭邪也伤正,它是不分正邪的!患者脾肾日虚,脾不运湿,湿浊下注,不只带下不止,且大便稀频,小便短数,脉细涩,故治以健脾肾、扶正气为主,加苡仁、赤小豆、车前子利湿培土,野鸡冠花既是止带良药,又有抗抑癌细胞裂变作用,丹参活血,川楝子行气止痛,即在扶正的基础上,兼防邪之余烬复燃,故前后据证的变化,加重剂量,连服数十剂而带止,大便成形,精神转佳而安。

7.湿浊方某,女,11岁,陕西榆林人。初诊:1991年8月6日。主诉:小便处常流黄水,味臭已年余。诊查:去年洗澡后,即常流黄水,经医院以炎症治疗未效。现小便短黄,便后经常流有灰黄色水液,味臭,外阴部色红,有痛痒感,大便正常,余无不适,舌红,苔薄黄腻,脉沉滑。辨证:外受邪淫,内郁湿热。治法:清热利湿,逐邪泄浊。处方:苍术9g,黄柏5g,蛇床子6g,苡仁12g,土茯苓9g,银花9g,泽泻6g,防风3g,通草4g,鸡冠花9g,三剂,水煎内服。外洗方:苦参15g,蛇床子15g,防风9g,黄柏12g,白鲜皮12g,水煮,澄清滤出洗患处,日洗2次,三剂。二诊:8月9日。药后,流水减少,原方(内服、外洗)继用三剂。三诊:8月12日。药后,分泌的浊水大减,外阴部痛痒感减轻,惟小便微痛,原内服方去黄柏、土茯苓,加川楝子3g,鸡冠花改为10g,再服三剂,洗方依旧。

此少女年仅11岁,冲任未通,天癸未至,现分泌黄色水液,虽不能以“黄带”病论,但其在洗澡中感染受外邪内侵阴道,浊邪化热,故分泌黄色水液,而痛痒相加,亦是湿热下注之证。故采用内服、外洗之法,内服以“二妙”加味,既清热燥湿,又解毒灭邪,且外用洗剂,大都有解毒灭邪的作用,其中因黄柏等药过凉,多服则有伤中之嫌,故三诊去之,而加川楝子以解湿热气滞,于是,药进而证除。

8.胎漏寇某,女,29岁,陕西咸阳市人,工人。初诊:1987年9月9日。主诉:怀孕50余天,呕恶不食。诊查:患者每怀孕到第三个月即流产,已三次。此次50余天,自觉小腹坠痛,腰困疼,阴道有点滴血出,小便黄,大便干。经用滋肾和胃保胎之方,五剂而血止,痛坠除,惟呕恶不食仍甚,烦躁,口渴,手足心热,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辨证:妊娠、胞宫浊热上犯。治法:清浊热,安胃止呕。处方:川黄连(土炒)5g,苏叶3g,陈皮2g,竹茹5g,灶心土15g(先煎代水)。二诊:9月11日。上方服两剂后,呕恶大减,烦渴止。继用两剂而安。

“恶阻”本是妊娠初期因冲任营胎之血的代谢产物壅聚,胞中浊热上犯所致。这一浊热虽不比邪火之盛实,但其原由胎来,逆因气阻,且其素有“流产”之患,今胎将得保,故对此恶阻,本例先用“轻可去实”的“连苏饮”加味,以清浊热、净胞宫、展气和胃、降浊止呕,药进而呕止胎安。后为了防止流产,并拟“保产无忧汤”方,嘱于每月初连服三剂,到妊娠八月后止服。后来据悉,再未发生他故,胎至足月而分娩。

9.产后血晕陈某之媳,女,33岁,陕西榆林人,家庭妇女。初诊:1946年3月18日。主诉:产后血晕。诊查:产时出血过多,胎衣刚下,即头目眩晕,昏不知人,面色苍白,气冷息微,恶露多而色淡,舌淡苔少,脉细微。辨证:血去阴伤,气随血脱,将有气血涣散、阴阳离决之险。治法:急以烧红之炭,用醋淬之,以其气熏其鼻,而收敛其气;补气固脱为法,急煎处方:黄芪30g,党参30g,当归30g,黑芥穗9g,姜炭5g,一剂,水煎浓汁,温服。

正产血晕,有气虚欲脱,有败血攻心。两者证急机异,治法大殊,临证以虚脱为多见。其辨治的关键是: 气虚的表现为血晕而昏不知人,面白息微,恶露多而色淡,治以大补气血;败血攻心的表现为发热昏狂,恶露不行,治以养血安心,凉血消瘀。此例是在解放前诊治的,当辨为气虚血晕时,即以《傅青主女科》中之“补气解晕汤”(又叫除昏解晕汤),原方一剂,尽剂而苏。此为治气虚血晕之名方,在临床上,我先祖和我用此方治愈“气虚血晕”患者为数甚多(解放前孕妇分娩多在各自家中,血晕较为常见),且对一二胎后,体虚而有血晕史的孕妇,常会于临产前先煎服一剂,就可免产后发生血晕,而成为预防产后血晕的效方。

四、儿科验案

1.惊风乔某,女,9个月,初诊:1993年4月20日。其母代诉,因受风冷发烧、惊搐三天。诊查:发烧(38.6℃),不时惊搐,神识欠清,目上窜,项稍强,四肢拘急,时抽动,口干,面红,喉间有痰鸣,大便干,小便黄,舌红,指纹青红。辨证:此儿童内蕴痰热,又加风邪外袭,惊恐内扰,激动痰火,阻滞经络,上蒙清窍。治法:疏风清热,化痰开窍,镇惊解痉。处方:荆芥、防风各2g,竹叶3g,山栀2g,羚羊角粉2g(另冲),朱茯神7g,胆南星、石菖蒲、僵蚕、钩藤各3g,郁金2g,甘草1g,三剂,水煎服。二诊:4月28日。药后,热退,诸症均减,惟四肢不时仍有抽动,喉间仍有痰声。舌仍红,苔薄少,指纹青红。原方去荆、防、钩藤,加川贝母4g,羚羊角粉改为1.5g,继服三剂后,痊愈。

婴儿出生后,本是“稚阴稚阳”之体,体质柔弱,脏器娇嫩,刚在生长发育之始,难以承受外来的侵扰;在病理方面,则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转化,一受外邪侵犯,就会发生高热,乃至惊搐不安。故是其常见症,其证凡风、火、惊等的刺激,都易引发,其中与内蕴痰热有直接关系。此患儿出生后,痰火较重,不时有痰热之证,此次又感风、惊等的侵扰,虽服“小儿安”两次,外热略降,但内之痰火未去,故仍惊搐不安,且有痰热阻滞经络、上蒙清窍之势。对此,治多在清热中配用化痰开窍、镇惊解痉之药,使痰热消解,肝风自熄,而窍开神安,故只两诊,药进数剂,病即获愈。

2.痴呆赵某,男,6岁,陕西榆林供电局子弟。初诊:1984年4月1日。其母代诉:痴呆,出生数月后发现。诊查:出生数月后,发现反应迟钝,二三岁时,不会说话,现只能说爸、妈、姐等单字,经在医院检查,提示:“大脑发育不良”,四处求治,服药不效。临床表现为烦躁,口舌有小溃疡,流口水,痰多,手指不温,手握,头偏下,肢体活动不受限,怕冷,小便不利,其他正常,舌体大,舌面中有花纹,边有齿印,舌尖红,脉左弦微数。辨证:先天不足,心脾有热,痰瘀阻滞机窍。治法:先以清心脾、涤痰活血、利窍为法。处方:赤苓12g,贝母6g,白芍6g,竹茹6g,辽沙参9g,全石斛6g,玉竹6g,山栀3g,桂枝2g,木香3g,灯芯草2g,甘草3g,三剂,水煎服。

二诊:4月6日。药后,烦躁、痰量均减,口水亦少,口舌溃疡略退,手指温,小便利,舌面仍有花纹。原方去山栀、桂枝、灯芯,加郁金4g,继服。

三诊:4月13日。上方连服五剂后,诸症继减,惟说话虽能吐爸爸、妈妈等复字,但表情仍呆滞,不能连续说话,此必须缓图。故除要求其父母每日耐心调教其学习说话,决不能急躁、责骂,另处以丸方:制首乌60g,山药30g,山萸肉30g,茯神30g,丹皮20g,泽泻20g,仙灵脾20g(油炒),黄精30g,玉竹30g,白术30g,石菖蒲30g,远志20g,丹参40g,莲子肉30g,郁金15g,广木香15g,龙齿30g。上药各依法炮制,共为细末,蜜汁为丸,每丸重9g,每服1丸,日服2次。

此是“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之证。出生即反应迟钝,3岁不能学语,除手握、头大外,肢体发育、活动无特殊征象,但患儿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是心经郁热;痰涎多,舌大,有齿印,是脾之湿热酿痰,与心火相合,阻滞机窍之故;手指不温,怕冷,是机窍不利,阳不外卫下达之证;舌有花纹,是心脾痰热,滞窍劫阴之象。现证,本虚标实。其本虚非短期可复,且标之邪滞不除,本难施扶,故治先清心脾,涤痰活血,利窍以治标,药服数剂,标症减后,遂改为丸方,以缓复其本,并嘱善于学语的调教,以期有所改善。后,其父来云,药后病况,据证加减,一直配服数年之久,其发育虽较同龄儿童仍有一定差距,但已入校学习。

五、外科验案

1.瘰疬郭某,女,41岁,陕西榆林人,营业员。初诊:1991年8月15日。主诉:耳后有核,肿痛三月余。经医院病检为“颈淋巴结核”,用抗结核药链霉素、雷米封等治疗月余,肿块未消,本人不愿手术,要求用中药治疗。诊查:左颈侧下方淋巴结肿大4cm×2cm,压之边硬中软稍痛,不红,穿刺口有脓点,时有清稀脓液流出,遇忧愤则肿痛较显,纳差,二便利,不发热,无盗汗、咳嗽等症状。舌淡红,苔白滑,脉弦滑。辨证:情志不遂,肝郁脾伤,痰火内生,与邪结于颈项。治法:解郁化痰,软坚散结。处方:猫爪草、夏枯草、百部、全瓜蒌、蒲公英各12g,牛蒡子、青皮各4g,丹参15g,制乳香、制没药各6g,五剂,水煎服。二诊:8月21日。药后,肿核有所缩小,效不更方,继进五剂。三诊:8月25日。上方服后,病无进退,邪仍踞留,原方加蜈蚣1条,以加强逐邪之力,再进五剂。

四诊:9月3日。药后肿核全消,无痛感,疮口已敛。此痰消热清,结解邪去之象。但此证较为顽固,多易隐伏,为了避免其势复张,潜灭体邪,再服三剂。时至今日,已二十年之久,颈部平复如常,穿刺已完全愈合,无脓点脓液,只是遇忧愤过度刺激,即感原患处有不适感,过一二日即可如常。

现所谓之“颈淋巴结核”,昔名“瘰疬”,是邪与痰气郁结颈项所致。此患者经过病理检验,确诊该病,当据证,治用解郁化痰,软坚散结,活血消肿之同时,并集数种有祛邪而抗痨的中药,是辨证与对因,标本皆顾的方法。这样时未几日,即达肿核消退之效。前后依此,辨治十数例,进药虽有多寡之异,但结果大都相同。

2.痰瘰刘某,女,50岁,江苏人,干部。初诊:1988年11月5日。主诉:左项下肿痛,已数月不消。诊查:左侧下颌骨下,肿处坚硬,与骨紧连,不移动,口不能张,大便干。据说:“自七月突然肿痛化脓,经县医院切开排脓,后又理疗(放疗)多日,但肿一直未消,余无他病。舌红,苔污,脉弦数。辨证:余邪留滞与浊热郁结于络。治法:清热解毒,化浊散结。处方:瓜蒌12g,土贝母9g,公英12g,地丁草12g,皂刺5g,赤芍12g,僵蚕9g,青皮9g,甘草3g,三剂,水煎服。二诊:11月8日。药后,肿略消,口能张开约2cm,原方加姜黄5g,继进三剂。

三诊:11月11日。药后,肿继消,但周边仍硬,按之不移而痛,舌有瘀点,色赤。原方去地丁、皂刺,加丹参20g,板蓝根12g,炮山甲3g,柴胡5g,钩藤9g,继服五剂。

四诊:11月18日。药后,肿消,痛止,周边亦软,张口自如,纳可,便利,舌上瘀点色淡,脉沉小。浊毒大解,继服两剂后,停服。

颌下脓肿原是热毒壅结,排脓后,余邪盘踞不去,肿处硬痛若骨,推之不动,治用“放疗”,是恐其恶变之故,但由于毒邪夹浊热郁结,气血阻滞,故三月未解。据此从清解毒热入手,症虽略减,但药只行气,化浊而活血,故效不显。后略事调整,加丹参、山甲活血搜邪之味,连服五剂,而肿消痛止,诸证皆除。是证,临证施治,遣药稍有欠当,反应亦显。

3.气郁痰结师某,女,50岁,陕西清涧人。初诊:1986年4月11日。主诉:乳胀痛,多治无效,医院要求手术摘除,本人不接受而来诊。诊查:左侧乳胀大,疼痛,嗳呃,咽喉不利,胸脘闷,胁亦痛,腹胀。舌红,苔青白,脉沉弦、细小。辨证:肝郁气滞,痰气上结。治法:先解郁疏肝,化痰解结。处方:茯苓30g,法夏9g,川朴7g,紫苏7g,瓜蒌12g,丹参20g,赤芍9g,柴胡7g,香附7g,生姜2片,三剂,水煎服。二诊:4月16日。药后,胸脘闷减,咽稍利,仍嗳呃,余同前。原方加柿蒂7个,煅赭石9g,去柴胡,继进三剂。

三诊:4月22日。药后,嗳呃止,惟乳胀未减,脉仍沉弦,舌红,苔薄白。药用:茯苓30g,瓜蒌12g,牛蒡子9g,赤芍9g,柴胡(醋炒)7g,丹参20g,土贝母9g,醋莪术7g,夏枯草12g,炮山甲4g,甘草4g,五剂,水煎服。

四诊:5月2日。药后,乳胀痛减,余无所苦,原方继进五剂。

此病起因肝郁气滞,痰气上结于咽、乳之间,治用“七气汤”加味,以解郁理气,化痰开结,使咽间之痰气凝滞得解,则乳之郁结亦除。六剂后,咽利闷除,嗳呃止,而乳胀痛未全消,继用“乳癖消解汤”加减,十剂而安。

4.附骨疽朱某,男,21岁,陕西榆林人。初诊:1972年8月27日。主诉:左臂外伤后,痛不止,有时肿溃流脓,久不愈合,已五年之久。久治效不显。诊查:左臂肘上寸余,有一伤口,约1cm大小,色暗红,压之周边肌肉微硬,有痛感,流黄白色脓液,味浊臭,体不瘦,饮食可,大便干,小便色深黄,舌红,色暗,脉沉细数。近多日局部热、痛增重,县医院曾诊为“骨髓炎”。辨证:毒邪内侵,留注肌肉筋骨之间,腐肉蚀骨,伤筋败血。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止痛。处方:生地15g,归尾9g,赤芍9g,红花4g,黄柏6g,连翘15g,丹皮6g,丹参15g,二花15g,地丁草15g,秦艽6g,续断6g,乳香6g,没药6g,醒消丸5g,水煎服,丸药分两次送服。

二诊:9月10日。上方连服12剂后,痛大减,脓少,浊臭味淡。疮口周边不太硬,色转红。醒消丸因买不到未用,因于前方中去黄柏,连翘改为9g,加麝香0.6g(研分两次冲服),再进10剂。

三诊:1973年1月16日。上方继服18剂,痛止,疮口愈,再未服药。近日因食兔肉和辛辣之物,又感微痛,微肿,疮疤有痒感。嘱依9月10日方,再进五剂,禁用兔、鸡、鱼、羊肉等辛辣动火之食物,善自息养以免反复。

人体不论某处受伤,体内之气血应激,必结聚于患处,而图修复,筑堤防,此生理反应之必然。但聚结久了,必郁滞,瘀阻化热,更兼邪乘虚入侵,邪正互争,流注肌肉、筋骨之间,腐肉蚀骨,伤筋败血。幸好年轻体壮,正气未致大伤,虽无趋逐自愈之能,尚有防止深入毒害之力,故病虽逾越五载,复健之机尚可。治之始终以“四物”加丹参等为主,以凉血化瘀,兼顾正气,并合黄柏、银花、连翘、地丁以清热解毒,乳香、没药以佐四物活血理气止痛,秦艽、续断以利流注筋肉之邪。邪去正安,复健有望,故三诊而药进35剂,痛止痊愈。本应再服调补气血之剂,奈因农民经济不裕,故再未进药。

同类推荐
  • 健康健美长寿学

    健康健美长寿学

    本书分“生命探微”、“健康导航”、“和谐无价”三篇,内容包括:生命科学概论、健康长寿新理念、掌纹与健康、水与健康、饮食和谐与健康等。
  • 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读本

    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读本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既包括生理、病理、药物、等内在因素,也包括灯光、路面、台阶等环境因素,以及卫生保健水平、是否独居等社会因素。
  • 营养健康每一天

    营养健康每一天

    本书从不同的月份论述了包括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人群所需的营养,提出了重视吃饭问题,讲求营养供应,注意膳食调配;重视科学配餐等日常生活中个人、家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书通俗易懂、取材新颖、可操作性强,十分便于推广,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一本有价值的营养参考书!
  •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中华养生百科全书

    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春季养生知识、夏季养生知识、秋季养生知识、冬季养生知识。
  •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种种心理问题,给出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给人以具体实用的指导。
热门推荐
  • 明珠缘

    明珠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喜丧

    喜丧

    埋好的棺木被盗挖,这是现代版的盗墓笔记。喜丧变成了悲丧,这到底是谁的过错。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在常态之下也有不一样的心酸。这些谁能懂?一个伟大的乡村女人,她用博大的胸襟接纳了苦难中的弟兄。她是性感的,也是温暖的,三个男人的梦中情人,演绎乡村版的爱恨情仇。一辆幸福的自行车,重温感动的瞬间。
  • 我欲苍穹

    我欲苍穹

    谁言命中注定?谁言血脉天赋?即便渺小如我,也欲这苍茫大地,浩瀚天穹!
  •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世上有智慧的减肥书,告诉你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的终极科学秘密,科学减肥不反弹、零失败!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有的人喝凉水也发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美国最佳医学科普作者盖里陶比斯决心为公众找到答案。他花费整整10年,全面调查了一百多年来减肥科学的文献和最前沿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肥胖的惊人真相和科学减肥的唯一做法:肥胖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滋养身体,此时盲目少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要想一次性彻底减肥,必须先优化营养结构,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什么、怎么吃。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国际医学界,美国数千个减肥中心和研究所更新减肥方案,全球数千万肥胖者因此重返健康。最终,美国政府决定重新制定健康减肥新标准,陶比斯也因此三度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者奖。
  • 心理养生与健康

    心理养生与健康

    本书将中医心理养生的思想与西方心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阐述心理养生与健康。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对心理学的认识、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心理测验与评估等。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校园幽默亭

    校园幽默亭

    故事主人公大多为青少年,讲述小动物、同学之间发生的有趣小故事。
  • 意纪

    意纪

    "形体可灭,唯意不死!意念,生命的主宰,一个身在斗技家族里的男孩却丝毫不会斗技,一个贵为王子的殿下却没有王子该有的心机和心计,他该何去何从?相传大脑是生命的禁区,人类的大脑是被上古神灵所封印了的,人类所能利用的大脑空间仅仅被开发了还不足百分之十,那么其他的百分之九十开发后人是否就是神?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开始了他的旅程,所有的谜团扑袭而来!
  • 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穿越千年的眷恋

    穿越千年的眷恋

    他,冷艳杀手转世,重生在史称“分桃”的主人公身上;肆意挥洒人生,舞断东周列国;书写一世繁华的别样人生;他,少年王侯,惊才艳艳笑傲群雄;为了他,抛却江山,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只为能与他相伴左右;看他们如何扭转乾坤,主宰命运,打破既定的宿命,谱写旷世的爱恋